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伏擊
夜色越發濃厚,望西關下的襄師軍大營裏,連空氣裏都是軍隊裏獨有的味道。燭火照在剛剛出浴的玉岫臉上,半明半暗的清秀輪廓被投射在帳上,從外麵看去,依稀是個清晰秀麗的濃影。
“公主,這是李莘大人著人送來的藥。”
玉岫垂眸瞟了一眼那碗濃稠的藥汁,道:“先放在那吧,我一會兒喝。”
“公主……”那侍婢踟躇著,麵色有幾分為難,猶豫道:“李莘大人吩咐奴婢侍候公主趁熱服下湯藥,還說有要事相商,請公主洗塵後去趙將軍大帳相會。”
玉岫勾唇一笑,伸手接過那碗藥,湊至唇邊,不由心中冷笑。
李莘還是信不過她麽……帳中專為她安排侍婢,除卻服侍,看來還免不了別有用意吧!罷了,值此一次,過了今夜,信不信得過她,便不再是他李莘一人能決斷的事了。
她仰眸將那辛澀湯藥一飲而盡,飲畢眉頭微微凝簇,並不為這苦味,而是為腹中孩子道了一句對不起。轉眸看向侍婢道:“走吧。”
“喏。”
西涼河畔營地極大,出帳走了五十米遠時,夜空中忽然被一片彤雲包裹,朝著望西關的方向看去,隻見那一方天空火光熊熊,巨大的濃煙如瘟疫般轟然衝上天,夜裏原本極靜,幾聲破空之聲在夜色中尤為刺耳,不過須臾,遠處的兵卒們便開始傳來熙攘之聲。
麵色冷冽的女子抬頭望向那一方天空,雙手覆在長袖下握拳,心中大喜,嵇引,你說得沒錯,他們真的來了!他們果然來了!
來不及去體味心中的高興,她斂去所有柔和神容,眉梢一挑地猛然頓住步子,身側的侍婢來不及刹住腳步,差點絆了一下!
“出了大事!”她凝眸,語氣寒涼地道。
“公主……”
“快!快隨我到趙將軍處。”來不及多說,她撩起衣裳下擺攏在手中,提裾狂奔,身後的侍婢不疑有他,學模學樣地也提起裙裾跟在她身後一路朝趙則的大帳中奔去,然而玉岫腳步極快,軍營中混亂衝撞的人太多,不過眨眼之前她就跟丟了人,放眼望去都再看不到玉岫身影。
***
“將軍,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趙則等親族眾首原本齊聚帳內商討盟軍事宜,閉帳鎖簾,因此並未早知望西關那邊混亂的情形。直到此刻軍中已熙熙攘攘地沸騰起來,他們才察覺有異,這一聲稟報更是令人突然一驚。
趙則猛地兩步奔到帳邊撩簾,連外胄都沒來的及披上,就急忙跑出大帳,隻見那通天火光借著風勢朝他們主營肆虐而來,營中奔走而出的士兵們紛紛拿起武器,舉起刀刃,披甲帶胄地圍聚在一起,誓要頑抗伏兵。
“怎麽回事?!”趙則眉梢一挑,對著兩側報信的兵卒厲聲質問道。
“趙將軍,望西關下早有虞軍設下埋伏,我們一路運來的糧草,還有自漢北而來親兵們押運來的糧草,全部囤放在西北處,不知什麽時候被人全部澆上了桐油,埋伏在望西關高低處的虞軍趁夜射火箭,每一發都射在糧草之上,第三師的主將們最先發現異狀,早已領著兵馬過去抵抗伏軍。”
趙則聞言又是一怒,斥道:“誰允許他們過去抵抗伏軍的?”
“情況實在危急,三師將軍來不及來向將軍請示,便譴了屬下回來報信,屬下亦是第三師的!還望將軍不要遷怒三師將,虞軍實在可恨,不單毀我們糧草,連駐西涼河畔營地的軍旗也被他們一箭射穿,燒成了灰燼,兄弟們忍不下這口氣,叫嚷著要與他們拚命。”
“那戰況現在如何?”
“戰況……”那人忽然低頭支吾不言。
趙則衝過去一耳光扇在那兵卒手中,怒不可遏道:“現在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在這支支吾吾,要等到大營都被燒光,你才覺得臉上沾光了嗎?”
那兵卒被這一巴掌扇回了些明智,低頭道,“回將軍,虞軍伏兵占據了絕好的位置,從他們之處不論射火箭還是抵禦,都順風順水,大風肆虐,不僅糧草,烈火所及處都化為一片焦土,不知三師將同去的兄弟們現在如何了,因他們無一人回來報信。”
趙則聞言至此時,麵色已如結了寒霜般冷懍,回身去帳中取甲胄,寒聲吼道:“取兵刃來,調集五百兵馬隨我去突圍。”
“喏。”
他語音才畢,才驚覺帳外的兵卒們已早就準備停當,鎧甲森森,刀鋒寒刃,無一不彰示著他們的鬥誌,放眼望去,為數原不止五百人,他已顧不得這許多,回眸揚聲喝道:“走!”
“等等。”
一道平靜容冷的聲音突然響起,原本在帳中的李莘忽而衝出來一把握住了趙則持刃的手腕,麵色沉靜道:“去不得。”
趙則已極為不耐,在聽到整個三師將無一人報信之時他已心中盛怒,此時李莘竟攔他去助援,他長吸一口氣按下心頭怒意,沉聲問道:“為什麽去不得?”
“趙將軍以為虞軍在望西關設下重伏是為了什麽?當真隻是為了毀我們糧草斷我們後路?邊邑重地這幾日風雪肆虐,連我們籌備有餘連日趕路也不過才到,他們為何會在我們之前就到了望西關設伏?他們為什麽知道我們會在雲丘集兵?虞軍早在我們撤離元安帝都那一夜後就有所動作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隊伍中混有虞軍的細作?”
李莘沉眸,不置可否。
“即便如此,難道就讓三師將整個隊伍白白去送死嗎?!”
“若是真有細作,那麽虞軍對我們的情況應該摸得一清二楚,籌備得也萬無一失,早知我們接連幾日趕路,又遇上莫大的風雪,身心俱疲,他們故意燒糧草,毀軍旗,不過是為激我們應戰,此刻應戰不意味著自投羅網嗎?既已中計,把損失降低到最少才是上策,趙將軍此時難道為了情誼義氣將整個親族置於更大的危險之中?”
“這點利弊我怎會不知,就因如此,我才隻帶五百人去冒險一試,寧肯一搏,也不能讓整個三師將白白覆滅!”
李莘聞言,不合時宜地突然笑出了聲。
趙則抬眼冷視他,“你笑什麽?”
“我在想,不知是該誇趙將軍為人信義,還是該說您愚昧呢?”
“你有話不妨直言,此刻不是你打啞謎的時候。”
“那好,有些話我就直說了。我知道趙將軍自幼生長在軍營,和軍中弟兄們的情誼非常人可比,再加上這是一起共謀大舉、同生共死的兄弟們,在趙將軍心中就更是不能隨意草菅的親人了。但趙將軍,您身在軍中,自然也知道軍紀意味著什麽,那是鐵打鋼鑄的例律,沒有半點仁義情分可講。戰場上,任何一個視軍紀綱法如無物的兵卒,都很有可能成為毀了整個軍隊的源頭,任何一個隻憑義氣衝動做事,而不顧全大局的兵卒,都隻會成為軍隊的負累。就算今日趙將軍不惜以另外五百人的性命去彌補他們擅自出動而引發的後果,就算能換了他們性命,趙將軍打算如何對待呢?誇其有骨血,有氣魄?難道不應該將他們論以軍法處置嗎?”
“即便如此,也是由我們來軍法處置,我們親族的兄弟,輪不到虞軍來動手管教!”
趙則聞言拋下此話,凝眸看著被李莘握住的手腕,沉聲道:“請李莘大人放手,我無論如何也要冒險一賭。”
“來人。”李莘聞言抬眸,眸中堅定並不輸趙則眼裏的盛氣,“讓趙將軍在帳中等待,直到有消息回來前,一步也不許離帳,來五十人,隨我去西北處探聽局勢。我回來前,若是趙將軍不在帳中,那麽就讓守帳之人來為將軍抵命。”
“李莘你……”趙則眸中熾焰濃烈,反手去掙被握住的手腕,卻竟然連動都動彈不得。雖知李莘是八麵玲瓏的言說之客,並不擅勇武,但此刻這手掌間的力道,卻讓他頓然一驚。
“趙將軍,為了親族大舉,您就容忍一番吧。”
***
此時的望西關北麵山坡上,公儀鈺一身雪白狐裘,坐在兩排弓箭手身後一箭之地的一棵大樹上,老神在在地凝著下方徹底混亂的襄師軍大營。
這樹的樹幹因著長年的邊漠大風而向著襄師軍紮營的方向嚴重地彎曲著,恰巧構成一個合適的弧度,讓大鈺能愜意地支著一條腿,煞有閑情地靠在這棵樹上看著下頭的風景。
山坡下的敵軍兵卒如同瘋了一樣,在嗆人的濃煙中胡亂竄走,舉著鋒刃拚命地往山上衝。公儀鈺嘖嘖地歎著,很是不忍地搖了搖腦袋。看著那堆積如山的糧草和桑柴在一把桐油和一炬火焰中化成了漫天飛揚的灰燼,就連老天爺都助他一臂之力,大風肆虐下,滾滾地濃煙讓那些蒙頭亂撞的兵卒們目眥欲裂,完全沒了列陣的隊型,看著那些從手指縫裏飄走的糧草灰燼,看著他們的軍旗就在自己頭頂上被淩辱撕虐,所有人都開始瘋狂的衝刷,如同帶著哀兵之痛般嘶吼。
公儀鈺凝眸看著,出神之間,一個士兵已憑著那股狠勇避開兩排弓箭手爬上了山坡頂端,他揚了揚眉,道:“把弓給我。”
語畢,一支腿猶曲著架在樹幹上,雙手搭弓上箭,彎俏的眸子微微一咪,唇角勾起一絲魅惑笑意,刷的一聲,箭鏃破空而出,穿透眾人身前狹小縫隙,精準無誤地沒入那個被人遺漏的敵軍身上,隻是鏃頭雖鋒利,卻根本未曾破入體膚,而是擊在他手中那緊握的鋒刃上。
費力登頂的兵卒已經精疲力竭,腕間經受這巨大一震,重心不穩,順著坡壁直直地滾落下去。他尚未明白過來,眸子仍睜得巨大,那枚箭鏃若是要他性命,絕不是件難事,卻避過他所有要害唯獨射在他緊握的鋒刃上,不肯傷他性命,實在是來得太奇怪了……
夜色越發濃厚,望西關下的襄師軍大營裏,連空氣裏都是軍隊裏獨有的味道。燭火照在剛剛出浴的玉岫臉上,半明半暗的清秀輪廓被投射在帳上,從外麵看去,依稀是個清晰秀麗的濃影。
“公主,這是李莘大人著人送來的藥。”
玉岫垂眸瞟了一眼那碗濃稠的藥汁,道:“先放在那吧,我一會兒喝。”
“公主……”那侍婢踟躇著,麵色有幾分為難,猶豫道:“李莘大人吩咐奴婢侍候公主趁熱服下湯藥,還說有要事相商,請公主洗塵後去趙將軍大帳相會。”
玉岫勾唇一笑,伸手接過那碗藥,湊至唇邊,不由心中冷笑。
李莘還是信不過她麽……帳中專為她安排侍婢,除卻服侍,看來還免不了別有用意吧!罷了,值此一次,過了今夜,信不信得過她,便不再是他李莘一人能決斷的事了。
她仰眸將那辛澀湯藥一飲而盡,飲畢眉頭微微凝簇,並不為這苦味,而是為腹中孩子道了一句對不起。轉眸看向侍婢道:“走吧。”
“喏。”
西涼河畔營地極大,出帳走了五十米遠時,夜空中忽然被一片彤雲包裹,朝著望西關的方向看去,隻見那一方天空火光熊熊,巨大的濃煙如瘟疫般轟然衝上天,夜裏原本極靜,幾聲破空之聲在夜色中尤為刺耳,不過須臾,遠處的兵卒們便開始傳來熙攘之聲。
麵色冷冽的女子抬頭望向那一方天空,雙手覆在長袖下握拳,心中大喜,嵇引,你說得沒錯,他們真的來了!他們果然來了!
來不及去體味心中的高興,她斂去所有柔和神容,眉梢一挑地猛然頓住步子,身側的侍婢來不及刹住腳步,差點絆了一下!
“出了大事!”她凝眸,語氣寒涼地道。
“公主……”
“快!快隨我到趙將軍處。”來不及多說,她撩起衣裳下擺攏在手中,提裾狂奔,身後的侍婢不疑有他,學模學樣地也提起裙裾跟在她身後一路朝趙則的大帳中奔去,然而玉岫腳步極快,軍營中混亂衝撞的人太多,不過眨眼之前她就跟丟了人,放眼望去都再看不到玉岫身影。
***
“將軍,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趙則等親族眾首原本齊聚帳內商討盟軍事宜,閉帳鎖簾,因此並未早知望西關那邊混亂的情形。直到此刻軍中已熙熙攘攘地沸騰起來,他們才察覺有異,這一聲稟報更是令人突然一驚。
趙則猛地兩步奔到帳邊撩簾,連外胄都沒來的及披上,就急忙跑出大帳,隻見那通天火光借著風勢朝他們主營肆虐而來,營中奔走而出的士兵們紛紛拿起武器,舉起刀刃,披甲帶胄地圍聚在一起,誓要頑抗伏兵。
“怎麽回事?!”趙則眉梢一挑,對著兩側報信的兵卒厲聲質問道。
“趙將軍,望西關下早有虞軍設下埋伏,我們一路運來的糧草,還有自漢北而來親兵們押運來的糧草,全部囤放在西北處,不知什麽時候被人全部澆上了桐油,埋伏在望西關高低處的虞軍趁夜射火箭,每一發都射在糧草之上,第三師的主將們最先發現異狀,早已領著兵馬過去抵抗伏軍。”
趙則聞言又是一怒,斥道:“誰允許他們過去抵抗伏軍的?”
“情況實在危急,三師將軍來不及來向將軍請示,便譴了屬下回來報信,屬下亦是第三師的!還望將軍不要遷怒三師將,虞軍實在可恨,不單毀我們糧草,連駐西涼河畔營地的軍旗也被他們一箭射穿,燒成了灰燼,兄弟們忍不下這口氣,叫嚷著要與他們拚命。”
“那戰況現在如何?”
“戰況……”那人忽然低頭支吾不言。
趙則衝過去一耳光扇在那兵卒手中,怒不可遏道:“現在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在這支支吾吾,要等到大營都被燒光,你才覺得臉上沾光了嗎?”
那兵卒被這一巴掌扇回了些明智,低頭道,“回將軍,虞軍伏兵占據了絕好的位置,從他們之處不論射火箭還是抵禦,都順風順水,大風肆虐,不僅糧草,烈火所及處都化為一片焦土,不知三師將同去的兄弟們現在如何了,因他們無一人回來報信。”
趙則聞言至此時,麵色已如結了寒霜般冷懍,回身去帳中取甲胄,寒聲吼道:“取兵刃來,調集五百兵馬隨我去突圍。”
“喏。”
他語音才畢,才驚覺帳外的兵卒們已早就準備停當,鎧甲森森,刀鋒寒刃,無一不彰示著他們的鬥誌,放眼望去,為數原不止五百人,他已顧不得這許多,回眸揚聲喝道:“走!”
“等等。”
一道平靜容冷的聲音突然響起,原本在帳中的李莘忽而衝出來一把握住了趙則持刃的手腕,麵色沉靜道:“去不得。”
趙則已極為不耐,在聽到整個三師將無一人報信之時他已心中盛怒,此時李莘竟攔他去助援,他長吸一口氣按下心頭怒意,沉聲問道:“為什麽去不得?”
“趙將軍以為虞軍在望西關設下重伏是為了什麽?當真隻是為了毀我們糧草斷我們後路?邊邑重地這幾日風雪肆虐,連我們籌備有餘連日趕路也不過才到,他們為何會在我們之前就到了望西關設伏?他們為什麽知道我們會在雲丘集兵?虞軍早在我們撤離元安帝都那一夜後就有所動作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隊伍中混有虞軍的細作?”
李莘沉眸,不置可否。
“即便如此,難道就讓三師將整個隊伍白白去送死嗎?!”
“若是真有細作,那麽虞軍對我們的情況應該摸得一清二楚,籌備得也萬無一失,早知我們接連幾日趕路,又遇上莫大的風雪,身心俱疲,他們故意燒糧草,毀軍旗,不過是為激我們應戰,此刻應戰不意味著自投羅網嗎?既已中計,把損失降低到最少才是上策,趙將軍此時難道為了情誼義氣將整個親族置於更大的危險之中?”
“這點利弊我怎會不知,就因如此,我才隻帶五百人去冒險一試,寧肯一搏,也不能讓整個三師將白白覆滅!”
李莘聞言,不合時宜地突然笑出了聲。
趙則抬眼冷視他,“你笑什麽?”
“我在想,不知是該誇趙將軍為人信義,還是該說您愚昧呢?”
“你有話不妨直言,此刻不是你打啞謎的時候。”
“那好,有些話我就直說了。我知道趙將軍自幼生長在軍營,和軍中弟兄們的情誼非常人可比,再加上這是一起共謀大舉、同生共死的兄弟們,在趙將軍心中就更是不能隨意草菅的親人了。但趙將軍,您身在軍中,自然也知道軍紀意味著什麽,那是鐵打鋼鑄的例律,沒有半點仁義情分可講。戰場上,任何一個視軍紀綱法如無物的兵卒,都很有可能成為毀了整個軍隊的源頭,任何一個隻憑義氣衝動做事,而不顧全大局的兵卒,都隻會成為軍隊的負累。就算今日趙將軍不惜以另外五百人的性命去彌補他們擅自出動而引發的後果,就算能換了他們性命,趙將軍打算如何對待呢?誇其有骨血,有氣魄?難道不應該將他們論以軍法處置嗎?”
“即便如此,也是由我們來軍法處置,我們親族的兄弟,輪不到虞軍來動手管教!”
趙則聞言拋下此話,凝眸看著被李莘握住的手腕,沉聲道:“請李莘大人放手,我無論如何也要冒險一賭。”
“來人。”李莘聞言抬眸,眸中堅定並不輸趙則眼裏的盛氣,“讓趙將軍在帳中等待,直到有消息回來前,一步也不許離帳,來五十人,隨我去西北處探聽局勢。我回來前,若是趙將軍不在帳中,那麽就讓守帳之人來為將軍抵命。”
“李莘你……”趙則眸中熾焰濃烈,反手去掙被握住的手腕,卻竟然連動都動彈不得。雖知李莘是八麵玲瓏的言說之客,並不擅勇武,但此刻這手掌間的力道,卻讓他頓然一驚。
“趙將軍,為了親族大舉,您就容忍一番吧。”
***
此時的望西關北麵山坡上,公儀鈺一身雪白狐裘,坐在兩排弓箭手身後一箭之地的一棵大樹上,老神在在地凝著下方徹底混亂的襄師軍大營。
這樹的樹幹因著長年的邊漠大風而向著襄師軍紮營的方向嚴重地彎曲著,恰巧構成一個合適的弧度,讓大鈺能愜意地支著一條腿,煞有閑情地靠在這棵樹上看著下頭的風景。
山坡下的敵軍兵卒如同瘋了一樣,在嗆人的濃煙中胡亂竄走,舉著鋒刃拚命地往山上衝。公儀鈺嘖嘖地歎著,很是不忍地搖了搖腦袋。看著那堆積如山的糧草和桑柴在一把桐油和一炬火焰中化成了漫天飛揚的灰燼,就連老天爺都助他一臂之力,大風肆虐下,滾滾地濃煙讓那些蒙頭亂撞的兵卒們目眥欲裂,完全沒了列陣的隊型,看著那些從手指縫裏飄走的糧草灰燼,看著他們的軍旗就在自己頭頂上被淩辱撕虐,所有人都開始瘋狂的衝刷,如同帶著哀兵之痛般嘶吼。
公儀鈺凝眸看著,出神之間,一個士兵已憑著那股狠勇避開兩排弓箭手爬上了山坡頂端,他揚了揚眉,道:“把弓給我。”
語畢,一支腿猶曲著架在樹幹上,雙手搭弓上箭,彎俏的眸子微微一咪,唇角勾起一絲魅惑笑意,刷的一聲,箭鏃破空而出,穿透眾人身前狹小縫隙,精準無誤地沒入那個被人遺漏的敵軍身上,隻是鏃頭雖鋒利,卻根本未曾破入體膚,而是擊在他手中那緊握的鋒刃上。
費力登頂的兵卒已經精疲力竭,腕間經受這巨大一震,重心不穩,順著坡壁直直地滾落下去。他尚未明白過來,眸子仍睜得巨大,那枚箭鏃若是要他性命,絕不是件難事,卻避過他所有要害唯獨射在他緊握的鋒刃上,不肯傷他性命,實在是來得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