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軍事理論的變革


    第二百五十九章


    杜黑理論中的合理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逐漸被各國所接受。德國空軍在重建過程中就深受其理論影響,尋求建立一支戰略轟炸部隊,通過空中進攻敵人的工業設施和交通線來削弱其抵抗能力,動搖其士氣民心。雖然曾有一段時期限於財力能力,轉而集中生產中型和俯衝轟炸機,但其強調發展進攻性武器――轟炸機是始終未變的。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到1938年第一線飛機有2660架,其中中型轟炸機1157架、俯衝轟炸機207架、強擊機173架,共占其作戰飛機的57.7%,明顯地顯示出攻擊性。


    而美英實際上也是杜黑理論的信奉者,他們使用空軍的著眼點更加注重摧毀敵方戰爭潛力和動搖民心士氣,因而十分重視發展轟炸機,特別是由於他們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相繼都建立了遠程戰略轟炸部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對德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略轟炸,則充分顯示了這種理論的實戰意義。而法國則墨守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經驗,對飛機的重要性的認識嚴重不足,因而法國空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根本就無所作為。蘇聯反對空軍製勝論,認為空軍決定不了地麵作戰的勝負和整個戰爭的結局,而重點仍在支援海陸軍作戰。因此蘇聯重點發展支援飛機。蘇聯的戰略轟炸機雖曾領先於其它各國,但後來逐步落後,同時國內的大清洗也使蘇空軍和飛機設計製造受到嚴重影響。


    製海權理論這一理論主要由美國海軍少將a.馬漢提出。馬漢,1859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後在海軍學院從事教學和研究。1886年,任海軍學院院長,1896年,以海軍少將銜退休。1898年,美西戰爭時複出,在海軍軍事委員會任職。


    其一生撰寫了120篇論文和17本專著,論述當代海軍政策及海軍軍事原則,度過了富有創造力的一生。他的代表作有《海上力量對曆史的影響,1660-1783》、《海上力量對法國**與法蘭西帝國的影響,1793-1812》、《海上力量與1812年戰爭的關係》等。雖然他的理論體係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


    前就創立了,但其理論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仍然倍受推崇並得到廣泛應用。


    馬漢的主要論點是,海上交通線是一個國家實力和戰略最為重要的獨一無二的因素。確保己方交通線、同時切斷敵方交通線的能力是一個國家武裝力量的根本,也是海上強國的天賦特權。海上戰略的目的是獲得海上控製權。海軍戰略必須在平時以建立並增強一個國家的海上力量為目標,要在戰爭中控製海洋。首先必須消滅敵人的艦隊,這是海軍在戰爭中的首要任務,其它一切都是枝節問題。一旦敵人的艦隊被消滅,獲勝的海軍就可以利用隨之而來的對海洋的控製來達到任何想要達到的目的。特別是一旦贏得了海洋控製權,海軍就可以使獲得世界資源的途徑保持通暢,同時相應地使敵人失去這種權利而扼殺其經濟。馬漢始終強調的是,控製海洋必須是第一位的,而對海洋的控製隻能靠一支能打垮敵國海軍的強大海上力量來獲得,雖然海上力量對敵國經濟的作用可能在很長的時間才能見成效,但兩個敵對艦隊之間該由誰來控製海洋的勝負卻可以很快決定。一但有了這個結局,一切都將不可抗拒的隨之而來。因而馬漢一再堅持要建立強大的足以消滅敵國海軍的戰鬥力量,特別強調大炮巨艦的威力。而始終反對那種隻是襲擊貿易線、攻擊商船的海上‘遊擊戰‘.因為這隻是一種破壞,但控製不了海洋。他的中心思想和曆史觀就是,通過海上力量,也隻有通過海上力量,才可以使國家稱雄於世界――英國就是全世界的榜樣。因此,馬漢認為,美國最要緊的就是建立一支現代化的海軍,一支具有進攻能力的海軍,依靠它可以向外擴展影響。受馬漢理論的影響,美國在20世紀初開始建造以巨型戰艦為核心的大型艦隊,加入了與英、法、日等國家的競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戰前的美西戰爭、日俄戰爭使馬漢的理論接受了戰爭實踐的檢驗。一方麵證明了海上作戰對陸戰區的戰役及整個戰爭有重大影響,同時也暴露了其理論中的一些問題,特別是一些新式武器的出現,如漂浮水雷、自動推進魚雷、特別是潛艇,對於全麵控製海洋,反對襲擊貿易線的理論都形成了重大衝擊,這時期飛機雖已用於戰爭,但還未對海上力量構成威脅。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列強又投入到新的海軍競賽中去,美英在爭誰是世界第一,而日本則想拚命追上來。但這一時期已經沒有任何一支海軍能象英國皇家海軍那樣在近3個世紀中控製世界所有的海洋。誰也沒有能夠實現馬漢所希望的那樣絕對的製海權。保持某種均勢成為當時的一個特點。因此在整個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各國列強都在華盛頓或倫敦討論這種力量的對比。直到30年代中期之後,日本退出了限製海軍軍備的條約,均勢開始打破,新的競爭加劇。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飛機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因而這時期海軍的發展,也側重於航空母艦和海軍航空兵,各國都大力建造航空母艦,並逐漸形成了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另外潛艇在這一時期也有了巨大的發展。隻有日本還恪守著巨艦大炮的原則,奮力建造‘大和號‘,以巨型戰列艦為其戰鬥核心和精神支柱。


    海軍製勝的理論,由海軍的將軍提出是情有可原的。但就整體上說,它與杜黑的理論一樣有片麵之處,就是誇大了製海權的重要,把它提到了絕對的程度,這顯然過於武斷了。同時它否定了各軍種協同作戰的重要性,這就更加不符合現代戰爭的基本原則。這一理論對美國的國防策略和軍隊建設就曾產生過明顯的影響。美國海軍的發展有相當一部分是建立在犧牲陸軍發展的基礎之上的,英國也有類似的情況。


    大縱深戰役理論這是由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在30年代提出的蘇軍進攻戰役理論。圖哈切夫斯基(1893-1第一武備學校及亞曆山大軍官學校。曾在沙俄軍隊中服役並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十月**以後,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在內戰中負責籌建了紅軍第1集團軍,指揮過南線的第第5集團軍,後又任高加索戰線司令和西線司令員,是內戰時期最重要的紅軍指揮員之一。國內戰爭結束後,圖哈切夫斯基擔任過一係列高級職務:工農紅軍軍事學院院長,西部軍區司令員,工農紅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列寧格勒軍區司令員,蘇聯**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工農紅軍裝備部部長,國防副人民委員,國防第一副人民委員。


    1935年,被首批授予蘇聯元師軍銜。1937年6月,被指控犯有間諜和叛國罪而遭處決。


    圖哈切夫斯基認為,未來戰爭的特點首先在於規模空前巨大。在當今世界,即使是兩個單個國家的戰爭也可能逐步發展成地區或兩大對立集團之間的戰爭。現代戰爭不論所花費的資財,所動用的軍隊,還是參戰方所占領的地區,戰爭進程所持續的時間都是極為宏大的。基於此,今後戰爭已不可能單單是軍隊自身的事情了,整個國家都不得不全力以赴地投入戰爭。國家工業經濟資源的快速動員能力,是一個國家戰鬥力的重要標誌。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過的那種長時期工業動員期,在現代戰爭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了。圖哈切夫斯基提出,在先進的技術和兵器飛速發展並有大量武裝部隊的條件下,進行單個的戰役已不足以全殲敵軍,必須通過多次連續的戰役方可奏效。在一個戰略方向上,以殺傷兵器同時壓製敵人整個防禦縱深,在選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戰術地幅,然後將坦克、摩托化步兵投入交戰,並以空降兵實施空降相配合,迅速發展勝利。選擇一定範圍的縱深,不作重大停頓地組織多次戰役,將使敵軍無法得到休整補充,調整布署和前調予備隊,從而最終達成在該方向全殲敵軍的目的。30年代中期,這一原則主要應用於集團軍在主要方向上實施進攻的戰役。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軍認為大縱深戰役也可由方麵軍群來實施。在戰爭過程中,方麵軍群進攻戰役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圖哈切夫斯基還強調,不能把一打幾年、全麵耗費國家人力物力資源的戰爭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戰爭在發展過程中,總是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特征。因此,人們無法預料戰爭的全過程,而隻能根據各交戰國家武裝力量


    的準備程度和軍工生產的發展規模來判斷戰爭初期的大體情況。因此,他對戰爭初期的判斷極為重視。提出在平時就要對戰爭初期的情況作出正確預見,並進行正確的準備。他特別研究了德國的擴軍計劃,早在1935年就指出,德國正在建立強大的坦克部隊,加緊發展航空兵,組建12個軍、36個師的計劃正在以比人們想像要快得多的瘋狂速度在實現,德**隊隨時都在準備發動進攻,它的動員程度是極高的。嚴酷的曆史充分說明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當年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意圖的判斷是極為正確的。


    總體戰理論由德**事理論家e.魯登道夫等提出。魯登道夫(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先後任西線第2集團軍司令部軍需長、東線第8集團軍參謀長和東線德軍參謀長,指揮了坦嫩貝格和馬祖裏湖會戰,取得以弱勝強的重大勝利。第一總軍需長,成為德國國防軍中僅次於興登堡的第二號人物和戰爭的實際指揮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他負責實施‘興登堡計劃‘和‘輔導勤務法‘對全體德國人民和全國經濟實行總動員。這可以說是他的‘總體戰‘思想的一次實踐。


    魯登道夫一生著有許多著作,但最有代表性最具影響的是他在1935年出版的《總體戰》一書。其總體作戰理論的基本內容是:戰爭是總體的,全民的。總體戰的本質是需要民族的總體力量。因而總體戰的目標是針對整個民族的,戰爭對一個民族的生存是最大的負擔。因此,從政治上必須在平時就為戰時民族生存的鬥爭做好充分準備,民族的精神團結是總體戰的基礎,人民的力量決定了軍隊在總體戰中力量的強弱,精神力量在維護民族生存的鬥爭中是必不可少的;國家經濟必須服從於戰爭目標,一切的物質準備必須在戰前就用一切手段準備好,經濟的,物質的準備是戰爭的基本保證;必須對軍隊官兵進行嚴格訓練,灌輸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加強軍紀是至關重要的;戰爭需要利用宣傳來鼓舞士氣和瓦解敵人;戰爭必須有一個最高權威人物來指揮,統帥必須具備難以估量的能力,這是先天的,否則便不能稱之為統帥,在他的身上必須洋溢著必勝的意誌,並以此激勵軍隊和人民。總之,這一理論要求動員一切資源以及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和意識形態的力量為戰爭服務。


    從軍事和戰爭的角度出發,總體戰的內核――集中全部力量進行戰爭是有其合理和可取之處的。但這一理論的問世是與法西斯德國瘋狂擴軍備戰、全麵發動戰爭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它當時成為法西斯德國以及日本準備和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理論基礎,並被希特勒全麵付諸實踐,因而遭到嚴厲的批判。


    裝甲戰理論這是由英**事理論家富勒提出來的。富勒,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隨英國遠征軍赴法作戰,任坦克軍參謀長。戰後任英國坎伯利參謀學院的主任教官、英帝國總參謀長軍事助理並從事軍事曆史研究。


    他的裝甲戰理論主張建立人數不多但技術精良的軍隊去羸得戰爭的勝利,所以又稱‘小軍‘理論。其主要觀點是以機械化快速部隊突擊敵人的指揮機構,致使其指揮係統被破壞,然後再按常規方式進攻,迅速奪取全麵勝利。他總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即陣地防禦正麵很寬、縱深很淺從而為機械化快速部隊的突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法國的戴高樂在其《職業軍》中持有類似的觀點。富勒的這一理論對機械化部隊特別是坦克部隊的優勢和潛能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對推進進攻的作戰方法和建立強大的機動部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這一理論也有其片麵之處,即忽視了軍事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求的建立人數眾多的軍隊這一事實。


    閃電戰理論該理論是德國在繼承毛奇和史利芬等人短促突擊的思想基礎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形成的軍事理論。後來成為德國在戰爭中指導戰爭過程的一種戰略方針。希特勒上台不久,就對未來戰爭作如下設想:下一場戰爭中與上一次世界大戰完全不同,步兵進攻與密集隊形已過時,取而代之的是規模巨大的突襲,內部的突襲、恐怖、破壞和暗殺領袖人物,在敵人防禦的所有薄弱點上發動壓倒優勢的進攻,在同一時刻不惜一切代價地實行突然襲擊,隻一次打擊就能置敵於死地。閃電戰理論的主要內容就是強調以突然襲擊開始軍事行動。在和平時期就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準備,以意料不到的速度采取行動。另外,在主要打擊方向上集中優勢兵力和兵器,速戰速決,極力避免出現同時在兩條戰線上作戰,同時強調實施高速度大縱深的集中突擊,用機械化程度盡可能高,武器裝備盡可能好的部隊突入敵人心髒。集中兵力實施高速度大縱深的戰略性突擊是閃電戰理論的核心。但使其可以付諸實踐並取得重大成果的主要手段,即在航空兵支援下密集使用坦克摩托化部隊,則是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才在德軍中確立下來。1935年,德軍成立裝甲兵司令部,裝甲兵部隊開始獨立和集中使用;1937年,古德裏安發表《注意,坦克》一書,將大量集中使用坦克的主張理論化和係統化,最終使德軍確認了大量集中使用坦克的原則。後來進攻波蘭和法國,使這一戰略得到完善,而進攻蘇聯則使這一理論發展到最高峰,同時也是其破產的開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時空之大中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肥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肥羊並收藏異時空之大中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