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長平倉被哄搶,災民都被攆到城外去了,城內百姓因為羽林衛晝夜在街上巡邏,也不太敢出門,。人滿為患的京城,突然間清靜起來。
雖然太子與秦王在金殿上撕破臉麵的大鬧一翻,可誠元帝晦暗不明白的態度卻令百官心生忌憚。除了奉旨要詳查此事的大理寺和內務府,硬著頭皮聽秦王糾纏之外,誰也不敢把林氏女與太子不倫之情掛在嘴上議論,更不敢對長平倉被搶之事發表見解。一時間朝內朝外,街頭巷尾都安靜的出奇。
沒有關於她與太子不倫的流言蜚語,若瑤非但沒鬆口氣,反倒更加忐忑。小羅帶著書信走了二十多天,趙淩卻沒有書信回來……
眾人不說不代表她不知道金殿發生的事情,太子與秦王鬧翻當日,武安郡王便把她叫進了書房。盯著她看了半晌,武安郡王隻說了一句話,“你是個懂事的孩子,以後行事要多加小心,莫要被人利用,寒了軒哥的心!”
從武安郡王的書房出來,若瑤心頭百味雜陳,反複思忖武安郡王這句話竟說不出是悲是喜。不管出於什麽目地,武安郡王選擇相信她,小羅、長壽等人也選擇相信她……可是選擇相信她卻並不等於,他們能接受這個事實!
單是聲名有了瑕疵,她還有信心得到趙淩的體諒,可事情遠沒沒有那麽簡單……她長的像錦兒阿!
而錦兒與太子、趙淩之間又是怎樣混亂的關係?趙淩隻說從未碰過錦兒,可依著他那樣狂傲的性子,怎麽可能隻因為忌憚太子便接納錦兒?一念起而情生,相處日久,誰知男人心中有沒有錦兒的影子?
男人將錦兒在鬆風院中存在過的痕跡全抹掉,卻單獨下這片桃花樹,到底是有心還是無心?
院中的桃花殘袖褪盡,碧綠的桃葉卻日漸濃鬱,葉底藏著細小的杏子,風過無痕,隻留下一片沙沙輕響。
若瑤佇立窗前,看著桃樹翻動搖曳的枝條,輕聲道:“如果把院裏這些桃樹都砍了,種些什麽好?”
正在桌邊整理書卷的竹香聞言,愕然抬頭,“姑娘不是最喜歡桃花嗎?好好的為何要砍了?”
“原來我喜歡桃花?”若瑤聲音極輕,輕的讓人聽不清楚。
夾在風中,竹香沒聽出若瑤語聲中若有無的意外和嘲諷。她將若瑤一早臨的數十張字紙疊好,笑道:“可不是嗎!姑娘常說,世人都說桃花柔弱,卻沒看到其堅強的一麵,隻要春日放暖,桃花便在百花之前灼灼綻放。短短數日便將一生的妖嬈散盡,縱然受風雨摧殘,零落成泥也是一片馨香,待明年又是一片爛漫……這叫什麽……”
“這叫‘不屈不撓’!”花影端了藥碗進來,接過竹香的話頭笑道:“記性不好,還總學人掉書袋,我都替你羞的慌!”
竹香翻了個白眼,“別以為跟金豆子他哥對了幾句詩,聯了幾副對,就裝有學問。有本事,你也下考場考個秀才舉人出來。”
“真是不可理喻,沒功夫跟你歪纏!”花影臉騰地袖到脖子,狠狠瞪了竹香一眼,暗中卻去瞥若瑤的臉色。
若瑤滿腹心事,竟沒留意到竹香和花影倆人的笑鬧,喝完藥兩隻眼睛仍盯了窗外瞧,越瞧心中越煩,‘無論如何,你終究是喜歡桃花的!’趙恒這句話像刻在她耳邊似的,時不時冒出來,提醒她,東宮的那一幕有多不堪……
“老太妃說天氣晴好,請六夫人過去坐坐,好看的:。”
“夫人身子不舒服,怕是……”
院子裏似來回紋與美玉的對答,若瑤竟不顧自已先前吩咐過,誰都不見的話,高聲道:“我換了衣裳就來。”聲音尖銳刺耳,急切間像是在逃避什麽。非但屋裏屋外伺候的丫鬟,若瑤自已也嚇了一跳,她何時這般沉不住氣了?
去蓮心院的路上,若瑤神思恍惚,給郭太妃施了禮坐下,她腦子裏仍舊一片空白。看著郭太妃嘴一張一合,像是在說什麽,她凝神細聽,可聽了半晌,隻覺得有聲音絮絮的傳來,在空中匯成一片密密的像張網,把她扣在裏麵,困得她動彈不得,細瞧又瞧不出什麽……
“啪”的一聲脆響,終於令若瑤回神,抬頭見郭太妃手中不知何時多了塊像是醒木樣的東西。巴掌大的一塊,又長又扁,棱角全無說不清是什麽形狀。沒有任何裝飾,顯然不是什麽貴重東西,可木色暗袖透著隱隱的紫色,又是經常拿在手中把玩的東西。
若瑤驟然見著便覺得這東西說不清的古怪,眼睛盯著那塊東西上,懸在空中的心思像是慢慢在匯集似的,漸漸便有了安定的感覺。
“這塊木頭叫‘無常’,是慧仁皇後的遺物。”郭太妃將手中的物件遞給若瑤,“你可知慧仁皇後的故事?”
若瑤點頭,攥著‘無常’的手指不由得加了些力量。太祖皇帝一共有兩位皇位,死後分別諡號為靜仁和慧仁。如果靜仁皇後是母儀天下的典範,那麽慧仁皇後的一生便隻能用傳奇兩個字來概括。
慧仁皇後本是前朝公主,曾嫁到北遼鐵欽部族和親。嫁的汗王死後,她沒遵守北遼兄死弟繼,父死子繼的風俗,嫁給繼子或者汗王的弟弟,而是自立為鐵欽汗王,成了北遼有史以來第一位女部族汗王。
得知太祖皇帝掃平前朝都城,將前朝皇帝也就是慧仁的父親囚到京城,慧仁皇後又急又怒,統帥鐵欽部的兵馬入侵大周。與太祖戰場上相見,倆人棋逢對手,兩軍相持數月不相上下。最後因為被北遼單於出賣,慧仁被太祖生擒。
倆人徹夜長談後,慧仁竟二嫁給太祖,成了大周朝唯二的皇後。一時朝野嘩然,文臣武將紛紛上書,勸諫太祖改變主意。文臣說立二嫁女為後有違禮製,武將卻是怕慧仁皇後,挾恨報複……
太祖皇帝什麽都沒說,隻讓反對最激烈的數位大臣入宮與慧仁皇後見麵。不知道慧仁皇後是如何勸服他們的,眾人出宮後皆默默無語,不再反對太祖立慧仁為後。慧仁皇後嫁後便默默無聞了,可有心人還是能看出,太祖許多政令,與靜仁皇後為汗王時的政令如出一轍,甚至任用官員的標準也有相似之處……
靜仁皇後一生無子,後世對她的評論也語焉不詳,可誰也不能否認她是個獨一無二的女子。
郭太妃讓她看的書卷中就有這位傳奇女子的介紹,她看時曾扼腕遐想,這等曠爍古今的女子怕是穿越來的吧?
如今捏著傳奇女子晚年不肯離手的物件,若瑤突然間心潮起伏,跟靜仁皇後一生的遭遇相比,她眼下這點事兒算什麽?
郭太妃靜靜地看著若瑤,麵容忽地嚴厲起來,“你可知錯了?”
雖然太子與秦王在金殿上撕破臉麵的大鬧一翻,可誠元帝晦暗不明白的態度卻令百官心生忌憚。除了奉旨要詳查此事的大理寺和內務府,硬著頭皮聽秦王糾纏之外,誰也不敢把林氏女與太子不倫之情掛在嘴上議論,更不敢對長平倉被搶之事發表見解。一時間朝內朝外,街頭巷尾都安靜的出奇。
沒有關於她與太子不倫的流言蜚語,若瑤非但沒鬆口氣,反倒更加忐忑。小羅帶著書信走了二十多天,趙淩卻沒有書信回來……
眾人不說不代表她不知道金殿發生的事情,太子與秦王鬧翻當日,武安郡王便把她叫進了書房。盯著她看了半晌,武安郡王隻說了一句話,“你是個懂事的孩子,以後行事要多加小心,莫要被人利用,寒了軒哥的心!”
從武安郡王的書房出來,若瑤心頭百味雜陳,反複思忖武安郡王這句話竟說不出是悲是喜。不管出於什麽目地,武安郡王選擇相信她,小羅、長壽等人也選擇相信她……可是選擇相信她卻並不等於,他們能接受這個事實!
單是聲名有了瑕疵,她還有信心得到趙淩的體諒,可事情遠沒沒有那麽簡單……她長的像錦兒阿!
而錦兒與太子、趙淩之間又是怎樣混亂的關係?趙淩隻說從未碰過錦兒,可依著他那樣狂傲的性子,怎麽可能隻因為忌憚太子便接納錦兒?一念起而情生,相處日久,誰知男人心中有沒有錦兒的影子?
男人將錦兒在鬆風院中存在過的痕跡全抹掉,卻單獨下這片桃花樹,到底是有心還是無心?
院中的桃花殘袖褪盡,碧綠的桃葉卻日漸濃鬱,葉底藏著細小的杏子,風過無痕,隻留下一片沙沙輕響。
若瑤佇立窗前,看著桃樹翻動搖曳的枝條,輕聲道:“如果把院裏這些桃樹都砍了,種些什麽好?”
正在桌邊整理書卷的竹香聞言,愕然抬頭,“姑娘不是最喜歡桃花嗎?好好的為何要砍了?”
“原來我喜歡桃花?”若瑤聲音極輕,輕的讓人聽不清楚。
夾在風中,竹香沒聽出若瑤語聲中若有無的意外和嘲諷。她將若瑤一早臨的數十張字紙疊好,笑道:“可不是嗎!姑娘常說,世人都說桃花柔弱,卻沒看到其堅強的一麵,隻要春日放暖,桃花便在百花之前灼灼綻放。短短數日便將一生的妖嬈散盡,縱然受風雨摧殘,零落成泥也是一片馨香,待明年又是一片爛漫……這叫什麽……”
“這叫‘不屈不撓’!”花影端了藥碗進來,接過竹香的話頭笑道:“記性不好,還總學人掉書袋,我都替你羞的慌!”
竹香翻了個白眼,“別以為跟金豆子他哥對了幾句詩,聯了幾副對,就裝有學問。有本事,你也下考場考個秀才舉人出來。”
“真是不可理喻,沒功夫跟你歪纏!”花影臉騰地袖到脖子,狠狠瞪了竹香一眼,暗中卻去瞥若瑤的臉色。
若瑤滿腹心事,竟沒留意到竹香和花影倆人的笑鬧,喝完藥兩隻眼睛仍盯了窗外瞧,越瞧心中越煩,‘無論如何,你終究是喜歡桃花的!’趙恒這句話像刻在她耳邊似的,時不時冒出來,提醒她,東宮的那一幕有多不堪……
“老太妃說天氣晴好,請六夫人過去坐坐,好看的:。”
“夫人身子不舒服,怕是……”
院子裏似來回紋與美玉的對答,若瑤竟不顧自已先前吩咐過,誰都不見的話,高聲道:“我換了衣裳就來。”聲音尖銳刺耳,急切間像是在逃避什麽。非但屋裏屋外伺候的丫鬟,若瑤自已也嚇了一跳,她何時這般沉不住氣了?
去蓮心院的路上,若瑤神思恍惚,給郭太妃施了禮坐下,她腦子裏仍舊一片空白。看著郭太妃嘴一張一合,像是在說什麽,她凝神細聽,可聽了半晌,隻覺得有聲音絮絮的傳來,在空中匯成一片密密的像張網,把她扣在裏麵,困得她動彈不得,細瞧又瞧不出什麽……
“啪”的一聲脆響,終於令若瑤回神,抬頭見郭太妃手中不知何時多了塊像是醒木樣的東西。巴掌大的一塊,又長又扁,棱角全無說不清是什麽形狀。沒有任何裝飾,顯然不是什麽貴重東西,可木色暗袖透著隱隱的紫色,又是經常拿在手中把玩的東西。
若瑤驟然見著便覺得這東西說不清的古怪,眼睛盯著那塊東西上,懸在空中的心思像是慢慢在匯集似的,漸漸便有了安定的感覺。
“這塊木頭叫‘無常’,是慧仁皇後的遺物。”郭太妃將手中的物件遞給若瑤,“你可知慧仁皇後的故事?”
若瑤點頭,攥著‘無常’的手指不由得加了些力量。太祖皇帝一共有兩位皇位,死後分別諡號為靜仁和慧仁。如果靜仁皇後是母儀天下的典範,那麽慧仁皇後的一生便隻能用傳奇兩個字來概括。
慧仁皇後本是前朝公主,曾嫁到北遼鐵欽部族和親。嫁的汗王死後,她沒遵守北遼兄死弟繼,父死子繼的風俗,嫁給繼子或者汗王的弟弟,而是自立為鐵欽汗王,成了北遼有史以來第一位女部族汗王。
得知太祖皇帝掃平前朝都城,將前朝皇帝也就是慧仁的父親囚到京城,慧仁皇後又急又怒,統帥鐵欽部的兵馬入侵大周。與太祖戰場上相見,倆人棋逢對手,兩軍相持數月不相上下。最後因為被北遼單於出賣,慧仁被太祖生擒。
倆人徹夜長談後,慧仁竟二嫁給太祖,成了大周朝唯二的皇後。一時朝野嘩然,文臣武將紛紛上書,勸諫太祖改變主意。文臣說立二嫁女為後有違禮製,武將卻是怕慧仁皇後,挾恨報複……
太祖皇帝什麽都沒說,隻讓反對最激烈的數位大臣入宮與慧仁皇後見麵。不知道慧仁皇後是如何勸服他們的,眾人出宮後皆默默無語,不再反對太祖立慧仁為後。慧仁皇後嫁後便默默無聞了,可有心人還是能看出,太祖許多政令,與靜仁皇後為汗王時的政令如出一轍,甚至任用官員的標準也有相似之處……
靜仁皇後一生無子,後世對她的評論也語焉不詳,可誰也不能否認她是個獨一無二的女子。
郭太妃讓她看的書卷中就有這位傳奇女子的介紹,她看時曾扼腕遐想,這等曠爍古今的女子怕是穿越來的吧?
如今捏著傳奇女子晚年不肯離手的物件,若瑤突然間心潮起伏,跟靜仁皇後一生的遭遇相比,她眼下這點事兒算什麽?
郭太妃靜靜地看著若瑤,麵容忽地嚴厲起來,“你可知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