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真的假的?


    釋雪庭說道:“契丹不會搞出兩次這種事情吧?”


    李從嘉依舊表示懷疑:“誰知道呢, 耶律z是個深井冰,估計他身邊的人也病的不輕, 再看看吧。”


    然而事實就是,這次耶律z……是真的死了。


    而且是被他身邊的近侍弄死的, 近侍們也是沒有選擇,之前耶律z幹了一件事情,他殺了兩個人,當然這不是重點,他每天要是不殺人才是奇怪,可是殺人之後還要將人挫骨揚灰,這是誰都受不了的, 今天死的是這兩個, 明天呢?


    耶律z瘋成這樣,從上到下都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不到萬不得已,這些契丹人真的是寧可去投奔別的部落, 都不會願意來投奔大唐的。


    然而別的部落也屬於契丹, 除非再往西,合計一下也就大唐還行。


    可有人能夠過來,更多的人是沒辦法離開契丹的,終於在忍無可忍之下,耶律z的近侍們合夥把耶律z給弄死了。


    當然契丹對外說的是耶律z暴斃,因為什麽暴斃都沒說,那幾個近侍有沒有弄死也沒說。


    耶律z這一死, 李從嘉還有些遺憾,耶律z越是瘋也是昏庸,對於大唐來說就越有好處,可是現在耶律z死了,也不知道上台的是誰。


    所有人都在關注契丹新君,李弘冀趁著契丹現在沒有皇帝,實實在在的偷襲了幾次,對麵根本不敢派兵出來打,都是在守城,因為沒人知道誰會順利登上皇位,現在就是少做少錯,至少不能讓新君登基之後有明顯的借口收拾他們。


    到時候就算新君看他們不順眼也隻能是一點點讓他們退居幕後,命還是能保住的。


    當然前提是新君不是像耶律z一樣的瘋子。


    事實上誰也不想再來一個喜歡殺人的皇帝。


    大唐這邊就連內閣都在討論契丹誰會繼位,李從嘉沒有參與討論,隻是在抱著腦袋仔細想到底是誰繼位的。


    雖然中原這邊的曆史已經被他蝴蝶的沒辦法看,但是契丹……契丹應該沒有蝴蝶的太厲害吧,耶律z去世的年份或許不太對,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而且有能力繼位的就那麽幾個,應該跟曆史上沒什麽區別。


    而曆史上繼承皇位的是遼太宗的次子耶律賢,李從嘉想到這一點之後,轉頭問釋雪庭:“你說,我們能幹預契丹新君人選嗎?”


    釋雪庭問道:“你想讓誰繼位?”


    李從嘉略有些猶豫,先知這種事情就算最親近的人也最好不要說出來,他想了一下才說道:“契丹的新君越是昏庸,對我們而言豈不是越好?”


    釋雪庭有些吃驚:“你真的想要打下契丹嗎?”


    李從嘉仔細想了想,還真有些猶豫:“這個吧……也不是很想,隻是想把燕雲十六州拿回來,這就跟契丹有衝突,說不定就……”


    釋雪庭淡定說道:“現在燕雲十六州也不是在契丹手裏,或者說不是全部在契丹手裏,你急什麽?放任龐謙做大,到時候再打龐謙總比打契丹容易。”


    李從嘉說道:“難道龐謙想不到這一點嗎?”


    釋雪庭解釋道:“龐謙唯一不能確定的大概就是你對燕雲十六州的執著,之前我與他相識的時候也曾論政,他的看法是大唐首先要拿下的應該是北周和南周,燕雲十六州都要往後放放,而到那個時候,說不定他已經站穩腳跟,就算是大唐也未必能夠輕易拿下,畢竟燕雲十六州的地形還是有優勢的。”


    李從嘉挑了挑眉:“他還真想錯了,北周和南周就這樣了,除非他們能夠出來一個十分英明的君主,不過就就算再怎麽英明,各種限製在那裏,如今大唐已經步入平穩階段,最近我們沒著急打他們,主要是想要休養生息,再這樣下去,估計老百姓先撐不住了。”


    釋雪庭點頭說道:“所以就看你了。”


    李從嘉認真思考半晌之後說道:“開會吧,不要隻聽我的,我本來就不怎麽會打仗你也知道。”


    釋雪庭聽了之後忍不住就想笑,在這樣的亂世之中,基本上隻有手上有兵的人才能夠登臨帝位,而手上有兵卻不會打仗的,估計他們家這是頭一份。


    過了沒多久,契丹就選出了他們的新皇帝,李從嘉想要幹涉也幹涉不到,沒辦法,根本來不及布局也來不及安插人手,耶律z死的真是太突然,畢竟看他之前那活蹦亂跳的勁兒,李從嘉覺得他至少還能再作十年。


    結果萬萬沒想到,他就這麽把自己給作死了,李從嘉之前問釋雪庭也沒抱多大希望。


    如今契丹的新皇帝果然是耶律賢,李從嘉也隻能遺憾的將契丹放在計劃外,畢竟無論是耶律賢還是他的老婆蕭綽都不是耶律z那樣的瘋子。


    哦,現在蕭綽還不是耶律賢的老婆,畢竟耶律賢娶蕭綽,主要是蕭思溫為他繼位立下了汗馬功勞,耶律賢投桃報李,自然要娶他女兒。


    耶律賢的登基大典辦得十分快,人家皇帝死的突然,新君登基都那麽迅速,大唐這邊都已經喊了好幾年了,結果他們的王還隻是王,幾乎所有人都在用哀怨的眼神看著李從嘉。


    李從嘉被他們盯得受不了,隻好說道:“我不是都同意了嗎?是日子選的靠後,找我幹什麽?”


    內閣沒有被他轉移仇恨,誰都知道要不是大家堅持,李從嘉估計就又要以同時冊封皇後和太子節省時間的理由來推遲登基的時間。


    也不知道他們老大到底在想什麽,別人都迫不及待當皇帝,除非條件十分不允許,否則一旦時機成熟,所有人都會選擇登基,隻有他們的王,大家都要懷疑李從嘉是不是有登基恐懼症了。


    時間不緊不慢的走,李從嘉表示為了讓登基大典上好看一點,北周就拿下來吧,也為將來他們去打燕雲十六州打通道路,他可不想到時候運送糧食的車隊被北周打劫,雖然李繼勳也未必有這個膽子。


    李繼勳此時也在可惜耶律z的死亡,耶律z活著的時候,大唐忙著找契丹的麻煩,都沒有怎麽打他,當時李繼勳就把耶律z當成了他的貴人。


    現在耶律z死了,耶律賢登基之後也對大唐表現出了緩和的態度,兩國的關係一下子從劍拔弩張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那大唐的目標自然會轉移到他身上。


    李繼勳本來想要嚐試著求助契丹,畢竟耶律z之前發瘋拒絕他的投誠,現在耶律賢不至於也發瘋吧?


    然而事實就是,耶律賢的確不會發瘋,但耶律賢也不傻,看唐軍囤兵的地方就知道大唐對北周勢在必得。


    現在契丹內部已經一團亂,根本不適合繼續擴張,他現在整頓內務都來不及,因為一個北周跟大唐對上然後再打仗?


    耶律賢拒絕的比耶律z還徹底,李繼勳隻好心急火燎的再去找龐謙。


    然而此時龐謙也不想再跟李繼勳糾纏下去,之前龐謙被耶律z打的夠嗆,現在正趴在一邊苟延殘喘,耶律賢剛登基,諸多事務還沒有理順,所以對於燕雲十六州這邊也算是沒有時間搭理,龐謙巴不得趁著這個時間緩口氣,然後收拾一下內部那些反對勢力,也不因為一個北周跟大唐對上。


    更何況他們也真的打不過大唐啊,就那個武器,耶律z用了那麽多人都沒有研製出來,研製出來了穩定性也不行,直接將自己人都炸死,隻憑這一個,大唐的勝率就很高,再加上據說還有別的,不敢惹不敢惹啊。


    李繼勳這次是真的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他想了想,幹脆給石守信寫了降書!


    石守信收到的時候想死的心都有,他也沒啥雄心壯誌,隻希望李從嘉別太早打南周的主意,讓他多當兩年皇帝,可李繼勳這一搞,萬一唐王生氣了怎麽辦?連南周一起打了怎麽辦?


    石守信火速給大唐去了信,表示大唐跟北周的紛爭他不會理會。


    李繼勳恨鐵不成鋼,老子都要對你稱臣了,你怎麽就這麽慫了呢?當初跟老子爭地盤的時候,你不是挺能的嗎?


    石守信:對不起,寧可要神對手也不想要豬隊友啊。


    最主要的是,敵人太凶殘,精英怪就別試圖跟終極boss比了好嗎?


    李繼勳隻能含恨自己上,雖然他求這個求那個都沒人理他,但這也不代表北周好打下來,畢竟底子在那裏,李繼勳本人調兵遣將的能力,以及他手下的人的能力都是不錯的。


    再加上李弘冀帶著一群刷資曆鍍金的人去,打的也是有些艱難,到最後李弘冀都忍不住寫信給李從嘉吐槽:這些人自己沒本事還偏偏心比天高,以後一個都不能用!


    當然他吐槽的是一些中低級官員找關係塞進來的人,至於像是李弘冀、李景達以及趙匡胤他們送進去的人反而謙虛謹慎,跟著學到了不少東西。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李從嘉也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能夠快點打下來,誰特麽想要搞那麽長時間的拉鋸戰?當糧草不花錢的嗎?武器不花錢的嗎?


    李從嘉覺得李弘冀大概也不太好做,於是直接給李弘冀寫了手諭,手諭特別簡單粗暴:不聽話的人統統送回來,以後也不會再啟用。


    這個不會再啟用的意思就是,無論你老子是誰,這輩子你都隻能當個白身,想要當官,不好意思,皇帝的小本本上記錄著呢,尤其是這位皇帝還算年輕,比很多走關係塞進去的人年紀還小,想要打著熬死他好出頭的主意的人都要掂量一下彼此之間的年齡差。


    別說,李從嘉這一封手諭還是很管用的,那些人都知道李從嘉是個說話算話的狠人,一個一個都老實不少,之前暗搓搓覺得李弘冀是李從嘉兄長早晚被猜忌的人,一瞬間都宛如鵪鶉,再不敢說話――未來的皇帝都光明正大站在自己哥哥這一邊了,誰還敢想別的啊。


    李弘冀調兵遣將順暢許多,這一下子李繼勳就被打的夠嗆。


    李弘冀在跟李繼勳對戰的時候無數次派人遊說:你又贏不了,還不投降,負隅頑抗有意思嗎?


    李繼勳:對不起,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因為我特麽想活著啊,投降就真的要死了。


    李弘冀知道之後,想了想給李從嘉寫了封信問了一句:李繼勳能不死嗎?


    李從嘉直接把內閣眾人都召集起來說道:“我覺得……李繼勳還是可以留一條命的,你們說呢?”


    周宗立刻會意:“殿下為百姓計,舍個人恩怨,乃是天下臣民典範。”


    好樣的,老周,就知道你靠譜!


    李從嘉美滋滋地給李弘冀寫了封信:去招安李繼勳吧,告訴他,如果他肯投降,我就不殺他,哦,如果他能找到一個替罪羊那就更完美了。


    李弘冀和李從嘉之所以想要招安李繼勳,除了不想再繼續打下去,不想白白損失那麽多條人命之外,多少也有些惜才的心思,李繼勳當皇帝是不合格的,當個將軍卻十分不錯,打仗風格大開大合,倒是大唐這麽多將軍之中少有的那一種。


    至於李繼勳的人品,李從嘉現在也想開了,朝堂之上那麽多人,想要大家都白璧無瑕是不可能的,隻要有十分嚴重的人品問題,李從嘉也不想再去較真。


    李繼勳收到信的時候,還有些懷疑,隻不過在發現裏麵有李從嘉的手跡,以及李弘冀的暗示之後,他這才想明白:對啊,他完全可以找個替罪羊,就說韓家是別人派去行刺的,他根本毫不知情不就可以了?


    李繼勳手下也不是鐵板一塊,他想要找替罪羊也並不困難,隻不過在這之前他需要製造一些罪證才行,否則他空口白牙就汙蔑別人要行刺唐王,這也不好。


    李弘冀得到了李繼勳的答複,接下來就沒有再跟對方有過大的戰鬥,都是互相遊走,偶爾小範圍接觸一下,也盡量不少殺傷人命――這是李繼勳要求的,他不想讓他找的替罪羊提前發現不對,所以在這之前,大唐和北周還是要象征意義的打一打。


    李從嘉知道之後嘴角一抽:“他對北周的掌控也真夠差勁的,真要想找替罪羊,隨便抓一個不就是了?除非他想得罪的人能夠隨時推翻他的統治才需要這麽幹,不知道這個能人是誰哦。”


    過了沒兩天,李從嘉就知道那個人是誰了:一個名叫謝樺的人。


    此人文韜武略算不得出眾,名氣也不是很大,但是他在北周卻說話十分有用,因為他是謝家子弟。


    是的,就是那個世族謝家,雖然如今王謝兩家都已經式微,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實際上依舊能夠對很多地方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他們隻要亮出自己的身份,自然會有人高看一眼。


    謝樺在文治方麵也算有點本事,然而他吃虧在不會領兵,手下也沒多少兵,身邊又不像李從嘉一樣有釋雪庭這樣的超級外掛,所以當皇帝的不是他。


    俗話說得好,不想當皇帝的宰相不是好權臣,謝樺就一直想要取而代之,可李繼勳手上有兵啊,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也不是沒有道理。


    謝樺在李繼勳之前就一直想要跟大唐接觸,隻可惜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他原本不是周國的官員,是後來遊曆到此,李繼勳當了皇帝之後才把他提拔起來,那時候李繼勳也缺人啊,謝樺就把自己的一些兄弟全部喊了過來。


    謝家別的不提,文盲是沒有的,這樣的人才對於當時的李繼勳而言也十分重要,如果是李從嘉肯定會想過平衡一下自己和權臣之間的勢力對比,然而李繼勳腦子裏沒有這根弦!


    李繼勳將謝樺的兄弟都安排好了之後,過了一段時間發現有些政令不通,他的一些旨意根本連皇宮都出不了,就算出了執行力度也不大,他就知道出了問題,然而此時謝樺其勢已成,就算是李繼勳也隻能咬牙忍受,並且還要跟謝樺虛以逶迤。


    沒有一個君主能夠忍受被架空的感覺,尤其是李繼勳,他就想趁著這次機會借刀殺人,讓李從嘉幹掉謝樺,既除了眼中釘,又能保全自己性命,何樂不為?


    哪怕李繼勳知道就算殺了謝樺,等他投降之後也不可能再統治這裏,他也不想再看到謝樺這個人!


    李弘冀留了一個心眼,提前問了李繼勳他要坑誰,等知道之後就報告給了李從嘉。


    李從嘉派人一查不由得土包:“怪不得李繼勳整天投降,原來在北周他也沒多少實權!”


    釋雪庭卻說道:“這個謝樺看起來也算是有點本事,若是他們君臣二人但凡多些信任,北周就不是今天的北周。”


    李從嘉想了想,覺得他能走到今天還真是因為他跟釋雪庭都無比信任彼此,否則但凡他多些猜忌之心,釋雪庭多點野心,大唐也不是如今的大唐了。


    李從嘉忍不住湊過去親了親釋雪庭說道:“要不怎麽說我命好呢,身邊有個獨一無二的你。”


    釋雪庭這樣的幫手真的是千載難尋,朱棣雖然有一個道衍和尚,但是道衍和尚的本質就是個神棍,對朱棣本質上的幫助沒多少。


    而李從嘉沒有釋雪庭,這世上估計早就沒有這個人了。


    李從嘉越想越覺得自己運氣好。


    然後順口說了一句:“李繼勳看起來也就那樣,謝樺這人但凡換一個聰明一點的君主,他都混不到如今這個程度。”


    釋雪庭略有些意外:“怎麽說?”


    李從嘉詳細分析:“李繼勳都要用謝樺當投名狀了,可謝樺如今還一副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至少證明他對李繼勳身邊人的掌控力不足。而且李繼勳是智障嗎?他手上有兵啊,真的看不順眼直接幹掉就行了吧?手上有兵的人被文臣給治住了,我看他是腦子有病!”


    李從嘉說的十分有道理,然而釋雪庭忽然就想起了李從嘉當年最厲害的技能:烏鴉嘴。


    隻不過他這次把兩個人都吐槽了一遍,也不知道誰會中招。


    為此釋雪庭和其他內閣樞密院的人居然還打賭!看這次誰被李從嘉奶死!


    李從嘉:你們過分了啊,怎麽覺得我這地位比李繼勳也好不到哪裏呢。


    過了幾天之後,李繼勳告訴李弘冀萬事俱備,他現在已經開始寫降表了,順便跟李弘冀討價還價一番,無非就是想要趁著現在給自己爭取一些好處。


    有些東西李弘冀自己就能做主,所以就答應了,有些比如爵位他就做不了主,隻能交給李從嘉。


    李從嘉一想到又有好多封戶賦稅不再屬於自己就一邊肉疼一邊讓人準備給李繼勳封侯的聖旨。


    結果李繼勳的各種禮服常服還沒做完,李弘冀就傳來了消息:不用做啦,李繼勳已經掛了。


    眾人:似乎完全不意外呢。


    李繼勳是被謝樺買通了身邊侍從才弄死的,謝樺承諾李繼勳死,他登基絕不會向大唐投降。


    李從嘉知道之後忍不住吐槽:“他手上連兵都沒有,哪來的信心能夠順利登基?他問過手下那群將軍了嗎?”


    打賭贏了的釋雪庭默默又給謝樺下了一注。


    於是一個月過後,北周果然傳來了謝樺也掛了的消息,而且謝樺掛的方式無論是誰都沒想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長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長歌並收藏複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