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林少瑾並沒有針對吳振華的意思,他知道,22世紀的人更喜歡講規矩,或者說,隻能講規矩!


    21世紀,部隊裏想下早班可以找人幫忙頂崗執勤,在22世紀,紀律和規定是鐵!


    21世紀開著“飄飄”想闖紅燈就闖紅燈,想橫穿馬路就橫穿馬路。但在22世紀......不好意思,前腳剛違規,後腳就來短信通知你去繳納罰款了。


    諸如此類的還有在公共場所禁止喧嘩、禁止酗酒、禁止吸煙、禁止說髒話等等規定,凡是違反規定且被電子巡警(帶個攝像頭到處晃的機器人)抓到的,罰款肯定是沒得少。


    所以,22世紀的人幾乎是把“規矩”二字徹底融入了自己生活當中的每一部分。


    雖說現在核戰爆發快一年了,但這個長久形成的思維習慣一時間還是難以改變。


    “那你覺得,這個站點好嗎?”吳振華問道。


    “好,但又不夠好。”林少瑾回道。


    “為什麽這麽說?”吳振華不解,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怎麽就又好但又是不好了呢?


    見到吳振華這副模樣,林少瑾笑道:


    “因為不夠好,才會發生戰爭,不是麽?也因為不夠好,所以我們在這陰暗的地底下呆了快一整年了,還無人問津。”


    每一趟列車最終都會有個終點站,就如同每一個王朝一般。


    22世紀美好嗎?當然美好,至少比他所生活過的21世紀要美好許多!但在22世紀待了快一年的林少瑾也意識到,22世紀並沒有想象中美好。


    就像21世紀所有的矛盾與弊端都被經濟高速發展掩蓋一般,22世紀所有的社會問題也同樣都被強大的生產力蒙蔽在繁榮的表象之下。


    經濟逆全球化、產業鏈縮減帶來的海量失業人口、單一的社會導向的焦慮、以及基本的生活能力的缺失,這些問題還有很多很多。


    每個國家的內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這些矛盾,為了解決內部矛盾,戰爭便一觸即發。


    所以,核戰就是把雙刃劍,從本質上說,它雖然給全世界帶來了不可挽回的災難,但同樣的,它也徹底解決掉了這些矛盾。


    (把提出問題的人消滅掉,問題就不存在了)


    而核戰也讓原本並不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的國家拉到了同一水平上,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的世界將會陷入漫長且持久的爭霸階段。


    直到所有尚且有餘力的國家打到精疲力盡,打到最終決出勝負,這場爭霸才會結束!


    它不同於冷戰,也不同於二戰,在這場“最後的戰役”中成為決勝者的,將會是未來引領地球發展說一不二的話事人。


    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輕易放棄這個機會。


    但這又讓核戰後的社會創造出了一個新的矛盾點——人民需要安穩安定的生活,國家卻需要激流勇進。


    “也不能說無人問津吧,之前不是得到消息說上麵正在籌備物資對受災各地進行支援嗎?”吳振華自然是知道林少瑾的意思,但出於本心,他還是說了一句維護的話。


    可他也同樣清楚,照理來說,以首都的產能,就算糧食暫時供應不上,可那些醫療、運輸、生產設備之類的肯定是能拿得出來的。


    到現在毛都沒看見一個,大概率是將產能都拿去支援前線了。


    “好了,我們不談論這個了。”林少瑾擺擺手,“上麵的事情我們管不著,管好我們自己就行了,武安雖說暫時解決了生存的問題,但這還遠遠不夠!


    向天空之城、087基地借電是下下之策,生存的命脈不能長久地把握在別人的手上,未來還是需要采取其他措施來解決能源問題的。”


    “怎麽解決?”許德辰投來詢問的目光,似乎是在問林少瑾還有什麽“壞主意”。


    “雖然我們武安的當前是技術造不出核電站,但火力發電站應該是沒問題吧?”林少瑾說,“滬杭沒有煤炭,但可燃垃圾和樹木應當是海量的,都現在這個時候了,環保也不需要再考慮了。


    垃圾……我記得上...額,滬區是有個垃圾填埋場的,名字叫老巷垃圾填埋場,當年上過報紙,是全亞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場。


    如果沒有被廢除的話,我們可以去那兒取材。位置離“森林”還挺近的。”


    “老巷垃圾填埋場……這我還真沒聽說過。”許德辰嘀咕道,“不過滬杭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倒是有,距離也是離‘森林’挺近的。


    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那個?”


    “是不是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兒是不是有大量的垃圾?”


    “那肯定……這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垃圾回收再利用工廠,整個滬杭經濟特區的所有垃圾都是運到那裏去處理的。”許德辰肯定地說。


    “有就行。”林少瑾點頭,“火力發電站到時候直接在廠址上蓋吧,省的來回運輸麻煩了。


    這件事……交給老許你去辦吧。”


    許德辰原本想一口答應下來,可臉上卻是犯了難。


    “有什麽困難?”林少瑾見他這副難為情的模樣,不禁開口問道。


    “垃圾和樹木是沒問題……可問題是...火力發電站應該怎麽建?”許德辰無奈地說,“這東西用磚瓦能建嗎?還有就是內部構造應該是怎麽樣的?”


    “唉~”林少瑾聞言,扶額長歎一口氣,“怨我,差點忘了你們這個時代早就把火力發電給淘汰了。”


    22世紀所有發電站發電的方式基本上都以環保、低碳、可持續發展為原則。核能發電占據大約百分之60的電量供應,其次是水力發電,占據約百分之10的電量供應,然後是潮汐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光伏發電這些零碎。


    像火力發電站這種汙染大戶,早就在幾十年前就拆的一幹二淨了。


    “那現在……”


    “先借著天空之城的電用用吧,這是個長遠的計劃,不著急。”對於火力發電,林少瑾也隻懂個流程,無非是燒火產生蒸汽,蒸汽帶動蒸汽輪機,再推動發電機發電。


    可涉及到具體是個什麽構造,林少瑾心裏也沒個譜。他又不是學機械、建築的,哪能懂這個。


    不過人家19世紀都能用磚瓦造火電站,沒道理22世紀搞不定這個。


    “等會查一下我們武安的資料,把你認為跟建築、機械、電氣等與火力發電站技術搭邊的人才都統計一下,發動人民,群策群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豕魁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豕魁杓並收藏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