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遵行運轉的軌跡便是大道。


    凡宇宙間一切現象都是大道的體現。現象的大道是從創造以至化滅的過程,古道家稱為造化。


    大道的威力無邊,萬物若順應它便是有造化。比如說,應當生就生,應當死就死,應當長就長,應當絕就絕。


    這是就是有造化。不當病卻病,不當老卻老,不當死卻死,這就是沒造化。所謂:天地以順動,放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師父,我命在我不在天對嗎?”


    “我命由我不由天,還金成丹億萬年。大藥修之有易難,也知由我亦由天。”


    “師父,神仙本是凡人做,隻怕凡人心不堅,這話對嗎?”


    “曲木為直終必彎,養狼當犬看家難。墨染鸕鶿黑不久,粉刷烏鴉白不堅。蜜餞黃蓮終需苦,強摘瓜果不能甜。好事總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師父,儒家主張的仁義與大道究竟是什麽關係呢?”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陰陽屬於性,柔剛屬於質,合性與質便是大道。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屬於人事的,道示現於人間的活動狀態。人道不過是對於大道的渺小模仿而已,與大道相比實在微不足道。譬如:儒家見周室衰微,禮崩樂壞,希望把它們複興起來。道家則認為禮崩樂壞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最重要的是應當順應自然發展之道。道家能超越人道來建立宇宙整體學說。”


    “師父,道家既然掌握了宇宙運轉規律,為什麽還要人謙卑處下呢?”


    “道家認為凡是有形有體的事物都不足以當大道的本體,唯有常恒不易而超乎現象的無才是根本。它就是神明。從產生萬物的功能來說,使名為有。有萬物的實體本是虛空無有,存於萬物中間而不毀萬物。萬物的本性不毀,人生不能有何等造就或毀滅。因此,道家主張順從、無為、謙卑。”


    “師父,佛家認為人生是苦海,儒家認為人生是責任,為什麽道家認為人生應當追求逍遙自在的境界?”


    “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故從心而動,不違自然。人生之所以變成苦海,隻在不能拋棄對名、位、物、壽的執著,有這四樣束縛,人才會畏鬼、畏人、畏威、畏刑。身背責任的名山利海,失掉天民的樂趣,把人生弄得兒狼狽不堪,支離破碎,悲苦交加。


    道家視生死如白天黑夜的交換,保存生命以節製欲望為手段,不違自然,不逆萬物為目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


    “師父,道家常教人清虛自守,卑弱自持,那麽,什麽是虛呢?”


    “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子南麵之術也。實則是長生不死之道。所謂虛是不患得,不患失,任自然轉移,虛靜以處,於是非利害,不為所動。天地密移,雖有損盈成虧,人處其中,毫不覺知。


    假如有人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因而廢寢忘食,又因人言其不壞,複舍然而喜,這都是不能參得虛字的意義。要修到天地壞與不壞的心識不存我心,那才講得上虛靜。虛便是不覺得、無嗜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不知親已、不知疏物,無愛憎,無利害。”


    “師父,虛靜之人是怎麽樣看待生死的?”


    “以為古今生死乃是大道連續的運行,本不足顧慮,所謂齊死生,等古今。


    能夠不動感情,不生執著的便是虛靜之人。天之道虛,地之道靜,虛則不屈,靜則不變。不變則無過。法從道出,因而至公無私。


    君子若能抱虛靜之道以治天下便可以安天下。”


    “師父,為什麽世上能夠虛靜的人總是寥若晨星?”


    “孰能棄功名還與眾人同?孰能棄知巧還返無成?孰能去辯智還與眾人同道?


    孰能舍一切以求道,達到虛境之地,上與造物者遊,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


    孰能明了宇宙本體為寂寞無形,而現象界變化無常,生死與物我的分別隻是人間知識,天地萬物與我從未分開過?孰能像得道者那樣站在陰陽之樞上,看是非成敗相互轉化,以至無窮?”


    “師父,什麽是陰陽之樞?它在哪裏?如果把握?”


    “你問到了長生不死的仙方,一聲不傳六耳,我們改天再說吧。”


    隨著一道紫光閃過洞道,聲音消失了,三人遂起身趕至望仙亭,隻見霞光初起,瑞氣徐徐向東方遁去。


    三人返回太素宮幫忙。這一天是農曆六月十九,觀世音成道日,剛進宮門便見十裏八鄉的百字會聚焦在廣場之上,等待安排。


    百字會是附近村民自發組織的進香和遊山組織。uu看書 .uuknshu 會名有長生、風玄、祈城等。百字會由一二百人組成,設若幹個香頭,每個香頭管轄十二個人,香頭的任務是收繳會費、經管帳目和聯係吃住事宜。


    農曆六月十九日為進香拜觀世音菩薩日,香客手持燈籠和紙紮的香亭,繞本縣縣城一圈,然後步行前行齊雲山。在山上先觀看各道院道士打醮、進香,後逛月華街和領略齊雲風光,夜宿長生樓,次日下山返回各鄉各縣,廟會結束。


    三人立即加入幫忙行列,登記、招待、分派住處、廚房做飯,甚至導引上山、燒香、拜神等等不一而足,忙得天黑地暗,應接不暇。至到夜裏子時方得安歇,再進真仙府,裏麵一夜無聲。連續九天過去,仍無音訊。


    燕玄虎說:“別是神仙跑了吧?我們不能守株待兔,這麽磨下去,哪天是個頭,明天就是農曆七月初一了!”


    燕玄龍沒說什麽,晚上早早地進洞打坐,等待奇跡出現。到了子時,忽見一陣暖風吹過,紫光一閃,有聲音從洞的深處傳來。


    “扁鵲姓秦,名越人,少時為他人守客舍的舍長,遇長桑君。長桑君從懷中賜藥與他,命他以地水和藥飲下,三十日當見功效。又把所有禁方書都給扁鵲,忽然不見。


    後三十日,扁鵲果能透視隔牆看人,望病人能盡見五髒症結。扁鵲死後,元裏公乘陽慶,傳他的方技。


    </br>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一仙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安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安君並收藏太一仙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