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昭文吏治建設(8)
直播公主一臉懵:聖君是我? 作者:越青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特別提一句,昭文時期也有為民辦實事項目。
朱宣伊要求縣、州、郡、中央各部門,根據各自職責,每年必須完成相應的為民辦實事項目。
這些項目來源於百姓提議,是百姓急難愁盼事件。
每年所選的項目、項目完成情況必須公示。】
“為民辦實事?甚好,甚好!”朱宣伊笑道,“善為國者,順民之意。為民辦實事,正是順民之意!”
薛澤若也覺得不錯:“陛下,可在京畿試行。”
工部尚書王鹽:“若是中央各部各寺,為民辦實事項目可著眼全國。如我工部,為民辦實事可以是一年內興修多少水利。”
朱宣伊:“便按兩位愛卿所言,請兩位愛卿共同理一個為民辦實事的章程。”
工部侍郎蔡素垂下腦袋,腹誹:又折騰……像以前一樣不好嗎?百姓可以提需求,他們是高興了,可我們這些當官的不就累了嗎?我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把事情全推給下屬做,萬一下屬做不完在那兒加班,不就是又一出加班血案、又一出田佑加班案?唉,王鹽認真,對工作抓得嚴,自從他當尚書,在工部工作是越來越難。
流淚!
又是懷念惠帝的一天!
【結合這個工作法,朱宣伊延續德行兼具的考核內容,確定了常考和滿考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結合上述工作法,綜核名實,做到賞罰分明、升遷合理。
所謂常考是每年一考核,相當於現在的年度考核;滿考是三年一考,因為官吏任期通常為三年,這個考核還分為常考分、綜合分,常考成績是滿考成績的一部分,滿考成績決定官員是升職、保持不變還是被降職。】
“不錯,平時成績也很重要。”國子監祭酒王展笑眯眯,他已經想好如何改善對學生的考核了。
平時也要努力!不能全靠期末臨時抱佛腳!
【此外,朱宣伊格外注重官員的地方工作經驗,多次要求官員走出府衙,輕車簡行,親近百姓,實地調查,深入了解民生疾苦。
偉人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朱宣伊要求官員深入民間調查,也有點像我們如今的下基層調查研究,不過我們執行得比較廣泛和深入。】
朱宣伊曾巡遊各方,她了解到,大胤有很多官員,他們成日坐在府衙官署,從沒親入田間了解春種秋收,也沒走進商鋪了解經營情況,以為足不出戶就可治理好轄區。
她深深明白,這樣是行不通的。
那位不知名的偉人說得對,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身為一方主官,必須要深入民間了解轄區社情民意,剖析存在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治理好一方。
朱宣伊想了想,懇切道:“諸卿是中央官員,相比地方官更為位高,切不可因居高而遠離萬家煙火。”
遠離百姓,背離民心,如果這樣,國朝還能走多遠呢?
百官若有所思,他們當然知道民和民心的重要性。
百姓平時如散沙,可一遇危難凝聚在一起時,就有傾覆天下的力量。
因為畏懼被這股力量傾覆,所以統治者會“仁民”“愛民”。
這種“仁愛”以實現長遠役使為目的,難免讓人覺得虛偽。
從青橘的隻言片語看,後世非常重視民心民生,這不僅僅是為了維持國家社會的長治久安,更是真心想讓每一個人過上好日子。
為民辦實事,不是虛言,不是表演,是真心實意。
後世對民的重視,遠超他們想象。在後世人的心裏,民是水嗎?
他們是水?還是……
天下的主人?!
想到這裏的官員,驚恐得下意識地看向皇帝陛下,發現她一副深思模樣。
陛下也同他們一樣,想到了那裏嗎?
如果人民是天下的主人,那皇帝算什麽?竊取人民財富的賊?
不、不!
這太大逆不道、太不可思議了!
青橘的聲音很快響起,想到深處之人強迫自己不要再想。
【好的,讓我們先梳理一下,截止目前,澄清吏治的八條措施,我已經說了文風改革、健全科舉、限製恩蔭、完善考核四項,還剩下合並州縣、機構改革、出台吏法、裁撤冗官這四項。】
易青軼心道:對比起來,好像出台吏法比較簡單。後世將法律分得很細,大胤是否也有效仿的必要?
【開明二年,宰相薛澤若上書,陳述天下州縣設置不合理之處;戶部尚書方知清上書,陳述部門機構職責多有重複,分工不清問題。
是年夏,朱宣伊多次召薛澤若、黎玄微、方知清、淩詠、陸逢秋議事,參加會議的還有王清然。】
學子甲、丙、丁不解:“為何皇太後參會?”
荷娘明白為什麽。
“小姐,我聽了青橘所講,認為治國與治家有共通之處。陛下令太後娘娘參會,與宰執之臣共商國政,是不是因為太後娘娘將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可以從旁提議?”
沈珈蘭頷首:“是,但不僅如此。王太後博學多才,在宮變之夜襄助今上, 其才其勇,朝堂上能有幾人堪比?”
【幾輪會議的成果即薛澤若提交給朱宣伊的《請裁冗疏》。
奏疏雖然是由被後世喻為“三改”總設計師的薛澤若提交,但實際上是朱宣伊、王清然、薛澤若、黎玄微、淩詠、陸逢秋七人智慧的結晶。
這份奏疏確定了合並州縣、精簡機構、裁撤冗官三大任務,明確試點先行、逐年推進的實施辦法。】
蔡素一如既往地腹誹:
試點先行又怎樣?政策實施向來因地製宜,這個地方實施得好,那個地方實施得不好。試點做得好,不代表具有可推廣性。哦天啊,我竟然在用天幕語言xx性!不,不要這樣說話,我不喜歡天幕!
蔡素有感,在原曆史,自己大概是因為被陛下認為庸碌無為而被貶。
他不服!
他哪裏庸碌無為!
難道他沒有在工作嗎?
難道他沒有認真嗎?
一份與右侍郎互通工作進展的百字常規簡報,他看了半個時辰,又坐到下屬身邊,他念、下屬執筆,改了十個字,還不夠謹慎、認真、細致嗎?
朱宣伊要求縣、州、郡、中央各部門,根據各自職責,每年必須完成相應的為民辦實事項目。
這些項目來源於百姓提議,是百姓急難愁盼事件。
每年所選的項目、項目完成情況必須公示。】
“為民辦實事?甚好,甚好!”朱宣伊笑道,“善為國者,順民之意。為民辦實事,正是順民之意!”
薛澤若也覺得不錯:“陛下,可在京畿試行。”
工部尚書王鹽:“若是中央各部各寺,為民辦實事項目可著眼全國。如我工部,為民辦實事可以是一年內興修多少水利。”
朱宣伊:“便按兩位愛卿所言,請兩位愛卿共同理一個為民辦實事的章程。”
工部侍郎蔡素垂下腦袋,腹誹:又折騰……像以前一樣不好嗎?百姓可以提需求,他們是高興了,可我們這些當官的不就累了嗎?我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把事情全推給下屬做,萬一下屬做不完在那兒加班,不就是又一出加班血案、又一出田佑加班案?唉,王鹽認真,對工作抓得嚴,自從他當尚書,在工部工作是越來越難。
流淚!
又是懷念惠帝的一天!
【結合這個工作法,朱宣伊延續德行兼具的考核內容,確定了常考和滿考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結合上述工作法,綜核名實,做到賞罰分明、升遷合理。
所謂常考是每年一考核,相當於現在的年度考核;滿考是三年一考,因為官吏任期通常為三年,這個考核還分為常考分、綜合分,常考成績是滿考成績的一部分,滿考成績決定官員是升職、保持不變還是被降職。】
“不錯,平時成績也很重要。”國子監祭酒王展笑眯眯,他已經想好如何改善對學生的考核了。
平時也要努力!不能全靠期末臨時抱佛腳!
【此外,朱宣伊格外注重官員的地方工作經驗,多次要求官員走出府衙,輕車簡行,親近百姓,實地調查,深入了解民生疾苦。
偉人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朱宣伊要求官員深入民間調查,也有點像我們如今的下基層調查研究,不過我們執行得比較廣泛和深入。】
朱宣伊曾巡遊各方,她了解到,大胤有很多官員,他們成日坐在府衙官署,從沒親入田間了解春種秋收,也沒走進商鋪了解經營情況,以為足不出戶就可治理好轄區。
她深深明白,這樣是行不通的。
那位不知名的偉人說得對,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身為一方主官,必須要深入民間了解轄區社情民意,剖析存在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治理好一方。
朱宣伊想了想,懇切道:“諸卿是中央官員,相比地方官更為位高,切不可因居高而遠離萬家煙火。”
遠離百姓,背離民心,如果這樣,國朝還能走多遠呢?
百官若有所思,他們當然知道民和民心的重要性。
百姓平時如散沙,可一遇危難凝聚在一起時,就有傾覆天下的力量。
因為畏懼被這股力量傾覆,所以統治者會“仁民”“愛民”。
這種“仁愛”以實現長遠役使為目的,難免讓人覺得虛偽。
從青橘的隻言片語看,後世非常重視民心民生,這不僅僅是為了維持國家社會的長治久安,更是真心想讓每一個人過上好日子。
為民辦實事,不是虛言,不是表演,是真心實意。
後世對民的重視,遠超他們想象。在後世人的心裏,民是水嗎?
他們是水?還是……
天下的主人?!
想到這裏的官員,驚恐得下意識地看向皇帝陛下,發現她一副深思模樣。
陛下也同他們一樣,想到了那裏嗎?
如果人民是天下的主人,那皇帝算什麽?竊取人民財富的賊?
不、不!
這太大逆不道、太不可思議了!
青橘的聲音很快響起,想到深處之人強迫自己不要再想。
【好的,讓我們先梳理一下,截止目前,澄清吏治的八條措施,我已經說了文風改革、健全科舉、限製恩蔭、完善考核四項,還剩下合並州縣、機構改革、出台吏法、裁撤冗官這四項。】
易青軼心道:對比起來,好像出台吏法比較簡單。後世將法律分得很細,大胤是否也有效仿的必要?
【開明二年,宰相薛澤若上書,陳述天下州縣設置不合理之處;戶部尚書方知清上書,陳述部門機構職責多有重複,分工不清問題。
是年夏,朱宣伊多次召薛澤若、黎玄微、方知清、淩詠、陸逢秋議事,參加會議的還有王清然。】
學子甲、丙、丁不解:“為何皇太後參會?”
荷娘明白為什麽。
“小姐,我聽了青橘所講,認為治國與治家有共通之處。陛下令太後娘娘參會,與宰執之臣共商國政,是不是因為太後娘娘將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可以從旁提議?”
沈珈蘭頷首:“是,但不僅如此。王太後博學多才,在宮變之夜襄助今上, 其才其勇,朝堂上能有幾人堪比?”
【幾輪會議的成果即薛澤若提交給朱宣伊的《請裁冗疏》。
奏疏雖然是由被後世喻為“三改”總設計師的薛澤若提交,但實際上是朱宣伊、王清然、薛澤若、黎玄微、淩詠、陸逢秋七人智慧的結晶。
這份奏疏確定了合並州縣、精簡機構、裁撤冗官三大任務,明確試點先行、逐年推進的實施辦法。】
蔡素一如既往地腹誹:
試點先行又怎樣?政策實施向來因地製宜,這個地方實施得好,那個地方實施得不好。試點做得好,不代表具有可推廣性。哦天啊,我竟然在用天幕語言xx性!不,不要這樣說話,我不喜歡天幕!
蔡素有感,在原曆史,自己大概是因為被陛下認為庸碌無為而被貶。
他不服!
他哪裏庸碌無為!
難道他沒有在工作嗎?
難道他沒有認真嗎?
一份與右侍郎互通工作進展的百字常規簡報,他看了半個時辰,又坐到下屬身邊,他念、下屬執筆,改了十個字,還不夠謹慎、認真、細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