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大擴軍
周夢臣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而今已經過了八月,韃子吃了一記疼,想來不會再鬧出什麽幺蛾子了。不過,馬芳,你依舊不能掉以輕心,要派出夜不收,在邊外一百裏之內,安排好人手,隻要韃子一靠近邊牆,立即傳於我知。”
馬芳說道:“末將準備。”
周夢臣這樣做不過是有備無患,大同的天氣雖然不是胡天八月即飛雪,但也馬上要進入霜凍期,下不下雪不知道,但是天寒地凍的,的確不適合長久用兵在外,時間窗口也隻有一個月上下,想來韃子重整旗鼓,大軍開拔,到大同,也就需要半個月了。
有時候戰事結束的很快,比如之前周夢臣與蕭芹打的那一戰,從開始到結束,滿打滿算四五天的時間。但這種情況並不常見,這年頭的軍事行動,稍稍一延遲,就是以年為單位了。半個月,十五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韃子這麽有自信在十五天之內,打贏大同,然後滿載而歸。
反正周夢臣是不相信的。但是不相信歸不相信,該防著也要防著。誰知道蕭芹又弄出什麽奇謀來。
周夢臣安頓了這一件事情,說道:“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整個大同,我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擴軍。”
周夢臣此言一出,所有將領都興奮起來了。
對他們來說,擴軍可是大好事。一旦擴軍,就能升官了。說不定就百戶升千戶,千戶升遊擊,等等。
而且對這一件事情,他們也有說預料。因為大同額兵五萬,是完全沒有滿編的。這是曆史遺留問題,而今大同有了糧食,自然要將之前不滿編的軍隊給填滿了。
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周夢臣手筆之大。
周夢臣說道:“總體上來說,大同可以分為三道防線,第一道,就是延邊各堡,也就是長城一線,這是極衝之地。第二道防線,就是玉林位,大同各衛,陽和衛,破虜衛,等十個衛所,都在長城以南幾十裏,包括大同在內,隨時準備攻擊突破長城的敵人,以及如果敵人突破長城,以各城為守,第三道防線,就是在內長城,雁門口,到馬關等關卡外的縣城,與州城,作為內長城的緩衝而存在。”
“說來慚愧,第一道防線,蕩然無存,第二道防線,勉強維持。去年那一戰如果敗了,而今韃子就要攻破第三道防線,直接扣兵內長城。倒是號稱雄
關鐵城的大同城,號稱士馬甲於天下的大明鐵騎,才是無顏見天下人。”
“去年一戰,說是大勝,對外麵可以說,甚至對朝廷也可以這樣說。但是我們關上門上自己說,那一戰勝負隻有一線之隔。”
“僅僅是僥幸而已。這之前也說過,我就不多說了。隻是老天爺今日幫了我們一把,難道能寄希望於我們一支這麽幸運?故而這一次擴軍,重點,就是威遠衛,平虜衛,玉林衛,雲川衛,大同五衛,陽和衛,高山衛,鎮虜衛,天成衛。等十三個衛所,額兵七萬餘,全部填滿。”
這十三個衛所,沿著長城一線排開,其中大同五衛,有三個衛所是在大同城中的。也就是沿邊的所有兵力。
除卻在應州還有一個安東中屯衛專門負責屯田的之外,其他衛所都要滿編。
周夢臣這麽選擇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真正將長城一線給充實起來。真要按周夢臣這個計劃完成,隻需將長城修繕一下,再增加一些關卡,城牆。就真是銅牆鐵壁了。
這方麵,他比戚繼光權力大多了,戚繼光在薊州鎮的時候,也想過練兵十萬,守護千裏邊牆。結果北京就傳聞,戚繼光要造反了。最後隻給了戚繼光三萬兵額。
周夢臣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嘩然了。
麻祿立即說道:“大人,衛所牽連眾多,賬目混亂,很多衛所連缺額都不知道有多少,而且衛所之兵,久不能戰。這樣即便是填滿了。恐怕也不堪戰吧?”
周夢臣說道:“不堪戰,就讓堪戰的來。我也不計較各衛到底有多少兵額。傳我軍令,令衛所所有士卒都自射身份,原因為兵的。如果堪用就留下,如果不堪用,就放還為民。依舊可以在衛所當地生活。不過編為民戶而已。”
很多人都以為衛所是存在的軍事機構,其實不然,衛所還承擔著一些民戶管理。各衛所下麵都有一些百姓,這個情況在遼東最為明顯。開國之初,遼東其實也設過一陣子府縣,隻是兵太多,民太少,索性全部劃給衛所了。當並不代表當地的百姓就全部編成軍戶,還是有民戶,不過都是在衛所的管理之下而已。
麻祿目瞪口呆,說道:“大人,這根本就是從頭建立十三個衛所啊。”
周夢臣說道:“正是。祖宗建立衛以衛邊牆。而今既然不能守衛邊牆,要之何用?而且,去歲大戰,朝廷給近二十萬賞銀,諸位也都腰間黃金
暗藏,不過升官發財。財有了,這官從什麽地方出啊?”
周夢臣這麽一說,下麵很多將領。頓時眼睛放光。
一個個盤算起來。十三個衛所,會有十三個指揮使,乃至於千戶,鎮撫,等等。不知道多少軍官。去歲參加白登山一戰大同士卒,幾乎要人人當官了,當然了,大多士卒大概隻能當一個總旗,或者百戶之類的。
畢竟這個時代,對低級軍官要求不高,隻要敢打敢衝就行了。
麻祿說道:“大人,這樣不好嗎?”
周夢臣說道:“沒有什麽不好的,當然了,本官一視同仁,有功則賞,陽和衛與高山衛在去歲之戰中,表現還算不錯,這兩個衛所指揮使讓他們來大同述職,仍任指揮使。”
不過,不可能讓他們留在陽和衛與高山衛了。
陽和衛與高山衛的人馬就是守陽和口的人馬,雖然他們鬧出了一個大烏龍,但好歹沒有望風而逃。堅守陣地,在一群衛所軍中,這已經算不錯了。
麻祿說得不錯。周夢臣根本就是將大同十三個衛所重建成為,名為衛所軍,但本質上完全不同的軍隊,或許唯一相同的就是番號了,原來叫什麽衛,現在還叫什麽衛。
周夢臣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麵做事要做徹底。
周夢臣到了大同之後,對衛所的軍官的打壓,可謂是大刀闊斧,血流成河。付出了這麽多的代價,不將這個頑疾搞定,讓他們將來死灰複燃,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其次,周夢臣雖然是大同巡撫,但畢竟不是大同王,他上麵還有一個朝廷,擴軍這事情,是你說擴軍就能擴軍的嗎?真當朝廷不存在。所以周夢臣用了這個手段,如此從紙麵上來看,大同前後的兵力根本沒有變化。
最後,周夢臣其實也想對衛所製度進行一定的改革。畢竟大明軍事上的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明軍製已經徹底的崩潰了。衛所製度爛透了,就好像是僵屍一般,死而不僵,依舊占據著朝廷的資源。這也罷了,因為衛所軍製是朝廷祖宗之製。即便已經不能永和,還死占著位置不放。不管是在後麵搞出的家丁製,營兵製,募兵製等等。都被衛所製限製的。或者說根本就是多衛所製度的修修補補。如此一來,大明的軍事內外上下都是一團糟糕,這樣的情況之下,打一兩次防禦戰的勝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想要裂土開疆的大勝。幾乎是不可能的。
周夢臣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而今已經過了八月,韃子吃了一記疼,想來不會再鬧出什麽幺蛾子了。不過,馬芳,你依舊不能掉以輕心,要派出夜不收,在邊外一百裏之內,安排好人手,隻要韃子一靠近邊牆,立即傳於我知。”
馬芳說道:“末將準備。”
周夢臣這樣做不過是有備無患,大同的天氣雖然不是胡天八月即飛雪,但也馬上要進入霜凍期,下不下雪不知道,但是天寒地凍的,的確不適合長久用兵在外,時間窗口也隻有一個月上下,想來韃子重整旗鼓,大軍開拔,到大同,也就需要半個月了。
有時候戰事結束的很快,比如之前周夢臣與蕭芹打的那一戰,從開始到結束,滿打滿算四五天的時間。但這種情況並不常見,這年頭的軍事行動,稍稍一延遲,就是以年為單位了。半個月,十五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韃子這麽有自信在十五天之內,打贏大同,然後滿載而歸。
反正周夢臣是不相信的。但是不相信歸不相信,該防著也要防著。誰知道蕭芹又弄出什麽奇謀來。
周夢臣安頓了這一件事情,說道:“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整個大同,我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擴軍。”
周夢臣此言一出,所有將領都興奮起來了。
對他們來說,擴軍可是大好事。一旦擴軍,就能升官了。說不定就百戶升千戶,千戶升遊擊,等等。
而且對這一件事情,他們也有說預料。因為大同額兵五萬,是完全沒有滿編的。這是曆史遺留問題,而今大同有了糧食,自然要將之前不滿編的軍隊給填滿了。
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周夢臣手筆之大。
周夢臣說道:“總體上來說,大同可以分為三道防線,第一道,就是延邊各堡,也就是長城一線,這是極衝之地。第二道防線,就是玉林位,大同各衛,陽和衛,破虜衛,等十個衛所,都在長城以南幾十裏,包括大同在內,隨時準備攻擊突破長城的敵人,以及如果敵人突破長城,以各城為守,第三道防線,就是在內長城,雁門口,到馬關等關卡外的縣城,與州城,作為內長城的緩衝而存在。”
“說來慚愧,第一道防線,蕩然無存,第二道防線,勉強維持。去年那一戰如果敗了,而今韃子就要攻破第三道防線,直接扣兵內長城。倒是號稱雄
關鐵城的大同城,號稱士馬甲於天下的大明鐵騎,才是無顏見天下人。”
“去年一戰,說是大勝,對外麵可以說,甚至對朝廷也可以這樣說。但是我們關上門上自己說,那一戰勝負隻有一線之隔。”
“僅僅是僥幸而已。這之前也說過,我就不多說了。隻是老天爺今日幫了我們一把,難道能寄希望於我們一支這麽幸運?故而這一次擴軍,重點,就是威遠衛,平虜衛,玉林衛,雲川衛,大同五衛,陽和衛,高山衛,鎮虜衛,天成衛。等十三個衛所,額兵七萬餘,全部填滿。”
這十三個衛所,沿著長城一線排開,其中大同五衛,有三個衛所是在大同城中的。也就是沿邊的所有兵力。
除卻在應州還有一個安東中屯衛專門負責屯田的之外,其他衛所都要滿編。
周夢臣這麽選擇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真正將長城一線給充實起來。真要按周夢臣這個計劃完成,隻需將長城修繕一下,再增加一些關卡,城牆。就真是銅牆鐵壁了。
這方麵,他比戚繼光權力大多了,戚繼光在薊州鎮的時候,也想過練兵十萬,守護千裏邊牆。結果北京就傳聞,戚繼光要造反了。最後隻給了戚繼光三萬兵額。
周夢臣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嘩然了。
麻祿立即說道:“大人,衛所牽連眾多,賬目混亂,很多衛所連缺額都不知道有多少,而且衛所之兵,久不能戰。這樣即便是填滿了。恐怕也不堪戰吧?”
周夢臣說道:“不堪戰,就讓堪戰的來。我也不計較各衛到底有多少兵額。傳我軍令,令衛所所有士卒都自射身份,原因為兵的。如果堪用就留下,如果不堪用,就放還為民。依舊可以在衛所當地生活。不過編為民戶而已。”
很多人都以為衛所是存在的軍事機構,其實不然,衛所還承擔著一些民戶管理。各衛所下麵都有一些百姓,這個情況在遼東最為明顯。開國之初,遼東其實也設過一陣子府縣,隻是兵太多,民太少,索性全部劃給衛所了。當並不代表當地的百姓就全部編成軍戶,還是有民戶,不過都是在衛所的管理之下而已。
麻祿目瞪口呆,說道:“大人,這根本就是從頭建立十三個衛所啊。”
周夢臣說道:“正是。祖宗建立衛以衛邊牆。而今既然不能守衛邊牆,要之何用?而且,去歲大戰,朝廷給近二十萬賞銀,諸位也都腰間黃金
暗藏,不過升官發財。財有了,這官從什麽地方出啊?”
周夢臣這麽一說,下麵很多將領。頓時眼睛放光。
一個個盤算起來。十三個衛所,會有十三個指揮使,乃至於千戶,鎮撫,等等。不知道多少軍官。去歲參加白登山一戰大同士卒,幾乎要人人當官了,當然了,大多士卒大概隻能當一個總旗,或者百戶之類的。
畢竟這個時代,對低級軍官要求不高,隻要敢打敢衝就行了。
麻祿說道:“大人,這樣不好嗎?”
周夢臣說道:“沒有什麽不好的,當然了,本官一視同仁,有功則賞,陽和衛與高山衛在去歲之戰中,表現還算不錯,這兩個衛所指揮使讓他們來大同述職,仍任指揮使。”
不過,不可能讓他們留在陽和衛與高山衛了。
陽和衛與高山衛的人馬就是守陽和口的人馬,雖然他們鬧出了一個大烏龍,但好歹沒有望風而逃。堅守陣地,在一群衛所軍中,這已經算不錯了。
麻祿說得不錯。周夢臣根本就是將大同十三個衛所重建成為,名為衛所軍,但本質上完全不同的軍隊,或許唯一相同的就是番號了,原來叫什麽衛,現在還叫什麽衛。
周夢臣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麵做事要做徹底。
周夢臣到了大同之後,對衛所的軍官的打壓,可謂是大刀闊斧,血流成河。付出了這麽多的代價,不將這個頑疾搞定,讓他們將來死灰複燃,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其次,周夢臣雖然是大同巡撫,但畢竟不是大同王,他上麵還有一個朝廷,擴軍這事情,是你說擴軍就能擴軍的嗎?真當朝廷不存在。所以周夢臣用了這個手段,如此從紙麵上來看,大同前後的兵力根本沒有變化。
最後,周夢臣其實也想對衛所製度進行一定的改革。畢竟大明軍事上的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明軍製已經徹底的崩潰了。衛所製度爛透了,就好像是僵屍一般,死而不僵,依舊占據著朝廷的資源。這也罷了,因為衛所軍製是朝廷祖宗之製。即便已經不能永和,還死占著位置不放。不管是在後麵搞出的家丁製,營兵製,募兵製等等。都被衛所製限製的。或者說根本就是多衛所製度的修修補補。如此一來,大明的軍事內外上下都是一團糟糕,這樣的情況之下,打一兩次防禦戰的勝利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想要裂土開疆的大勝。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