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裏,劉曜的書房與張儉等人居住的客棧之中,皆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議論。
張儉等人議論的主題,自然與士人的未來有關,不外乎是怎樣解決劉曜提出來的那個問題。
而劉曜書房之中的議論,則與前者有所不同。
程昱在得知劉曜與張儉等人暢聊了半日的事情之後,他覺得可能有事要發生,於是夜裏找到了劉彪。
隨著陳群慶、班家兄弟、虞家兄弟等人的外出就任,滇池縣裏真正算是劉曜心腹的高層,除了他的學生之外,就剩下程昱、劉彪了。
賈小六隻是劉曜的侍從,並沒有固定的職位。而華佗屬於劉曜的朋友,不是屬下。
程昱是個聰明人,陳群慶是明白人。
就連華佗都看出來劉曜的誌向不簡單,更何況是劉曜的堂弟劉彪。
程昱和劉彪兩人剛一會晤,便得到了劉曜召見他們議事的消息。
“大兄,這事還需從長計議啊,否則惹怒了某些人,你帶領我們辛辛苦苦創建的基業,怕會遭受滅頂之災呀!”
劉彪的一席話說的盡是肺腑之言。
劉曜想了想,然後對賈小六道:“你傳我命令,去喚五十名家丁過來守住本府四周,未經我的允許,不準任何人進來。”
“喏!”
程昱與劉彪知道劉曜肯定是有極其重要的事情與他們倆說,所以在賈小六去執行劉曜命令期間,他們倆都選擇了沉默。
直到一刻鍾後,賈小六回來複了命,劉曜才示意程昱和劉彪喝茶,然後主動開始了他們三人之間的談話。
這個談話,他並沒有避諱賈小六。
因為賈小六與程昱算是他的自己人。
當年的九真郡叛亂,差點讓賈小六送了命,若非得到劉曜救濟,賈小六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
至於程昱,也是深受劉曜的恩情。
他們兩人是真心願意認劉曜為主,甘心做劉曜的家臣,以報活命之恩。
“光武帝憑什麽可以中興漢室?”
劉曜用一句反問,作為這次秘密會議的開場。
“回主公,屬下認為,應該是世祖得到了大族豪強的支持。”
程昱原來是讀過書的,知道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近些年雖然集團的事務也挺忙,但他依然沒有忘記按照劉曜的吩咐,秘密派人從周邊各地收集各種典籍,充實劉曜的私人圖書館。
劉曜的私人圖書館是地下密室,就建造在莊主府之下,乃是三年前秘密建造的一處地方。
圖書館裏的書,都是紙質版的。
其中有部分書是劉曜本人編寫的,還有一部分是對照著從各處收集來的竹簡典籍,程昱親自抄錄匯編成的紙質書。
可以說,如今圖書館裏的數百本藏書,大都是劉曜與程昱的功勞。
“沒錯!大族豪強手裏有人、有糧、有錢,所以光武帝會成功掃平天下。”
“也正因如此,自光武帝開始,統治天下的,一直都是皇族與大族!”
確切的說,應該是朝廷的權柄落在了皇帝的親信手中,比如外戚與宦官。
至於地方上的權柄,則在強宗世宦手中。
所謂強宗世宦,即強大的地方宗族勢力與世代為官的世家勢力的合稱。
劉曜家鄉的高平劉氏,就是典型的地方大宗族勢力。
至於各類士人,有的是強宗背景出身,有的是世家背景出身,還有的是寒門出身。
其中,一半以上的士人,皆出自於強宗世宦,所以士人基本上都是強宗世宦的利益代表。
秦漢尚武,故秦漢及以前的士人,基本不分文武,因為君子六藝必學,且大都很有傲骨,不像後世宋明儒生。
其實無論是哪個朝代,地方上的中小地主階層多是膏粱子弟,小聰明個個不缺,但多數是碌碌之輩。
至於那種上馬可提刀殺人,下馬可舞文弄墨的人才,多存在於強宗世宦之中。
地方上的強宗世宦好比一顆大樹,廣大的普通百姓猶如樹下的小草。
在古代那種農耕社會,資源固定的情況下,大樹越強壯,下麵小草可吸收的營養就越少,活的就越苦。
劉曜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但他若想奪取政權,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天下,讓華夏免遭日後的劫難,就必須暫時與強宗世宦合作。
甚至在未來靈帝上位後與外戚竇武合作,不過竇武是黨人之中的三君之一,也是清流,倒不用擔心會背負罵名。
“人、錢、糧!”程昱念叨著道。
劉曜點頭道:“雖然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百姓名義上都是皇帝的子民,但實際地方上的百姓卻被強宗世宦牢牢控製著。至於錢、糧,亦是如此!”
“因此,我等若想成事,必須與強宗世宦合作,從他們手中奪取人口,有了人口,我們便可以自己生產糧食。”
“錢財就更好辦,以百姓集團商社的名義,在全國一些大郡名郡開設商場、客棧、鏢局、餐館等產業,不愁沒有錢可賺。”
“隻要我們與地方上的強宗世宦有了關係,就算有人眼紅,卻也不敢給我們使絆子和摻沙子。”
劉彪忍不住問道:“大兄,依你之言,那該怎樣與強宗世宦合作?”
劉曜笑道:“這倒不難,隻需給他們想要的,他們便會與我們站在一條線上。”
“他們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有的本就是官宦世家,有的雖是地方大族,影響力卻不比郡縣之長弱!他們還想怎樣,難不成想造反?”劉彪還真是想不通這裏麵的彎彎道道。
劉曜與程昱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神之中看出了玩味的笑意。
麵對劉彪的疑問,劉曜沒有說話,因為程昱替他做了回答。
“就目前來說,他們倒不至於造反。自和帝以來,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他們並不在乎誰當皇帝,他們在乎的是自己的富貴能不能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
劉彪也是宗親,聽到程昱的回答後,uu看書.uukanucm 不可能不生氣。
“可恨!他們之貪婪,何至於斯!”
程昱雖然猜得出強宗世宦想要什麽,但他卻猜不出劉曜如何利用這一點。
他知道劉曜肯定已經有了計劃,於是躬身行禮請命道:“主公若有差遣,但憑吩咐,屬下一定傾力而為!”
“據我了解,各地望族大都忠義,雖然可信,但卻不可全信。”
“因此,對於消息的及時掌握,就至關重要。”
益州郡已經開始進行縣與縣之間的電報線路建設,待建成之後,各縣之間的通訊會極其迅速。
但其他地方並非劉曜治下,無法效仿這一建設。
劉曜既然開始布局天下,那刺探消息的組織就很有必要成立。
“客棧是刺探消息的絕佳之所,所以我想讓你從中學生裏挑選良家子,讓鏢局配合著,分別趕往襄陽、江陵、吳郡、汝南、弘農、南陽、蜀郡等三十個大郡名郡先開設客棧!”
“具體細節,擇日與你細說。”
劉曜看向劉彪,道:“景玉,有一件要事非你去做不可。”
“大兄盡管吩咐,小弟必全力以赴!”劉彪握緊雙拳道。
劉曜道:“九真郡臨海,我有海水煮鹽之秘法,建立鹽場之要務,非你親去不可!隻是那裏的情況較之滇池有些複雜,你到了之後需多加小心。”
劉彪道:“虞玉如今是九真郡治所胥浦的縣長,有他照顧,應該不會有事。”
“建造鹽場,事關重大,非同小可,我會再派二十名中學生做你助手!”劉曜沉聲道。
張儉等人議論的主題,自然與士人的未來有關,不外乎是怎樣解決劉曜提出來的那個問題。
而劉曜書房之中的議論,則與前者有所不同。
程昱在得知劉曜與張儉等人暢聊了半日的事情之後,他覺得可能有事要發生,於是夜裏找到了劉彪。
隨著陳群慶、班家兄弟、虞家兄弟等人的外出就任,滇池縣裏真正算是劉曜心腹的高層,除了他的學生之外,就剩下程昱、劉彪了。
賈小六隻是劉曜的侍從,並沒有固定的職位。而華佗屬於劉曜的朋友,不是屬下。
程昱是個聰明人,陳群慶是明白人。
就連華佗都看出來劉曜的誌向不簡單,更何況是劉曜的堂弟劉彪。
程昱和劉彪兩人剛一會晤,便得到了劉曜召見他們議事的消息。
“大兄,這事還需從長計議啊,否則惹怒了某些人,你帶領我們辛辛苦苦創建的基業,怕會遭受滅頂之災呀!”
劉彪的一席話說的盡是肺腑之言。
劉曜想了想,然後對賈小六道:“你傳我命令,去喚五十名家丁過來守住本府四周,未經我的允許,不準任何人進來。”
“喏!”
程昱與劉彪知道劉曜肯定是有極其重要的事情與他們倆說,所以在賈小六去執行劉曜命令期間,他們倆都選擇了沉默。
直到一刻鍾後,賈小六回來複了命,劉曜才示意程昱和劉彪喝茶,然後主動開始了他們三人之間的談話。
這個談話,他並沒有避諱賈小六。
因為賈小六與程昱算是他的自己人。
當年的九真郡叛亂,差點讓賈小六送了命,若非得到劉曜救濟,賈小六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成年。
至於程昱,也是深受劉曜的恩情。
他們兩人是真心願意認劉曜為主,甘心做劉曜的家臣,以報活命之恩。
“光武帝憑什麽可以中興漢室?”
劉曜用一句反問,作為這次秘密會議的開場。
“回主公,屬下認為,應該是世祖得到了大族豪強的支持。”
程昱原來是讀過書的,知道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近些年雖然集團的事務也挺忙,但他依然沒有忘記按照劉曜的吩咐,秘密派人從周邊各地收集各種典籍,充實劉曜的私人圖書館。
劉曜的私人圖書館是地下密室,就建造在莊主府之下,乃是三年前秘密建造的一處地方。
圖書館裏的書,都是紙質版的。
其中有部分書是劉曜本人編寫的,還有一部分是對照著從各處收集來的竹簡典籍,程昱親自抄錄匯編成的紙質書。
可以說,如今圖書館裏的數百本藏書,大都是劉曜與程昱的功勞。
“沒錯!大族豪強手裏有人、有糧、有錢,所以光武帝會成功掃平天下。”
“也正因如此,自光武帝開始,統治天下的,一直都是皇族與大族!”
確切的說,應該是朝廷的權柄落在了皇帝的親信手中,比如外戚與宦官。
至於地方上的權柄,則在強宗世宦手中。
所謂強宗世宦,即強大的地方宗族勢力與世代為官的世家勢力的合稱。
劉曜家鄉的高平劉氏,就是典型的地方大宗族勢力。
至於各類士人,有的是強宗背景出身,有的是世家背景出身,還有的是寒門出身。
其中,一半以上的士人,皆出自於強宗世宦,所以士人基本上都是強宗世宦的利益代表。
秦漢尚武,故秦漢及以前的士人,基本不分文武,因為君子六藝必學,且大都很有傲骨,不像後世宋明儒生。
其實無論是哪個朝代,地方上的中小地主階層多是膏粱子弟,小聰明個個不缺,但多數是碌碌之輩。
至於那種上馬可提刀殺人,下馬可舞文弄墨的人才,多存在於強宗世宦之中。
地方上的強宗世宦好比一顆大樹,廣大的普通百姓猶如樹下的小草。
在古代那種農耕社會,資源固定的情況下,大樹越強壯,下麵小草可吸收的營養就越少,活的就越苦。
劉曜不是不懂這個道理,但他若想奪取政權,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天下,讓華夏免遭日後的劫難,就必須暫時與強宗世宦合作。
甚至在未來靈帝上位後與外戚竇武合作,不過竇武是黨人之中的三君之一,也是清流,倒不用擔心會背負罵名。
“人、錢、糧!”程昱念叨著道。
劉曜點頭道:“雖然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百姓名義上都是皇帝的子民,但實際地方上的百姓卻被強宗世宦牢牢控製著。至於錢、糧,亦是如此!”
“因此,我等若想成事,必須與強宗世宦合作,從他們手中奪取人口,有了人口,我們便可以自己生產糧食。”
“錢財就更好辦,以百姓集團商社的名義,在全國一些大郡名郡開設商場、客棧、鏢局、餐館等產業,不愁沒有錢可賺。”
“隻要我們與地方上的強宗世宦有了關係,就算有人眼紅,卻也不敢給我們使絆子和摻沙子。”
劉彪忍不住問道:“大兄,依你之言,那該怎樣與強宗世宦合作?”
劉曜笑道:“這倒不難,隻需給他們想要的,他們便會與我們站在一條線上。”
“他們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有的本就是官宦世家,有的雖是地方大族,影響力卻不比郡縣之長弱!他們還想怎樣,難不成想造反?”劉彪還真是想不通這裏麵的彎彎道道。
劉曜與程昱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神之中看出了玩味的笑意。
麵對劉彪的疑問,劉曜沒有說話,因為程昱替他做了回答。
“就目前來說,他們倒不至於造反。自和帝以來,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他們並不在乎誰當皇帝,他們在乎的是自己的富貴能不能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
劉彪也是宗親,聽到程昱的回答後,uu看書.uukanucm 不可能不生氣。
“可恨!他們之貪婪,何至於斯!”
程昱雖然猜得出強宗世宦想要什麽,但他卻猜不出劉曜如何利用這一點。
他知道劉曜肯定已經有了計劃,於是躬身行禮請命道:“主公若有差遣,但憑吩咐,屬下一定傾力而為!”
“據我了解,各地望族大都忠義,雖然可信,但卻不可全信。”
“因此,對於消息的及時掌握,就至關重要。”
益州郡已經開始進行縣與縣之間的電報線路建設,待建成之後,各縣之間的通訊會極其迅速。
但其他地方並非劉曜治下,無法效仿這一建設。
劉曜既然開始布局天下,那刺探消息的組織就很有必要成立。
“客棧是刺探消息的絕佳之所,所以我想讓你從中學生裏挑選良家子,讓鏢局配合著,分別趕往襄陽、江陵、吳郡、汝南、弘農、南陽、蜀郡等三十個大郡名郡先開設客棧!”
“具體細節,擇日與你細說。”
劉曜看向劉彪,道:“景玉,有一件要事非你去做不可。”
“大兄盡管吩咐,小弟必全力以赴!”劉彪握緊雙拳道。
劉曜道:“九真郡臨海,我有海水煮鹽之秘法,建立鹽場之要務,非你親去不可!隻是那裏的情況較之滇池有些複雜,你到了之後需多加小心。”
劉彪道:“虞玉如今是九真郡治所胥浦的縣長,有他照顧,應該不會有事。”
“建造鹽場,事關重大,非同小可,我會再派二十名中學生做你助手!”劉曜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