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瑤起身,像受教的童子般垂手站在郭太妃麵前,自心底生出歎服。“孫媳婦兒知錯了!”
“錯在哪裏?”
知道郭太妃會有此問,若瑤平心靜氣地將早已想好的話說出來,“一,做事魯莽衝動,未摸到對方底細便貿然上門,給人以可乘之機;二、心虛氣弱,稍有風聲便亂了陣腳。”
她話音落地,郭太妃臉上突然蒙上一層失望,半晌才歎道:“若你隻這樣想,倒是我看錯你了!”
若瑤訝然抬頭,竟發覺郭太妃眼裏隱隱泛著淚光。郭太妃此時的目光太過濃重,像一團化不開的墨色染在陳舊發黃的白布上,凝著說不盡的悲涼。不知怎地若瑤忽然有些心驚,她真的了解麵前這位尊榮的老婦人嗎?這位生來富貴的婦人,眼中怎麽會有荒山枯塚的冷寂?
郭太妃望著窗外搖曳不定的修竹,語聲沉重如山。“你錯在太在意世間的規矩,錯在沒有逆天而行的氣勢。遇事隻想著化解,卻從來沒想到要致敵於死地!”
“什麽?”若瑤直覺自已的耳朵出毛病了,要不然就是郭太妃瘋了。否則她怎麽可能聽到這種匪夷所思,超出情理的話?難道郭太妃也是穿來的?
她想改天逆命,也得有這本事!她想藐視世間規矩,也得有重建世間規矩的能力!對誇父來說,撼動泰山是豪言壯語,對她來說撼動泰山就是癡人說夢。
理想總是與實力掛鉤的,她還沒瘋到分不清理想與現實!
仿佛看穿若瑤的心思,郭太妃突然轉頭厲聲喝問,“你有改天逆命的八字,卻沒改天逆命的膽量?”
若瑤一驚,瞬間竟以為自已穿越而來的事實已被人發現。她下意識的攥緊手掌,被掌中的‘無常’硌到,她才驟然明白過來,郭太妃口中的‘逆天改命’是指她的八字命格。不由得暗中苦笑,何林為救她性命說的胡言亂語,竟成了郭太妃看重她的原因?
雖然她兩世為人,說到底隻是比普通婦人多見識了些事情罷了。這樣的看重,對她來說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不想心底的無奈落在郭太妃眼中,若瑤垂眸看見手中的‘無常’,心中忽然有些疑惑,傳說這塊東西是太祖與慧仁皇後的定情之物。說來尊貴,其實不過是擒獲慧仁時,拴鎖她的木樁子的一部分。書中記載,這個東西已隨葬了,怎麽會在郭太妃手中?
“靜仁皇後不是沒有子嗣,隻是她的子嗣沒入帝族。”郭太妃兩眼定定地看著前方,突然間轉了話題。“她有一女是與鐵欽汗王所生,一子則是太祖的骨血。生下來她便將那孩子悄悄送給宗室撫養,長大後有了爵位便是武安郡王。”
“啊?”縱然知道皇家秘事多,若瑤仍大吃一驚。可未等她這份驚訝消散,郭太妃接下來的話幾乎讓她跳起來。
慧仁皇後此舉不是對太祖滅了她的舊國而懷恨在心,而是明哲保身。因為當時太祖已有兩位成年皇子,三位未成年皇子,皆是靖仁皇後親生。諸王各有封地,太子也早立了多年,。當時太祖皇帝已是垂暮之年,必不能親眼看見慧仁的幼子長大成人。
太子便是後來的太宗皇帝,心狠手辣,對同胞兄弟尚且斬草除根,又怎麽會留下異母弟弟?
將親生骨肉送到外麵撫養,慧仁皇後仍不放心,利用留在鐵欽部後來嫁於北遼汗王,做了正妃的女兒,還有前朝舊部的勢力,暗中組建了一股勢力,稱之為靖難軍。慧仁皇後組建靖難軍的目地是為了護佑養在外麵的幼子,她死後竟成了前朝幸存皇族妄想複國的根基。
可太宗皇帝及後來的道宗皇帝都是極有作為的帝王,前朝餘辜無機可乘。歲月變遷,靖難軍在數代武安郡王的經營下益發強大。
漸漸的武安郡王甚至成了可以與朝廷抗衡的隱帝,不過曆代武安郡王都肯克製自已的野心,這股勢力並沒被當朝皇帝發覺。直到上任武安郡王為了扶持誠元帝,隱藏了近百年的靖難軍才浮出水麵,成了誠元帝日夜忌憚卻無法去除的心病。
如今靖難軍已到了趙淩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趙淩已是名副其實的隱帝!除了兵馬,還有無數的錢糧……
難怪太子說趙淩暗中備了大量的糧草,但是不逼到絕地不會動用。她當時以為是太子有心往趙淩頭上扣罪名,沒想到竟是真的!
若瑤癱坐在椅子裏,掌心粘膩膩的全是汗水,“這事兒……還有誰知道?”君子無罪,懷璧其罪,有了這樣超出常理的力量,就算趙淩沒有野心也是當權者的眼中釘肉中刺。更何況他還是有野心的!
可是當有野心和勢力,未見得就能乘心如意,否則現任武安郡王也不必活的這麽窩囊,周旋在各路人馬間,委曲求全。
“就目前來看,聖上與太子等人隻是猜測,徐家人略有些風聲罷了。”郭太妃收起對往事的緬懷,麵上微微帶了些得意,能將一個天大的秘密守上近百年,武安郡王一脈終究有過人之處。
若瑤益發想不透郭太妃讓她來的目地,“祖母將如此重大的事情告之孫媳婦兒,是……”
郭太妃突然沒了先前的痛快,沉吟半晌才道:“如果軒哥圖謀大業,我希望你也能變成慧仁皇後那樣,助他一臂之力!”
留下足以撼動大周根基的靖難軍,慧仁皇後到底是助了太祖皇帝還是害了太祖皇帝?若瑤嘴裏發苦,忽地搖了搖頭,“即便六爺有所決定,我也不會變成慧仁皇後!”
郭太妃神色一黯,未等說話,若瑤已淡然卻堅定地道:“我要學靜仁皇後,自始至終無可替代!”
慧仁皇後雖然傳奇,可那樣跌宕起伏的一生,對一個女人來說到底太過沉重。兩次婚姻都是政治與權謀的犧牲品,就連親生兒子都不敢明正言順的養在身邊。她想要的隻是平淡如水的安靜日子,就像靜仁皇後那樣,自始至終陪在太祖皇帝身邊。生同衾死同穴!
忽然間想到那裙子上的鴛鴦鳥,若瑤暗中補了一句,‘不離不棄。’眸色卻不可察覺的黯淡下來,就算她有勇氣學慧仁皇後,可趙淩會是另一個太祖嗎?會像太祖那樣心無芥蒂的包容一切嗎?
有些事兒不是她努力就能達成的,還要看男人的心胸……
“錯在哪裏?”
知道郭太妃會有此問,若瑤平心靜氣地將早已想好的話說出來,“一,做事魯莽衝動,未摸到對方底細便貿然上門,給人以可乘之機;二、心虛氣弱,稍有風聲便亂了陣腳。”
她話音落地,郭太妃臉上突然蒙上一層失望,半晌才歎道:“若你隻這樣想,倒是我看錯你了!”
若瑤訝然抬頭,竟發覺郭太妃眼裏隱隱泛著淚光。郭太妃此時的目光太過濃重,像一團化不開的墨色染在陳舊發黃的白布上,凝著說不盡的悲涼。不知怎地若瑤忽然有些心驚,她真的了解麵前這位尊榮的老婦人嗎?這位生來富貴的婦人,眼中怎麽會有荒山枯塚的冷寂?
郭太妃望著窗外搖曳不定的修竹,語聲沉重如山。“你錯在太在意世間的規矩,錯在沒有逆天而行的氣勢。遇事隻想著化解,卻從來沒想到要致敵於死地!”
“什麽?”若瑤直覺自已的耳朵出毛病了,要不然就是郭太妃瘋了。否則她怎麽可能聽到這種匪夷所思,超出情理的話?難道郭太妃也是穿來的?
她想改天逆命,也得有這本事!她想藐視世間規矩,也得有重建世間規矩的能力!對誇父來說,撼動泰山是豪言壯語,對她來說撼動泰山就是癡人說夢。
理想總是與實力掛鉤的,她還沒瘋到分不清理想與現實!
仿佛看穿若瑤的心思,郭太妃突然轉頭厲聲喝問,“你有改天逆命的八字,卻沒改天逆命的膽量?”
若瑤一驚,瞬間竟以為自已穿越而來的事實已被人發現。她下意識的攥緊手掌,被掌中的‘無常’硌到,她才驟然明白過來,郭太妃口中的‘逆天改命’是指她的八字命格。不由得暗中苦笑,何林為救她性命說的胡言亂語,竟成了郭太妃看重她的原因?
雖然她兩世為人,說到底隻是比普通婦人多見識了些事情罷了。這樣的看重,對她來說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不想心底的無奈落在郭太妃眼中,若瑤垂眸看見手中的‘無常’,心中忽然有些疑惑,傳說這塊東西是太祖與慧仁皇後的定情之物。說來尊貴,其實不過是擒獲慧仁時,拴鎖她的木樁子的一部分。書中記載,這個東西已隨葬了,怎麽會在郭太妃手中?
“靜仁皇後不是沒有子嗣,隻是她的子嗣沒入帝族。”郭太妃兩眼定定地看著前方,突然間轉了話題。“她有一女是與鐵欽汗王所生,一子則是太祖的骨血。生下來她便將那孩子悄悄送給宗室撫養,長大後有了爵位便是武安郡王。”
“啊?”縱然知道皇家秘事多,若瑤仍大吃一驚。可未等她這份驚訝消散,郭太妃接下來的話幾乎讓她跳起來。
慧仁皇後此舉不是對太祖滅了她的舊國而懷恨在心,而是明哲保身。因為當時太祖已有兩位成年皇子,三位未成年皇子,皆是靖仁皇後親生。諸王各有封地,太子也早立了多年,。當時太祖皇帝已是垂暮之年,必不能親眼看見慧仁的幼子長大成人。
太子便是後來的太宗皇帝,心狠手辣,對同胞兄弟尚且斬草除根,又怎麽會留下異母弟弟?
將親生骨肉送到外麵撫養,慧仁皇後仍不放心,利用留在鐵欽部後來嫁於北遼汗王,做了正妃的女兒,還有前朝舊部的勢力,暗中組建了一股勢力,稱之為靖難軍。慧仁皇後組建靖難軍的目地是為了護佑養在外麵的幼子,她死後竟成了前朝幸存皇族妄想複國的根基。
可太宗皇帝及後來的道宗皇帝都是極有作為的帝王,前朝餘辜無機可乘。歲月變遷,靖難軍在數代武安郡王的經營下益發強大。
漸漸的武安郡王甚至成了可以與朝廷抗衡的隱帝,不過曆代武安郡王都肯克製自已的野心,這股勢力並沒被當朝皇帝發覺。直到上任武安郡王為了扶持誠元帝,隱藏了近百年的靖難軍才浮出水麵,成了誠元帝日夜忌憚卻無法去除的心病。
如今靖難軍已到了趙淩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趙淩已是名副其實的隱帝!除了兵馬,還有無數的錢糧……
難怪太子說趙淩暗中備了大量的糧草,但是不逼到絕地不會動用。她當時以為是太子有心往趙淩頭上扣罪名,沒想到竟是真的!
若瑤癱坐在椅子裏,掌心粘膩膩的全是汗水,“這事兒……還有誰知道?”君子無罪,懷璧其罪,有了這樣超出常理的力量,就算趙淩沒有野心也是當權者的眼中釘肉中刺。更何況他還是有野心的!
可是當有野心和勢力,未見得就能乘心如意,否則現任武安郡王也不必活的這麽窩囊,周旋在各路人馬間,委曲求全。
“就目前來看,聖上與太子等人隻是猜測,徐家人略有些風聲罷了。”郭太妃收起對往事的緬懷,麵上微微帶了些得意,能將一個天大的秘密守上近百年,武安郡王一脈終究有過人之處。
若瑤益發想不透郭太妃讓她來的目地,“祖母將如此重大的事情告之孫媳婦兒,是……”
郭太妃突然沒了先前的痛快,沉吟半晌才道:“如果軒哥圖謀大業,我希望你也能變成慧仁皇後那樣,助他一臂之力!”
留下足以撼動大周根基的靖難軍,慧仁皇後到底是助了太祖皇帝還是害了太祖皇帝?若瑤嘴裏發苦,忽地搖了搖頭,“即便六爺有所決定,我也不會變成慧仁皇後!”
郭太妃神色一黯,未等說話,若瑤已淡然卻堅定地道:“我要學靜仁皇後,自始至終無可替代!”
慧仁皇後雖然傳奇,可那樣跌宕起伏的一生,對一個女人來說到底太過沉重。兩次婚姻都是政治與權謀的犧牲品,就連親生兒子都不敢明正言順的養在身邊。她想要的隻是平淡如水的安靜日子,就像靜仁皇後那樣,自始至終陪在太祖皇帝身邊。生同衾死同穴!
忽然間想到那裙子上的鴛鴦鳥,若瑤暗中補了一句,‘不離不棄。’眸色卻不可察覺的黯淡下來,就算她有勇氣學慧仁皇後,可趙淩會是另一個太祖嗎?會像太祖那樣心無芥蒂的包容一切嗎?
有些事兒不是她努力就能達成的,還要看男人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