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不屈


    10月11日巴錫基維到達莫斯科。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接著,芬蘭財政部長韋納?坦內爾前去和他會合。坦內爾以社會民主黨領袖的身分,代表議會中的第一大黨。兩位代表中巴錫基維較為溫和。蘇聯方麵由斯大林進行談判,莫洛托夫和波將金(副外交人民委員)做他的助手。


    盡管莫洛托夫表示出種種希望,但是芬蘭代表團的權力仍然受到了嚴格限製,在談判期間,代表們不得不兩度返回赫爾辛基重新請示。每一次,他們都受權作出一些新的、不是十分重大的讓步。看來,芬蘭人似乎牢記著以賽亞的話:“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這裏一點,那裏一點。”從巴錫基維到達莫斯科那天起,到11月13日談判破裂止,隻舉行了八次會談。可是,真正的危機,是在10月31日莫洛托夫發言後才發展起來的。


    政治問題從來沒有放在顯著地位。固然,在開始時,蘇聯代表確曾征詢芬蘭政府是否樂意簽訂一項類似前兩周內蘇聯與波羅的海國家締結的那種互助條約,但在巴錫基維說明這樣一項條約將與芬蘭絕對中立的政策有抵觸之後,蘇聯領導人就不再堅持了。俄國另外隻提了一項政治建議,就是要在1932年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內增加一個新條款――芬蘭人認為這是多餘的――規定締約雙方不得參加任何直接或間接敵視對方的集團或同盟。芬蘭政府願意就此事進一步作出保證,而且,還準備接受經過重新改寫的該條約的第二款,以明確保證芬蘭遵守中立國的一般權利,拒絕向任何進犯蘇聯的侵略者提供支持。這一建議為蘇聯接受了。至於其他方麵,蘇聯政府始終“根據軍事觀點”――用巴錫基維的話來說――來對待有關的問題。


    至於芬蘭灣內的島嶼問題,由於蘇聯要求對方割讓霍格蘭而出現了嚴重的困難。芬蘭代表在接到新的指示之後,是準備討論做出一些安排,以“適當考慮雙方的利益”,可是,在10月23日,他們拒絕了全部割讓該島的建議。莫洛托夫在10月31日的發言中說,他關於該島的建議“顯然沒有遭到”芬蘭方麵的“任何異議”,企圖以此迫使芬蘭代表表態,可是枉費心機。對此,芬蘭人說到底隻答應割讓霍格蘭的南部。斯大林拒絕了,理由是這意味著“有兩個主人――那可不行”。


    關於其他島嶼的問題達成了協議。談判開始時,蘇聯政府要求除霍格蘭之外,還要芬蘭割讓謝伊斯卡裏、拉萬薩裏和蒂塔爾薩裏等島嶼,以交換蘇維埃卡累利阿的列波拉和波拉湖地區。10月23日芬蘭在一份備忘錄中答應了這一要求,另外還把佩寧薩裏島奉送給蘇聯政府。


    此外,蘇聯要求芬蘭割讓雷巴契半島西部地區及其瀕臨北冰洋的不凍海岸,看來也可望達成協議。(.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至少,在談判的後階段,芬蘭政府甚至已準備割讓南方的普曼基峽灣,盡管這樣做將使佩特薩莫處於蘇聯大炮射程之內。


    談判的真正障礙是蘇聯的另外兩項要求,其一,要求租借漢科港三十年,以及要求蘇聯海軍艦隻有權在毗鄰的拉波希亞灣停泊;其二,要求芬蘭割讓卡累利阿地峽上從布約科到列波拉一線以南的領土以及布約科島。無疑,正是這些要求使巴錫基維感到問題“如此影響深遠,令人震驚”,而在10月16日返回赫爾辛基磋商對策。


    對芬蘭人來說,卡累利阿地峽有如大門的門閂,乃是他們的塞爾莫皮萊。更改1623年施呂澤爾貝格條約劃定的邊界線,將使曼納海姆元帥領導的國防委員會在前幾年集中那麽多精力部署的地峽防禦體係落個一場空。而且,這會使俄國危險地接近供應芬蘭南方電力的伊馬特臘發電站。另一方麵,如果割讓漢科,它將使蘇聯在芬蘭土地上占有一個橋頭堡,能很方便地從愛沙尼亞海岸的蘇聯基地獲得供應和支援。


    但對俄國人來說,這些問題也是至關重要的。


    (斯大林對芬蘭代表說)我們無法把列寧格勒搬家,所以隻能移動邊界。如今兩者間的距離隻有三十二公裏。我曾問過裏賓特洛甫,德國為何入侵波蘭?他的解釋是:他們要讓波蘭邊界離柏林更遠些。入侵前,柏林和波森之間的距離是二百公裏。……我們要求從貴國邊界到列寧格勒的距離為七十公裏。我們要的是二千七百平方公裏的土地,而願意給你們的土地卻超過五千五百平方公裏。還有哪個大國肯這麽做呢?沒有。隻有我們才這樣傻。


    在漢科建立基地,對他同樣重要。“我們必須做到能在入口處封閉芬蘭灣”,他說,“……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帕爾吉斯基港(愛沙尼亞),我們還需要對岸的漢科,以防止敵方艦隊進入芬蘭灣。因為,一旦敵方艦隊進入芬蘭灣,列寧格勒就無法防守了。”


    不過,為了繼續談判,仍作了再一次的努力。芬蘭政府在10月23日的反建議中表示,願意割讓卡累利阿地峽上一塊通稱庫奧卡拉岬的地方。對照蘇聯的要求,這是一個小小的讓步。但是,他們拒絕蘇聯在漢科建立基地,因為“這和無條件中立不相容”;如果建立這樣一個基地,則駐在基地上的蘇聯軍隊“也可能用來進攻芬蘭”,同時,這個基地將成為“雙方爭執不休和不必要地引起不愉快的根源”。


    蘇聯領導人立即聲明:芬蘭的建議不能接受。在漢科問題上,他們建議縮減保衛該基地的蘇聯部隊的原定人數,並在歐戰期間限製對該基地的給養。(.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但是在他們看來,建立該基地仍是保障列寧格勒安全的“一個絕對必需的最低條件”。他們說,為列寧格勒考慮,也要求將邊界線北移至布約科島,雖然在這個問題上,他們又一次表示,願意對原來的要求作某些修改。當芬蘭代表問到,誰可能進攻列寧格勒時,斯大林提到法國和英國,但是也提到了德國。接著,他又說,目前他們和德國的關係是好的。但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變化。而當巴錫基維肯定地說,芬蘭想要始終置身於武裝衝突之外時,斯大林反駁道,他能理解這一願望,但他要巴錫基維相信,這是不可能的――大國不會讓它這樣做。


    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討論的共同基礎已不複存在。10月26日,巴錫基維和坦內爾又回到赫爾辛基。第二輪談判告吹了。


    在此期間,事態的發展表明,芬蘭可寄予希望獲得援助的,隻剩下一些對莫斯科不能產生什麽影響的方麵了,而且,蘇聯領導人對外交抗議並不在乎。加裏寧主席在回答羅斯福總統表示希望芬蘭的獨立與和平能維持下去的電報時提醒對方說,蘇聯政府是自願承認芬蘭的獨立的,而談判的目的也是為了鞏固相互之間的安全以加強合作。莫洛托夫諷刺他說,芬蘭在對蘇關係中所處的地位,畢竟要比菲律賓或古巴在對美關係中所處的地位好一些。在莫斯科的談判開始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外交代表力圖會見莫洛托夫,但是沒有見到,隻好留下一紙照會,表示他們政府對維護北歐集團成員國芬蘭的中立地位的關懷。第一次回到赫爾辛基以後,卡利奧總統和埃爾科前往斯德哥爾摩參加了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首腦會議。會議收到羅斯福總統代表美利堅合眾國和其他美洲國家發出的支援電報。然而這次會議的公報卻表明,芬蘭不能指望從斯堪的納維亞各國政府獲得任何重要援助。甚至瑞典已同意提供的貸款,也以不得公布作為條件。更令人失望的,是芬蘭探詢德國態度所得的結果。在收到的答複中,僅僅斷言德國對蘇聯的要求一無所知,並肯定蘇聯的要求影響不大,以及預祝談判取得可喜的結果。“我們必須讓芬蘭自己與俄國人達成協議。我們建議,一有可能就和平解決”,這段話是魏茨澤克從10月6日布呂歇爾自赫爾辛基報告芬蘭人已被召到莫斯科的一份電報中摘錄的。這段話也可用來對瑞典講。十天後,希特勒在一次接見頻頻去柏林的瑞典探險家斯文?海定時說,無論芬蘭,無論瑞典,都沒有任何理由擔心俄國和芬蘭之間會發生嚴重衝突。“我相信這一點,因為就我所知,俄國對芬蘭的要求是有節製的。”在以後的幾個月中,這一嚴格遵照1939年8月23日蘇德附加秘密議定書規定的政策始終十分認真地貫徹著,這不僅有損德國的威信,而且也犧牲了芬蘭對德國的糧食、木材、銅、鉬等寶貴物資的出口。


    英國官方的態度是十分謹慎而含蓄的。在此階段,倫敦方麵感到,不應采取任何行動來減弱莫斯科意識到德國危險的感覺――如果莫斯科的確意識到這種危險的話――或者損害與蘇聯繼續合作的些微的可能性。如果象有人曾經建議的那樣,英國果真向莫斯科提出抗議,其語氣必然是含糊而克製的。


    總而言之,芬蘭政府隻要以現實的態度估量一下外國是否可能作出有效的支持,當時就不會對蘇聯固執己見,實際上等於是拒絕蘇聯主要的要求了。


    可是,發生的情況就是這樣。它是在芬蘭內閣經過同議會黨團協商表明政府獲得一致支持之後發生的。無論外國援助的可能性如何,他們覺得蘇聯的要求必須予以拒絕,因為這些要求對芬蘭國家存在的基本條件構成了威脅。


    於是,在10月31日通過了致蘇聯政府的照會,毫不含糊地聲明,芬蘭政府“不能同意外國在芬蘭領土上駐紮軍隊或以任何形式利用芬蘭領土作為海軍基地。這些行動與芬蘭的主權及其國際地位和嚴格中立的態度是不相容的”。


    同一天,10月31日,莫洛托夫在最高蘇維埃作了一次發言,陳述了這樣的論點:既然德國與波蘭之間的戰爭已經結束,所以德國正在力求和平,但是英法卻一心想繼續打歐戰,並盡量把許多中立國家拖入戰爭。正是後麵這一點(莫洛托夫在一星期後的另一次發言中,附帶對這一點又作了詳細闡述),給蘇芬談判增添了一種“特點”――直到那時為止,談判隻涉及蘇聯的安全,特別是列寧格勒的安全。按照莫洛托夫的說法,之所以產生這種“特點”,主要應歸因於芬蘭國內有著大量“外來影響”在起作用。甚至羅斯福總統的電報,也被說成“難以與美國的中立政策自圓其說”。另一方麵,蘇聯的建議隻限於“必不可少的最低要求”,而且符合芬蘭安全的利益。當歐洲的中心正在掀起一場使舉世感到震驚和為全球造成危險的戰爭時,蘇聯被迫采取“認真的措施”以加強自己的安全。它希望芬蘭不要阻撓達成擬議的協定,假如芬蘭要阻撓的話,那末它的行動――講到這裏莫洛托夫用威脅的語調說――“勢必對芬蘭造成嚴重損害”。大體上說,莫洛托夫關於談判的敘述,相當溫和,沒有謾罵。他講得清清楚楚,蘇聯對安全的要求必須得到滿足,但是沒有證據說明蘇聯要危害芬蘭國家的存在。


    莫洛托夫講話中直接與蘇芬談判有關的一段話具有兩方麵的作用。第一,他的講話是一個強有力的、蓄謀已久的企圖,目的在使芬蘭得不到它從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西歐或者美國可能得到的支持。第二,由於莫洛托夫透露了談判中的爭端,蘇聯政府此後將公開提出它的要求的實際內容。


    這一講話發表後的第二天,芬蘭外交部在一份公報中抱怨道,莫洛托夫公開說明蘇聯的觀點,已經造成了新的局麵。公報否認存在外國影響和外國幹涉的說法。針對莫洛托夫提出的蘇聯政府可能被迫采取“認真措施”的警告,公報尖銳地表示要取消對互不侵犯條約承擔的義務。埃爾科在11月1日的講話中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原有的協定不能得到遵守,怎麽能夠肯定新的條約將得到尊重呢?這並不是說要促使莫斯科考慮作更大的讓步。此外,當時正在去莫斯科路上的芬蘭代表,聽到莫洛托夫的講話。就在列寧格勒停下來了。他們接到指示,要他們繼續前進,並遞交芬蘭內閣於10月31日通過的一份不妥協的照會。在這變化無常、猶豫不決的關頭,在這不得不根據片麵印象而不是根據事實作出判斷的時刻,芬蘭政府所製訂的政策是感情用事的――由於祖國有遭到危險的威脅而激發出來的感情――但畢竟是感情用事的。從此以後,談判就在層層加深的疑慮和敵意的陰雲中進行。


    達成協議的真正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斯大林――象一個與巴錫基維和坦內爾接觸頻繁的記者所說――還是被建立漢科基地的計劃“完全迷住了”。據說,莫洛托夫是用這樣的話來結束巴錫基維和坦內爾回到莫斯科後的第一次會談的,他說,現在該輪到軍方來說話了。但是,蘇聯領導人針對芬蘭人提出的不得在他們的領土上建立外國基地的說法,提出了兩項可供選擇的新建議。第一項是基地不建在漢科,而建在附近的一群島嶼上。關於這一點,當芬蘭代表請示時,赫爾辛基方麵答複道,“我們不能同意在漢科建立軍事基地的理由,同樣也適用於所說的這些島嶼”。即使割讓的話,這些島嶼還是要保留在芬蘭領海以內。第二項建議是關於出售漢科附近的領土,這樣,事實上漢科就將變成蘇聯的領土。芬蘭再次作了否定的答複。


    莫斯科的最後一次會談是在11月9日舉行的。幾天之後,赫爾辛基批準芬蘭代表回國。他們在11月13日的告別信中相當含糊地表示,希望在將來某個時候談判能獲得成功。這時候,蘇聯對芬蘭的宣傳攻勢正在全力進行。更有甚者,蘇聯報刊已開始把芬蘭統治階級的“戰爭販子”態度與據說親蘇的人民群眾的態度進行了對比。這是蘇聯出於防務的需要,論調起了不祥的變化。另一方麵,在芬蘭,人們聽到代表團返回的消息後,比較鎮靜,甚至開始出現鬆一口氣的情緒,直至卡延德總理感到不得不向全國發出警告,要警惕虛假的安全感,為此他被罵做“小醜”、“虛聲恫嚇的稻草人”、“白癡”、“傀儡”,這些全都出自同一期的《真理報》。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時空之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肥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肥羊並收藏異時空之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