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曾否在淒涼的月夜聽過鬼讚?有一次,我獨自在空山裏走,除遠處寒潭的魚躍出水聲略可聽見以外,其餘種種,都被月下的冷露幽閉住。我的衣服極其潤濕,我兩腿也走乏了。正要轉回家中,不曉得怎樣就經過一區死人的聚落。我因疲極,才坐在一個祭壇上少息。在那裏,看見一群幽魂高矮不齊,從各墳墓裏出來。他們仿佛沒有看見我,都向著我所坐的地方走來。


    他們從這墓走過那墓,一排排地走著,前頭唱一句,後麵應一句,和


    舉行什麽巡禮一樣。我也不覺得害怕,但靜靜地坐在一旁,聽他們的唱和。第一排唱:“最有福的誰?”往下各排挨著次序應。


    “是那曾用過視官、而今不能辨明暗的。”


    “是那曾用過聽官、而今不能辨聲音的。”


    “是那曾用過嗅官、而今不能辨香味的。”


    “是那曾用過味官、而今不能辨苦甘的。”


    “是那曾用過觸官、而今不能辨粗細、冷暖的。”


    016


    各排應完,全體都唱:“那棄絕一切感官的有福了!我們的髑髏有福了!”第一排的幽魂又唱:“我們的髑髏是該讚美的。我們要讚美我們的髑髏。”


    領首的唱完,還是挨著次序一排排地應下去。“我們讚美你,因為你哭的時候,再不流眼淚。”“我們讚美你,因為你發怒的時候,再不發出緊急的氣息。”“我們讚美你,因為你悲哀的時候再不皺眉。”“我們讚美你,因為你微笑的時候,再沒有嘴唇遮住你的牙齒。”“我們讚美你,因為你聽見讚美的時候再沒有血液在你的脈裏顫動。”“我們讚美你,因為你不肯受時間的播弄。”


    全體又唱:“那棄絕一切感官的有福了!我的髑髏有福了!”


    他們把手舉起來一同唱:


    “人哪,你在當生、來生的時候,有淚就得盡量流;有聲就得盡量唱;有苦就得盡量嚐;有情就得盡量施;有欲就得盡量取;有事就得盡量成就。等到你疲勞、等到你歇息的時候,你就有福了!”


    他們誦完這段,就各自分散。一時,山中睡不熟的雲直望下壓,遠地的丘陵都給埋沒了。我險些兒也迷了路途,幸而有斷斷續續的魚躍出水聲從寒潭那邊傳來,使我稍微認得歸路。


    (原刊 1922年 5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5號)


    笑


    我從遠地冒著雨回來,因為我妻子心愛的一樣東西讓我找著了,我得帶回來給她。一進門,小丫頭為我收下雨具,老媽子也借故出去了。我對妻子說:“相離好幾天,你悶得慌嗎?……呀,香得很!這是從哪裏來底?”“窗欞下不是有一盆素蘭嗎?”


    我回頭看,幾箭蘭花在一個汝窯缽上開著。我說:“這盆花多會移進來的?這麽大雨天,還能開得那麽好,真是難得啊!……可是我總不信那些花有如此的香氣。”


    我們並肩坐在一張紫檀榻上,我還往下問:“良人,到底是蘭花的香,是你的香?”“到底是蘭花的香,是你的香?讓我聞一聞。”她說時,親了我一下。


    小丫頭看見了,掩著嘴笑,翻身揭開簾子,要往外走。


    “玉耀,玉耀,回來。”小丫頭不敢不回來,但,仍然抿著嘴笑。


    “你笑什麽?”


    “我沒有笑什麽。”


    018


    我為她們排解說:“你明知道她笑什麽,又何必問她呢,饒了她吧。”妻子對小丫頭說:“不許到外頭瞎說。去吧,到園裏給我摘些瑞香來。 ”小丫頭抿著嘴出去了。


    (原刊 1922年 4月《小說月報》第 13卷第 4號)


    願


    南普陀寺裏的大石,雨後稍微覺得幹淨,不過綠苔多長一些,天涯的淡霞好像給我們一個天晴的信。樹林裏的虹氣,被陽光分成七色。樹上,雄蟲求雌的聲,淒涼得使人不忍聽下去。妻子坐在石上,見我來,就問:


    “你從哪裏來?我等你許久了。”“我領著孩子們到海邊撿貝殼咧。阿瓊撿著一個破貝,雖不完全,裏麵卻像藏著珠子的樣子。等他來到,我教他拿出來給你看一看。”“在這樹蔭底下坐著,真舒服呀!我們天天到這裏來,多麽好呢!”


    妻說:“你哪裏能夠……”“為什麽不能?”“你應當作蔭,不應當受蔭。”“你願我作這樣底蔭麽?”“這樣的蔭算什麽!我願你作無邊寶華蓋,能普蔭一切世間諸有情;願


    你為如意淨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間諸有情;願你為降魔金剛杵,能破壞一切世間諸障礙;願你為多寶盂蘭盆,能盛百味,滋養一切世間諸饑渴者;願你有六手,十二手,百手,千萬手,無量數那由他如意手,能成全一切


    020


    世間等等美善事。”


    我說:“極善,極妙!但我願做調味的精鹽,滲入等等食品中,把自己的形骸融散,且回複當時在海裏的麵目,使一切有情得嚐鹹味,而不見鹽體。”


    妻子說:“隻有調味,就能使一切有情都滿足嗎?”


    我說:“鹽的功用,若隻在調味,那就不配稱為鹽了。”


    (原刊 1922年 4月《小說月報》第 13卷 4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許地山文學精品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許地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許地山並收藏許地山文學精品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