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鄧騭歸家,鄧府上下濟濟一堂,眾星捧月一般將他圍在中間,鄧騭意氣風發、眉飛色舞,“……右穀蠡一敗再敗,損兵折將,不得已向我軍求降,大將軍用本將軍之計,一邊假意允降,一邊命任尚將軍和本將軍各率五千精兵,星夜直搗右穀蠡的老巢燕然山,右穀蠡毫無防備,丟盔棄甲,大敗虧輸,僅帶領數百殘兵敗將倉惶北遁,本將軍率部猛追,直至私渠北鞮海,本將軍一箭射中了右穀蠡的鎧甲,可惜的是,這小子馬快,最後還是讓他逃掉……”
眾人頓時發出一片唏歔聲。
鄧弘和鄧閶一起急切地問道:“那後來呢?”
鄧騭摸了一下兩人的頭,“後來嘛,哥哥就凱旋而歸了,這不就站在你們的麵前了嗎?”
鄧悝的目光始終不離鄧騭,崇拜的目光一直看向他,“以後我也要像哥哥一樣為國殺敵。”
鄧騭衝他點點頭,“我們鄧家的男兒都是好樣的!”
鄧閶遺憾地說道:“可惜沒有殺了那右穀蠡,要不哥哥的功勞就更大了。”
鄧成在一邊插話道:“大公子現在的功勞已經不小了,依我看,再怎麽著也得封個虎賁中郎將。”
鄧閶稚嫩的聲音不迭地問道:“虎賁中郎將是個什麽官兒呀?比爹的官兒還大嗎?”
鄧成一本正經地解釋著:“這虎賁中郎將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秩比雖然隻有二千石,卻是專門負責宿衛皇宮、保衛陛下的,隻聽命於陛下,除了陛下,任何人無權調動。”
鄧閶拍手道:“噢,太好了!太好了!這樣哥哥就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眾人被鄧閶可愛的舉動惹笑,鄧鷙一楞,待反應過來時,隻見鄧綏臉色大變,“不許胡說!”
這一生大喝將滿堂的笑聲打斷,眾人一起看向鄧綏,不明白她為什麽生氣,鄧閶更是嚇的撲進陰夫人的懷中,一張小臉委屈的看著鄧綏。
鄧綏示意鄧鷙跟她一起出去,兩人剛踏出門去,那邊鄧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陰夫人急忙哄勸。
鄧綏在前,鄧鷙在後,同向後花園走去。後花園的小徑上鋪滿一層落葉,人踩在上邊發出哢嚓哢嚓的聲音,一路無話,一直走到書亭處鄧綏才停下腳步,看著跟在身後的哥哥。
鄧鷙一向唯妹視聽,也謹記她臨行前的囑托,“綏兒,竇憲人雖桀驁,倒無絲毫破綻可露,也尚未發現他有任何不軌叛逆之心。”
“竇憲老辣,竇景張揚,倒是多次人前人後叫嚷著這天下早晚有一天是竇家的。”
“他是癡人說夢。”鄧鷙憤慨不平,“外戚專權,危害無窮,陛下是應該行動了。”說著憂色浮現臉龐,“竇憲掌握軍事大權,身邊跟隨的能人幹將太多,陛下要想除掉竇氏一流,恐有難度,一旦竇憲有篡逆之心,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鄧綏略一思忖,“為今之計隻能從竇憲的身邊人下手……”
“我倒想起一人?”鄧鷙走向鄧綏身邊在她耳邊細語。
章德殿內,夜已深,滿室燭光搖曳映襯著劉肇一張清秀明朗的臉龐,鄭眾端著羹湯走進,悄悄地放在案側。劉肇合上奏表,臉上烏雲密布,陰沉可怕,鄭眾不敢說話,沉默地垂手立在一旁。
竇憲凱旋歸來第一件事便是上奏朝廷要求封賞,任尚封美陽侯,升任執金吾,竇景封夏陽侯,兼任長樂少府,王龍封廣陽侯,升任太傅,位列三公之首……所封之人除了他的兄弟眷屬就是親信門人。劉肇如何不氣,如何不惱,任尚北征有功封賞倒可,可那竇景、王龍等人功勞何在?尤其一想起這個王龍竟然帶頭公然呼竇憲萬歲,將他這個天子置於何地?還有太後,竟然一而再的縱容竇憲,他要什麽便準什麽,直接助長了竇憲的氣焰。
“陛下,湯要涼了,老奴伺候您喝湯吧。”鄭眾自上次死裏逃生並將劉肇身世爆出後,與劉肇之間有了些微妙的變化。鄭眾冒死說出真相,本就是拚死一搏,小皇帝不信則會殺他滅口,小皇帝信則終會視他為自己人。目前來看,鄭眾這一步是走對了。
“嗯”劉肇點點頭,接過鄭眾遞過來的湯乖乖喝掉。
“陛下,其實這件事您也不用動肝火。”鄭眾小心翼翼地覷著劉肇的臉色,劉肇認真地看向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他這才繼續說道:“陛下請想,您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您犯得著動肝火嗎?倒不如索性送個人情給太後和大將軍,一一禦批照準,以免引起太後和大將軍疑心,影響陛下親政的大事。隻要陛下親了政,掌握了皇權,想找個由頭廢掉他們的封爵,罷黜他們的官職,還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嗎?”
和帝欣然點頭:“言之有理。朕平時倒是小看了你。”
兩人正說著隻聽窗牗處傳來羽翅撲扇的聲音,隨即傳來幾聲“咕咕”的叫聲。
鄭眾已經幾步衝上前去打開窗戶,果見那隻信鴿停在那裏,從它的腳底下解下帛書,將鴿子放回到空中。
這隻鴿子是劉肇與宮外劍客流星相互之間傳遞信息的一種重要工具,宮外好多消息劉肇便是通過這種方式得知的。劉肇打開帛書,看完後放在燭火下點燃,一直到燃燒成灰燼。
“是我誤會鄧姑娘了,我一直以為她對我無情,如今看來是我錯怪她了。”
自從上次鄧府歸來後,劉肇的心情便一直悶悶不樂的,偶感風寒再加上得知身世,雙重打擊下這一病便是半個多月,一直到看完這封信連日的鬱結之氣這才舒發出來。
“太好了,鄭眾,鄧姑娘讓我切勿打草驚蛇,她會讓鄧騭先接觸任尚,逐一擊破。”
“太好了,陛下,現在有鄧姑娘幫助,咱們除竇指日可待了。”鄭眾大喜。
第二日崇德殿內,殿閣輝煌,鍾磬和鳴,太後坐在禦榻上,百官兩廂肅立。劉肇精神抖擻,在丹墀下信步而談:“掃平胡虜,安定北疆,這是大漢開國以來曆代帝王的夢想,今天終於在本朝實現了。做臣子的不惜為朝廷流血犧牲,朝廷也絕不會吝惜高官厚祿,封賞越豐厚,社稷就越興旺。”
百官齊聲回道:“陛下聖明!”
劉肇回到禦榻坐下,衝鄭眾略一頷首,鄭眾展開封表尖聲念道:“天子恩詔,封竇憲為冠軍候,食邑一萬二千戶,加封司馬大將軍,位列三公;封任尚為美陽侯,食邑八千戶,擢升執金吾;封竇景為夏陽侯,食邑六千戶,兼任長樂少府;封王龍為廣陽侯,食邑五千戶,擢升太傅;封鄧騭為虎賁中郎將,秩比三千石……”
張禹覷見韓棱臉色不善,悄悄一拽他的袍袖低聲道:“咱們可是有言在先,今天可不許鬧堂,你就是再有氣也忍著。”
韓棱嗤之以鼻:“你聽聽,這都封的是些什麽人?讓人怎麽忍?”
張禹回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不很正常嗎?不封這些人,難道封你我?”
韓棱:“不行,我還得給陛下提個醒兒……”
張禹:“別別別……用不著你多事。陛下少年英聰,心裏什麽不明白?他之所以容忍他們,不過是在等待時機,你就別給陛下添亂了。”
韓棱忿忿然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鄭眾:“封賞已畢,叩謝皇恩!”
受封眾人紛紛出列,伏地齊呼:“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後口目含笑:“都起來吧。”
眾人起身歸位,唯獨鄧騭依然伏地不起,來崇德殿之前,鄧綏與他進行過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
鄧綏看著一臉意氣風發的哥哥,心裏滿是欣慰,口上卻冷冷地問道:“請問哥哥,竇憲平定北疆之功,較之淮陰侯韓信的功勞如何?”
鄧騭回道:“韓信天縱英才,國士無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平三秦,背水一戰、濰水半渡降趙齊,引而不發、四麵楚歌滅項羽,最終助高祖一統天下,建立大漢數百年基業,如此豐功偉績自然非竇憲可比。”
鄧綏點頭,又問道:“那麽較之衛青又如何?”
鄧騭略一思考,回道:“衛青冰河洗馬時,正是匈奴全盛時期,據有漠北草原三千裏,擁鐵甲數十萬,角號一響,四方震顫,而衛青以弱擊強,屢戰屢勝,殲敵三十餘萬,擒斬王以上酋首三百餘人,此功自然也非竇憲可比。”
鄧綏:“哥哥說的很對。可是韓信以立國肇基之功,卻不知韜光養晦,最終為陳豨所誤,慘死於未央宮中;而衛青功勳蓋世,卻念念不忘自己卑賤的出身,時時處處謙和禮讓,從不以功臣自居,這才得以善終,名垂青史。再看看今天的竇憲,論功遠遠不如韓信,而其驕狂之態卻遠在韓信之上,眼中不僅沒有滿朝大臣,就連陛下也沒有放在眼裏,如此愚不可及,其結局能比韓信好嗎?”
鄧騭沉吟片刻:“妹妹是怕一旦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鄧綏點了點頭:“哥哥明白了就好。我雖然相信哥哥絕不會依附竇氏,但隻要接受了朝廷封賞,自然就會被人們視為竇氏黨羽,到時候隻怕哥哥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鄧騭謹記妹妹的勸說,態度謙卑有禮,叩首道:“微臣當初跟隨大將軍北征時,乃是戴罪之身,雖有微功,但也不當封賞,隻要赦免微臣和周章之罪,微臣就知足了。”
立功封賞是多大的榮耀,鄧騭竟然拒不領賞,眾臣皆不解,一時議論紛紛。
劉肇心知肚明,鄧騭拒不接受封賞一定是鄧綏的主意,也因此向他表明鄧家所站的立場,“鄧騭,功是功,過是過,不可混為一談。你立了功,就該封賞,周章雖然有過,但已經受到處罰,朕自然會赦免他,用不著以你之功抵他之過。”
鄧騭回道:“陛下寬厚仁愛,微臣感恩戴德。但微臣才識淺薄,委實不堪重任,還請陛下體察臣心,收回成命!”
鄧騭在軍中聽命於任尚直接指揮,任尚雖然聽命於竇憲,但是個能識才惜才的人,很看好鄧騭的前途,不希望他將用命換來的前程白白推脫掉,於是勸道:“鄧騭,陛下對你十分愛重,大將軍對你也十分賞識,你可不要辜負了陛下和大將軍的一片心。”
鄧騭回道:“將軍如果這麽說,微臣就更不敢接受了。微臣何德何能,能得陛下愛重和大將軍賞識?如果微臣不知天高地厚,腆顏於朝堂,隻恐有損陛下和大將軍知人之明。”
竇憲慍怒:“如此不知好歹,我看也罷!鄭眾,將他剔出封表!”
鄧騭拜謝:“謝大將軍!”
眾人頓時發出一片唏歔聲。
鄧弘和鄧閶一起急切地問道:“那後來呢?”
鄧騭摸了一下兩人的頭,“後來嘛,哥哥就凱旋而歸了,這不就站在你們的麵前了嗎?”
鄧悝的目光始終不離鄧騭,崇拜的目光一直看向他,“以後我也要像哥哥一樣為國殺敵。”
鄧騭衝他點點頭,“我們鄧家的男兒都是好樣的!”
鄧閶遺憾地說道:“可惜沒有殺了那右穀蠡,要不哥哥的功勞就更大了。”
鄧成在一邊插話道:“大公子現在的功勞已經不小了,依我看,再怎麽著也得封個虎賁中郎將。”
鄧閶稚嫩的聲音不迭地問道:“虎賁中郎將是個什麽官兒呀?比爹的官兒還大嗎?”
鄧成一本正經地解釋著:“這虎賁中郎將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秩比雖然隻有二千石,卻是專門負責宿衛皇宮、保衛陛下的,隻聽命於陛下,除了陛下,任何人無權調動。”
鄧閶拍手道:“噢,太好了!太好了!這樣哥哥就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眾人被鄧閶可愛的舉動惹笑,鄧鷙一楞,待反應過來時,隻見鄧綏臉色大變,“不許胡說!”
這一生大喝將滿堂的笑聲打斷,眾人一起看向鄧綏,不明白她為什麽生氣,鄧閶更是嚇的撲進陰夫人的懷中,一張小臉委屈的看著鄧綏。
鄧綏示意鄧鷙跟她一起出去,兩人剛踏出門去,那邊鄧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陰夫人急忙哄勸。
鄧綏在前,鄧鷙在後,同向後花園走去。後花園的小徑上鋪滿一層落葉,人踩在上邊發出哢嚓哢嚓的聲音,一路無話,一直走到書亭處鄧綏才停下腳步,看著跟在身後的哥哥。
鄧鷙一向唯妹視聽,也謹記她臨行前的囑托,“綏兒,竇憲人雖桀驁,倒無絲毫破綻可露,也尚未發現他有任何不軌叛逆之心。”
“竇憲老辣,竇景張揚,倒是多次人前人後叫嚷著這天下早晚有一天是竇家的。”
“他是癡人說夢。”鄧鷙憤慨不平,“外戚專權,危害無窮,陛下是應該行動了。”說著憂色浮現臉龐,“竇憲掌握軍事大權,身邊跟隨的能人幹將太多,陛下要想除掉竇氏一流,恐有難度,一旦竇憲有篡逆之心,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鄧綏略一思忖,“為今之計隻能從竇憲的身邊人下手……”
“我倒想起一人?”鄧鷙走向鄧綏身邊在她耳邊細語。
章德殿內,夜已深,滿室燭光搖曳映襯著劉肇一張清秀明朗的臉龐,鄭眾端著羹湯走進,悄悄地放在案側。劉肇合上奏表,臉上烏雲密布,陰沉可怕,鄭眾不敢說話,沉默地垂手立在一旁。
竇憲凱旋歸來第一件事便是上奏朝廷要求封賞,任尚封美陽侯,升任執金吾,竇景封夏陽侯,兼任長樂少府,王龍封廣陽侯,升任太傅,位列三公之首……所封之人除了他的兄弟眷屬就是親信門人。劉肇如何不氣,如何不惱,任尚北征有功封賞倒可,可那竇景、王龍等人功勞何在?尤其一想起這個王龍竟然帶頭公然呼竇憲萬歲,將他這個天子置於何地?還有太後,竟然一而再的縱容竇憲,他要什麽便準什麽,直接助長了竇憲的氣焰。
“陛下,湯要涼了,老奴伺候您喝湯吧。”鄭眾自上次死裏逃生並將劉肇身世爆出後,與劉肇之間有了些微妙的變化。鄭眾冒死說出真相,本就是拚死一搏,小皇帝不信則會殺他滅口,小皇帝信則終會視他為自己人。目前來看,鄭眾這一步是走對了。
“嗯”劉肇點點頭,接過鄭眾遞過來的湯乖乖喝掉。
“陛下,其實這件事您也不用動肝火。”鄭眾小心翼翼地覷著劉肇的臉色,劉肇認真地看向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他這才繼續說道:“陛下請想,您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您犯得著動肝火嗎?倒不如索性送個人情給太後和大將軍,一一禦批照準,以免引起太後和大將軍疑心,影響陛下親政的大事。隻要陛下親了政,掌握了皇權,想找個由頭廢掉他們的封爵,罷黜他們的官職,還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嗎?”
和帝欣然點頭:“言之有理。朕平時倒是小看了你。”
兩人正說著隻聽窗牗處傳來羽翅撲扇的聲音,隨即傳來幾聲“咕咕”的叫聲。
鄭眾已經幾步衝上前去打開窗戶,果見那隻信鴿停在那裏,從它的腳底下解下帛書,將鴿子放回到空中。
這隻鴿子是劉肇與宮外劍客流星相互之間傳遞信息的一種重要工具,宮外好多消息劉肇便是通過這種方式得知的。劉肇打開帛書,看完後放在燭火下點燃,一直到燃燒成灰燼。
“是我誤會鄧姑娘了,我一直以為她對我無情,如今看來是我錯怪她了。”
自從上次鄧府歸來後,劉肇的心情便一直悶悶不樂的,偶感風寒再加上得知身世,雙重打擊下這一病便是半個多月,一直到看完這封信連日的鬱結之氣這才舒發出來。
“太好了,鄭眾,鄧姑娘讓我切勿打草驚蛇,她會讓鄧騭先接觸任尚,逐一擊破。”
“太好了,陛下,現在有鄧姑娘幫助,咱們除竇指日可待了。”鄭眾大喜。
第二日崇德殿內,殿閣輝煌,鍾磬和鳴,太後坐在禦榻上,百官兩廂肅立。劉肇精神抖擻,在丹墀下信步而談:“掃平胡虜,安定北疆,這是大漢開國以來曆代帝王的夢想,今天終於在本朝實現了。做臣子的不惜為朝廷流血犧牲,朝廷也絕不會吝惜高官厚祿,封賞越豐厚,社稷就越興旺。”
百官齊聲回道:“陛下聖明!”
劉肇回到禦榻坐下,衝鄭眾略一頷首,鄭眾展開封表尖聲念道:“天子恩詔,封竇憲為冠軍候,食邑一萬二千戶,加封司馬大將軍,位列三公;封任尚為美陽侯,食邑八千戶,擢升執金吾;封竇景為夏陽侯,食邑六千戶,兼任長樂少府;封王龍為廣陽侯,食邑五千戶,擢升太傅;封鄧騭為虎賁中郎將,秩比三千石……”
張禹覷見韓棱臉色不善,悄悄一拽他的袍袖低聲道:“咱們可是有言在先,今天可不許鬧堂,你就是再有氣也忍著。”
韓棱嗤之以鼻:“你聽聽,這都封的是些什麽人?讓人怎麽忍?”
張禹回道:“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不很正常嗎?不封這些人,難道封你我?”
韓棱:“不行,我還得給陛下提個醒兒……”
張禹:“別別別……用不著你多事。陛下少年英聰,心裏什麽不明白?他之所以容忍他們,不過是在等待時機,你就別給陛下添亂了。”
韓棱忿忿然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鄭眾:“封賞已畢,叩謝皇恩!”
受封眾人紛紛出列,伏地齊呼:“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後口目含笑:“都起來吧。”
眾人起身歸位,唯獨鄧騭依然伏地不起,來崇德殿之前,鄧綏與他進行過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
鄧綏看著一臉意氣風發的哥哥,心裏滿是欣慰,口上卻冷冷地問道:“請問哥哥,竇憲平定北疆之功,較之淮陰侯韓信的功勞如何?”
鄧騭回道:“韓信天縱英才,國士無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平三秦,背水一戰、濰水半渡降趙齊,引而不發、四麵楚歌滅項羽,最終助高祖一統天下,建立大漢數百年基業,如此豐功偉績自然非竇憲可比。”
鄧綏點頭,又問道:“那麽較之衛青又如何?”
鄧騭略一思考,回道:“衛青冰河洗馬時,正是匈奴全盛時期,據有漠北草原三千裏,擁鐵甲數十萬,角號一響,四方震顫,而衛青以弱擊強,屢戰屢勝,殲敵三十餘萬,擒斬王以上酋首三百餘人,此功自然也非竇憲可比。”
鄧綏:“哥哥說的很對。可是韓信以立國肇基之功,卻不知韜光養晦,最終為陳豨所誤,慘死於未央宮中;而衛青功勳蓋世,卻念念不忘自己卑賤的出身,時時處處謙和禮讓,從不以功臣自居,這才得以善終,名垂青史。再看看今天的竇憲,論功遠遠不如韓信,而其驕狂之態卻遠在韓信之上,眼中不僅沒有滿朝大臣,就連陛下也沒有放在眼裏,如此愚不可及,其結局能比韓信好嗎?”
鄧騭沉吟片刻:“妹妹是怕一旦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鄧綏點了點頭:“哥哥明白了就好。我雖然相信哥哥絕不會依附竇氏,但隻要接受了朝廷封賞,自然就會被人們視為竇氏黨羽,到時候隻怕哥哥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鄧騭謹記妹妹的勸說,態度謙卑有禮,叩首道:“微臣當初跟隨大將軍北征時,乃是戴罪之身,雖有微功,但也不當封賞,隻要赦免微臣和周章之罪,微臣就知足了。”
立功封賞是多大的榮耀,鄧騭竟然拒不領賞,眾臣皆不解,一時議論紛紛。
劉肇心知肚明,鄧騭拒不接受封賞一定是鄧綏的主意,也因此向他表明鄧家所站的立場,“鄧騭,功是功,過是過,不可混為一談。你立了功,就該封賞,周章雖然有過,但已經受到處罰,朕自然會赦免他,用不著以你之功抵他之過。”
鄧騭回道:“陛下寬厚仁愛,微臣感恩戴德。但微臣才識淺薄,委實不堪重任,還請陛下體察臣心,收回成命!”
鄧騭在軍中聽命於任尚直接指揮,任尚雖然聽命於竇憲,但是個能識才惜才的人,很看好鄧騭的前途,不希望他將用命換來的前程白白推脫掉,於是勸道:“鄧騭,陛下對你十分愛重,大將軍對你也十分賞識,你可不要辜負了陛下和大將軍的一片心。”
鄧騭回道:“將軍如果這麽說,微臣就更不敢接受了。微臣何德何能,能得陛下愛重和大將軍賞識?如果微臣不知天高地厚,腆顏於朝堂,隻恐有損陛下和大將軍知人之明。”
竇憲慍怒:“如此不知好歹,我看也罷!鄭眾,將他剔出封表!”
鄧騭拜謝:“謝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