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美國黑暗中的一點亮色
第一部米老鼠動畫片《威利號汽船》在紐約上映,這一天也成了米老鼠的生日。1935年,《紐約時報》毫不吝嗇地讚譽一位‘經濟學家‘,說‘他是一個世界公民,不可思議地在商人領地取得了一係列的勝利。他是世界上的超級推銷員,為失業者找到工作,將公司從破產境地中救出。無論他在何處,希望的曙光都會突破雲層。‘
如果當時還有管用的經濟學家,那麽他們的境遇,也遠沒說得這麽好。英國人凱恩斯雖然受人矚目,但是他的那一套靠多花錢讓國家走向繁榮的理論,還不被人們廣泛接受。
至於美國人自己的經濟學家,那就更別提了。他們和股市一樣的愁雲慘淡,難以讓人振奮。曾經的華爾街英雄--理查德?惠特尼正在經曆著信任的危機。在不久之後,他和一個**犯、一個槍手一起被送往了監獄。
那時候,美國人再也不相信什麽經濟學家,現實世界裏,吃得開的人物是庫格林神父和參議員休伊?朗格。
前者向看不到希望的人們派發十字架,後者叫囂著,‘給我一個機會,讓我把你們的眼淚擦幹。‘
總之,當時的局麵怎麽說,也不會讓人們把這些讚譽獻給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美國人從大蕭條中學聰明了,那就是現實中的人都是靠不住的。
包括富蘭克林?羅斯福,後來的人們更習慣於認為是他帶領美國人走出困境,戰勝自身的恐懼。而站在當時當下,美國人的一句口頭禪最能說明一切:老好人隻有一個,那就是米老鼠,壞事都讓我們和唐老鴨幹了。
沒錯,就是米老鼠,這個無論走到何處,‘希望的曙光都會突破雲層‘的人物,當時還不到7歲。
但就是這個小不點已經顯示了不小的能量。1931年,他剛剛3歲的時候,美國境內,他的正式會員就已經達到了100萬,占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一。
那一年正是美國人生活在穀底的時刻。大蕭條的陰霾總是時常掛在人們眉間、心頭,好在米老鼠的歡樂還是無處不在的。
他的名字被印入紐約市的工商行業名錄和電話號碼本。便於看不到希望的人們登門求助。他的確幫過很多人,他帶著女朋友米妮盛裝禮服的造型,當時挽救了不止一家玩具製造公司。印有他頭像的銀製餐具,廣受歡迎,幾乎占到了餐廳的一半。
出門找工作的男人打的領帶和手絹上印著‘米奇喜歡米妮‘,讓雇主一看就覺得是個靠得住的顧家男人。
女人們在菜市場用米老鼠錢夾付錢,雖然裏麵的現金少得可憐,但好日子總是有盼頭的。
孩子們更是恨不得和米奇日夜相伴。
總之,悲觀的氣氛彌漫四處,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米奇的響指和口哨。
這個小老鼠從哪裏來?
當時過多的傳說已經把真相掩蓋了。窮困潦倒的人們喜歡給這個大人物安上一個同樣窮困潦倒的家庭背景。
關於米老鼠最為流行的出身說法是,一對窮困潦倒的年輕夫婦來到公園,坐在長椅上思考出路。因為付不起房租,他們被房東趕了出來。‘
這時,從他們簡陋的行李裏忽然伸出一個小腦袋,那是他們平時最喜歡逗弄的一隻小老鼠。(.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想不到這隻小東西竟跑進他們惟一的行李裏麵,跟著一起搬出了公寓。
小老鼠滑稽的麵孔,迷人的眼睛,可愛的樣子,逗得夫妻倆忘記了現實的煩惱。
太陽開始西下,夜幕即將降臨。這時,年輕人忽然想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意,他驚喜地嚷到:‘對啦,世界上像我們這樣窮困潦倒的人一定很多,讓這些可憐的人們,也看看米老鼠的可愛麵孔吧‘
這差不多是所有過得不好的人們以為米老鼠應該有的出身背景。他們口口相傳,覺得米奇是為他們而生的。
而事實上這是一個謊言。‘米奇之父‘沃爾特?迪士尼在不同的場合編造了有關米老鼠的諸多不同說法。他常常喜歡說,是他在失意的時候,在去加州的火車上夢到了米老鼠這個角色。
這一點有些靠譜,米老鼠最初也隻是沃爾特?迪士尼的一個夢。
1923年,沃爾特?迪士尼帶著米老鼠的夢想來到好萊塢的時候,有聲電影尚未問世,好萊塢看上去還是死氣沉沉的。此前,嚴格說來,這裏隻是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的一個郊區。‘hollywood‘還沒有成為一個有關電影的特有名詞,在英語裏它隻是冬青樹林的意思。
沃爾特?迪士尼是個漫畫家,當時隻有23歲。他來到好萊塢幻想著拍攝一部《羅賓漢》式的英雄卡通片。
到了1927年的10月6日,《爵士歌手》在紐約華納劇院首映,這是第一部有聲電影的公映,好萊塢自此繁榮起來。沃爾特發現卡通片將不可避免地進入有聲時代。
當時,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首次飛越大西洋的壯舉,振奮著每一個美國人。市麵上人們對於民族英雄的崇拜熱度不減。
沃爾特又開始打英雄的主意了。他想抓住這個社會熱點,讓夢想中的米老鼠開飛機,他以為觀眾會喜歡的。
於是,沃爾特根據林德伯格的事跡,構思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故事。這就是《米老鼠係列影片》第一部--《瘋狂的飛機》。
1928年5月10日,《瘋狂的飛機》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的電影院試映。試映中,每到有笑話的段落,沃爾特就讓劇院的風琴師配上音樂。但這依舊沒有打動觀眾,對於這個由老鼠扮演的民族英雄,美國人顯然還不太接受。
沃爾特用最後的資金又拍了兩部米老鼠短片。在第二部《騎快馬的高卓人》中,米老鼠是一個勇敢的騎手;在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中,米老鼠又成了一個能幹的船員。
空前反響就取決於第三部,這是一部聲音和動作相配合的卡通。幾經周折,《威利號汽船》的錄音終於合成了。
1928年11月18日,《威利號汽船》在紐約市七十九街的殖民大影院上映,它是第一部公映的有聲動畫片,在《幫會血門》正片之前放映,反響異常熱烈,甚至有很多觀眾專程為了看米奇而到電影院,並非為了看正片。
這在那個強盜片風行的時代的確是個異數。輿論評價,在8分鍾的時間裏,音樂和動作配合得天衣無縫。這句話,在當時已經是對有聲電影質量的最高評價。
更重要的是,在8分鍾的時間裏米老鼠讓美國人徹底笑翻了,這種包袱是卓別林式的無聲電影所無法比擬的。
《威利號汽船》的出場人物相對簡單,除了米奇和他的女友,還有一位粗暴的船長、一隻聒噪不已的烏鴉,以及一頭胸部豐腴的奶牛。
這些角色在當時的現實中頗具代表,二十年代的繁榮逐漸退去,大蕭條已經在農業市場初現端倪,農產品的價格日益走低,到處是豐腴的奶水,依靠農業生活的人已經慘不忍睹。
那時候報紙上傳言,蒙大拿州的牧場主們,要麽試著倒掉牛奶,要麽賒些子彈,把牲口全部殺死,扔進山溝,原因是賣牲口的錢還抵不過飼料。據說,這也算是對付蕭條的一種辦法。
有權力的人日益粗暴,沒權力的人四處聒噪,壞情緒四處都是。好的是,自始至終,米奇都在營造著開心。
這也是他最初征服觀眾的原因。米奇迎合了那時美國社會的集體口味,好脾氣、總有辦法,而且身邊又不乏異性。
到了1929年,市麵上的情況更糟了。不用提那個所謂的‘黑色星期四‘,那隻是金融市場的崩潰,事實上,在此之前,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日益下降。
而在電影院裏,觀眾們對於米老鼠的喜愛已經達到了狂熱。在1929年裏,米老鼠一共拍攝了30部短片,可這依然無法滿足觀眾的期待。
好像不演米老鼠,電影院就不該存在似的。支撐這種古怪心態的背景是,越來越多的人失業後走進了電影院,花15美分,買一份希望或者對於強盜生活的憧憬。
沃爾特在1929年也開始賺錢了。米老鼠為他贏得了電影之外的第一筆衍生收入。有一家酒店主動找到他,請求準許把米老鼠的頭像印在他們酒店的寫字台上,當時沃爾特還挺缺錢,米老鼠第一筆商標授權以300美元成交。
不久米老鼠的許可證業務成了沃爾特公司的主要大宗,到了1935年,他已經向美國簽發了80份許可證,加拿大15份,英國40份。許可證的所有者製造了上千種商品,從花生醬到電冰箱。
那時候百貨公司為了擁有一個米老鼠的櫥窗展位,必須得付出25000美元。一家大型橡膠公司甚至暫停製造飛艇,轉而生產5英尺的米老鼠以迎接遊行活動。
1935年,好萊塢生產的電影,已經占據美國電影市場全部和世界電影市場80%的份額。因此,幾乎同時,全世界都能感受到米老鼠的歡樂了。他在全世界88個國家的銀幕上表演,成為當時最知名、最流行的國際人物。
米老鼠充當經濟學家的例子隨處可見。在大蕭條時期,他使一家編織廠有著做不完的生意,編製一種印有五顏六色米老鼠肖像的毛衣。這家工廠一年生產100萬件毛衣,三分之一的工人不得不加班。他讓美國的一家名表廠起死複生,生產米老鼠手表,每年能夠賣出200萬隻。
社會的希望
1934年,米老鼠的好朋友唐老鴨誕生了。
這是一個為了生活勞苦奔波的倒黴鬼。脾氣火爆,好與人爭執,喜歡誇大事實,經常抱怨生活中的小事和不如意的地方。他追求愛慕虛榮的異性,但仿佛從來都沒有成功過。這個角色正像極了大蕭條年代的男人們。
與銀幕中的米老鼠相比起來,現實中的人們還看不到希望。
那時候,經濟上的不景氣引發了社會關係的微妙變化。按照理論家們的觀點,長期沒有收入的家庭內部充滿不‘尋常的消沉氣氛‘。
失業的男人處處碰壁,沒人拿他們當一回事,他們害怕回家。按照以往的習慣,一個沒有工作的男人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他們這麽認為,家庭也這麽認為。不如意的家庭裏,妻子們用抑製自己的**來懲罰失業的丈夫。她們認為這樣至少可以改變男人的家長地位。
30年代出生率也下降了。全國隻有28個家庭計劃生育診所,到了41年,這個數字激增到746個。避孕的人數急劇增多卻沒有引起性關係的混亂。出售避孕藥物的行業一年賺了2.5億元。在全國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每星期看一次電影。吸紙煙的人逐年增加,當時誰也不知道這個習慣是有害的。收音機暢銷一時,孩子們都喜歡聽《孤膽騎警》。
那時候的女人還保守得要死,電影上米妮的裙子雖然短到大腿根,而現實中,女人們的裙子長度隨著經濟的不景氣,越來越長。20年代的短裙已經沒了市場,女士風度再次成為婦女們追求的目標。
‘經濟越好、裙子越短‘的口號隨之叫響,有人號召她們做做樣子,可女人們不管這個。經濟真的不好,長裙子還可以節省,自己不穿了,改小給孩子。緊身衣、緊身褲開始受到追捧,女人們各個勒得線條凸出。
對時尚變化最有影響的是電影明星們,尤其在那個絕望的時代裏,人們靠從電影裏找到希望。因為一周五天工作製,千百萬人,不論窮人還是富人,都發現他們星期六也可以休息了。
1934年無論對於人們生活還是娛樂業都開始有一些利好消息傳來。此前不久,維持了14年的禁酒令被羅斯福取消了。為了刺激經濟,人們可以大方地喝酒了。而這一年,好萊塢出名的電影也達到了此前兩年的總和。
有聲電影問世之後,電影的娛樂功能日益完善。那時候,美國的東岸製造愁雲慘淡的消息,而西岸的好萊塢,就是製造歡笑和希望的地方。
1934年,《一夜風流》在奧斯卡贏得大滿貫。
這部片子最合大蕭條時期人們的口味了。一個失業的小報記者,一個迷茫的富家女,一夜之間,就擦出了火花,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為那些混得不如意的男人們打開了一扇想入非非的窗戶--邂逅富家女。
片子捧紅了‘招風耳‘克拉克?蓋博。年輕人們流行著一句話:‘你以為你是誰克拉克?蓋博?‘據說,隨後蓋博不穿內衣的鏡頭一時成為時尚,全國的內衣價格由此大幅下跌,內衣製造商還曾準備起訴哥倫比亞公司。
女主角露大腿搭順風車的鏡頭,也讓美國的女人們學去了,自此成為公路片的典型橋段。
那時候好萊塢是強盜片的天下,此類劇情片隻是異類。比如1930年的《惡霸》、1931年的《人民公敵》、1932年的《疤臉大盜》都很叫座。
大蕭條時期人們的口味要麽理想得要死,要麽現實到極點。他們一麵追捧米老鼠這樣的老好人的化身,一麵又從幻滅中對醜惡的故事極度感興趣。
追捧強盜片的極致即是,現實中的匪徒和電影明星一樣,也可以一夜成名。‘頭號公敵‘迪林傑即是其中典型,這個大搶劫犯竟然成了人們心目中俠盜羅賓漢式的人物。
除了米老鼠還有一個人讓美國人看到了喜歡和歡樂的,就是秀蘭?鄧波兒。
大蕭條時期,每一對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1929年,洛杉礬《先驅者論壇報》登出了題為《你的孩子迷人嗎?》的文章。這篇蠱惑人心的文字告訴每一對家長,好萊塢是向他們敞開的。‘掙一百萬美元,或許你的孩子也能像她一樣。‘這是當時電影雜誌上最多的廣告。
一批童星脫穎而出,拍攝了多部‘小‘字頭的影片,幾乎每部都引起過轟動。或許人們看慣了癡呆的大人,需要一個小大人來稀釋一下氣氛。甚至連羅斯福都不得不承認,對於一個美國人來說,隻花十五美分就可以到電影院去看一個孩子的微笑,然後就能忘卻一切煩惱這是件多麽了不起的事情呀。
此時,沃爾特卻在這個時候遭受了人生中最沉重的打擊。1935年,罷工突然降臨迪士尼,許久困擾著沃爾特。那時候迪士尼公司已經有了1000名員工,沃爾特以為把掙的錢全部分給了員工,那就是理想的公司製度。而事實恰恰相反,工會的崛起,讓員工和沃爾特不由分說地站在了對立麵,矛盾被煽動得不可調和。這次罷工差一點讓米老鼠夭折,也深深地打擊了對現實充滿幻想的沃爾特。這件事讓沃爾特對現實很灰心,自此以後,他開始一個人試著親手營造自己理想中的迪斯尼世界,在那個世界裏隻有童話般的好人,而沒有壞人。
電影的音響**恰與美國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同時發生。到20年代末期,有聲電影產生。到了1930年,除卓別林繼續拍攝了幾部無聲片外,全部故事片均為有聲片。有聲電影極大地刺激了美國電影市場,觀眾蜂擁前往觀看這種更加‘新奇的玩藝兒‘,因此盡管經濟蕭條,電影業卻很繁盛。在整個30年代,盡管電影觀眾的人數時有起伏,但總的趨勢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數觀眾把看電影當作一種逃避和解脫。
30年代,從警匪片到音樂劇、再到喜劇,大蕭條時代的電影擔負起維持美國人的價值觀的責任--個人主義、沒有階級、發展和進步。
好萊塢謹慎地按照觀眾需求製造電影--它知道坐在電影院中的陌生人中是一種很安全的感覺,也明白站在街上領救濟麵包的無地自容和失業的絕望感。美國人在電影中逃避艱難、希望渺茫的現實。如果觀眾不相信電影創造出的虛幻的情景,他們就會去別處找慰藉。朱迪?加蘭、米奇?魯尼、秀蘭?鄧波兒她們在沮喪、絕望的美國人麵前唱歌跳舞,歡樂的表演,給人們帶來希望、勇氣和樂觀精神。
好萊塢的製造商們在這一時期推出一大批華美的女明星:瑪琳?黛德麗、克勞黛?考爾白、瓊?克勞馥、艾娃?嘉德納、勞倫?芭考爾、葛麗亞?嘉遜、葛麗泰?嘉寶、凱瑟琳?赫本、芭芭拉?斯坦威克、卡洛爾?隆巴德、蓓蒂?戴維斯、琴逑?羅傑斯、洛麗泰?楊、費雯?麗、英格麗?褒曼……
[]
第一部米老鼠動畫片《威利號汽船》在紐約上映,這一天也成了米老鼠的生日。1935年,《紐約時報》毫不吝嗇地讚譽一位‘經濟學家‘,說‘他是一個世界公民,不可思議地在商人領地取得了一係列的勝利。他是世界上的超級推銷員,為失業者找到工作,將公司從破產境地中救出。無論他在何處,希望的曙光都會突破雲層。‘
如果當時還有管用的經濟學家,那麽他們的境遇,也遠沒說得這麽好。英國人凱恩斯雖然受人矚目,但是他的那一套靠多花錢讓國家走向繁榮的理論,還不被人們廣泛接受。
至於美國人自己的經濟學家,那就更別提了。他們和股市一樣的愁雲慘淡,難以讓人振奮。曾經的華爾街英雄--理查德?惠特尼正在經曆著信任的危機。在不久之後,他和一個**犯、一個槍手一起被送往了監獄。
那時候,美國人再也不相信什麽經濟學家,現實世界裏,吃得開的人物是庫格林神父和參議員休伊?朗格。
前者向看不到希望的人們派發十字架,後者叫囂著,‘給我一個機會,讓我把你們的眼淚擦幹。‘
總之,當時的局麵怎麽說,也不會讓人們把這些讚譽獻給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美國人從大蕭條中學聰明了,那就是現實中的人都是靠不住的。
包括富蘭克林?羅斯福,後來的人們更習慣於認為是他帶領美國人走出困境,戰勝自身的恐懼。而站在當時當下,美國人的一句口頭禪最能說明一切:老好人隻有一個,那就是米老鼠,壞事都讓我們和唐老鴨幹了。
沒錯,就是米老鼠,這個無論走到何處,‘希望的曙光都會突破雲層‘的人物,當時還不到7歲。
但就是這個小不點已經顯示了不小的能量。1931年,他剛剛3歲的時候,美國境內,他的正式會員就已經達到了100萬,占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一。
那一年正是美國人生活在穀底的時刻。大蕭條的陰霾總是時常掛在人們眉間、心頭,好在米老鼠的歡樂還是無處不在的。
他的名字被印入紐約市的工商行業名錄和電話號碼本。便於看不到希望的人們登門求助。他的確幫過很多人,他帶著女朋友米妮盛裝禮服的造型,當時挽救了不止一家玩具製造公司。印有他頭像的銀製餐具,廣受歡迎,幾乎占到了餐廳的一半。
出門找工作的男人打的領帶和手絹上印著‘米奇喜歡米妮‘,讓雇主一看就覺得是個靠得住的顧家男人。
女人們在菜市場用米老鼠錢夾付錢,雖然裏麵的現金少得可憐,但好日子總是有盼頭的。
孩子們更是恨不得和米奇日夜相伴。
總之,悲觀的氣氛彌漫四處,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米奇的響指和口哨。
這個小老鼠從哪裏來?
當時過多的傳說已經把真相掩蓋了。窮困潦倒的人們喜歡給這個大人物安上一個同樣窮困潦倒的家庭背景。
關於米老鼠最為流行的出身說法是,一對窮困潦倒的年輕夫婦來到公園,坐在長椅上思考出路。因為付不起房租,他們被房東趕了出來。‘
這時,從他們簡陋的行李裏忽然伸出一個小腦袋,那是他們平時最喜歡逗弄的一隻小老鼠。(.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想不到這隻小東西竟跑進他們惟一的行李裏麵,跟著一起搬出了公寓。
小老鼠滑稽的麵孔,迷人的眼睛,可愛的樣子,逗得夫妻倆忘記了現實的煩惱。
太陽開始西下,夜幕即將降臨。這時,年輕人忽然想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意,他驚喜地嚷到:‘對啦,世界上像我們這樣窮困潦倒的人一定很多,讓這些可憐的人們,也看看米老鼠的可愛麵孔吧‘
這差不多是所有過得不好的人們以為米老鼠應該有的出身背景。他們口口相傳,覺得米奇是為他們而生的。
而事實上這是一個謊言。‘米奇之父‘沃爾特?迪士尼在不同的場合編造了有關米老鼠的諸多不同說法。他常常喜歡說,是他在失意的時候,在去加州的火車上夢到了米老鼠這個角色。
這一點有些靠譜,米老鼠最初也隻是沃爾特?迪士尼的一個夢。
1923年,沃爾特?迪士尼帶著米老鼠的夢想來到好萊塢的時候,有聲電影尚未問世,好萊塢看上去還是死氣沉沉的。此前,嚴格說來,這裏隻是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的一個郊區。‘hollywood‘還沒有成為一個有關電影的特有名詞,在英語裏它隻是冬青樹林的意思。
沃爾特?迪士尼是個漫畫家,當時隻有23歲。他來到好萊塢幻想著拍攝一部《羅賓漢》式的英雄卡通片。
到了1927年的10月6日,《爵士歌手》在紐約華納劇院首映,這是第一部有聲電影的公映,好萊塢自此繁榮起來。沃爾特發現卡通片將不可避免地進入有聲時代。
當時,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首次飛越大西洋的壯舉,振奮著每一個美國人。市麵上人們對於民族英雄的崇拜熱度不減。
沃爾特又開始打英雄的主意了。他想抓住這個社會熱點,讓夢想中的米老鼠開飛機,他以為觀眾會喜歡的。
於是,沃爾特根據林德伯格的事跡,構思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故事。這就是《米老鼠係列影片》第一部--《瘋狂的飛機》。
1928年5月10日,《瘋狂的飛機》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的電影院試映。試映中,每到有笑話的段落,沃爾特就讓劇院的風琴師配上音樂。但這依舊沒有打動觀眾,對於這個由老鼠扮演的民族英雄,美國人顯然還不太接受。
沃爾特用最後的資金又拍了兩部米老鼠短片。在第二部《騎快馬的高卓人》中,米老鼠是一個勇敢的騎手;在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中,米老鼠又成了一個能幹的船員。
空前反響就取決於第三部,這是一部聲音和動作相配合的卡通。幾經周折,《威利號汽船》的錄音終於合成了。
1928年11月18日,《威利號汽船》在紐約市七十九街的殖民大影院上映,它是第一部公映的有聲動畫片,在《幫會血門》正片之前放映,反響異常熱烈,甚至有很多觀眾專程為了看米奇而到電影院,並非為了看正片。
這在那個強盜片風行的時代的確是個異數。輿論評價,在8分鍾的時間裏,音樂和動作配合得天衣無縫。這句話,在當時已經是對有聲電影質量的最高評價。
更重要的是,在8分鍾的時間裏米老鼠讓美國人徹底笑翻了,這種包袱是卓別林式的無聲電影所無法比擬的。
《威利號汽船》的出場人物相對簡單,除了米奇和他的女友,還有一位粗暴的船長、一隻聒噪不已的烏鴉,以及一頭胸部豐腴的奶牛。
這些角色在當時的現實中頗具代表,二十年代的繁榮逐漸退去,大蕭條已經在農業市場初現端倪,農產品的價格日益走低,到處是豐腴的奶水,依靠農業生活的人已經慘不忍睹。
那時候報紙上傳言,蒙大拿州的牧場主們,要麽試著倒掉牛奶,要麽賒些子彈,把牲口全部殺死,扔進山溝,原因是賣牲口的錢還抵不過飼料。據說,這也算是對付蕭條的一種辦法。
有權力的人日益粗暴,沒權力的人四處聒噪,壞情緒四處都是。好的是,自始至終,米奇都在營造著開心。
這也是他最初征服觀眾的原因。米奇迎合了那時美國社會的集體口味,好脾氣、總有辦法,而且身邊又不乏異性。
到了1929年,市麵上的情況更糟了。不用提那個所謂的‘黑色星期四‘,那隻是金融市場的崩潰,事實上,在此之前,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日益下降。
而在電影院裏,觀眾們對於米老鼠的喜愛已經達到了狂熱。在1929年裏,米老鼠一共拍攝了30部短片,可這依然無法滿足觀眾的期待。
好像不演米老鼠,電影院就不該存在似的。支撐這種古怪心態的背景是,越來越多的人失業後走進了電影院,花15美分,買一份希望或者對於強盜生活的憧憬。
沃爾特在1929年也開始賺錢了。米老鼠為他贏得了電影之外的第一筆衍生收入。有一家酒店主動找到他,請求準許把米老鼠的頭像印在他們酒店的寫字台上,當時沃爾特還挺缺錢,米老鼠第一筆商標授權以300美元成交。
不久米老鼠的許可證業務成了沃爾特公司的主要大宗,到了1935年,他已經向美國簽發了80份許可證,加拿大15份,英國40份。許可證的所有者製造了上千種商品,從花生醬到電冰箱。
那時候百貨公司為了擁有一個米老鼠的櫥窗展位,必須得付出25000美元。一家大型橡膠公司甚至暫停製造飛艇,轉而生產5英尺的米老鼠以迎接遊行活動。
1935年,好萊塢生產的電影,已經占據美國電影市場全部和世界電影市場80%的份額。因此,幾乎同時,全世界都能感受到米老鼠的歡樂了。他在全世界88個國家的銀幕上表演,成為當時最知名、最流行的國際人物。
米老鼠充當經濟學家的例子隨處可見。在大蕭條時期,他使一家編織廠有著做不完的生意,編製一種印有五顏六色米老鼠肖像的毛衣。這家工廠一年生產100萬件毛衣,三分之一的工人不得不加班。他讓美國的一家名表廠起死複生,生產米老鼠手表,每年能夠賣出200萬隻。
社會的希望
1934年,米老鼠的好朋友唐老鴨誕生了。
這是一個為了生活勞苦奔波的倒黴鬼。脾氣火爆,好與人爭執,喜歡誇大事實,經常抱怨生活中的小事和不如意的地方。他追求愛慕虛榮的異性,但仿佛從來都沒有成功過。這個角色正像極了大蕭條年代的男人們。
與銀幕中的米老鼠相比起來,現實中的人們還看不到希望。
那時候,經濟上的不景氣引發了社會關係的微妙變化。按照理論家們的觀點,長期沒有收入的家庭內部充滿不‘尋常的消沉氣氛‘。
失業的男人處處碰壁,沒人拿他們當一回事,他們害怕回家。按照以往的習慣,一個沒有工作的男人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他們這麽認為,家庭也這麽認為。不如意的家庭裏,妻子們用抑製自己的**來懲罰失業的丈夫。她們認為這樣至少可以改變男人的家長地位。
30年代出生率也下降了。全國隻有28個家庭計劃生育診所,到了41年,這個數字激增到746個。避孕的人數急劇增多卻沒有引起性關係的混亂。出售避孕藥物的行業一年賺了2.5億元。在全國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每星期看一次電影。吸紙煙的人逐年增加,當時誰也不知道這個習慣是有害的。收音機暢銷一時,孩子們都喜歡聽《孤膽騎警》。
那時候的女人還保守得要死,電影上米妮的裙子雖然短到大腿根,而現實中,女人們的裙子長度隨著經濟的不景氣,越來越長。20年代的短裙已經沒了市場,女士風度再次成為婦女們追求的目標。
‘經濟越好、裙子越短‘的口號隨之叫響,有人號召她們做做樣子,可女人們不管這個。經濟真的不好,長裙子還可以節省,自己不穿了,改小給孩子。緊身衣、緊身褲開始受到追捧,女人們各個勒得線條凸出。
對時尚變化最有影響的是電影明星們,尤其在那個絕望的時代裏,人們靠從電影裏找到希望。因為一周五天工作製,千百萬人,不論窮人還是富人,都發現他們星期六也可以休息了。
1934年無論對於人們生活還是娛樂業都開始有一些利好消息傳來。此前不久,維持了14年的禁酒令被羅斯福取消了。為了刺激經濟,人們可以大方地喝酒了。而這一年,好萊塢出名的電影也達到了此前兩年的總和。
有聲電影問世之後,電影的娛樂功能日益完善。那時候,美國的東岸製造愁雲慘淡的消息,而西岸的好萊塢,就是製造歡笑和希望的地方。
1934年,《一夜風流》在奧斯卡贏得大滿貫。
這部片子最合大蕭條時期人們的口味了。一個失業的小報記者,一個迷茫的富家女,一夜之間,就擦出了火花,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為那些混得不如意的男人們打開了一扇想入非非的窗戶--邂逅富家女。
片子捧紅了‘招風耳‘克拉克?蓋博。年輕人們流行著一句話:‘你以為你是誰克拉克?蓋博?‘據說,隨後蓋博不穿內衣的鏡頭一時成為時尚,全國的內衣價格由此大幅下跌,內衣製造商還曾準備起訴哥倫比亞公司。
女主角露大腿搭順風車的鏡頭,也讓美國的女人們學去了,自此成為公路片的典型橋段。
那時候好萊塢是強盜片的天下,此類劇情片隻是異類。比如1930年的《惡霸》、1931年的《人民公敵》、1932年的《疤臉大盜》都很叫座。
大蕭條時期人們的口味要麽理想得要死,要麽現實到極點。他們一麵追捧米老鼠這樣的老好人的化身,一麵又從幻滅中對醜惡的故事極度感興趣。
追捧強盜片的極致即是,現實中的匪徒和電影明星一樣,也可以一夜成名。‘頭號公敵‘迪林傑即是其中典型,這個大搶劫犯竟然成了人們心目中俠盜羅賓漢式的人物。
除了米老鼠還有一個人讓美國人看到了喜歡和歡樂的,就是秀蘭?鄧波兒。
大蕭條時期,每一對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1929年,洛杉礬《先驅者論壇報》登出了題為《你的孩子迷人嗎?》的文章。這篇蠱惑人心的文字告訴每一對家長,好萊塢是向他們敞開的。‘掙一百萬美元,或許你的孩子也能像她一樣。‘這是當時電影雜誌上最多的廣告。
一批童星脫穎而出,拍攝了多部‘小‘字頭的影片,幾乎每部都引起過轟動。或許人們看慣了癡呆的大人,需要一個小大人來稀釋一下氣氛。甚至連羅斯福都不得不承認,對於一個美國人來說,隻花十五美分就可以到電影院去看一個孩子的微笑,然後就能忘卻一切煩惱這是件多麽了不起的事情呀。
此時,沃爾特卻在這個時候遭受了人生中最沉重的打擊。1935年,罷工突然降臨迪士尼,許久困擾著沃爾特。那時候迪士尼公司已經有了1000名員工,沃爾特以為把掙的錢全部分給了員工,那就是理想的公司製度。而事實恰恰相反,工會的崛起,讓員工和沃爾特不由分說地站在了對立麵,矛盾被煽動得不可調和。這次罷工差一點讓米老鼠夭折,也深深地打擊了對現實充滿幻想的沃爾特。這件事讓沃爾特對現實很灰心,自此以後,他開始一個人試著親手營造自己理想中的迪斯尼世界,在那個世界裏隻有童話般的好人,而沒有壞人。
電影的音響**恰與美國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同時發生。到20年代末期,有聲電影產生。到了1930年,除卓別林繼續拍攝了幾部無聲片外,全部故事片均為有聲片。有聲電影極大地刺激了美國電影市場,觀眾蜂擁前往觀看這種更加‘新奇的玩藝兒‘,因此盡管經濟蕭條,電影業卻很繁盛。在整個30年代,盡管電影觀眾的人數時有起伏,但總的趨勢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數觀眾把看電影當作一種逃避和解脫。
30年代,從警匪片到音樂劇、再到喜劇,大蕭條時代的電影擔負起維持美國人的價值觀的責任--個人主義、沒有階級、發展和進步。
好萊塢謹慎地按照觀眾需求製造電影--它知道坐在電影院中的陌生人中是一種很安全的感覺,也明白站在街上領救濟麵包的無地自容和失業的絕望感。美國人在電影中逃避艱難、希望渺茫的現實。如果觀眾不相信電影創造出的虛幻的情景,他們就會去別處找慰藉。朱迪?加蘭、米奇?魯尼、秀蘭?鄧波兒她們在沮喪、絕望的美國人麵前唱歌跳舞,歡樂的表演,給人們帶來希望、勇氣和樂觀精神。
好萊塢的製造商們在這一時期推出一大批華美的女明星:瑪琳?黛德麗、克勞黛?考爾白、瓊?克勞馥、艾娃?嘉德納、勞倫?芭考爾、葛麗亞?嘉遜、葛麗泰?嘉寶、凱瑟琳?赫本、芭芭拉?斯坦威克、卡洛爾?隆巴德、蓓蒂?戴維斯、琴逑?羅傑斯、洛麗泰?楊、費雯?麗、英格麗?褒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