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病情惡化備後事
換親1985農家沈蘭的悲喜人生 作者:聞之易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陳家柱相信沈蘭的為人,但那些流言蜚語就像一根根刺,時不時地紮在他的心上。
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看著沈蘭和陳玉奎一起勞作的身影,眼神中多了一絲複雜的情緒。
沈蘭察覺到了陳家柱的異樣,在一次勞作結束後,她坐在陳家柱旁邊說道:“家柱,你別聽那些人亂說,我和永奎叔就是純粹的合作,為了把家裏的日子過好,你不要聽那些人亂說。”
陳家柱看著沈蘭堅定的眼神,心中的疑慮消散了一些,但那些流言帶來的陰影卻始終在他心頭揮之不去。
豐收的季節終於來臨,麥田裏的小麥和蓧麥顆粒飽滿,果園裏的杏和李子也都碩果累累。
陳玉奎和沈蘭更加忙碌了,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莊稼收回家。
因為他們這裏的秋季很短,這天說冷就冷起來了。
陳家柱看著忙碌的兩人,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欣慰的是今年的收成不錯,家裏的經濟狀況會有所改善;失落的是自己隻能躺在床上,看著別人為自己的生活操勞。
秋收的季節,是最忙碌的季節,城裏的孩子們會盼著國慶節放假,但是村子裏的孩子們最不想過得節就是五一勞動節和國慶節。
因為勞動節對於他們來說真的是在勞動,每年的那個時候,正好是村子裏種土豆的季節。
陳冬雪和陳阿強姐弟倆就成為了往地裏撒土豆種子的主力。
陳冬雪馬上就要滿十二周歲了,她的個子長得也很高,已經比自己的母親沈蘭都高出了將近十公分。
162,在那個年齡段,陳冬雪是屬於個子較高的孩子了。
前麵陳玉奎爺爺趕著兩頭牛拉的犁,一步一步將黑色的土地犁地離開一條淺淺的小溝,後麵陳阿強胸前用兩根繩子挎著一個大大的籮筐,裏麵裝滿了發酵好的農家肥,然後一邊跟著往前走,一邊將那些肥料順著地壟倒進去。
陳阿強雖是男孩子,但他從小脾胃不好,雖然現在也已經十歲了,但是個子比較矮,身材也比較消瘦。
鬆軟的黑土地使得他前進的腳步總是會留下深淺不一的腳印。
後麵陳冬雪也是挎著一個籮筐,而籮筐裏裝的是滿滿的一筐切好的土豆種子,一步一粒的順著地壟子跟在弟弟身後前進著。
兩頭牛拉著的犁,一邊開著地壟,一邊會將上一壟已經放好種子的地籠子埋上,最後再用一個很長的像是耙子一樣的東西,套上兩頭牛,讓它們拉著,然後趕牛的人站在上麵,來回兩次,那不太平整的地麵,就會被拉到平整順滑。
種土豆的時候,張玉梅和沈蘭也會很忙,地裏人夠了,家裏切土豆種子也得有人,所以她們倆就會留在家裏,負責切種子,還有做飯。
勞動節是種土豆的季節,而國慶節對於陳冬雪和陳強來說,這個節日他們一點也不想過,因為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起土豆的時候。
同樣的操作,兩頭牛拉著犁,隔開一壟,離開一壟,然後後麵沈蘭、張玉梅帶著孩子們每人拿著一個籮筐開始撿土豆。
有的土豆長得深,犁過去後,還有土豆被埋在地裏,所以孩子們隻負責撿露明的土豆,而沈蘭和張玉梅則是每人拿著一把小鋤頭,跟在後麵,跪在地上,一邊刨,一邊將地壟子順道再埋上。
這樣一來,隔開的那一壟地,再犁開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影響,也不會將前麵離開的土豆再次埋進土裏去。
撿土豆的時候,兩家四個孩子都是主力,撿一筐往三輪車上倒一筐,車滿了,就會開回院子裏,將土豆堆放在地窖旁邊。
等晚上吃完飯,拉上一根線,接上一個電燈泡,開始將大一點的土豆放到地窖裏儲存,吃的時候一點一點的取出來。
有一些受傷的,或者是很小的土豆,會洗幹淨,做成土豆澱粉,冬天的時候,做成粉條,凍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吃的時候方便一些。
土豆澱粉也成了農民們每年比較掙錢的一種物品。
累了幾天的孩子們,終於盼來了開學的日子,拖著疲憊的身體和兩條仿佛被插上棍子一樣的腿,孩子們一搖一晃的,往他們的解脫地,學校裏走去。
忙碌將近兩個月,秋收基本上就已經結束,所有的農作物都順利收倉。
看著滿倉的糧食,陳家柱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意識到,雖然自己身體不好,但有沈蘭的堅守和國家政策的漸漸完善,從1993年開始,國家減免了農業稅,而且取消了公糧的上交,這無疑是讓農民們有了更多的剩餘,家裏也漸漸的富足了起來。
然而,平靜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陳家柱的病情再一次惡化,天天吃的那些藥,幾乎沒有了任何作用。
製氧機幾乎一天二十四小時的都在運行,而製氧劑的費用也在與日俱增,沈蘭天天忙的腳不沾地,無奈之下,家裏的羊全部賣掉了,她一個人忙不過來,家裏的錢也不夠用。
那是1999年,沈蘭34歲,陳冬雪馬上年滿十二,陳阿強十歲,是沈蘭嫁給陳家柱的第十三年。
那天,陳家柱把沈蘭叫到身邊,眼神中透露出一些無奈與悲涼:“沈蘭啊,冬雪馬上就十二歲了,我想給她大辦一次生日宴。
這身體,我自己心裏清楚,怕是活不到孩子成家嫁人的那一天了,我想在我還活著的時候,給她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沈蘭聽了,眼中閃過一絲悲傷,但還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他們那裏流行給孩子過十二歲生日,也是孩子的第一個本命年,意為圓滿。
隨後,陳家柱又壓低聲音,略帶苦澀地說:“還有件事,我想讓你幫我準備好壽衣、被褥等物。早做準備,省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
沈蘭的眼眶瞬間紅了,她哽咽著說:“你別這麽說,你的病會慢慢好起來的,孩子們都需要你。”
陳家柱輕輕握住她的手,說:“我知道自己的身體,你就聽我的吧,反正遲早都會用得著,別到時候,要用的時候,還得現買,又要多花錢,我現在能幫你們母子的,也就隻能是盡量為你們省點錢而已!”
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看著沈蘭和陳玉奎一起勞作的身影,眼神中多了一絲複雜的情緒。
沈蘭察覺到了陳家柱的異樣,在一次勞作結束後,她坐在陳家柱旁邊說道:“家柱,你別聽那些人亂說,我和永奎叔就是純粹的合作,為了把家裏的日子過好,你不要聽那些人亂說。”
陳家柱看著沈蘭堅定的眼神,心中的疑慮消散了一些,但那些流言帶來的陰影卻始終在他心頭揮之不去。
豐收的季節終於來臨,麥田裏的小麥和蓧麥顆粒飽滿,果園裏的杏和李子也都碩果累累。
陳玉奎和沈蘭更加忙碌了,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莊稼收回家。
因為他們這裏的秋季很短,這天說冷就冷起來了。
陳家柱看著忙碌的兩人,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欣慰的是今年的收成不錯,家裏的經濟狀況會有所改善;失落的是自己隻能躺在床上,看著別人為自己的生活操勞。
秋收的季節,是最忙碌的季節,城裏的孩子們會盼著國慶節放假,但是村子裏的孩子們最不想過得節就是五一勞動節和國慶節。
因為勞動節對於他們來說真的是在勞動,每年的那個時候,正好是村子裏種土豆的季節。
陳冬雪和陳阿強姐弟倆就成為了往地裏撒土豆種子的主力。
陳冬雪馬上就要滿十二周歲了,她的個子長得也很高,已經比自己的母親沈蘭都高出了將近十公分。
162,在那個年齡段,陳冬雪是屬於個子較高的孩子了。
前麵陳玉奎爺爺趕著兩頭牛拉的犁,一步一步將黑色的土地犁地離開一條淺淺的小溝,後麵陳阿強胸前用兩根繩子挎著一個大大的籮筐,裏麵裝滿了發酵好的農家肥,然後一邊跟著往前走,一邊將那些肥料順著地壟倒進去。
陳阿強雖是男孩子,但他從小脾胃不好,雖然現在也已經十歲了,但是個子比較矮,身材也比較消瘦。
鬆軟的黑土地使得他前進的腳步總是會留下深淺不一的腳印。
後麵陳冬雪也是挎著一個籮筐,而籮筐裏裝的是滿滿的一筐切好的土豆種子,一步一粒的順著地壟子跟在弟弟身後前進著。
兩頭牛拉著的犁,一邊開著地壟,一邊會將上一壟已經放好種子的地籠子埋上,最後再用一個很長的像是耙子一樣的東西,套上兩頭牛,讓它們拉著,然後趕牛的人站在上麵,來回兩次,那不太平整的地麵,就會被拉到平整順滑。
種土豆的時候,張玉梅和沈蘭也會很忙,地裏人夠了,家裏切土豆種子也得有人,所以她們倆就會留在家裏,負責切種子,還有做飯。
勞動節是種土豆的季節,而國慶節對於陳冬雪和陳強來說,這個節日他們一點也不想過,因為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起土豆的時候。
同樣的操作,兩頭牛拉著犁,隔開一壟,離開一壟,然後後麵沈蘭、張玉梅帶著孩子們每人拿著一個籮筐開始撿土豆。
有的土豆長得深,犁過去後,還有土豆被埋在地裏,所以孩子們隻負責撿露明的土豆,而沈蘭和張玉梅則是每人拿著一把小鋤頭,跟在後麵,跪在地上,一邊刨,一邊將地壟子順道再埋上。
這樣一來,隔開的那一壟地,再犁開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影響,也不會將前麵離開的土豆再次埋進土裏去。
撿土豆的時候,兩家四個孩子都是主力,撿一筐往三輪車上倒一筐,車滿了,就會開回院子裏,將土豆堆放在地窖旁邊。
等晚上吃完飯,拉上一根線,接上一個電燈泡,開始將大一點的土豆放到地窖裏儲存,吃的時候一點一點的取出來。
有一些受傷的,或者是很小的土豆,會洗幹淨,做成土豆澱粉,冬天的時候,做成粉條,凍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吃的時候方便一些。
土豆澱粉也成了農民們每年比較掙錢的一種物品。
累了幾天的孩子們,終於盼來了開學的日子,拖著疲憊的身體和兩條仿佛被插上棍子一樣的腿,孩子們一搖一晃的,往他們的解脫地,學校裏走去。
忙碌將近兩個月,秋收基本上就已經結束,所有的農作物都順利收倉。
看著滿倉的糧食,陳家柱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意識到,雖然自己身體不好,但有沈蘭的堅守和國家政策的漸漸完善,從1993年開始,國家減免了農業稅,而且取消了公糧的上交,這無疑是讓農民們有了更多的剩餘,家裏也漸漸的富足了起來。
然而,平靜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陳家柱的病情再一次惡化,天天吃的那些藥,幾乎沒有了任何作用。
製氧機幾乎一天二十四小時的都在運行,而製氧劑的費用也在與日俱增,沈蘭天天忙的腳不沾地,無奈之下,家裏的羊全部賣掉了,她一個人忙不過來,家裏的錢也不夠用。
那是1999年,沈蘭34歲,陳冬雪馬上年滿十二,陳阿強十歲,是沈蘭嫁給陳家柱的第十三年。
那天,陳家柱把沈蘭叫到身邊,眼神中透露出一些無奈與悲涼:“沈蘭啊,冬雪馬上就十二歲了,我想給她大辦一次生日宴。
這身體,我自己心裏清楚,怕是活不到孩子成家嫁人的那一天了,我想在我還活著的時候,給她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沈蘭聽了,眼中閃過一絲悲傷,但還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他們那裏流行給孩子過十二歲生日,也是孩子的第一個本命年,意為圓滿。
隨後,陳家柱又壓低聲音,略帶苦澀地說:“還有件事,我想讓你幫我準備好壽衣、被褥等物。早做準備,省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
沈蘭的眼眶瞬間紅了,她哽咽著說:“你別這麽說,你的病會慢慢好起來的,孩子們都需要你。”
陳家柱輕輕握住她的手,說:“我知道自己的身體,你就聽我的吧,反正遲早都會用得著,別到時候,要用的時候,還得現買,又要多花錢,我現在能幫你們母子的,也就隻能是盡量為你們省點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