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看見過很多次的身影,並沒有出現在定遠侯府大小姐南宛宛的身後。
蘇昭寧收回視線,專心與南宛宛說話:“讓南姑娘久等了。”
南宛宛彎著眉眼笑了笑,她牽著蘇昭寧一邊往裏走,一邊答道:“同蘇姐姐說過許多次了,你叫我宛宛就好。”
南宛宛這副情狀,宛如和蘇昭寧已經是十分熟稔。但蘇昭寧心底清楚,自己和這定遠侯大小姐南宛宛今日才是初見。對方此刻這樣做,顯然是有她的原因。
前一次來定遠侯府,蘇昭寧是由下人直接引到了花園的湖亭之上。這一次跟著南宛宛,走過的地方又顯然有些不同。
與長安侯府一般,定遠侯府同樣是九曲十八彎的回廊,延伸到侯府的每一個地方。從紅漆的雕花回廊中走過,一股沁人的花香便鑽入鼻間。
那花的氣味較之長安侯府的桃花,更為濃烈。但舉目望去,那花香的來源是清麗的一片雪白。
南宛宛是個十分善解人意的姑娘。
看到蘇昭寧的視線往回廊兩側的梨花樹看去,她便主動向其解釋道:“先考喜愛梨花,是以府上有成片的梨樹。梨花雖美,氣味卻比其他花要更加濃鬱,蘇姐姐可是有些不習慣?”
蘇昭寧搖了搖頭,指了自己腰間的香囊真心答道:“我很喜歡梨花。”
南宛宛順著蘇昭寧所指,低頭看向她腰間的香囊。那香囊之上,雪白的梨花盛開在綠葉之中,成片的白色賞心悅目。
“先前哥哥同我說,我還有些不相信。今日看了蘇姐姐你繡的香囊,宛宛這才真相信了。”南宛宛笑著讚道,“蘇家姐姐的女功真是首屈一指。”
“宛宛謬讚了。”蘇昭寧聽了便回以對方一個笑容。
來定遠侯府兩次,她受到的誇讚比在長安侯府兩年時間裏得到的還要多。
如此這般一想,蘇昭寧頓時覺得她上次對定遠侯爺說的那些話略微有些過分了。
侯爺是習慣使然,她卻是話語中暗含撇清的意味。這真是有些自作多情了。
南宛宛不知蘇昭寧的想法,她隻當蘇昭寧是不相信自己的話,便向她認真重申道:“我是真覺得蘇姐姐你女功好。我其實早就見過你做的東西,隻是不知道你各方麵都這樣好。”
說話間,南宛宛從自己腰間解下一塊暖玉雙佩,遞到蘇昭寧麵前,說道:“蘇姐姐,這上麵的絡子是你編的吧?”
蘇昭寧垂目望去,隻見南宛宛掌心那塊暖玉雙佩確實十分熟悉。那雙佩中一塊是雕了隻憨態可掬的兔子,一塊是雕的顆咧開了口的石榴。
這是定遠侯爺曾拿過來的玉佩。
蘇昭寧記得這件事。當時候,她還曾心中暗生疑惑,為什麽這暖玉雙佩與之前她在定遠侯爺腰間見過的玉佩截然不同。
況且,雕石榴在玉佩上,本就是少之又少。偏那石榴雕得甚為好看。
“哥哥還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可其實我早就發現了這玉佩上的絡子已不是娘親編的那根了。”南宛宛提及此事,內心其實是有些傷感的。
她是要嫁出去的女兒,能留在身邊的母親遺物本就少之又少,這隨身玉佩上的、母親親手做的絡子還沒了……
蘇昭寧的回答正好把南宛宛從這種憂傷中及時拔除出來。
“是我學藝不精,讓宛宛失望了。”蘇昭寧說道。
南宛宛搖了搖頭,將自己的情緒重新調節好,她道:“蘇姐姐你的女功功夫,可一點都不比先妣差。手下做出的東西,也與先妣所做的無二。隻不過這玉佩卻因長度有些不同,讓我洞悉了端倪。”
蘇昭寧知道暖玉雙佩是南宛宛之物的時候,便猜到了疏漏之處。她赧然答道:“我原以為,這玉佩是定遠侯爺的。”
南宛宛聽了就笑起來,她聲音清脆地說道:“誰叫哥哥犯了錯,又不敢早早地承認了。若他直接帶我去找蘇姐姐你,那絡子的長度肯定做得剛剛好。”
蘇昭寧彌補道:“我如今替你改改如何?”
南宛宛當即解下腰間的玉佩,伸手遞了過去。
她同蘇昭寧道:“蘇姐姐盡管慢慢來改,左右這次不像上次那樣,要的急切。”
“上次我及笄儀式在即,哥哥卻拿著這母親留給我的遺物一去不複返。我可真是擔心死了。”想到那日自家兄長裝病的模樣,南宛宛忍不住嘴角噙了笑意。
蘇昭寧從隨身的香囊中取了個小剪刀出來,將玉佩上的絡子剪斷出來,然後又從香囊中取了段紅繩編織。
南宛宛好奇地睜大了眼睛看蘇昭寧的手法。隻見對方雙手靈活,挑轉勾拉,一係列動作熟練得不行。
“蘇姐姐真是雙巧手。”南宛宛讚賞的話又脫口而出。
想明白了定遠侯爺和南宛宛誇人的背後原因後,蘇昭寧對待這種讚賞便泰然許多了。
兩人很快到了南宛宛所住的內院之中。
才進外廳,便有哭聲往耳邊傳來。
南宛宛蹙了眉頭,加快腳步走到裏麵。隻見一個丫鬟捂著臉跪坐在地上,哭聲就是那丫鬟發出來的。
見南宛宛回來,小丫鬟一下子湧了更多的眼淚出來。她朝南宛宛哭訴道:“小姐,先前準備的那些,都被、被老祖宗派人拿走了。”
十三件用來做女功的工具,竟然都被人拿走了?蘇昭寧也忙走了進來。
隻見小丫鬟的麵前放著一個打開的木盒子,而盒子裏麵,已經什麽都沒有。
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蘇昭寧站在一邊,雖麵露難色,但也不好開口。
這是定遠侯府的家事。
南宛宛聽了,臉上也露出了吃驚的神色。她顯然沒有想到,今日竟會出這樣的意外。
饒是她一貫都心思聰敏,卻也難以預料到自家祖母的隨性行徑。
“蘇姐姐且在這等等我,工具的事情我現在就去同老祖宗說。”南宛宛向蘇昭寧致歉道,“要勞煩蘇姐姐等等了。”
蘇昭寧自是點頭應了,獨留在院中正廳裏等候。
那日定遠侯爺南懷信給的圖紙,蘇昭寧都已經仔細看過了。對於這些圖紙上的東西,蘇昭寧也有了個初步的構想。如今少了工具,蘇昭寧琢磨著是不是要簡化變化一番。
她正想得入迷,卻被門口的腳步聲打斷了思路。
蘇昭寧下意識就抬起頭看向門口。
隻見七公主正往裏麵走來。
看到蘇昭寧,七公主率先發問:“你怎麽在這裏?”
“回稟公主……”
蘇昭寧正要回答,卻被趕回來的南宛宛搶先答了。
南宛宛答道:“公主,蘇姑娘是我特意請來的貴客。她女功出眾,我有些事情想要拜托她。”
“上次你請她到定遠侯府,也是這個原因?”七公主問道。
果然,七公主已經知道了自己來過定遠侯府的事情。
蘇昭寧頓時明白了,南宛宛先前一直與她作熟識狀的原因。
也怪不得今日沒有見到定遠侯爺。蘇昭寧不知怎的就想到了南懷信處。
而這廂,南宛宛應了聲是,便把捧回來的盒子,遞到蘇昭寧的手中。
蘇昭寧將那紫檀木盒打開,隻見裏麵一字排開地放著她要求的十三樣工具,每一樣都完好無損。
真是奇怪,既然不是為了損壞,那麽定遠侯老夫人先前拿走這十三樣工具到底是為了什麽呢?
蘇昭寧深知自己對這定遠侯府的諸多陌生,心底的疑惑便隻能暫放到一邊。她把十三樣工具一字排開,又取了南宛宛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專心做南懷信圖紙上的物品。
而七公主同樣地留在這間房中,她與南宛宛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話著京中現下流行的首飾妝容。
院子裏突然間又響起了匆忙的腳步聲。
七公主第一時間抬頭看向外院門處。
南宛宛也忙看過去。
一個小廝在外院門口處探頭探腦。
正是定遠侯南懷信的貼身小廝。
小廝麵色焦急,看到蘇昭寧和七公主都在場,焦急之中又帶上了一絲遲疑,半天沒有進入房中。
七公主揚聲斥道:“鬼鬼祟祟地做什麽,有什麽事還不速速進來稟告!”
那小廝常年跟在南懷信身側,自然是識得七公主的。
他不敢違抗命令,隻得走進了房間裏麵。可站在了南宛宛麵前,小廝卻是看了一眼七公主,又看了一眼蘇昭寧,半天都沒有開口。
“怎麽,本公主聽不得,會耽誤你主子的事?”七公主橫了小廝一眼。
小廝哪裏敢應下這話,他連忙稟道:“是老祖宗要對侯爺用家法!還請小姐快去勸勸老祖宗。”
“什麽!”南宛宛的心當即提了起來。
旁邊的七公主也是焦急得不行,連連逼問小廝:“為什麽吳老太君要動用家法,懷信哥哥犯了什麽錯?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你這奴才怎麽就不早點來稟告?如今懷信哥哥人在哪裏?”
蘇昭寧無立場發問,卻是同樣被這消息一震內心。她手中原要用來收邊的針尖一歪,刺到了手指之上,鮮紅的血珠子當即就從指尖湧了上來。
定遠侯府隻有祖孫四人,所以小廝口中的老祖宗和公主口中的吳老太君,就是侯爺的祖母吧?怎麽就到了要用家法的程度?
蘇昭寧收回視線,專心與南宛宛說話:“讓南姑娘久等了。”
南宛宛彎著眉眼笑了笑,她牽著蘇昭寧一邊往裏走,一邊答道:“同蘇姐姐說過許多次了,你叫我宛宛就好。”
南宛宛這副情狀,宛如和蘇昭寧已經是十分熟稔。但蘇昭寧心底清楚,自己和這定遠侯大小姐南宛宛今日才是初見。對方此刻這樣做,顯然是有她的原因。
前一次來定遠侯府,蘇昭寧是由下人直接引到了花園的湖亭之上。這一次跟著南宛宛,走過的地方又顯然有些不同。
與長安侯府一般,定遠侯府同樣是九曲十八彎的回廊,延伸到侯府的每一個地方。從紅漆的雕花回廊中走過,一股沁人的花香便鑽入鼻間。
那花的氣味較之長安侯府的桃花,更為濃烈。但舉目望去,那花香的來源是清麗的一片雪白。
南宛宛是個十分善解人意的姑娘。
看到蘇昭寧的視線往回廊兩側的梨花樹看去,她便主動向其解釋道:“先考喜愛梨花,是以府上有成片的梨樹。梨花雖美,氣味卻比其他花要更加濃鬱,蘇姐姐可是有些不習慣?”
蘇昭寧搖了搖頭,指了自己腰間的香囊真心答道:“我很喜歡梨花。”
南宛宛順著蘇昭寧所指,低頭看向她腰間的香囊。那香囊之上,雪白的梨花盛開在綠葉之中,成片的白色賞心悅目。
“先前哥哥同我說,我還有些不相信。今日看了蘇姐姐你繡的香囊,宛宛這才真相信了。”南宛宛笑著讚道,“蘇家姐姐的女功真是首屈一指。”
“宛宛謬讚了。”蘇昭寧聽了便回以對方一個笑容。
來定遠侯府兩次,她受到的誇讚比在長安侯府兩年時間裏得到的還要多。
如此這般一想,蘇昭寧頓時覺得她上次對定遠侯爺說的那些話略微有些過分了。
侯爺是習慣使然,她卻是話語中暗含撇清的意味。這真是有些自作多情了。
南宛宛不知蘇昭寧的想法,她隻當蘇昭寧是不相信自己的話,便向她認真重申道:“我是真覺得蘇姐姐你女功好。我其實早就見過你做的東西,隻是不知道你各方麵都這樣好。”
說話間,南宛宛從自己腰間解下一塊暖玉雙佩,遞到蘇昭寧麵前,說道:“蘇姐姐,這上麵的絡子是你編的吧?”
蘇昭寧垂目望去,隻見南宛宛掌心那塊暖玉雙佩確實十分熟悉。那雙佩中一塊是雕了隻憨態可掬的兔子,一塊是雕的顆咧開了口的石榴。
這是定遠侯爺曾拿過來的玉佩。
蘇昭寧記得這件事。當時候,她還曾心中暗生疑惑,為什麽這暖玉雙佩與之前她在定遠侯爺腰間見過的玉佩截然不同。
況且,雕石榴在玉佩上,本就是少之又少。偏那石榴雕得甚為好看。
“哥哥還以為做得天衣無縫,可其實我早就發現了這玉佩上的絡子已不是娘親編的那根了。”南宛宛提及此事,內心其實是有些傷感的。
她是要嫁出去的女兒,能留在身邊的母親遺物本就少之又少,這隨身玉佩上的、母親親手做的絡子還沒了……
蘇昭寧的回答正好把南宛宛從這種憂傷中及時拔除出來。
“是我學藝不精,讓宛宛失望了。”蘇昭寧說道。
南宛宛搖了搖頭,將自己的情緒重新調節好,她道:“蘇姐姐你的女功功夫,可一點都不比先妣差。手下做出的東西,也與先妣所做的無二。隻不過這玉佩卻因長度有些不同,讓我洞悉了端倪。”
蘇昭寧知道暖玉雙佩是南宛宛之物的時候,便猜到了疏漏之處。她赧然答道:“我原以為,這玉佩是定遠侯爺的。”
南宛宛聽了就笑起來,她聲音清脆地說道:“誰叫哥哥犯了錯,又不敢早早地承認了。若他直接帶我去找蘇姐姐你,那絡子的長度肯定做得剛剛好。”
蘇昭寧彌補道:“我如今替你改改如何?”
南宛宛當即解下腰間的玉佩,伸手遞了過去。
她同蘇昭寧道:“蘇姐姐盡管慢慢來改,左右這次不像上次那樣,要的急切。”
“上次我及笄儀式在即,哥哥卻拿著這母親留給我的遺物一去不複返。我可真是擔心死了。”想到那日自家兄長裝病的模樣,南宛宛忍不住嘴角噙了笑意。
蘇昭寧從隨身的香囊中取了個小剪刀出來,將玉佩上的絡子剪斷出來,然後又從香囊中取了段紅繩編織。
南宛宛好奇地睜大了眼睛看蘇昭寧的手法。隻見對方雙手靈活,挑轉勾拉,一係列動作熟練得不行。
“蘇姐姐真是雙巧手。”南宛宛讚賞的話又脫口而出。
想明白了定遠侯爺和南宛宛誇人的背後原因後,蘇昭寧對待這種讚賞便泰然許多了。
兩人很快到了南宛宛所住的內院之中。
才進外廳,便有哭聲往耳邊傳來。
南宛宛蹙了眉頭,加快腳步走到裏麵。隻見一個丫鬟捂著臉跪坐在地上,哭聲就是那丫鬟發出來的。
見南宛宛回來,小丫鬟一下子湧了更多的眼淚出來。她朝南宛宛哭訴道:“小姐,先前準備的那些,都被、被老祖宗派人拿走了。”
十三件用來做女功的工具,竟然都被人拿走了?蘇昭寧也忙走了進來。
隻見小丫鬟的麵前放著一個打開的木盒子,而盒子裏麵,已經什麽都沒有。
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蘇昭寧站在一邊,雖麵露難色,但也不好開口。
這是定遠侯府的家事。
南宛宛聽了,臉上也露出了吃驚的神色。她顯然沒有想到,今日竟會出這樣的意外。
饒是她一貫都心思聰敏,卻也難以預料到自家祖母的隨性行徑。
“蘇姐姐且在這等等我,工具的事情我現在就去同老祖宗說。”南宛宛向蘇昭寧致歉道,“要勞煩蘇姐姐等等了。”
蘇昭寧自是點頭應了,獨留在院中正廳裏等候。
那日定遠侯爺南懷信給的圖紙,蘇昭寧都已經仔細看過了。對於這些圖紙上的東西,蘇昭寧也有了個初步的構想。如今少了工具,蘇昭寧琢磨著是不是要簡化變化一番。
她正想得入迷,卻被門口的腳步聲打斷了思路。
蘇昭寧下意識就抬起頭看向門口。
隻見七公主正往裏麵走來。
看到蘇昭寧,七公主率先發問:“你怎麽在這裏?”
“回稟公主……”
蘇昭寧正要回答,卻被趕回來的南宛宛搶先答了。
南宛宛答道:“公主,蘇姑娘是我特意請來的貴客。她女功出眾,我有些事情想要拜托她。”
“上次你請她到定遠侯府,也是這個原因?”七公主問道。
果然,七公主已經知道了自己來過定遠侯府的事情。
蘇昭寧頓時明白了,南宛宛先前一直與她作熟識狀的原因。
也怪不得今日沒有見到定遠侯爺。蘇昭寧不知怎的就想到了南懷信處。
而這廂,南宛宛應了聲是,便把捧回來的盒子,遞到蘇昭寧的手中。
蘇昭寧將那紫檀木盒打開,隻見裏麵一字排開地放著她要求的十三樣工具,每一樣都完好無損。
真是奇怪,既然不是為了損壞,那麽定遠侯老夫人先前拿走這十三樣工具到底是為了什麽呢?
蘇昭寧深知自己對這定遠侯府的諸多陌生,心底的疑惑便隻能暫放到一邊。她把十三樣工具一字排開,又取了南宛宛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專心做南懷信圖紙上的物品。
而七公主同樣地留在這間房中,她與南宛宛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話著京中現下流行的首飾妝容。
院子裏突然間又響起了匆忙的腳步聲。
七公主第一時間抬頭看向外院門處。
南宛宛也忙看過去。
一個小廝在外院門口處探頭探腦。
正是定遠侯南懷信的貼身小廝。
小廝麵色焦急,看到蘇昭寧和七公主都在場,焦急之中又帶上了一絲遲疑,半天沒有進入房中。
七公主揚聲斥道:“鬼鬼祟祟地做什麽,有什麽事還不速速進來稟告!”
那小廝常年跟在南懷信身側,自然是識得七公主的。
他不敢違抗命令,隻得走進了房間裏麵。可站在了南宛宛麵前,小廝卻是看了一眼七公主,又看了一眼蘇昭寧,半天都沒有開口。
“怎麽,本公主聽不得,會耽誤你主子的事?”七公主橫了小廝一眼。
小廝哪裏敢應下這話,他連忙稟道:“是老祖宗要對侯爺用家法!還請小姐快去勸勸老祖宗。”
“什麽!”南宛宛的心當即提了起來。
旁邊的七公主也是焦急得不行,連連逼問小廝:“為什麽吳老太君要動用家法,懷信哥哥犯了什麽錯?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你這奴才怎麽就不早點來稟告?如今懷信哥哥人在哪裏?”
蘇昭寧無立場發問,卻是同樣被這消息一震內心。她手中原要用來收邊的針尖一歪,刺到了手指之上,鮮紅的血珠子當即就從指尖湧了上來。
定遠侯府隻有祖孫四人,所以小廝口中的老祖宗和公主口中的吳老太君,就是侯爺的祖母吧?怎麽就到了要用家法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