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火中取栗
墨索裏尼顯然認識到教皇是一個更加難以對付的敵手,教皇在冬季時經常明確地發表他的觀點。(.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4月10日,意大利駐梵蒂岡大使指責《羅馬觀察家報》過多地為和平祈禱和說教。教皇在4月24日致墨索裏尼一封私人情件,為和平辯護,受到了冷遇,5月13日,梵蒂岡又因天主教的報紙以突出的地位登載了教皇發給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君主的電文而遭到抗議。庇護教皇回答說,哪怕關集中營也嚇他不倒,但是在那個月的晚些時候,他卻在墨索裏尼的手下遭到了一次丟人的挫折,當時《羅馬觀察家報》受到法西斯歹徒的阻撓不讓發售,隻是在它不再刊登引起爭論的有關戰爭的文章以後,方才得到了保護。
4月間,墨索裏尼似乎一直在考慮於1940年8月或9月,甚至晚到1941年春天參戰。但是在5月13日,他第一次講到要在一個月之內宣戰,18日,他在特倫特向黨的高級幹部“秘密地”作了一次顯然是處於交戰前狀態的講話。到這個時候,動員的速度已經加快了――雖然仍舊不引人注意――宣傳戰也已經加強了。由於這時官方提出遭到了封鎖,以及向盟國舉行了示威,更為這次宣傳戰增添了力量。暴徒襲擊了盟國的僑民,包括英國大使在內。主張收複失地的人在口號中加上了科西嘉和馬耳他,偶爾還加上了達爾馬提亞和希臘;他們也沒有忘記提出西班牙對丹吉爾和直布羅陀的要求。
墨索裏尼仍然沒有放棄在東南歐進行一場並行的戰爭的念頭,繼續同帕韋利奇策劃在克羅地亞煽動叛亂。在格拉齊亞尼報告了意大利軍隊可能無限期地被阻擋在南斯拉夫西部以後,墨索裏尼想取得成功的希望暫時破滅了,但是在德國於5月10日進攻低地國家時,他最初的反應之一便是把克羅地亞起事的日子定在6月初。齊亞諾也建議速戰,免得克羅地亞人投向德國。可是在月底以前,就變得必須把軍隊從東線調往西線,並作出決定,意大利通過在全麵戰爭中獲得勝利,能夠得到它在克羅地亞所需要的一切。因此,在5月29日作出了尊重南斯拉夫中立的保證。
從4月中旬起,這場神經戰就進行得如此緊張,以致南斯拉夫下令進行了部分動員,人們並且擔心,希臘和土耳其也有可能卷入,不過這種擔心後來沒有成為事實。盟國最高會議在4月23日討論了巴爾幹的局勢;英國的海運從5月1日起改道不走地中海;據說盟國曾經警告意大利政府,無論以什麽借口把意大利軍隊調動到巴爾幹地區,都將被認為是不友好的行動。與此同時,德國人雖然利用巴爾幹的恐慌在宣傳上獲得了勝利,並使人們不去注意德國自己的計劃而去注意別的方麵,卻勸墨索裏尼不要在巴爾幹冒險行動,以免影響到蘇聯,墨索裏尼在1940年5月30日和6月2日的信中否認了有任何侵略意圖,並提出要為此發表一個公開聲明,後來果然於6月10日在威尼斯宮發表演說時這樣做了。
德國的宣傳預示了德、意、蘇三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合作,但是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在3月間那樣熱情建議的意-蘇和解,卻進展得很慢。意大利報紙對蘇聯的敵意減少了一些,但態度決不是友好的;商務談判在3月間中止了;莫洛托夫3月31日的講話在意大利反應不佳,直到6月8日,雙方才商定,要意、蘇兩國的大使返回各自的任所。
軸心國關係一個新的階段開始,給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提供了明顯的機會,得以在4月底要求意大利把阿托利科從意大利駐柏林大使館召回。他的繼任者迪諾?阿爾菲耶裏自上一年秋天被免去宣傳部的職務以後,一直擔任意大利駐梵蒂岡的代表,他對於官場禮儀的浮華和虛榮比對國家的政策更感興趣,這種人決不會使他在5月18日向之呈交國書的那個政府感到任何不便。在德國人中間,指望意大利會參戰的人不多,滿意地期待意大利人做戰鬥夥伴的人就更少了。甚至在納粹黨的領袖中間也是如此,悲觀的人認為德國在勝利的進程結束以前,還是先查明同盟者(不問他人品如何)是否可靠為妙,而比較敢作敢為和樂觀的人則根本不願讓意大利分髒。據說,有一些同希特勒非常接近的陸軍軍官和文官認為,意大利還是繼續作為一個非交戰國更有用些。阿爾菲耶裏說,德國方麵為要意大利介入戰爭,同他隻進行過一次官方或半官方的接觸,出麵的是戈林。
在勃倫納會談中,希特勒似乎對合作提出過一個明確的建議:即意軍應有幾個師參加橫渡上萊茵河的攻勢,從那裏突破貝爾福隘口進入羅納河流域。據一個德國參謀軍官說,德國陸軍總司令部已開始在製訂計劃,但是從羅馬方麵卻沒有再聽到什麽下文,意軍參謀總部在遇到詢問時,不承認知道此事;據格拉齊亞尼說,意大利人也擬訂過計劃,但是被墨索裏尼突然放棄了;若不是遭到巴多裏奧的反對,就是因為德國人一定要意大利的分遣部隊成為德國集團軍群的一個部分,而不僅僅是由於要直接受德軍最高統帥部指揮的緣故。
裏賓特洛甫答應給意大利經濟利益的諾言兌了現,於3月13日簽訂一項協議,增加了德國向意大利出口的煤,根據意大利官方的數字,從4月初到7月底這段時間內,交付的數量至少有四百十五萬噸。就在勃倫納會見的第二天,戈林又答應每月給意大利可以裝備三個炮兵連的八八毫米口徑的炮,並表示願意把尚可使用的七五毫米的斯科達炮全部免費奉送。[.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墨索裏尼雖然早就懇求德國人供給這些炮,可是對於這個提議開頭卻加以拒絕,宣稱意大利自己已能製造高質量的九十毫米的炮(真正的困難似乎是陸軍副大臣索杜不願讓德國的炮手隨炮同來)。在兩天之內,墨索裏尼改變了兩次主意,最後接受了戈林的建議,甚至還要求,在必要的時候,對方應再提供可以裝備一百個炮兵連的八八毫米的炮給意大利使用。德國人曾答應在3月初交付第一批三個炮兵連的炮,但是無論這批炮也罷,還是盼望已久的機床也罷(為了交付這些機床,戈林在3月28日又下了新的命令),都沒有交到;因為挪威戰役使德國人有了借口,要征集大炮和機床供他們自己使用。意大利人不論要從德國弄到什麽戰爭物資都困難得要命,對於德國人開恩答應供給的任何東西,他們都必須用黃金支付。
當德國人認為不妨如此小氣地對待意大利的時候,盟國仍然希望,通過對意大利進行大量的誘導工作,也許能扭轉局勢。普萊費爾逗留在羅馬直到5月底,討論了一項結算協定,其內容將包括向意大利造船廠的定貨。保管案卷的法官同時又是英-意聯合常務委員會主席的威爾弗裏德?格林爵士在將近月底時也到了羅馬,並且似乎在原則上達成協議,解除了對大部分意大利對外貿易的禁運管製,條件是意大利方麵保證不把某些商品重新出口到德國。
盟國方麵,尤其是法國,還在試用別的綏靖方法。法國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和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在4月21日召開聯席會議以後發表了公報,聲明法國依然願意同意大利談判。第二天,雷諾在法國政界中的親意派不斷施加壓力下,發給墨索裏尼一封私人信,建議他們應在兩國之間爆發一場你死我活的衝突以前討論那些懸而未決的問題,認為這兩個國家的政體雖然不同,卻能共處得十分融洽。雷諾對這次邀請盡量保守秘密,唯恐被說成是軟弱的表現,但是果然不出所料,墨索裏尼不僅拒絕了這次邀請,而且立即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希特勒。
丘吉爾在5月16日向墨索裏尼發出的呼籲,明白地宣示了英國決心打到底,這封信比雷諾的信更受到羅馬方麵的重視;但是在複信時,墨索裏尼隻是舉出了一些使兩國處於敵對陣營的原因,如:對意大利在進攻阿比西尼亞期間受到的經濟製裁記憶猶新,意大利在地中海“受奴役”的狀態,以及意大利對德國承擔的義務。丘吉爾這一次以及其他幾次想使墨索裏尼不參戰的努力,雖然幾乎沒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考慮到西線的危急局勢,他仍在為此盡可能長久地堅持努力,一麵更加注意想出點子,等到意大利一介入戰爭,就迅雷不及掩耳地狠狠予以打擊。不過,直至5月25日,哈利法克斯仍告訴意大利大使(格朗迪的繼任者巴斯蒂亞尼尼),對於就意大利利益或就可能為獲致公正、持久和平的基礎而舉行談判的任何建議,盟國都將加以考慮。
法國政府準備比英國政府更邁進一大步。它之所以這樣做,其部分原因固然是它在絕望地撈取救命稻草――不問這很稻草多麽容易斷掉――但是一部分原因也是某些法國政界人士對於法西斯意大利作為一個友邦的價值,對於勸阻意大利不要變成一個積極反法的敵國的可能性,抱有無法糾正的幻想。例如,賴伐爾仿佛沒有覺察到墨索裏尼自從意-阿戰爭以來就已討厭他,仍然認為由他親自介入也許能起作用。當時擔任法國市政工程部長的德?蒙齊則認為,在直布羅陀的非軍事化也許能使意大利滿足的一線希望還存在時候,法國卻猶豫著不去催促英國這樣做,簡直是荒謬可笑的。下述情況也助長了法國人的幻想,意大利駐巴黎大使瓜裏利亞的溫和態度,他與德?蒙齊過往甚密;經常與法國外交部和賴伐爾接觸的意大利各界“消息靈通”人士說話的語氣;駐羅馬武官帕裏佐將軍一些穩定人心的報告,他在5月18日傳達了從巴多裏奧本人那裏得來的消息,大意是說,由於不存在意大利介入戰爭的眼前危險,因此甘末林可以放手集中全力同德國作戰。甚至遲至6月3日,帕裏佐還報告說,意大利人即使參戰,也不會在阿爾卑斯山區、科西嘉或突尼斯發動進攻。
法國通過巴黎大主教絮阿爾紅衣主教和教皇在5月17日晚間又同墨索裏尼進行了一次接觸;另一方麵,羅斯福應英法兩國根據法國的建議而提出的請求,在5月26日表示,願把意大利的條件轉告盟國。作了種種努力,勸說英國政府同意把直布羅陀、馬耳他和蘇伊士運河交給國際共管,作為它獻給敵方的一份貢品;但是,當雷諾在5月26日訪問倫敦時,英國政府卻表示至多隻能討論意大利在地中海的要求,條件是墨索裏尼要幫助達成一項和約,以保證法、英兩國的獨立和公平地解決歐洲的一切問題。
9月1日下午,意大利內閣通過了一項動議,闡明已經宣布的軍事措施的預防性質,並申明意大利將決不首先采取軍事行動。從一開始就講明白,意大利不是中立,而是不交戰。法西斯黨本來以為,希特勒會避免在1942年底以前打一場全麵的戰爭,在薩爾斯堡會談粉碎了這種幻想以後,墨索裏尼經過兩個星期的猶豫,終於推托說,意大利尚未準備就緒;希特勒接受了他的決定,雙方並且同意,應由意大利給予德國除作戰以外的其他幾種形式的援助。可是,這個最後一分鍾的權宜之計,仍然沒有解決墨索裏尼的主要困難,在這種困境中,他的國家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的軟弱地位,以及他的同胞不願打仗的心情,是同他的居心叵測的個人野心,他的憂慮,以及他對自己的足智多謀過於自負的態度是相互矛盾的,後麵的幾個因素,曾促使他與德國締結了同盟,這時又使他越來越強烈地傾向於,隻要看來可行,就盡早地介入戰爭。自從1937年9月訪問希特勒以後,墨索裏尼就一直深深地意識到德國的力量;盟國憑其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和鬆懈的組織,在戰鬥精神或經久耐戰方麵是否能夠證明是納粹的對手,他對此必然要產生懷疑。他密切地注視著法國人厭戰的跡象和英法協約中出現的裂痕,他十分期望能看到,波蘭戰役結束後,西方國家部分地由於絕對沒有能力從陸地上進攻德國的緣故,立刻會談判議和。至於德國人,他還不相信他們有能力強攻馬其諾防線;他也很可以自我安慰(象齊亞諾報道的那樣),當歐洲的那些巨人們在廝殺得你死我活時,意大利仍能自由自在地建立自己的力量。
但是,同墨索裏尼的憂慮相比,這隻能算是一個小小的安慰,他憂慮的是,如果議和的談判在往後幾個月內再不開始,如果意大利在
整個戰爭過程中始終保持不交戰,它就將喪失掉自己在和會上的地位,喪失掉最後的機會,再也不能對西方國家和在東南歐實現自己的要求,再也不能永遠樹立起自己的大國地位了。意大利也決不能跟德國疏遠到這樣的地步,以致危及與德國進行合作和要德國重新提出保證的政策,這項政策是在1936年以後逐漸形成的,一部分用意在於限製德國的勢力擴張得越過勃倫納山口或向的裏雅斯特擴張。意大利的地位處於互相交戰的歐洲列強中間,根據墨索裏尼的看法,它無法既保持絕對的中立,又不把自己的地位貶低到象一個大型的瑞土那樣,結果降格為歐洲政治足球聯賽的乙級隊(據說他在1940年1月曾同內閣這樣說過)。可是,甚至墨索裏尼也認識到,意大利介入戰爭的時間,越遲越好。它必須要打的仗,越短越好。它能抓緊越多的時間來武裝自己,它的介入能使局勢發生變化和使戰爭結束的機會就越多。介入,隻有站在德國的一邊,這不但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政策上的完全改變,而且也太危險了;因為,假如在西線繼續進行圍城戰,而英法兩國卻不做任何事來幫助意大利,那麽它就要落到波蘭那樣的下場。事實上,畏懼德國的心理,在墨索裏尼的考慮中顯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即使如此,這位最不現實的“現實主義者”,仍然繼續不很認真地考慮著在地中海或巴爾幹進行一場“並行”的戰爭,就象1937年11月間當英法忙於同意大利交戰時,希特勒提議占領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樣。
墨索裏尼顯然認識到教皇是一個更加難以對付的敵手,教皇在冬季時經常明確地發表他的觀點。(.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4月10日,意大利駐梵蒂岡大使指責《羅馬觀察家報》過多地為和平祈禱和說教。教皇在4月24日致墨索裏尼一封私人情件,為和平辯護,受到了冷遇,5月13日,梵蒂岡又因天主教的報紙以突出的地位登載了教皇發給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君主的電文而遭到抗議。庇護教皇回答說,哪怕關集中營也嚇他不倒,但是在那個月的晚些時候,他卻在墨索裏尼的手下遭到了一次丟人的挫折,當時《羅馬觀察家報》受到法西斯歹徒的阻撓不讓發售,隻是在它不再刊登引起爭論的有關戰爭的文章以後,方才得到了保護。
4月間,墨索裏尼似乎一直在考慮於1940年8月或9月,甚至晚到1941年春天參戰。但是在5月13日,他第一次講到要在一個月之內宣戰,18日,他在特倫特向黨的高級幹部“秘密地”作了一次顯然是處於交戰前狀態的講話。到這個時候,動員的速度已經加快了――雖然仍舊不引人注意――宣傳戰也已經加強了。由於這時官方提出遭到了封鎖,以及向盟國舉行了示威,更為這次宣傳戰增添了力量。暴徒襲擊了盟國的僑民,包括英國大使在內。主張收複失地的人在口號中加上了科西嘉和馬耳他,偶爾還加上了達爾馬提亞和希臘;他們也沒有忘記提出西班牙對丹吉爾和直布羅陀的要求。
墨索裏尼仍然沒有放棄在東南歐進行一場並行的戰爭的念頭,繼續同帕韋利奇策劃在克羅地亞煽動叛亂。在格拉齊亞尼報告了意大利軍隊可能無限期地被阻擋在南斯拉夫西部以後,墨索裏尼想取得成功的希望暫時破滅了,但是在德國於5月10日進攻低地國家時,他最初的反應之一便是把克羅地亞起事的日子定在6月初。齊亞諾也建議速戰,免得克羅地亞人投向德國。可是在月底以前,就變得必須把軍隊從東線調往西線,並作出決定,意大利通過在全麵戰爭中獲得勝利,能夠得到它在克羅地亞所需要的一切。因此,在5月29日作出了尊重南斯拉夫中立的保證。
從4月中旬起,這場神經戰就進行得如此緊張,以致南斯拉夫下令進行了部分動員,人們並且擔心,希臘和土耳其也有可能卷入,不過這種擔心後來沒有成為事實。盟國最高會議在4月23日討論了巴爾幹的局勢;英國的海運從5月1日起改道不走地中海;據說盟國曾經警告意大利政府,無論以什麽借口把意大利軍隊調動到巴爾幹地區,都將被認為是不友好的行動。與此同時,德國人雖然利用巴爾幹的恐慌在宣傳上獲得了勝利,並使人們不去注意德國自己的計劃而去注意別的方麵,卻勸墨索裏尼不要在巴爾幹冒險行動,以免影響到蘇聯,墨索裏尼在1940年5月30日和6月2日的信中否認了有任何侵略意圖,並提出要為此發表一個公開聲明,後來果然於6月10日在威尼斯宮發表演說時這樣做了。
德國的宣傳預示了德、意、蘇三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合作,但是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在3月間那樣熱情建議的意-蘇和解,卻進展得很慢。意大利報紙對蘇聯的敵意減少了一些,但態度決不是友好的;商務談判在3月間中止了;莫洛托夫3月31日的講話在意大利反應不佳,直到6月8日,雙方才商定,要意、蘇兩國的大使返回各自的任所。
軸心國關係一個新的階段開始,給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提供了明顯的機會,得以在4月底要求意大利把阿托利科從意大利駐柏林大使館召回。他的繼任者迪諾?阿爾菲耶裏自上一年秋天被免去宣傳部的職務以後,一直擔任意大利駐梵蒂岡的代表,他對於官場禮儀的浮華和虛榮比對國家的政策更感興趣,這種人決不會使他在5月18日向之呈交國書的那個政府感到任何不便。在德國人中間,指望意大利會參戰的人不多,滿意地期待意大利人做戰鬥夥伴的人就更少了。甚至在納粹黨的領袖中間也是如此,悲觀的人認為德國在勝利的進程結束以前,還是先查明同盟者(不問他人品如何)是否可靠為妙,而比較敢作敢為和樂觀的人則根本不願讓意大利分髒。據說,有一些同希特勒非常接近的陸軍軍官和文官認為,意大利還是繼續作為一個非交戰國更有用些。阿爾菲耶裏說,德國方麵為要意大利介入戰爭,同他隻進行過一次官方或半官方的接觸,出麵的是戈林。
在勃倫納會談中,希特勒似乎對合作提出過一個明確的建議:即意軍應有幾個師參加橫渡上萊茵河的攻勢,從那裏突破貝爾福隘口進入羅納河流域。據一個德國參謀軍官說,德國陸軍總司令部已開始在製訂計劃,但是從羅馬方麵卻沒有再聽到什麽下文,意軍參謀總部在遇到詢問時,不承認知道此事;據格拉齊亞尼說,意大利人也擬訂過計劃,但是被墨索裏尼突然放棄了;若不是遭到巴多裏奧的反對,就是因為德國人一定要意大利的分遣部隊成為德國集團軍群的一個部分,而不僅僅是由於要直接受德軍最高統帥部指揮的緣故。
裏賓特洛甫答應給意大利經濟利益的諾言兌了現,於3月13日簽訂一項協議,增加了德國向意大利出口的煤,根據意大利官方的數字,從4月初到7月底這段時間內,交付的數量至少有四百十五萬噸。就在勃倫納會見的第二天,戈林又答應每月給意大利可以裝備三個炮兵連的八八毫米口徑的炮,並表示願意把尚可使用的七五毫米的斯科達炮全部免費奉送。[.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墨索裏尼雖然早就懇求德國人供給這些炮,可是對於這個提議開頭卻加以拒絕,宣稱意大利自己已能製造高質量的九十毫米的炮(真正的困難似乎是陸軍副大臣索杜不願讓德國的炮手隨炮同來)。在兩天之內,墨索裏尼改變了兩次主意,最後接受了戈林的建議,甚至還要求,在必要的時候,對方應再提供可以裝備一百個炮兵連的八八毫米的炮給意大利使用。德國人曾答應在3月初交付第一批三個炮兵連的炮,但是無論這批炮也罷,還是盼望已久的機床也罷(為了交付這些機床,戈林在3月28日又下了新的命令),都沒有交到;因為挪威戰役使德國人有了借口,要征集大炮和機床供他們自己使用。意大利人不論要從德國弄到什麽戰爭物資都困難得要命,對於德國人開恩答應供給的任何東西,他們都必須用黃金支付。
當德國人認為不妨如此小氣地對待意大利的時候,盟國仍然希望,通過對意大利進行大量的誘導工作,也許能扭轉局勢。普萊費爾逗留在羅馬直到5月底,討論了一項結算協定,其內容將包括向意大利造船廠的定貨。保管案卷的法官同時又是英-意聯合常務委員會主席的威爾弗裏德?格林爵士在將近月底時也到了羅馬,並且似乎在原則上達成協議,解除了對大部分意大利對外貿易的禁運管製,條件是意大利方麵保證不把某些商品重新出口到德國。
盟國方麵,尤其是法國,還在試用別的綏靖方法。法國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和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在4月21日召開聯席會議以後發表了公報,聲明法國依然願意同意大利談判。第二天,雷諾在法國政界中的親意派不斷施加壓力下,發給墨索裏尼一封私人信,建議他們應在兩國之間爆發一場你死我活的衝突以前討論那些懸而未決的問題,認為這兩個國家的政體雖然不同,卻能共處得十分融洽。雷諾對這次邀請盡量保守秘密,唯恐被說成是軟弱的表現,但是果然不出所料,墨索裏尼不僅拒絕了這次邀請,而且立即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希特勒。
丘吉爾在5月16日向墨索裏尼發出的呼籲,明白地宣示了英國決心打到底,這封信比雷諾的信更受到羅馬方麵的重視;但是在複信時,墨索裏尼隻是舉出了一些使兩國處於敵對陣營的原因,如:對意大利在進攻阿比西尼亞期間受到的經濟製裁記憶猶新,意大利在地中海“受奴役”的狀態,以及意大利對德國承擔的義務。丘吉爾這一次以及其他幾次想使墨索裏尼不參戰的努力,雖然幾乎沒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考慮到西線的危急局勢,他仍在為此盡可能長久地堅持努力,一麵更加注意想出點子,等到意大利一介入戰爭,就迅雷不及掩耳地狠狠予以打擊。不過,直至5月25日,哈利法克斯仍告訴意大利大使(格朗迪的繼任者巴斯蒂亞尼尼),對於就意大利利益或就可能為獲致公正、持久和平的基礎而舉行談判的任何建議,盟國都將加以考慮。
法國政府準備比英國政府更邁進一大步。它之所以這樣做,其部分原因固然是它在絕望地撈取救命稻草――不問這很稻草多麽容易斷掉――但是一部分原因也是某些法國政界人士對於法西斯意大利作為一個友邦的價值,對於勸阻意大利不要變成一個積極反法的敵國的可能性,抱有無法糾正的幻想。例如,賴伐爾仿佛沒有覺察到墨索裏尼自從意-阿戰爭以來就已討厭他,仍然認為由他親自介入也許能起作用。當時擔任法國市政工程部長的德?蒙齊則認為,在直布羅陀的非軍事化也許能使意大利滿足的一線希望還存在時候,法國卻猶豫著不去催促英國這樣做,簡直是荒謬可笑的。下述情況也助長了法國人的幻想,意大利駐巴黎大使瓜裏利亞的溫和態度,他與德?蒙齊過往甚密;經常與法國外交部和賴伐爾接觸的意大利各界“消息靈通”人士說話的語氣;駐羅馬武官帕裏佐將軍一些穩定人心的報告,他在5月18日傳達了從巴多裏奧本人那裏得來的消息,大意是說,由於不存在意大利介入戰爭的眼前危險,因此甘末林可以放手集中全力同德國作戰。甚至遲至6月3日,帕裏佐還報告說,意大利人即使參戰,也不會在阿爾卑斯山區、科西嘉或突尼斯發動進攻。
法國通過巴黎大主教絮阿爾紅衣主教和教皇在5月17日晚間又同墨索裏尼進行了一次接觸;另一方麵,羅斯福應英法兩國根據法國的建議而提出的請求,在5月26日表示,願把意大利的條件轉告盟國。作了種種努力,勸說英國政府同意把直布羅陀、馬耳他和蘇伊士運河交給國際共管,作為它獻給敵方的一份貢品;但是,當雷諾在5月26日訪問倫敦時,英國政府卻表示至多隻能討論意大利在地中海的要求,條件是墨索裏尼要幫助達成一項和約,以保證法、英兩國的獨立和公平地解決歐洲的一切問題。
9月1日下午,意大利內閣通過了一項動議,闡明已經宣布的軍事措施的預防性質,並申明意大利將決不首先采取軍事行動。從一開始就講明白,意大利不是中立,而是不交戰。法西斯黨本來以為,希特勒會避免在1942年底以前打一場全麵的戰爭,在薩爾斯堡會談粉碎了這種幻想以後,墨索裏尼經過兩個星期的猶豫,終於推托說,意大利尚未準備就緒;希特勒接受了他的決定,雙方並且同意,應由意大利給予德國除作戰以外的其他幾種形式的援助。可是,這個最後一分鍾的權宜之計,仍然沒有解決墨索裏尼的主要困難,在這種困境中,他的國家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的軟弱地位,以及他的同胞不願打仗的心情,是同他的居心叵測的個人野心,他的憂慮,以及他對自己的足智多謀過於自負的態度是相互矛盾的,後麵的幾個因素,曾促使他與德國締結了同盟,這時又使他越來越強烈地傾向於,隻要看來可行,就盡早地介入戰爭。自從1937年9月訪問希特勒以後,墨索裏尼就一直深深地意識到德國的力量;盟國憑其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和鬆懈的組織,在戰鬥精神或經久耐戰方麵是否能夠證明是納粹的對手,他對此必然要產生懷疑。他密切地注視著法國人厭戰的跡象和英法協約中出現的裂痕,他十分期望能看到,波蘭戰役結束後,西方國家部分地由於絕對沒有能力從陸地上進攻德國的緣故,立刻會談判議和。至於德國人,他還不相信他們有能力強攻馬其諾防線;他也很可以自我安慰(象齊亞諾報道的那樣),當歐洲的那些巨人們在廝殺得你死我活時,意大利仍能自由自在地建立自己的力量。
但是,同墨索裏尼的憂慮相比,這隻能算是一個小小的安慰,他憂慮的是,如果議和的談判在往後幾個月內再不開始,如果意大利在
整個戰爭過程中始終保持不交戰,它就將喪失掉自己在和會上的地位,喪失掉最後的機會,再也不能對西方國家和在東南歐實現自己的要求,再也不能永遠樹立起自己的大國地位了。意大利也決不能跟德國疏遠到這樣的地步,以致危及與德國進行合作和要德國重新提出保證的政策,這項政策是在1936年以後逐漸形成的,一部分用意在於限製德國的勢力擴張得越過勃倫納山口或向的裏雅斯特擴張。意大利的地位處於互相交戰的歐洲列強中間,根據墨索裏尼的看法,它無法既保持絕對的中立,又不把自己的地位貶低到象一個大型的瑞土那樣,結果降格為歐洲政治足球聯賽的乙級隊(據說他在1940年1月曾同內閣這樣說過)。可是,甚至墨索裏尼也認識到,意大利介入戰爭的時間,越遲越好。它必須要打的仗,越短越好。它能抓緊越多的時間來武裝自己,它的介入能使局勢發生變化和使戰爭結束的機會就越多。介入,隻有站在德國的一邊,這不但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政策上的完全改變,而且也太危險了;因為,假如在西線繼續進行圍城戰,而英法兩國卻不做任何事來幫助意大利,那麽它就要落到波蘭那樣的下場。事實上,畏懼德國的心理,在墨索裏尼的考慮中顯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即使如此,這位最不現實的“現實主義者”,仍然繼續不很認真地考慮著在地中海或巴爾幹進行一場“並行”的戰爭,就象1937年11月間當英法忙於同意大利交戰時,希特勒提議占領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