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一到乾清宮,就見朱標和一身職業裝的楚蘭心已經在等候。
朱元璋抬手招了招,道:“走,上朝。”
當他們踏入朝堂,大臣們已經整齊列隊,他們的目光瞬間聚焦在李奧和楚蘭心這兩個身著奇裝異服的人身上,眼神中滿是好奇與疑惑,交頭接耳的聲音也隱隱傳來。
朱元璋對大臣們的這般反應,全然無視。
他隻是平靜地對李奧和楚蘭心指了指台階一側的桌椅,道:“你倆坐那裏辦公。”
李奧和楚蘭心依言一同走到桌椅旁,隻見桌子上已然擺放好了現代的台燈、筆記本電腦,還有紙筆。
李奧也沒多想,一點不客氣地直接坐了上去。
楚蘭心一見李奧坐下,神色頓時一緊,趕忙伸手把李奧拉起,同時湊近他耳邊,小聲提醒道:“陛下,還沒坐下呢。”
李奧這才反應過來,臉上微微一紅,忙不迭地站好,心裏暗自懊惱自己太過大意。
朱元璋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但很快又恢複了威嚴的神色。
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宣布:“早朝開始!”
話音剛落,一位禦史便從隊列中急匆匆地出列。
他神色嚴肅,麵容緊繃,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手指直直地指向李奧和楚蘭心,大聲說道:“陛下,臣要彈劾此二人。”
李奧正喜滋滋地和相識的徐達等人,用眼神熱絡地打著招呼,冷不丁聽到禦史這一嗓子,就看了過去。
看到禦史指著自己方向,頓時就愣住了,有些懵逼自己是咋啦?難道就挑挑眉毛,眨巴眨巴眼,也能被彈劾??
楚蘭心則是壓根就沒把這茬當回事,自顧自地在筆記本電腦上專注地記錄著朝堂上的每一句話,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發出一連串細密的聲響。
朱元璋眉毛一挑,目光淡淡地落在這名禦史身上,問道:“哦?為何彈劾,說來聽聽。”
禦史立刻提高了音量,振振有詞道:“其一,彈劾李奧在陛下未落座之時就擅自坐下,此乃大不敬之罪,對陛下威嚴全然不顧。”
“其二,彈劾此女子,因其身為女流之輩。”
“我朝自開國以來,朝堂之上向來是男子為官,從未有女子參政議政的先例,此舉,實在是壞了祖宗規矩。”
朱元璋聽完,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地在朝堂上掃過一圈,整個大殿瞬間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他微微眯起雙眼,眼神透著難以捉摸的神色,緊緊盯著那名禦史:“就為這兩件事?”
那禦史被朱元璋這淩厲的目光看得心裏“砰砰”直跳,慌亂不已,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陛下,這兩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實則關乎朝堂的綱紀與祖宗的規矩,不可不察。”
“此男子大不敬在前,那女子壞祖製在後,若不懲處,恐朝堂上下失了規矩,祖宗威嚴亦受損。”
朱元璋冷笑一聲,緩緩站起身來,走下龍椅,一邊踱步一邊說道:“此男子名為李奧,乃是難得一見的大才,對我朝規矩本就不甚熟悉,一時疏忽,便要被你扣上大不敬的帽子?”
“朕看你是平日裏太過清閑,連這種小事都要拿到朝堂上來大做文章。”
那禦史一聽,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
接著,朱元璋又走到楚蘭心麵前,看著她鎮定自若的模樣,心中暗自讚賞。
他轉過身,對著滿朝文武說道:“至於此女子,名為楚蘭心,同樣是有經天緯地之才,朕問你們,我大明開國,靠的是什麽?”
大臣們頓時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作答,整個朝堂陷入一片寂靜之中。
朱元璋提高音量,道:“靠的是能臣猛將,靠的是心懷天下、有真才實學之人!”
“如今楚蘭心雖為女子,但她既有能力,又有報效朝廷之心,為何不能為官?”
“祖宗規矩是要遵守,但祖宗也希望我大明江山穩固,百姓安居樂業。”
“若一味守著舊規矩,錯過良才,才是真正對不起祖宗!”
朱元璋言辭犀利,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然,目光一一掃過那些麵露猶豫、欲言又止的大臣,擲地有聲地宣布。
“朕意已決,李奧和楚蘭心入職給事中一事,特許他二人上朝時坐著辦公。”
“朝堂上的一字一句,他們都會記錄下來,此事就此定下,不得再有異議!”
言罷,他神色一凜,語氣森然:“今後再有拿這種事來彈劾的,休怪朕不客氣!”
大臣們見朱元璋態度如此堅決,與李奧相識的徐達幾人反應迅速,立刻帶頭,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那名彈劾的禦史也隻能無奈地叩頭謝罪。
李奧心中都鬆了一口氣,趁著眾人的注意力都在朱元璋身上,偷偷對著朱標和徐達幾人點讚。
隨後又用手機偷偷拍下彈劾自己的禦史,在微信上記錄下,“這個吊毛第一天就彈劾我,就因為我坐的比老朱快了點。”
朱元璋重新回到龍椅上,恢複了往日的威嚴,道:“繼續奏事。”
早朝有條不紊地繼續進行著,大臣們依次出列,開始詳細匯報各地的事務,從糧食收成到地方治安,事無巨細。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神色威嚴,認真聆聽著每一項匯報,不時給出幾句簡潔有力的指示。
而李奧則靜靜地坐在一旁,目光在大臣們身上流轉,仔細觀察著這古代朝堂的運作。
楚蘭心則全神貫注,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認真記錄著朝堂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
待大臣們將各類事務一一匯報完畢,朱元璋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問道:“可還有事要奏?”
朝堂內一片寂靜,眾人皆沉默不語。
朱元璋神色平靜,目光緩緩地從每一位大臣身上掃過,不緊不慢道:“那咱來宣布個事,往後常朝改為三日一朝。”
此言一出,原本安靜的朝堂頓時泛起一陣輕微的騷動,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低聲的議論聲此起彼伏。
有的大臣臉上瞬間露出驚訝之色,顯然對這突如其來的決定毫無心理準備;有的則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暗自揣摩著皇帝此舉背後的深意。
李善長站在群臣前列,微微欠身,恭敬地說道:“陛下,常朝之製對於朝廷政務的順暢運行至關重要。”
“如今驟然改為三日一朝,臣等心中不免疑惑,不知陛下做出此決定有何考量?還望陛下能明示,以解臣等心中之惑。”
朱元璋微微靠在龍椅之上,緩緩道:“如今我大明曆經多年的勵精圖治,諸事漸入正軌,各項政務大多已有既定的流程和處理方式。”
“頻繁上朝,固然能及時處理事務,但也耗費了諸位愛卿不少精力。”
“改為三日一朝,一方麵能讓大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專注於各自衙門的具體事務,提高辦事效率。”
“另一方麵,也能讓咱有更多時間深入思考關乎國家興衰的大事,以便做出更周全的決策,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劉伯溫微微點頭,上前一步,道:“陛下聖明。”
“如此安排,一來可讓臣等有更充裕的時間梳理政務,確保各項事務有條不紊地推進。以往朝會頻繁,諸多事務處理起來難免倉促,如今有了更多時間,臣等便能將事務謀劃得更加周全。”
“二來陛下也能有更多時間斟酌決策,權衡利弊,實乃兩全之策。”
其他大臣見劉伯溫率先表態支持,思索一番後,也覺得此舉似乎並無不妥,紛紛隨聲附和。
朱元璋見眾人並無異議,便隨之宣布退朝。
朝會一結束,楚蘭心手腳麻利地收起電腦,急忙朝著朱元璋離開的方向追去。
而李奧則與武將徐達等人,以及劉伯溫、宋濂一同走出奉天殿。
徐達笑著伸出胳膊,親昵地摟住李奧的肩膀:“小李,啥時候去你那邊,可得給我帶些牛肉來,娘的,在這邊,想隨便吃牛肉都沒什麽機會。”
湯和、藍玉、李文忠三人聽到李奧能搞來牛肉,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藍玉急忙問道:“李大人,可是從現代帶來的牛肉?”
湯和敲了下藍玉的頭,笑罵道:“你這憨貨,李大人自有他的門道,哪能隨便透露,咱就隻管跟著李大人有肉吃就行,問那麽多幹啥!”
這時,李文忠也跟著說道:“那李大人可否從現代帶些士力架和紅牛?”
眾人一聽,哄笑起來。
李奧也跟著笑了笑,豪爽道:“各位將軍放心,改天我就給大家弄些牛肉來,士力架和紅牛也不會少的。”
眾人又興致勃勃地談笑了片刻。
劉伯溫提醒道:“都別在此閑聊了,想必陛下等著我等呢,咱們還是別耽擱了。”
徐達連忙附和:“對對對,你們三個該幹嘛幹嘛去,我們還有要事去找陛下商談呢。”
說著,伸手指向湯和、藍玉、李文忠三人。
這三人雖意猶未盡,還想再多聊幾句,但也知道劉伯溫與徐達身負要務,耽誤不得。
於是紛紛點頭,一臉笑意地與李奧揮手作別,各自散去。
朱元璋抬手招了招,道:“走,上朝。”
當他們踏入朝堂,大臣們已經整齊列隊,他們的目光瞬間聚焦在李奧和楚蘭心這兩個身著奇裝異服的人身上,眼神中滿是好奇與疑惑,交頭接耳的聲音也隱隱傳來。
朱元璋對大臣們的這般反應,全然無視。
他隻是平靜地對李奧和楚蘭心指了指台階一側的桌椅,道:“你倆坐那裏辦公。”
李奧和楚蘭心依言一同走到桌椅旁,隻見桌子上已然擺放好了現代的台燈、筆記本電腦,還有紙筆。
李奧也沒多想,一點不客氣地直接坐了上去。
楚蘭心一見李奧坐下,神色頓時一緊,趕忙伸手把李奧拉起,同時湊近他耳邊,小聲提醒道:“陛下,還沒坐下呢。”
李奧這才反應過來,臉上微微一紅,忙不迭地站好,心裏暗自懊惱自己太過大意。
朱元璋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但很快又恢複了威嚴的神色。
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宣布:“早朝開始!”
話音剛落,一位禦史便從隊列中急匆匆地出列。
他神色嚴肅,麵容緊繃,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手指直直地指向李奧和楚蘭心,大聲說道:“陛下,臣要彈劾此二人。”
李奧正喜滋滋地和相識的徐達等人,用眼神熱絡地打著招呼,冷不丁聽到禦史這一嗓子,就看了過去。
看到禦史指著自己方向,頓時就愣住了,有些懵逼自己是咋啦?難道就挑挑眉毛,眨巴眨巴眼,也能被彈劾??
楚蘭心則是壓根就沒把這茬當回事,自顧自地在筆記本電腦上專注地記錄著朝堂上的每一句話,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發出一連串細密的聲響。
朱元璋眉毛一挑,目光淡淡地落在這名禦史身上,問道:“哦?為何彈劾,說來聽聽。”
禦史立刻提高了音量,振振有詞道:“其一,彈劾李奧在陛下未落座之時就擅自坐下,此乃大不敬之罪,對陛下威嚴全然不顧。”
“其二,彈劾此女子,因其身為女流之輩。”
“我朝自開國以來,朝堂之上向來是男子為官,從未有女子參政議政的先例,此舉,實在是壞了祖宗規矩。”
朱元璋聽完,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地在朝堂上掃過一圈,整個大殿瞬間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他微微眯起雙眼,眼神透著難以捉摸的神色,緊緊盯著那名禦史:“就為這兩件事?”
那禦史被朱元璋這淩厲的目光看得心裏“砰砰”直跳,慌亂不已,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陛下,這兩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實則關乎朝堂的綱紀與祖宗的規矩,不可不察。”
“此男子大不敬在前,那女子壞祖製在後,若不懲處,恐朝堂上下失了規矩,祖宗威嚴亦受損。”
朱元璋冷笑一聲,緩緩站起身來,走下龍椅,一邊踱步一邊說道:“此男子名為李奧,乃是難得一見的大才,對我朝規矩本就不甚熟悉,一時疏忽,便要被你扣上大不敬的帽子?”
“朕看你是平日裏太過清閑,連這種小事都要拿到朝堂上來大做文章。”
那禦史一聽,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
接著,朱元璋又走到楚蘭心麵前,看著她鎮定自若的模樣,心中暗自讚賞。
他轉過身,對著滿朝文武說道:“至於此女子,名為楚蘭心,同樣是有經天緯地之才,朕問你們,我大明開國,靠的是什麽?”
大臣們頓時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作答,整個朝堂陷入一片寂靜之中。
朱元璋提高音量,道:“靠的是能臣猛將,靠的是心懷天下、有真才實學之人!”
“如今楚蘭心雖為女子,但她既有能力,又有報效朝廷之心,為何不能為官?”
“祖宗規矩是要遵守,但祖宗也希望我大明江山穩固,百姓安居樂業。”
“若一味守著舊規矩,錯過良才,才是真正對不起祖宗!”
朱元璋言辭犀利,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然,目光一一掃過那些麵露猶豫、欲言又止的大臣,擲地有聲地宣布。
“朕意已決,李奧和楚蘭心入職給事中一事,特許他二人上朝時坐著辦公。”
“朝堂上的一字一句,他們都會記錄下來,此事就此定下,不得再有異議!”
言罷,他神色一凜,語氣森然:“今後再有拿這種事來彈劾的,休怪朕不客氣!”
大臣們見朱元璋態度如此堅決,與李奧相識的徐達幾人反應迅速,立刻帶頭,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那名彈劾的禦史也隻能無奈地叩頭謝罪。
李奧心中都鬆了一口氣,趁著眾人的注意力都在朱元璋身上,偷偷對著朱標和徐達幾人點讚。
隨後又用手機偷偷拍下彈劾自己的禦史,在微信上記錄下,“這個吊毛第一天就彈劾我,就因為我坐的比老朱快了點。”
朱元璋重新回到龍椅上,恢複了往日的威嚴,道:“繼續奏事。”
早朝有條不紊地繼續進行著,大臣們依次出列,開始詳細匯報各地的事務,從糧食收成到地方治安,事無巨細。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神色威嚴,認真聆聽著每一項匯報,不時給出幾句簡潔有力的指示。
而李奧則靜靜地坐在一旁,目光在大臣們身上流轉,仔細觀察著這古代朝堂的運作。
楚蘭心則全神貫注,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認真記錄著朝堂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
待大臣們將各類事務一一匯報完畢,朱元璋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問道:“可還有事要奏?”
朝堂內一片寂靜,眾人皆沉默不語。
朱元璋神色平靜,目光緩緩地從每一位大臣身上掃過,不緊不慢道:“那咱來宣布個事,往後常朝改為三日一朝。”
此言一出,原本安靜的朝堂頓時泛起一陣輕微的騷動,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低聲的議論聲此起彼伏。
有的大臣臉上瞬間露出驚訝之色,顯然對這突如其來的決定毫無心理準備;有的則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暗自揣摩著皇帝此舉背後的深意。
李善長站在群臣前列,微微欠身,恭敬地說道:“陛下,常朝之製對於朝廷政務的順暢運行至關重要。”
“如今驟然改為三日一朝,臣等心中不免疑惑,不知陛下做出此決定有何考量?還望陛下能明示,以解臣等心中之惑。”
朱元璋微微靠在龍椅之上,緩緩道:“如今我大明曆經多年的勵精圖治,諸事漸入正軌,各項政務大多已有既定的流程和處理方式。”
“頻繁上朝,固然能及時處理事務,但也耗費了諸位愛卿不少精力。”
“改為三日一朝,一方麵能讓大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專注於各自衙門的具體事務,提高辦事效率。”
“另一方麵,也能讓咱有更多時間深入思考關乎國家興衰的大事,以便做出更周全的決策,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劉伯溫微微點頭,上前一步,道:“陛下聖明。”
“如此安排,一來可讓臣等有更充裕的時間梳理政務,確保各項事務有條不紊地推進。以往朝會頻繁,諸多事務處理起來難免倉促,如今有了更多時間,臣等便能將事務謀劃得更加周全。”
“二來陛下也能有更多時間斟酌決策,權衡利弊,實乃兩全之策。”
其他大臣見劉伯溫率先表態支持,思索一番後,也覺得此舉似乎並無不妥,紛紛隨聲附和。
朱元璋見眾人並無異議,便隨之宣布退朝。
朝會一結束,楚蘭心手腳麻利地收起電腦,急忙朝著朱元璋離開的方向追去。
而李奧則與武將徐達等人,以及劉伯溫、宋濂一同走出奉天殿。
徐達笑著伸出胳膊,親昵地摟住李奧的肩膀:“小李,啥時候去你那邊,可得給我帶些牛肉來,娘的,在這邊,想隨便吃牛肉都沒什麽機會。”
湯和、藍玉、李文忠三人聽到李奧能搞來牛肉,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藍玉急忙問道:“李大人,可是從現代帶來的牛肉?”
湯和敲了下藍玉的頭,笑罵道:“你這憨貨,李大人自有他的門道,哪能隨便透露,咱就隻管跟著李大人有肉吃就行,問那麽多幹啥!”
這時,李文忠也跟著說道:“那李大人可否從現代帶些士力架和紅牛?”
眾人一聽,哄笑起來。
李奧也跟著笑了笑,豪爽道:“各位將軍放心,改天我就給大家弄些牛肉來,士力架和紅牛也不會少的。”
眾人又興致勃勃地談笑了片刻。
劉伯溫提醒道:“都別在此閑聊了,想必陛下等著我等呢,咱們還是別耽擱了。”
徐達連忙附和:“對對對,你們三個該幹嘛幹嘛去,我們還有要事去找陛下商談呢。”
說著,伸手指向湯和、藍玉、李文忠三人。
這三人雖意猶未盡,還想再多聊幾句,但也知道劉伯溫與徐達身負要務,耽誤不得。
於是紛紛點頭,一臉笑意地與李奧揮手作別,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