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昭文吏治建設(9)
直播公主一臉懵:聖君是我? 作者:越青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明三年,朱宣伊正式開始改革的第一年,此時她的皇位比較穩固,但仍不敢大刀闊斧進行,因此,選擇試點較為保守。】
朱宣伊悄悄在心裏歎氣,略有些委屈無奈。
改革改的是現有體製,革的是相關人員的到手利益,她一個登基三年的女帝,哪裏敢大刀闊斧改革?
若不緩緩而行、徐徐圖之,這些老奸巨猾、老謀深算的臣子有的是辦法讓她寸步難行。
青橘總是大肆讚揚她,但她不是神,沒辦法一出手就大殺四方。
【在合並州縣方麵,她先選取3州10縣作為第一批試點,將這3個州、10個縣拆分融入其他州、縣。
她從吏部、戶部、禦史台以及未涉及改革的州、縣抽取官吏組成監察組,到涉改州縣指導、監察合並改革工作。
監察組還有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梳理合並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或者提出解決辦法。
合並州縣因為試點選取較少、工作謹慎小心,推開還算順利,開明四年秋就順利完成所有試點合並工作。】
薛澤若與老部下前吏部侍郎現刑部尚書淩詠交頭接耳:“試點看來可行。”
淩詠:“選取試點時還是要注意多樣性。”
戶部尚書方知清加入這場談話:“陛下抽調戶部官吏至試點州縣監察,必然是擔心地方在合並時理不清財產,薛相,合並財產處理此事還需有一個章程啊。”
禦史大夫任崢湊過來:“其中貪墨必少不了。”
所以要禦史台介入其中。
刑部侍郎陸逢秋建議:“刑部也應當加入監察組。”
同樣有司法功能的大理寺想上前又停住了腳步,欲言又止:大理寺已經不是從前的大理寺了!真的!讓我加入你們吧!
看見臣下如此積極幹活,朱宣伊非常滿意,心想,公費旅遊的事情可以提上來議一議了。
【同時,開明三年,朱宣伊命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厘清各自職責,率先合並、裁撤一批職責交錯、冗餘的機構,確定各機構名稱、職能以及官員數量——類似我們如今的三定方案。】
朱宣伊一錘定音:“這個三定方案,大胤也要有!”
薛澤若積極響應:“是!”
【大胤開國時,設立左相、右相,左右二相各司其職,相互監督、相互製衡,但以左相稍尊。
惠帝前期,左相陳亞淳企圖另立新帝的陰謀被粉碎,垂簾聽政的高太後為加大對朝政的把控力度,不再選立新左相,她的親信胡廣善成為唯一的宰相。
惠帝親政後沿襲此製,隻命一位宰相。
為了不讓相權傾軋到君權,惠帝選擇頻繁更換宰相,並適當加大六部尚書的權力,削減宰相的權力。
開明四年,朱宣伊設立中書省,以中書省長官、副長官為宰相,實際上恢複左右丞相製度,中書省長官稱為中書令、左相,中書省副長官即為右相。】
左右相製又回來啦?!
聽到這個消息,最高興的人就是劉斐然。
猶記得天幕第一期視頻《聖君背後的女人》便提到,他將於七年內官至宰相。
此前,他一直在想,前有薛澤若、陸逢秋、黎玄微、淩詠等人,自己是怎麽力壓他們成為宰相呢?
原來是恢複左右相製度!
原曆史,薛澤若早逝,陸逢秋在刺殺案受重傷,身體不好,極有可能病逝,黎玄微說不定也因病而逝。
這樣,他劉斐然拜相便極有可能!興許是和淩詠同朝為相。
一定是這樣!
高興之餘,劉斐然不免為陸逢秋傷心。
哀哉吾友陸郎!天妒英才,竟使君壽年不永!
【精簡機構從中央到地方分級逐步推進,中央層麵也是分批進行,穩中求進,進展同樣較為順利。
朱宣伊利用精簡機構的契機,開始裁撤冗官,可惜裁撤冗官卻沒有像精簡機構和合並州縣那樣順利。
因為,不管是精簡機構還是合並州縣,官吏們總還是有一個官職在,隻是換了工作的地方,可是裁撤冗官,是讓他們丟失飯碗。
需注意,官員並不是屬於被精簡掉的機構就會被裁撤,是否被裁還是取決於政績和平時考核情況。】
裁撤冗官牽涉到官僚集團的切身利益,向來非常難推進。
惠帝想起執政期間的裁冗風波,陷入回憶。
【當時,中央正式職官4000餘人,朱宣伊考慮到裁撤冗官的難度,因此依舊是分批次緩慢推進,第一批裁撤冗官300人。
裁冗名單確定後不久,便有500餘人聚眾請願,請求朝廷撤銷這道命令。
這裏有必要說一件舊事,惠帝年間,曾有一次裁撤冗官1200餘人,當時有500多名官吏聚眾鬧事,引起風波,使裁撤冗官之事一了了之。
官員們有此前鑒,遇到裁冗時再一次聚眾鬧事。
他們以“請”為名,衝擊宰相、吏部的辦公府衙以及薛澤若、黎玄微、淩詠的私宅,辱罵、投擲菜葉、石子甚至潑糞便汙水。
宰相薛澤若出麵安撫,被人用石子砸到腦袋;吏部尚書黎玄微被圍,推搡間被人捅了一刀……
群情沸騰,洛京一片混亂。】
“惠帝年間計劃裁1200餘人,500多人鬧事;朕計劃裁300人,竟也有500多人鬧事。”
沒有人在後麵推動,朱宣伊不信。
她勾起一抹冷笑,道:“他們以為這樣鬧事就可以達到目的?那寧王造反、陳方起義,這是更嚴重的鬧事,朕是不是要把天下拱手相讓?”
太極殿氣氛凝滯冷肅,群臣默然不敢語。
連惠帝都搖搖頭:“他們算錯了,伊伊不吃這套。”
孟文箬、蔡恬、蔡柏溪、裴嬋、沈珈蘭等人心道:陛下才不會慣著他們,等收拾吧!
【鬧事者不僅有這批要被裁的,還有覺得自己未來可能被裁的,也有被有心之人挑撥利用參加鬧事的官吏甚至偽裝成官吏的普通群眾。
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皇宮裏,當年,惠帝妥協了,朱宣伊會妥協嗎?
她當然不會!】
孟文箬、蔡恬、蔡柏溪、裴嬋、沈珈蘭等人笑了:果然如此!
就連朱宣伊,都在這片刻時間想出好幾種收拾這些不謀其職、隻知鬧事的冗官。
朱宣伊悄悄在心裏歎氣,略有些委屈無奈。
改革改的是現有體製,革的是相關人員的到手利益,她一個登基三年的女帝,哪裏敢大刀闊斧改革?
若不緩緩而行、徐徐圖之,這些老奸巨猾、老謀深算的臣子有的是辦法讓她寸步難行。
青橘總是大肆讚揚她,但她不是神,沒辦法一出手就大殺四方。
【在合並州縣方麵,她先選取3州10縣作為第一批試點,將這3個州、10個縣拆分融入其他州、縣。
她從吏部、戶部、禦史台以及未涉及改革的州、縣抽取官吏組成監察組,到涉改州縣指導、監察合並改革工作。
監察組還有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梳理合並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或者提出解決辦法。
合並州縣因為試點選取較少、工作謹慎小心,推開還算順利,開明四年秋就順利完成所有試點合並工作。】
薛澤若與老部下前吏部侍郎現刑部尚書淩詠交頭接耳:“試點看來可行。”
淩詠:“選取試點時還是要注意多樣性。”
戶部尚書方知清加入這場談話:“陛下抽調戶部官吏至試點州縣監察,必然是擔心地方在合並時理不清財產,薛相,合並財產處理此事還需有一個章程啊。”
禦史大夫任崢湊過來:“其中貪墨必少不了。”
所以要禦史台介入其中。
刑部侍郎陸逢秋建議:“刑部也應當加入監察組。”
同樣有司法功能的大理寺想上前又停住了腳步,欲言又止:大理寺已經不是從前的大理寺了!真的!讓我加入你們吧!
看見臣下如此積極幹活,朱宣伊非常滿意,心想,公費旅遊的事情可以提上來議一議了。
【同時,開明三年,朱宣伊命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厘清各自職責,率先合並、裁撤一批職責交錯、冗餘的機構,確定各機構名稱、職能以及官員數量——類似我們如今的三定方案。】
朱宣伊一錘定音:“這個三定方案,大胤也要有!”
薛澤若積極響應:“是!”
【大胤開國時,設立左相、右相,左右二相各司其職,相互監督、相互製衡,但以左相稍尊。
惠帝前期,左相陳亞淳企圖另立新帝的陰謀被粉碎,垂簾聽政的高太後為加大對朝政的把控力度,不再選立新左相,她的親信胡廣善成為唯一的宰相。
惠帝親政後沿襲此製,隻命一位宰相。
為了不讓相權傾軋到君權,惠帝選擇頻繁更換宰相,並適當加大六部尚書的權力,削減宰相的權力。
開明四年,朱宣伊設立中書省,以中書省長官、副長官為宰相,實際上恢複左右丞相製度,中書省長官稱為中書令、左相,中書省副長官即為右相。】
左右相製又回來啦?!
聽到這個消息,最高興的人就是劉斐然。
猶記得天幕第一期視頻《聖君背後的女人》便提到,他將於七年內官至宰相。
此前,他一直在想,前有薛澤若、陸逢秋、黎玄微、淩詠等人,自己是怎麽力壓他們成為宰相呢?
原來是恢複左右相製度!
原曆史,薛澤若早逝,陸逢秋在刺殺案受重傷,身體不好,極有可能病逝,黎玄微說不定也因病而逝。
這樣,他劉斐然拜相便極有可能!興許是和淩詠同朝為相。
一定是這樣!
高興之餘,劉斐然不免為陸逢秋傷心。
哀哉吾友陸郎!天妒英才,竟使君壽年不永!
【精簡機構從中央到地方分級逐步推進,中央層麵也是分批進行,穩中求進,進展同樣較為順利。
朱宣伊利用精簡機構的契機,開始裁撤冗官,可惜裁撤冗官卻沒有像精簡機構和合並州縣那樣順利。
因為,不管是精簡機構還是合並州縣,官吏們總還是有一個官職在,隻是換了工作的地方,可是裁撤冗官,是讓他們丟失飯碗。
需注意,官員並不是屬於被精簡掉的機構就會被裁撤,是否被裁還是取決於政績和平時考核情況。】
裁撤冗官牽涉到官僚集團的切身利益,向來非常難推進。
惠帝想起執政期間的裁冗風波,陷入回憶。
【當時,中央正式職官4000餘人,朱宣伊考慮到裁撤冗官的難度,因此依舊是分批次緩慢推進,第一批裁撤冗官300人。
裁冗名單確定後不久,便有500餘人聚眾請願,請求朝廷撤銷這道命令。
這裏有必要說一件舊事,惠帝年間,曾有一次裁撤冗官1200餘人,當時有500多名官吏聚眾鬧事,引起風波,使裁撤冗官之事一了了之。
官員們有此前鑒,遇到裁冗時再一次聚眾鬧事。
他們以“請”為名,衝擊宰相、吏部的辦公府衙以及薛澤若、黎玄微、淩詠的私宅,辱罵、投擲菜葉、石子甚至潑糞便汙水。
宰相薛澤若出麵安撫,被人用石子砸到腦袋;吏部尚書黎玄微被圍,推搡間被人捅了一刀……
群情沸騰,洛京一片混亂。】
“惠帝年間計劃裁1200餘人,500多人鬧事;朕計劃裁300人,竟也有500多人鬧事。”
沒有人在後麵推動,朱宣伊不信。
她勾起一抹冷笑,道:“他們以為這樣鬧事就可以達到目的?那寧王造反、陳方起義,這是更嚴重的鬧事,朕是不是要把天下拱手相讓?”
太極殿氣氛凝滯冷肅,群臣默然不敢語。
連惠帝都搖搖頭:“他們算錯了,伊伊不吃這套。”
孟文箬、蔡恬、蔡柏溪、裴嬋、沈珈蘭等人心道:陛下才不會慣著他們,等收拾吧!
【鬧事者不僅有這批要被裁的,還有覺得自己未來可能被裁的,也有被有心之人挑撥利用參加鬧事的官吏甚至偽裝成官吏的普通群眾。
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皇宮裏,當年,惠帝妥協了,朱宣伊會妥協嗎?
她當然不會!】
孟文箬、蔡恬、蔡柏溪、裴嬋、沈珈蘭等人笑了:果然如此!
就連朱宣伊,都在這片刻時間想出好幾種收拾這些不謀其職、隻知鬧事的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