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次間湘荷正安置糕點、茶水,琉璃的透明茶壺裏是菊花枸杞茶,一色的青花手繪山水碟子,一碟芝麻紫薯糕、一碟菊花薄荷涼糕、一碟玫瑰布丁、一碟鬆針香煎小魚、一碟香酥乳鴿、一碟瓜果,湘荷又給二人用琉璃木芙蓉暗紋的杯子,給二人斟了茶水,這才躬身退下。
二人在炕上坐了,韓太太指著桌上的糕點道:“你這裏(色)色精致,我看了都喜歡。”吳氏便笑道:“既如此你都嚐嚐,若是喜歡,走時我讓人裝上幾匣子給你帶走。”
韓太太便戲謔道:“你知道我家人多,幾匣子怕是不夠分呢。”吳氏見韓太太並不見外,心裏也是歡喜,便笑道:“是,知道了。”
回頭道:“紫竹去開了箱籠,把那個描著鳳尾花的檀木盒子裏這幾樣糕點的方子,讓妙筆抄了給魏媽媽。”紫竹也笑著應了道:“是,奴婢這便去辦。”
韓太太這才滿意的笑了,指著吳氏跟前的菊花茶道:“你如今還喝這個,不忌口嗎。”吳氏道:“也不常喝,隻是來了人陪著喝點罷了,錦兒說少喝點不妨事。”
韓太太便趁機把話轉到喬錦書身上道:“我來了這半日也沒見到錦兒呢。”吳氏便道:“她是日日在我跟前囉嗦,有她在我便是一點子事也不能做,這不剛支走了她去給我新調個醃製梅子的方子去了,我這才把帳對了。”
韓太太點頭道:“錦兒性子穩重,處事又大方,極是討人喜歡,也不知將來好事了誰家去,可不讓公婆心疼死。”
吳氏淺笑著啜了口茶也不說話。韓太太便接著道:“我聽說丁舉人家有人來拜訪了。”
吳氏見靳氏直接相問也不好再裝糊塗便笑道:“是,他太太的侄媳婦,昨日來了,說了會子話,我也含糊著說了,你知道的,我家的事還是要商量老爺的,我自己也不能做主。”
靳氏點點頭道:“正是這個理,我家的昊兒明年也滿十六了,眼看著也有人上門提親了,昊兒他雖性子溫和,卻是個極有主見的,我便想著給他挑個穩重大方,家教極佳的。你是知道我們家的,雖說是博兒掌家,但他們是一母同胞,感情向來是極好的,我總說誰要是嫁了我家昊兒都是個有福的。”
吳氏聽了頷首道:“姐姐說的極是。”靳氏便拿眼看著吳氏笑道:“你也覺得我家昊兒極好嗎。”
吳氏深知其意忖道,韓家與自己家也算得上門當戶對,韓文昊又是嫡子,聽說到現在屋裏連通房也沒有,錦兒能嫁個這樣的人平穩安順一生也不錯,便笑道:“韓老爺和姐姐都是極大方重情之人,二少爺又溫文爾雅,將來誰做了您家的兒媳婦自然都是有福氣的。”
靳氏得了這句話便不勝歡喜,知道這事有些門了,但卻不能操之過急,便轉了話題說些別的閑話,一時又恐吳氏身子重,不耐久坐便告辭了去。
春分找了個借口去了疏影閣,疏影閣也是五間正房帶廂房的院子,院子裏種了幾株梅花,樹枝修剪得參差錯落,東邊搭了一個葡萄架,旁邊又種了些玉簪花,葡萄架邊上設了一套竹子的桌椅,西邊是個假山,山上爬著各色青藤,院子裏清新雅致,讓人流連忘返。
小丫頭妙香看見春分進來便上前行禮道:“春分姐姐來了。”春分道:“你們穀雨姐姐呢。”妙香道:“在樓上伺候姑娘了。”春分道:“那我自己上去了,你且忙著。”說著便從東麵的紅漆的樓梯上去了。
東次間的起居室,喬錦書穿了件鵝黃色纏枝花鑲邊斜襟桑綢褂子,水綠色撒花細布裙子正對著炕桌上的幾個青花小碗和穀雨、紫蝶說著話。春分上去行了個福禮。
喬錦書道:“春分姐姐,我娘有什麽吩咐嗎?”春分笑道:“太太沒事,是我自己找穀雨有些事。”
喬錦書看著穀雨道:“你去吧。”穀雨行了禮便和春分退了出來,兩人到東邊抄手遊廊的邊凳上坐下。
春分猶疑了下便道:“這樣的事原不是我們奴婢該說的,隻是我們終究是從小就在一起服侍太太、姑娘的,這情分原本不一般,姑娘又是個極有主見的,這樣的事先和她說了,也好讓她心裏有個底”
穀雨是個急性子的,便笑著道:“平日裏想你多說幾句都不能,今兒個怎麽這麽多話呢。”春分橫了穀雨一眼便在在穀雨的耳邊細細的說了幾句,穀雨緋紅了臉道:“當真?”
春分正色道:“你何曾見我拿主子的事玩笑過。”穀雨忙拉了春分的手道:“好姐姐,原是我說錯了話,你別生氣,我該好好謝謝你的。”春了分便笑著道:“你呀別拿好話哄我,我先回去了。”穀雨便送到了院子門口。
晚上正好輪到紫蝶值夜,穀雨便要和紫蝶換了,紫蝶道:“咱們姑娘晚上從不讓人睡她腳踏的,都是睡外間炕上,和在自己屋裏睡沒什麽分別,你若明日有事我替你便是,不需要換的。”
穀雨笑道:“承你情了,還是換吧。”紫蝶道:“由著你去。”便下樓往院子裏去,帶著翠香各處看了一遍,又囑咐了值夜的婆子。
穀雨伺候著喬錦書換了石青色細紗綢鑲邊對襟睡衣躺下了,自己也爬進羅帳裏,喬錦書便笑道:“冬天裏讓你陪我一起睡,你便怎麽也不肯,今日熱得人腦瓜子暈,你倒爬上來做什麽。”穀雨便細細的把春分的話學了一遍。
喬錦書聽了微微蹙著眉看著藕色的軟煙紗羅帳上繡的仕女圖,這是自己特意讓穀雨去繡坊定做的,為的就是在午夜夢回的時候提醒自己,自己已經到了另一個不同世界,隻有謹言慎行才能活著。
輕輕的歎了口氣對穀雨道:“韓家二少爺我是見過的,那丁舉人家又是怎麽回事呢?”
穀雨道:“春分說,也是咱們慶陽縣的富戶,隻是現在比不上咱們家了,但是他家是書香門第,家規極嚴。太太找人去打聽了丁家的大少爺。說著囁嚅著不知道說些甚麽。”
喬錦書道:“咱們還有什麽是不能說的。”穀雨便道:“太太打聽了,說丁大少爺雖是嫡長子,但是家裏已經抬了個姨娘,屋子裏還有通房,隻是沒有庶子女罷了,太太好像不滿意,但是怕老爺喜歡書香門第。”說著擔憂的看了喬錦書一眼。喬錦書淡淡的笑著道:“我知道了,你下去歇著吧。”
看著穀雨去了東次間的炕上歇息,想著穀雨方才的話,心裏像壓了塊石頭樣悶悶的。
雖說這裏男子十幾歲,隻要是像樣的家裏都會安排通房,但是鮮少有像丁家這樣成親前就抬姨娘的,這樣的家裏不是這個男子太過嬌慣,便是這個姨娘很得寵,眼前又浮現了韓文昊斯文清秀的模樣,韓家夫婦都是極通情達理的,又是次子不必管理家業,倒樂得逍遙,隻是喬楠楓怕是對書香門第和嫡長子會不會更中意呢,喬錦書覺得自己就像蒲公英一般不知道會落到何處,有了一種對自己命運深深的無力感。
穀雨端著盤子葡萄走進來道:“姑娘這是咱們院子裏的葡萄,昨日紫竹讓小丫頭們摘了用井水湃著的,你嚐嚐。”
喬錦書拈了一個吃了道:“我吃著有些酸,娘一定是極愛吃的,用食盒裝了,找個小丫頭給娘送去。”
穀雨應了正準備出去,紫蝶和湘荷走了進來,看見湘荷的腳步有些急促,喬錦書道:“湘荷可是娘有什麽事嗎?”湘荷行了個禮道:“不是太太,是老爺讓姑娘換身出門的衣裳,帶上銀針去太太的院子裏。”
紫蝶和穀雨伺候著喬錦書換了衣服,帶好銀針便往吳氏的留韻館來。喬楠楓和吳氏正在東次間說話,喬錦書行了禮道:“爹又何吩咐?”
“方才顧縣令家的管家拿了顧大少爺的名帖來說,他們家夫人最近身體不好,想請你過府去看看。”喬楠楓有些猶豫的道。
喬錦書腦中閃過那張如雕刻般冷漠的臉和犀利的眼神,心中也是一怔,道:“既這樣,我這便去看看。”喬楠楓道:“車子我已經讓喬管家備好,在西側門等你。”
吳氏道:“錦兒你帶了穀雨去,自己當心著些。”喬錦書看著喬楠楓和吳氏都是一臉的擔憂的望著自己便笑道:“顧大少爺和我師傅極好,顧夫人想來也是在內院,爹娘無須擔心,我去去便回。”
喬楠楓微微頷首。
上了張叔的寶藍小油車往縣衙的方向行去。一路上穀雨都在嘰嘰喳喳的,喬錦書一早就習慣了穀雨一出門就興奮的樣子,也不搭理她自己在一邊發呆。又過了片刻穀雨掀了車簾道:“姑娘這就是縣衙吧。”喬錦書聽側頭一看,果然是縣衙,兩扇陳舊的紅漆大門。門前各蹲著一個表情猙獰的石獅子,大門兩邊站了四個穿灰色短衣的衙役。
喬錦書見張叔趕著車進了縣衙不遠的一條側巷,便道:“張叔怎知道顧家在哪裏呀。”
張叔憨厚的笑著回道:“姑娘,我們慶陽縣趕車的要是連顧家在哪也不知道那還算什麽趕車的呀。”
喬錦書便笑道:“若是大家都知道顧家在哪,便都去那看熱鬧怎麽辦?”
張叔笑道:“姑娘,誰敢去呀,這官家的人可不是好惹的。”
門口早有一個穿著鴉青色錦袍的男子等在那了,見道車過來便拱手道:“可是喬姑娘的車子?”
張叔道:“正是我家姑娘。”那男子便對張叔道:“你駕車跟我來,直接從西側門進去,二門自有人接著的。”
二人在炕上坐了,韓太太指著桌上的糕點道:“你這裏(色)色精致,我看了都喜歡。”吳氏便笑道:“既如此你都嚐嚐,若是喜歡,走時我讓人裝上幾匣子給你帶走。”
韓太太便戲謔道:“你知道我家人多,幾匣子怕是不夠分呢。”吳氏見韓太太並不見外,心裏也是歡喜,便笑道:“是,知道了。”
回頭道:“紫竹去開了箱籠,把那個描著鳳尾花的檀木盒子裏這幾樣糕點的方子,讓妙筆抄了給魏媽媽。”紫竹也笑著應了道:“是,奴婢這便去辦。”
韓太太這才滿意的笑了,指著吳氏跟前的菊花茶道:“你如今還喝這個,不忌口嗎。”吳氏道:“也不常喝,隻是來了人陪著喝點罷了,錦兒說少喝點不妨事。”
韓太太便趁機把話轉到喬錦書身上道:“我來了這半日也沒見到錦兒呢。”吳氏便道:“她是日日在我跟前囉嗦,有她在我便是一點子事也不能做,這不剛支走了她去給我新調個醃製梅子的方子去了,我這才把帳對了。”
韓太太點頭道:“錦兒性子穩重,處事又大方,極是討人喜歡,也不知將來好事了誰家去,可不讓公婆心疼死。”
吳氏淺笑著啜了口茶也不說話。韓太太便接著道:“我聽說丁舉人家有人來拜訪了。”
吳氏見靳氏直接相問也不好再裝糊塗便笑道:“是,他太太的侄媳婦,昨日來了,說了會子話,我也含糊著說了,你知道的,我家的事還是要商量老爺的,我自己也不能做主。”
靳氏點點頭道:“正是這個理,我家的昊兒明年也滿十六了,眼看著也有人上門提親了,昊兒他雖性子溫和,卻是個極有主見的,我便想著給他挑個穩重大方,家教極佳的。你是知道我們家的,雖說是博兒掌家,但他們是一母同胞,感情向來是極好的,我總說誰要是嫁了我家昊兒都是個有福的。”
吳氏聽了頷首道:“姐姐說的極是。”靳氏便拿眼看著吳氏笑道:“你也覺得我家昊兒極好嗎。”
吳氏深知其意忖道,韓家與自己家也算得上門當戶對,韓文昊又是嫡子,聽說到現在屋裏連通房也沒有,錦兒能嫁個這樣的人平穩安順一生也不錯,便笑道:“韓老爺和姐姐都是極大方重情之人,二少爺又溫文爾雅,將來誰做了您家的兒媳婦自然都是有福氣的。”
靳氏得了這句話便不勝歡喜,知道這事有些門了,但卻不能操之過急,便轉了話題說些別的閑話,一時又恐吳氏身子重,不耐久坐便告辭了去。
春分找了個借口去了疏影閣,疏影閣也是五間正房帶廂房的院子,院子裏種了幾株梅花,樹枝修剪得參差錯落,東邊搭了一個葡萄架,旁邊又種了些玉簪花,葡萄架邊上設了一套竹子的桌椅,西邊是個假山,山上爬著各色青藤,院子裏清新雅致,讓人流連忘返。
小丫頭妙香看見春分進來便上前行禮道:“春分姐姐來了。”春分道:“你們穀雨姐姐呢。”妙香道:“在樓上伺候姑娘了。”春分道:“那我自己上去了,你且忙著。”說著便從東麵的紅漆的樓梯上去了。
東次間的起居室,喬錦書穿了件鵝黃色纏枝花鑲邊斜襟桑綢褂子,水綠色撒花細布裙子正對著炕桌上的幾個青花小碗和穀雨、紫蝶說著話。春分上去行了個福禮。
喬錦書道:“春分姐姐,我娘有什麽吩咐嗎?”春分笑道:“太太沒事,是我自己找穀雨有些事。”
喬錦書看著穀雨道:“你去吧。”穀雨行了禮便和春分退了出來,兩人到東邊抄手遊廊的邊凳上坐下。
春分猶疑了下便道:“這樣的事原不是我們奴婢該說的,隻是我們終究是從小就在一起服侍太太、姑娘的,這情分原本不一般,姑娘又是個極有主見的,這樣的事先和她說了,也好讓她心裏有個底”
穀雨是個急性子的,便笑著道:“平日裏想你多說幾句都不能,今兒個怎麽這麽多話呢。”春分橫了穀雨一眼便在在穀雨的耳邊細細的說了幾句,穀雨緋紅了臉道:“當真?”
春分正色道:“你何曾見我拿主子的事玩笑過。”穀雨忙拉了春分的手道:“好姐姐,原是我說錯了話,你別生氣,我該好好謝謝你的。”春了分便笑著道:“你呀別拿好話哄我,我先回去了。”穀雨便送到了院子門口。
晚上正好輪到紫蝶值夜,穀雨便要和紫蝶換了,紫蝶道:“咱們姑娘晚上從不讓人睡她腳踏的,都是睡外間炕上,和在自己屋裏睡沒什麽分別,你若明日有事我替你便是,不需要換的。”
穀雨笑道:“承你情了,還是換吧。”紫蝶道:“由著你去。”便下樓往院子裏去,帶著翠香各處看了一遍,又囑咐了值夜的婆子。
穀雨伺候著喬錦書換了石青色細紗綢鑲邊對襟睡衣躺下了,自己也爬進羅帳裏,喬錦書便笑道:“冬天裏讓你陪我一起睡,你便怎麽也不肯,今日熱得人腦瓜子暈,你倒爬上來做什麽。”穀雨便細細的把春分的話學了一遍。
喬錦書聽了微微蹙著眉看著藕色的軟煙紗羅帳上繡的仕女圖,這是自己特意讓穀雨去繡坊定做的,為的就是在午夜夢回的時候提醒自己,自己已經到了另一個不同世界,隻有謹言慎行才能活著。
輕輕的歎了口氣對穀雨道:“韓家二少爺我是見過的,那丁舉人家又是怎麽回事呢?”
穀雨道:“春分說,也是咱們慶陽縣的富戶,隻是現在比不上咱們家了,但是他家是書香門第,家規極嚴。太太找人去打聽了丁家的大少爺。說著囁嚅著不知道說些甚麽。”
喬錦書道:“咱們還有什麽是不能說的。”穀雨便道:“太太打聽了,說丁大少爺雖是嫡長子,但是家裏已經抬了個姨娘,屋子裏還有通房,隻是沒有庶子女罷了,太太好像不滿意,但是怕老爺喜歡書香門第。”說著擔憂的看了喬錦書一眼。喬錦書淡淡的笑著道:“我知道了,你下去歇著吧。”
看著穀雨去了東次間的炕上歇息,想著穀雨方才的話,心裏像壓了塊石頭樣悶悶的。
雖說這裏男子十幾歲,隻要是像樣的家裏都會安排通房,但是鮮少有像丁家這樣成親前就抬姨娘的,這樣的家裏不是這個男子太過嬌慣,便是這個姨娘很得寵,眼前又浮現了韓文昊斯文清秀的模樣,韓家夫婦都是極通情達理的,又是次子不必管理家業,倒樂得逍遙,隻是喬楠楓怕是對書香門第和嫡長子會不會更中意呢,喬錦書覺得自己就像蒲公英一般不知道會落到何處,有了一種對自己命運深深的無力感。
穀雨端著盤子葡萄走進來道:“姑娘這是咱們院子裏的葡萄,昨日紫竹讓小丫頭們摘了用井水湃著的,你嚐嚐。”
喬錦書拈了一個吃了道:“我吃著有些酸,娘一定是極愛吃的,用食盒裝了,找個小丫頭給娘送去。”
穀雨應了正準備出去,紫蝶和湘荷走了進來,看見湘荷的腳步有些急促,喬錦書道:“湘荷可是娘有什麽事嗎?”湘荷行了個禮道:“不是太太,是老爺讓姑娘換身出門的衣裳,帶上銀針去太太的院子裏。”
紫蝶和穀雨伺候著喬錦書換了衣服,帶好銀針便往吳氏的留韻館來。喬楠楓和吳氏正在東次間說話,喬錦書行了禮道:“爹又何吩咐?”
“方才顧縣令家的管家拿了顧大少爺的名帖來說,他們家夫人最近身體不好,想請你過府去看看。”喬楠楓有些猶豫的道。
喬錦書腦中閃過那張如雕刻般冷漠的臉和犀利的眼神,心中也是一怔,道:“既這樣,我這便去看看。”喬楠楓道:“車子我已經讓喬管家備好,在西側門等你。”
吳氏道:“錦兒你帶了穀雨去,自己當心著些。”喬錦書看著喬楠楓和吳氏都是一臉的擔憂的望著自己便笑道:“顧大少爺和我師傅極好,顧夫人想來也是在內院,爹娘無須擔心,我去去便回。”
喬楠楓微微頷首。
上了張叔的寶藍小油車往縣衙的方向行去。一路上穀雨都在嘰嘰喳喳的,喬錦書一早就習慣了穀雨一出門就興奮的樣子,也不搭理她自己在一邊發呆。又過了片刻穀雨掀了車簾道:“姑娘這就是縣衙吧。”喬錦書聽側頭一看,果然是縣衙,兩扇陳舊的紅漆大門。門前各蹲著一個表情猙獰的石獅子,大門兩邊站了四個穿灰色短衣的衙役。
喬錦書見張叔趕著車進了縣衙不遠的一條側巷,便道:“張叔怎知道顧家在哪裏呀。”
張叔憨厚的笑著回道:“姑娘,我們慶陽縣趕車的要是連顧家在哪也不知道那還算什麽趕車的呀。”
喬錦書便笑道:“若是大家都知道顧家在哪,便都去那看熱鬧怎麽辦?”
張叔笑道:“姑娘,誰敢去呀,這官家的人可不是好惹的。”
門口早有一個穿著鴉青色錦袍的男子等在那了,見道車過來便拱手道:“可是喬姑娘的車子?”
張叔道:“正是我家姑娘。”那男子便對張叔道:“你駕車跟我來,直接從西側門進去,二門自有人接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