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求正在鏡台邊理她的晨妝,見她的丈夫從遠地回來,就把頭攏住,問道:“我所需要的你都給帶回來了沒有?”“對不起!你雖是一個建築師或泥水匠,能為你自己建築一座‘美的牢獄’,我卻不是一個轉運者,不能為你搬運等等材料。”“你念書不是念得越糊塗,便是越高深了!怎麽你的話,我一點也聽不懂?”
丈夫含笑說:“不懂麽?我知道你開口愛美,閉口愛美,多方地要求我給你帶等等裝飾回來;我想那些東西都圍繞在你的體外,合起來,豈不是成為一座監禁你的牢獄嗎?”
她靜默了許久,也不做聲。她的丈夫往下說:“妻呀,我想你還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想所有美麗的東西,隻能讓它們散布在各處,我們隻能在它們的出處愛它們;若是把它們聚攏起來,擱在一處,或在身上,那就不美了。……”
她睜著那雙柔媚的眼,搖著頭說:“你說得不對。你說得不對。若不剖蚌,怎能得著珠璣呢?若不開山,怎能得著金剛、玉石、瑪瑙等等寶物
050
呢?而且那些東西,本來不美,必得人把他們琢磨出來,加以裝飾,才能顯得美麗咧。若說我要裝飾,就是建築一所美的牢獄,且把自己監在裏頭,且問誰不被監在這種牢獄裏頭呢?如果世間真有美的牢獄,像你所說,那麽,我們不過是造成那牢獄的一沙一石罷了。”
“我的意思就是聽其自然,連這一沙一石也毋須留存。孔雀何為自己修飾羽毛呢?芰荷何嚐把它的花染紅了呢?”
“所以說它們沒有美感!我告訴你,你自己也早已把你的牢獄建築好了。”
“胡說!我何曾?”
“你心中不是有許多好的想象;不是要照你的好理想去行事麽?你所有的,是不是從古人曾經建築過的牢獄裏檢出其中的殘片?或是在自己的世界取出來的材料呢?自然要加上一點人為才能有意思。若是我的形狀和荒古時候的人一樣,你還愛我嗎?我準敢說,你若不好好地住在你的牢獄裏頭,且不時時地把牢獄的牆垣壘得高高的,我也不能愛你。”
剛愎的男子,你何嚐佩服女子的話?你不過會說:“就是你會說話!等我思想一會兒,再與你決戰。”
(原刊 1922年 6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6號)
信仰的哀傷
在更闌人靜的時候,倫文就要到池邊對他心裏所立的樂神請求說:“我怎能得著天才呢?我的天才缺乏了,我要表現的,也不能盡地表現了!天才可以像油那樣,日日添注入我這盞小燈麽?若是能,求你為我,注入些少。”
“我已經為你注入了。”
倫先生聽見這句話,便放心回到自己的屋裏。他舍不得睡,提起樂器來,一口氣就製成一曲。自己奏了又奏,覺得滿意,才含著笑,到臥室去。
第二天早晨,他還沒有盥漱,便又把昨晚上的作品奏過幾遍;隨即封好,教人郵到歌劇場去。
他的作品一發表出來,許多批評隨著在報上登載八九天。那些批評都很恭維他:說他是這一派,那一派。可是他又苦起來了!
在深夜的時候,他又到池邊去,垂頭喪氣地對著池水,從口中發出顫聲說:“我所用的音節,不能達我的意思麽?呀,我的天才丟失了!再給我注入一點吧。”
“我已經為你注入了。”
052
他屢次求,心中隻聽得這句回答。每一作品發表出來,所得的批評,每每使他憂鬱不樂。最後,他把樂器摔碎了,說:“我信我的天才丟了,我不再作曲子了。唉,我所依賴的,枉費你眷顧我了。”
自此以後,社會上再不能享受他的作品;他也不曉得往哪裏去了。
(原刊 1922年 4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4號)
春底林野
春光在萬山環抱裏,更是泄漏得遲。那裏底桃花還是開著;漫遊的薄雲從這峰飛過那峰,有時稍停一會,為的是擋住太陽,教地麵的花草在它底蔭下避避光的威嚇。
岩下底蔭處和山溪底旁邊滿長了薇蕨和其它鳳尾草。紅,黃、藍、紫的小草花點綴在綠茵上頭。
天中底雲雀,林中底金鶯,都鼓起它們底舌簧。輕風把它們底聲音擠成一片,分送給山中各樣有耳無耳底生物。桃花聽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幾點粉淚,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聽得大醉,也和著聲音底節拍一會倒,一會起,沒有鎮定的時候。
林下一班孩子正在那裏撿桃花底落瓣哪。他們撿著,清兒忽嚷起來,道:“嘎,邕邕來了!”眾孩子住了手,都向桃林的盡頭盼望。果然邕邕也在那裏摘草花。
清兒道:“我們今天可要試試阿桐底本領。若是他能辦得到,我們都把花瓣穿成一串瓔珞圍在他身上,封他為大哥如何?”
眾人都答應了。
054
阿桐走到邕邕麵前,道:“我們正等著你來呢。”阿桐底左手盤在邕邕底脖上,一麵走一麵說:“今天他們要替你辦嫁
妝,教你做我底妻子。你能做我底妻子麽?”邕邕狠視了阿桐一下,回頭用手推開他,不許他底手再搭在自己脖上。
孩子們都笑得支持不住了。眾孩子嚷道:“我們見過邕邕用手推人了!阿桐贏了!”邕邕從來不會拒絕人,阿桐怎能知道一說那話,就能使她動手呢?是
春光底蕩漾,把他這種心思泛出來呢?或者,天地之心就是這樣呢?你且看,漫遊的薄雲還是從這峰飛過那峰。你且聽:雲雀和金鶯底歌聲還布滿了空中和林中。在這萬山環抱底桃
林中,除那班愛鬧的孩子以外,萬物把春光領略得心眼都迷蒙了。
(原刊 1922年 5月《小說月報》第 13卷 5號)
梨 花
她們還在園裏玩,也不理會細雨絲絲穿入她們底羅衣。池邊梨花底顏色被雨洗得更白淨了,但朵朵都懶懶地垂著。姊姊說:“你看,花兒都倦得要睡了!”“待我來搖醒他們。”姊姊不及發言,妹妹的手早己抓住樹枝搖了幾下。花瓣和水珠紛紛地落下來,鋪得銀片滿地,煞是好玩。妹妹說:“好玩啊,花瓣一離開樹枝,就活動起來了!”“活動什麽?你看,花兒底淚都滴在我身上哪。”姊姊說這話時,帶著幾分怒氣,推了妹妹一下。她接著說,“我不和你玩了,你自己在這裏吧。”
妹妹見姊姊走了,直站在樹下出神。停了半晌,老媽子走來,牽著她,一麵走著,說:“你看,你的衣服都濕透了;在陰雨天,每日要換幾次衣服,教人到哪裏找太陽給你曬去呢?”
落下來的花瓣,有些被她們的鞋印入泥中;有些粘在妹妹身上,被她帶走;有些浮在池麵,被魚兒銜入水裏。那多情的燕子不歇把鞋印上的殘瓣和軟泥一同銜在口中,到梁間去,構成它們的香巢。
(原刊 1922年 5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5號)
056
鄉曲的狂言
在城市住久了,每要害起村莊的相思病來。我喜歡到村莊去,不單是貪玩那不染塵垢的山水,並且愛和村裏的人攀談。我常想著到村裏聽莊稼人說兩句愚拙的話語,勝過在都邑裏領受那些智者的高談大論。
這日,我們又跑到村裏拜訪耕田的隆哥。他是這小村的長者,自己耕著幾畝地,還藝一所菜園。他的生活倒是可以羨慕的。他知道我們不願意在他矮陋的茅屋裏,就讓我們到籬外的瓜棚底下坐坐。
橫空的長虹從前山的凹處吐出來,七色的影印在清潭的水麵。我們正凝神看著,驀然聽得隆哥好像對著別人說:“衝那邊走吧,這裏有人。”
“我也是人,為何這裏就走不得?”我們轉過臉來,那人已站在我們跟前。那人一見我們,應行的禮,他也懂得。我們問過他的姓名,請他坐。隆哥看見這樣,也就不做聲了。
我們看他不像平常人,但他有什麽毛病,我們也無從說起。他對我們說:“自從我回來,村裏底人不曉得當我做個什麽。我想我並沒有壞意思,我也不打人,也不叫人吃虧,也不占人便宜,怎麽他們就這般地欺負我——連路也不許我走?”
和我同來的朋友問隆哥說:“他的職業是什麽?”隆哥還沒作聲,他便
鵝向潭邊來。我的精神又貫注在那純淨的家禽身上。鵝見著水也就發狂了。它們互叫了兩聲,便拍著翅膀趨入水裏,把靜明的鏡麵踏破。
(原刊 1922年 8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8號)
丈夫含笑說:“不懂麽?我知道你開口愛美,閉口愛美,多方地要求我給你帶等等裝飾回來;我想那些東西都圍繞在你的體外,合起來,豈不是成為一座監禁你的牢獄嗎?”
她靜默了許久,也不做聲。她的丈夫往下說:“妻呀,我想你還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想所有美麗的東西,隻能讓它們散布在各處,我們隻能在它們的出處愛它們;若是把它們聚攏起來,擱在一處,或在身上,那就不美了。……”
她睜著那雙柔媚的眼,搖著頭說:“你說得不對。你說得不對。若不剖蚌,怎能得著珠璣呢?若不開山,怎能得著金剛、玉石、瑪瑙等等寶物
050
呢?而且那些東西,本來不美,必得人把他們琢磨出來,加以裝飾,才能顯得美麗咧。若說我要裝飾,就是建築一所美的牢獄,且把自己監在裏頭,且問誰不被監在這種牢獄裏頭呢?如果世間真有美的牢獄,像你所說,那麽,我們不過是造成那牢獄的一沙一石罷了。”
“我的意思就是聽其自然,連這一沙一石也毋須留存。孔雀何為自己修飾羽毛呢?芰荷何嚐把它的花染紅了呢?”
“所以說它們沒有美感!我告訴你,你自己也早已把你的牢獄建築好了。”
“胡說!我何曾?”
“你心中不是有許多好的想象;不是要照你的好理想去行事麽?你所有的,是不是從古人曾經建築過的牢獄裏檢出其中的殘片?或是在自己的世界取出來的材料呢?自然要加上一點人為才能有意思。若是我的形狀和荒古時候的人一樣,你還愛我嗎?我準敢說,你若不好好地住在你的牢獄裏頭,且不時時地把牢獄的牆垣壘得高高的,我也不能愛你。”
剛愎的男子,你何嚐佩服女子的話?你不過會說:“就是你會說話!等我思想一會兒,再與你決戰。”
(原刊 1922年 6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6號)
信仰的哀傷
在更闌人靜的時候,倫文就要到池邊對他心裏所立的樂神請求說:“我怎能得著天才呢?我的天才缺乏了,我要表現的,也不能盡地表現了!天才可以像油那樣,日日添注入我這盞小燈麽?若是能,求你為我,注入些少。”
“我已經為你注入了。”
倫先生聽見這句話,便放心回到自己的屋裏。他舍不得睡,提起樂器來,一口氣就製成一曲。自己奏了又奏,覺得滿意,才含著笑,到臥室去。
第二天早晨,他還沒有盥漱,便又把昨晚上的作品奏過幾遍;隨即封好,教人郵到歌劇場去。
他的作品一發表出來,許多批評隨著在報上登載八九天。那些批評都很恭維他:說他是這一派,那一派。可是他又苦起來了!
在深夜的時候,他又到池邊去,垂頭喪氣地對著池水,從口中發出顫聲說:“我所用的音節,不能達我的意思麽?呀,我的天才丟失了!再給我注入一點吧。”
“我已經為你注入了。”
052
他屢次求,心中隻聽得這句回答。每一作品發表出來,所得的批評,每每使他憂鬱不樂。最後,他把樂器摔碎了,說:“我信我的天才丟了,我不再作曲子了。唉,我所依賴的,枉費你眷顧我了。”
自此以後,社會上再不能享受他的作品;他也不曉得往哪裏去了。
(原刊 1922年 4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4號)
春底林野
春光在萬山環抱裏,更是泄漏得遲。那裏底桃花還是開著;漫遊的薄雲從這峰飛過那峰,有時稍停一會,為的是擋住太陽,教地麵的花草在它底蔭下避避光的威嚇。
岩下底蔭處和山溪底旁邊滿長了薇蕨和其它鳳尾草。紅,黃、藍、紫的小草花點綴在綠茵上頭。
天中底雲雀,林中底金鶯,都鼓起它們底舌簧。輕風把它們底聲音擠成一片,分送給山中各樣有耳無耳底生物。桃花聽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幾點粉淚,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聽得大醉,也和著聲音底節拍一會倒,一會起,沒有鎮定的時候。
林下一班孩子正在那裏撿桃花底落瓣哪。他們撿著,清兒忽嚷起來,道:“嘎,邕邕來了!”眾孩子住了手,都向桃林的盡頭盼望。果然邕邕也在那裏摘草花。
清兒道:“我們今天可要試試阿桐底本領。若是他能辦得到,我們都把花瓣穿成一串瓔珞圍在他身上,封他為大哥如何?”
眾人都答應了。
054
阿桐走到邕邕麵前,道:“我們正等著你來呢。”阿桐底左手盤在邕邕底脖上,一麵走一麵說:“今天他們要替你辦嫁
妝,教你做我底妻子。你能做我底妻子麽?”邕邕狠視了阿桐一下,回頭用手推開他,不許他底手再搭在自己脖上。
孩子們都笑得支持不住了。眾孩子嚷道:“我們見過邕邕用手推人了!阿桐贏了!”邕邕從來不會拒絕人,阿桐怎能知道一說那話,就能使她動手呢?是
春光底蕩漾,把他這種心思泛出來呢?或者,天地之心就是這樣呢?你且看,漫遊的薄雲還是從這峰飛過那峰。你且聽:雲雀和金鶯底歌聲還布滿了空中和林中。在這萬山環抱底桃
林中,除那班愛鬧的孩子以外,萬物把春光領略得心眼都迷蒙了。
(原刊 1922年 5月《小說月報》第 13卷 5號)
梨 花
她們還在園裏玩,也不理會細雨絲絲穿入她們底羅衣。池邊梨花底顏色被雨洗得更白淨了,但朵朵都懶懶地垂著。姊姊說:“你看,花兒都倦得要睡了!”“待我來搖醒他們。”姊姊不及發言,妹妹的手早己抓住樹枝搖了幾下。花瓣和水珠紛紛地落下來,鋪得銀片滿地,煞是好玩。妹妹說:“好玩啊,花瓣一離開樹枝,就活動起來了!”“活動什麽?你看,花兒底淚都滴在我身上哪。”姊姊說這話時,帶著幾分怒氣,推了妹妹一下。她接著說,“我不和你玩了,你自己在這裏吧。”
妹妹見姊姊走了,直站在樹下出神。停了半晌,老媽子走來,牽著她,一麵走著,說:“你看,你的衣服都濕透了;在陰雨天,每日要換幾次衣服,教人到哪裏找太陽給你曬去呢?”
落下來的花瓣,有些被她們的鞋印入泥中;有些粘在妹妹身上,被她帶走;有些浮在池麵,被魚兒銜入水裏。那多情的燕子不歇把鞋印上的殘瓣和軟泥一同銜在口中,到梁間去,構成它們的香巢。
(原刊 1922年 5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5號)
056
鄉曲的狂言
在城市住久了,每要害起村莊的相思病來。我喜歡到村莊去,不單是貪玩那不染塵垢的山水,並且愛和村裏的人攀談。我常想著到村裏聽莊稼人說兩句愚拙的話語,勝過在都邑裏領受那些智者的高談大論。
這日,我們又跑到村裏拜訪耕田的隆哥。他是這小村的長者,自己耕著幾畝地,還藝一所菜園。他的生活倒是可以羨慕的。他知道我們不願意在他矮陋的茅屋裏,就讓我們到籬外的瓜棚底下坐坐。
橫空的長虹從前山的凹處吐出來,七色的影印在清潭的水麵。我們正凝神看著,驀然聽得隆哥好像對著別人說:“衝那邊走吧,這裏有人。”
“我也是人,為何這裏就走不得?”我們轉過臉來,那人已站在我們跟前。那人一見我們,應行的禮,他也懂得。我們問過他的姓名,請他坐。隆哥看見這樣,也就不做聲了。
我們看他不像平常人,但他有什麽毛病,我們也無從說起。他對我們說:“自從我回來,村裏底人不曉得當我做個什麽。我想我並沒有壞意思,我也不打人,也不叫人吃虧,也不占人便宜,怎麽他們就這般地欺負我——連路也不許我走?”
和我同來的朋友問隆哥說:“他的職業是什麽?”隆哥還沒作聲,他便
鵝向潭邊來。我的精神又貫注在那純淨的家禽身上。鵝見著水也就發狂了。它們互叫了兩聲,便拍著翅膀趨入水裏,把靜明的鏡麵踏破。
(原刊 1922年 8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