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永壽宮
皇後別跑,尋夢三生全為卿 作者:鴻漸於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翎也瞧清楚了。
除皇上與太上皇外,有權調度塗氏宗家祝師的隻有塗氏宗主與現今的塗太後。
向塗氏借用祝師,不可能為了普通的祭祖。
“嗬。”
鷹王看來興致昂揚。
關翎不似他那般事不關己,一看出太後參與其中,後脖頸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她倒不是意外,而是嫌麻煩。
水悅秋乃是水如鏡轉世的傳聞屢禁不止,塗太後一直對她心懷不滿。
皇後無法借葉士誠收拾她,餘下可找的罪名不太多。
兩人聯手過一次,不難聯手第二次。
關翎攥緊衣領,心緒煩亂。
適才鷹王所說的事仍占據著她的腦海,萬一太後現在來找她茬兒,她可想不出怎麽應付。
“去請皇上……”
她打算吩咐嬋月通稟皇上,鷹王勸阻住她。
“且慢。”
鷹王越氣定神閑,關翎越不明他的用意。
她死盯年輕王爺不放,鷹王低下頭朝她微笑。
“皇上現在來了,就看不到好戲了。”
他用手指比在唇間,示意主仆三人勿出聲,隨後輕擊了下雙掌。
亭外的聲音突然清晰起來。
不久,關翎領悟了鷹王的意思。
眾人擺好祭壇後不久,流水殿的庭院入口出現了幾抬華輦。
與赴宴的規定順序不同,北六宮的幾位貴人一同出現在了流水殿。
皇後下輦後,候在院門口的公公上前耳語了幾句,她嘴角隨即浮起一抹笑。
素月瞧見那抹笑容,突然想起什麽似的,緊走幾步,去推了推暖亭的大門。
門紋絲不動。
“王爺……”
鷹王一定知道什麽。
關翎用眼神詢問他,他仍是一臉笑意,示意她耐心。
元妃、成妃與李昭媛,隨皇後進了院子。
層層帷幔包圍的祭壇,令幾人困惑。
紅白交織的顏色,似吉非吉。
尤其一行人步入祭壇中心後,看見供桌上未放靈牌未書尊號,而是擺了一隻人偶。
“這是做什麽?”
成妃首先發問。
“臣妾沒見過這麽祭祖的。”
她環顧四周,看到了塗家的祝師。
“莫非今天開壇做法,為的是其他?”
元妃與她一般疑惑,不似她問得那麽直白。
她掃了一眼插在祭壇周圍的招魂幡。
“殿下難不成想招來先祖魂魄,卜問凶吉?”
她的目光落在那隻人偶上。
“久聞天武流行以人偶代替屍祝。耳聞不如一見,果有此事?”
“本宮今日所循非天武的傳統。”
皇後倒是不因她們的疑問氣惱。
“兩位滿腹經綸,必定知曉當年兵主與黃帝戰於逐鹿,死傷無數。兵主為將陣亡士兵的屍骨運回家鄉,差人招魂,令屍骸隨符節而行。”
皇後微揚起頭,頗有幾分驕傲。
“世人知費氏以醫藥立身,實則幽冥之事上,先祖也非毫無建樹。”
關翎知曉趕屍的傳說,隻是從未將這件事與費氏聯係起來。
蘇檀說過費氏的手腕不止醫藥,假如費氏真有此等手腕,能穩穩占據杏林果然如其所說另有乾坤。
可是為何世間無人提起呢?
她困惑地抬臉望了眼鷹王。
鷹王側過臉,微微向她點了點頭。
“這麽說來也是。”
成妃點了點頭。
“能從閻王手裏搶命,有本事穿梭陰陽兩界也不奇怪。”
“啊。”
元妃如醍醐灌頂。
“臣妾隻道赤帝一脈以神農為醫藥始祖,殿下這麽一說,確實掌握回魂之術的反是兵主。”
“難怪陛下說過,赤帝一係最為重要的是蚩尤。”
李昭媛跟上了她們的步子。
皇後回頭瞥了她一眼,翹了下嘴角。
“我們幾人中,陛下見昭媛最多,最為寵愛你。昭媛日後取代水氏,專寵禦前也未可知。屆時,望昭媛多多提點。”
李昭媛驚得頭頂步搖一顫。
“殿下言重了。臣妾隻是與皇上不期而遇過幾次罷了。”
“不期而遇?”
費皇後不想與她為敵,也不願附和他人說些假作謙恭的客套話。
“我等好好待在宮裏,如何跟陛下不期而遇?……是不是皇上專程前往過昭媛的寢殿?”
李昭媛擅闖神木宮的事,暗地下早傳得人盡皆知。
太後假裝不知不予追究,餘人也不願自討沒趣,因此沒人在太後麵前提這件事。
成妃與元妃當然知道皇後指什麽。
兩人閉緊了嘴,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那……不過是皇上一時興起罷了。”
誰也沒想到,李昭媛說出了令她們驚訝的話。
——無衣真的私下去見過李昭媛。
起居注上明明白白寫著皇上每晚宿於龍霄宮。
大婚多日來,無衣一步也沒跨進過北六宮。
費皇後以為其他幾人待遇與自己一樣。
她一心念著秦王,不在意皇上寵幸誰,然而皇上隱瞞其他人與李昭媛來往,不僅意味了李昭媛在他心裏地位特殊,而且害她得意洋洋嘲諷人不成反丟了臉。
她心下惱怒,很快想到皇上對水悅秋並不專情,重新樂出笑容。
“這麽說起來,真是恭喜昭媛了。”
李昭媛臉頰桃紅,麵露羞澀。
“皇上真是的……”
嬋月由牙縫擠出幾個字,鷹王豎起手指提醒她。
他們在暖亭說的話外麵人聽不見,不過自顧自說話漏了外間的動靜,就得不償失了。
關翎清楚記得史書上關於無衣與李昭媛的每一筆記載,可由於無衣的深情,總是不由自主寄望他軀殼裏的靈魂是自己所想之人。
這會兒她頭頂宛如被潑了一盆涼水——懷疑史書記載未必屬實的自己,實在是無聊至極。
她心頭沉重了片刻,斬斷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情愫,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反而清楚了。
因李昭媛的秘密說不出話的,不止是她。
成妃、元妃與其他人一樣,以為皇上跟水夫人情投意合,獨寵一人。
她們倆與水悅秋有幾分投緣,後宮鬥爭中不便偏袒她,想到有皇上庇護,倒也替她欣慰。
李昭媛的話讓她們生出幾分不平,不好當眾表現出擔憂,隻得沉默。
皇後豈不知她們倆的心思?
那日處罰水悅秋,兩宮雖無阻攔,後來幾次覲見,她提起那日的處罰,這兩人隻含糊其辭地蒙混,沒一次明確讚同過她。
看她們吃癟的模樣,皇後心下更是得意,待李昭媛也更熱情。
除皇上與太上皇外,有權調度塗氏宗家祝師的隻有塗氏宗主與現今的塗太後。
向塗氏借用祝師,不可能為了普通的祭祖。
“嗬。”
鷹王看來興致昂揚。
關翎不似他那般事不關己,一看出太後參與其中,後脖頸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她倒不是意外,而是嫌麻煩。
水悅秋乃是水如鏡轉世的傳聞屢禁不止,塗太後一直對她心懷不滿。
皇後無法借葉士誠收拾她,餘下可找的罪名不太多。
兩人聯手過一次,不難聯手第二次。
關翎攥緊衣領,心緒煩亂。
適才鷹王所說的事仍占據著她的腦海,萬一太後現在來找她茬兒,她可想不出怎麽應付。
“去請皇上……”
她打算吩咐嬋月通稟皇上,鷹王勸阻住她。
“且慢。”
鷹王越氣定神閑,關翎越不明他的用意。
她死盯年輕王爺不放,鷹王低下頭朝她微笑。
“皇上現在來了,就看不到好戲了。”
他用手指比在唇間,示意主仆三人勿出聲,隨後輕擊了下雙掌。
亭外的聲音突然清晰起來。
不久,關翎領悟了鷹王的意思。
眾人擺好祭壇後不久,流水殿的庭院入口出現了幾抬華輦。
與赴宴的規定順序不同,北六宮的幾位貴人一同出現在了流水殿。
皇後下輦後,候在院門口的公公上前耳語了幾句,她嘴角隨即浮起一抹笑。
素月瞧見那抹笑容,突然想起什麽似的,緊走幾步,去推了推暖亭的大門。
門紋絲不動。
“王爺……”
鷹王一定知道什麽。
關翎用眼神詢問他,他仍是一臉笑意,示意她耐心。
元妃、成妃與李昭媛,隨皇後進了院子。
層層帷幔包圍的祭壇,令幾人困惑。
紅白交織的顏色,似吉非吉。
尤其一行人步入祭壇中心後,看見供桌上未放靈牌未書尊號,而是擺了一隻人偶。
“這是做什麽?”
成妃首先發問。
“臣妾沒見過這麽祭祖的。”
她環顧四周,看到了塗家的祝師。
“莫非今天開壇做法,為的是其他?”
元妃與她一般疑惑,不似她問得那麽直白。
她掃了一眼插在祭壇周圍的招魂幡。
“殿下難不成想招來先祖魂魄,卜問凶吉?”
她的目光落在那隻人偶上。
“久聞天武流行以人偶代替屍祝。耳聞不如一見,果有此事?”
“本宮今日所循非天武的傳統。”
皇後倒是不因她們的疑問氣惱。
“兩位滿腹經綸,必定知曉當年兵主與黃帝戰於逐鹿,死傷無數。兵主為將陣亡士兵的屍骨運回家鄉,差人招魂,令屍骸隨符節而行。”
皇後微揚起頭,頗有幾分驕傲。
“世人知費氏以醫藥立身,實則幽冥之事上,先祖也非毫無建樹。”
關翎知曉趕屍的傳說,隻是從未將這件事與費氏聯係起來。
蘇檀說過費氏的手腕不止醫藥,假如費氏真有此等手腕,能穩穩占據杏林果然如其所說另有乾坤。
可是為何世間無人提起呢?
她困惑地抬臉望了眼鷹王。
鷹王側過臉,微微向她點了點頭。
“這麽說來也是。”
成妃點了點頭。
“能從閻王手裏搶命,有本事穿梭陰陽兩界也不奇怪。”
“啊。”
元妃如醍醐灌頂。
“臣妾隻道赤帝一脈以神農為醫藥始祖,殿下這麽一說,確實掌握回魂之術的反是兵主。”
“難怪陛下說過,赤帝一係最為重要的是蚩尤。”
李昭媛跟上了她們的步子。
皇後回頭瞥了她一眼,翹了下嘴角。
“我們幾人中,陛下見昭媛最多,最為寵愛你。昭媛日後取代水氏,專寵禦前也未可知。屆時,望昭媛多多提點。”
李昭媛驚得頭頂步搖一顫。
“殿下言重了。臣妾隻是與皇上不期而遇過幾次罷了。”
“不期而遇?”
費皇後不想與她為敵,也不願附和他人說些假作謙恭的客套話。
“我等好好待在宮裏,如何跟陛下不期而遇?……是不是皇上專程前往過昭媛的寢殿?”
李昭媛擅闖神木宮的事,暗地下早傳得人盡皆知。
太後假裝不知不予追究,餘人也不願自討沒趣,因此沒人在太後麵前提這件事。
成妃與元妃當然知道皇後指什麽。
兩人閉緊了嘴,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那……不過是皇上一時興起罷了。”
誰也沒想到,李昭媛說出了令她們驚訝的話。
——無衣真的私下去見過李昭媛。
起居注上明明白白寫著皇上每晚宿於龍霄宮。
大婚多日來,無衣一步也沒跨進過北六宮。
費皇後以為其他幾人待遇與自己一樣。
她一心念著秦王,不在意皇上寵幸誰,然而皇上隱瞞其他人與李昭媛來往,不僅意味了李昭媛在他心裏地位特殊,而且害她得意洋洋嘲諷人不成反丟了臉。
她心下惱怒,很快想到皇上對水悅秋並不專情,重新樂出笑容。
“這麽說起來,真是恭喜昭媛了。”
李昭媛臉頰桃紅,麵露羞澀。
“皇上真是的……”
嬋月由牙縫擠出幾個字,鷹王豎起手指提醒她。
他們在暖亭說的話外麵人聽不見,不過自顧自說話漏了外間的動靜,就得不償失了。
關翎清楚記得史書上關於無衣與李昭媛的每一筆記載,可由於無衣的深情,總是不由自主寄望他軀殼裏的靈魂是自己所想之人。
這會兒她頭頂宛如被潑了一盆涼水——懷疑史書記載未必屬實的自己,實在是無聊至極。
她心頭沉重了片刻,斬斷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情愫,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反而清楚了。
因李昭媛的秘密說不出話的,不止是她。
成妃、元妃與其他人一樣,以為皇上跟水夫人情投意合,獨寵一人。
她們倆與水悅秋有幾分投緣,後宮鬥爭中不便偏袒她,想到有皇上庇護,倒也替她欣慰。
李昭媛的話讓她們生出幾分不平,不好當眾表現出擔憂,隻得沉默。
皇後豈不知她們倆的心思?
那日處罰水悅秋,兩宮雖無阻攔,後來幾次覲見,她提起那日的處罰,這兩人隻含糊其辭地蒙混,沒一次明確讚同過她。
看她們吃癟的模樣,皇後心下更是得意,待李昭媛也更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