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暴虐的計劃
這是希特勒在第二個失算是他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變化:1939年3月15日占領布拉格已經激怒了張伯倫和他在唐寧街的內閣同僚,以及英國人民。固然,從那時起直到戰爭爆發,張伯倫和他的同僚曾有跡象表明渴望恢複他們原先的綏靖政策。但這些現象都是靠不住的;而且,無論在希特勒襲擊波蘭以前,還是在他勝利結束這一戰爭之後,即使英國政府再度想要向希特勒讓步,看來任何這類行動,無疑隻能導致其下台。英國政府一次又一次和希特勒達成的“最後”解決辦法,都由於希特勒方麵突然發動新的侵略而迅速完蛋。自從1939年3月15日起,英國人民對於一直生活在這種反複無常的狀況中感到了厭惡和膩煩。這時他們既已鼓起勇氣要和希特勒打一仗,他們就下定決心,除非和約的條款有可能得到貫徹,就不再和德國議和;他們的這一決心就是要堅持戰鬥,直到徹底打垮納粹政權。希特勒還沒有認識到這種決心的力量,就是英國人民自己也還沒有正視它的全部含義。此刻,他們的情緒仍然是被動應付的。他們堅決反對任何進一步的綏靖做法,不過還沒有準備好作出巨大的努力,這種努力乃是主動地謀求勝利所需要的。然而在英國,不論政府也好,人民也好,情緒都不是失敗主義的,與法國當時普遍存在的情緒不同,這是希特勒的秋季和平運動觸上的第二個暗礁。他的第三個失算是他希望――盡管這也許隻是他的一線希望――謀求羅斯福總統從中斡旋,以使法國和英國接受德國的條件,這些條件假如不是由美國提出,就極少有可能被英法接受。但是間接從德國方麵傳出的消息說,華盛頓政府並不願意向倫敦和巴黎提出這樣一項和平解決辦法,這個辦法將使納粹政權繼續在德國執政,並承認德國奪取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征服波蘭。
這就是希特勒在1939年秋季的“和平建議”及其遭到英法拒絕的政治背景和心理背景。
當德國對波蘭的軍事進攻將要以德國在局部戰爭中的完全勝利告終的跡象剛剛變得明顯時,德國在政治上的花招就已準備就緒了。早在1939年9月9日,戈林在柏林一家兵工廠講話時就談了下述幾點意見,以後希特勒對之又加以發揮,這些意見是:兩次大戰之間的那個波蘭決不允許複國;希特勒這時希望和平;該由張伯倫來決定何去何從;德國對法國並無要求。法國人是否意識到他們正在被英國當作走卒,受其愚弄?戈林開了頭,接著希特勒本人9月19日在但澤發表的一次講話中說:
德國的要求是有限的,但也是不讓步的。……我沒有對英國和法國作戰的目的。……波蘭決不能按照凡爾賽和約規定的形式複國。這一點不僅要由德國,而且也要由俄國來保證。……當英國宣稱戰爭將繼續三年的時候,我隻能對法國士兵表示同情。
在對方的首相和總理中,達拉第首先作了答複。9月22日,他在廣播中拒絕希特勒的建議時鄭重地宣稱,德國企圖離間英國與法國的關係,離間法國人彼此之間的關係,這是決不能得逞的;同時他又鄭重地讚揚了英國的備戰努力。根據以後發生的事情來看,他這樣做也許是很重要的。9月28日,德國政府和俄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宣稱已“最終解決了波蘭國家解體後所引起的問題”,並“從而為東歐的持久和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鑒於這種情況,兩國政府共同表示相信,結束德國和兩個西歐國家之間的戰爭狀態,將真正地有利於各國人民。10月3日,張伯倫在英國下院闡明,這一聲明顯然含有下述兩點內容,“暗示建議媾和,如果該建議遭到拒絕,結果就是幾乎不加掩飾地進行威脅”。
(他繼續說下去)沒有任何威脅能迫使我國或法國背棄我們為之進行這場戰鬥的目標。……德國現政府的任何空口保證我們都不能接受。……如果……建議提出來,我們一定要根據我剛才講的話對之進行審查和考驗。
第在巴黎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說了與早一天張伯倫同樣意思的話。
10月6日,希特勒重複了他的和平建議,這次是在柏林的國會大廈。他重申,關於允許兩次大戰之間的波蘭複國一事,他連聽也不要聽;盡管他在列舉德國在東北歐的目標時,提到要建立一個新的“波蘭國家,其組成和管理,既要防止它再度變成反德活動的溫床,又要防止它再度成為反對德國和俄國的陰謀中心”。他還重申了其他意見。他說:他絲毫不反對法國;他也願意與英國達成諒解。他希望德國原來的殖民地能歸還給德國,但這一要求不是最後通牒。“在西方繼續維持目前現狀是不可思議的……讓那些視戰爭為更好解決辦法的人來拒絕我伸出的手吧”他說,無論發生什麽情況,德國決不象它在1918年時那樣投降。10月10日,希特勒在體育宮開始19391940年度的冬賑運動時強調了最後這一點。
第通過廣播對希特勒在德國國會大廈的演說作了答複。這位法國總理這次又鄭重地讚揚了英國的備戰努力,並嘲笑了德國離間兩個西歐盟國的企圖。10月12日,張伯倫經過與法國政府及各自治領政府磋商以後,在下院宣布斷然拒絕希特勒的建議。張伯倫正確地闡明了希特勒提議“建立他所謂的歐洲安全的穩定因素”,實際上就是要別人“承認他的征服”,並“承認他對被征服國家為所欲為的權利”,張伯倫聲稱,“要英國接受任何這樣的基礎是辦不到的。”
德國總理演說中的建議是含糊的、不明確的,而且也未含有改正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的錯誤做法的跡象。……因此,其結果是清楚的。德國政府必須用明確的行動,並對他們打算履行的諾言作出有效的保證,來為他們希望和平的誠意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否則我們一定把自己的責任進行到底。現在要由德國來作出抉擇了。
如果把張伯倫在這個場合讓德國人民抉擇的內容分析一下,那就是,要麽由德國人自己來廢黜希特勒,要麽眼看著由英國和法國用武力來廢黜他;因為,事情很明顯,隻要希特勒繼續執政,他就既不會放棄已經非法攫取的領土,也不會保證――除了重複他那破了產的諾言――將來不再堅持同樣的方針。在希特勒方麵,他要求英國和法國默認他直到此時為止從事侵略的全部成果,以交換他那些已成為口頭禪的甜言蜜語,而事實總是證明這些甜言蜜語比希特勒在其中吐出這些話的空氣還要輕浮。兩個西歐國家與德國之間的鴻溝是如此之寬,以致除非通過戰爭的烈火,沒有使之彌合的希望。的確,此時雙方都認識到,德蘇兩國的消滅波蘭和瓜分東北歐,並不意味著戰爭已經結束。東北歐的戰爭狀態,將由西歐和大西洋地區的戰爭狀態繼續下去。這破滅了希特勒的幻想,而希特勒對這一新的前景所作出的反應,反過來又將使英國和法國的幻想遭到破滅。但在這時,英法政府卻仍在設想著不大可能發生的事,認為它們不需要采取大規模的、積極的軍事行動,單靠進行封鎖緩慢地施加壓力,就能逐步地使德國就範。而希特勒則別有打算,這些打算在1940年春季和初夏將使他的對手大吃一驚。
1939年8月23日的德蘇協定,把東歐劃分成德蘇勢力範圍,其早期後果之一,就是德國和蘇聯及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這時處在蘇聯勢力之下)談判訂立協定,把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德意誌少數民族,遷移到德國勢力範圍去。在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為此目的而達成的協定中,遷移必然是單方麵的,因為在德國勢力範圍內沒有波羅的海國家的少數民族可用來交換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德意誌少數民族。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簽訂的這些協定及其後果,將在本卷的另一章中闡述。在1939年9月28日、1939年11月3日和1940年9月5日簽署的有關德蘇協定中,不但規定把蘇聯勢力範圍內的德意誌少數民族遷移到德國勢力範圍之內,而且也讓德國勢力範圍內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少數民族有權遷移(換句話說,就是注定要被驅逐)到蘇聯勢力範圍內。1939年9月28日德蘇協定的條文,適用於雙方“管轄下”的地區,根據1939年11月3日的協定,這些條文,不僅適用於兩次大戰期間的波蘭領土,而且也適用於兩次大戰期間的蘇聯領土,後來又根據1940年9月5日的協定,也適用於在兩次大戰期間屬於羅馬尼亞領土而於1940年6月並入蘇聯以後的北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
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的協定,其製訂和實施無疑都是出於德國的主動,可以推斷,德蘇協定也是德國提議的。這些都是德國方麵的積極行動,它們看來象是一種證據――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此類事情中唯一的證據――表明希特勒在1939年8月23日與蘇聯談判德蘇兩強如何瓜分東歐時,是抱有誠意的。在蘇聯管轄區散居的德意誌人是一支潛伏的第五縱隊,正是第三帝國從其居住在德國境外一些地方的德意誌少數民族所組織起來或將組織起來的那種類型的第五縱隊。在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等國居住的德意誌少數民族,在把這些國家並入希特勒歐洲的政治策略上起了關鍵的作用。希特勒本來可以同樣利用在南蒂羅耳的奧地利德意誌少數民族,但是為了獲得法西斯意大利的友誼而付出一部分必要的代價,他有意放棄了這一做法。關於這一點,他曾以協議的形式向墨索裏尼表示了他的誠意,讓南蒂羅耳人自由選擇,或是遷到勃倫納以北,或是留在祖傳的家園被無情地取消國籍。可以預料,希特勒這時要撤出散居在蘇聯東歐勢力範圍內的德意誌人,一定對斯大林作了相應的保證,說他打算象尊重意德勃倫納分界線那樣忠實地尊重1939年9月28日簽訂的俄德在東歐的分界線。然而在協定將要簽訂時,斯大林也象希特勒本人一樣肯定地知道,希特勒所有這一樁接一樁的侵略行動,其最終目的是要為德意誌第三帝國在東方謀求一個廣闊的“生存空間”,如果希特勒的計劃得逞,這個“生存空間”會遠遠超越已劃定的分界線,把蘇聯的心髒挖出來。怎樣解釋希特勒的最終目標與當時行動之間這一明顯的矛盾呢?
最可能的解釋似乎是這樣:希特勒一實現他在東方獲得“生存空間”的第一步計劃時,他就發覺,他受到缺乏人力的牽製,甚至不能開拓他已征服的東方領土的最中心地區。希特勒曾借口德國人是一個“缺乏空間的民族”,來說明第三帝國通過武力,把領土擴張到德意誌人在人口中占多數的中歐東部邊緣之外的地區是正當的。希特勒提出,要深入廣闊的斯拉夫人地區築起一道道德意誌人口的堤防。然而,等到德國對這種侵略進行試驗時,卻發現,在大戰前夕的第三帝國的疆界之內,德國的人口甚至連這類堤防中的第一道亦即最近的一道也築不起來。從蘇聯勢力範圍“遣返”的散居在外的德意誌人,希特勒需要把他們移居在瓦爾塔地區――一條狹長地帶,沿著瓦爾塔河與內茨河,這個地帶將要變成一條連接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的“德國走廊”,從而把“波蘭走廊”與維斯瓦河中上遊流域的波蘭本土隔離開來。其用意是要把一小塊一小塊相連接的波蘭領土,用德意誌人聚居的地帶圍住加以警戒,作為使這些波蘭領土德國化的第一步。
納粹這一政策是普魯士國家曾經推行過的政策的繼續,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起,普魯士一貫奉行這個政策,但是顯然大大失敗,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和平解決把它的企圖打斷為止;這對希特勒以更為野心勃勃的規模,重新推行普魯士的這一政策的成功前景,乃是一個不佳的預兆。事實是,在東方的“生存空間”安插德意誌人口的計劃,並不是由於人口的壓力(象“缺乏空間的民族”這一口號想要暗示的)所引起的,而是出於政治、軍事的考慮;並且直接與工業時代人口的自然流動背道而馳。因為在德意誌第二帝國建立以後,德國工業蒸蒸日上,一日千裏,魯爾區象磁鐵一般吸引了北歐平原上德國和波蘭地區的人口。該地對勞動力不斷增長的需求,不僅吸引著易北河以東的德國居民向西遷移,也吸引著奧得河以東的波蘭居民向西遷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既從德國東邊也從德國西邊的被征服國家強迫輸入非德國人的勞動力,使得湧向魯爾區的人流空前高漲。事實上,希特勒的開拓“生存空間”的政策,是逆著既是潛在的又是明顯的經濟勢力的潮流而動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第二次世界大戰即使是以德國勝利而結束,這個政策也將一無結果。
由於希特勒和蘇聯以及波羅的海三國訂立協定的結果而離鄉背井的人,按照被征服國家的人口來衡量,數目是小的,但是按照個人遭受的苦難來衡量,數目是大的。從波羅的海國家遷出的德意誌人的數字,將在本書另一處提及。除波羅的海國家外,要弄清德國管轄區和蘇聯管轄區之間交換的人數,是比較困難的。從這個地區遷出的德意誌人的數字,有一種估計是:從沃林遷出六萬四千五百五十四人,從加利西亞遷出五萬五千四百四十人,從比亞威斯托克遷出八千零五十三人,從北布科維納遷出四萬二千四百四十一人,從比薩拉比亞遷出九萬三千五百四十八人。如果在這些數字之外,再加上按照德國估計根據協定從波羅的海國家遷回的德意誌人為十二萬人,則蒙受希特勒之害的東方德意誌族人共計約四十萬人。
[]
這是希特勒在第二個失算是他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變化:1939年3月15日占領布拉格已經激怒了張伯倫和他在唐寧街的內閣同僚,以及英國人民。固然,從那時起直到戰爭爆發,張伯倫和他的同僚曾有跡象表明渴望恢複他們原先的綏靖政策。但這些現象都是靠不住的;而且,無論在希特勒襲擊波蘭以前,還是在他勝利結束這一戰爭之後,即使英國政府再度想要向希特勒讓步,看來任何這類行動,無疑隻能導致其下台。英國政府一次又一次和希特勒達成的“最後”解決辦法,都由於希特勒方麵突然發動新的侵略而迅速完蛋。自從1939年3月15日起,英國人民對於一直生活在這種反複無常的狀況中感到了厭惡和膩煩。這時他們既已鼓起勇氣要和希特勒打一仗,他們就下定決心,除非和約的條款有可能得到貫徹,就不再和德國議和;他們的這一決心就是要堅持戰鬥,直到徹底打垮納粹政權。希特勒還沒有認識到這種決心的力量,就是英國人民自己也還沒有正視它的全部含義。此刻,他們的情緒仍然是被動應付的。他們堅決反對任何進一步的綏靖做法,不過還沒有準備好作出巨大的努力,這種努力乃是主動地謀求勝利所需要的。然而在英國,不論政府也好,人民也好,情緒都不是失敗主義的,與法國當時普遍存在的情緒不同,這是希特勒的秋季和平運動觸上的第二個暗礁。他的第三個失算是他希望――盡管這也許隻是他的一線希望――謀求羅斯福總統從中斡旋,以使法國和英國接受德國的條件,這些條件假如不是由美國提出,就極少有可能被英法接受。但是間接從德國方麵傳出的消息說,華盛頓政府並不願意向倫敦和巴黎提出這樣一項和平解決辦法,這個辦法將使納粹政權繼續在德國執政,並承認德國奪取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征服波蘭。
這就是希特勒在1939年秋季的“和平建議”及其遭到英法拒絕的政治背景和心理背景。
當德國對波蘭的軍事進攻將要以德國在局部戰爭中的完全勝利告終的跡象剛剛變得明顯時,德國在政治上的花招就已準備就緒了。早在1939年9月9日,戈林在柏林一家兵工廠講話時就談了下述幾點意見,以後希特勒對之又加以發揮,這些意見是:兩次大戰之間的那個波蘭決不允許複國;希特勒這時希望和平;該由張伯倫來決定何去何從;德國對法國並無要求。法國人是否意識到他們正在被英國當作走卒,受其愚弄?戈林開了頭,接著希特勒本人9月19日在但澤發表的一次講話中說:
德國的要求是有限的,但也是不讓步的。……我沒有對英國和法國作戰的目的。……波蘭決不能按照凡爾賽和約規定的形式複國。這一點不僅要由德國,而且也要由俄國來保證。……當英國宣稱戰爭將繼續三年的時候,我隻能對法國士兵表示同情。
在對方的首相和總理中,達拉第首先作了答複。9月22日,他在廣播中拒絕希特勒的建議時鄭重地宣稱,德國企圖離間英國與法國的關係,離間法國人彼此之間的關係,這是決不能得逞的;同時他又鄭重地讚揚了英國的備戰努力。根據以後發生的事情來看,他這樣做也許是很重要的。9月28日,德國政府和俄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宣稱已“最終解決了波蘭國家解體後所引起的問題”,並“從而為東歐的持久和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鑒於這種情況,兩國政府共同表示相信,結束德國和兩個西歐國家之間的戰爭狀態,將真正地有利於各國人民。10月3日,張伯倫在英國下院闡明,這一聲明顯然含有下述兩點內容,“暗示建議媾和,如果該建議遭到拒絕,結果就是幾乎不加掩飾地進行威脅”。
(他繼續說下去)沒有任何威脅能迫使我國或法國背棄我們為之進行這場戰鬥的目標。……德國現政府的任何空口保證我們都不能接受。……如果……建議提出來,我們一定要根據我剛才講的話對之進行審查和考驗。
第在巴黎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說了與早一天張伯倫同樣意思的話。
10月6日,希特勒重複了他的和平建議,這次是在柏林的國會大廈。他重申,關於允許兩次大戰之間的波蘭複國一事,他連聽也不要聽;盡管他在列舉德國在東北歐的目標時,提到要建立一個新的“波蘭國家,其組成和管理,既要防止它再度變成反德活動的溫床,又要防止它再度成為反對德國和俄國的陰謀中心”。他還重申了其他意見。他說:他絲毫不反對法國;他也願意與英國達成諒解。他希望德國原來的殖民地能歸還給德國,但這一要求不是最後通牒。“在西方繼續維持目前現狀是不可思議的……讓那些視戰爭為更好解決辦法的人來拒絕我伸出的手吧”他說,無論發生什麽情況,德國決不象它在1918年時那樣投降。10月10日,希特勒在體育宮開始19391940年度的冬賑運動時強調了最後這一點。
第通過廣播對希特勒在德國國會大廈的演說作了答複。這位法國總理這次又鄭重地讚揚了英國的備戰努力,並嘲笑了德國離間兩個西歐盟國的企圖。10月12日,張伯倫經過與法國政府及各自治領政府磋商以後,在下院宣布斷然拒絕希特勒的建議。張伯倫正確地闡明了希特勒提議“建立他所謂的歐洲安全的穩定因素”,實際上就是要別人“承認他的征服”,並“承認他對被征服國家為所欲為的權利”,張伯倫聲稱,“要英國接受任何這樣的基礎是辦不到的。”
德國總理演說中的建議是含糊的、不明確的,而且也未含有改正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的錯誤做法的跡象。……因此,其結果是清楚的。德國政府必須用明確的行動,並對他們打算履行的諾言作出有效的保證,來為他們希望和平的誠意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否則我們一定把自己的責任進行到底。現在要由德國來作出抉擇了。
如果把張伯倫在這個場合讓德國人民抉擇的內容分析一下,那就是,要麽由德國人自己來廢黜希特勒,要麽眼看著由英國和法國用武力來廢黜他;因為,事情很明顯,隻要希特勒繼續執政,他就既不會放棄已經非法攫取的領土,也不會保證――除了重複他那破了產的諾言――將來不再堅持同樣的方針。在希特勒方麵,他要求英國和法國默認他直到此時為止從事侵略的全部成果,以交換他那些已成為口頭禪的甜言蜜語,而事實總是證明這些甜言蜜語比希特勒在其中吐出這些話的空氣還要輕浮。兩個西歐國家與德國之間的鴻溝是如此之寬,以致除非通過戰爭的烈火,沒有使之彌合的希望。的確,此時雙方都認識到,德蘇兩國的消滅波蘭和瓜分東北歐,並不意味著戰爭已經結束。東北歐的戰爭狀態,將由西歐和大西洋地區的戰爭狀態繼續下去。這破滅了希特勒的幻想,而希特勒對這一新的前景所作出的反應,反過來又將使英國和法國的幻想遭到破滅。但在這時,英法政府卻仍在設想著不大可能發生的事,認為它們不需要采取大規模的、積極的軍事行動,單靠進行封鎖緩慢地施加壓力,就能逐步地使德國就範。而希特勒則別有打算,這些打算在1940年春季和初夏將使他的對手大吃一驚。
1939年8月23日的德蘇協定,把東歐劃分成德蘇勢力範圍,其早期後果之一,就是德國和蘇聯及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這時處在蘇聯勢力之下)談判訂立協定,把在蘇聯勢力範圍內的德意誌少數民族,遷移到德國勢力範圍去。在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為此目的而達成的協定中,遷移必然是單方麵的,因為在德國勢力範圍內沒有波羅的海國家的少數民族可用來交換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德意誌少數民族。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簽訂的這些協定及其後果,將在本卷的另一章中闡述。在1939年9月28日、1939年11月3日和1940年9月5日簽署的有關德蘇協定中,不但規定把蘇聯勢力範圍內的德意誌少數民族遷移到德國勢力範圍之內,而且也讓德國勢力範圍內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少數民族有權遷移(換句話說,就是注定要被驅逐)到蘇聯勢力範圍內。1939年9月28日德蘇協定的條文,適用於雙方“管轄下”的地區,根據1939年11月3日的協定,這些條文,不僅適用於兩次大戰期間的波蘭領土,而且也適用於兩次大戰期間的蘇聯領土,後來又根據1940年9月5日的協定,也適用於在兩次大戰期間屬於羅馬尼亞領土而於1940年6月並入蘇聯以後的北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
德國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的協定,其製訂和實施無疑都是出於德國的主動,可以推斷,德蘇協定也是德國提議的。這些都是德國方麵的積極行動,它們看來象是一種證據――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此類事情中唯一的證據――表明希特勒在1939年8月23日與蘇聯談判德蘇兩強如何瓜分東歐時,是抱有誠意的。在蘇聯管轄區散居的德意誌人是一支潛伏的第五縱隊,正是第三帝國從其居住在德國境外一些地方的德意誌少數民族所組織起來或將組織起來的那種類型的第五縱隊。在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等國居住的德意誌少數民族,在把這些國家並入希特勒歐洲的政治策略上起了關鍵的作用。希特勒本來可以同樣利用在南蒂羅耳的奧地利德意誌少數民族,但是為了獲得法西斯意大利的友誼而付出一部分必要的代價,他有意放棄了這一做法。關於這一點,他曾以協議的形式向墨索裏尼表示了他的誠意,讓南蒂羅耳人自由選擇,或是遷到勃倫納以北,或是留在祖傳的家園被無情地取消國籍。可以預料,希特勒這時要撤出散居在蘇聯東歐勢力範圍內的德意誌人,一定對斯大林作了相應的保證,說他打算象尊重意德勃倫納分界線那樣忠實地尊重1939年9月28日簽訂的俄德在東歐的分界線。然而在協定將要簽訂時,斯大林也象希特勒本人一樣肯定地知道,希特勒所有這一樁接一樁的侵略行動,其最終目的是要為德意誌第三帝國在東方謀求一個廣闊的“生存空間”,如果希特勒的計劃得逞,這個“生存空間”會遠遠超越已劃定的分界線,把蘇聯的心髒挖出來。怎樣解釋希特勒的最終目標與當時行動之間這一明顯的矛盾呢?
最可能的解釋似乎是這樣:希特勒一實現他在東方獲得“生存空間”的第一步計劃時,他就發覺,他受到缺乏人力的牽製,甚至不能開拓他已征服的東方領土的最中心地區。希特勒曾借口德國人是一個“缺乏空間的民族”,來說明第三帝國通過武力,把領土擴張到德意誌人在人口中占多數的中歐東部邊緣之外的地區是正當的。希特勒提出,要深入廣闊的斯拉夫人地區築起一道道德意誌人口的堤防。然而,等到德國對這種侵略進行試驗時,卻發現,在大戰前夕的第三帝國的疆界之內,德國的人口甚至連這類堤防中的第一道亦即最近的一道也築不起來。從蘇聯勢力範圍“遣返”的散居在外的德意誌人,希特勒需要把他們移居在瓦爾塔地區――一條狹長地帶,沿著瓦爾塔河與內茨河,這個地帶將要變成一條連接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的“德國走廊”,從而把“波蘭走廊”與維斯瓦河中上遊流域的波蘭本土隔離開來。其用意是要把一小塊一小塊相連接的波蘭領土,用德意誌人聚居的地帶圍住加以警戒,作為使這些波蘭領土德國化的第一步。
納粹這一政策是普魯士國家曾經推行過的政策的繼續,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起,普魯士一貫奉行這個政策,但是顯然大大失敗,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和平解決把它的企圖打斷為止;這對希特勒以更為野心勃勃的規模,重新推行普魯士的這一政策的成功前景,乃是一個不佳的預兆。事實是,在東方的“生存空間”安插德意誌人口的計劃,並不是由於人口的壓力(象“缺乏空間的民族”這一口號想要暗示的)所引起的,而是出於政治、軍事的考慮;並且直接與工業時代人口的自然流動背道而馳。因為在德意誌第二帝國建立以後,德國工業蒸蒸日上,一日千裏,魯爾區象磁鐵一般吸引了北歐平原上德國和波蘭地區的人口。該地對勞動力不斷增長的需求,不僅吸引著易北河以東的德國居民向西遷移,也吸引著奧得河以東的波蘭居民向西遷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既從德國東邊也從德國西邊的被征服國家強迫輸入非德國人的勞動力,使得湧向魯爾區的人流空前高漲。事實上,希特勒的開拓“生存空間”的政策,是逆著既是潛在的又是明顯的經濟勢力的潮流而動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第二次世界大戰即使是以德國勝利而結束,這個政策也將一無結果。
由於希特勒和蘇聯以及波羅的海三國訂立協定的結果而離鄉背井的人,按照被征服國家的人口來衡量,數目是小的,但是按照個人遭受的苦難來衡量,數目是大的。從波羅的海國家遷出的德意誌人的數字,將在本書另一處提及。除波羅的海國家外,要弄清德國管轄區和蘇聯管轄區之間交換的人數,是比較困難的。從這個地區遷出的德意誌人的數字,有一種估計是:從沃林遷出六萬四千五百五十四人,從加利西亞遷出五萬五千四百四十人,從比亞威斯托克遷出八千零五十三人,從北布科維納遷出四萬二千四百四十一人,從比薩拉比亞遷出九萬三千五百四十八人。如果在這些數字之外,再加上按照德國估計根據協定從波羅的海國家遷回的德意誌人為十二萬人,則蒙受希特勒之害的東方德意誌族人共計約四十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