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溫情脈脈的沂蒙山到一個比較大的城市生活了幾年之後的感覺是:文明而嘈雜,瀟灑而冷漠,熱鬧而孤獨,總之一句話,那是別人的城市,讓你很無奈。因此,每當那個城市遇到不好的天氣,比方下個冰雹了什麽的,我總是不由自主地跑到陽台上,遙望著家鄉的方向由衷地祈禱:這冰雹千萬別下在沂蒙山啊!


    讓你覺得城市冷漠壓抑孤獨的原因,當然來自老城裏人對你這個新城裏人輕易占領的敵視,更重要的則是由於你的家鄉太窮太小,你若是從美國、日本或者北京、上海來的,那感覺就會截然不同。這時候我是多麽盼望我的家鄉沂蒙山快快富起來啊!


    仿佛是沂蒙山的名字一誕生就開始了——它在以老區、奉獻、憨厚、樸實而贏得了它的知名度的同時,也與一個窮字結下了不解之緣。人們一提沂蒙山,必然就想到它的貧窮落後、愚昧無知。它在一些文人的筆下成了衣服襤褸的少婦,掛滿勳章的乞丐。這樣的形象或概念,實在讓我這個沂蒙山人倍感臉紅難堪啊!簡直都成心病了。


    時值九十年代,我的家鄉沂蒙山終於冒出個能讓人吐口氣的自己的城市——臨沂。前不久,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百強縣中,咱們的臨沂名列第三十一位。


    我趕忙跑來了,短短幾天的采訪,所見所聞,一掃壓在我心頭多年的陰霾,心情一下舒暢起來。


    我是第一次見臨沂市的市長徐誌順,這是個很有學者風度的中年人,頭發一絲不苟,衣著新潮講究,說話有條有理,一看就是那種思維敏捷紮實能幹的人。他告訴我,其實臨沂市1989年就成為全國首批財政收入超億元的縣了,那年的8月,他還到北京出席了財政部召開的經驗交流會,他作為縣級市的代表第一個發了言。那是個講安定的會、鼓勁的會,**總理聽了會議的情況非常高興,將他們請到中南海紫光閣接見了他們並和他們一起照了相。而作為財政收入主體的臨沂市的工業基礎如何呢?建國四十多年來,全市沒有一個國家投資的重點建設項目,三中全會之前全市農民人均收入隻有七十八元,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是臨沂人民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靠著自己的力量迅速發展起來的。到去年底,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即達八百三十九元,全市綜合實力名列全國百強縣的第三十一位。


    第31名這個位置當然還不能算很靠前,但也足以讓沂蒙籍人熱淚盈眶了。這是一個可以告慰華東烈士陵園六萬多烈士英靈的變化,完全值得向全國人民宣告一下子的:它標誌著地處沂蒙山區的臨沂人民已經與貧困告別並豪邁地奔向富裕之路;經濟步入良性循環,小康水平指日可待。我將這個意思跟臨沂市委書記張敬濤同誌談起,他很動情地說,你可以這樣寫,你寫了就等於我們市委市府宣告了。


    或許因為我對這個窮字忌諱得太久了,我把這事兒看得很重,我認為這是在臨沂的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數字,臨沂建城兩千多年來,曆朝曆代祖祖輩輩有誰敢說與貧困告別過嗎?沒有!但本屆市委市府就敢,而且敢得名符其實。他們以冷靜的頭腦、內行的眼光、科學的決策、開拓的精神帶領160萬臨沂人民創出了前無古人的第一流的業績。


    我對這事兒看得很重,還基於這樣一個事實:這些年從中央到省及附近地市對沂蒙山區的扶貧工作應該說做出了令沂蒙人民世世代代不能忘懷的巨大貢獻,沂蒙人民脫貧的功勞簿上第一筆就應該記他們。但具體到臨沂市卻並沒有從中得到多少實惠,它不屬貧困山區,也沒有劃在被扶持之列。從某種意義上講倒是承擔了許多關於窮字的誤解與錯覺:諸如幾個人穿一條褲子,多少人蓋一床被子……


    市長徐誌順告訴我,最使臨沂人民得到實惠的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及改革開放搞活的政策。聯產承包將農村剩餘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使他們有了從事商品生產的可能;改革開放搞活為他們提供了商品生產的用武之地,使他們得以大顯身手,各顯其能。臨沂市的經濟就有著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特色。這個搞過二十多年工業、先後當過廠長及地區經委副主任的市長談起工業來,格外有感情,格外來勁兒。


    徐誌順和市委書記張敬濤是1987年初一起到任的。那時全市工農業總產值隻有十三點五億元,他們根據臨沂市的實際,製定了“重點發展工業,穩定提高農業,搞好流通服務,加快城市建設”的經濟發展的指導方針,在兩屆任期內不管大小氣候怎樣風雲突變,他們始終堅持這個方針,全麵發展突出重點,穩定了財政收入,到1991年底,全市工農業總產值即達六十點二億元,比1986年增長了四點四倍。


    數字是喜人的,但往往又是枯燥的。還是讓我們到實地去看看吧!


    先看市場。臨沂的市場真多,真大!全市光大型批發專業市場就有二十四處,集貿市場一百零五處,而每一個專業市場裏麵的郵電、儲蓄、交通乃至娛樂設施都配套齊全。可謂財源茂盛、流通迅速,服務周到、商賈雲集。去年光專業市場成交額就達八億多元,成為全國最大的專業市場之一。看了臨沂的市場,我對“城市”這兩個字才有了真正的理解。徐市長告訴我,有城無市是戰爭狀態下的表現,有城有市才是和平環境下的正常發展,叫作“農村圍著市場轉,企業圍著市場辦,城市圍著市場建”。可見市場建設在城市綜合建設中占有多麽重要的位置!又為何叫市長而不叫城長。


    鄉鎮企業好、專業市場活,我把它看作是臨沂經濟發展的兩大重要特色。


    那麽臨沂市的經濟發展為何如此迅速呢?你到羅莊走一走就可略知一二。


    羅莊鎮聞名遐邇,有山東第一鎮之稱。羅莊的鄉鎮企業已經走出沂蒙、衝出中國、走向世界。羅莊鎮光三資企業就有十家,199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十點五億元。按說這裏既不是沿海、資源優勢也不明顯,他們的鄉鎮企業、三資企業之所以搞得如此紅火,就是靠一批能人在那裏支持著、折騰著。你到羅莊,人們肯定要向你談起李榮強、李桂祥、王廷江,領你去看王廷江所在的所有樓房都具有歐式風格的新泉莊,看由王廷江創辦的在達到六百萬固定資產之後又無償地奉獻給集體的陶瓷廠。那洛杉磯鄉村農民式的生活水平,那令外商折服的現代化管理,都使你覺得王廷江這人是個值得研究的中國特色中的一個獨特現象,是沂蒙精神與開放搞活的個混合體,是個最具共產主義覺悟的農民企業家。哪裏有能人,哪裏的鄉鎮企業就辦得好,這是個規律。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你不妨看看臨沂的夜生活。這個僅有二十二萬人口的小城,光經營性的舞廳及卡拉ok就有二十多個,連同各單位自己辦的就有近四十個,這種平均五六千人就有一個舞廳或卡拉ok的密度在全國也是數得著的。那裝飾的豪華、設備的先進、舞姿的優美、儀態的大方、舞風的純正,都使你覺得臨沂是個有文化的城市,講衛生的城市,講風度的城市,文明的城市。市委書記張敬濤同誌告訴我,臨沂每年高考的錄取分數線在全省是最高的,臨沂市的升學率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的。作為沂蒙山人,我始終對我的父老鄉親的文明、開明充滿著崇敬之情,既使他們在經濟落後物質貧窮的時候,他們也始終沒愚昧過。


    臨沂郊外的田園風光真美!沂河南下,沭河東去,楊柳輕揚,稻田茵茵,既有北國風光,又有江南景色。我說過一條河就是一個文明,而所有河下遊的文明程度又總是比其他地方高一些。地處幾條河下遊的臨沂當然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了。而臨沂又處在南北文化的交叉點上,臨沂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耿直,又有南方人的精明細致。這樣的人搞起商品生產來那真是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啊!


    一個能人、一個文化素養、一個南北文化的交叉點,我認為是改革開放條件下臨沂經濟騰飛的主要原因。


    走在臨沂市內的沂蒙路上,看著馬路兩邊那風格迥異的建築,那綠化美化的環境,那漂亮而有教養的男男女女,心裏真是舒暢啊!臨沂,你不再是衣服襤褸、蓬頭垢麵、窮困潦倒,你如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端莊而秀麗,樸實而富庶,溫柔而恬靜,我為你的舊貌換新顏而歡欣,我為你的經濟騰飛而鼓舞,我為你的文明瀟灑而自豪!


    臨沂,你是我們沂蒙人自己的城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玉堂閑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玉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玉堂並收藏玉堂閑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