吳老太君膝下就隻有故去的先定遠侯爺一個兒子。她幼年喪父,青年喪夫,兒子就是她全部的精神寄托。偏偏這個全部還早早就沒了。
她提及此事是非常傷懷的。她對長孫南懷信的不喜也是由此而來。南懷信長相肖母,幺孫南其琛則長相肖父。先定遠侯爺自愛妻早逝,便常年征戰在外,最後死在了馬上。
吳老太君都沒能見到兒子的最後一麵。這讓她十分痛恨那個原本還算滿意的兒媳。
可是兒媳也早已經是個死人,剩下的這三個孫輩,隻有南懷信長得像兒媳,他讓吳老太君的怒氣總算有了個發泄之處。
蘇昭寧觀察力細致入微,憑借吳老太君對定遠侯爺的一個稱呼,便猜出了吳老太君對孫子是手背手心有厚薄。但這其中的深層次原因,她自然是無法得知的。
因此這繡了梨花的半成品,既是成功地留下了吳老太君,卻也是加重了吳老太君心中的哀傷和怨憤。
她的臉色漸漸變得越來越不好看起來,顯然是觸動了心中不悅之處。
一直緊密觀察自家祖母臉色的南宛宛,當即變得十分緊張。
她急切地望向蘇昭寧,想要提醒對方,卻又自覺無從開口。
七公主也有些遲疑。她當然知道,自己開口,就會變成以權壓人的局麵。可真到了那個時候,她為了南懷信,並不惜背上惡名。
隻不過,幫的了一次,幫不了一世。這才是七公主今日接受蘇昭寧攔阻的真正原因。
“不是每一朵梨花,都能最後結出梨子。但結梨子的那些,應當都是盛開得極好的梨花吧?”蘇昭寧順著先前吳老太君自己說出口的話問道。
吳老太君單論梨花,當然還是略有些興趣的。隻要是能與她的兒子扯上一絲關係的話題,她都還算願意延伸。因為這種感覺,就像是孩子還在自己身邊一樣。
吳老太君答道:“是。若是花骨朵兒最後不能綻放,那就隻會凋零了,可長不出梨子來。蘇姑娘對花卉很有興趣嗎?”
蘇昭寧聽了便答道:“讓老太君見笑了。不過是由花及人,頗有些感觸罷了。”
“願聞其詳。”吳老太君說道。
蘇昭寧也不推辭,娓娓道來:“過去曾看書,書上有《觸龍說趙太後》,裏麵觸龍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趙太後舍得燕後遠嫁,而不舍長安君為質,此為實際害了長安君。”
“梨花梨子不亦有此理?盛開之花受過風雨方能結果,被護得保存嬌嫩的花苞,則不能成果。總之,一味的偏袒愛護,並不是好事。”蘇昭寧意有所指。
旁邊的七公主和南宛宛都頓感大快。她二人都比蘇昭寧對定遠侯府的情形更為熟悉。吳老太君的這顆心一直是偏著長的。兩人中一個是孫輩,不敢開口,一個是身份原因,不宜開口。
如今聽蘇昭寧說出她們想說的話,心裏都隻覺得舒了一口久鬱的氣。
南宛宛痛快之後,又有些擔心她祖母不快,進而更加為難兄長。她忍不住輕咳了一聲,神色間很是忐忑。
七公主亦望向蘇昭寧。
被注視的蘇昭寧倒是十分淡定,即便吳老太君的回答,帶有些火氣。
吳老太君十分不留情麵地說道:“蘇姑娘既不是種花人,這等話還是不要隨意說來得好。我聽著,方才那番定論兩者之間看似有些聯係,實則牽強得很。”
南宛宛聽了,當即在旁替蘇昭寧緊張起來。
蘇昭寧卻是反而承認了吳老太君的說法,她坦然說道:“老太君說的也是。花開花落乃是天定規律,人生際遇卻很大程度上與自身有關。我是有些過於勉強了。”
見蘇昭寧承認得這般爽快,吳老太君的臉色便好轉了一些。她作為長輩,總不可能留下苛待客人晚輩的名聲。
“蘇姑娘年幼,這些不打緊的。”吳老太君又迂回安慰蘇昭寧道。
蘇昭寧很受這個安慰,順勢而言:“我在府上卻是排行不是最靠前。隻不過,膝下有個嫡親的幼妹,讓我總是十分警醒。不瞞老太君,我生母早逝,幼妹視我為依靠。我不得不一人擔二人思慮,維護之間又暗生擔憂。”
“你確實辛苦。擔憂是因為府上有人不睦嗎?”上了年紀的人,總會對別人家的事有更多的興趣。那種興趣,有時候僅僅就是口頭上的一次交談。吳老太君也不例外。
蘇昭寧十分配合吳老太君的興趣,她由衷答道:“此憂依然可借用那《觸龍說趙太後》中一言,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
“我每每教導幼妹,都甚為矛盾。但凡我力所能及之事,莫不想一一替她為之。然思及遠處,又恐無我之時,幼妹更為辛苦。”蘇昭寧說話的時候,眉頭微微蹙起,臉上的那一絲哀愁正正好再次撥動了吳老太君的心弦。
前一次,吳老太君被喚起的是喪子之哀。
這一次,卻是對幺孫的維護愛憐。
這蘇姑娘說得未嚐沒有道理。
吳老太君縱是再強硬,再是在定遠侯府能一意孤行,但卻強硬不過天命去。若蒼天無情,要引她早見夫、兒,她這幺孫何以為生?
十三歲的年紀,就看春宮圖,委實有些不像話了些。
定遠侯爺如今仍是長孫南懷信,她確實不應該強行傷了他們兄弟間的情分。
吳老太君心中念頭轉變,便抬起手按住額頭說道:“公主見諒,我身子實在有些不適。稍後,讓懷信出來接待你們吧。”
這是鬆了口了。
南宛宛頓時喜出望外,滿臉高興地看向蘇昭寧,又回頭看向她祖母。
七公主的目光落在蘇昭寧身上,眼神中有了一絲探究的意味。
蘇昭寧察覺到二人的目光,坦蕩平視前方,不與二人中任何一人對視。
待吳老太君走了,七公主果然率先發問。
她朝蘇昭寧道:“蘇二你今日也算是幫了侯爺一個忙了。”
言辭中的酸味,掩都掩不下去。
蘇昭寧甚為坦蕩,她答道:“侯爺幫過我幾次,我回報一次,理所應當。”
七公主的探究目光竟是收了回來。她不再死磕於這個問題。
雖然每每涉及南懷信,七公主的情緒便有些容易不受控製。但她從小耳濡目染能看透人心算計卻是不會變的。
這一次,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若是長安侯府的這位蘇二不在,她少不得親自出聲幫助南懷信。
而依照她的性子,依照吳老太君的態度,最後的結局很有可能是不歡而散。
再往深裏去,她七公主一個有了婚約的女子,憑什麽這般為定遠侯爺發聲?
想到自己身上的婚事,七公主就忍不住暗淡了眉眼中的光彩。
蘇昭寧站在廳中一旁,也是沉默下來。
上次在馬車之中,蘇昭寧就無奈旁聽了七公主和定遠侯爺的一出真情戲。如今這情形,她又要留在此處,做個惹人生厭的看客。
非她所願,她亦無心。
因此,南宛宛再跟在南懷信身後過來的時候,蘇昭寧看她的目光中就多了一絲熱切。
察覺到蘇昭寧看過來,南懷信便誤會是看自己,他亦回望她一眼。
這一看,南懷信心中便忍不住生出歉疚來。
蘇二姑娘本來就倒黴得緊,如今費心還幫他,偏自己又真被她幫成了。恐怕這一幫要耗了她不少福運,日後蘇二姑娘少不得更加倒黴了。
思及此處,南懷信便朝蘇昭寧道:“蘇二姑娘今日辛苦了,本侯親自送你回府吧。”
有他坐鎮,或能讓蘇二姑娘回府不受什麽壞運影響?
蘇昭寧猜不到南懷信的心思,卻是不猜也知道旁邊七公主的心情。
她想也不想得便出言拒絕道:“多謝侯爺,我今日還一樣東西都沒有替宛宛完成,且再留下時候。待我完成後,家裏會來接我,就不勞煩侯爺了。”
南懷信聽她提及自己妹妹,心中沒有被拒絕的不悅,反而更加堅定了送蘇昭寧的想法。
蘇二姑娘對自己拜托的事情如此盡心盡力,自己理應也替她考慮更為周全才是。
於是,南懷信朝蘇昭寧點頭說道:“就依蘇二姑娘說的辦,待你完成後,本侯再送你回府。”
這、什麽時候是我說的了?
我明明是拒絕侯爺你送我回府好嗎?
蘇昭寧默然地抬手按了下自己的眉心位置,一時間無言以對。
她即便再拒絕,侯爺也是聽不進去的吧?
七公主怎麽想?
蘇昭寧下意識就看向旁邊的七公主。
七公主確實已經被氣大發了。她直衝到南懷信麵前,質問他道:“懷信哥哥就不送我嗎?”
“公主你自有侍衛護送。”南懷信不假思索地答道。
七公主卻是不甘心,她伸手指向蘇昭寧,說道:“她也有他們家的家丁、車夫。難道諾大一個長安侯府,就沒有人來接這二小姐嗎?”
南懷信不悅地攔下七公主指蘇昭寧的手,向她說道:“蘇二姑娘是來幫宛宛的,公主你呢?你是整日來找下臣麻煩的嗎?”
“南懷信!你明明知道我不是!我怎麽可能找你麻煩!”七公主被南懷信這三言兩語氣得更甚。她又惱又委屈,跺了下腳,心中的話險又要說出口。
不過,南懷信沒有再給她這個機會。
她提及此事是非常傷懷的。她對長孫南懷信的不喜也是由此而來。南懷信長相肖母,幺孫南其琛則長相肖父。先定遠侯爺自愛妻早逝,便常年征戰在外,最後死在了馬上。
吳老太君都沒能見到兒子的最後一麵。這讓她十分痛恨那個原本還算滿意的兒媳。
可是兒媳也早已經是個死人,剩下的這三個孫輩,隻有南懷信長得像兒媳,他讓吳老太君的怒氣總算有了個發泄之處。
蘇昭寧觀察力細致入微,憑借吳老太君對定遠侯爺的一個稱呼,便猜出了吳老太君對孫子是手背手心有厚薄。但這其中的深層次原因,她自然是無法得知的。
因此這繡了梨花的半成品,既是成功地留下了吳老太君,卻也是加重了吳老太君心中的哀傷和怨憤。
她的臉色漸漸變得越來越不好看起來,顯然是觸動了心中不悅之處。
一直緊密觀察自家祖母臉色的南宛宛,當即變得十分緊張。
她急切地望向蘇昭寧,想要提醒對方,卻又自覺無從開口。
七公主也有些遲疑。她當然知道,自己開口,就會變成以權壓人的局麵。可真到了那個時候,她為了南懷信,並不惜背上惡名。
隻不過,幫的了一次,幫不了一世。這才是七公主今日接受蘇昭寧攔阻的真正原因。
“不是每一朵梨花,都能最後結出梨子。但結梨子的那些,應當都是盛開得極好的梨花吧?”蘇昭寧順著先前吳老太君自己說出口的話問道。
吳老太君單論梨花,當然還是略有些興趣的。隻要是能與她的兒子扯上一絲關係的話題,她都還算願意延伸。因為這種感覺,就像是孩子還在自己身邊一樣。
吳老太君答道:“是。若是花骨朵兒最後不能綻放,那就隻會凋零了,可長不出梨子來。蘇姑娘對花卉很有興趣嗎?”
蘇昭寧聽了便答道:“讓老太君見笑了。不過是由花及人,頗有些感觸罷了。”
“願聞其詳。”吳老太君說道。
蘇昭寧也不推辭,娓娓道來:“過去曾看書,書上有《觸龍說趙太後》,裏麵觸龍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趙太後舍得燕後遠嫁,而不舍長安君為質,此為實際害了長安君。”
“梨花梨子不亦有此理?盛開之花受過風雨方能結果,被護得保存嬌嫩的花苞,則不能成果。總之,一味的偏袒愛護,並不是好事。”蘇昭寧意有所指。
旁邊的七公主和南宛宛都頓感大快。她二人都比蘇昭寧對定遠侯府的情形更為熟悉。吳老太君的這顆心一直是偏著長的。兩人中一個是孫輩,不敢開口,一個是身份原因,不宜開口。
如今聽蘇昭寧說出她們想說的話,心裏都隻覺得舒了一口久鬱的氣。
南宛宛痛快之後,又有些擔心她祖母不快,進而更加為難兄長。她忍不住輕咳了一聲,神色間很是忐忑。
七公主亦望向蘇昭寧。
被注視的蘇昭寧倒是十分淡定,即便吳老太君的回答,帶有些火氣。
吳老太君十分不留情麵地說道:“蘇姑娘既不是種花人,這等話還是不要隨意說來得好。我聽著,方才那番定論兩者之間看似有些聯係,實則牽強得很。”
南宛宛聽了,當即在旁替蘇昭寧緊張起來。
蘇昭寧卻是反而承認了吳老太君的說法,她坦然說道:“老太君說的也是。花開花落乃是天定規律,人生際遇卻很大程度上與自身有關。我是有些過於勉強了。”
見蘇昭寧承認得這般爽快,吳老太君的臉色便好轉了一些。她作為長輩,總不可能留下苛待客人晚輩的名聲。
“蘇姑娘年幼,這些不打緊的。”吳老太君又迂回安慰蘇昭寧道。
蘇昭寧很受這個安慰,順勢而言:“我在府上卻是排行不是最靠前。隻不過,膝下有個嫡親的幼妹,讓我總是十分警醒。不瞞老太君,我生母早逝,幼妹視我為依靠。我不得不一人擔二人思慮,維護之間又暗生擔憂。”
“你確實辛苦。擔憂是因為府上有人不睦嗎?”上了年紀的人,總會對別人家的事有更多的興趣。那種興趣,有時候僅僅就是口頭上的一次交談。吳老太君也不例外。
蘇昭寧十分配合吳老太君的興趣,她由衷答道:“此憂依然可借用那《觸龍說趙太後》中一言,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
“我每每教導幼妹,都甚為矛盾。但凡我力所能及之事,莫不想一一替她為之。然思及遠處,又恐無我之時,幼妹更為辛苦。”蘇昭寧說話的時候,眉頭微微蹙起,臉上的那一絲哀愁正正好再次撥動了吳老太君的心弦。
前一次,吳老太君被喚起的是喪子之哀。
這一次,卻是對幺孫的維護愛憐。
這蘇姑娘說得未嚐沒有道理。
吳老太君縱是再強硬,再是在定遠侯府能一意孤行,但卻強硬不過天命去。若蒼天無情,要引她早見夫、兒,她這幺孫何以為生?
十三歲的年紀,就看春宮圖,委實有些不像話了些。
定遠侯爺如今仍是長孫南懷信,她確實不應該強行傷了他們兄弟間的情分。
吳老太君心中念頭轉變,便抬起手按住額頭說道:“公主見諒,我身子實在有些不適。稍後,讓懷信出來接待你們吧。”
這是鬆了口了。
南宛宛頓時喜出望外,滿臉高興地看向蘇昭寧,又回頭看向她祖母。
七公主的目光落在蘇昭寧身上,眼神中有了一絲探究的意味。
蘇昭寧察覺到二人的目光,坦蕩平視前方,不與二人中任何一人對視。
待吳老太君走了,七公主果然率先發問。
她朝蘇昭寧道:“蘇二你今日也算是幫了侯爺一個忙了。”
言辭中的酸味,掩都掩不下去。
蘇昭寧甚為坦蕩,她答道:“侯爺幫過我幾次,我回報一次,理所應當。”
七公主的探究目光竟是收了回來。她不再死磕於這個問題。
雖然每每涉及南懷信,七公主的情緒便有些容易不受控製。但她從小耳濡目染能看透人心算計卻是不會變的。
這一次,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若是長安侯府的這位蘇二不在,她少不得親自出聲幫助南懷信。
而依照她的性子,依照吳老太君的態度,最後的結局很有可能是不歡而散。
再往深裏去,她七公主一個有了婚約的女子,憑什麽這般為定遠侯爺發聲?
想到自己身上的婚事,七公主就忍不住暗淡了眉眼中的光彩。
蘇昭寧站在廳中一旁,也是沉默下來。
上次在馬車之中,蘇昭寧就無奈旁聽了七公主和定遠侯爺的一出真情戲。如今這情形,她又要留在此處,做個惹人生厭的看客。
非她所願,她亦無心。
因此,南宛宛再跟在南懷信身後過來的時候,蘇昭寧看她的目光中就多了一絲熱切。
察覺到蘇昭寧看過來,南懷信便誤會是看自己,他亦回望她一眼。
這一看,南懷信心中便忍不住生出歉疚來。
蘇二姑娘本來就倒黴得緊,如今費心還幫他,偏自己又真被她幫成了。恐怕這一幫要耗了她不少福運,日後蘇二姑娘少不得更加倒黴了。
思及此處,南懷信便朝蘇昭寧道:“蘇二姑娘今日辛苦了,本侯親自送你回府吧。”
有他坐鎮,或能讓蘇二姑娘回府不受什麽壞運影響?
蘇昭寧猜不到南懷信的心思,卻是不猜也知道旁邊七公主的心情。
她想也不想得便出言拒絕道:“多謝侯爺,我今日還一樣東西都沒有替宛宛完成,且再留下時候。待我完成後,家裏會來接我,就不勞煩侯爺了。”
南懷信聽她提及自己妹妹,心中沒有被拒絕的不悅,反而更加堅定了送蘇昭寧的想法。
蘇二姑娘對自己拜托的事情如此盡心盡力,自己理應也替她考慮更為周全才是。
於是,南懷信朝蘇昭寧點頭說道:“就依蘇二姑娘說的辦,待你完成後,本侯再送你回府。”
這、什麽時候是我說的了?
我明明是拒絕侯爺你送我回府好嗎?
蘇昭寧默然地抬手按了下自己的眉心位置,一時間無言以對。
她即便再拒絕,侯爺也是聽不進去的吧?
七公主怎麽想?
蘇昭寧下意識就看向旁邊的七公主。
七公主確實已經被氣大發了。她直衝到南懷信麵前,質問他道:“懷信哥哥就不送我嗎?”
“公主你自有侍衛護送。”南懷信不假思索地答道。
七公主卻是不甘心,她伸手指向蘇昭寧,說道:“她也有他們家的家丁、車夫。難道諾大一個長安侯府,就沒有人來接這二小姐嗎?”
南懷信不悅地攔下七公主指蘇昭寧的手,向她說道:“蘇二姑娘是來幫宛宛的,公主你呢?你是整日來找下臣麻煩的嗎?”
“南懷信!你明明知道我不是!我怎麽可能找你麻煩!”七公主被南懷信這三言兩語氣得更甚。她又惱又委屈,跺了下腳,心中的話險又要說出口。
不過,南懷信沒有再給她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