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有悠久的軍事史。埃及曆史上曆次王朝更替大都是以大規模戰爭導致的。在二十王朝以前,埃及帝國連續三千多年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埃及十八王朝即使在滅亡時還擁有十幾萬正規軍,曆史上和周邊地區不斷有軍事摩擦和對外征戰。
此外埃及在古王國時期就出現了管理武器、部隊補給和防禦工事的後勤部門--“軍械院”。在軍事發達的新王國時期,軍隊則發展分化為步兵、海軍、戰車部隊。全國步兵分幾個軍區(稱“梅沙”),以埃及神隻的名字命名,之下設連隊、排、班等,層層組織。新兵一般從埃及和埃及的殖民地征集,進行統一的訓練,退伍的老兵則受到政府的厚待,例如發放土地、奴隸和牲畜等。埃及還設有常備軍,主要負責法老和王宮的安全,相當於法老禁衛軍。
中王國軍事:在兵製建設上,古埃及在中王國時期有一個從民兵到常備軍的發展過程。最初,中王國的民兵隊伍的招募,由“軍隊錄事”負責。據第12王朝的一個紀念碑文記載,“皇太子”作為“軍隊錄事”在提尼斯州募兵,其比例是每1000名男性居民中招募10人。
被招募的士兵,通常補充到州長管轄的地方部隊中。每個州常達800--1200人,在軍事作戰時,州長率領這些地方軍,加入王家軍隊,聽其指揮。另外,中王國時期從努比亞招募雇傭兵,而且數量不少,在軍隊編製中另入雇傭兵係列。在中王國時期,國王建立了常隨自己身邊,
保護自己的近衛隊。長期服役的常備軍就是從這種近衛隊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常備軍的擴大,以前戰時臨時招募的民兵逐漸被定期在各州招募的由新兵組成的專職軍隊所代替。新兵受州長和專門軍官的領導。
中王國的統治者們一方麵注重對外征伐侵略,另一方麵又下令全國大興土木,修築防禦工事,加強國內重地和邊疆要衝的防衛。國內要地的防禦工事主要在首都底比斯和北方重鎮孟斐斯一帶。
北方防禦工事主要對付亞洲人的入侵,數量不多,而重要的防禦工事集中在南方,主要在第一瀑布和第二瀑布南北一帶。南部第二瀑布地區的塞姆拉之間,沿尼羅河兩岸埃及人建有一係列堡壘,形成保衛埃及的三道防線,又是南侵努比亞的兵站基地。
新王國軍事:新王國時期每一個軍團都由數千名士兵組成,典型的軍團構成是:每個軍團有800--2000名步兵和200--400輛戰車;一個軍團被分成10個營,每個營有100--300名戰士;一個營還可以細分成由50人組成的兩個連;連下麵的單位是排,一個排有20人;而最小的單位為小隊,10個人為一個小隊。
此時埃及帝國已經擁有接近8--10萬以上且訓練有素的常備軍。即擁有非常龐大數量的常備軍,其軍事文明之先進,可見一斑。
許多特殊的部隊也在這個階段逐漸形成,比如使用厚盾、攻城槌的部隊;成魚鱗分布排列的梯隊;地道的先鋒隊。當埃及再次征服了努比亞之後,庫什重擊部隊和努比亞弓箭手軍團也再次回歸埃及武裝力量。
埃及帝國對西亞的軍事征服:新王國時期的法老身邊也聚集了一大批以前禦駕親征一起戰鬥過的老將來維護他自己的王位和人生安全。
隨著帝國的不斷擴張,埃及需要更多的軍人。於是,埃及人開始將那些囚犯也編入了軍隊之中。
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在位執政期間對外擴張的重點是西亞敘利亞的諸城邦。在首戰告捷之後,又花了近20年的時間反複多次征討,才最終確立了對敘利亞的統治。
隨著圖特摩斯的威名漸行漸遠,越來越多的國家向他稱臣納貢。他的艦隊同樣所向無敵,東地中海成了他的勢力範圍,愛琴海諸島、克裏特島、塞浦路斯島都在他的海上帝國之中。
向北擴展是他的戰略重點,但圖特摩斯也沒有忘記埃及以南的熱土,盡管這些地區的文明程度稍遜一籌。南方的邊界在圖特摩斯時代被推進到尼羅河第四瀑布(今埃塞俄比亞境內)。
為了鞏固新征服地區的統治,圖特摩斯三世在西亞駐紮精悍的軍隊,並派駐總督進行治理,同時也利用當地王公進行統治。每征服一國,他便將其王公的子弟帶到埃及,一方麵作為人質,另一方麵也讓他們接受埃及的教育,培養對埃及的感情。這一招為世界各地的征服者所慣用,而圖特摩斯三世顯然為原創。
圖特摩斯三世去世之後,他的前三個繼承者繼續保持了埃及軍事上的強勢,但隻限於鞏固祖先留下來的成果,而鮮有擴展。圖特摩斯三世創造了一個空前繁榮的埃及。
此外重甲騎兵的出現最早是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統治時期,為了對付馬拉戰車,重甲騎兵被埃及軍隊普遍采納。然而,直到公元前6世紀,波斯人才真正地將這些騎兵的力量全部發揮出來。
古代埃及是重視貿易的國家。埃及國家地理環境處於亞非樞紐,負責了對亞洲和非洲的貿易中介,很快成為一個著名的貿易中轉國家和著名的加工業國家。
埃及已知最早的貿易發生在前王朝時代內部。已發現涅伽達時代的一些綠鬆石、青金石、玻璃珠等當地無法產生的奢侈品,這些物品必定是被當地人從其他地區購得,而支付的用品,最可能的就是當地盛產的黃金。
在古王國時代,埃及的農業和畜牧業以及手工業已經開始普遍發展。隨著大量土地的開墾和農耕技術的發展,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埃及人在較早的時間就積累了充分的剩餘產品。經曆數百年發展後,埃及文明已經由簡單的自然經濟過度到了更複雜更進步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形態。因此,各地間剩餘產品的交換成為了必然。而埃及的統一甚至使海外的貿易也成為了一種可能。
在資產的基本時期,穀物作為埃及產生量較大的貨物,又有其消費的利用價值,還擁有同一樣式和通用的流通手段,很有可能作為一種交換的媒介。
埃及的壁畫是一種可靠的資料記載。
新王國時期,與以往相比最顯著的特征是在存檔工作、契約、統計表、征兵表、命令、備忘錄、稅收表、書信、流水帳、清單、規定、案件副本等方麵都需要記錄。這種記錄工作的完善是國家控製強化的標誌,同時也顯示了新王國政治秩序的進步,國家統治的有序。
與埃及貿易相關的是貨幣問題,當時沒有硬幣,但埃及人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交易製度,金屬和穀物等媒介物被用一種“公正度”來定價。根據其重量來估計其價值,單位是德本,大約等於今天的91克,其中官方似乎發行一種金屬塊,每個價值十二分之一德本,這種金屬圓環有人稱之為“實際的硬幣”。
在新王國早期,埃及的銀金比價是1:2,而這個價值在後期被慢慢縮小以至於顛倒了過來,所以早期的白銀是很值錢的。銅的價值一般隻等於白銀的百分之一,以德本為單位。而銅於穀物的兌換值一般是在2德本換一卡爾一袋這個標準上。
但是埃及人一般不用這種金屬圓環,而是更多的使用金屬原料,以及一些日常用品來支付,他們用已有的貨幣價值來估計貨物的價值,再以同等價值的貨物交換。
到第26王朝時期,古埃及的貨幣已經逐步具有後世貨幣的主要職能,而交易中的貴金屬可能是由國家統一冶煉的,從而保證貴金屬的價值。這為埃及鑄幣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在第29王朝時期,埃及人仿照雅典錢幣進行鑄幣。第2代法老哈考爾是埃及鑄幣的先驅,在引進雅典的錢範基礎上鑄造了第一批埃及鑄幣。但鑄造的錢幣在重量、幣麵圖案以及成色方麵,與雅典錢幣幾乎完全一樣,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埃及鑄幣。
第30王朝時期,埃及人鑄造的錢幣逐漸埃及化,出現了真正的埃及鑄幣。第1代法老和第2代法老的鑄幣,在圖案與文字上加入了埃及文化元素。
到新王國末期,埃及的貨幣具有明顯的金屬化發展態勢,白銀逐漸變成錢的代名詞。與此同時,貴金屬可能具有了貨幣的支付功能,一封書信提及用法老國庫中的黃金來交稅。從公元前9世紀開始,在婚約、借貸契約、租賃契約、買賣契約中,往往會出現“稱出銀子”這樣的表述,這表明銀子此時可能具備了貨幣的支付手段這一功能。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rrqwnwr3vjstdmb1lyslnnr3nqzvmxn2r0vuh0mvjooth5r1b3zthawxbkm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wvlpnmflqwvhnhrkuurivfy4cmnqwjz4sy9vytl4a1hirjz6czn3iiwgmtyzmji3oteymyk=\";
此外埃及在古王國時期就出現了管理武器、部隊補給和防禦工事的後勤部門--“軍械院”。在軍事發達的新王國時期,軍隊則發展分化為步兵、海軍、戰車部隊。全國步兵分幾個軍區(稱“梅沙”),以埃及神隻的名字命名,之下設連隊、排、班等,層層組織。新兵一般從埃及和埃及的殖民地征集,進行統一的訓練,退伍的老兵則受到政府的厚待,例如發放土地、奴隸和牲畜等。埃及還設有常備軍,主要負責法老和王宮的安全,相當於法老禁衛軍。
中王國軍事:在兵製建設上,古埃及在中王國時期有一個從民兵到常備軍的發展過程。最初,中王國的民兵隊伍的招募,由“軍隊錄事”負責。據第12王朝的一個紀念碑文記載,“皇太子”作為“軍隊錄事”在提尼斯州募兵,其比例是每1000名男性居民中招募10人。
被招募的士兵,通常補充到州長管轄的地方部隊中。每個州常達800--1200人,在軍事作戰時,州長率領這些地方軍,加入王家軍隊,聽其指揮。另外,中王國時期從努比亞招募雇傭兵,而且數量不少,在軍隊編製中另入雇傭兵係列。在中王國時期,國王建立了常隨自己身邊,
保護自己的近衛隊。長期服役的常備軍就是從這種近衛隊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常備軍的擴大,以前戰時臨時招募的民兵逐漸被定期在各州招募的由新兵組成的專職軍隊所代替。新兵受州長和專門軍官的領導。
中王國的統治者們一方麵注重對外征伐侵略,另一方麵又下令全國大興土木,修築防禦工事,加強國內重地和邊疆要衝的防衛。國內要地的防禦工事主要在首都底比斯和北方重鎮孟斐斯一帶。
北方防禦工事主要對付亞洲人的入侵,數量不多,而重要的防禦工事集中在南方,主要在第一瀑布和第二瀑布南北一帶。南部第二瀑布地區的塞姆拉之間,沿尼羅河兩岸埃及人建有一係列堡壘,形成保衛埃及的三道防線,又是南侵努比亞的兵站基地。
新王國軍事:新王國時期每一個軍團都由數千名士兵組成,典型的軍團構成是:每個軍團有800--2000名步兵和200--400輛戰車;一個軍團被分成10個營,每個營有100--300名戰士;一個營還可以細分成由50人組成的兩個連;連下麵的單位是排,一個排有20人;而最小的單位為小隊,10個人為一個小隊。
此時埃及帝國已經擁有接近8--10萬以上且訓練有素的常備軍。即擁有非常龐大數量的常備軍,其軍事文明之先進,可見一斑。
許多特殊的部隊也在這個階段逐漸形成,比如使用厚盾、攻城槌的部隊;成魚鱗分布排列的梯隊;地道的先鋒隊。當埃及再次征服了努比亞之後,庫什重擊部隊和努比亞弓箭手軍團也再次回歸埃及武裝力量。
埃及帝國對西亞的軍事征服:新王國時期的法老身邊也聚集了一大批以前禦駕親征一起戰鬥過的老將來維護他自己的王位和人生安全。
隨著帝國的不斷擴張,埃及需要更多的軍人。於是,埃及人開始將那些囚犯也編入了軍隊之中。
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在位執政期間對外擴張的重點是西亞敘利亞的諸城邦。在首戰告捷之後,又花了近20年的時間反複多次征討,才最終確立了對敘利亞的統治。
隨著圖特摩斯的威名漸行漸遠,越來越多的國家向他稱臣納貢。他的艦隊同樣所向無敵,東地中海成了他的勢力範圍,愛琴海諸島、克裏特島、塞浦路斯島都在他的海上帝國之中。
向北擴展是他的戰略重點,但圖特摩斯也沒有忘記埃及以南的熱土,盡管這些地區的文明程度稍遜一籌。南方的邊界在圖特摩斯時代被推進到尼羅河第四瀑布(今埃塞俄比亞境內)。
為了鞏固新征服地區的統治,圖特摩斯三世在西亞駐紮精悍的軍隊,並派駐總督進行治理,同時也利用當地王公進行統治。每征服一國,他便將其王公的子弟帶到埃及,一方麵作為人質,另一方麵也讓他們接受埃及的教育,培養對埃及的感情。這一招為世界各地的征服者所慣用,而圖特摩斯三世顯然為原創。
圖特摩斯三世去世之後,他的前三個繼承者繼續保持了埃及軍事上的強勢,但隻限於鞏固祖先留下來的成果,而鮮有擴展。圖特摩斯三世創造了一個空前繁榮的埃及。
此外重甲騎兵的出現最早是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統治時期,為了對付馬拉戰車,重甲騎兵被埃及軍隊普遍采納。然而,直到公元前6世紀,波斯人才真正地將這些騎兵的力量全部發揮出來。
古代埃及是重視貿易的國家。埃及國家地理環境處於亞非樞紐,負責了對亞洲和非洲的貿易中介,很快成為一個著名的貿易中轉國家和著名的加工業國家。
埃及已知最早的貿易發生在前王朝時代內部。已發現涅伽達時代的一些綠鬆石、青金石、玻璃珠等當地無法產生的奢侈品,這些物品必定是被當地人從其他地區購得,而支付的用品,最可能的就是當地盛產的黃金。
在古王國時代,埃及的農業和畜牧業以及手工業已經開始普遍發展。隨著大量土地的開墾和農耕技術的發展,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埃及人在較早的時間就積累了充分的剩餘產品。經曆數百年發展後,埃及文明已經由簡單的自然經濟過度到了更複雜更進步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形態。因此,各地間剩餘產品的交換成為了必然。而埃及的統一甚至使海外的貿易也成為了一種可能。
在資產的基本時期,穀物作為埃及產生量較大的貨物,又有其消費的利用價值,還擁有同一樣式和通用的流通手段,很有可能作為一種交換的媒介。
埃及的壁畫是一種可靠的資料記載。
新王國時期,與以往相比最顯著的特征是在存檔工作、契約、統計表、征兵表、命令、備忘錄、稅收表、書信、流水帳、清單、規定、案件副本等方麵都需要記錄。這種記錄工作的完善是國家控製強化的標誌,同時也顯示了新王國政治秩序的進步,國家統治的有序。
與埃及貿易相關的是貨幣問題,當時沒有硬幣,但埃及人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交易製度,金屬和穀物等媒介物被用一種“公正度”來定價。根據其重量來估計其價值,單位是德本,大約等於今天的91克,其中官方似乎發行一種金屬塊,每個價值十二分之一德本,這種金屬圓環有人稱之為“實際的硬幣”。
在新王國早期,埃及的銀金比價是1:2,而這個價值在後期被慢慢縮小以至於顛倒了過來,所以早期的白銀是很值錢的。銅的價值一般隻等於白銀的百分之一,以德本為單位。而銅於穀物的兌換值一般是在2德本換一卡爾一袋這個標準上。
但是埃及人一般不用這種金屬圓環,而是更多的使用金屬原料,以及一些日常用品來支付,他們用已有的貨幣價值來估計貨物的價值,再以同等價值的貨物交換。
到第26王朝時期,古埃及的貨幣已經逐步具有後世貨幣的主要職能,而交易中的貴金屬可能是由國家統一冶煉的,從而保證貴金屬的價值。這為埃及鑄幣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在第29王朝時期,埃及人仿照雅典錢幣進行鑄幣。第2代法老哈考爾是埃及鑄幣的先驅,在引進雅典的錢範基礎上鑄造了第一批埃及鑄幣。但鑄造的錢幣在重量、幣麵圖案以及成色方麵,與雅典錢幣幾乎完全一樣,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埃及鑄幣。
第30王朝時期,埃及人鑄造的錢幣逐漸埃及化,出現了真正的埃及鑄幣。第1代法老和第2代法老的鑄幣,在圖案與文字上加入了埃及文化元素。
到新王國末期,埃及的貨幣具有明顯的金屬化發展態勢,白銀逐漸變成錢的代名詞。與此同時,貴金屬可能具有了貨幣的支付功能,一封書信提及用法老國庫中的黃金來交稅。從公元前9世紀開始,在婚約、借貸契約、租賃契約、買賣契約中,往往會出現“稱出銀子”這樣的表述,這表明銀子此時可能具備了貨幣的支付手段這一功能。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rrqwnwr3vjstdmb1lyslnnr3nqzvmxn2r0vuh0mvjooth5r1b3zthawxbkm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wvlpnmflqwvhnhrkuurivfy4cmnqwjz4sy9vytl4a1hirjz6czn3iiwgmtyzmji3oteym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