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端倪
滂沱大雨終於自始至終地籠罩了整個虞國,深秋日子裏,白天也竟如同黑夜一般昏暗,虞王宮層層疊嶂的數闕宮殿被劈劈啪啪的雨聲激起一道道白亮水霧,破空在深色天穹的一刻如同電閃一般,玉階前由瓦簷墜落的水滴濺起一朵朵碩大水花,氤氳水氣浸入殿窗縫隙,使得偌大的祈瑞殿中也變得清寒濕冷起來。
滿殿朝臣恭敬跪伏於地,暖草熏爐中的暗香嫋嫋,使得殿中稍顯暖些,熙熙攘攘地議論之聲與間或的一聲咳嗽,尚能辨知這是帝都的朝堂,沒了重臣高談闊論地褒讚之詞,這座殿堂之上動作相仿的人麵上,儼然變成清一色嚴肅而木訥的神情。
“與君權旁落外戚之手相比,景穆世子浩浩蕩蕩的策反與南唐那些隱蔽之處的勢力對虞國而言更加千鈞一發,臣鬥膽直言,若虞國繼續按兵不動,等著他景穆的反旗舉到了帝都的中心,等著數萬軍馬已經兵臨城下,皇上手中再是重兵在握,也隻能叫那些兵權之勢的老爺子們暗自嘲笑皇室的凋敝。臣以為,戰事已經迫在眉睫,皇上不若下令召集各路軍馬共同起兵,率領王師破敵,揮師南下,抗禦叛軍,守衛京畿帝都中心。”
“閣老的這番話,眾位臣工可有何意見?”公子恪輕抿著龍案上溫熱的茶水,靜靜聽完之後開口道。
他目光垂視,良久才有一人站出,雙手拜表言道:“臣別無意見,隻是如今太後親自前往景穆,皇上手中無虎賁軍令,如何即刻號令虎賁軍師南下?”
“虎賁軍,自是不能胡亂調動。虞王朝外有左神武大將軍攘定,內有虎賁重兵持守,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朕無亂局破釜之意。”
***
帝都城外大營駐蹕,自虞王宮馬不停蹄趕來的兵士來不及脫下雨蓑拴好馬匹便匆匆往大營內走,渾然不知營外已經停驛了好幾匹馬蹄盡濕的馬匹,匆匆幾步就急忙拜倒在趙則身下,語氣嚴峻:“朝堂之上齊老都已經發了話,聖上仍舊沒有派虎賁出兵的意思。”
“知道了。”趙則隨意出口地短短三個字,毫無意義地打破在來人頭頂,他有些懵地抬頭,胸口仍是氣喘籲籲,卻才猛然看見當中環境,除卻他以外,已有兩人站在趙則身邊,目光神情皆非往日尋常,此刻目目相覷,才聽趙則開口道:“虞王宮的事我已經知悉了,你先回去吧。”
“將軍!如此關頭還要再等?”
“有些時候,什麽都不做,比什麽事都蒙頭趕進,要有意義得多。”
來人還欲再言,卻因了解趙則行事,嘴唇長了幾下,終是把話吞咽進肚子裏,三步退出。
停在屋中的一人看見來人的離去,眼珠閃爍幾分,唇角別有深意地微微一翹,像是突然想起來什麽一樣,一拍大腿說道:“對了,別開那姑子不提,幾位大人都已經歸隱田舍數年,家中並無什麽富庶,當年能夠變賣的家產早已賣盡,卻惟獨留那能引禍上身的物事在手,將軍難道還覺得是巧合作假不成?”
那人似渾不在意一笑,嗬嗬道:“幾位大人自師國亡後都受過坊間恩惠才得以在南唐安身,聽說了虞國宮裏的事,紛紛說若將軍看得起,等將軍得了閑必定跟隨前來給將軍請安。”
“你究竟想說什麽?”
趙則的低沉嗓音緩緩響起,目光並不流轉半分,隻是聞言低哂:“從南唐不遠萬裏尋到此處,你也算是煞費苦心了,不止是就為了和我說這幾句這無關痛癢的玩笑話吧?”
“將軍當年雖並不深諳那事,卻也該有所耳聞吧?如今既有那姑子出來作證,又有各位大臣共同舉證的物件在,於情於理將軍安排人證實一眼也有利無弊,當年流夫人與前朝太子的奸情原本就蹊蹺,流夫人五歲的女兒更是死得不明不白,當年今上破城之日曾命人救起一個師國女娃的故事不知將軍可有耳聞?這麽多有意思的事,將軍難道就沒有絲毫興趣去瞧瞧嗎?”
“師國複興之事若是成了,對你們有何好處?坊間那些商賈們看重的,是師國複興後的田土地稅與鹽關綢關吧?”、
那人聞言哈哈一笑,眼梢一挑笑著道:“將軍是個明白人!這多餘的話自不必多說,坊間的商賈們如今憑借著李莘大人一番能耐在南唐已是如魚得水,換句話說,將軍要做的這件大事,成與不成,其實對他們而言並非那麽重要,可於將軍而言,隻是放棄一點關稅之利,便能借師朝帝女的大勢成事,這樣的交易,將軍不至盤算不明白吧?”
“舌嚐八方點絳唇,坊中派來的好說客!”趙則聞言,喃喃道。
“說客?”那人聞言一愣,目光中似灑脫渙散,又似平靜極樂,朗聲道:“屬下效命的不是坊間那些隻看重蠅頭小利的商賈,而是李莘大人。”
“既是李莘的意思,我又何須再阻攔!”趙則微微一歎,道:“三日之內,將那姑子還有物證一同帶入,我會設法見一見那溫氏女子的。”
“若那女子當真是前朝公主,將軍意欲如何?”
“若如你所言,她當真是被今上所救,那麽今時今日,她的心理應向著今上吧。”
“身份使然,不過是一個女子而已,將軍若能成這大好河山傾覆一盡的易主之事,還愁對一個棋子無計可施?”
那人言語錚錚,語氣之間全然有鋒芒之勢,隱隱可聽出金石之音。
趙則輕歎:“那女子……並非什麽易與之輩。”
“這樣妄自菲薄的話怎像是出自將軍之口?”那人仿佛聽著了笑話一般立馬辯駁道:“再非易與之輩,這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事,她一個人又能奈何?隻可惜她帝女之身,前朝累贅,今朝涉陷,白白糟了自家人斷結的這冤孽……”
半刻鍾後,屋中人跡消散,趙則隻身一人站在窗口望著大營中的喧囂,眼前卻是那一日校場之上眸如冰雪的清麗女子,耳邊仍舊是方才之人的話,來來回回響徹,父母情殤、亡國滅族……這樣的深仇慘恨,真的就全數要歸罪於她來承擔嗎?
此刻的元安近郊,帶著麵具的瘦消男子駕著簡從馬車急急奔馳,木齒車輪刹在一所農舍之處闃然停住,男人沉聲道:“就是這裏,姑娘下馬吧。”
“鬼斬,你還是喚我名姓來得自如。”車輦上下來的女子一身青衣裝束,因著骨質纖單看不出太多婀娜妍麗,隻不看那泓亮雙眸並不覺得驚人動魄,此刻一雙眼執著地盯住男人的麵具之下,誠懇說道。
“今日已不同以往,您已是雇主身旁之人,可鬼斬仍舊是雇主手下之徒,身份有別,怎可胡亂稱謂。姑娘莫須將鬼斬的稱呼放在心上,在鬼斬心中,姑娘是溫府嫡出的嬌嬌貴女,從前那些,鬼斬已不記得了。”
男人膚色偏深,銀色麵盔之下泛著黯淡光澤,卻看不出絲毫情緒,那語氣平靜之際,仿若無骨無血,更聽不出絲毫喜怒。
玉岫想起那一日善堂之中看到他失去一臂的樣子,誠如鬼斬,這些人早已把公子恪當作賜了此生性命的恩主,便是愚忠,也未覺絲毫不妥,自己如今雖站在與他們大相徑庭的位置之上,相比起來除卻這副皮囊身份,又有何區別,甚至有何資格,去命他們介懷?
滂沱大雨終於自始至終地籠罩了整個虞國,深秋日子裏,白天也竟如同黑夜一般昏暗,虞王宮層層疊嶂的數闕宮殿被劈劈啪啪的雨聲激起一道道白亮水霧,破空在深色天穹的一刻如同電閃一般,玉階前由瓦簷墜落的水滴濺起一朵朵碩大水花,氤氳水氣浸入殿窗縫隙,使得偌大的祈瑞殿中也變得清寒濕冷起來。
滿殿朝臣恭敬跪伏於地,暖草熏爐中的暗香嫋嫋,使得殿中稍顯暖些,熙熙攘攘地議論之聲與間或的一聲咳嗽,尚能辨知這是帝都的朝堂,沒了重臣高談闊論地褒讚之詞,這座殿堂之上動作相仿的人麵上,儼然變成清一色嚴肅而木訥的神情。
“與君權旁落外戚之手相比,景穆世子浩浩蕩蕩的策反與南唐那些隱蔽之處的勢力對虞國而言更加千鈞一發,臣鬥膽直言,若虞國繼續按兵不動,等著他景穆的反旗舉到了帝都的中心,等著數萬軍馬已經兵臨城下,皇上手中再是重兵在握,也隻能叫那些兵權之勢的老爺子們暗自嘲笑皇室的凋敝。臣以為,戰事已經迫在眉睫,皇上不若下令召集各路軍馬共同起兵,率領王師破敵,揮師南下,抗禦叛軍,守衛京畿帝都中心。”
“閣老的這番話,眾位臣工可有何意見?”公子恪輕抿著龍案上溫熱的茶水,靜靜聽完之後開口道。
他目光垂視,良久才有一人站出,雙手拜表言道:“臣別無意見,隻是如今太後親自前往景穆,皇上手中無虎賁軍令,如何即刻號令虎賁軍師南下?”
“虎賁軍,自是不能胡亂調動。虞王朝外有左神武大將軍攘定,內有虎賁重兵持守,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朕無亂局破釜之意。”
***
帝都城外大營駐蹕,自虞王宮馬不停蹄趕來的兵士來不及脫下雨蓑拴好馬匹便匆匆往大營內走,渾然不知營外已經停驛了好幾匹馬蹄盡濕的馬匹,匆匆幾步就急忙拜倒在趙則身下,語氣嚴峻:“朝堂之上齊老都已經發了話,聖上仍舊沒有派虎賁出兵的意思。”
“知道了。”趙則隨意出口地短短三個字,毫無意義地打破在來人頭頂,他有些懵地抬頭,胸口仍是氣喘籲籲,卻才猛然看見當中環境,除卻他以外,已有兩人站在趙則身邊,目光神情皆非往日尋常,此刻目目相覷,才聽趙則開口道:“虞王宮的事我已經知悉了,你先回去吧。”
“將軍!如此關頭還要再等?”
“有些時候,什麽都不做,比什麽事都蒙頭趕進,要有意義得多。”
來人還欲再言,卻因了解趙則行事,嘴唇長了幾下,終是把話吞咽進肚子裏,三步退出。
停在屋中的一人看見來人的離去,眼珠閃爍幾分,唇角別有深意地微微一翹,像是突然想起來什麽一樣,一拍大腿說道:“對了,別開那姑子不提,幾位大人都已經歸隱田舍數年,家中並無什麽富庶,當年能夠變賣的家產早已賣盡,卻惟獨留那能引禍上身的物事在手,將軍難道還覺得是巧合作假不成?”
那人似渾不在意一笑,嗬嗬道:“幾位大人自師國亡後都受過坊間恩惠才得以在南唐安身,聽說了虞國宮裏的事,紛紛說若將軍看得起,等將軍得了閑必定跟隨前來給將軍請安。”
“你究竟想說什麽?”
趙則的低沉嗓音緩緩響起,目光並不流轉半分,隻是聞言低哂:“從南唐不遠萬裏尋到此處,你也算是煞費苦心了,不止是就為了和我說這幾句這無關痛癢的玩笑話吧?”
“將軍當年雖並不深諳那事,卻也該有所耳聞吧?如今既有那姑子出來作證,又有各位大臣共同舉證的物件在,於情於理將軍安排人證實一眼也有利無弊,當年流夫人與前朝太子的奸情原本就蹊蹺,流夫人五歲的女兒更是死得不明不白,當年今上破城之日曾命人救起一個師國女娃的故事不知將軍可有耳聞?這麽多有意思的事,將軍難道就沒有絲毫興趣去瞧瞧嗎?”
“師國複興之事若是成了,對你們有何好處?坊間那些商賈們看重的,是師國複興後的田土地稅與鹽關綢關吧?”、
那人聞言哈哈一笑,眼梢一挑笑著道:“將軍是個明白人!這多餘的話自不必多說,坊間的商賈們如今憑借著李莘大人一番能耐在南唐已是如魚得水,換句話說,將軍要做的這件大事,成與不成,其實對他們而言並非那麽重要,可於將軍而言,隻是放棄一點關稅之利,便能借師朝帝女的大勢成事,這樣的交易,將軍不至盤算不明白吧?”
“舌嚐八方點絳唇,坊中派來的好說客!”趙則聞言,喃喃道。
“說客?”那人聞言一愣,目光中似灑脫渙散,又似平靜極樂,朗聲道:“屬下效命的不是坊間那些隻看重蠅頭小利的商賈,而是李莘大人。”
“既是李莘的意思,我又何須再阻攔!”趙則微微一歎,道:“三日之內,將那姑子還有物證一同帶入,我會設法見一見那溫氏女子的。”
“若那女子當真是前朝公主,將軍意欲如何?”
“若如你所言,她當真是被今上所救,那麽今時今日,她的心理應向著今上吧。”
“身份使然,不過是一個女子而已,將軍若能成這大好河山傾覆一盡的易主之事,還愁對一個棋子無計可施?”
那人言語錚錚,語氣之間全然有鋒芒之勢,隱隱可聽出金石之音。
趙則輕歎:“那女子……並非什麽易與之輩。”
“這樣妄自菲薄的話怎像是出自將軍之口?”那人仿佛聽著了笑話一般立馬辯駁道:“再非易與之輩,這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事,她一個人又能奈何?隻可惜她帝女之身,前朝累贅,今朝涉陷,白白糟了自家人斷結的這冤孽……”
半刻鍾後,屋中人跡消散,趙則隻身一人站在窗口望著大營中的喧囂,眼前卻是那一日校場之上眸如冰雪的清麗女子,耳邊仍舊是方才之人的話,來來回回響徹,父母情殤、亡國滅族……這樣的深仇慘恨,真的就全數要歸罪於她來承擔嗎?
此刻的元安近郊,帶著麵具的瘦消男子駕著簡從馬車急急奔馳,木齒車輪刹在一所農舍之處闃然停住,男人沉聲道:“就是這裏,姑娘下馬吧。”
“鬼斬,你還是喚我名姓來得自如。”車輦上下來的女子一身青衣裝束,因著骨質纖單看不出太多婀娜妍麗,隻不看那泓亮雙眸並不覺得驚人動魄,此刻一雙眼執著地盯住男人的麵具之下,誠懇說道。
“今日已不同以往,您已是雇主身旁之人,可鬼斬仍舊是雇主手下之徒,身份有別,怎可胡亂稱謂。姑娘莫須將鬼斬的稱呼放在心上,在鬼斬心中,姑娘是溫府嫡出的嬌嬌貴女,從前那些,鬼斬已不記得了。”
男人膚色偏深,銀色麵盔之下泛著黯淡光澤,卻看不出絲毫情緒,那語氣平靜之際,仿若無骨無血,更聽不出絲毫喜怒。
玉岫想起那一日善堂之中看到他失去一臂的樣子,誠如鬼斬,這些人早已把公子恪當作賜了此生性命的恩主,便是愚忠,也未覺絲毫不妥,自己如今雖站在與他們大相徑庭的位置之上,相比起來除卻這副皮囊身份,又有何區別,甚至有何資格,去命他們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