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幾個朋友一起出發了幾天,於路上大唱革命歌曲。從


    “王大媽要和平”到《逛新城》;從《北京有個金太陽》到


    “小河的水清幽幽,莊稼蓋滿了溝”,總之是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差不多的歌曲都唱了就是了。


    哎,幾乎每一個同行的人還都會,你一提頭,他便知尾。唱著唱著,心裏即熱乎乎地起來:我們都已人到中年了啊!


    唱完了又發現,能讓我們從頭至尾唱下來的還是過去的那些革命歌曲,而不是眼下的流行歌曲。


    一首好的歌曲能代表著一個時代,它讓你想起彼時彼地學唱這些歌曲的一些情景。


    大夥兒非常投入地那麽唱著的時候,我就想起了與之有關的兩件事兒:一是,忘記我讀高一還是高二的時候來著,總之是一個冬天,剛看過電影《怒潮》,我即得了腮腺炎,還發燒。


    我獨自躺在遠離教室的宿舍裏,就聽見外邊有人唱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聽著聽著,咱的眼淚就下來了。


    按說腮腺發炎跟那歌詞沒有任何關係,卻就是想哭。後來我尋思是那個深情、纏綿、低沉的調子勾起了咱可憐自己的某種情緒。


    二是,


    “**”期間,我們大串聯到北京,坐在西單那地方等待毛**接見的時候,大唱


    “抬頭望見北鬥星,心中想念毛**”,一邊唱著,一邊就眼淚嘩嘩的……歌曲使人親近。


    據說巴黎公社的時候,一切素不相識的無產者,就憑著一首《馬賽曲》走到一起來了,根本不用介紹信:哎,幹什麽的?


    來起義的。會唱《馬賽曲》嗎?會。好,進來吧。由此我就想到,過去之所以經常搞一些歌詠比賽什麽的,其真正的目的不在於你唱得有多好聽,怎麽樣地活躍業餘文化生活,而主要是讓你們互相溝通,增進團結,加深感情。


    共同的歌曲一唱,原來有點小矛盾的,沒了;見麵不說話的,說了。一切陌生的人們,如果你們在一起共同唱完十首以上的革命歌曲,以後再見了麵,你就隻管喊哥們兒好了;喝完了小酒,說不定還會爭著付錢,不信你就試試看。


    我們一路歡笑一路歌的時候,卻就想不起有哪首歌能反映九十年代以來的時代精神。


    八十年代還有個《十五的月亮》和《血染的風采》什麽的,爾後就是《我的家鄉並不美》、《黃土高坡》什麽的。


    九十年代呢?《籬笆·女人·狗》?《魯冰花》?《花心》?反映不了一個時代的整體風貌。


    有讀者來信說我對流行歌曲有偏見,曾在好幾篇文章中提到目前的流行歌曲調子大都不健康,要麽宣揚消極情緒和婚外戀情結,要麽就是唱歌的人


    “閉著眼,還大喘氣,動不動就跑到台下跟人握手”什麽的。是的,這話我說過,但我說的是事實,比方那個《讓我一次愛個夠》和《愛江山更愛美人》,我就是不喜歡,詞不好,調子也不好,聽上去跟一隻雞讓人踩住了脖子發出來的聲音似的,有什麽好聽的?


    有些好聽的歌曲我不但喜歡聽,而且還努力學著唱,比方《濤聲依舊》、《中華民謠》什麽的,詞兒雖然不怎麽積極,但調子好聽,很文雅,不粗俗。


    流行歌曲在反映情感方麵的確有它的優勢,像


    “不知道你過得好不好,是不是偶爾覺得有點老”了,


    “愛你愛你卻難以開口,隻好偷偷跟在你身後”了,


    “才說了再見,電話又響起,那一定是你”了等等,感覺都非常細膩,而且還有鏡頭感,是過去的一些情歌所不能比擬的。


    問題在於流行歌曲不能老是來這個,你還得有點過多少年之後還能想起來的歌才行,這就非有時代精神不可。


    越是時代的就越是曆史的。遂戲作一首反映主旋律的歌詞看如何?題目叫《說山東來道山東》:說山東來道山東,山東不僅有大蔥,煙台蘋果萊陽梨,還有沂蒙的大花生;有山有水有聖人,還有兵聖和書聖;微山湖的王八最正宗,俺也沒做什麽王家馬家之鱉精。


    說山東來道山東,改革開放打先鋒;工農業生產大發展,公司的事情也還行;各級領導來廉政,消滅白條與(棉)鈴蟲;山東自古出英雄,如今又出了三個好典型……這樣的歌詞不成樣子是不是?


    那你就來個好點兒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玉堂閑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玉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玉堂並收藏玉堂閑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