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帝女
皇後別跑,尋夢三生全為卿 作者:鴻漸於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傳說黃帝與蚩尤大戰時,風伯雨師助紂為虐,天降豪雨。黃帝不得已派他的女兒,身份尊貴的公主‘妭’前往戰場。”
依《山海經》記載,那是位身披青衣的女子,所在的地方永不下雨。
關翎沒有回答鷹王的話,戒備地看著他。
鷹王自顧自說了下去。
“戰爭結束後,不知什麽緣故,那位公主沒有回歸天庭。由於她所過之處必定幹旱,黃帝不得已將她安置到了赤水之北。”
然後有人在那裏見到了她,那時她成了禿頂坦身的惡鬼。
“後世推測,她神力耗盡,無法回歸天上。可若是神力耗盡,怎能使經過的地方大旱?”
往下鷹王的話讓關翎不寒而栗。
“她在戰爭結束後假如依然是神明,又怎會在他人眼裏成為惡鬼?”
“她戰死了?”
嬋月小聲地插了句嘴,素月立即用眼瞪她。
鷹王沒有責怪,反而認真地問她。
“蚩尤的部下戰死後,蚩尤哪怕用趕屍的方式都要把他們帶回故鄉。黃帝的親生女兒死了,為何將她趕到赤水以北,任她淪為惡鬼,被人評頭論足?”
嬋月答不出來。
她在太平無波的太子府長大,哪兒琢磨過那麽複雜的事?
“北地為了驅逐魃常偷偷使用火祭以及沉祭,用年輕貌美的女子代替妭,活活燒死或者沉入河裏。”
鷹王繼續抬頭與水夫人說話。
一提起人祭,關翎厭惡地蹙起眉心。
鷹王似乎料到她會這副表情,握拳掩住嘴角笑了下,接著恢複正色。
“假如真當她天帝之女,縱使擔心她帶來旱情,怎會以恐嚇的方式驅逐?”
關翎領悟到了鷹王的意思。
普通人祭殺死貌美女子,是用以敬獻祖先與神靈。
而關於魃的祭祀,是直接以人替代她反複承受殺戮。
這種祭祀毫無敬意,非向神明祈福所用的手法。
在祭祀者眼中,“妭”顯然不是神明。
“所以王爺的意思是……她在前往赤水前並非死了,而是成了女妖?”
由女神墮落為妖女,這樣的故事關翎不是第一次聽說。
“她助戰黃帝,乃是有功之臣,為什麽……”
“如何成為的有功之臣?”
鷹王的笑容突地陰冷,嚇了關翎一跳。
“她原本是嬌貴的天女,所有作為不過是使自己居住的一方之地萬裏無雲。一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女子,有能力打敗蚩尤手下悍將?”
他沉默了片刻,輕輕說了句。
“夫人以為一名帶來幹旱的惡鬼,為何害怕火祭與沉祭?”
關翎腦袋裏鍾鼓齊鳴,冷汗節節爬上後背。
她一手按住榻沿,努力隱藏身體的顫抖。
《艾拉斯遊記》提過類似的故事,有國王為了在海上航行,前往戰場,向天神獻祭了自己的女兒。
那是凡人的公主,即便真的成為人祭,死後的她也不會記得被殺死時的痛苦。
神明不同。
由神墮落為妖鬼隻是存在方式的改變,記憶不會經由輪回消失。
旱魃永遠記得自己經曆的一切,恐懼著舊時的記憶。
凡人的獻祭除了滿足個別人的惡毒心思,沒有任何意義。
神明有。
這使得被獻祭的神明無法選擇。
女妭除了四處逃竄,忍受他人的憎惡,又能如何呢?
“若華英國真的歸於虛無……”
鷹王打斷了她的思考。
“夫人以為如何?”
關翎嘴角抖了下。
“王爺玩笑。華英國覆滅乃天下人之不幸,我能以為如何?”
“不幸嗎?”
鷹王看了眼茶碗裏清澈的茶水。
“不愧是你會說的話。”
關翎不敢確定鷹王告知自己傳聞的用意。
他專心煮著茶,似乎與她閑聊隻為打發時間。
然而他所說的話,尾濟也不知曉。
許久以來,她煩惱著紀歸鴻與十一娘的前緣,忘了思索清源皇後與太祖的過往,經鷹王提醒,方意識到史書也好,傳說也好,太多語焉不詳之處。
“清源皇後是因元神破碎而死?”
她再度向鷹王確認。
他點了點頭。
“凡人有三寶,魂、魄、體。妖經常年修煉可得元丹,神明天生有元神。想必夫人也知道,神明與凡人不同, 魂魄可以脫離金身。那是以元神取代魂魄,控製肉身的結果。”
“元神碎了,魂魄便無法離體嗎?”
“何止如此?元神碎了,魂魄難聚集一處,時間久了,金身枯萎,即是神明寂滅之時。”
鷹王講得雲淡風輕。
嬋月與素月互視一眼——她們第一次聽說這些。
關翎在尾濟的蛋殼裏見過紙人幻影,自然而然以為清源皇後死於生產。
她不是沒有懷疑過健壯過凡人不知幾何的神明,怎會輕而易舉死於分娩,隻是無人質疑,這說法順理成章被默認了。
“金身沒有枯萎時……神明的魂魄……”
關翎欲追問,亭子外突然人頭攢動,一大群宮人湧進了流水殿的庭院。
這些人抬著桌椅,捧著香燭,扛著招魂幡,在庭院中央擺設法壇。
法壇的布置與尋常祭祖不一樣。
供桌上無有靈位,靈幡上無有字句。
四周除了結彩,沒有半個符字,全然看不出接引祭奠的是誰。
“娘娘,她們……”
素月掃了眼鷹王,欲言又止。
關翎移了下身子,想轉向牆邊,鷹王走到榻旁按住了她的肩膀。
“皇後知曉娘娘在此。”
他眼帶笑意。
可不是這個道理麽?
皇後找借口不告知水悅秋流水殿無法進入,為的是逼她候在暖亭。
這出戲必把她算計在內了。
“這……”
關翎不知該不該退出流水殿,用眼神詢問鷹王。
“夫人不如與本王一起看看皇後殿下安排的節目。”
擺設法壇的宮人退下,幾名身著祝師玄袍的男子緊接其後走進庭院。
依常理無皇命,三節以外日子男子不可隨意進入後宮。
得皇令者可以例外,假如是皇上以外的人頒下懿旨,則需佩戴麵簾,並在麵簾繡上發令者的紋章。
太醫為便於治療,可露出雙眼。
祝師必須在帽簷懸掛麵簾,遮住全臉。
這幾名祝師以玄布遮擋住臉,足見宣他們進宮的並非無衣。
“是永壽宮……”
素月告訴水夫人,她看到了玄布上的金印。
依《山海經》記載,那是位身披青衣的女子,所在的地方永不下雨。
關翎沒有回答鷹王的話,戒備地看著他。
鷹王自顧自說了下去。
“戰爭結束後,不知什麽緣故,那位公主沒有回歸天庭。由於她所過之處必定幹旱,黃帝不得已將她安置到了赤水之北。”
然後有人在那裏見到了她,那時她成了禿頂坦身的惡鬼。
“後世推測,她神力耗盡,無法回歸天上。可若是神力耗盡,怎能使經過的地方大旱?”
往下鷹王的話讓關翎不寒而栗。
“她在戰爭結束後假如依然是神明,又怎會在他人眼裏成為惡鬼?”
“她戰死了?”
嬋月小聲地插了句嘴,素月立即用眼瞪她。
鷹王沒有責怪,反而認真地問她。
“蚩尤的部下戰死後,蚩尤哪怕用趕屍的方式都要把他們帶回故鄉。黃帝的親生女兒死了,為何將她趕到赤水以北,任她淪為惡鬼,被人評頭論足?”
嬋月答不出來。
她在太平無波的太子府長大,哪兒琢磨過那麽複雜的事?
“北地為了驅逐魃常偷偷使用火祭以及沉祭,用年輕貌美的女子代替妭,活活燒死或者沉入河裏。”
鷹王繼續抬頭與水夫人說話。
一提起人祭,關翎厭惡地蹙起眉心。
鷹王似乎料到她會這副表情,握拳掩住嘴角笑了下,接著恢複正色。
“假如真當她天帝之女,縱使擔心她帶來旱情,怎會以恐嚇的方式驅逐?”
關翎領悟到了鷹王的意思。
普通人祭殺死貌美女子,是用以敬獻祖先與神靈。
而關於魃的祭祀,是直接以人替代她反複承受殺戮。
這種祭祀毫無敬意,非向神明祈福所用的手法。
在祭祀者眼中,“妭”顯然不是神明。
“所以王爺的意思是……她在前往赤水前並非死了,而是成了女妖?”
由女神墮落為妖女,這樣的故事關翎不是第一次聽說。
“她助戰黃帝,乃是有功之臣,為什麽……”
“如何成為的有功之臣?”
鷹王的笑容突地陰冷,嚇了關翎一跳。
“她原本是嬌貴的天女,所有作為不過是使自己居住的一方之地萬裏無雲。一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女子,有能力打敗蚩尤手下悍將?”
他沉默了片刻,輕輕說了句。
“夫人以為一名帶來幹旱的惡鬼,為何害怕火祭與沉祭?”
關翎腦袋裏鍾鼓齊鳴,冷汗節節爬上後背。
她一手按住榻沿,努力隱藏身體的顫抖。
《艾拉斯遊記》提過類似的故事,有國王為了在海上航行,前往戰場,向天神獻祭了自己的女兒。
那是凡人的公主,即便真的成為人祭,死後的她也不會記得被殺死時的痛苦。
神明不同。
由神墮落為妖鬼隻是存在方式的改變,記憶不會經由輪回消失。
旱魃永遠記得自己經曆的一切,恐懼著舊時的記憶。
凡人的獻祭除了滿足個別人的惡毒心思,沒有任何意義。
神明有。
這使得被獻祭的神明無法選擇。
女妭除了四處逃竄,忍受他人的憎惡,又能如何呢?
“若華英國真的歸於虛無……”
鷹王打斷了她的思考。
“夫人以為如何?”
關翎嘴角抖了下。
“王爺玩笑。華英國覆滅乃天下人之不幸,我能以為如何?”
“不幸嗎?”
鷹王看了眼茶碗裏清澈的茶水。
“不愧是你會說的話。”
關翎不敢確定鷹王告知自己傳聞的用意。
他專心煮著茶,似乎與她閑聊隻為打發時間。
然而他所說的話,尾濟也不知曉。
許久以來,她煩惱著紀歸鴻與十一娘的前緣,忘了思索清源皇後與太祖的過往,經鷹王提醒,方意識到史書也好,傳說也好,太多語焉不詳之處。
“清源皇後是因元神破碎而死?”
她再度向鷹王確認。
他點了點頭。
“凡人有三寶,魂、魄、體。妖經常年修煉可得元丹,神明天生有元神。想必夫人也知道,神明與凡人不同, 魂魄可以脫離金身。那是以元神取代魂魄,控製肉身的結果。”
“元神碎了,魂魄便無法離體嗎?”
“何止如此?元神碎了,魂魄難聚集一處,時間久了,金身枯萎,即是神明寂滅之時。”
鷹王講得雲淡風輕。
嬋月與素月互視一眼——她們第一次聽說這些。
關翎在尾濟的蛋殼裏見過紙人幻影,自然而然以為清源皇後死於生產。
她不是沒有懷疑過健壯過凡人不知幾何的神明,怎會輕而易舉死於分娩,隻是無人質疑,這說法順理成章被默認了。
“金身沒有枯萎時……神明的魂魄……”
關翎欲追問,亭子外突然人頭攢動,一大群宮人湧進了流水殿的庭院。
這些人抬著桌椅,捧著香燭,扛著招魂幡,在庭院中央擺設法壇。
法壇的布置與尋常祭祖不一樣。
供桌上無有靈位,靈幡上無有字句。
四周除了結彩,沒有半個符字,全然看不出接引祭奠的是誰。
“娘娘,她們……”
素月掃了眼鷹王,欲言又止。
關翎移了下身子,想轉向牆邊,鷹王走到榻旁按住了她的肩膀。
“皇後知曉娘娘在此。”
他眼帶笑意。
可不是這個道理麽?
皇後找借口不告知水悅秋流水殿無法進入,為的是逼她候在暖亭。
這出戲必把她算計在內了。
“這……”
關翎不知該不該退出流水殿,用眼神詢問鷹王。
“夫人不如與本王一起看看皇後殿下安排的節目。”
擺設法壇的宮人退下,幾名身著祝師玄袍的男子緊接其後走進庭院。
依常理無皇命,三節以外日子男子不可隨意進入後宮。
得皇令者可以例外,假如是皇上以外的人頒下懿旨,則需佩戴麵簾,並在麵簾繡上發令者的紋章。
太醫為便於治療,可露出雙眼。
祝師必須在帽簷懸掛麵簾,遮住全臉。
這幾名祝師以玄布遮擋住臉,足見宣他們進宮的並非無衣。
“是永壽宮……”
素月告訴水夫人,她看到了玄布上的金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