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多爾;馮;博克陸軍元帥,1880年出生於一個軍人世家。[.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1897年,博克正式在德皇的軍隊中服役,一年後畢業於波茨坦軍官學校。18歲的博克就已經是少尉軍官了,他是一個少年得誌的軍事天才。從1917年起,博克擔任過各種不同類型的參謀官,並因表現突出而獲得了德意誌最高戰爭勳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博克先後了擔任師、軍兩級的參謀長暨營、團主官。1929年,博克就任第1騎兵師師長,同時晉升為少將;1931年晉升為中將;1935年擔任第3集團軍司令,軍銜晉升為上將。博克對裝甲兵閃擊戰法的了解和領悟,在當時德國高級將領中是首屈一指的。1938年,博克晉升為大將。


    1939年3月,博克指揮著德國第8集團軍進占了奧地利;然後調任為第2集團軍司令,奉命率部進占捷克蘇台德地區。9月,在德國閃擊波蘭的時候,博克是北方集團軍群司令,他指揮所部與南方集團軍群在圖霍拉荒原、維斯瓦河與布祖拉河之間等合圍了波軍主力,迫使波軍全部繳械投降。10月份起,博克擔任著b集團軍群司令。


    1940年5月10日,博克指揮的b集團軍群侵入荷蘭,五天內就迫使荷蘭國王投降;然後他繼續揮師進攻比利時,很快突破斯德爾海河防線,並最終迫使比利時國王投降;博克指揮部隊乘勝向法國推進,一舉突破了法軍的塞納河防線,迫使維西政府於6月18日投降。7月19日,博克因為戰功卓著而被希特勒晉升為陸軍元帥,這是一個德**人能夠獲得的最高軍銜。


    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博克陸軍元帥指揮著最重要的中央集團軍群,他的部隊先後攻占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斯摩陵克等戰略要地,幾乎每一仗都是一次殲滅戰,消滅蘇軍不少於100萬。


    但在繼續進攻莫斯科問題上,博克和希特勒發生激烈爭吵,在飛機上兩人爭得麵紅耳赤,這為他日後的被解職留下了伏筆。博克堅持認為堅守現有陣地,等待俄羅斯的嚴冬過去,他還反對轉兵南方,去發起基輔戰役。


    但當希特勒一意孤行取得了基輔會戰和維濟亞瑪、布良斯克會戰等的勝利之後,在其他將領認為應暫停進攻莫斯科休整補充,等待來年的春暖花開時再用兵時,博克陸軍元帥則認為勝利就在眼前,堅持繼續進攻,他準備乘第一輛裝甲車衝進莫斯科去。不過,博克顯然錯估了形勢,由於眾所周知的諸如天氣、蘇軍力量過於強大等等因素,12月,進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慘遭失敗。博克陸軍元帥的手下讓他把責任推給希特勒再發動兵變,懷著希特勒的無限忠誠,博克拒絕這麽做。


    因為蘇聯強大的預備兵力正在不斷地投入,而東線的德軍已精疲力盡,缺衣少藥,陷入了絕境。明知不暫停對莫斯科的進攻轉入防禦,對德軍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博克卻不敢去與固執而蠻橫的希特勒據理力爭,他選擇了明哲保身的“稱病辭職”。(.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12月底,他的辭職被希特勒批準,博克被解除了兵權。


    1942年1月,賴謝瑙元帥病故,病愈的博克短暫地接任了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的職務。在哈爾科夫,博克擊敗了鐵木辛哥的幾十萬蘇聯紅軍,大獲全勝。接著,他又指揮了他軍事生涯中的最後一場戰役,他指揮的b集團軍群在頓河流域粉碎了紅軍的抵抗,進抵到沃羅涅什。但因為反對同時進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目標以及“過於謹慎,沒有揮師頓河河曲”等原因而被希特勒再次解職,博克告老還鄉再未獲啟用。


    非常遺憾的是,事實證明博克的考量是無不道理的,而希特勒再次犯錯了!如果當時德國將進攻高加索的兵力用於斯大林格勒方向,真不知道戰爭會是什麽樣子?


    據說博克元帥的倔強性格是使他失寵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資曆老,他的部下都親切地稱他為“老費迪”,曼施坦因是他的門生,古德裏安、霍特等名將也都曾是他的部下。但博克元帥對他認為不正確的東西,總是直言不諱,不留情麵。譬如,一次他曾發現古德裏安的部隊戰車上覆蓋著鮮花,就嚴厲地批評過古德裏安。因為博克元帥代表著德國陸軍的傳統,又比較梗直,對於要樹立自己絕對權威的希特勒來說,這類人不是他所喜歡的。軍中為博克說話的人也不多。所以,此後博克元帥隻是在最高統帥部掛了一個虛職再也未獲重用,直到1945年5月5日死於英國空軍的空襲。


    但是博克元帥在軍事指揮上確實很有造詣的,對比一下曼施坦因元帥、隆美爾元帥在戰爭中所犯下的錯誤,作為一個元帥,博克元帥指揮了至少七次大型戰役,消滅敵人二百萬以上。關鍵是他的指揮中幾乎沒有什麽錯誤!我們還能要求他什麽呢?


    第一,是不是二戰初期的戰役,不管由誰來指揮,納粹德國都一樣會取得勝利的觀點?


    在非洲誰來指揮都一樣會取勝。因為當時“德軍有不可戰勝的神話”,英**隊經曆了n次慘敗,見到德軍出現在非洲,已經是魂不附體,所以隆美爾初期的成功換誰都一樣。所以說曆史就是曆史,非洲選擇了隆美爾我們就得承認這個事實,以事實為基礎。同樣中央集團軍群選擇了博克,那就是博克。


    第二,博克元帥的對手。


    我記得很清楚的在明斯克和博克交手的有大名鼎鼎的葉廖緬科,被他打得一敗塗地;鐵木辛哥元帥的主力部隊在斯摩陵克等地被博克所部包圍消滅了;在基輔,布瓊尼元帥的軍隊被博克的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聯合消滅。紅軍的西南方麵軍的司令基爾波諾斯上將雖然戰死,但我認為他是紅軍中僅次於朱可夫的一個老練成熟的指揮員。布瓊尼元帥確實是一個落伍老派的一戰時指揮官,但其他人不是,真正在基輔決策的是斯大林,具體指揮的則基爾波諾斯上將。當然對手少不了大名鼎鼎的朱可夫(盡管博克輸給了他)!布瓊尼元帥、葉廖緬科、庫茲涅佐夫、鐵木辛哥元帥等人都在博克麵前一敗再敗。其中還有一大批的軍長、師長後來被提拔的後起之秀,也有著慘敗給博克元帥的經曆。


    第三,附帶說一下隆美爾元帥的責任感:


    1在這麽重大的戰役中,指揮官不在指揮部指揮的情況真的是少之又少,而隆美爾卻不隻一兩回,都是為私事。特別在非洲那次,他的病本來根本不需要到德國去治療,為了賭氣還是怎麽,他再次在戰鬥開始後不在指揮所。最後在突尼斯拋棄了他的非洲軍這一點還不如保盧斯。


    (特別說明:隆美爾離開非洲時是非常尷尬的身份。確實希特勒曾經解除了他的職務,但隆美爾並不打算離開。隨後他被羅馬正式任命為“非洲集團軍司令”。但是凱塞林元帥、阿爾尼姆大將和意大利最高統帥部無人理睬這一任命。隆美爾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再次以回國養病為名離開非洲。


    2隆美爾現象的淺薄看法,隆美爾在戰爭中的火爆,是第三帝國宣傳的需要以及他在非洲軍事上的成功;戰後的火爆,則可以部分地歸功於他的參謀長擔任了西德的高官以及西方世界抬高非洲戰區地位,貶低蘇聯作用以及“冷戰”的需要。


    (該文係彭誌文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版權所有)


    參考書目:


    《納粹梟雄》


    《突襲蘇聯―血捍莫斯科》


    《贏者之師》


    《鷹爪下的羔羊―德軍閃擊波蘭》


    《閃擊戰》


    《血染的冬天斯大林格勒戰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彭氏軍史評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彭誌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彭誌文並收藏彭氏軍史評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