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會議結束,韓鵬都想不明白,陳鶴與李老究竟在擔心什麽?


    在韓鵬看來,英明神武的楚王在公文之中說的那麽清楚,大家隻要照著做即可,何必多慮?


    陳鶴與李老的確也沒有說出他們到底顧慮的是什麽,隻是讓眾裏長、保長代表各自回去,對治下編戶民宣講政策。


    至於施行合作社製度的事情,先照著公文上說的流程去做,若是遇到問題,等下次開會再說。


    韓鵬對於陳鶴的決定表示支持,他的觀點一直都是這樣——別想那麽多,先幹起來再說!


    對百姓宣講政策沒有技術含量,這樣的事情韓鵬在做保長的時候,做的比專門的宣傳隊還要到位。


    這次宣講新的政策,都是有利於老百姓的事情,沒道理會被拒絕。


    事實證明,韓鵬還是太年輕!


    當他敲開鄰居家的門,以一個宣講政策之人的身份,向對方闡述了公文上需要告知百姓的內容之後,對方問了一個問題,就讓他十分難堪!


    “大王聖明,一心為我等貧民著想!可是,若我等去忙活公共養殖場,家中的耕地誰來種?”


    被鄰居這麽一句,韓鵬終於明白陳鶴與李老的顧慮在何處!


    韓鵬家裏也有地,他也要繳納賦稅,一旦精力放到公共養殖場上,肯定不會有太多精力照顧自家的耕地。


    “公文裏有說,可以編組輪流照顧公共養殖場,並非是讓大家不管不顧自家耕地!”


    韓鵬用公文之中的內容向自己的鄰居做了解釋,然而鄰居又問了一句話,徹底讓他答不上來了。


    “亭長說輪流照看,萬一有人偷懶,該怎麽辦?若不能體現公平,我家參與和不參與有何區別?!”


    劉曜讓程昱起草的公文雖然詳細,但也不會詳細到把有人偷懶都考慮進去,若是那樣的話,政策就沒必要執行了。


    鄰居說的非常在理,韓鵬深知無法體現公平的情況下,就算有人願意配合,合作社終究也隻是徒有形式,不會起到最終讓百姓富裕起來的效果。


    韓鵬最後向鄰居告了一聲罪,對其承諾待想到公平的方法之後再來拜訪。


    鄰居覺得韓鵬做事很負責,便多說了幾句心裏話。


    “現在鄉鄰鄉親都忙著收稻子,收完稻子還要種大豆等其他的莊家,恐怕沒有時間修建公共養殖場。再者,我家沒有牛,沒有雞鴨鵝,家中隻有我跟十五歲的長子兩個勞動力,目前連農具都是從亭裏借的。若我家加入合作社,又能幹什麽?又該怎麽計算工分?”


    都是沒讀過書的平頭百姓,說的都是大白話,沒有之乎者也。


    諸如此類的問題,猶如一場大雨,把毫無準備的韓鵬淋成了落湯雞!


    告別鄰居之後,韓鵬找到了陳鶴。


    陳鶴望著垂頭喪氣的韓鵬,既沒有嘲笑,也沒有批評,反而對其進行了一番鼓勵。


    “別灰心,大王利國利民的好政策還是需要繼續宣講的!至於合作社之事,先正常開展,你把遇到的問題記下來,後天開會,我們在會上再討論!”


    韓鵬覺得陳鶴說的很有道理,聖明的楚王頒布這等好政策,必須讓每家每戶都知道,而合作社的建立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很快到了三天之後。


    陳鶴再次召集眾裏長、保長代表,以及兩個亭長,共同議事。


    “大家都說說吧!”


    韓鵬清楚,陳鶴這是讓大家把近幾天在下麵遇到的問題,拿到會上進行討論!


    他是兩個亭長之中的一個,又與鄉長陳鶴有親,他需要先說話,然後下麵的裏長、保長才能說話。


    韓鵬明白這一點,所以把他遇到的問題,像竹筒倒豆子一樣,一股腦全講了出來。


    其他人遇到的問題,基本上也都與韓鵬說的差不多,皆集中在“公平”這個問題上!


    “李老可有良策?”陳鶴沒有主意,隻好向身邊的李老請教。


    李老斟酌一下,緩緩道:“修建公共養殖場肯定要等農忙結束之後進行,屆時有牛的貢獻牛,有雞鴨鵝的貢獻雞鴨鵝,可先折算成錢,賣給公社,這樣這些家禽家畜就成為了公社的公共財產!先做到公私分明!”


    做不到公私分明,談何公平?


    “接下來便是按照公文內容所言,對各生產小組進行排班,輪流照看養殖場。為了體現公平,這個班次必須由各裏長召集其治下各保長共同商議而定,少數服從多數!而且,其他小組成員,在非當班時間,可隨時去查看當班的人是否消極怠工。”


    陳鶴問道:“若發現有人消極怠工,uu看書 ww.uuknshu.cm該如何處罰?”


    “可罰錢!”李老沉思片刻後答道。


    韓鵬出聲道:“公文裏有言,生產小組的工作都是按工分計算,本來大家都沒多少錢,罰錢的話不合適吧?”


    李老覺得韓鵬言之有理,在陳鶴猶豫不定的時候,出言道:“或者不罰錢,隻扣工分?工分與年終的分紅掛鉤,扣分等於扣錢了!”


    “還有,我認為,當值的小組,凡有一人消極怠工,其餘人都必須跟著扣工分!這樣,小組內部也可以互相監督!畢竟大家努力做事,少扣分,最後分得的紅利自然也就多!”韓鵬補充道。


    如此的話,每個生產小組當值時都必須積極工作,不然一個人犯錯,所有小組的人都跟著倒黴!


    “諸位可有要補充的?”陳鶴沉吟片刻,詢問眾人道。


    眾人又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了起來,對相關細節進行了一些補充和要求。


    “此事,就先按這個章程辦!如有問題,下次會議上再論!”


    兩個月後,農忙結束了,公共養殖場也建了起來。


    陳家鄉的合作社模式推廣,進展的相當順利。


    陳鶴、韓鵬等人每遇到問題都會針對該問題商議一個對策,有關在鄉裏開展合作社工作的章程也在實踐之中不斷優化。


    又過了一個月之後,陳鶴發現鄉裏合作社的事務進展很順暢,各生產小組之間也沒有發生什麽衝突,一切都以最好的狀態向前推進著。


    “大王曾言:‘實踐出真知’,果不其然也!”


    陳鶴感慨著,竟然也之乎者也了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驚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驚俗並收藏漢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