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寫個“新市民”,弄幾個稿費花花,可尋思了好幾天不知怎麽寫,遂拉倒了。拉倒了還不甘心,又將它的內涵與外延琢磨了一通,這一琢磨就犯了醜陋的中國人的毛病,對其定義的本身產生了疑問:什麽叫“新市民”?是關於新一代市民的小說?還是關於老市民的新小說?若是前者,你指給我看看,什麽樣的人才算是新一代市民?好,有文章很明確地指給你了:是有別於計劃體製時代的市民階層,比方打工妹、個體戶、停薪留職搞承包或辦公司的,以他們為主人公的小說,就是新市民小說了。可問題又來了:他今天打工,明天又不打了呢?他這個月停薪留職下了海,下個月又爬上來了呢?有的文章則指的是後者:你甭管他是老市民還是新市民,是打工妹還是工薪哥,隻要是寫城市生活而又在小說的形式上有所創新的,統統都叫新市民小說。還有的文章則強調價值觀念的變化,比方“愛又如何”或“愛情錯覺”……總之是莫衷一是,讓人不得要領,定義了等於沒定義。
還有什麽新狀態、新體驗、新……,就更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在講。
由此便想到,搞這些新花樣幹什麽?是給讀者作導讀?還是不甘心文壇太寂寞,以此顯得熱鬧些?
曾想到,有這些新提法比沒有什麽新提法還是要好些,至少說明我們的評論家沒閑著,他在研究和思考些新問題。現在看來不對了,這些心血來潮的標新立異,隻對他自己有用(研究出了新觀點、新成果),而對創作者卻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喧囂和鼓噪。你若認了真,隻能將你的創作心態搞得浮躁紊亂。所以,我說一個清醒的創作者,還是少關心文壇本身發生了什麽,而多關心生活和老百姓中發生了什麽為好。同時,還要把老百姓的看法變成自己的看法,把大眾的聲音變成自己的聲音。文學到底還是離民間、底層、弱小更貼近些。
寫作又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越是個人的,就越是有風格和魅力的。不必非要跟誰歸類不可。以在下的眼光看來,無法歸類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某種作品的同類化、商標化,是創作走向製作、操作的結果,它的生命力差不多也該到頭了。
“新……”多了,我們的創作顯得老舊了。比方道德評判,就很為些新潮評論家所不恥,被視為原始、封閉、傳統、層次低。可一個作家總得追求、向往、維護點什麽吧?除了維護我們民族的美德,還該維護什麽呢?看過幾種“新……”的代表作,戲作如下定義看如何?
新體驗:是作者把自己擺進去的報告或紀實文學。
新狀態:是作者把寫作過程也放進去的小說,他一邊寫著張三,一邊告訴你寫張三的時候作者自己在想什麽、幹什麽,而又為何寫張三而不寫李四,為何這麽寫而不那麽寫。
新市民:寫在城市生活的人(包括大學生、打工仔或妹)下海、幫外國人坑中國人、未婚同居、傍大款、轉讓情人、搞同性戀……總之是在那裏胡囉囉兒的小說。而不寫他們胡囉囉兒呢?則不叫新市民小說。
還有什麽新狀態、新體驗、新……,就更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在講。
由此便想到,搞這些新花樣幹什麽?是給讀者作導讀?還是不甘心文壇太寂寞,以此顯得熱鬧些?
曾想到,有這些新提法比沒有什麽新提法還是要好些,至少說明我們的評論家沒閑著,他在研究和思考些新問題。現在看來不對了,這些心血來潮的標新立異,隻對他自己有用(研究出了新觀點、新成果),而對創作者卻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喧囂和鼓噪。你若認了真,隻能將你的創作心態搞得浮躁紊亂。所以,我說一個清醒的創作者,還是少關心文壇本身發生了什麽,而多關心生活和老百姓中發生了什麽為好。同時,還要把老百姓的看法變成自己的看法,把大眾的聲音變成自己的聲音。文學到底還是離民間、底層、弱小更貼近些。
寫作又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越是個人的,就越是有風格和魅力的。不必非要跟誰歸類不可。以在下的眼光看來,無法歸類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某種作品的同類化、商標化,是創作走向製作、操作的結果,它的生命力差不多也該到頭了。
“新……”多了,我們的創作顯得老舊了。比方道德評判,就很為些新潮評論家所不恥,被視為原始、封閉、傳統、層次低。可一個作家總得追求、向往、維護點什麽吧?除了維護我們民族的美德,還該維護什麽呢?看過幾種“新……”的代表作,戲作如下定義看如何?
新體驗:是作者把自己擺進去的報告或紀實文學。
新狀態:是作者把寫作過程也放進去的小說,他一邊寫著張三,一邊告訴你寫張三的時候作者自己在想什麽、幹什麽,而又為何寫張三而不寫李四,為何這麽寫而不那麽寫。
新市民:寫在城市生活的人(包括大學生、打工仔或妹)下海、幫外國人坑中國人、未婚同居、傍大款、轉讓情人、搞同性戀……總之是在那裏胡囉囉兒的小說。而不寫他們胡囉囉兒呢?則不叫新市民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