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身世的人的家庭觀是不一樣的。家在農村的向往家住城市的;人口少的羨慕人口多的;住樓房的羨慕住平房的……而不同年齡段上的人的家庭觀念也不一樣。就拿我來說吧,我父母去世得比較早,我從小就羨慕那種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至少是父母健在的那種完整的家庭。兒時的小夥伴中,經常有被他們的父母拿著笤帚疙瘩從家裏趕出來的,那也羨慕。我整個少年時期,輪番住在我的兩個姐姐家,盡管她們對我很好,可心裏總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那種小心翼翼、特別注意人家的臉色的滋味,不會是快樂和溫馨的。那時我多麽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家呀!當我參了軍提了幹結了婚。有那麽幾年一直是兩地生活,這時候又渴望團聚、渴望安寧,你覺得夫妻在一起的家庭才像個家的樣子。待我從部隊轉了業,有了自己釣像樣兒的家了,可仍然麻煩無窮。比方冬天生取暖的爐子,我曾買過七八個各式各樣的爐子,可沒有一個好燒的,幾乎每天你都要為生爐子而惱火,這時候又渴望能住上個帶暖氣的房子……你渴望起來沒完兒。
我說過,談戀愛的雙方都講奉獻,奉獻得對方用不了了,婚姻乃至家庭就誕生了。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家庭,你說它是傳統也罷,現代也罷,總之是好家庭。這樣的家庭就是有問題也出不了大轍。
沒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沒有不吵架的家庭。但好家庭的成員能互相理解和諒解,並能及時調整情緒,注意檢查自己的缺點,發現對方的長處。他們吵起架來聲音一般都不高,不摔東西,不哪把壺不開單提哪一把,有事兒說事兒,不上綱上線,不胡亂聯係,要說的意思說一遍即完,不絮絮叨叨,其他成員也不摻和,不火上澆油,更不拉偏仗。
我這人比較懶,可思想不懶。這對創作有益,卻對家庭無補。你油瓶倒了不扶,整天坐在那兒讓思想活躍,再好的老婆她也得煩。而我愛人則正好與我相反,她很勤快,在家裏走路都跟日本女人似的邁著碎步小跑。而勤快的人脾氣往往急,認識到這一點,人家向你發個火的時候,你就得挨。當然也有讓她數落急了的時候,那時會唇槍舌,可很快就能過去。她最大的長處是,當你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兒的時候,她能鼓勵你打起精神,給你以排解,而不是陪著你唉聲歎氣或火上澆油。其缺點是:她很忙很累,可你要動動手比方做個飯了炒個菜了什麽的,她還不滿意,她要在旁邊瞎指揮,翻菜的方向不對頭,鹽放得火候也不對……你的水平再高,是二級廚師,她這個指揮法你也會無所措手足,三指揮兩指揮就把人指揮煩了。關於這一點,我曾多次向她指出過,但她改正得不是很好,我希望她以後進一步克服改正。
共同語言的問題,談戀愛的時候重要,結了婚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就不顯得有多重要。比方你是個殺豬的,你老婆是個外科醫生,回到家來你二位在飯桌上交流一番宰豬或宰人的經驗,那飯還有法吃嗎?關鍵還是要理解。
我已過不惑之年,關於家庭的一些想法當然會更加現實和實在一些:那就是傳統而又現代,規矩而又溫馨。所謂的現代,不是讓它單位化、機關化、名人化,而是現代在普通人的溫馨上。看過一篇小文章,說毛**在世時過的最後一個春節,是和他的秘書還是護士來著在門口放了一串小鞭兒。看了之後心裏就怪不是味兒:他的家人呢?除了其他因素之外,他家庭的機關化也不能不是個原因。但一定要有規矩,該是怎麽個事兒就是怎麽個事兒。你不能將爺倆調整成哥們兒,也不能將夫妻調整成隻是逢場作戲的情人。有時候,公公跟兒媳婦一起看個電視,若是裏麵有床上戲,你會覺得不怎麽自然是不是?懂事兒的兒媳婦估計到會有那樣的鏡頭出現,都是提前離開的。這是有規矩的表現。
我是個農民的兒子,容易滿足。我認為我的家庭是經得起風浪的,我甚至覺得我讓我老婆侍候得離了她不能活。當我獨自外出一段的時候,我常想起這樣兩句詩:假如有來世,你做丈夫我做妻……當然還需要不斷地調整改造,但絕不會打碎了重來,這點定了。
我說過,談戀愛的雙方都講奉獻,奉獻得對方用不了了,婚姻乃至家庭就誕生了。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家庭,你說它是傳統也罷,現代也罷,總之是好家庭。這樣的家庭就是有問題也出不了大轍。
沒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沒有不吵架的家庭。但好家庭的成員能互相理解和諒解,並能及時調整情緒,注意檢查自己的缺點,發現對方的長處。他們吵起架來聲音一般都不高,不摔東西,不哪把壺不開單提哪一把,有事兒說事兒,不上綱上線,不胡亂聯係,要說的意思說一遍即完,不絮絮叨叨,其他成員也不摻和,不火上澆油,更不拉偏仗。
我這人比較懶,可思想不懶。這對創作有益,卻對家庭無補。你油瓶倒了不扶,整天坐在那兒讓思想活躍,再好的老婆她也得煩。而我愛人則正好與我相反,她很勤快,在家裏走路都跟日本女人似的邁著碎步小跑。而勤快的人脾氣往往急,認識到這一點,人家向你發個火的時候,你就得挨。當然也有讓她數落急了的時候,那時會唇槍舌,可很快就能過去。她最大的長處是,當你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兒的時候,她能鼓勵你打起精神,給你以排解,而不是陪著你唉聲歎氣或火上澆油。其缺點是:她很忙很累,可你要動動手比方做個飯了炒個菜了什麽的,她還不滿意,她要在旁邊瞎指揮,翻菜的方向不對頭,鹽放得火候也不對……你的水平再高,是二級廚師,她這個指揮法你也會無所措手足,三指揮兩指揮就把人指揮煩了。關於這一點,我曾多次向她指出過,但她改正得不是很好,我希望她以後進一步克服改正。
共同語言的問題,談戀愛的時候重要,結了婚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就不顯得有多重要。比方你是個殺豬的,你老婆是個外科醫生,回到家來你二位在飯桌上交流一番宰豬或宰人的經驗,那飯還有法吃嗎?關鍵還是要理解。
我已過不惑之年,關於家庭的一些想法當然會更加現實和實在一些:那就是傳統而又現代,規矩而又溫馨。所謂的現代,不是讓它單位化、機關化、名人化,而是現代在普通人的溫馨上。看過一篇小文章,說毛**在世時過的最後一個春節,是和他的秘書還是護士來著在門口放了一串小鞭兒。看了之後心裏就怪不是味兒:他的家人呢?除了其他因素之外,他家庭的機關化也不能不是個原因。但一定要有規矩,該是怎麽個事兒就是怎麽個事兒。你不能將爺倆調整成哥們兒,也不能將夫妻調整成隻是逢場作戲的情人。有時候,公公跟兒媳婦一起看個電視,若是裏麵有床上戲,你會覺得不怎麽自然是不是?懂事兒的兒媳婦估計到會有那樣的鏡頭出現,都是提前離開的。這是有規矩的表現。
我是個農民的兒子,容易滿足。我認為我的家庭是經得起風浪的,我甚至覺得我讓我老婆侍候得離了她不能活。當我獨自外出一段的時候,我常想起這樣兩句詩:假如有來世,你做丈夫我做妻……當然還需要不斷地調整改造,但絕不會打碎了重來,這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