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撲朔迷離


    11月26日下午3時45分,不可避免的邊界事件發生了。當天晚上9點鍾,莫洛托夫遞交於爾耶科斯基寧一份照會,抗議說:蘇聯一側離邊境數英裏的麥尼拉附近的蘇聯軍隊,遭到來自芬蘭領土的“挑釁性”炮擊。有十三人傷亡,其中死亡四人。他要求駐在卡累利阿地峽的芬蘭軍隊撤離邊界十三至十七英裏。次日下午1時,芬蘭政府作了答複,聲稱炮擊來自蘇聯領土,同時,表示願意和對方一起撤軍,並對這一事件共同進行調查。四小時後,莫洛托夫宣布,由於芬蘭政府“拒絕”撤退軍隊,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11月29日,蘇聯報紙報道了工廠集會,抗議芬蘭政府和“一幫幫由資本家武裝起來的貪得無厭的芬蘭富農的無禮挑釁”。就在當天晚上,於爾耶科斯基寧收到由波將金轉交的莫洛托夫的一份簡短照會,宣布與芬蘭斷絕關係,理由是芬蘭正在邊境各個地點繼續發動進攻。


    在11月29日的一次廣播中,莫洛托夫宣稱,從這時起紅軍將防患於未然,製止芬蘭的進一步挑釁,同時,他的政府已作出重要的決定以捍衛蘇聯的安全。蘇聯政府無意損害芬蘭的獨立或侵犯芬蘭的領土。實際上,如果芬蘭人的態度不那麽僵硬的話,蘇聯政府還將善意地考慮卡累利阿人民和他們的芬蘭親屬團聚的問題。他說,“無論芬蘭建立什麽樣的政權”,它都有權決定國內政策和對外關係。但是,蘇聯的安全決不能聽憑心懷叵測的芬蘭政府任意擺布,這個政府實際上已經陷入了“對帝國主義者承擔反蘇義務”的境地。莫洛托夫在結束講話時說,這些問題可以在與芬蘭人民友好合作的情況下解決。這樣,他是企圖使得即將采取的軍事行動具有內戰的性質。蘇維埃化的幽靈再次出現在芬蘭上空。


    為了減輕德國可能存在的任何憂慮,斯大林親自出馬對莫洛托夫的講話特地作了補充。他在對《真理報》編者的講話中,重申並擴充了莫洛托夫10月31日講話中的論點:法國和英國應對這場戰爭負責,正是它們,既拒絕了德國的和平建議,又拒絕了蘇聯為和平所作的努力。看來,蘇聯政府似乎正在更加靠攏柏林。蘇德協定還沒有得到完美的結果。而時間緊迫,最主要的是冬季即將來臨。


    11月30日拂曉,莫洛托夫廣播後才幾個小時,蘇聯軍隊就越過了邊界,蘇聯飛機轟炸了赫爾辛基、維普裏以及芬蘭其他城市。入侵開始了。


    第三節冬季戰爭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


    冬季戰爭持續了整整一百天以上。紅軍向卡累利阿地峽以及沿拉多加湖與北冰洋之間的蘇芬邊境分五路推進。由於地形和嚴冬的酷寒、蘇聯最高統帥部和從事政治戰有關當局的錯誤估計以及蘇軍裝備上的缺點,使得及時動員起來的芬蘭軍隊處於有利的地位。雖然如此,事實上(事實偏偏能決定鬥爭的勝負)芬蘭畢竟是一個隻有三百五十萬人口的小國,而要與蘇聯的全部力量對抗。


    芬蘭的抵抗是出色的。它立即贏得了全世界的欽佩。同時,芬蘭政府竭盡全力使外國的同情變成實際的援助。可是,等到它的努力開始有希望取得實質性的結果,即等到組成一支法英遠征軍的時候,芬蘭人卻已經在尋求向敵人屈服的體麵條件了。原因是:西方優柔寡斷,行動遲緩;瑞典在德國壓力下製造障礙;而蘇聯最高統帥部覺察到自己的錯誤後,則以更為巧妙的方法來幹。


    戰爭爆發後,蘇聯政府立即在邊界附近芬蘭境內的泰裏約基建立了一個以奧托.維拉.庫西寧為首的“芬蘭人民政府”,庫西寧是在莫斯科共產國際工作多年的芬蘭**員。克裏姆林宮把這個“政府”稱為芬蘭唯一合法的政府,企圖根據這個站不住腳的、無法使人信服的借口來證明蘇聯並未與芬蘭開戰。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的政治戰中所采取的其他某些措施一樣,這個為芬蘭成立的“人民政府”也是一次失敗。它的軍隊,所謂的“人民軍隊”,在戰爭中不起作用。而且,盡管莫斯科承認了這個“政府”,並按照與波羅的海國家締結的條約那樣,與這個“政府”締結了一項友好互助條約,可是這個“政府”的活動從來也沒能動搖過芬蘭人民的團結和決心。當蘇聯與赫爾辛基政府媾和的時刻到來時,這個“人民政府”――正如1940年3月29日莫洛托夫在最高蘇維埃作報告時所說――在通過提供意見和表示讚成等方法幫助了蘇聯政府以後,適合時宜地決定自動解散了。


    12月10日,芬蘭議會發出嚴正呼籲,要求其他國家支援芬蘭的鬥爭。再早一些,在12月第十一條和第十五條,要求國際聯盟進行幹預。芬蘭政府的代表霍耳斯提在國聯大會上說:“我們已無法按照國際上作出的決定保護芬蘭人民免遭侵略者的子彈、炸彈、榴霰彈和毒氣的傷害。”


    國聯大會和國聯理事會迅速在12月14日通過決議,譴責蘇聯為侵略者,因為蘇聯的行動表明它已把自己置於國聯之外。決議還建議國聯的成員國以及非成員國盡自己能力所及向芬蘭提供援助。這樣,理事會中剩下的三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蘇聯就被逐出了國際聯盟。另一方麵,芬蘭卻被選進理事會,填補瑞典的空缺。


    國聯理事會――根據盟約第十六條第四款,有權處理開除事宜――中有七個國家對決議投讚成票(比利時、玻利維亞、多米尼加共和國、埃及、法國、南非聯邦和聯合王國),兩國棄權(中國和芬蘭),希臘和南斯拉夫對決議中有關把蘇聯開除出國際聯盟這部分未投票。國聯大會則一致通過決議,但有十個代表團――包括波羅的海國家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棄權或有某些保留意見。南美洲的一些會員國站在最堅決地支持措辭強硬的決議的國家之列,其中――正如蘇聯報紙一語道破的那樣――有九個國家與蘇聯並無外交關係。確實,中立國的勇氣看來與它們同衝突地區的距離是成正比例的。


    蘇聯政府自始至終拒絕出席會議。它對被開除出國際聯盟“處之泰然”。它決定充分利用蘇德協定帶來的有利條件。在它看來,國際聯盟是完全受英國和法國支配和控製的。因此,國聯的行動不會大大改變原有的權力關係。塔斯社評論道,國際聯盟“已由某種‘和平工具’變成了真正的戰爭工具,變成了英、法軍事集團的武器”。


    這是國聯采取的最後一個政治措施。對處於戰爭狀態的歐洲,它的做法似乎有些不現實。它是在瑞士政府堅決要求不得討論在西方進行的戰爭,也不得對之采取行動的前提下,來討論在芬蘭進行的這場戰爭的。這時代表團紛紛回去了。秘書處的成員各自參加了本國的戰爭工作。國聯大廈寬敞的大廳和走廊裏一片寂靜。


    對蘇聯的義憤,對芬蘭的同情,也許在英國、法國、瑞典和美國最為強烈,但在意大利、匈牙利、西班牙,甚至在德國,親芬的情緒也頗為高漲。可是德國當局立即采取措施禁止對芬蘭表示同情,並停止經由德國向芬蘭轉運任何戰爭物資。此外,經過希特勒批準,下達了這樣的指示:德國輪船應向波的尼亞灣內的蘇聯潛艇秘密供應燃料和食品。


    英國、法國、瑞典為芬蘭在冬季戰役中的抵抗送去的武器固然重要,但是卻無法決定這場戰爭的勝負。來自美國的援助主要是貸款,而此項貸款隻限於購買民用物資。遇上了選舉年,盡管羅斯福總統十分明確地對芬蘭表示同情,華盛頓政府卻不準備將其支援超出這個範圍。其他國家在物質上的援助規模也不大。供應的物資要付現款,運到芬蘭平均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武器運到以後,還得訓練軍隊使用這些新武器,所以,在冬季戰爭期間,大批裝備根本就沒有用上。再說外國誌願部隊,它總共隻有大約一萬一千五百人,其意義主要是精神上的。大多數誌願軍直到戰役結束也未能作戰。丘吉爾在回顧往事時判斷說:“事實上,他們什麽有用的事也沒做。”這句話可能是太苛刻了。但是,盡管在這年年底和次年年初之交取得了輝煌的戰績,芬蘭最高統帥部仍然認為,最後隻有英國和法國的武裝幹預才能救芬蘭。


    對於那些**者的為所欲為,人們是太習以為常了。盡管英國和法國的輿論界普遍感到憤怒,為之激動,但是最初也隻好無可奈何地眼望著蘇聯入侵。然而,蘇聯受挫和芬蘭持久抵抗的消息傳來後,輿論轉變了風向,越來越強烈地讚成提供積極的軍事援助。盡管有人提出了警告,可是輿論界似乎從未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提出這樣要求的必然結果,這就是,由於幹預芬蘭的事,很可能使盟國陷入與德蘇聯合力量交戰的境地。民間要求幹涉得到了官方的響應。在法國,當蘇聯入侵剛剛開始,這種情況就出現了。而英國政府則自從蘇德協定簽訂以後,對待蘇聯一向審慎,所以跟得比較慢。


    ~~~~~~~~~~~~~~~~~~~~~~~~~~~~~~~~~~~~~~~~~~~~~~~~~~~~~~~~~~~~~~~~~~~~~~~~~~~~~~~~~~~~~~~~~~~~~~~~~~~~~~~~~~~~~~~~~~~~~~~~~~~~~~~~~~~~~~~~~~~~~~~~~~~~~~~~~~~


    大戰中的這一撲朔迷離,情況錯綜複雜到幾乎自相矛盾的時期――這時西方盟國與蘇聯之間發生戰爭的危險是如此現實――所牽連到的更廣的方麵,不屬於本章敘述的範圍。西方盟國采取的態度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反蘇情緒;對蘇德勾結和國內的**活動(就法國來說還有軍隊中的**活動)感到憤慨;法國由於西線戰場無所作為而感到灰心喪氣;以及對德蘇力量的嚴重低估。與此同時,也有某些較為現實和具體的考慮,支持盟國在芬蘭采取行動。由於挪威可能被卷入,而瑞典肯定會卷入,所以進行幹預就將開辟一個反對德國的新戰場,這個戰場類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馬其頓戰線。切斷瑞典對德國鐵礦砂的供應就容易實現。隻要芬蘭領土上的衝突在繼續,德國就將喪失它原來可能從蘇聯得到的供應,特別是石油的供應。對芬蘭事件進行幹預,再配合進攻高加索油田,可望製止蘇聯在東南歐采取行動。但是,現在隻要回顧一下,事情就很明白,就是把所有這些考慮到的事合在一起,與采取一項政策,使這兩個西歐國家同時與德蘇作戰而必遭毀滅的後果相比,那就無足輕重了。


    這些計劃很慢才考慮成熟,事態發展表明,要使芬蘭免於戰敗,行動實在太慢了。第一次討論派軍隊去芬蘭的可能性。建議由達拉第提出,但是沒有得到英國人的支持,他們擔心與莫斯科的關係破裂。不過,到1月中旬,盟國進行幹預的原則總算被接受了,經過專家們的研究,決定在摩爾曼斯克、佩特薩莫或納爾維克登陸。直到2月5日,最高作戰會議才批準派一支部隊經挪威和瑞典前往援助芬蘭人“並附帶控製那利瓦勒礦區”的計劃。預料到德國要幹涉,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支援瑞典對抗德國。丘吉爾說,“納爾維克及其越過山區通向瑞典鐵礦的鐵路,即使撇開其戰略上的意義不談,也有一種新的感情上的意義。”因此,在摩爾曼斯克或佩特薩莫登陸的主張被放棄了,而且,在回顧往事時,人們對這個未能實施的計劃在軍事上是否穩妥也表示了懷疑。1940年2月初利德爾哈特上尉就寫道:“輕騎旅突擊的辦法,用在小戰術上已經夠蠢,用在大戰略上就更糟不可言了。”


    柏林覺察到盟國援芬計劃中包含著對德國造成的危險。1月間,德國海軍參謀部從最高統帥部接到一項研究任務,根據的“前提是,如果英國在挪威地區立住了腳,將在軍事戰略上造成一種使德國無法容忍的局麵,對德國來說,防止出現這種局麵的唯一辦法,就是搶在英國之前行動,首先占領挪威”。不管怎樣,要是英國的這個計劃成功,結果反將使德國立刻把戰爭擴大到丹麥和瑞典。同樣,蘇聯對盟國在挪威和瑞典的意圖,也有所猜疑。


    與盟國計劃有關的是它們打算直接或是通過芬蘭要求挪威和瑞典讓它們的軍隊過境。很難理解,它們怎麽能指望這兩個國家會同意這樣的計劃,這個計劃的結果之一將是切斷瑞典對德國的鐵礦砂供應,因而可以肯定會引起德國采取反措施。“如果挪威和瑞典拒絕――這看來是可能的――那該怎麽辦?”丘吉爾寫道,“這個問題從來也沒有得到過正視。”要取得它們的同意,的確很少希望。兩國政府準備讓非官方的援助以及誌願兵去芬蘭,麵對國內輿論,它們舍此還有什麽辦法?讓誌願兵和屬於芬蘭政府的武器過境也獲容許。可是,讓英國或法國的武裝部隊和物資過境,那就根本辦不到。


    關於這點,挪威政府和瑞典政府向德國人作了堅決保證。此外,1940年1月11日和12日,兩國國王分別發表聲明,強調兩國對當時的衝突所持的中立立場;1月19日,丹麥議會也通過了一項類似的政策聲明。2月間,當盟國的計劃開始具體形成時,三國又重複了上述聲明。在瑞典,2月16日漢遜首相直接指出不允許外**隊過境;2月19日國王談到這樣做要冒嚴重的危險,不僅會卷入與俄國的武裝衝突,而且還會卷入大國之間的戰爭,並談到必須繼續保持中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時空之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肥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肥羊並收藏異時空之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