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上學難
換親1985農家沈蘭的悲喜人生 作者:聞之易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蘭強抑著內心那股深深的無力感,著手為陳冬雪的生日宴以及陳家柱的身後事做起了準備。
這些年,家中的日子逐漸好轉,也有了些許結餘。
她從為數不多的積蓄裏拿出一部分,前往縣裏給女兒陳冬雪和兒子陳阿強購置了一身嶄新的衣裳,而她和陳家柱則隻買了布料,她打算自己動手做,這樣能節省一些開支。
與此同時,沈蘭還買了新棉花以及做壽衣的布料。
盡管嘴上她極不情願去買這些,但心裏其實很清楚,陳家柱的病情已然十分嚴重。
所以,這些東西她都是默默準備的,未向任何人吐露半分。
雖說陳家柱曾叮囑她購買這些物品,可買回家後,沈蘭並未告知他,而陳家柱似乎也將此事忘得一幹二淨,再也未曾提及。
終於,陳冬雪十二歲生日來臨。
家中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陳冬雪身著一襲漂亮的紅色連衣裙,宛如一位小公主,臉上綻放著開心的笑容。
或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這寒冷的冬日裏,陳家柱竟不像去年那般病得喘不過氣來。
望著女兒那幸福的笑容,他的眼中滿是欣慰。
他用微弱的聲音對女兒說道:“冬雪呀,今日你十二歲了,爸爸期望你日後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好好學習,長大了要好好照顧你的媽媽。”
陳冬雪乖巧地點點頭,回應道:“爸爸,我會的,你也要快點好起來哦。”
生日宴上,眾人歡聲笑語,沈蘭則在前後忙碌地招呼著客人。
陳家柱雖有些氣喘,但還是堅持到了最後,甚至還與親戚們喝了兩小樽酒。
宴客結束後,陳家柱終是體力不支,早早地睡下了。
沈蘭在收拾完一切後,坐在床邊,看著陳家柱那消瘦的臉龐,心中一陣酸澀。
日子一天天過去,陳家柱的身體愈發虛弱,陳冬雪上了初中,開啟了她的住校生活。
初中在鄉裏,那時候國家已經開始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村子裏的小學隻有五年級。
就在陳冬雪上初中的那一年,周圍八九個村子共同維護的那座小學,送走了他們最後的一屆畢業生。
由於學生太少,所以倒閉了,老師們也合並到了另一個村子裏,從此開啟了將近二十個村子一座小學的日子。
陳冬雪上小學的時候,由於村子裏的孩子太少,她們五個年級隻有兩個教室。
一三五年級在同一個教室裏,二四年級在同一個教室裏。
因為隻三位老師,所以一個負責教語文,一個負責教數學,還有一個是校長,她負責平時的管理工作。
一年級上課,三五年級的孩子們就在旁邊寫作業。
而寫作業的孩子們竟然好像可以自己屏蔽旁邊上課的孩子和老師一樣,絲毫不受影響。
陳阿強比姐姐晚兩年,姐姐五年級畢業,他剛好三年級結束。
可惜最近的學校倒閉了,這樣一來,上學就需要走更遠的路,差不多得走一個半將近兩個小時。
好多村子裏的年輕人都選擇帶著孩子舉家搬遷,或是去縣裏,或是去市裏。
但是沈蘭走不了,她租不起房子,更何況還有一個病重的陳家柱。
“媽媽,姐姐住校了,我也可以住校,阿強可厲害了,不怕!”
陳阿強聽見了父母聊天,兩口子為了能繼續讓陳阿強上學,想了很多辦法,但是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每天走著上學,翻山越嶺的,太不方便。
可是這麽小的孩子,住校的話,沈蘭也不放心,更加舍不得。
沈蘭和陳家柱對視一眼,兩口子陷入了沉默,他們都知道孩子隻有好好讀書,將來才能翻過這座大山,過上更好的生活。
“要不然就讓孩子試試吧,現在也沒有其它辦法!”
陳阿強住進學校後,起初的日子確實有些艱難。
學校的住宿條件簡陋,本來村子裏的小學,根本就沒有宿舍,但現在離家遠的孩子們沒辦法當天來回接送,這才騰出了一間教室來。
夜裏,四周寂靜得有些可怕,風聲吹過窗戶發出“嗚嗚”的聲響,陳阿強常常會在黑暗中驚醒,思念著家中的母親和臥病在床的父親。
本來還有幾個孩子離家遠,也是要住校的,但幾個孩子天天哭,最終不得不每天由家長接送。
最後這間宿舍裏最終就隻剩下了陳阿強這一個孩子。
老師也不敢讓一個小孩子自己住在這裏,萬一出點事,那學校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阿強媽媽,我們也是沒辦法,那怕是再有一個孩子,我們也能稍微放心一點,可現在就阿強自己這一個孩子,唉,我們師資力量也不夠,沒辦法每天安排一個老師陪著孩子,所以……”
沈蘭沒想到,住校這條路就這樣斷了,沒辦法,她隻能每天早早地起床,帶著孩子翻過兩座山,然後將孩子送過去,晚上再把孩子接回來。
不到一個星期,沈蘭和孩子都累的筋疲力盡。
“不能再這樣了,你們母子倆這樣都會吃不消的。”
“可是,現在沒有其它辦法了呀,總不能不讓孩子上學吧?”
“要不然,我們也搬家吧,咱們不去縣裏也不去市裏,就去鄉裏,鄉裏租個房子,我們應該也能租的起。”
“阿強,這就是你們家嗎?還真的有些遠啊!”
“喬老師,就是太遠了,所以我上課才累的睡著的,你一會兒不要和我爸爸媽媽說,好不好?”
“好,老師不說你上課睡覺的事情,那你以後就跟老師住一起好不好?”
“好啊,這樣,我媽媽就不用那麽累的接送我上學了,我就能和姐姐一樣,每星期回一次家就好了,媽媽太累了!”
陳阿強的聲音越來越小,眼睛裏也泛起了淚花。
喬老師在心裏歎息了一聲,憐愛的摸了摸陳阿強的腦袋。
“呀,喬老師,您怎麽來了?是不是這孩子惹什麽禍了?”
沈蘭正在和陳家柱商量孩子上學的事情,隱隱約約聽見了兒子的說話聲,但這個時間,孩子應該在學校裏才對呀。
這些年,家中的日子逐漸好轉,也有了些許結餘。
她從為數不多的積蓄裏拿出一部分,前往縣裏給女兒陳冬雪和兒子陳阿強購置了一身嶄新的衣裳,而她和陳家柱則隻買了布料,她打算自己動手做,這樣能節省一些開支。
與此同時,沈蘭還買了新棉花以及做壽衣的布料。
盡管嘴上她極不情願去買這些,但心裏其實很清楚,陳家柱的病情已然十分嚴重。
所以,這些東西她都是默默準備的,未向任何人吐露半分。
雖說陳家柱曾叮囑她購買這些物品,可買回家後,沈蘭並未告知他,而陳家柱似乎也將此事忘得一幹二淨,再也未曾提及。
終於,陳冬雪十二歲生日來臨。
家中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陳冬雪身著一襲漂亮的紅色連衣裙,宛如一位小公主,臉上綻放著開心的笑容。
或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這寒冷的冬日裏,陳家柱竟不像去年那般病得喘不過氣來。
望著女兒那幸福的笑容,他的眼中滿是欣慰。
他用微弱的聲音對女兒說道:“冬雪呀,今日你十二歲了,爸爸期望你日後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好好學習,長大了要好好照顧你的媽媽。”
陳冬雪乖巧地點點頭,回應道:“爸爸,我會的,你也要快點好起來哦。”
生日宴上,眾人歡聲笑語,沈蘭則在前後忙碌地招呼著客人。
陳家柱雖有些氣喘,但還是堅持到了最後,甚至還與親戚們喝了兩小樽酒。
宴客結束後,陳家柱終是體力不支,早早地睡下了。
沈蘭在收拾完一切後,坐在床邊,看著陳家柱那消瘦的臉龐,心中一陣酸澀。
日子一天天過去,陳家柱的身體愈發虛弱,陳冬雪上了初中,開啟了她的住校生活。
初中在鄉裏,那時候國家已經開始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村子裏的小學隻有五年級。
就在陳冬雪上初中的那一年,周圍八九個村子共同維護的那座小學,送走了他們最後的一屆畢業生。
由於學生太少,所以倒閉了,老師們也合並到了另一個村子裏,從此開啟了將近二十個村子一座小學的日子。
陳冬雪上小學的時候,由於村子裏的孩子太少,她們五個年級隻有兩個教室。
一三五年級在同一個教室裏,二四年級在同一個教室裏。
因為隻三位老師,所以一個負責教語文,一個負責教數學,還有一個是校長,她負責平時的管理工作。
一年級上課,三五年級的孩子們就在旁邊寫作業。
而寫作業的孩子們竟然好像可以自己屏蔽旁邊上課的孩子和老師一樣,絲毫不受影響。
陳阿強比姐姐晚兩年,姐姐五年級畢業,他剛好三年級結束。
可惜最近的學校倒閉了,這樣一來,上學就需要走更遠的路,差不多得走一個半將近兩個小時。
好多村子裏的年輕人都選擇帶著孩子舉家搬遷,或是去縣裏,或是去市裏。
但是沈蘭走不了,她租不起房子,更何況還有一個病重的陳家柱。
“媽媽,姐姐住校了,我也可以住校,阿強可厲害了,不怕!”
陳阿強聽見了父母聊天,兩口子為了能繼續讓陳阿強上學,想了很多辦法,但是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每天走著上學,翻山越嶺的,太不方便。
可是這麽小的孩子,住校的話,沈蘭也不放心,更加舍不得。
沈蘭和陳家柱對視一眼,兩口子陷入了沉默,他們都知道孩子隻有好好讀書,將來才能翻過這座大山,過上更好的生活。
“要不然就讓孩子試試吧,現在也沒有其它辦法!”
陳阿強住進學校後,起初的日子確實有些艱難。
學校的住宿條件簡陋,本來村子裏的小學,根本就沒有宿舍,但現在離家遠的孩子們沒辦法當天來回接送,這才騰出了一間教室來。
夜裏,四周寂靜得有些可怕,風聲吹過窗戶發出“嗚嗚”的聲響,陳阿強常常會在黑暗中驚醒,思念著家中的母親和臥病在床的父親。
本來還有幾個孩子離家遠,也是要住校的,但幾個孩子天天哭,最終不得不每天由家長接送。
最後這間宿舍裏最終就隻剩下了陳阿強這一個孩子。
老師也不敢讓一個小孩子自己住在這裏,萬一出點事,那學校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阿強媽媽,我們也是沒辦法,那怕是再有一個孩子,我們也能稍微放心一點,可現在就阿強自己這一個孩子,唉,我們師資力量也不夠,沒辦法每天安排一個老師陪著孩子,所以……”
沈蘭沒想到,住校這條路就這樣斷了,沒辦法,她隻能每天早早地起床,帶著孩子翻過兩座山,然後將孩子送過去,晚上再把孩子接回來。
不到一個星期,沈蘭和孩子都累的筋疲力盡。
“不能再這樣了,你們母子倆這樣都會吃不消的。”
“可是,現在沒有其它辦法了呀,總不能不讓孩子上學吧?”
“要不然,我們也搬家吧,咱們不去縣裏也不去市裏,就去鄉裏,鄉裏租個房子,我們應該也能租的起。”
“阿強,這就是你們家嗎?還真的有些遠啊!”
“喬老師,就是太遠了,所以我上課才累的睡著的,你一會兒不要和我爸爸媽媽說,好不好?”
“好,老師不說你上課睡覺的事情,那你以後就跟老師住一起好不好?”
“好啊,這樣,我媽媽就不用那麽累的接送我上學了,我就能和姐姐一樣,每星期回一次家就好了,媽媽太累了!”
陳阿強的聲音越來越小,眼睛裏也泛起了淚花。
喬老師在心裏歎息了一聲,憐愛的摸了摸陳阿強的腦袋。
“呀,喬老師,您怎麽來了?是不是這孩子惹什麽禍了?”
沈蘭正在和陳家柱商量孩子上學的事情,隱隱約約聽見了兒子的說話聲,但這個時間,孩子應該在學校裏才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