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討論完了女媧和妲己,嗬嗬,下麵我來嚐試分析一下孫悟空。(八度吧8du8百度搜索)
說的角度可能比較特別,不同意的朋友可以探討。
聲明:所有討論,都是在《西遊記》基礎上的,都是站在小說和神話立場上的。
有些朋友覺得《西遊記》中的孫大聖開始神武,後來懦弱,“一個賭,從此五指山下一晃數百年。雖然等來了唐僧,但也等來了緊箍咒,從此的大聖不再神通廣大,連老君看爐子的小童都得靠到處求人,才能擊敗,連晚輩紅孩兒,都無法擊敗。從此的大聖不再是大聖,而是悟空,老老實實的跟隨師父取經的孫悟空,齊天大聖之名已隨風散去。”(引用夏侯烈火朋友的話)
之所以引用這段話,並不是想反駁這位朋友什麽,更不是要抬高自己,貶低別人。而是因為,這個看法可能是很多朋友的看《西遊記》時的感覺吧,當然,大家討論的角度不同,可能會有多種思維,多種結果,我不過是從我自己的角度,來嚐試的論述一下。嗬嗬。
我個人的角度,在《西遊記》一百回中,孫悟空貫徹始終,因而全書就是他們修行的一個過程,悟空亦然。他由天地陰陽所化生,可以上天入地,傲視天下萬物,取經路上堅念不移,“成聖、為仙、做佛”本身就是一個悟空修行的過程;有牽有掛,頭上便是有金箍;無牽無掛,金箍自然就退去,成就佛果;反觀唐僧,有心拜佛,佛即是魔;無心拜佛,魔皆是佛,正如唐僧自己所說的: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西遊記》第十三回。
首先,我們來說說名字,唐三藏的三個弟子(白龍沒有法號不算)分別法號為:悟淨、悟能、悟空。
多看看這三個名字,能體會到什麽呢?嗬嗬,如果是對佛學有點研究的,估計都能有些體會吧。
悟是什麽意思呢?悟就是心靈實踐,或者叫做“修證”、“體證”等。而這三個徒弟的名字顯然是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對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對皈依法的暗示;“悟淨”是對皈依僧的暗示。
第一步,初入門徑,欲念紛雜,要看得清楚,就要清淨自身,清淨身心,是為:悟淨。做到這一點,需要平時的不斷修持,才能看得清晰、看得透徹,才能在滾滾紅塵、紛紛亂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
第二步,小有成就,由於修持,有了些許神通(所以八戒比沙和尚本是要大),但是,由於有了神通,自然又有了**。有了**則不是修行者希望看到的,也會阻礙修行,所以才需要悟能,要明白這些神通的含義,要看破這些神通的執著,是為:悟能。隻有悟了能,才可以更近一步。
第三步,達到最高境界的發現,應該就是悟空了。空明一切、洞悉一切。由於舍棄了**的吸引,達到了“空”的境界,但“空”是根本嗎?不是,佛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單純的“空”,仍是“有”的境界,並不是最高境界,所以要悟“空”,舍棄對“空”的執著,是為:悟空。
嗬嗬,說了半天,和大聖有何關係呢?我們回顧一下大聖的出生、學藝、成聖、被壓、取經、成聖的這些經曆,有沒有一些感覺呢?
早先的大聖,無憂無慮,逍遙自在。你看他與群猴玩耍,采花覓果,朝遊夜宿,正是所謂的“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啊。
後來,由於看到生老病死,產生了修行的心。(和釋迦牟尼很像啊)。
於是到了菩提祖師隱居所在的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學習。嗬嗬,靈台在哪裏呢?為什麽隻有“方寸”呢?有些對佛學稍有了解的人,再經過“方寸”的暗示,都可以想到了吧,乃“心”也。而“斜月三星”呢?暗指也是“心”(字的形狀:斜月像心字的一勾,三星像心字的三點)。
所以,可見,修行開始是修心啊。悟空這幾年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在修心。修心修什麽呢?乃悟淨也。
猴子本性純樸,原本就沒有什麽雜念,再加上這幾年的修行,自然就“淨”了,於是產生了“能”。
於是猴子學會了七十二變,法力高強了。“能”了,自然**就出來了。於是人前賣弄,被菩提祖師“你從那裏來,便從那裏去就是了。”
猴兒雖受到教訓,但仍為明悟。於是,又有“東海強得金箍棒”、“地府銷了生死簿”。其實,很多人覺得鬧天宮前期的大聖“為了自己和自己的族人能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惜踏破地府,與天爭鬥。管他勞什子神仙天規,為了自己的族人,十萬天兵照樣扁”。
嗬嗬,站在猴兒的立場上,當然痛快,當然逍遙,但有沒有想過,天地萬物各司其職,龍王何過?定海神針被搶?閻王何過?生死簿被銷?站在龍王和閻王的角度,猴兒與強盜、惡人何異?正是恃“能”傲物。
後來,天庭受封,嫌官小,造反。細想想,玉帝何過?原著中,有人承諾其為大官嗎?沒有。偷吃蟠桃不說,因聽仙女言“不曾聽得說”是否有他,就鬧了蟠桃宴會,再次造反。站在其它的角度,與惡霸何異?又是野性難馴,恃“能”傲物。
此為有“能”,而未“悟”。於是被壓“五指山”。被壓多年,醒悟不少,隨三藏取經。
但修行的增益談何容易?於是還是有野性難馴、心性不穩(居然要打師傅)的時候,故而有了金箍約束於他,使其循規蹈矩。
至此,悟“能”化為悟“空”。
在隨後的數年中,曆經磨難,猴兒能請朋友幫就請朋友幫,能請聖人降就請聖人降,雖也盡心竭力,但懂得了空明一切、洞悉一切,不再恃“能”傲物、草菅人命,不再一味蠻幹,罔顧因果。(由於可說的太多,唯恐帖子太長,就不詳細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以此觀點再看看原著,會有體會)。
直至“淩雲渡”前見自身,“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自此,悟“空”自身,諸法空相。有始有終,成就金身正果。
至於金箍,乃是修行人的諸多戒律、約束,今日成就,何來約束?“行者舉手去摸一摸,果然無之。”
所以,可見,一部《西遊記》,一本修行言。
覺得猴兒窩囊朋友,實是單純的從小說的角度看了熱鬧。殊不知,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猴兒最終能悟空,西行一路是根本。
由於可說的太多,時間短,錯別字難免,在這裏,也隻是一個簡單的概述,如果有不詳細、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朋友多包涵,共同探討。
--------------------------------------------------以上by南舟-----------------------
從悟空開始
首先,我之所以欣賞大聖不是像南舟說的那樣隻是為了"單純的從小說的角度看了熱鬧"是因為猴子有真性情不像世間的偽君子滿口的假道學,讓人惡心最重要的還是那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
想那閻王,龍王都是世間生靈頂禮膜供的人物,向來隻有欺負別人,那有別人欺負自家的,可惜遇上了大聖老吳一生剛正不阿,筆下的猴子自然也不畏權貴到是南舟說龍王,閻王,天庭怎麽怎麽無辜,我覺得不對吧,要不作者怎麽不選別人來當這個冤大頭呢?不知道南舟了不了解吳承恩的生平,他老兄就是折在權貴手上要想了解一本書首先也得了解作者啊
以上隻是我自己的看法,寫寫我自己喜歡大聖哪一點,免得被人誤會!
現在開始駁,南舟的文章的理論基礎就是佛理,但吳承恩信不信佛呢?我從網上找了以下材料,是西遊裏佛教幾個人物
一唐三藏
唐三藏是取經隊伍中的領導者,為一虔誠的佛教徒,對取經的信念非常堅定,在困難當前,他雖束手無策,有時情緒低落,但卻始終保持了不為威所屈、不為美色所動、不為利所誘的品格。正因在這一前提,才能團結起三名頑皮的徒弟,成功地取經回來。
但其優點似乎僅此而已,他雖有豐富的同情心,卻因而不分是非善惡,乃至敵我不分、人妖顛倒。有時又懦弱無能、優柔寡斷,眼淚多於行動,成為取經途中的累贅。因此,在性格上,他的弱正是突顯了悟空的強。尤其使人惱恨的是,常常聽信八戒的讒言,而念起緊箍咒,使悟空負屈蒙冤,受到不該有的折磨。《西遊記》第二十七回「?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遂美猴王」是個典型的例子。
唐僧使人惱恨的另一點是害怕受孫悟空的牽連,由此暴露出自私可鄙的心理。例如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裏,敘述悟空打死了六個攔路打劫的賊人,唐僧責備他:
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早還是山野中無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時衝撞了你,你也行凶,執著棍子,亂打傷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脫身?孫悟空說:師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卻要打死你哩。唐僧責他: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惡!忒惡!
更突出的例子是第五十六回「神狂誅草寇,道迷放心猿」裏,一群草寇捆住唐僧,唐僧盼望悟空相救。悟空打死二個草寇首領救出了唐僧,唐僧禱告曰:
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幾句祝詞表現了唐僧無情、自私的心理,亦是對佛門「光明正大」的犀利諷刺。
二如來佛與阿儺、伽葉二尊者
阿儺、伽葉二人為佛祖身旁的弟子,在佛教亦屬重要之人物,然我們在書中所見的尊者形象卻是:
阿儺、伽葉引唐僧看遍經名,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甚?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三藏聞言道:「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
堂堂尊者,竟作出索賄的事來,真令人不敢置信,可憐三藏跋涉萬裏,自沒想到菩薩們有此一招,別說孫悟空忍耐不住,相信讀者讀罷都搖頭不已。最後雖在悟空的堅持下傳了經書,仍是故意刁難,竟給了「無字之經」,換句話說就是白紙。作者用此事件,強力嘲諷了佛教的不守清規,堂堂尊者的形象當場變成?財作弊之徒。這還不打緊,更絕的是當師徒四人發現是白紙後,急回大雄寶殿找佛祖理論,佛祖竟然笑道:
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隻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春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隻可事此傳之耳。
讀者讀至此方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尊者隻是有樣學樣罷了,其對佛教的諷刺可謂辛辣入味。尤有甚者,那二尊者奉令複領四眾去取經書,仍問唐僧要些人事,唐僧隻好取出紫金缽盂奉上,隻見:
那阿儺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須臾,把臉皮都羞皺了,隻是拿著缽盂不放。伽葉卻?進閣檢經,一一查與三藏。
這不禁令人想起佛祖在靈山說法時,所發生的「拈花微笑」公案,當時那名微笑的弟子正好叫做摩訶伽葉,隻是在《西遊記》中的微笑,竟讓人有點起雞皮疙瘩。
從這些形象的描寫,作者顯然是將人性的黑暗麵寄托在佛教的人物上,這定非無意識或隨意的描寫,而是有其意義的。在一般的認知中,佛祖必然是正麵的意義,但作者在許多地方,所刻劃的佛教人物都是負麵的、虛偽的,如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中,就描寫一群不守清規的和尚,見三藏有一袈裟寶物,竟欲放火謀財,簡直與強盜無異!
因有關吳承恩生平事跡之資料不多,無法判定他是否有宗教上的信仰。但根據曆來學者的討論,可以確定吳承恩並不信佛,也不宣揚佛法。而從書中佛道鬥法,往往佛勝道敗的結果來看,更不可能信道。所以我們可說,《西遊記》中的佛道二教隻是小說中的框架,並非實質的內容。小說盡管說了些宗教上的好話,對它們的揶揄嘲弄卻更多。很明顯的,《西遊記》一書的目的不在對宗教的認識、佛教的尊崇,而是用詼諧幽默的手法寫盡人間、天界的形形色色。並以豐富的幻想、活潑的人物形象,突顯不合理的一切事物,讓人笑中帶淚。
用宗教人物形象來寫作小說,所表現出來的形象,與作者對其宗教的認知有很大關係。吳承恩在仕途上雖不順遂,卻是個「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成,清雅流麗,有秦少遊之風。」的知識份子,必然讀過《老子》及佛經等書,怎不知道家、佛家的思想呢?故他明知那些宗教人物之形象與他所刻劃出的形象有別,仍要加油添醋、嘲諷揶揄一番,明顯是有意識的扭曲,而非隨意改寫。其因或許是明代佛、道等宗教大盛,宗教之亂象順時而起,如假借宗教之名以行斂財之實等等。故作者欲批判當時宗教之亂象,乃以小說來突顯問題。
綜上似乎老吳不太信佛啊而南舟卻用佛的角度來解釋,我真是無語了可以說南舟的基礎理論就非常的不牢靠,針對一個不信佛甚至對佛有點不屑的人寫出的作品,南舟卻用佛的角度來解釋,真是好滑稽啊!
"所以,可見,一部《西遊記》,一本修行言。
覺得猴兒窩囊朋友,實是單純的從小說的角度看了熱鬧。殊不知,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猴兒最終能悟空,西行一路是根本。"
南舟同誌似乎沒資格說別人啊,因為你理解的就大有問題。
--------------------------------------------------以上by夏侯烈火-------------------
本頁地址:
<inputonclick=copytoclipboard_qq()type=buttonvalue=發給qq好友閱讀><inputonclick=copytoclipboard_ubb()type=buttonvalue=發到論壇共享閱讀>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mianhuatang.info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討論完了女媧和妲己,嗬嗬,下麵我來嚐試分析一下孫悟空。(八度吧8du8百度搜索)
說的角度可能比較特別,不同意的朋友可以探討。
聲明:所有討論,都是在《西遊記》基礎上的,都是站在小說和神話立場上的。
有些朋友覺得《西遊記》中的孫大聖開始神武,後來懦弱,“一個賭,從此五指山下一晃數百年。雖然等來了唐僧,但也等來了緊箍咒,從此的大聖不再神通廣大,連老君看爐子的小童都得靠到處求人,才能擊敗,連晚輩紅孩兒,都無法擊敗。從此的大聖不再是大聖,而是悟空,老老實實的跟隨師父取經的孫悟空,齊天大聖之名已隨風散去。”(引用夏侯烈火朋友的話)
之所以引用這段話,並不是想反駁這位朋友什麽,更不是要抬高自己,貶低別人。而是因為,這個看法可能是很多朋友的看《西遊記》時的感覺吧,當然,大家討論的角度不同,可能會有多種思維,多種結果,我不過是從我自己的角度,來嚐試的論述一下。嗬嗬。
我個人的角度,在《西遊記》一百回中,孫悟空貫徹始終,因而全書就是他們修行的一個過程,悟空亦然。他由天地陰陽所化生,可以上天入地,傲視天下萬物,取經路上堅念不移,“成聖、為仙、做佛”本身就是一個悟空修行的過程;有牽有掛,頭上便是有金箍;無牽無掛,金箍自然就退去,成就佛果;反觀唐僧,有心拜佛,佛即是魔;無心拜佛,魔皆是佛,正如唐僧自己所說的: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西遊記》第十三回。
首先,我們來說說名字,唐三藏的三個弟子(白龍沒有法號不算)分別法號為:悟淨、悟能、悟空。
多看看這三個名字,能體會到什麽呢?嗬嗬,如果是對佛學有點研究的,估計都能有些體會吧。
悟是什麽意思呢?悟就是心靈實踐,或者叫做“修證”、“體證”等。而這三個徒弟的名字顯然是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對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對皈依法的暗示;“悟淨”是對皈依僧的暗示。
第一步,初入門徑,欲念紛雜,要看得清楚,就要清淨自身,清淨身心,是為:悟淨。做到這一點,需要平時的不斷修持,才能看得清晰、看得透徹,才能在滾滾紅塵、紛紛亂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
第二步,小有成就,由於修持,有了些許神通(所以八戒比沙和尚本是要大),但是,由於有了神通,自然又有了**。有了**則不是修行者希望看到的,也會阻礙修行,所以才需要悟能,要明白這些神通的含義,要看破這些神通的執著,是為:悟能。隻有悟了能,才可以更近一步。
第三步,達到最高境界的發現,應該就是悟空了。空明一切、洞悉一切。由於舍棄了**的吸引,達到了“空”的境界,但“空”是根本嗎?不是,佛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單純的“空”,仍是“有”的境界,並不是最高境界,所以要悟“空”,舍棄對“空”的執著,是為:悟空。
嗬嗬,說了半天,和大聖有何關係呢?我們回顧一下大聖的出生、學藝、成聖、被壓、取經、成聖的這些經曆,有沒有一些感覺呢?
早先的大聖,無憂無慮,逍遙自在。你看他與群猴玩耍,采花覓果,朝遊夜宿,正是所謂的“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啊。
後來,由於看到生老病死,產生了修行的心。(和釋迦牟尼很像啊)。
於是到了菩提祖師隱居所在的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學習。嗬嗬,靈台在哪裏呢?為什麽隻有“方寸”呢?有些對佛學稍有了解的人,再經過“方寸”的暗示,都可以想到了吧,乃“心”也。而“斜月三星”呢?暗指也是“心”(字的形狀:斜月像心字的一勾,三星像心字的三點)。
所以,可見,修行開始是修心啊。悟空這幾年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在修心。修心修什麽呢?乃悟淨也。
猴子本性純樸,原本就沒有什麽雜念,再加上這幾年的修行,自然就“淨”了,於是產生了“能”。
於是猴子學會了七十二變,法力高強了。“能”了,自然**就出來了。於是人前賣弄,被菩提祖師“你從那裏來,便從那裏去就是了。”
猴兒雖受到教訓,但仍為明悟。於是,又有“東海強得金箍棒”、“地府銷了生死簿”。其實,很多人覺得鬧天宮前期的大聖“為了自己和自己的族人能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惜踏破地府,與天爭鬥。管他勞什子神仙天規,為了自己的族人,十萬天兵照樣扁”。
嗬嗬,站在猴兒的立場上,當然痛快,當然逍遙,但有沒有想過,天地萬物各司其職,龍王何過?定海神針被搶?閻王何過?生死簿被銷?站在龍王和閻王的角度,猴兒與強盜、惡人何異?正是恃“能”傲物。
後來,天庭受封,嫌官小,造反。細想想,玉帝何過?原著中,有人承諾其為大官嗎?沒有。偷吃蟠桃不說,因聽仙女言“不曾聽得說”是否有他,就鬧了蟠桃宴會,再次造反。站在其它的角度,與惡霸何異?又是野性難馴,恃“能”傲物。
此為有“能”,而未“悟”。於是被壓“五指山”。被壓多年,醒悟不少,隨三藏取經。
但修行的增益談何容易?於是還是有野性難馴、心性不穩(居然要打師傅)的時候,故而有了金箍約束於他,使其循規蹈矩。
至此,悟“能”化為悟“空”。
在隨後的數年中,曆經磨難,猴兒能請朋友幫就請朋友幫,能請聖人降就請聖人降,雖也盡心竭力,但懂得了空明一切、洞悉一切,不再恃“能”傲物、草菅人命,不再一味蠻幹,罔顧因果。(由於可說的太多,唯恐帖子太長,就不詳細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以此觀點再看看原著,會有體會)。
直至“淩雲渡”前見自身,“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自此,悟“空”自身,諸法空相。有始有終,成就金身正果。
至於金箍,乃是修行人的諸多戒律、約束,今日成就,何來約束?“行者舉手去摸一摸,果然無之。”
所以,可見,一部《西遊記》,一本修行言。
覺得猴兒窩囊朋友,實是單純的從小說的角度看了熱鬧。殊不知,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猴兒最終能悟空,西行一路是根本。
由於可說的太多,時間短,錯別字難免,在這裏,也隻是一個簡單的概述,如果有不詳細、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朋友多包涵,共同探討。
--------------------------------------------------以上by南舟-----------------------
從悟空開始
首先,我之所以欣賞大聖不是像南舟說的那樣隻是為了"單純的從小說的角度看了熱鬧"是因為猴子有真性情不像世間的偽君子滿口的假道學,讓人惡心最重要的還是那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
想那閻王,龍王都是世間生靈頂禮膜供的人物,向來隻有欺負別人,那有別人欺負自家的,可惜遇上了大聖老吳一生剛正不阿,筆下的猴子自然也不畏權貴到是南舟說龍王,閻王,天庭怎麽怎麽無辜,我覺得不對吧,要不作者怎麽不選別人來當這個冤大頭呢?不知道南舟了不了解吳承恩的生平,他老兄就是折在權貴手上要想了解一本書首先也得了解作者啊
以上隻是我自己的看法,寫寫我自己喜歡大聖哪一點,免得被人誤會!
現在開始駁,南舟的文章的理論基礎就是佛理,但吳承恩信不信佛呢?我從網上找了以下材料,是西遊裏佛教幾個人物
一唐三藏
唐三藏是取經隊伍中的領導者,為一虔誠的佛教徒,對取經的信念非常堅定,在困難當前,他雖束手無策,有時情緒低落,但卻始終保持了不為威所屈、不為美色所動、不為利所誘的品格。正因在這一前提,才能團結起三名頑皮的徒弟,成功地取經回來。
但其優點似乎僅此而已,他雖有豐富的同情心,卻因而不分是非善惡,乃至敵我不分、人妖顛倒。有時又懦弱無能、優柔寡斷,眼淚多於行動,成為取經途中的累贅。因此,在性格上,他的弱正是突顯了悟空的強。尤其使人惱恨的是,常常聽信八戒的讒言,而念起緊箍咒,使悟空負屈蒙冤,受到不該有的折磨。《西遊記》第二十七回「?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遂美猴王」是個典型的例子。
唐僧使人惱恨的另一點是害怕受孫悟空的牽連,由此暴露出自私可鄙的心理。例如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裏,敘述悟空打死了六個攔路打劫的賊人,唐僧責備他:
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早還是山野中無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時衝撞了你,你也行凶,執著棍子,亂打傷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脫身?孫悟空說:師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卻要打死你哩。唐僧責他: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惡!忒惡!
更突出的例子是第五十六回「神狂誅草寇,道迷放心猿」裏,一群草寇捆住唐僧,唐僧盼望悟空相救。悟空打死二個草寇首領救出了唐僧,唐僧禱告曰:
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幾句祝詞表現了唐僧無情、自私的心理,亦是對佛門「光明正大」的犀利諷刺。
二如來佛與阿儺、伽葉二尊者
阿儺、伽葉二人為佛祖身旁的弟子,在佛教亦屬重要之人物,然我們在書中所見的尊者形象卻是:
阿儺、伽葉引唐僧看遍經名,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甚?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三藏聞言道:「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
堂堂尊者,竟作出索賄的事來,真令人不敢置信,可憐三藏跋涉萬裏,自沒想到菩薩們有此一招,別說孫悟空忍耐不住,相信讀者讀罷都搖頭不已。最後雖在悟空的堅持下傳了經書,仍是故意刁難,竟給了「無字之經」,換句話說就是白紙。作者用此事件,強力嘲諷了佛教的不守清規,堂堂尊者的形象當場變成?財作弊之徒。這還不打緊,更絕的是當師徒四人發現是白紙後,急回大雄寶殿找佛祖理論,佛祖竟然笑道:
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隻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春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隻可事此傳之耳。
讀者讀至此方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尊者隻是有樣學樣罷了,其對佛教的諷刺可謂辛辣入味。尤有甚者,那二尊者奉令複領四眾去取經書,仍問唐僧要些人事,唐僧隻好取出紫金缽盂奉上,隻見:
那阿儺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須臾,把臉皮都羞皺了,隻是拿著缽盂不放。伽葉卻?進閣檢經,一一查與三藏。
這不禁令人想起佛祖在靈山說法時,所發生的「拈花微笑」公案,當時那名微笑的弟子正好叫做摩訶伽葉,隻是在《西遊記》中的微笑,竟讓人有點起雞皮疙瘩。
從這些形象的描寫,作者顯然是將人性的黑暗麵寄托在佛教的人物上,這定非無意識或隨意的描寫,而是有其意義的。在一般的認知中,佛祖必然是正麵的意義,但作者在許多地方,所刻劃的佛教人物都是負麵的、虛偽的,如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中,就描寫一群不守清規的和尚,見三藏有一袈裟寶物,竟欲放火謀財,簡直與強盜無異!
因有關吳承恩生平事跡之資料不多,無法判定他是否有宗教上的信仰。但根據曆來學者的討論,可以確定吳承恩並不信佛,也不宣揚佛法。而從書中佛道鬥法,往往佛勝道敗的結果來看,更不可能信道。所以我們可說,《西遊記》中的佛道二教隻是小說中的框架,並非實質的內容。小說盡管說了些宗教上的好話,對它們的揶揄嘲弄卻更多。很明顯的,《西遊記》一書的目的不在對宗教的認識、佛教的尊崇,而是用詼諧幽默的手法寫盡人間、天界的形形色色。並以豐富的幻想、活潑的人物形象,突顯不合理的一切事物,讓人笑中帶淚。
用宗教人物形象來寫作小說,所表現出來的形象,與作者對其宗教的認知有很大關係。吳承恩在仕途上雖不順遂,卻是個「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成,清雅流麗,有秦少遊之風。」的知識份子,必然讀過《老子》及佛經等書,怎不知道家、佛家的思想呢?故他明知那些宗教人物之形象與他所刻劃出的形象有別,仍要加油添醋、嘲諷揶揄一番,明顯是有意識的扭曲,而非隨意改寫。其因或許是明代佛、道等宗教大盛,宗教之亂象順時而起,如假借宗教之名以行斂財之實等等。故作者欲批判當時宗教之亂象,乃以小說來突顯問題。
綜上似乎老吳不太信佛啊而南舟卻用佛的角度來解釋,我真是無語了可以說南舟的基礎理論就非常的不牢靠,針對一個不信佛甚至對佛有點不屑的人寫出的作品,南舟卻用佛的角度來解釋,真是好滑稽啊!
"所以,可見,一部《西遊記》,一本修行言。
覺得猴兒窩囊朋友,實是單純的從小說的角度看了熱鬧。殊不知,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猴兒最終能悟空,西行一路是根本。"
南舟同誌似乎沒資格說別人啊,因為你理解的就大有問題。
--------------------------------------------------以上by夏侯烈火-------------------
本頁地址:
<inputonclick=copytoclipboard_qq()type=buttonvalue=發給qq好友閱讀><inputonclick=copytoclipboard_ubb()type=buttonvalue=發到論壇共享閱讀>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mianhuatang.info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