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碑火鑄脊27-13 平庸者之死(1)
戰雙,你我存在過的證明 作者:特裏爾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布魯斯:“原來渡邊當初飛往太空後,發生了這樣的事,那這豈不是說明······”
雪萊:“恐怕是的,首領並不知道最後與他通信的人就是他所想拯救的父親。”
渡邊:“父親······原來······當初那個與我通信的人就是您嗎?”
遺忘者營地,首領帳房內,渡邊從房內的抽屜中取出了封存著信最後留言的數據盤,他沉默地將數據盤插入了自己脖頸處的數據接口,信的身影被機體胸前的投影裝置投射在了他的眼前。
“父······親······”
盡管渡邊低頭默不作聲地聽著信給他的留言,但是臉頰兩側順流而下的眼淚還是出賣了他心中的不平靜。(在這裏說一下,構造體機體在戰雙世界觀和科技樹內是有著仿生淚腺存在的,也就是說,構造體是會流淚的。)
曲:“他們是可敬的戰士和英雄,我們必將永遠銘記。空中花園,一個被給予著厚望的地方,可現如今卻淪落到了如此境地,不免令人唏噓。”
首席:“也正因為如此,才一定要改變它,如果連我們都選擇了逃避,有還會有誰願意去改變它呢?”
曲:“既然如此,我便期待著你和它的改變吧,畢竟你是我、他還有他們所共同選擇的人。”
蒲牢:“曲大人又在講什麽?怎麽我又看不懂了?”
曲:“沒什麽,你以後會知道的。”
星艦戰存活下來的所有人員的後代:“向赴死者致敬!我們永遠銘記!”
······
屏幕再次開始播放。
······
世界政府對帕彌什作戰指揮中心。
漢斯:“報告損失情況吧……”
在失去與太空部隊的通訊後,指揮中心第一時間就派出了空天編隊前往太空查看情況。
但是很快,各處出現的墜落殘骸不得不讓他們改變了原定的計劃。
為了打通地空之間的通路,軍方不得不在之前的行動中摧毀了大部分被感染的防空陣列。
如今麵對從各處發出的空襲警報,他們隻能將本就有限的空中力量整合起來,用以攔截這些殘骸,避免他們對地麵設施與民眾造成更大的傷害。
這樣的損失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是無奈之舉。
當天空被濃煙覆蓋,不再有著火的殘骸落下時,指揮中心才終於收到了來自巴拉德小隊的警告並見到了太空港派來的聯絡員。
副官:“是……截止目前收到的報告,太空部隊方麵的損失如下。”
副官:“空間站方麵死亡1927人,存活25人。空間站目前已被全麵侵占,參謀部預計奪還的可能性為0.12%。”
副官:“星艦戰鬥群方麵死亡人,失蹤965人,存活1729人。其中副指揮級以上軍官全滅,戰鬥編製傷亡率87%,艦體全毀。”
副官:“太空港方麵駐軍死亡1792人,失蹤298人,存活人。是此次損失最小的,目前太空港殘餘艙段已按照指示全部脫離危險地帶,與伊甸2型殖民艦接駁。”
副官:“空天編隊方麵死亡9300人,失蹤125人,編製人員傷亡率超過80%,戰機折損率超過97%。”
副官:“除此以外還有太空核爆產生的輻射以及墜落殘骸造成的損失還在統計中……”
即使是久經戰爭的漢斯,在聽到這份傷亡數據後,也不忍地閉目沉默,緩緩消化著這個令人感到悲痛的消息。
“……”
漢斯:“還有其他消息嗎?”
副官:“格式塔中樞核心已被拆解下來,目前正在運輸途中。”
漢斯:“讓技術部立刻製定隔離方案,務必確保這次的事件不會再發生。”
副官:“還有就是……1號反應堆那邊的報告。”
副官:“在30分鍾前,我們設立的45座監測站同時檢測到了區域內帕彌什濃度的飆升。”
副官:“在300毫秒內就上漲到了原本的倍,同一時間我們失去了與多米尼克等人的聯絡。”
漢斯:“他們也失敗了嗎……”
副官:“不……參謀部推測,應該是成功了。”
副官:“因為在此後的30分鍾內,區域內帕彌什濃度再也沒有任何上升的跡象,目前正在向周邊擴散,擴散的情況也符合之前建立的擴散模型。”
副官:“最重要的是所有監測站在那次爆發後再也沒有捕捉到內部的能量反應。”
副官:“參謀部排除了所有其他可能,所以可以推測,1號反應堆應該已經被關停了。”
副官:“總指揮,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做?”
雖然混亂已經告了一段落,但這並非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而隻是開始的結束。
失去了太空港,星艦與國際空間站,阿卡狄亞大轉移已經全麵破產。
當士兵與人民還沉浸在失去戰友與親人的悲傷中時,決策者必須先一步走出,尋找新的未來。
漢斯:“首先根據擴散情況,建立隔離帶疏散群眾。”
漢斯:“派出救援隊,確定那些受到核爆輻射影響區域的蓋格指數,規劃安全區域,做好清潔,重啟電力設備。”
漢斯:“統計具體傷亡人數,整合殘餘編製。”
漢斯:“去吧,先完成這些。”
副官:“明白!”
在下達完指令後,漢斯起身朝指揮部外走去。
一旁的警衛立刻跟了上來,但卻被他揮了揮手阻退。
漢斯:“這裏沒有什麽安全隱患,讓我一個人呆一下吧。”
他慢慢地朝門外走去,這顆不倒鬆柏,有些佝僂了。
(以下建議配合《長路歸航》的伴奏食用)
漢斯獨自坐在房間中,為了指揮這場作戰他已經幾天沒有回到這個房間,也好幾天沒有合眼了。
他不是沒考慮到最壞的情況,然而他們對帕彌什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聞所未聞的狀況帶來的是難以承受的慘敗。
他想要繼續思考,但是疲勞與自責卻將他的大腦拉入混沌的邊緣。
怎麽辦?
他是軍人,是總指揮,他有他的任務他的信念。
但他同時也是一名有血有肉的人,無法不去思考報告上數字背後的鮮血。
他做錯了嗎?在從指揮室離開後他就不斷叩問自己。
如果製定了別的計劃,甚至隻是調整了任務的順序,是不是就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用血肉之軀奠定人類勝利的希望之路是他們每個人許下的誓言。
但這絕不意味著以犧牲為前提去奪取勝利就是正確的事
他接下來要怎麽做?又要如何麵對幸存的人們?
沉重的負擔壓在他的肩頭,要將這顆鬆柏的枝幹折斷。
腦海中,一個個數據背後所代表的鮮活生命化作了數之不盡鮮紅字符,在腦中亂作一團,最終排列成了一句來自深淵的呢喃囈語。
想解脫嗎?
他打開了書桌旁的櫃子,裏麵正放著一把壓滿子彈的手槍。
他將手槍抵到了自己的下顎。
雪萊:“恐怕是的,首領並不知道最後與他通信的人就是他所想拯救的父親。”
渡邊:“父親······原來······當初那個與我通信的人就是您嗎?”
遺忘者營地,首領帳房內,渡邊從房內的抽屜中取出了封存著信最後留言的數據盤,他沉默地將數據盤插入了自己脖頸處的數據接口,信的身影被機體胸前的投影裝置投射在了他的眼前。
“父······親······”
盡管渡邊低頭默不作聲地聽著信給他的留言,但是臉頰兩側順流而下的眼淚還是出賣了他心中的不平靜。(在這裏說一下,構造體機體在戰雙世界觀和科技樹內是有著仿生淚腺存在的,也就是說,構造體是會流淚的。)
曲:“他們是可敬的戰士和英雄,我們必將永遠銘記。空中花園,一個被給予著厚望的地方,可現如今卻淪落到了如此境地,不免令人唏噓。”
首席:“也正因為如此,才一定要改變它,如果連我們都選擇了逃避,有還會有誰願意去改變它呢?”
曲:“既然如此,我便期待著你和它的改變吧,畢竟你是我、他還有他們所共同選擇的人。”
蒲牢:“曲大人又在講什麽?怎麽我又看不懂了?”
曲:“沒什麽,你以後會知道的。”
星艦戰存活下來的所有人員的後代:“向赴死者致敬!我們永遠銘記!”
······
屏幕再次開始播放。
······
世界政府對帕彌什作戰指揮中心。
漢斯:“報告損失情況吧……”
在失去與太空部隊的通訊後,指揮中心第一時間就派出了空天編隊前往太空查看情況。
但是很快,各處出現的墜落殘骸不得不讓他們改變了原定的計劃。
為了打通地空之間的通路,軍方不得不在之前的行動中摧毀了大部分被感染的防空陣列。
如今麵對從各處發出的空襲警報,他們隻能將本就有限的空中力量整合起來,用以攔截這些殘骸,避免他們對地麵設施與民眾造成更大的傷害。
這樣的損失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是無奈之舉。
當天空被濃煙覆蓋,不再有著火的殘骸落下時,指揮中心才終於收到了來自巴拉德小隊的警告並見到了太空港派來的聯絡員。
副官:“是……截止目前收到的報告,太空部隊方麵的損失如下。”
副官:“空間站方麵死亡1927人,存活25人。空間站目前已被全麵侵占,參謀部預計奪還的可能性為0.12%。”
副官:“星艦戰鬥群方麵死亡人,失蹤965人,存活1729人。其中副指揮級以上軍官全滅,戰鬥編製傷亡率87%,艦體全毀。”
副官:“太空港方麵駐軍死亡1792人,失蹤298人,存活人。是此次損失最小的,目前太空港殘餘艙段已按照指示全部脫離危險地帶,與伊甸2型殖民艦接駁。”
副官:“空天編隊方麵死亡9300人,失蹤125人,編製人員傷亡率超過80%,戰機折損率超過97%。”
副官:“除此以外還有太空核爆產生的輻射以及墜落殘骸造成的損失還在統計中……”
即使是久經戰爭的漢斯,在聽到這份傷亡數據後,也不忍地閉目沉默,緩緩消化著這個令人感到悲痛的消息。
“……”
漢斯:“還有其他消息嗎?”
副官:“格式塔中樞核心已被拆解下來,目前正在運輸途中。”
漢斯:“讓技術部立刻製定隔離方案,務必確保這次的事件不會再發生。”
副官:“還有就是……1號反應堆那邊的報告。”
副官:“在30分鍾前,我們設立的45座監測站同時檢測到了區域內帕彌什濃度的飆升。”
副官:“在300毫秒內就上漲到了原本的倍,同一時間我們失去了與多米尼克等人的聯絡。”
漢斯:“他們也失敗了嗎……”
副官:“不……參謀部推測,應該是成功了。”
副官:“因為在此後的30分鍾內,區域內帕彌什濃度再也沒有任何上升的跡象,目前正在向周邊擴散,擴散的情況也符合之前建立的擴散模型。”
副官:“最重要的是所有監測站在那次爆發後再也沒有捕捉到內部的能量反應。”
副官:“參謀部排除了所有其他可能,所以可以推測,1號反應堆應該已經被關停了。”
副官:“總指揮,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做?”
雖然混亂已經告了一段落,但這並非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而隻是開始的結束。
失去了太空港,星艦與國際空間站,阿卡狄亞大轉移已經全麵破產。
當士兵與人民還沉浸在失去戰友與親人的悲傷中時,決策者必須先一步走出,尋找新的未來。
漢斯:“首先根據擴散情況,建立隔離帶疏散群眾。”
漢斯:“派出救援隊,確定那些受到核爆輻射影響區域的蓋格指數,規劃安全區域,做好清潔,重啟電力設備。”
漢斯:“統計具體傷亡人數,整合殘餘編製。”
漢斯:“去吧,先完成這些。”
副官:“明白!”
在下達完指令後,漢斯起身朝指揮部外走去。
一旁的警衛立刻跟了上來,但卻被他揮了揮手阻退。
漢斯:“這裏沒有什麽安全隱患,讓我一個人呆一下吧。”
他慢慢地朝門外走去,這顆不倒鬆柏,有些佝僂了。
(以下建議配合《長路歸航》的伴奏食用)
漢斯獨自坐在房間中,為了指揮這場作戰他已經幾天沒有回到這個房間,也好幾天沒有合眼了。
他不是沒考慮到最壞的情況,然而他們對帕彌什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聞所未聞的狀況帶來的是難以承受的慘敗。
他想要繼續思考,但是疲勞與自責卻將他的大腦拉入混沌的邊緣。
怎麽辦?
他是軍人,是總指揮,他有他的任務他的信念。
但他同時也是一名有血有肉的人,無法不去思考報告上數字背後的鮮血。
他做錯了嗎?在從指揮室離開後他就不斷叩問自己。
如果製定了別的計劃,甚至隻是調整了任務的順序,是不是就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用血肉之軀奠定人類勝利的希望之路是他們每個人許下的誓言。
但這絕不意味著以犧牲為前提去奪取勝利就是正確的事
他接下來要怎麽做?又要如何麵對幸存的人們?
沉重的負擔壓在他的肩頭,要將這顆鬆柏的枝幹折斷。
腦海中,一個個數據背後所代表的鮮活生命化作了數之不盡鮮紅字符,在腦中亂作一團,最終排列成了一句來自深淵的呢喃囈語。
想解脫嗎?
他打開了書桌旁的櫃子,裏麵正放著一把壓滿子彈的手槍。
他將手槍抵到了自己的下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