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為例
摘要時代呼喚我們要高度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結合多媒體技術,切實地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這是素質教育探索的一個新課題。
關鍵字
素質教育探索|學生自主地學習|多媒體教學|教學體會|曆史論文|世界曆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論文序
1.利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技術探索素質教育中讓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性。
2.以課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為例具體闡述在實踐中如何結合先進教學技術和理念來組織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2。1組織教學的思路和課堂設計等是組織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探索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2。2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目標的具體完成過程的演示側記和思路。
3。
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取得後思索利用先進教學技術和理念及學生自主性學習來探索素質教育的體會。
正文
一.利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技術探索素質教育中讓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性。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拓寬教育渠道,有助於實現曆史課教學的知識傳授、德育、能力培養等目標。考慮到初中學生年齡一般在11~16歲左右,正是由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是青少年人生觀、世界觀正在逐步形成和確立重要時期。21世紀的“文盲”和“傻瓜”很可能是那些不會通過自學而不斷更新知識的人。時代呼喚我們要高度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我們應該在教學中給每一個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自學環境和機會,並指導他們學會自主地學習。
曆史教師如何依據教材內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據青少年的認知特點,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活潑地學習和發展自己個性。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全麵提高學生素質,我認為是實施素質教育,優化教學質量的重要課題。多媒體輔助教學科技含量高,製作耗時、費力且需要一定的資金。因此,我在使用cai課件模式之前非常謹慎的選擇教學內容。一般選擇那些內容含量大,線索複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講清,其他教學手段不易體現,多媒體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的課文。
任何一種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的。多媒體教學必須服從於課文的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課程的教學目標乃至服務於學生發展和能力培養這一最高目標。作為一個老師在製作cai課件和教學中時更應該準確確立課文素質教育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切實地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這是整個教學成敗的關鍵。
二.以課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為例,闡述在實踐中如何結合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技術來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地學習。
我以初三曆史課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為例,談談我在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技術,組織學生的自主地學習,探索素質教育的體會和感想。
(一)組織教學的思路和課堂設計等是組織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索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考試大綱構建學科教學的目標體係,並將目標體係分解到各個教學單元形成子目標,再將子目標落實到每一課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設計好課堂教學活動。
教師根據教學目的提出目標要求,使學生明確學習這部分內容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使教學目標能順利完成,同時也可以使抽象的目標具體化。這樣,目標便會成為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先導,完成目標便又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新的內驅力。才能使學生把握了自主學習的方向,避免學習的盲目性。
在課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的教學前期準備製作cai課件時除了對重點、難點、知識教學點和德育滲透點的準確把握,合理布局以外,我把能力訓練點作為組織學生自主地學習籌劃多媒體技術和教學結合的重要因素。具體到課文中就以下兩個問題進行了設計:1通過分析慕尼黑協定的簽署及其影響,培養學生分析曆史現象、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2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養學生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難點、重點的突破和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目標的具體完成過程的思路和演示側記。
1.創設情境,影音引入,使學生“樂”於學習。
心理學、傳播學、信息論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習過程中,同時使用聽覺和視覺,能明顯提高學習效率與記憶,也就是說,通過多種媒體可以增進信息傳輸的時效性。這時的學習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圖、文、聲同時刺激大腦神經,使學習效果更好、更快、更紮實。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圖、文、聲並茂及演示動畫的功能,製作了一個動態畫麵,首先出現《二戰中法西斯軍隊》的背景圖片,在緊張而又有窒息感的二戰德軍裝甲兵音樂伴奏下打字機效果顯現**主席對二戰的評價,再由遠到近旋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金錢損失、人員傷亡等各個方麵的重要數據,使同學們對給人類曆史帶來浩劫這次戰爭有一個較為理性的總體的認識。
再播放一段用會形會影軟件編輯加工濃縮的《二次世界大戰的簡介》的avi影音文件,上課一開始就把學生置於戰前緊張的曆史情境中,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情趣。
在實踐中,特別是通過創設特定的曆史情境,把學生的學習活動融入曆史情境之中,使學生由感覺深入到思維和情感領域,引起認知和情意的變化,是使學生“樂”於自主地學習的最有效途徑。
2.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願意”學
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過:“教育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當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個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動。興趣即是教學的手段,又是教學的目的。”興趣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興趣能促進人充分發揮智力作用,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激發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熱情。
我通過精心設疑,巧設懸念,來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用課件幻燈片將德國在歐洲的版圖擴張更加直觀地表現出來。
我通過photoshop和ppt本身具有的圖形繪製和動畫設置,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擴張圖進行了全麵的修改。也就是德國即將占領哪個地區,那個地區的顏色就連續閃爍幾次,最後變成與德國同樣的顏色(德國灰),即表明該國(或地區)被納粹德國吞並了。通過這一設計,使書本上的死地圖變活了。讓同學們深刻感受了法西斯的凶殘和侵略本性。
在學生的興趣被強烈地被調動以後,適時地設計一係列的討論分析,把學生們融入進熱烈的討論氛圍。
a.引導學生分析討論:英、法兩國與捷克斯洛伐克本無利害衝突,況且法國還是捷的同盟國,那麽它們為什麽與德、意一起策劃慕尼黑陰謀,支持德國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呢?
b.提問、引導討論:德國侵占波蘭後的戰略目標是向東還是向西?為什麽?
3。注意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
在教學中,我還通過精心選編問題來達到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目的。通過問題的設計,討論分析和問題的解決的方式來完成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學習,也使學習有了更良好的成效性。
a.指導學生學會綜合歸納,思考分析,排除難點。
例如提出思考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觀點,戰爭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那麽,如何分析和評價二戰初期的戰爭性質和蘇聯衛國戰爭的性質?在學生嚐試分析回答後,教師的適時總結出二戰初期,英法和德意之間的戰爭,是以對外侵略擴張,爭霸世界為目的的,因此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中國、埃塞俄比亞、西班牙為維護民族獨立而反對法西斯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蘇聯衛國戰爭是反對法西斯入侵,捍衛社會主義祖國而進行的自衛戰爭,是正義的戰爭。後來,英美等國與蘇聯、中國等被法西斯侵略國家一道打擊德、日、意侵略,其戰爭也就具有反法西斯戰爭的性質。這樣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b.指導學生利用現有工具書查資料,進行自已閱讀。
例如在學習“日本偷襲珍珠港”這一內容時,利用教學掛圖《二戰中的亞太戰場》和學生自有的工具書《世界曆史地圖冊》讓學生自己閱讀,查看來了解珍珠港的重要的戰略地位,它位於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南部,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活動中心;也是日本南進的最大障礙。再看1942年12月7日,日軍對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學生們通過自讀教材和配合地圖來理解教材內容,對於戰爭的爆發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c.通過研討,引導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
在講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的這一內容時,因為這個問題是本課的難點,因此我設計讓課件顯示出以下問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樣形成?標誌是什麽?
二戰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什麽未能聯合起來?
1942年,有哪些因素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學生閱讀課文後組織了熱烈的討論、討論中學生們學會了回顧已經學過的知識來做作出更完善的答案。
布置的課後作業: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有哪些表現?談談你對綏靖政策的看法。在批閱課後作業時,我發現學生們的鑽研深入,思路開闊,他們正在熟練地成為了曆史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綜合歸納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三.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取得後思索利用先進教學技術和理念及學生自主性學習來探索素質教育的體會。
綜觀整個教學中,學生們是通過欣賞一曲曲契合曆史背景的音樂《喀秋莎》、《在烏克蘭廣闊的田野上》,來感受的那段流逝的戰爭歲月的氛圍;通過觀察瀏覽一幅幅真實記錄曆史的圖像去領悟了一種曆史現象;通過觀看一段段形象生動影片片段來了解戰爭的殘酷和破壞。多媒體曆史課堂因此而呈現出了豐富多彩情境。學生們的參與意識因此而十分的踴躍。
課後,學生們都認為這是一堂獲益非淺的課。學生不僅對二次大戰過程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有了清晰的了解,而且對當時的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和戰爭背景等也有了較深層麵的理解;對希特勒、斯大林等曆史人物的功過也能夠辯證地進行評價。既完成了本課基礎知識的傳授,又培養了學生的分析綜合和概括能力。課堂知識的傳授同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的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勢使學生進入特定的曆史氛圍中,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促進學生的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最後多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進行創造性思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平台所倡導出來的參與意識,培養的學生創新精神。在我們的多媒體課堂上學生們對曆史的全新體驗實際上成就了一種創造性的創新活動。
學生的自主地學習同時還把教師從繁瑣的教學中解脫出來,以便抽出更多時間來繼續深入學習和研究;學生則從“填鴨似”的教學中解放出來,各方麵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為今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摘要時代呼喚我們要高度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結合多媒體技術,切實地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這是素質教育探索的一個新課題。
關鍵字
素質教育探索|學生自主地學習|多媒體教學|教學體會|曆史論文|世界曆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論文序
1.利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技術探索素質教育中讓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性。
2.以課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為例具體闡述在實踐中如何結合先進教學技術和理念來組織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2。1組織教學的思路和課堂設計等是組織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探索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2。2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目標的具體完成過程的演示側記和思路。
3。
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取得後思索利用先進教學技術和理念及學生自主性學習來探索素質教育的體會。
正文
一.利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技術探索素質教育中讓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性。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拓寬教育渠道,有助於實現曆史課教學的知識傳授、德育、能力培養等目標。考慮到初中學生年齡一般在11~16歲左右,正是由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是青少年人生觀、世界觀正在逐步形成和確立重要時期。21世紀的“文盲”和“傻瓜”很可能是那些不會通過自學而不斷更新知識的人。時代呼喚我們要高度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我們應該在教學中給每一個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自學環境和機會,並指導他們學會自主地學習。
曆史教師如何依據教材內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據青少年的認知特點,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活潑地學習和發展自己個性。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全麵提高學生素質,我認為是實施素質教育,優化教學質量的重要課題。多媒體輔助教學科技含量高,製作耗時、費力且需要一定的資金。因此,我在使用cai課件模式之前非常謹慎的選擇教學內容。一般選擇那些內容含量大,線索複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講清,其他教學手段不易體現,多媒體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的課文。
任何一種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的。多媒體教學必須服從於課文的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課程的教學目標乃至服務於學生發展和能力培養這一最高目標。作為一個老師在製作cai課件和教學中時更應該準確確立課文素質教育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切實地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這是整個教學成敗的關鍵。
二.以課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為例,闡述在實踐中如何結合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技術來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地學習。
我以初三曆史課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為例,談談我在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技術,組織學生的自主地學習,探索素質教育的體會和感想。
(一)組織教學的思路和課堂設計等是組織學生自主性學習探索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考試大綱構建學科教學的目標體係,並將目標體係分解到各個教學單元形成子目標,再將子目標落實到每一課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設計好課堂教學活動。
教師根據教學目的提出目標要求,使學生明確學習這部分內容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使教學目標能順利完成,同時也可以使抽象的目標具體化。這樣,目標便會成為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先導,完成目標便又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新的內驅力。才能使學生把握了自主學習的方向,避免學習的盲目性。
在課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的教學前期準備製作cai課件時除了對重點、難點、知識教學點和德育滲透點的準確把握,合理布局以外,我把能力訓練點作為組織學生自主地學習籌劃多媒體技術和教學結合的重要因素。具體到課文中就以下兩個問題進行了設計:1通過分析慕尼黑協定的簽署及其影響,培養學生分析曆史現象、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2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題,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養學生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難點、重點的突破和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目標的具體完成過程的思路和演示側記。
1.創設情境,影音引入,使學生“樂”於學習。
心理學、傳播學、信息論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習過程中,同時使用聽覺和視覺,能明顯提高學習效率與記憶,也就是說,通過多種媒體可以增進信息傳輸的時效性。這時的學習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圖、文、聲同時刺激大腦神經,使學習效果更好、更快、更紮實。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圖、文、聲並茂及演示動畫的功能,製作了一個動態畫麵,首先出現《二戰中法西斯軍隊》的背景圖片,在緊張而又有窒息感的二戰德軍裝甲兵音樂伴奏下打字機效果顯現**主席對二戰的評價,再由遠到近旋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金錢損失、人員傷亡等各個方麵的重要數據,使同學們對給人類曆史帶來浩劫這次戰爭有一個較為理性的總體的認識。
再播放一段用會形會影軟件編輯加工濃縮的《二次世界大戰的簡介》的avi影音文件,上課一開始就把學生置於戰前緊張的曆史情境中,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情趣。
在實踐中,特別是通過創設特定的曆史情境,把學生的學習活動融入曆史情境之中,使學生由感覺深入到思維和情感領域,引起認知和情意的變化,是使學生“樂”於自主地學習的最有效途徑。
2.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願意”學
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過:“教育應當貫穿在學生的興趣當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個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動。興趣即是教學的手段,又是教學的目的。”興趣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興趣能促進人充分發揮智力作用,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激發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熱情。
我通過精心設疑,巧設懸念,來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用課件幻燈片將德國在歐洲的版圖擴張更加直觀地表現出來。
我通過photoshop和ppt本身具有的圖形繪製和動畫設置,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擴張圖進行了全麵的修改。也就是德國即將占領哪個地區,那個地區的顏色就連續閃爍幾次,最後變成與德國同樣的顏色(德國灰),即表明該國(或地區)被納粹德國吞並了。通過這一設計,使書本上的死地圖變活了。讓同學們深刻感受了法西斯的凶殘和侵略本性。
在學生的興趣被強烈地被調動以後,適時地設計一係列的討論分析,把學生們融入進熱烈的討論氛圍。
a.引導學生分析討論:英、法兩國與捷克斯洛伐克本無利害衝突,況且法國還是捷的同盟國,那麽它們為什麽與德、意一起策劃慕尼黑陰謀,支持德國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呢?
b.提問、引導討論:德國侵占波蘭後的戰略目標是向東還是向西?為什麽?
3。注意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
在教學中,我還通過精心選編問題來達到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目的。通過問題的設計,討論分析和問題的解決的方式來完成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學習,也使學習有了更良好的成效性。
a.指導學生學會綜合歸納,思考分析,排除難點。
例如提出思考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觀點,戰爭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那麽,如何分析和評價二戰初期的戰爭性質和蘇聯衛國戰爭的性質?在學生嚐試分析回答後,教師的適時總結出二戰初期,英法和德意之間的戰爭,是以對外侵略擴張,爭霸世界為目的的,因此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中國、埃塞俄比亞、西班牙為維護民族獨立而反對法西斯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蘇聯衛國戰爭是反對法西斯入侵,捍衛社會主義祖國而進行的自衛戰爭,是正義的戰爭。後來,英美等國與蘇聯、中國等被法西斯侵略國家一道打擊德、日、意侵略,其戰爭也就具有反法西斯戰爭的性質。這樣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b.指導學生利用現有工具書查資料,進行自已閱讀。
例如在學習“日本偷襲珍珠港”這一內容時,利用教學掛圖《二戰中的亞太戰場》和學生自有的工具書《世界曆史地圖冊》讓學生自己閱讀,查看來了解珍珠港的重要的戰略地位,它位於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南部,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活動中心;也是日本南進的最大障礙。再看1942年12月7日,日軍對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學生們通過自讀教材和配合地圖來理解教材內容,對於戰爭的爆發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c.通過研討,引導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
在講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的這一內容時,因為這個問題是本課的難點,因此我設計讓課件顯示出以下問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樣形成?標誌是什麽?
二戰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什麽未能聯合起來?
1942年,有哪些因素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學生閱讀課文後組織了熱烈的討論、討論中學生們學會了回顧已經學過的知識來做作出更完善的答案。
布置的課後作業:英、法等國推行綏靖政策有哪些表現?談談你對綏靖政策的看法。在批閱課後作業時,我發現學生們的鑽研深入,思路開闊,他們正在熟練地成為了曆史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綜合歸納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三.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取得後思索利用先進教學技術和理念及學生自主性學習來探索素質教育的體會。
綜觀整個教學中,學生們是通過欣賞一曲曲契合曆史背景的音樂《喀秋莎》、《在烏克蘭廣闊的田野上》,來感受的那段流逝的戰爭歲月的氛圍;通過觀察瀏覽一幅幅真實記錄曆史的圖像去領悟了一種曆史現象;通過觀看一段段形象生動影片片段來了解戰爭的殘酷和破壞。多媒體曆史課堂因此而呈現出了豐富多彩情境。學生們的參與意識因此而十分的踴躍。
課後,學生們都認為這是一堂獲益非淺的課。學生不僅對二次大戰過程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有了清晰的了解,而且對當時的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和戰爭背景等也有了較深層麵的理解;對希特勒、斯大林等曆史人物的功過也能夠辯證地進行評價。既完成了本課基礎知識的傳授,又培養了學生的分析綜合和概括能力。課堂知識的傳授同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的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勢使學生進入特定的曆史氛圍中,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促進學生的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最後多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進行創造性思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平台所倡導出來的參與意識,培養的學生創新精神。在我們的多媒體課堂上學生們對曆史的全新體驗實際上成就了一種創造性的創新活動。
學生的自主地學習同時還把教師從繁瑣的教學中解脫出來,以便抽出更多時間來繼續深入學習和研究;學生則從“填鴨似”的教學中解放出來,各方麵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為今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