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這一離奇的舉動讓節目的模特小姐目瞪口呆,這是在估價,0可不是那麽好加的,一個0就是原價的10倍啊。一邊的範紫韻拿過紙板,也不知道她是真的驚訝還是主持人習慣性的故弄玄虛,她先用手捂住張開的櫻桃小嘴,然後問唐風道:“唐先生,你確定嗎?”


    “哦,對不起,我寫錯了。”唐風歉意的說道:“現在可以改嗎?”


    範紫韻恨不得踢唐風兩腳,搞什麽啊,節目時間是精確到秒的,但她不可能真的去踢唐風,形象最重要,這可是現場直播。範紫韻優雅的點了點頭,說道:“當然可以。”


    唐風拿起記號筆在七個0後麵又添了一個0,14後麵八個0,那就是14億,一方端石硯台,唐風居然估了這麽一個驚世高價。


    範紫韻看紙板之際碰了碰唐風,唐風知道她是在提醒自己,這是現場直播的節目,不要亂來。唐風輕描淡寫的說道:“古玩很難估價,這隻是一個保守的估計。”


    14億也就罷了,居然還是保守估計?模特小姐覺得唐風不應該來鑒寶,他該去神經病醫院。


    時間容不得範紫韻多做考慮,而且她也相信範老爺子的判斷,唐風不是胡說八道的人。她將另一張紙板遞給唐風,並說道:“唐先生請寫下你的鑒定結論。”


    唐風接過紙板,寫下“宋代 普通端石所製端硯”幾個字後將紙板交還給範紫韻,範紫韻接過紙板伸手做請狀,示意唐風坐到嘉賓席位。


    可能是為了形成PK的態勢吧,嘉賓所坐的位置很像一張梭哈遊戲的賭台,唐風被安排的位置和三位嘉賓隔桌相望,目光對視,四人同時點頭致意。


    範紫韻繼續主持著節目,她麵向觀眾,大方得體的說道:“各位嘉賓,各位來到現場的朋友,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一號藏家需要鑒定的藏品已經鑒定完畢,請大家稍事休息,我們一會兒再見!”


    娛樂類節目都跟妓女似的,而廣告就好像是嫖客,一到某個時刻就會強勢插入,一晚要插好幾次,更加可惡的是,每次都他M的不止一個。


    廣告時間,範紫韻來到唐風身邊,她將手裏的紙板放到唐風麵前,唐風望向紙板,上麵寫著:不要抬頭看我,你的估價太恐怖了,和另外三位嘉賓的估價簡直就是天差地別!你真的確定嗎?另外三位嘉賓可都是知名的鑒寶專家,有一位還是來自國家博物館的。


    唐風不動聲色的伸手做了一個“OK”的動作,表示沒有問題,不過,他的心裏也捏著一把汗。他對自己的鑒定是很有把握的,但他擔心自己的證據不被另外三位專家認可。如果是在古玩市場上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反而會高興,但在電視鑒寶中,如果他們一致不認可,誰都沒辦法證明唐風的鑒定的。


    一會兒,節目再度進入直播狀態,範紫韻亮出了一號嘉賓的鑒定結論,紙板上寫著:普通端硯。


    接著,她亮出二號嘉賓的鑒定結論,上麵寫著:端石端硯,疑為仿宋。


    三號嘉賓就是範紫韻所說的那位來自國家博物館的專家,他應該是柳月的同事,他的結論比較詳細,上麵寫著:宋代端硯,普通端石所製,所留款識疑為後世加款。


    如果能確定這方硯台是古硯,斷代其實並不難,因為古硯的外形製作和雕琢工藝具有明顯的時代風格。唐宋時期,硯材豐富,硯石的開采相對容易,這個時期的硯材尺寸都比較大。


    因為當時的硯材資源並不稀缺,人們還沒有把硯台當做工藝品來精雕細琢,他們隻追求硯台的實用性,而這方硯台古樸雅潔的外觀就很符合宋代古硯的風格。但是,古硯也是做容易作偽的石質古玩,因為唐宋時期的古硯富裕空間很多,後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加銘添花。


    結論過後,範紫韻開始量出嘉賓們的估價,前三位嘉賓的估價都在兩三萬左右,當範紫韻亮出唐風的估價時,那一長串的0就如同一顆顆重磅炸彈一樣,讓台下發出一片驚呼。坐在唐風對麵的那三位嘉賓也開始交頭接耳,其中的兩位紛紛搖頭,隻有國家博物館的那位專家露出些許深思的神情。


    範紫韻不慌不忙的說道:“四位嘉賓的估價出現了很大的分歧,但我們隻能聽到其中一位嘉賓為自己的估價做出解釋。誰來鑒定,由你決定,請大家拿起手中的投票器,支持一號嘉賓的請按一,支持二......支持神秘嘉賓的請按四,投票開始。”


    今天的投票注定隻能是走過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非國家博物館的那位重量級專家不可,但是,意外卻偏偏發生了,即時投票結果很快出來,唐風的得票超過百分之九十九。


    此刻,範紫韻的內心也在祈禱,她是真的希望唐風能夠拿出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他的估價。如果他的估價證據確鑿,充分合理,令人信服,那這檔節目肯定會上明天各大報紙的頭條。最最關鍵的是,下一期《盛世收藏》的收視率會因此而飆升,不,已經不能用飆升來形容了,簡直就是爆發或者是井噴。14億的端硯,這實在太瘋狂了。範紫韻心裏在充滿期待,嘴上可在說正事兒,她說道:“現在,我們就請唐先生說出他的估價理由。”


    ★我知道,在VIP章節裏不該寫這些的,但我還是忍不住。我是寧願太監也說不出諸如跪求訂閱之類的話的。但我請你們理解一下,一邊上班一邊寫書真的很不容易,我現在每天隻能睡四五個小時。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是真心支持這本書的,但是,慘淡的訂閱隻會讓傾覆為了生計而放棄寫作。你們不願意如此,傾覆更不願意如此。再次懇請大家支持正版訂閱,每次訂閱不過幾分錢,卻善莫大焉!★


    唐風調整了一下話筒,說道:“在作出這個估價之前,我想到過很多詞匯,諸如無價、價值連城之類的。但是,我覺得,古玩的價值還是需要用一個數字來量化,所以,我作出了14億的估價。即,13億多的中國公民,加上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全球的華夏子孫每一個人出一塊錢,這就是14億的由來。而這方硯台完全配得上這個估價,因為,這是一方‘正氣硯’、‘英雄硯’,這是嶽飛使用過的硯台,這硯背‘持堅守白,不磷不淄’的八字銘文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嶽飛親自篆刻的。而且,這方硯台的意義還遠不止於此,謝枋、文天祥、吳魯先後都使用過這方硯台,並添銘留款,這不是一方硯台,而是民族精神的傳承......”


    “好!”台下觀眾的喝彩聲打斷了唐風的話,掌聲如雷鳴一般響起,他們如此激動的表現不是因為唐風的話具有非同尋常的感染力,而是因為‘正氣硯’之名如雷貫耳,足以讓每一個龍的傳人血脈噴張、豪情四溢。


    在領導眼中,不明真相的永遠是群眾;在專家眼中,不明真相則是業餘愛好者。透過另外三位嘉賓的眼神,不難看出他們的態度,他們並不認可唐風的判斷


    如果這方端硯真的是正氣硯,它的價值根本就不能用錢來衡量,正如唐風口中所說的那樣,全球的華夏子孫每一個人出一塊錢,14億隻是象征意義上的估價,而不是真實的價值。


    範紫韻出生書香門第,她當然知道這方是事實存在的,但是,如果這真的是正氣硯,為什麽其他嘉賓都沒能看出來,唯獨唐風能看出來呢?要知道,這可是大名鼎鼎的古今第一硯啊。


    根據清朝道光年間的舉人梁紹王的《兩般秋雨庵隨筆.嶽忠武硯》的記載,嶽飛被害後,它的這方硯台幾經輾轉,最終流落到南宋末期詩人、抗元名將謝枋得的手上,他得此硯,如獲至寶,在硯堂留下了“枋得家藏嶽忠武墨跡,與銘文相若,此蓋忠武故物也”的銘文。


    南宋鹹淳九年十二月十三日,謝枋得將這方硯台轉贈給了文天祥,文天祥在硯台的硯堂下端篆刻上了‘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勿失道自全’的二十一字銘文。


    事實證明‘守之勿失’隻是一個美好願望,三位宋室孤忠死後,這方硯台經朝曆代,輾轉飄泊,閱盡世間滄桑。在1894的秋天,福建晉江人吳魯意外在皖南獲得此硯,吳魯有感於此硯‘得乾坤之正氣’,遂為之取名為‘正氣硯’


    相比名垂青史的嶽飛,謝枋得的忠義也毫不遜色,謝枋得是南宋寶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256年的進士,與文天祥同科。1257年,謝枋得因組織民兵抗元有功,任科舉考官,又因其性好直言,得罪權臣賈似道而遭黜斥。宋亡之後,謝枋得隱居福建,元朝屢次征召他入朝為官他都堅辭不應。1289年,當時的福建參政魏天祐強行將他押往元大都,但謝枋得堅貞不屈,在今天的北京法源寺絕食而死。


    為這方端硯起名的吳魯也不是無名之輩,吳魯字肅堂,號且園,光緒十六年的殿試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他為人剛正,一生憂國憂民,他所著的《百哀詩》深刻的記錄了腐朽無能、閉關自守的清政府致使中國陷於被動挨打的慘痛情景,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曆史價值。他對滿清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痛心疾首,《百哀詩》中充滿了憤慨,但是,當八國聯軍打進中國時,他又挺身而出,擔任清政府的軍務處總指揮,奮起抗戰。


    小小一方端石硯,書寫了豪情萬丈的“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書寫了視死如歸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書寫了正氣凜然的“毋效楚囚相對泣,拔劍收取舊山河”,當所有的這些,一一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時候,我們不再感慨民族的苦難,有的隻是一路披荊斬棘的豪邁!


    這就是傳承,民族精神的傳承,也隻有古玩,才能將這種傳承鐫刻得如此深刻形象,讓今人為止震撼。


    但是,唐風的判斷缺乏理論依據,這方古硯除了硯背上的‘持堅守白,不磷不淄’的八字銘文外,無一符合正氣硯的特質,連尺寸都小了幾號。


    ---月票能夠加速揭秘---決不讓你後悔---(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傾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傾覆並收藏盛世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