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感謝大家投出的第三個30張月票,繼續加更,再次求票!
------------
整個直播現場掌聲如潮,但範紫韻什麽都聽不到,此刻,她隻感覺自己的心跳在加速。《盛世收藏》雖然還占據著北方衛視主力頻道的黃金強檔,但收視率一直呈下滑態勢。與此同時,與《盛世收藏》一直處於競爭狀態的台內其他欄目的收視率一直在穩步上升,和《盛世收藏》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如果不能夠找到新的支撐點,《盛世收藏》被下放到二級頻道隻是時間問題。但是,隻要唐風能夠證明這方端硯就是正氣硯,那《盛世收藏》這檔欄目就不隻是北方衛視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了,隻要操作得當,完全能夠擠進全國綜藝文化類節目的前十。反之,如果唐風擺了一個大烏龍,《盛世收藏》就徹底玩完了。
時間不等人,掌聲完全停息後,範紫韻勉強控製住她的心神,繼續主持節目,她說道:“四號嘉賓已經做出了他的判斷,那麽,他的判斷依據是否合理呢?我們其他三位嘉賓對他的判斷又是怎麽看的呢?我們馬上進入下一個環節,專家PK。請三位嘉賓拿起麵前的表情牌,笑臉為支持、哭臉為反對。”
這一招玩的漂亮,請觀眾選出一位嘉賓做出自己的判斷,再讓另外三位嘉賓對他的判斷進行評審,隻要雙方意見相左,專家PK肯定吸引眼球。
“時間到,請亮牌!”
三位嘉賓一臉嚴肅的亮出了手中的表情牌,三張全部都是哭臉,他們一致不認可唐風的判斷,唐風早有心理準備,這方端硯和傳說中的正氣硯有著太多的不同。
這方端硯整體看上去顯現出暗淡古樸的紫色,背麵“持堅守白,不磷不淄”的八字行書銘文字體雄健豪邁、大氣磅礴,確實很符合嶽飛的行書字體。但是,這方端硯既沒有謝枋得的“枋得家藏嶽忠武墨跡,與銘文相若,此蓋忠武故物也”的正楷銘文,也沒有文天祥的“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勿失道自全”的草書篆刻,更沒有吳魯第四子吳忠善加鐫的“守硯齋”三個字。而且,這方硯台的外形和傳說中的正氣硯相差甚遠。
雖然硯台的品種五花八門,但它的組成結構是不變的,供磨墨的凹槽被稱之為硯池;硯台的正麵,硯池周圍的岸被稱之為硯堂;硯台的側麵被稱為硯側;反麵被稱之為硯背。
真正的正氣硯呈長方的橢圓形,長九寸、寬七寸,硯池居上,居下的硯堂寬闊,這才能鐫刻那麽多的字;而這方端硯的外形雖然也呈長方橢圓形,寬度也是七寸,但它的長度卻不及六寸,而且,它的硯堂狹窄,下端成不規則的橢圓形,根本沒有銘文。
來自國家博物館的專家不緊不慢的說道:“當我翻過這方端硯,看到硯背上那八字的行書銘文時,我的心也在怦怦直跳,和嶽飛的行書字跡太像了。坦白的說,我比在座的任何人都希望這方端硯是正氣硯。但是,作為一個文博工作者,我們必須要把個人感情和民族感情拋開,實事求是的做出科學的判斷。經過我跟其他兩位嘉賓的慎重考慮,我們一致認為,這方端硯並非正氣硯,而是經過後世增刻銘文的宋代端硯。”
這位國家博物館的老專家的推斷完全符合邏輯,正氣硯之所以聲名遠播,和嶽飛被神化的形象和地位是分不開的。出於對嶽飛的崇敬,後世之人仿效嶽飛在硯台上鐫刻銘文作為座右銘再正常不過。
專家PK果然火花四濺,台下的觀眾大呼過癮,這回,老專家又把皮球踢還給了唐風,台下的觀眾一起望向唐風,靜待他的判斷依據。
範紫韻努力的壓抑住自己內心的緊張,她微笑著望向唐風,說道:“麵對專家的質疑,您怎麽看呢?”
在另一邊關注節目進程的節目導演拿著文件夾的手已經開始顫抖了,誰都預料不到,這一期的《盛世收藏》才一開始就被推上了高潮,他的想法跟範紫韻差不多,他也希望唐風能夠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這就是正氣硯。
唐風說道:“我想請問三位專家,這方硯台的質地如何呢?”
國家博物館的老專家肯定的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宋代端硯無疑。”
唐風接著問範紫韻道:“我能不能問這件藏品的主人幾個問題呢?”
很快,工作人員將話筒交給一號藏家,現在的他已經興奮得滿臉通紅,雖然他自己根本就沒有一絲半點的把握,但還是寄希望於唐風能給他帶來意外的驚喜,他略有一些緊張的說道:“您隨便問。”
唐風問他道:“您這方硯台是在什麽時間,在哪裏買的?”
一號藏家說道:“這個我記得很清楚,02年韓日世界杯的時候,我在日本東京的一家小古玩店裏意外的發現了這方硯台。我當時也沒想那麽多,隻是想把它帶回中國,而且價錢也不貴,按照當時的匯率,也就是一萬人民幣吧。”也難怪他如此興奮,雖然走出國門見過大世麵,但這種大世麵在14億的巨市麵麵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吳魯辭世後,將正氣硯傳給了他的第四子吳忠善,1933年,吳忠善的次子吳旭霖懷著赤子之心從日本歸國辦學,吳忠善在彌留之際將正氣硯傳給了他。
這位東瀛歸來的愛國華僑不但沒有能夠在祖國一展抱負,反而被定為管製分子,60年代,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國,吳旭霖全家被掃地出門。吳氏祖屋成了當時的“造反司令部”,吳家自然難免被查抄的命運,家中珍藏全部被沒收,這其中就包括正氣硯,還有包括120頁《永樂大典》的在內的6000餘冊古代典籍。從此,正氣硯下落不明,傳說是被一個紅衛兵小將賣給了外商。
“謝謝你。”唐風轉向觀眾,說道:“現在我完全可以確信,這方端硯就是正氣硯。那麽,我們為什麽看不到謝枋得和文天祥以及吳忠善加鐫的銘文呢?這是因為寫有銘文一端的硯堂在查抄的過程中斷裂了。”
石質古玩跟其它材質的古玩不同,石頭是有紋路的,瓷器被打碎會散成一堆碎片,而硯台不會,硯台在經受猛烈撞擊後,會沿著最脆弱的那一道石紋斷裂。在大多數時候,一般的石頭都會出現摔成兩半的情況,何況這是有千年曆史的古硯。而且,這種斷裂的痕跡會很光滑,因為石頭紋路的走向都是自然形成的。不排除直接摔成現在這樣的可能,當然,這方端硯肯定經過後續的輕微打磨。
唐風再次來到展台,他拿起這方硯台對台下說道:“大家可以看看這方端硯的石紋走向,完全跟硯台下端的形狀吻合,呈不規則的同心圓狀。那麽,為什麽我們看不出來這是新痕呢?除了後期成功的打磨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就是,石頭的橫截麵和縱截麵之間本來就有石質的過渡和演變,這種演變會讓我們忽略痕跡的新舊。”
雖然這方端硯是由一整塊端石製作的,但是橫截麵和縱截麵之間還是會出現細微的區別,這種顏色、明暗、紋路上的細微區別很容易讓人跟裂痕混淆,在這方麵,這方端硯顯得尤為明顯,反過來說,誤把新痕當成截麵過渡也是很正常的。
唐風說完話,拿著這方端硯走到嘉賓席,他將這方端硯交給國家博物館的那位老專家,說道:“您老是不是再看一看?”
老專家拿出隨身攜帶的放大鏡仔細的觀察了一番,然後交給另外兩位嘉賓一一過目,之後,他們將端硯交還給唐風,後者將這方端硯放了回去。
範紫韻現在根本就不擔心節目的時限問題,相信北方衛視的相關領帶早就在注意這邊的情形了,這麽吸引眼球的專家PK誰都不願意掐掉的。
三位嘉賓不時的交頭接耳,雖然老專家的眼睛被厚厚的啤酒瓶底眼鏡遮擋,但唐風還是捕捉到了他那一閃而逝的複雜眼神。
過了一會兒,他們的交流結束,範紫韻麵向觀眾,說道:“三位老師已經得出了結論,現場的觀眾給點掌聲好嗎?”
範紫韻的信心大增,能讓這些專家討論這麽久,說明唐風的判斷還是很有依據的。觀眾們當然想知道結果,範紫韻的話還沒有說完,台下就響起熱烈的掌聲。
掌聲結束之後,老專家並沒有說話,他旁邊的一位嘉賓說道:“那就由我來代表另兩位嘉賓吧。我們對這位小同行的鑒定能力是持肯定態度的,他的判斷也具有一定的道理,但他的這種判斷隻是一種邏輯上的推論。我個人認為,鑒定古玩還是需要各方證據的累積,僅是這種推論還不能形成有力的證據證明這就是正氣硯。因此,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一致保留自己的看法。”
唐風很想說出自己的另一項證據,但考慮在三之後,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什麽叫證據,有人信才叫證據,如果沒人信,什麽都不可能成立,這就像在一群瘋子麵前證明自己是正常人一樣,任你巧舌如簧也是百口莫辯,他再次問範紫韻道:“我可以再問一號藏家一個問題嗎?”
範紫韻點頭說道:“當然可以。”
唐風拿起話筒問道:“請問這位先生,您願意將這方端硯出手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
整個直播現場掌聲如潮,但範紫韻什麽都聽不到,此刻,她隻感覺自己的心跳在加速。《盛世收藏》雖然還占據著北方衛視主力頻道的黃金強檔,但收視率一直呈下滑態勢。與此同時,與《盛世收藏》一直處於競爭狀態的台內其他欄目的收視率一直在穩步上升,和《盛世收藏》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如果不能夠找到新的支撐點,《盛世收藏》被下放到二級頻道隻是時間問題。但是,隻要唐風能夠證明這方端硯就是正氣硯,那《盛世收藏》這檔欄目就不隻是北方衛視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了,隻要操作得當,完全能夠擠進全國綜藝文化類節目的前十。反之,如果唐風擺了一個大烏龍,《盛世收藏》就徹底玩完了。
時間不等人,掌聲完全停息後,範紫韻勉強控製住她的心神,繼續主持節目,她說道:“四號嘉賓已經做出了他的判斷,那麽,他的判斷依據是否合理呢?我們其他三位嘉賓對他的判斷又是怎麽看的呢?我們馬上進入下一個環節,專家PK。請三位嘉賓拿起麵前的表情牌,笑臉為支持、哭臉為反對。”
這一招玩的漂亮,請觀眾選出一位嘉賓做出自己的判斷,再讓另外三位嘉賓對他的判斷進行評審,隻要雙方意見相左,專家PK肯定吸引眼球。
“時間到,請亮牌!”
三位嘉賓一臉嚴肅的亮出了手中的表情牌,三張全部都是哭臉,他們一致不認可唐風的判斷,唐風早有心理準備,這方端硯和傳說中的正氣硯有著太多的不同。
這方端硯整體看上去顯現出暗淡古樸的紫色,背麵“持堅守白,不磷不淄”的八字行書銘文字體雄健豪邁、大氣磅礴,確實很符合嶽飛的行書字體。但是,這方端硯既沒有謝枋得的“枋得家藏嶽忠武墨跡,與銘文相若,此蓋忠武故物也”的正楷銘文,也沒有文天祥的“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勿失道自全”的草書篆刻,更沒有吳魯第四子吳忠善加鐫的“守硯齋”三個字。而且,這方硯台的外形和傳說中的正氣硯相差甚遠。
雖然硯台的品種五花八門,但它的組成結構是不變的,供磨墨的凹槽被稱之為硯池;硯台的正麵,硯池周圍的岸被稱之為硯堂;硯台的側麵被稱為硯側;反麵被稱之為硯背。
真正的正氣硯呈長方的橢圓形,長九寸、寬七寸,硯池居上,居下的硯堂寬闊,這才能鐫刻那麽多的字;而這方端硯的外形雖然也呈長方橢圓形,寬度也是七寸,但它的長度卻不及六寸,而且,它的硯堂狹窄,下端成不規則的橢圓形,根本沒有銘文。
來自國家博物館的專家不緊不慢的說道:“當我翻過這方端硯,看到硯背上那八字的行書銘文時,我的心也在怦怦直跳,和嶽飛的行書字跡太像了。坦白的說,我比在座的任何人都希望這方端硯是正氣硯。但是,作為一個文博工作者,我們必須要把個人感情和民族感情拋開,實事求是的做出科學的判斷。經過我跟其他兩位嘉賓的慎重考慮,我們一致認為,這方端硯並非正氣硯,而是經過後世增刻銘文的宋代端硯。”
這位國家博物館的老專家的推斷完全符合邏輯,正氣硯之所以聲名遠播,和嶽飛被神化的形象和地位是分不開的。出於對嶽飛的崇敬,後世之人仿效嶽飛在硯台上鐫刻銘文作為座右銘再正常不過。
專家PK果然火花四濺,台下的觀眾大呼過癮,這回,老專家又把皮球踢還給了唐風,台下的觀眾一起望向唐風,靜待他的判斷依據。
範紫韻努力的壓抑住自己內心的緊張,她微笑著望向唐風,說道:“麵對專家的質疑,您怎麽看呢?”
在另一邊關注節目進程的節目導演拿著文件夾的手已經開始顫抖了,誰都預料不到,這一期的《盛世收藏》才一開始就被推上了高潮,他的想法跟範紫韻差不多,他也希望唐風能夠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這就是正氣硯。
唐風說道:“我想請問三位專家,這方硯台的質地如何呢?”
國家博物館的老專家肯定的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宋代端硯無疑。”
唐風接著問範紫韻道:“我能不能問這件藏品的主人幾個問題呢?”
很快,工作人員將話筒交給一號藏家,現在的他已經興奮得滿臉通紅,雖然他自己根本就沒有一絲半點的把握,但還是寄希望於唐風能給他帶來意外的驚喜,他略有一些緊張的說道:“您隨便問。”
唐風問他道:“您這方硯台是在什麽時間,在哪裏買的?”
一號藏家說道:“這個我記得很清楚,02年韓日世界杯的時候,我在日本東京的一家小古玩店裏意外的發現了這方硯台。我當時也沒想那麽多,隻是想把它帶回中國,而且價錢也不貴,按照當時的匯率,也就是一萬人民幣吧。”也難怪他如此興奮,雖然走出國門見過大世麵,但這種大世麵在14億的巨市麵麵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吳魯辭世後,將正氣硯傳給了他的第四子吳忠善,1933年,吳忠善的次子吳旭霖懷著赤子之心從日本歸國辦學,吳忠善在彌留之際將正氣硯傳給了他。
這位東瀛歸來的愛國華僑不但沒有能夠在祖國一展抱負,反而被定為管製分子,60年代,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國,吳旭霖全家被掃地出門。吳氏祖屋成了當時的“造反司令部”,吳家自然難免被查抄的命運,家中珍藏全部被沒收,這其中就包括正氣硯,還有包括120頁《永樂大典》的在內的6000餘冊古代典籍。從此,正氣硯下落不明,傳說是被一個紅衛兵小將賣給了外商。
“謝謝你。”唐風轉向觀眾,說道:“現在我完全可以確信,這方端硯就是正氣硯。那麽,我們為什麽看不到謝枋得和文天祥以及吳忠善加鐫的銘文呢?這是因為寫有銘文一端的硯堂在查抄的過程中斷裂了。”
石質古玩跟其它材質的古玩不同,石頭是有紋路的,瓷器被打碎會散成一堆碎片,而硯台不會,硯台在經受猛烈撞擊後,會沿著最脆弱的那一道石紋斷裂。在大多數時候,一般的石頭都會出現摔成兩半的情況,何況這是有千年曆史的古硯。而且,這種斷裂的痕跡會很光滑,因為石頭紋路的走向都是自然形成的。不排除直接摔成現在這樣的可能,當然,這方端硯肯定經過後續的輕微打磨。
唐風再次來到展台,他拿起這方硯台對台下說道:“大家可以看看這方端硯的石紋走向,完全跟硯台下端的形狀吻合,呈不規則的同心圓狀。那麽,為什麽我們看不出來這是新痕呢?除了後期成功的打磨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就是,石頭的橫截麵和縱截麵之間本來就有石質的過渡和演變,這種演變會讓我們忽略痕跡的新舊。”
雖然這方端硯是由一整塊端石製作的,但是橫截麵和縱截麵之間還是會出現細微的區別,這種顏色、明暗、紋路上的細微區別很容易讓人跟裂痕混淆,在這方麵,這方端硯顯得尤為明顯,反過來說,誤把新痕當成截麵過渡也是很正常的。
唐風說完話,拿著這方端硯走到嘉賓席,他將這方端硯交給國家博物館的那位老專家,說道:“您老是不是再看一看?”
老專家拿出隨身攜帶的放大鏡仔細的觀察了一番,然後交給另外兩位嘉賓一一過目,之後,他們將端硯交還給唐風,後者將這方端硯放了回去。
範紫韻現在根本就不擔心節目的時限問題,相信北方衛視的相關領帶早就在注意這邊的情形了,這麽吸引眼球的專家PK誰都不願意掐掉的。
三位嘉賓不時的交頭接耳,雖然老專家的眼睛被厚厚的啤酒瓶底眼鏡遮擋,但唐風還是捕捉到了他那一閃而逝的複雜眼神。
過了一會兒,他們的交流結束,範紫韻麵向觀眾,說道:“三位老師已經得出了結論,現場的觀眾給點掌聲好嗎?”
範紫韻的信心大增,能讓這些專家討論這麽久,說明唐風的判斷還是很有依據的。觀眾們當然想知道結果,範紫韻的話還沒有說完,台下就響起熱烈的掌聲。
掌聲結束之後,老專家並沒有說話,他旁邊的一位嘉賓說道:“那就由我來代表另兩位嘉賓吧。我們對這位小同行的鑒定能力是持肯定態度的,他的判斷也具有一定的道理,但他的這種判斷隻是一種邏輯上的推論。我個人認為,鑒定古玩還是需要各方證據的累積,僅是這種推論還不能形成有力的證據證明這就是正氣硯。因此,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一致保留自己的看法。”
唐風很想說出自己的另一項證據,但考慮在三之後,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什麽叫證據,有人信才叫證據,如果沒人信,什麽都不可能成立,這就像在一群瘋子麵前證明自己是正常人一樣,任你巧舌如簧也是百口莫辯,他再次問範紫韻道:“我可以再問一號藏家一個問題嗎?”
範紫韻點頭說道:“當然可以。”
唐風拿起話筒問道:“請問這位先生,您願意將這方端硯出手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