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之爭第二百九十九章大戰


    位處山南東道的均州府臨近襄陽城,而因為襄陽城的交通四麵八達屬南北往來必駐之地,便造就了由古至今這一處都乃是兵家必爭之地。按理來說,臨近襄陽城的均州論地理位置也是極其的重要,連接南北之地的此府也本應繁華一片往來行商不絕,可實際上這均州府卻遠遠不如襄陽城,這其中的原因大抵也有那麽幾分往年朝廷對均州刻意壓製的影響,不過始終地理位置優越的均州府即便朝廷再如何的壓製,卻也終究不可能是那種一毛不拔之地,再加上這麽多年來駐紮在均州的焦王殿下勵精圖治廣施恩澤,倒也有著那麽幾分欣欣向榮的意思。


    此時此刻,平王帳下素來最為平王李隆基所依仗也視之為絕對心腹的王平王大將軍便就行走在這均州府內,他的身後僅僅有著兩名奴仆式打扮的隨從,絲毫沒有因為眼下形式而對這均州府心存忌憚的王平身著一身儒衫,原本其貌不揚平平如奇的他也不曾因這一身儒衫讓他有什麽不同之處,似乎隻是那眾多尋常讀書之中的普通一員。


    行走在這均州府內,王平坦然自若,他沒有左顧右看去打量著均州府內的任何一處,便就如此輕步走著,感受著此間民風的平和,卻是心中禁不住的生出了不少凝重的意味。


    他不得不凝重。


    因為早在兩日前這均州府的那處焦王府已經出了檄文,誓要回京為已經駕崩的中宗陛下守孝盡心。這一份檄文代表著什麽並不難想象,普通老百姓就算再如何的不知朝事也肯定能從已經駐紮此地十餘年的焦王突然要返京這一事上猜出些端倪,所以說自從焦王府出那檄文之後,這均州府便不應當還是如何的平和,就算均州城內的老百姓不會因為這一場大事而紛紛惶恐出逃,但也絕對不應如眼下這般平和。


    焦王李重福此人的才智便就完全體現在此處,他居然能夠在決意行出謀反大逆不道之事時也依舊擁有著均州城的人心,便足以令人側目了。


    也是因為這一路走來所感.受到的平和民風,讓王平產生了許多想法,他此時當然能夠斷定焦王此次之事肯定是這均州城內老百姓所不反對的,而既然不反對,那便也說明焦王殿下可以很輕易且從容的便招攬到一定數量的兵馬,這是王平所凝重起來的第一個原因。


    至於第二個,那便更為重要了,要.知道如此深得民心的焦王此次畢竟是要造反,而他既然真的動了手,那在王平心中便隻能有一個下場,除了覆滅王平不認為焦王在平王殿下手中有半點機會。所以這麽一來,焦王覆滅之後,這均州城便絕對會成為一個大問題,這裏的老百姓會不會因為焦王的身死而對朝廷產生不滿,那是絕對很有可能生的事情。


    …


    自從接到平王殿下將親自由.京城趕來此地一事後,王平這是第二次如此明目張膽的來到這均州府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道理他當然懂,所以他所來的目的便就是要知道均州這一處所能夠展現的力量究竟有多強大,會不會強大到讓他與平王殿下感覺棘手。


    然而,即使是第二次來到這均州城試圖打探些消.息,王平卻仍舊是一無所獲,這也是第二次來到這均州府的王平最為頭痛的一件事情,他完全摸不清焦王殿下究竟想要做些什麽,因為自從焦王府出那則檄文之後,這均州城便再也沒有了任何動靜,老百姓該怎麽過活還是如以往那般生活,官員們平日裏做些什麽現如今還是做些什麽,就好象那則檄文所意味著的含義,這均州城內根本沒有人明白一樣。


    深不可測。


    這就是王平給這均州府給那位焦王殿下唯一且.極高的評價,隻能做出這麽一個評價的他在均州府內如上一次一樣沒有停留太久便打算出城。


    在這一次來之前他便已經有所決定,若是此次.依然沒有任何收獲,那就必須得轉換方向了,要知道焦王此次所行的事情注定了乃是一件滔天之事,而作為焦王根據地的均州府在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之後肯定會有極為明顯的反映。


    最基本的,均州.府肯定是要出兵的,就算出了那則檄文之後焦王手下的那甘人依舊不曾出兵在等待著洛陽城內的焦王下達最後的命令,那也須要布置些出兵前的事宜,比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王平此刻前來打探的便也就是焦王自這均州府出兵的行軍路線,簡單來說便也就是要知道焦王的糧草究竟會如何往洛陽城那處運送。


    不過,很可惜的是迄今為止王平對他所想要知道的東西卻依舊是絲毫不知,因此,這一次離開均州府之後王平便將視線轉移到附近的其他州府,他當然知道均州這一帶都早已控製在了焦王手中,那既然均州沒有動靜,別的地方便肯定會有動靜。


    …


    民風依舊一派平和的均州府自然沒有因為眼下這件大事而有什麽戒嚴的舉動,王平很輕易的便出了城,然後取回在城外的馬匹,便帶著兩名屬下趕往他所駐紮在距離這均州並不太遠的大營之處。


    這一路上王平並不輕鬆,作為平王帳下最為出色的將領他百戰百勝絕對是平王鼎定大局的一顆有力棋子,所以他根本不能允許他失敗,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這一次似乎比往常所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更要棘手,甚至是突襲皇宮成就平王李隆基誅殺韋後的那一件事情。


    回到大營的王平剛剛落馬便有親衛前來接應,這親衛接過將軍手中的韁繩待王平站穩了後,忙回稟道:“將軍,江南道督護府大將軍韋和親來,此刻正在帳內等候。”


    韋和?王平疑惑,他當然不明白在這等關頭那位大人手下最得力的惡狗不去洛陽城幫助他家大人,反而來這均州究竟是為何事?


    不過雖然不明白,但王平仍是連忙走回大營迎了過去,他這一年來都依著平王殿下的意思駐紮在江南道,那便絕對是親眼目睹了這韋和是如何的利用那少年所給他的權勢,在江南道造就了一片的腥風血雨。


    一年時間,僅僅一年時間,那韋和便利用江南楚氏光明正大的支持,以及來自京城的力量展開他鋒利的獠牙將江南道個處大營完全控製了起來,以往的江南道兵力絕對都在那老狗以及楚南仁的手中,可自從那楚南仁一死,韋和便幹脆果斷的利用他那大將軍身份收編了整個江南道的駐兵,。他收編的手段其實也簡單,一句話那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偏生就是這種手段讓整個江南道根本沒有人敢與此人為敵,就算有那麽幾個有幾分膽魄不開眼的,大都要麽被韋和尋個由頭殺了,要麽就是突然暴斃,其手段其野心不可謂不令人瞠目結舌。


    對於這樣的一個江南道督護府大將軍,同樣是個帶兵將軍的王平談不上惺惺相遇,但同時卻也沒有太多的反感,他當然知道在那種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也隻有韋和的那些手段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隻不過,對於韋和他多少還是有些意見的,須知,在江南楚氏的支持下,那韋和可是將他這個絕對是平王李隆基嫡係心腹的大將軍足足趕出了好幾個州府,逼得他以及他手下的近萬人馬輾轉換了好幾個駐兵之地,最終他迫不得已駐紮到江南西道以後韋和才善罷甘休。


    當然,意見是有,可矛盾同時也肯定沒有,王平這等具備著大智慧的將領肯定也知道韋和逼迫他的舉動斷然是出自京中那位少年大人的意思,畢竟那少年是想要將整個江南道都控製在他以及江南楚氏手中的,留他這麽一個屬於平王殿下且擁有著絕對兵權的人長年駐紮在江南道又怎麽可能安心。


    大帳內韋和獨自坐在帳中左側安身而坐,此處當然沒有酒菜招呼,王平此人的治軍甚軍韋和早在江南道便見識過了,所以他宛如老僧入定一般神態嚴謹坐在那處倒也真有那麽幾分大將軍的威嚴。


    “韋大將軍,久違了。”王平入帳之後第一句話不鹹不淡,沒有半分客氣但也沒有半分怨氣的意思,再為正常不過的兩位沒有深厚交往的將軍打交道口吻。


    可韋和卻突然起身大步迎了過來,先前的八風不動此時半點也沒有,他就像是一個欠了王平幾百貫錢的小人一樣低聲下氣的笑著,讓人完全看不出先前的幾分威嚴:“王大將軍,江南道的那些事情您可絕不能責怪末將,您要知道,當時的江南道畢竟不夠安穩,您這種大人物萬一在江南道有個閃失,平王殿下那處末將肯定擔待不起。”


    雖然王平與韋和都心知肚明關於韋和在江南道逼迫王平的舉動肯定是出自那少年的口中,但韋和此時卻也依然是絕口不提他家大人,就好象他真的是關心王平這位大將軍的身家安危。


    這大抵就是屬於將領中的政治技巧,他們這些個領兵最外的人當然最為忌諱朝中無人回護,所以這麽一來,無論他們在外出了天大的事情都不會將責任往自家大人身上去推,否則那基本上就是自掘墳墓。


    王平微微笑了笑,與韋和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他當然知道此人小精明之中隱藏的大智慧,因此便也不會在意韋和此時故作的小人嘴臉,僅僅是淡然一笑,徑自坐在了中軍大營中的主位便道:“韋大將軍何出此言,你我二人同為朝廷效力,有的時候難免會有些身不由己。”


    “身不由己,對就是身不由己!”站在王平身前並沒有落座的韋和一拍大腿,滿是崇拜的神態道:“王大將軍果然不虧為大唐第一儒將,由您口中說出來的話,那絕對是令末將汗顏汗顏。”


    話說的很諂媚,可實際上韋和心中當然也是對這位平王帳下第一猛將有著出自內心的佩服,誅韋那一夜中他最為好奇的就是平王李隆基身旁那個一刀就將他韋家第一勇武之人韋猛斬於馬下的平凡青年,那後來在得知此人便是王平之人,韋和還不滿心佩服?


    大唐第一儒將。這個稱讚讓王平頗有那麽幾分哭笑不得的意思,倒是真真見識到了這小人諂媚的嘴臉。因此王平便也真不敢繼續與此人客套說些閑話,他真的擔心再這麽一路說下去他就是大唐第一名將了,那個時候他又如何去擔待?


    “敢問韋大將軍不在江南道坐震且來到均州乃為何事?”王平坦然問出了心中的疑惑,但他也沒有直接去問韋和為什麽不曾去洛陽幫那少年,這是因為朝廷明裏畢竟是沒有旨意讓韋和這位江南道大將軍去洛陽城。


    韋和這才有了幾分正經模樣,他在張宏身旁之時意味保持的便是忠誠小心的形象,而在外他卻一直是那種將大智慧掩藏在小精明模樣的人,所以這會兒他的正經模樣其實也確實不太正經:“末將此次來這均州乃是率了五千兵士而來,朝廷當然不會有這個旨意,隻不過……末將是個粗人,還是直說了吧,隻不過此次事情畢竟乃屬均州為重,洛陽城的兵力雖然是個**煩,但也絕對沒有均州這一帶麻煩,我家大人的意思便是,讓韋和接到了主母,護送主母安然達到江南道後便即刻趕來這均州,聽從平王殿下差遣。”


    王平心中驚訝,他雖不曾去過洛陽城,但據平王殿下來信中所言那洛陽城的形勢絕對是岌岌為危常人難以應付,可就是那樣一個局麵那少年依舊能夠派出手下唯一的得力大將來幫助平王卻放棄了讓這韋和去洛陽?那少年到底是在打著怎樣的心思?這般想著,王大將軍麵上倒也依舊泰然自若,他笑了笑,道:“你家大人的心意,我自能領會,隻不過韋大將軍擅自離開江南道畢竟是沒有朝廷的旨意,再者來說,萬一均州這處不曾揮師直入中原,反而是退入江南,那韋大將軍又該如何是好?”


    襄陽城乃為南北要塞,既如此,下江南對於臨近襄陽這一帶的焦王殿下來說肯定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王平才會有這麽一問,別看王平在問這話之時似乎僅僅是個場麵話,其實他這幾日也真的認真分析過這個可能,縱然焦王殿下理論上來說絕對隻可能是去京城,而不是江南,但王平依然願意去分析這一個可能。


    他原本就是個算無遺策的人。


    “這一點自不敢勞大將軍費心,末將手下那些不成器的東西都留在江南道,況且還有馬總管與江南楚氏家主坐鎮江南道,那江南道絕對萬無一失。”韋和恭身笑道,他所指的手下那些不成器的東西,當然是跟隨著他一同背叛了韋後的族人,而既然大人張宏讓他在江南道建立他自己的嫡係基礎,那他提拔的將領當然隻能是姓韋的人。


    點了點平,王平也不再多說什麽,他先前的那個問題表麵上是在為韋和以及那少年考慮,是在擔心江南道的安危,實際上也是從大局著想,平王早便來信說此次動蕩必定要控製在一定範圍內,不能禍及整個天下,那他便絕對不能允許焦王的人馬會去攪亂江南道。


    “也好,既然張大人與未大將軍有如此好意,那本將軍自然深為感謝,暫且就煩勞韋大將軍駐紮於本將軍一側,若本將軍所估不差這幾日均州這處便應該有些動靜了,隻不過具體會是哪處本將軍此時也不能知道,先前倒是擔心人馬不夠不能及時動手,此刻有韋將軍相助,便足以讓本將軍安心不少了。”這是一句大實話,王平知道焦王行事便就在這幾日之內,但就是肯定不了行事的地點,而若是到焦王動了手才能知道行事的地點,那到時候真的會晚上許多,再加上焦王此次兵力絕對不會少,那他手下這萬餘人馬倒也確實是有些不足。


    韋和恭身領命,他接到大人張宏的意思便是要他完全聽從王大將軍的吩咐而不能有任何主張,那他就絕對不會去動多餘的心思,他是個野心勃勃狼心狗肺的人,但什麽時候應該安分守己,他也絕對一清二楚。


    臨出這帳前,韋和突然停下腳步,轉身笑道:“不知王大將軍可方麵告訴末將平王殿下什麽時候會趕到這均州府?”


    很隨意的一個問題,但就是讓王平心中寒意突生,他當然知道平王的行蹤便連朝廷也不會泄露出來,而那少年既然已經不在京城肯定更加的不可能知道,那這韋和又是如何知道的?


    興許是察覺到了王平的這些不自然,韋和恭身又是一笑:“既如此,王將軍不方麵末將便也就不多問了。”


    言罷,韋和揚長而去,在那帳外他原本帶著些諂媚之意的笑顏逐漸化為全然的冷笑。


    好一個王大將軍!


    王平……乃是平王殿下帳下的將軍,但在朝上卻沒有什麽大將軍的身份,而他韋和卻是實質名歸的大將軍,這說明了什麽?當然是說明了先前韋和在他麵前的那些謙稱末將原本就是個很客氣的說法,但王平居然紋絲不動就這麽坦然承認了下來!


    這讓一向狼心狗肺的韋和如何能夠咽得下這口氣?


    …


    韋和心中的憤怒且先不提,不管怎樣來說在眼下這個局麵之上韋和絕對不可能有任何小動作,現如今的他依舊很清楚的將他定義為大人張宏手下的一條狗,那麽既然是一條狗他就不會忤逆大人的意思,大人要他全心全意全力協助王大將軍,那他就肯定不會半途撒手,而至於心中的惡氣其實經由那一句關於王平殿下的行蹤已經是出了不少,韋和這會兒也不會再生事端。


    幾日來,韋和與王平大軍駐紮之地一派安穩,他二人所等待著一是除了那位來自京城的平王殿下,其二當然便是均州這一帶早便該有的變故。


    第五日,京城而來的平王殿下終於趕到這大營處,然而該生的事情在這一日卻是同時暴了出來,也在平王李隆基剛剛趕到此處的這日,均州焦王府同時散出消息,在這一日決然而起兵向著京城向著埋葬著焦王父皇遺體的長安城揮軍直上。


    大戰一觸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覆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濟源張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濟源張氏並收藏覆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