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鄉約大會


    周夢臣心中暗道:“防疫,貸款,工程,這三樁大事。總是要好好商議一番了。”


    周夢臣想了想,看著地圖,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這個圈裏,都是地震重災區。疫情爆發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其他地方,對於其他地方,周夢臣隻能一次又一次發公文,要各級縣令重視這個問題,派人下鄉掩埋屍體。防範瘟疫。


    而這一圈之內,這三項大事彼此重疊。


    周夢臣決定親自參與進去了。


    他心中暗道:“也算是與民同樂了。”


    隨即他找到了韓邦奇,說道:“此次,有這麽多事情,要麻煩關中父老,我總要見一見關中父老,才能安心。”


    韓邦奇大喜過望,說道:“好,賢侄有這個想法,我豈能不支持。不知道賢侄什麽時候有空?”


    周夢臣說道:“隨時都有空,就在朝邑吧。韓師叔準備好了,通知我一聲就行了。”


    韓邦奇說道:“賢侄放心,我定然將關中父老給你請過來。”


    其實韓邦奇一直拿鄉約說事,很多人都感覺,鄉約就是很普遍。實際上,鄉約屢興屢廢就知道,鄉約推廣並不順利。關中作為第一分鄉約,也就是藍田鄉約的誕生地。鄉約自然是有所保存的。但是遺留下多少,就不大好說了。


    韓邦奇雖然在關中德高望重,但是畢竟不做官了,名聲都是虛的。有了周夢臣的加持。卻給韓邦奇很大的助力,如此一來即便是一些沒有組織鄉約的村落,非要弄出一個鄉約來不可。


    韓邦奇動作很快。當然了,這也有周夢臣關注地震區域不大有關係。


    很快各方鄉裏的領頭之人,紛紛而至。有數千人之多。


    可以說,這數千人身後,能夠將這幾個縣管到每一個人。


    周夢臣也叫來李時珍,請李時珍在這一次大會之上,講解防範瘟疫的辦。直接督促各地百姓,清理人畜屍體。又叫來張家兄弟,並讓張家兄弟宣布貸款之事。要他們統一在大會上簽訂文書。周夢臣為他們用印。這既是保護銀行,也是保護百姓。保護銀行就不用說了。有了官府大印,各村就不會賴賬了。同時,有了官府的確認,銀行也不能做手腳了。


    隻是,周夢臣萬萬沒有想到,韓邦奇對這個大會還有自己的想法。他找到了周夢臣,拿出了自己鄉約。韓氏鄉約。


    韓氏鄉約大部分都是仿


    照南贛鄉約。組建鄉約會。推舉鄉約長,與副鄉約長,鄉正什麽的。


    組織很嚴密。


    韓邦奇說道:“關中各鄉約年代久遠,條約不全。我這是有所損益,準備在這一次大會上公布,統一關中鄉約的規格。賢侄你看看行與不行?”


    周夢臣看出來韓邦奇眼睛之中的小心翼翼。


    人隻要有所求的時候,就會這樣。


    韓邦奇隻要能做出這一件事情,不僅僅鞏固了韓家書香門第,也算是韓邦奇對自己儒學的一次實踐。隻是周夢臣覺得鄉約還是太簡陋了。


    在周夢臣看來,鄉約太過務虛了。


    注意是勸民息訴。解決鄉裏紛爭雲雲,再加上協助官府防範盜賊等等。似乎而今又加了承接工程,還有其他方麵一些事情。


    都是因為周夢臣的要求,而臨時增加的。


    在周夢臣心中遠遠不夠。


    無他,在周夢臣看來,所謂的鄉約,其實就是鄉一級別政府。比如朝廷規定,與客觀現實,都不允許派出那麽多脫產的官員。


    周夢臣想了想,說道:“師叔,我覺得鄉約能不能增加這幾條?第一,承接賦稅。官府征收賦稅,讓鄉約百姓自己投櫃。第二,鄉約要有自己的財政,可以做自己一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比如修建河渠,整理道路等等,第三,鄉約應該負責一些教育。盡可能讓百姓儒學,第四,鄉約固然要處理一下鄉下的紛爭,但是出了人命,已經大案,卻不能自專。必須上報官府。”


    韓邦奇大吃一驚,說道:“這怎麽可能?”


    周夢臣說道:“怎麽不可能?”


    韓邦奇沉思片刻,說道:“首先承接賦稅就不行,如果僅僅讓人投櫃就好了,如果要運輸到外地,那可是要人命的,誰肯過去?再說,鄉約的錢從什麽地方來?再者,沒有錢還好一點,如果有了錢,那才是不得了了。你是沒有在鄉下過過日子,你不知道鄉裏百姓為了三瓜兩棗能搞出數代血仇。如果讓鄉約管錢,這事情絕對辦不成的。”


    “至於辦學,更簡單,沒有錢。即便有錢,士紳更多原因讓孩子讀私塾,讀得起書的人不會去讀,讀不起書的人,更是不會去讀。”


    大明賦稅征收,是派小吏下麵催逼,拿這納稅單子,下去一家一家的問。隻是,大明黃冊早就不能用了,這裏麵就給小吏上下其手的權力。而百姓多不識字,很多時候,大明朝廷免了賦稅,下麵的百姓都不知道。


    讓小吏依然征收,中飽私囊。


    而地方官員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又出了一個新規定,那就是不派小吏下去征收,而是在一些地方設櫃,張貼告示,讓百姓自己來投遞。


    因為告示上,都寫了誰要交多少,百姓自己來交就好,其中就少了很多情弊。當然,還有小吏在上麵上下其手,比如踢鬥,就是滿滿一鬥,衙役一腳踹上去,一鬥糧食就灑了很多。地麵上的糧食就是衙役的,百姓就要自己再加才行。還有用大鬥換小鬥的。


    總之,各種情弊。


    在周夢臣看來,如果讓百姓團結起來,以一個村,或者幾個村聯合交稅。這些衙役就不敢搞什麽手腳了?什麽,還敢?看看打不死你。


    鄉村之中,很多地方都好保持原始的暴力手段。衙役再厲害也不敢惹,比如南方一下村落鬥毆,能出好幾千人,讓知府出麵,都沒有什麽辦法。更不要說一些衙役,這些衙役說起來狠,但其實都是紙老虎。真要被數百人一並動手,打死了也就打死。難道縣令還要為他出頭嗎?


    隻是周夢臣忘記了。大明奇葩的賦稅製度,有一項要百姓長途押運糧食的義務,關中多送糧食到邊關,從陸上走要好幾百裏的。每一次都有可能要人命。


    <a id="wzsy" href="http://www.fqxsw.org">fqxsw.org</a>


    怎麽可能有人想承擔這個義務。


    至於關於錢財的事情,周夢臣不得不承認,自己想差了。


    他心目之中的鄉村,是田園牧歌,人情淳樸的。奈何,這真是他想多了。鄉村百姓窮得多,富得少嗎,就拿關中來說,很多百姓一輩子沒有見過銀子,因為他們的財產,根本達不到需要使用銀子的地步。鄉村的生活,很多時候都是一成不變的,而每一個人的資源都固定的,很少有新增。為了一點點錢財,真有人能做到得很決絕。


    比如,吃絕戶。難道百姓不知道,這其實是很殘忍的。知道。一方麵是百姓愚昧。另外一方麵,就是實在是太窮了。絕戶之後,即便不吃,這一家沒有男人也未必能活下去。


    同樣的道理,一點點錢,都能賠上數條性命。


    真以為胥吏不是什麽好東西。讓鄉約會有了錢,這些掌管鄉約會的人,就會是一些好東西了?


    周夢臣一時無語,但是他依然覺得,應該在鄉約上增加一些改變,他說道:“師叔,小侄以為萬事決於眾議,治國當如此,治家也當如此,而鄉約更是應該如此。”


    這一點,韓邦奇卻是承認的,他有些好奇的說道:“賢侄的意思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