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無關正義


    德國人在侵犯波蘭以後,立即對蘇聯政府施加壓力,要它在其利益範圍內的土地上對波蘭采取行動,這一利益範圍,按照1939年8月23日蘇德協定附屬秘密議定書的規定,一旦作領土和政治的調整時將劃歸蘇聯。采取這一行動的必要性,莫斯科雖然承認,但是最初是猶豫的。它甚至承認自己對德國迅速得手感到震驚。可是,到了9月中旬,莫斯科終於下了決心,9月17日,紅軍越過蘇聯邊界進入波蘭。


    一天後,塔斯社的一條新聞談到波蘭的潛艇在當地“統治集團幫助下”――這是一句不祥的話――進入波羅的海國家港口避難。還說有一艘潛艇,由於愛沙尼亞當局的疏忽,在塔林失蹤。因此,蘇聯將根據德軍在波蘭的進展來決定自己在波羅的海國家的行動速度。


    秘密議定書規定,立陶宛的北部邊界將作為劃分蘇德在波羅的海地區勢力範圍的分界線,正如舒倫堡的夥伴希爾格所說,彼得大帝血戰二十年想奪取的地方,大筆一揮就到了蘇聯手中。議定書還規定,關於維持一個獨立的波蘭問題,將根據以後政局的發展來決定。這樣,立陶宛就將納入德國範圍。然而,議定書明白地承認立陶宛對維爾紐斯地區的權利。


    當蘇聯政府開始行動的時候,德國是準備遵守這些規定的,但正如上文所述,蘇聯政府重新考慮後,認為從它的觀點看來,關於立陶宛的規定是不能令人滿意的。蘇聯重新考慮的內容,在9月25日斯大林接見舒倫堡時有所透露,他在談話中說到,假如德國同意,並“慨然予以支持”的話,他將對波羅的海國家立刻采取行動。在這一點上,斯大林建議把立陶宛從德國範圍劃入蘇聯範圍,作為報答,他擬將波蘭境內的分界線改劃,把德國控製的地區擴展到通稱的寇鬆線。對此德國表示同意。9月28日,莫洛托夫和裏賓特洛甫簽署了邊界和友好條約新的秘密議定書,其中對8月23日的議定書作了適當修改。


    斯大林在9月25日接見舒倫堡時,談到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但未提到芬蘭,自然,芬蘭問題是一件更為棘手的事。而一旦準備就緒,蘇聯的行動便節節進展,當第一階段已接近結束。


    莫斯科的第一個目標是誘使波羅的海三國與蘇聯締結互助條約,為它提供新的海軍基地、陸軍基地和飛機場。莫斯科已分別在9月28日、10月5日、10月10日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簽訂了這類條約。


    蘇聯愛沙尼亞條約


    愛沙尼亞外交部長卡爾?瑟爾泰曾兩次訪問莫斯科。第一次,他帶著商業部的一個高級官員於9月22日動身,表麵上是去簽訂一項貿易協定,並參觀農業展覽館。9月26日,他一回國便提出報告,說蘇聯政府要求締結一項互助條約,根據該條約,俄國將在帕爾迪斯基港取得一個海軍基地――原來曾要求在塔林建立基地――並在愛沙尼亞的一些島嶼上建造飛機場。如果愛沙尼亞政府拒絕締約,正如莫洛托夫警告瑟爾泰那樣,蘇聯將“通過其他方式”迫使愛沙尼亞答應這些要求。9月27日,瑟爾泰再次動身去莫斯科。


    當塔林方麵正在商量對策的時候,蘇聯飛機已在愛沙尼亞上空大飛特飛,蘇聯軍隊沿著蘇愛邊境集結的謠言甚囂塵上。愛沙尼亞政府考慮到自己已麵臨立即遭受進攻的威脅,於是指示瑟爾泰在原則上接受締約的建議,但必須設法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建立的軍事基地,隻有當締約的雙方中有一方卷入戰爭時才能使用。原來同第三方麵締結過互不侵犯條約而承擔的義務,在雙方執行擬議訂立的這個條約時應不予考慮。


    這項條約於9月28日締結,那天正是莫洛托夫與裏賓特洛甫簽署新的俄德邊界和友好條約的日子。蘇聯愛沙尼亞條約中有一條措詞很明確:雙方的主權、經濟製度和政治體製不得因實施本條約而受到破壞。然而在其他方麵,瑟爾泰無力執行指示。條約的條文是否逐條經過認真討論也值得懷疑,因為裏賓特洛甫的訪問一定忙壞了蘇聯的高級官員。


    條約規定,萬一遭到歐洲一個大國侵略或以侵略相威脅時,雙方保證互相支援。蘇聯應以“優惠條件”向愛沙尼亞軍隊提供作戰物資。薩烈馬島、希烏馬島、帕爾迪斯基港的海軍基地和飛機場應以“合理價格租給”蘇聯使用。根據防務需要,蘇聯有權在這些地方駐紮人數受到嚴格限製的部隊。一項秘密議定書規定,“為了預防和不使締約雙方產生卷入當前歐洲正在進行的戰爭的任何企圖”,授權蘇聯於“戰爭期間”在基地和機場保持二萬五千名軍隊。議定書還規定,在帕爾迪斯基基地建造期間,蘇聯海軍可以使用塔林港口,為期兩年。


    同時,雙方還簽訂了一項貿易協定,規定把兩國的貿易額增加三倍。


    蘇聯拉脫維亞條約


    接著輪到了拉脫維亞。10月1日,拉脫維亞政府接到邀請,要它派代表赴莫斯科進行“磋商”。第二天,外交部長威廉斯?門特斯就到了那裏。10月5日,他和蘇聯簽訂了一項互助條約。


    這次,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都參加了談判。在兩次會談中――總共隻花了四個半小時――他們解釋了所建議的條款以及為什麽他們必須堅持其要求的理由,而門特斯則試圖要對方作出某些讓步。在第一次會談後,他已毫不懷疑,這些建議的實質隻能被看作“象是對付保護國的”。


    條約規定,拉脫維亞將把利耶帕亞和溫次匹爾斯的海空軍基地出租給蘇聯。此外,同意蘇聯有權在溫次匹爾斯與皮特拉格斯之間建立一個基地,以保護伊爾別海峽。這樣,裏加灣的入口就處於蘇聯控製之下。根據一項秘密議定書,在整個戰爭期間,允許蘇聯政府在這些基地駐紮的軍隊,人數固定為三萬。其他條文與蘇聯愛沙尼亞條約完全相同。例如:萬一遭到歐洲任何一個大國的侵略或以侵略相威脅時,雙方有保證互相支援的義務;並明確保證,不得幹預對方的主權或其經濟製度和政治體製。


    根據貿易協定,拉脫維亞與蘇聯的貿易額將增加兩倍,莫斯科同意增加經過拉脫維亞各港口的蘇聯貨運;拉脫維亞獲得經過蘇聯領土運輸貨物的權利。


    門特斯使對方作了某些小小的修改。原先,蘇聯政府曾要求有權利在裏加保持一支警衛部隊,並要求在拉脫維亞駐紮一支數目稍多的蘇聯軍隊。沒有什麽其他的讓步。莫洛托夫堅持原來的要求,而門特斯則抗辯說,這項條約不應使拉脫維亞人看來似乎是強人所難,成為加在他們國家頭上的枷鎖,成為他們自由生存的一種威脅。這時,斯大林――據門特斯報告――正在記什麽,塗塗畫畫,踱來踱去,時而又從書架上取下幾本書和幾張報紙。


    蘇聯立陶宛條約


    立陶宛的情況有些特殊。它與蘇聯之間沒有共同邊界。它與波蘭關係之壞是眾所周知的。從1920年到1938年,兩國之間不僅沒有外交關係,甚至鐵路交通也中斷了。自1920年澤利戈夫斯基將軍發動政變以來,維爾紐斯地區一直是兩國之間的主要爭端,蘇聯這時根據1939年8月23日俄德秘密議定書,聲稱這個地區屬於其利益範圍。1938年3月,在波蘭軍隊立刻入侵的威脅下,立陶宛政府同意重新開放立陶宛波蘭邊界,並與華沙重建外交關係。另外,與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不同,立陶宛與德國的關係一直不好。1939年3月,立陶宛屈服於德國最後通碟的壓力,把梅梅爾地區(克來彼達)歸還德國。此後,它也沒有象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於1939年5月31日所做的那樣,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8日,蘇聯軍隊開進維爾紐斯。莫洛托夫就此事向立陶宛駐莫斯科公使保證,在立陶宛國土上將不會發生軍事行動。事實上,蘇聯政府此時已準備向德國要求,把立陶宛並入它自己的利益範圍,這一要求已寫進9月28日蘇德協定附屬議定書中。此項交易的一部分內容是:當蘇聯為了保護其利益“在立陶宛領土上采取特別措施”時,立陶宛西南部一條狹長地帶,被規定為更正常的邊界線而“劃歸”德國。


    蘇聯政府的計劃,正如莫洛托夫在10月3日立陶宛外交部長烏爾布希斯到達莫斯科前幾小時對舒倫堡所說的,是把維爾紐斯地區給立陶宛,同時暗示立陶宛必須把這條狹長地帶割讓給德國。這一建議引起了舒倫堡的警惕,他在10月3日向德國外交部報告時評論說:“這樣,就使我們看起來象是搶奪立陶宛領土的‘強盜’,而蘇聯政府倒象是施主了。”第二天,他接到指示,要他要求莫洛托夫不要與立陶宛人談判割讓這塊狹長地帶的問題。但這一指示下達得太遲了。與此同時,莫洛托夫出於對德國的“忠誠”,已把此事同烏爾布希斯談過,後者聽了感到“驚愕和憂愁”,因為立陶宛許多知名人士的家就在這塊有爭議的土地上。


    斯大林要求德國人“暫”不堅持要立陶宛割讓這塊領土。既然這樣,裏賓特洛甫就要求莫斯科秘密交換信件,進一步肯定:“萬一蘇聯派出軍隊進駐立陶宛”,將不占領這塊領土;而且,蘇德協定有關這一部分的實施日期,應由德國政府選定。關於這兩點,莫洛托夫在10月8日致舒倫堡的信中作了肯定答複。


    於是,維爾紐斯市及其周圍地區,就根據莫洛托夫和烏爾布希斯10月10日簽署的互助條約“轉讓”給了立陶宛。蘇聯軍隊在這一日期之前已從維爾紐斯撤走。10月28日,立陶宛軍隊開進了這個懷念已久的古城。當時流亡在外的波蘭政府提出了抗議。對它來說,維爾紐斯依然是一個波蘭城市,有著許多波蘭民族的古跡和傳統。至於建議把立陶宛領土轉讓給德國一事,德國駐考那斯公使告訴立陶宛政府,德國政府還來不及考慮到修改邊界問題。


    蘇聯立陶宛條約使蘇聯有權在立陶宛保持一支不超過兩萬人的軍隊,軍隊駐防的具體地點沒有規定。條約規定,在一旦遇到對立陶宛構成侵略威脅,或通過立陶宛領土對蘇聯構成侵略威脅時,雙方再共同協商。這項條約的期限為十五年,不同於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條約的期限為十年。在其他方麵,這一條約和上述兩個條約完全相同。同樣,也包括一項商業協定,期望大幅度增加締約雙方之間的貿易額。


    10月下半月,紅軍和俄國空軍在這三個國家駐紮下來,從而對東普魯士與芬蘭灣之間波羅的海沿岸有效的陸、海軍控製得到了保證。列寧格勒往南的通道,在十月**以後曾一度受到尤登尼奇將軍和別爾蒙特阿瓦洛夫的白俄軍隊的威脅,這時排除了潛在的侵略。有謠言說,正在計劃建造一道針對東普魯士的“馬其諾防線”――援引當時的術語。


    蘇聯的行動首先是根據戰略考慮確定的。這與1939年夏天斯大林對英、法政府的要求是一致的,而據丘吉爾回憶,高爾察克海軍上將的白俄政府在1920年也曾堅決認為,在波羅的海國家的基地對於保衛俄國首都是必要的。蘇聯在此事發生後不久,伏羅希洛夫元帥在慶祝11月**節的集會上對武裝部隊的講話中聲稱,俄**隊駐在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是為了這些國家的安全,也是為了蘇聯的安全,而不是去幹涉波羅的海國家的內政。


    當時莫斯科的政治意圖究竟是什麽?舒倫堡於1939年10月3日發出的一份電報中,在談到把立陶宛的那條狹長地帶轉讓給德國一事時,建議這一行動應推遲到“蘇聯實際並吞了立陶宛之後……;關於立陶宛的安排,原先是根據這個主意作出的”。舒倫堡的話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把波羅的海國家並入蘇聯的主意,是否就是蘇聯統治者當時的主要考慮,值得懷疑。看來,更可能的是他們考慮到軍事方麵。固然,莫洛托夫與門特斯談判時提到了彼得大帝。但是,以其“驚人的軍事知識和記憶數字的本領”而給門特斯留下印象的斯大林,考慮得更周到,話也說得更直言不諱。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他在談到英國“企圖”把瑞典卷入戰爭時,就預言戰爭將是長期的,而且牽涉麵甚廣,盡管此時正是閃電戰在波蘭迅速得到成功的日子。考慮到自己國家的形勢,他說:“在國家社會主義與**之間始終存在差別。”接下來,他的話變得更為清楚明確。他說,德國進攻波羅的海同家是可能的。在曆史的進程中,“一個意想不到的變化發生了,但是不能因此而有恃無恐。我們必須及時作好準備。誰要是無所準備,就得為此付出代價。”


    此時蘇聯政府心目中的頭等大事,看來是安全,而不是擴張。然而,由於考慮到與德國新建的友誼,蘇聯把它在波羅的海地區的行動暫時解釋為防備英國可能采取行動的對策,同時仍然強調尊重波羅的海國家的主權。莫洛托夫在10月31日的講話中說:“所有……關於波羅的海國家將實行蘇維埃化的胡言亂語,隻能有利於我們的共同敵人,有利於一切反蘇的煽動者。”


    可是,這種新的友誼並未驅散莫斯科的疑慮。德國向芬蘭灣和波羅的海沿岸派出幾艘海軍艦艇以控製商船運輸的計劃,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根據與德國達成的諒解,這一地區劃入蘇聯的利益範圍,蘇聯在這裏有著重要的戰略利益。此外,這一軍事行動也可以認為是德國親芬蘭的表示。莫洛托夫要求德國,把針對商船運輸的戰事――盡管這場戰事是合乎需要的――限製在波羅的海瑞典海岸的一邊。柏林答應照辦。


    因而,直到那時為止,波羅的海國家還沒有明顯的要被並入蘇聯的威脅。但是時代的症候是清楚明白的。納粹德國與蘇聯之間的衝突,象老虎鉗一樣把波羅的海國家夾在中間。寄托於蘇德協定而幸存的希望,就和這個協定本身一樣虛幻。當這一時刻終於降臨到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頭上時,它們在1939年5月31日與德國締結的條約便全然失效。當蘇聯對它們提出要求時,它們沒有從德國得到絲毫支援。至於立陶宛,德國作了一個軟弱元力的表示。但是,波羅的海各國政府的代表必須去莫斯科,在莫斯科決定了波羅的海國家的命運。(立陶宛外交部長烏爾布希斯談起在莫斯科的經曆時說)討論是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沒有任何牽製和約束。隻是在討論快結束時,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表現出有些不耐煩。拉脫維亞總理門特斯講到他自己在莫斯科的會談時說:“既沒有草率從事,也沒有威脅恫嚇。”可是,除了簽字,也別無選擇。


    1940年初夏,正當德國征服西歐大陸之際,莫斯科突然改變其政策,決定把蘇聯的邊界推進到波羅的海沿岸。南方的邊界也同時推進到多瑙河口。蘇聯的工業和農業已置於戰備體製之下。德國方麵沒有認真反對的表示。蘇德條約依然在開花結果,但一方麵克裏姆林宮卻在進行準備,以防萬一德國突然侵犯。


    波羅的海地區的事是在立陶宛開的頭。早一年秋天,立陶宛比愛沙尼亞或是拉脫維亞更加熱烈地歡迎過蘇聯軍隊。5月28日,俄國人指控說,紅軍戰士遭到了秘密綁架,聲稱其中有一人被槍殺了。立陶宛建議組成混合委員會進行調查,遭到拒絕。因此,考納斯主動下令進行令案調查。許多人被逮捕了;在有些情況下,立陶宛居民從蘇聯軍隊駐紮的地區被遣送到其他地方。但是,這樣做還不夠。立陶宛總理梅爾基斯不得不到莫斯科去見莫洛托夫。莫洛托夫曆數波羅的海三國參謀長頻繁會晤以及三國政治家多次會商的事實,斷言波羅的海國家之間有一個秘密軍事同盟。梅爾基斯堅決否認此事。在他看來,談話的口氣是要說明他應當發表一個聲明,以消除對方的疑慮。為此,他在6月12日回國後,就發表了一個聲明。


    接著,暴風雨襲來了。6月14日梅爾基斯和外交部長烏爾布希斯再次去莫斯科,這次是去接受一份最後通碟,其要求為:第一,立陶宛內政部長斯庫恰斯和保安警察總監波韋拉伊特斯由於同這些事件有牽連,應當交付審判;第二,應當建立一個能夠並且願意履行互助條約的新政府;最後,應當允許蘇聯軍隊進駐該國各個重要中心,其數量足以保證條約受到尊重。限期第二天上午10時以前作出答複。答複如期收到。幾小時後,立陶宛政府辭職。蘇聯坦克已在隆隆聲中開過邊界。根據斯梅托納總統的命令,立陶宛軍隊向德國尋求避難所。許多政治家和高級官員包括總統本人也采取了同樣行動。避難的立陶宛軍隊獲準進入德國,同時被解除了武裝。政治家則由裏賓特洛甫授命秘密警察殷勤接待。此外,德國人把這些逃亡的情況也告訴了莫斯科。莫洛托夫譏諷說,這顯然由於邊界防守不嚴。如果對方要求的話,他的政府願意幫助立陶宛政府執行這項防守任務。無疑,莫斯科是提供了這一幫助。


    兩天以後,蘇聯向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提出了類似的要求。最後通碟的內容援引了同立陶宛總理梅爾基斯的談話,作為消息的來源,這些消息使蘇聯政府相信,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軍事同盟是針對蘇聯的,這個同盟沒有受到譴責,而且立陶宛也加入了這個同盟。最後通牒硬說1939年12月和1940年3月波羅的海三國的政治家曾兩次舉行秘密會議,說三國參謀總部之間接觸頻繁,說這個軍事同盟有一種專門的機關刊物《波羅的海評論》正在塔林發行。最後通牒聲稱,這些活動違背了三國與蘇聯締結的互助條約,因為按照條約規定,締約各國不得參加任何針對蘇聯的聯盟。


    蘇聯給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駐莫斯科公使的照會指望在六小時內答複。在遞交照會以前並未通過外交途徑交換意見,但是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知道,蘇聯即將提出要求。蘇聯軍隊集結的報告已從邊界發來。他們匆勿考慮之後,接受了蘇聯的條款。蘇聯軍隊開進來了;蘇聯軍艦停泊在裏加港外。


    為了指導當地居民實現蘇聯要求他們進行的改革,莫斯科派出了特使分赴三國首都。傑卡諾佐夫,當時的副外交人民委員,奉命去考納斯;不久以前曾被任命為蘇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的維辛斯基出訪裏加;而日丹諾夫,三人中最重要的一個,則赴塔林。選擇地位這麽高的蘇聯黨和政府官員前去,表明了他們任務的重要性。


    他們的任務執行了幾個星期。在他們的指導下,組成了新政府。愛沙尼亞總統帕埃茨和拉脫維亞總統烏爾馬尼斯起初都拒絕批準新上台的政府,但由於**組織了騷亂,而被迫同意了。三個新政府都由中間人士和一些社會黨人以及許多親蘇的知識分子組成。詩人約翰內斯?瓦雷斯巴巴勒斯成了愛沙尼亞的新總理;細菌學家、拉脫維亞蘇聯文化交流協會副主席奧古斯特?基爾亨斯泰因斯教授擔任拉脫維亞的新總理;烏斯塔斯?帕拉埃茨基斯是立陶宛政府的新首腦,副總理是斯拉夫語文學教授、立陶宛蘇聯文化交流協會副主席克雷韋米茨凱維奇烏斯。三個政府中都沒有**人。但多年來在波羅的海國家處於非法地位的**很快就得到了合法地位,不久以後,就有一些**人擔任了政府的重要職務。有秩序的親蘇遊行受到了鼓勵;占領工廠的企圖受到了壓製――這種事在俄國已經完全過時了。宣布了對政治犯實行大赦。報刊、廣播和通訊事業都受蘇聯控製。


    當時,波羅的海三個國家已處於全麵的軍事占領之下。塔斯社於6月22日發布的一份公報中承認,蘇聯這時有十八個師到二十個師的軍隊駐紮在波羅的海國家。這三個國家的軍隊正在蘇聯指導下進行整編。


    八個月以前,蘇德兩國政府就已經達成協議,俄**隊進入立陶宛時,不得占領立陶宛西南部毗鄰蘇瓦烏基地區的一條狹長地帶,按照1939年9月28日俄德秘密議定書規定,這一地帶已劃歸德國,移交的日期應由德國決定。這時,在7月間,俄國人硬要德國政府對1939年9月28日雙方商定的協議重行考慮。斯大林承認有義務把這條狹長地帶讓給德國,但他宣稱,要做成這筆交易“極端困難,很不方便”。德國人問,準備用什麽來交換,俄國人在8月13日答複說,願意用金錢補償。9月6日,德國人在原則上接受了這一主張;但是,直到1941年1月10日,才達成一項協定,解決的辦法是:德國放棄對立陶宛這條狹長地帶的權利,補償費為七百五十萬美元或三千一百五十萬馬克,總額的八分之七以黃金支付。


    在此期間,1940年夏季,波羅的海三國的議會都被解散,宣布進行新的選舉。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政府宣布廢除它們之間的軍事協定,立陶宛政府也作出相應的聲明。對蘇聯的友誼被列在政綱的首位,但蘇維埃化以及與俄國合並的活動仍未公開化。施政綱領集中在徹底地進行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


    選舉在1940年7月14日和15日舉行。選舉法規定了普遍、平等、直接、無記名以及按人數比例選代表投票的方法。可是,隻允許有一份候選人――“勞動人民聯盟”――的名單。這個組織是專門為此而在波羅的海國家分別建立的,由**、一些附屬團體以及幾個非政治性組織的成員組成的。報刊和全部印刷機構都受政府控製。對參加投票的選民施加了壓力。反對派組織起先是受到幹涉,接下來就遭到鎮壓。許多人被逮捕。根據官方報道,擁護“聯盟”的候選人分別在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全部投下的選票中占百分之九十二點二、百分之九十七點六和百分之九十二點九。


    一星期以後,於7月22日,新召集的三國議會,表示響應選舉以後國內立即發起的一項運動,莊嚴宣布將采用蘇聯的製度――雖然不實行農業集體化――並表示願意和蘇聯合並。1940年7月23日《泰晤士報》的一則電訊評論道:“充其量隻能說,如果要人們在俄國和德國之間進行選擇,多數人可能選擇俄國,而且,自然這是以不對他們的家庭生活和風俗習慣實行全盤布爾什維克化為前提的。”可是,它們並入蘇聯的結果就會如此;從此,三國就要忍受它們不得不經曆的改革所必然帶來的痛苦了。


    波羅的海國家駐柏林、倫敦和華盛頓的代表們,按照他們原先接到的舊政府的指示,指斥他們議會的活動是非法的,聲明這些選舉是在威脅之下,在外國占領軍在場的情況下舉行的,不能看作是人民意誌的真實反映。德國外交部拒絕接受這些照會。美國代理國務卿薩姆納?韋爾斯宣稱,美國政府反對蘇聯侵犯波羅的海各共和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美國駐波羅的海三國首都的代表們――雖非全體工作人員――離開了那裏。美國政府繼續承認彼羅的海三國駐華盛頓的代表。波羅的海三國在英國和美國的財產被“凍結”,掛三國國旗的船隻被扣留。蘇聯政府對此立即提出抗議。


    8月1日,最高蘇維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波羅的海三國新議會要求並入蘇聯的申請。會議也討論了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的合並問題。會議開始時,莫洛托夫強調蘇聯政府采取的步驟是必要的,因為,“特別在當前國際形勢所造成的情況下”,統治波羅的海國家的一些資產階級集團的政策,使得根據互助條約進行合作成為不可能。而在提出申請的那幾個代表團方麵,則聲稱在它們的國家裏資產階級政權已被推翻,因此不可能再成為“通向英帝國主義者的跳板”了。8月1日,立陶宛被接納加入蘇聯;8月5日,拉脫維亞加入;8月8日,愛沙尼亞加入。它們成為蘇聯的第十四、第十五和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


    1939年戰爭爆發時,波羅的海國家的政府根據國際法,發表聲明,宣布中立。但是事實上,在蘇德協定締結以後,它們的國家就不再能繼續成為真空地帶了。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在討論他們自己的打算時,都提到俄國過去對波羅的海地區的主權,這種考慮對他們的政策產生過影響。然而,威脅三個共和國獨立的真正因素,是德國在西方勝利進軍的步伐。在莫斯科看來,這些國家在戰略上對於蘇聯的防禦太重要了,不能讓它們繼續成為獨立國家。波羅的海國家在兩次大戰之間保持獨立的一段時候,在政治上――用丘吉爾的話來說――是“歐洲反布爾什維主義的前哨”。這些國家的全部觀點,正同它們實際的做法一樣,使得將它們並入蘇聯一事不易為西方民主國家所接受。當斯大林硬要艾登(在1941年12月訪問莫斯科期間)立刻承認波羅的海國家的新形勢時,丘吉爾的話說得再激烈也沒有了,他在電報中說:“這些邊界是憑著可恥地與希特勒勾結的侵略行動而獲得的。違反波羅的海國家人民的意願使它們轉屬蘇俄,這將違背我們進行這場戰爭的一切原則,並將玷汙我們的事業。”可是三個月以後,由於事態發展的壓力,經過重新考慮以後,產生了另一些想法,並隨之而懷疑“這一道義的立場是否確實能保持下去”。丘吉爾在給羅斯福的一封信中議論道,大西洋憲章應該被解釋為不否認蘇聯有權保有它在受到德國進攻時所占有的邊界。美國政府不同意這個觀點。因此,蘇聯並吞波羅的海國家所造成的形勢,成為戰時盟國關係以及戰後談判解決辦法時的一個障礙。


    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簽字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附帶有一個秘密附屬議定書,記載了裏賓特洛甫和他的東道主就德蘇在東歐勢力範圍的分界線問題舉行“絕密會談”的結果。議定書對於分屬於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的地區萬一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時作好準備。在波羅的海國家方麵,立陶宛的北方邊界將是兩個勢力範圍的分界線,這就是說: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分給俄國,而立陶宛分給德國。雙方同意(據德國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說,這是他主動提出的)維爾紐斯應被認為是立陶宛的一部分;在議定書的條文中,雙方承認“立陶宛在維爾紐斯地方的利益”,雖然這片地方的界線沒有劃定。在波蘭,分界線大致是沿著“納雷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線”。


    裏賓特洛甫和俄國的領導人還討論了在根據協議瓜分波蘭以後,保持殘存的波蘭國家的問題。德國人在征服波蘭以後,有一段時期繼續打著這個主意,在這一階段,斯大林似乎也讚成有這種可能性。8月間在莫斯科會談時,對於“保持一個獨立的波蘭就雙方的利益來說是否有需要,以及這個國家的邊界該如何劃定”這個問題,沒有作出結論。議定書中是這樣說的,這個問題“隻是在政治情況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才能明確規定”,不過兩國政府表明了它們的意圖,無論如何要以“友好的諒解”來解決這一問題。


    當代的西方觀察家在評述1939年波蘭被瓜分時,既不知道8月23日有一個秘密議定書,也忘記了希特勒在他那本成為納粹德國聖經的書中發表的對付俄國的長遠計劃,他們總認為,由於波蘭有很大一部分領土,包括某些最有價值的財富,落入俄國人手中,因而納粹一定大為不安和不滿。事實上,根據戰後公布的德國外交文件來看,德國政府與蘇聯政府達成交易後,主要關心的似乎倒是怕俄國人不去分他們的那份贓物,而使德國人處於尷尬的地位。德軍開始進入波蘭兩天以後,裏賓特洛甫就已開始催促俄國人在他們的一邊進軍了。裏賓特洛甫在9月3日晚間發給駐莫斯科的德國大使舒倫堡的一份“特急電”和“絕密電”中,指示他立刻和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討論俄國介入的問題。


    我們確切指望[裏賓特洛甫說]在幾個星期內決定性地打敗波蘭軍隊。然後我們要以軍事占領來保住在莫斯科時規定為德國利益範圍的那部分領土。然而,為了軍事上的理由,我們自然也不得不對當時駐在屬於俄國利益範圍的波蘭領土上的波蘭武裝力量繼續采取行動。


    因此舒倫堡追問,“要俄**隊在適當的時候采取行動,去對付在其利益範圍內的波蘭軍隊並占領這塊地方,蘇聯是否並不認為是可取的”。照裏賓特洛甫的意見,這不僅是為了讓德國人安心,而且也是“符合莫斯科協議的意義和蘇聯利益的”。


    舒倫堡日益急迫地追問蘇聯政府的意圖,莫洛托夫避而不作出肯定的答複,拖延了十天。9月5日,莫洛托夫認為“具體行動”的時間還沒有來到,“操之過急”,可能“促進對手的團結”。9日,他提出希望在幾天之內行動,但是第二天又收回了這句話,他解釋說,蘇聯政府“對於德國在軍事上的意想不到的迅速成就,感到十分驚訝”,並預告舒倫堡說,紅軍可能再需要兩三個星期才能完成準備工作。14日,莫洛托夫轉告舒倫堡說,紅軍的準備工作比預期的要快,不過他又說,他的政府出於政治上的原因,想等到華沙陷落後再說。裏賓特洛甫在15日答複說,預計不出幾天,就可占領華沙。他歡迎蘇聯政府表示“將在軍事上插手,並且現在就打算開始軍事行動”。這樣可以免得德國人“必須一直追到俄國邊境去消滅波軍殘部”,還可以防止在德國勢力範圍以東的地區出現政治真空的危險――在這些地區,德國人“無意進行任何政治的或行政的活動”。16日,舒倫堡按照裏賓特格甫的指示,明確要求蘇聯政府“現在就定一個開始出兵的日期和時刻”,對此莫洛托夫回答說,“即將”進行幹涉。到17日淩晨2時,斯大林才當著莫洛托夫和伏羅希洛夫的麵,正式通知舒倫堡,紅軍四小時後將“沿著波洛茨克到卡美涅次波多爾斯基全線”(即從俄國、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交界點到羅馬尼亞邊境)開出國境。


    蘇聯政府對於保證采取軍事行動之所以抱猶豫態度,似乎不僅由於需要時間去完成準備工作(如果這的確不單是一個借口的話),而且也由於想找一個體麵的借口去進行幹涉。9月10日,莫洛托夫告訴舒倫堡說,蘇聯政府


    已打算乘德國繼續進軍的機會,宣布波蘭正在土崩瓦解,因此蘇聯必須援救受到德國“威脅”的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這種說法可以使蘇聯的幹涉在群眾麵前師出有名,同時使蘇聯不暴露出侵略者的形象。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時空之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肥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肥羊並收藏異時空之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