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鄉約
韓邦奇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士大夫家族固然有一二不肖之徒,但是大體都是秉承仁愛之心,做不出此等事來。不過,以防萬一,我以為最好不要以家族的名義借錢,而是以鄉社為單位。”
周夢臣說道:“鄉社?”
他對這個詞匯,有些熟悉,又有不熟悉。
韓邦奇說道:“你可知道藍田鄉約?”
周夢臣聽到了藍田鄉約,才是明白怎麽回事了?
鄉約是宋儒提倡的,大明太祖皇帝竭力推行的。王陽明重新提倡的。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一種基層自治的機構。就是在一個村莊之中,或者幾個村莊之中,幾個頭麵人物,畢竟家族的家主等,在一起協商之中,定下規章。並承接朝廷一些任務等等。
一般來說,朝廷並不幹涉鄉約下麵的事情。縣官有什麽事情就是與鄉約的長老們對接。、
隻是,周夢臣自己了解,其實所謂的鄉約,並沒有起到什麽教化百姓,友鄰互助,生產合作等作用。想想就知道,這鄉約都是地方家族勢力,退下來的官宦,還有有功名的人一切定下來的。這裏麵那裏有普通百姓,還有一些家族單薄的人說話的份。
在農村,為什麽要生男孩,就是因為家族人丁單薄,就會受欺負,而在古代這情況隻會更嚴重。鄉約套了一層皮之後,其實並不能改變這一切。
不過,周夢臣也明白。每一個大儒都有一點自己的想法。最少在明代的大儒們,很多人都充分參與社會實踐,以自己的想法來改造社會。
比如明初推行過一段時間的鄉約,但是後來就慢慢荒廢了,而今鄉約從新成為大儒關注的對象,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王陽明。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
王陽明平定贛南匪患之後,設立《南贛鄉約》。其中蘊含一些保甲的思想,從此南贛這個土匪盤踞的地方,少了土匪,甚至王陽明後來平定寧王之亂的時候,所帶的人馬,都是他剿匪的人馬。
至於鄉約到底在其中起沒有起作用,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過,很多官員回家之後,都願意推行鄉約,發揮自己的社會影響力,為家鄉做好事。
而今看來,韓邦奇也是有這個意願的。
周夢臣也不得不深入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鄉約之平台,有沒有利用的價值。能不能通過鄉約這一層建立起鄉級政府,從
來讓大明朝廷的觸角進一步深入。
當然了,周夢臣也知道,官府沒有那麽多官員,但是每一個鄉派一個去作為監督的人員,大抵還是有的。
周夢臣並不覺得,將借貸的主體,從某家族變成了某鄉約,會有什麽變化。但是他還是樂意看看韓邦奇推行鄉約有什麽作用,也讓周夢臣研究一下這個新課題。
周夢臣說道:“好,那就按師叔的意思來辦,師叔說起來,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這一件事情是不是也能這樣做?”
韓邦奇說道:“說來聽聽。”
周夢臣說道:“我一直有以工代賑的想法,本來想派人征召民夫組織修繕,但是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一個不好,錢財被人貪汙了,反而壞了我的名聲,我意是不是可以將縣下麵的小工程,直接折算給各鄉約。讓他們自己去做,我隻是派人做監工。想來想鄉裏鄉親的,不至於真讓人誰生生餓死吧。”
周夢臣之所以想這樣做,是有兩個原因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手頭人手不足,也不相信縣裏的吏員們。很多修繕的工程,都是縣裏報上來,撥款讓縣裏執行,周夢臣怎麽都不放心,他也不大好監督。如此一來,鄉裏幹活,縣裏監督,錢繞過縣一級別直接到鄉裏,也算是一種相互製衡的手段。
第二個原因,他就是想看看鄉約能不能成為一個最基層的行政單位存在,效果好不好。
而今的鄉約還是非強製性的,大的小的都有,小的不過一個村落,大得卻有十幾個村落的聯合。有幾分後世鄉一級別行政區的感覺。但是真正有可能成為一個行政框架的,卻需要更多的補充。周夢臣希望通過具體做事,看發現問題,看看有沒有改進的必要。
畢竟大明之前的鄉下的裏甲製度,都已經名存實亡了。
至於有人想在其中中飽私囊。周夢臣殺胥吏,與殺這些地方士紳,也是一樣快的。
韓邦奇說道:“好,這個辦法好。”韓邦奇猛地起身。來回踱步,說道:“這樣吧,我這就給你跑一趟,就這一件事情給落實了,請你放心,絕對不會出問題的。”
韓邦奇興致高昂,似乎將這一件事情當成了驗證自己內心之中治國之道的一種方法。自然是充滿了激情。
周夢臣隻來得及目送韓邦奇離開。
周夢臣送走韓邦奇之後,看著關中一帶的地圖,歎息一聲,放在一邊了。其實,韓邦奇沒有意思到,周夢臣將
這些工程分解到各鄉約,其實就是沒有想過在關中搞大工程了。
原因很簡單,關中修建水利的密度很大。大多都是不是明代修建的,而是漢唐修建遺留下來的,固然有很多都已經不能用了,但是有更多還是勉強能有的。
而且因為西北幹旱,很多原來的水利措施都不能用,周夢臣看來,關中平原修建水利工程的潛力並不是太大。即便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也是事倍功半。
周夢臣手中的資源,從來不是無限。
自然要思考將手中最重要的資源花在關鍵的地方,什麽是關鍵地方,就是花出去之後,能夠事半功倍的地方。所以,他將這些小工程幹脆讓本地人來做。
周夢臣估計這些小工程,大大小小有一兩百處,大的如同打通潼關道一般,需要數千人甚至更多人合力為之,預算在萬兩以上,而小得就是尋常水渠的問題,估計幾百兩就能搞定了。
但是不管萬兩,還是幾百兩,對關中百姓來都是福祉,畢竟很多事情縣衙征召民夫修繕官道與水渠,從來是不給錢的,甚至要自帶幹糧。
合計在一起,周夢臣估計這些工程也不過二三十萬兩,再加上之前賑濟百姓糧食銀兩之外,還有些維係這些百姓生活到秋收的糧食,還有分給河南,山西的一些賑災款,黃河銀行給周夢臣五百萬兩,周夢臣手中能留存而百萬兩到三百萬兩之間,具體情況,就要看具體分析了。
隻是這麽大一筆錢,周夢臣要用來做什麽?
周夢臣想來想去,目光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潼關道,一個壺口瀑布了。
為什麽放在這裏,卻是要從黃河說起來了。
周夢臣既然想要對河朔大移民,那麽周夢臣就要尋找一個方便的移民交通線。周夢臣一眼就看到了黃河,沿著黃河北上,直接到河套地區,走水路是最方便快捷的辦法。
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
黃河很多地方都是不通航的。三門峽一段,就不用說了,前文已經說過了,唐朝的時候,為了渡過這一段險灘,也是做了很多準備的,但是最後不了了之了。
而除卻三門峽這裏,還有一段不能通航的地方,自然是壺口瀑布了,壺口瀑布作為自然景觀,自然是極為壯觀的,但是對黃河航運來說,卻是一個災難。
逼得黃河兩岸的百姓,不得不來一個陸地行舟,將黃河航行的船,拖過壺口瀑布。
韓邦奇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士大夫家族固然有一二不肖之徒,但是大體都是秉承仁愛之心,做不出此等事來。不過,以防萬一,我以為最好不要以家族的名義借錢,而是以鄉社為單位。”
周夢臣說道:“鄉社?”
他對這個詞匯,有些熟悉,又有不熟悉。
韓邦奇說道:“你可知道藍田鄉約?”
周夢臣聽到了藍田鄉約,才是明白怎麽回事了?
鄉約是宋儒提倡的,大明太祖皇帝竭力推行的。王陽明重新提倡的。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一種基層自治的機構。就是在一個村莊之中,或者幾個村莊之中,幾個頭麵人物,畢竟家族的家主等,在一起協商之中,定下規章。並承接朝廷一些任務等等。
一般來說,朝廷並不幹涉鄉約下麵的事情。縣官有什麽事情就是與鄉約的長老們對接。、
隻是,周夢臣自己了解,其實所謂的鄉約,並沒有起到什麽教化百姓,友鄰互助,生產合作等作用。想想就知道,這鄉約都是地方家族勢力,退下來的官宦,還有有功名的人一切定下來的。這裏麵那裏有普通百姓,還有一些家族單薄的人說話的份。
在農村,為什麽要生男孩,就是因為家族人丁單薄,就會受欺負,而在古代這情況隻會更嚴重。鄉約套了一層皮之後,其實並不能改變這一切。
不過,周夢臣也明白。每一個大儒都有一點自己的想法。最少在明代的大儒們,很多人都充分參與社會實踐,以自己的想法來改造社會。
比如明初推行過一段時間的鄉約,但是後來就慢慢荒廢了,而今鄉約從新成為大儒關注的對象,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王陽明。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
王陽明平定贛南匪患之後,設立《南贛鄉約》。其中蘊含一些保甲的思想,從此南贛這個土匪盤踞的地方,少了土匪,甚至王陽明後來平定寧王之亂的時候,所帶的人馬,都是他剿匪的人馬。
至於鄉約到底在其中起沒有起作用,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過,很多官員回家之後,都願意推行鄉約,發揮自己的社會影響力,為家鄉做好事。
而今看來,韓邦奇也是有這個意願的。
周夢臣也不得不深入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鄉約之平台,有沒有利用的價值。能不能通過鄉約這一層建立起鄉級政府,從
來讓大明朝廷的觸角進一步深入。
當然了,周夢臣也知道,官府沒有那麽多官員,但是每一個鄉派一個去作為監督的人員,大抵還是有的。
周夢臣並不覺得,將借貸的主體,從某家族變成了某鄉約,會有什麽變化。但是他還是樂意看看韓邦奇推行鄉約有什麽作用,也讓周夢臣研究一下這個新課題。
周夢臣說道:“好,那就按師叔的意思來辦,師叔說起來,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這一件事情是不是也能這樣做?”
韓邦奇說道:“說來聽聽。”
周夢臣說道:“我一直有以工代賑的想法,本來想派人征召民夫組織修繕,但是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一個不好,錢財被人貪汙了,反而壞了我的名聲,我意是不是可以將縣下麵的小工程,直接折算給各鄉約。讓他們自己去做,我隻是派人做監工。想來想鄉裏鄉親的,不至於真讓人誰生生餓死吧。”
周夢臣之所以想這樣做,是有兩個原因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手頭人手不足,也不相信縣裏的吏員們。很多修繕的工程,都是縣裏報上來,撥款讓縣裏執行,周夢臣怎麽都不放心,他也不大好監督。如此一來,鄉裏幹活,縣裏監督,錢繞過縣一級別直接到鄉裏,也算是一種相互製衡的手段。
第二個原因,他就是想看看鄉約能不能成為一個最基層的行政單位存在,效果好不好。
而今的鄉約還是非強製性的,大的小的都有,小的不過一個村落,大得卻有十幾個村落的聯合。有幾分後世鄉一級別行政區的感覺。但是真正有可能成為一個行政框架的,卻需要更多的補充。周夢臣希望通過具體做事,看發現問題,看看有沒有改進的必要。
畢竟大明之前的鄉下的裏甲製度,都已經名存實亡了。
至於有人想在其中中飽私囊。周夢臣殺胥吏,與殺這些地方士紳,也是一樣快的。
韓邦奇說道:“好,這個辦法好。”韓邦奇猛地起身。來回踱步,說道:“這樣吧,我這就給你跑一趟,就這一件事情給落實了,請你放心,絕對不會出問題的。”
韓邦奇興致高昂,似乎將這一件事情當成了驗證自己內心之中治國之道的一種方法。自然是充滿了激情。
周夢臣隻來得及目送韓邦奇離開。
周夢臣送走韓邦奇之後,看著關中一帶的地圖,歎息一聲,放在一邊了。其實,韓邦奇沒有意思到,周夢臣將
這些工程分解到各鄉約,其實就是沒有想過在關中搞大工程了。
原因很簡單,關中修建水利的密度很大。大多都是不是明代修建的,而是漢唐修建遺留下來的,固然有很多都已經不能用了,但是有更多還是勉強能有的。
而且因為西北幹旱,很多原來的水利措施都不能用,周夢臣看來,關中平原修建水利工程的潛力並不是太大。即便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也是事倍功半。
周夢臣手中的資源,從來不是無限。
自然要思考將手中最重要的資源花在關鍵的地方,什麽是關鍵地方,就是花出去之後,能夠事半功倍的地方。所以,他將這些小工程幹脆讓本地人來做。
周夢臣估計這些小工程,大大小小有一兩百處,大的如同打通潼關道一般,需要數千人甚至更多人合力為之,預算在萬兩以上,而小得就是尋常水渠的問題,估計幾百兩就能搞定了。
但是不管萬兩,還是幾百兩,對關中百姓來都是福祉,畢竟很多事情縣衙征召民夫修繕官道與水渠,從來是不給錢的,甚至要自帶幹糧。
合計在一起,周夢臣估計這些工程也不過二三十萬兩,再加上之前賑濟百姓糧食銀兩之外,還有些維係這些百姓生活到秋收的糧食,還有分給河南,山西的一些賑災款,黃河銀行給周夢臣五百萬兩,周夢臣手中能留存而百萬兩到三百萬兩之間,具體情況,就要看具體分析了。
隻是這麽大一筆錢,周夢臣要用來做什麽?
周夢臣想來想去,目光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潼關道,一個壺口瀑布了。
為什麽放在這裏,卻是要從黃河說起來了。
周夢臣既然想要對河朔大移民,那麽周夢臣就要尋找一個方便的移民交通線。周夢臣一眼就看到了黃河,沿著黃河北上,直接到河套地區,走水路是最方便快捷的辦法。
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
黃河很多地方都是不通航的。三門峽一段,就不用說了,前文已經說過了,唐朝的時候,為了渡過這一段險灘,也是做了很多準備的,但是最後不了了之了。
而除卻三門峽這裏,還有一段不能通航的地方,自然是壺口瀑布了,壺口瀑布作為自然景觀,自然是極為壯觀的,但是對黃河航運來說,卻是一個災難。
逼得黃河兩岸的百姓,不得不來一個陸地行舟,將黃河航行的船,拖過壺口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