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從曆史課《三國鼎立》的教學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說:“一個不懂得自己出生前曆史的人,永遠是個孩子。(.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曆史是一部真實動人的生活教科書。對個人來說,曆史有助於培養人的曆史感、開拓人的胸襟、陶冶人的品格情操、升華人的精神。不僅如此,人們通過學習和研究曆史,還能啟迪智慧,增長才能,提高文化素養,從而提高認識、分析問題和處事應變能力。對國家來說,曆史是我們振興中華、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門指導性學科,國策的製定、國家的去向等重大問題都與之關係密切。


    而曆史的創新教育更是時代的要求,是已經到來的21世紀對人的需要,也是人的發展對自身的必然要求。人的創造力固然與天賦有一定的聯係,但主要是後天培養和教育的結果,因此,從小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成為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創新教育由此提出。它要求我們在教育中貫徹創新這一思想,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曆史學科是基礎教育中的一員,理所當然地擔負著創新教育的任務。


    要在學科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首先必須正確地把握創新教育的內涵與本質,做到目標清晰、定位準確、方法恰當。


    創新教育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創新(創造)。廣義的創新(創造)是從社會意義來考察的,其主體是科學技術人員,價值取向是社會價值??創造物(理論或實物);創新教育是個特定的概念,著眼於個人意義上的考察,其主體是學生,其價值是教育價值,即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創新思維、動手能力為核心,學生在自身的心智水平上去創造一些“前所未有”的東西,帶動學生整體素質的自主構建和協同發展。


    為達到這一目標,我在初一曆史課《三國鼎立》教學中借助多媒體這種先進而有效的教學手段,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主,單純傳授曆史知識與方法的傳統教學模式,變由教師調控,學生認知活動和學生心智發展同步進行的三維教學結構,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及能力。下麵談一談我在教學中的淺薄認識:1.設疑導學。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興趣。


    設疑導學是一種極好的手段,質疑、解疑是創造性思維的誘因和創新思維能力不斷增長的有效途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柏拉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如果能對曆史問題進行巧妙設計,給學生創造一個妙趣橫生的思維意境,就能刺激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這比一般平鋪直敘式的提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例如: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分析,涉及政治優勢,經濟優勢、軍事優勢,單純地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而全麵概述背景,實際就超越了學生的心智水平。科學和做法是分層設問,逐步導入:1簡述官渡之戰前,東漢末年的政治格局有何特征?2官渡之戰的經過,曹操是怎麽樣打敗袁紹,獲得勝利的?一個問題先分解為兩個緊密相連的,各為係統最終又有機形成整體的相扣層次,化大為小、化難為易,便於學生思索作答。


    邊問邊導,能保持學生參與的興趣,參與的廣度與深度也在逐步擴大與發展,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了提高,有利於促使他們善思、探索、勇於實踐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


    2.創設情境,鼓勵主動探索與尋求。


    現代教學的一大特征就是啟發性,啟發的要素之一在於創設問題情境。情境創設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課程標準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書在內的多樣化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掌握知識、思索、探求、實踐的空間。就曆史學科而言,其創設情境的基本來源為教材、相關的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料。


    例如:講述赤壁之戰的小故事。我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向學生提供一些緊扣教材和主題的史實材料:《諸葛亮》中火燒赤壁的影片節選,小學語文課文《赤壁之戰》和蘇軾的《赤壁懷古》詩文等影音圖文資料。讓學生在閱讀觀看後講述赤壁之戰基本經過和其本人理解,讓學生在參與、思索中尋找事物間的必然和偶然,在探求中尋找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


    學生從感性的參與到主動探尋、思維的參與,表現出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有意識從事“創造”,創新精神與能力會不斷地得到強化與提高。


    3.多聯想,發散學生創新思維的廣度。


    曆史不能重演,曆史知識具有過去性的特點。要學好曆史,客觀上要求學生具備再造性的想象能力。運用這一方法,我首先向學生提供官渡和赤壁兩次戰役必要的線索和信息,以便學生能夠擁有合適的知識基礎去填補內容不完全之處。因此,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展開聯想,發散思維,由表及裏,由此及彼,既思時間,又想空間,既思前因,又想後果,從而擴大思路,由舊見新,由已知推未知,達到開拓創新的目的。要激發學生發散思維,我還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思維的發散點。如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交戰雙方的兵力對比是決定戰爭勝利的唯一因素嗎?為什麽?”的思考題。這種題型的巧妙設計事實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學生利用所獲得的關於官渡和赤壁兩次戰役信息和已貯存的知識為基礎,以個人或集體為單位探索創造出新觀點、新概念、新形象,從而使認識或實踐取得突破性進展,思考題的答案由學生在老師的啟迪和誘導下自主地作出圓滿的答案,這種學習的創新的本質就是一種突破。


    4.善綜合,集中學生創新思維的指向。


    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兩種基本形式,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為基礎的。要解決問題,必須進行集中性思維,綜合已知的各種信息,導出發散點,然後再綜合發散結果,通過對發散結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最後得出較為符合客觀事實的結論。因此,在教學中,對於複雜的曆史現象,特別是史學界尚未定論的曆史問題,如三國鼎立局麵的形成和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曹操勝利失敗的原因分析等,我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思維角度中進行綜合,使思維指向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上來,以達到創新的目的。


    五、勤訓練,養成學生創新思維的習慣。


    學生曆史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漸進過程。曆史教師要抓好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深入鑽研教材,依據教材及學生思維水平來找準思維訓練點,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通過集中→發散→再集中的思維發展過程進行有序訓練,同時輔以適量的曆史理論性習題進行訓練,使學生的曆史創新思維能力得到運用和強化,從而使學生養成善於把曆史事件、人物、觀點放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的思維習慣,善於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曆史現象和曆史事物的思維習慣。


    當然,學生曆史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一要建立在教師淵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基礎上,二要建立在學生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否則隻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以上是在初中多媒體曆史課《三國鼎立》教學後,我的不成熟的思考,請各位專家和同仁指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彭氏軍史評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彭誌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彭誌文並收藏彭氏軍史評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