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勳大概這輩子都沒想過他本來想用謝樺當投名狀, 結果卻被謝樺用來當投名狀,然後謝樺大概也沒想到, 他終於幹掉了頂頭上司正在思考是被招安還是自己抄家夥幹的時候……地震了!
真的是萬萬沒想到啊,大梁的一場大地震, 城內建築物直接倒塌了八成,唯一還算完整的就是皇宮!
然而謝樺倒黴就倒黴在,他還沒登基,典禮沒舉辦,他為了合乎禮儀,就沒住進皇宮,而是在自己家裏!
照理說謝樺的家建的也不錯, 用料都很結實, 結果也是邪了門,別的地方都還好,就他的房間塌了,直接把人給埋在了裏麵, 等挖出來的時候……已經麵目全非。
李從嘉知道之後目瞪口呆了半天, 然後才問道:“給謝樺建房子的人是跟他有仇嗎?就他的房間是豆腐渣工程?”
釋雪庭本來不理解豆腐渣工程的含義,但是想了想豆腐渣的樣子,就覺得李從嘉這也算是神比喻。
不過這件事情吧,釋雪庭總有一種命中注定的感覺,李繼勳有兵卻玩不過文臣,在彎彎繞繞上不行,謝樺爭權奪勢厲害, 但是手裏沒兵,然後還被地震搞死了。
李從嘉縱然一直不怎麽迷信,現在也覺得有點信了。
他想了想忽然喃喃自語說道:“總覺得今年當皇帝的都很危險啊。”
眾人:?????
“耶律z把自己作死了,李繼勳被手下幹掉了,謝樺……還沒當上皇帝就……我說要不……”
眾人異口同聲說道:“不行!”
李從嘉:……
他這次真的不是想要推時間啊,就是覺得這日子不吉利而已,為啥所有人都一副你別驢我的表情呢?
李從嘉表示心很累。
周宗等人看向釋雪庭,釋雪庭麵無表情的站在那裏,對於李從嘉登基這件事情他是比較無所謂的,反正早晚都要當皇帝,這些人著急,他又不急,每次都讓他來當救火隊員,還天天防備著他的光明教做大。
這些人真把他當佛祖?佛祖都不帶這麽好說話的!
周宗見釋雪庭裝死,隻好出賣了自家隊友――欽天監監正。
欽天監監正隻好站出來說道:“此前別國國君之亡多乃德行有虧,為上天所不容,殿下乃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怎是這等宵小之徒能夠比擬?”
簡單來說就是你別推辭啦,這是老天都在讓你當皇帝。
李從嘉十分震驚,這些人為了讓他當皇帝這還是臉都不要了嗎?那兩句是《五經通義》裏麵形容帝王封禪的!現在用到他身上,這尼瑪是要直接讓他封禪的節奏?
不過隻有他一個人震驚,欽天監監正的話讓其他人都十分讚同,表示就是這樣噠,你就老老實實等著當皇帝,別搞事了吧?
李從嘉沒想到自己隻是隨便一句話就讓大家反應這麽激烈,回去之後忍不住問了釋雪庭一句:“這到底是誰做皇帝啊?”
釋雪庭麵無表情說道:“這也就是你了,換一個人,估計下麵早有人受不了自己要上位的。”
李從嘉嘿嘿一笑:“他們不敢。”
當然不敢了,新招進來的士兵都特麽快要讓你給洗腦了,見天的讓人念叨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天大地大王最大,哦,以後就是皇帝最大,這樣的忠誠度誰敢造反?敢造反的……參考一下韓令坤吧,說實話韓令坤當時已經無限接近成功,然而……他遇上了李從嘉。
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李從嘉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計劃,看北周接下來到底要怎麽做,然後他才能想辦法應對,本來他是想要直接讓李弘冀開打的,然而後來通過各種渠道來的反饋信息,讓他忽然有點下不去手。
大梁現在的情況是真的慘,李從嘉不知道震級有多大,或者說這年代還沒有震級分類,也沒什麽人去研究地震,畢竟都認為這是凶兆,可是通過情報,李從嘉就知道這次的地震不會小於六級。
畢竟皇宮雖然沒有倒塌,但也都裂縫,而且隻是主體建築沒有塌,其他像是宮女宦官們住的地方,基本上都倒的差不多,死了一片人。
宮裏尚且如此,就不要說平民百姓 ,據說這一場大地震影響到的地方很多,死亡人數初步估算大概是要在十幾萬左右。
整個北周一共也就幾百萬人口,一下子死了十幾萬已經不算是小數目,而且還是初步預估,更準確的數字還沒出來,一般災難發生過後,還會因為各種別的原因導致死亡,尤其是這個年代,救災力度不夠,防疫措施也不夠,再加上現在是秋天,天氣還有些炎熱,很容易就疫病頻發。
李從嘉知道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者並不適合在這種時候心軟,可他就是覺得北周慘成這樣,群龍無首,老百姓們還新經曆了災禍,再去攻打北周,相當於在給老百姓加重壓力,他有點不忍心。
可是這樣的理由他也有點說不出口,整個大唐準備了那麽久,大家都摩拳擦掌的準備將北周拿下來,現在因為他心軟,讓大軍箭在弦上而不發?
這話李從嘉都說不出口!
所以之前在笑話過謝樺之後,他整個人就陷入一種莫名的焦慮狀態,打吧,感覺良心上過不去,不打吧,感覺良心上也過不去。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李從嘉才知道,雖然經過這麽多年,實際上他心軟的毛病還是沒怎麽改過。
李從嘉沒有把自己糾結的地方告訴釋雪庭,但是釋雪庭卻敏銳的察覺出了他的猶豫不決,等了幾天發現李從嘉沒有要說的意思,就幹脆開口詢問道:“你在猶豫什麽?”
李從嘉長歎一聲說道:“我忽然不太想打北周了。”
釋雪庭略有些意外:“為什麽?”
李從嘉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然後感慨道:“感覺還是太天真了,理智上告訴自己該怎麽做,實際上卻又……”
釋雪庭倒是馬上就理解了李從嘉的想法,實際上就算是他在知道北周如今的慘狀之後,也有些於心不忍,那無關乎國家之間的恩怨,隻是站在同為人族的立場上。
“把內閣大臣和樞密院諸位都喊過來吧,你怎麽想就怎麽說,這算不上天真,也沒什麽不好。”釋雪庭倒是覺得,到了如今李從嘉還能保有這一處內心的柔軟,總比變成一個為了權利野心不擇手段的人要好。
不過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釋雪庭或許就不會這麽喜歡李從嘉了。
沒有任何人的愛真的可以永恒,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改變,而到如今釋雪庭對李從嘉的感情沒有變淺,一直在加深,更多的是因為李從嘉一直都很清醒,知道他自己在做什麽。
李從嘉得到了釋雪庭的鼓勵,他對釋雪庭或許有一種盲從的心裏,總覺得釋雪庭都沒有反對的事情,那麽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所以他放心的將眾人都喊了過來,準備開個會。
眾人本來都在擔心他們家老大這次不會又是有什麽奇怪借口不想登基吧?
每天都擔心上司不肯登基的估計全世界也就隻有他們這些人了,想想也是心酸。
等聽了李從嘉的意思之後,眾人居然都鬆了口氣,不是拒絕登基就好,別的都好說。
李從嘉雖然覺得自己的心軟很不合時宜,不過其他人對這件事情的接受度還好,尤其是王溥,作為整個大唐唯一一個在道德上幾乎沒有瑕疵,心中也有著些許悲天憫人情懷的人,王溥對於李從嘉這個說法接受度很高。
他也覺得,現在大唐再繼續打北周,跟之前所說的報仇什麽的都已經無關,而是在壓榨百姓。
趙匡胤幹脆說道:“如今北周群龍無首,不如這時候勸降吧,降了一切都好說,不降那就不能怪我們了。”
這似乎是最好的方法,李從嘉仰頭想了想之後問道:“之前北周除了李繼勳以及謝樺,還有別的能拿出手的人嗎?”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居然都不知道怎麽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在李繼勳反叛自立為帝之後,北周原本的許多官員都離開了那裏,這些人或許在之前南北周要合二為一的政治交鋒之中並沒有落到下乘。
但是李繼勳上台之後就不好說了,當然表麵上這些人肯定是要表現出自己對造反之人的不屑。
這樣李繼勳手下都是依靠著他那些老兄弟在撐著,否則也不會讓謝樺趁機而入,如果不是這次李繼勳將謝樺退到了前台,李從嘉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謝樺這個人是誰!
李從嘉見大家都沒有回答的意思,幹脆說道:“既然如此,估計此時他們也沒時間回應要不要投降這件事情,幹脆就讓阿兄帶著人去一城一縣的問吧,願意歸順大唐的,就算他們是大唐人,給他們登記造冊,以後就算北周再有什麽人站出來,這些地方也不屬於他們了。”
這個方法倒也行,雖然沒有人頭算功勞,但兵不血刃也算是最好的方式,而且隻要拿下那些地方,就都算這些人的功勳,還沒有什麽危險,挺好。
於是李弘冀就得到了這麽一個奇怪的命令,不過他也不笨,想想也知道了現在的情況,他意思意思的給北周發出了警告信號,然而北周這個時候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他就按照李從嘉所說,開始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走。
其實別的人都覺得李弘冀這一次應該很順利,然而實際上還真不怎麽順利,北周的地盤很大,被地震波及到的地方也是有限,李弘冀從北麵的邢州開始收複,這裏基本上沒怎麽受到影響,而這裏駐守城池的是李繼勳的鐵杆粉絲。
雖然李繼勳現在已經死了,但人家也想過過當皇帝的癮啊,甚至他還覺得大梁那裏亂成這樣,說不定他努力一下就能直接帶兵進京,拿下皇位!
在這個時候讓他投降大唐?門都沒有!
李弘冀也是有耐心,一連問了三遍:你確定不投降嗎?
對方回答的很硬氣:投降你母親。
這一句徹底點燃了李弘冀的怒火,真是許多年不出手,這些人就當他是軟柿子了?
於是本來以為很和平的收複工作,讓李弘冀硬是搞出了腥風血雨的既視感。
李從嘉目瞪口呆半天之後,對於過來報信且略有些忐忑的李仲寓問道:“你這是什麽表情?”
李仲寓如今現在也算是半大不小,皇家的孩子成熟的早,縱然他有李從嘉寵著,可是接觸的人多,給他灌輸的思想就多,他也就知道的越多。
李仲寓問道:“阿爹會罰伯父嗎?”
李從嘉挑眉:“誰跟你說的?”
李仲寓認真說道:“沒人跟我說,是我自己想的,之前阿爹不是說不想對北周用兵?”
李從嘉微微一笑將李仲寓抱到腿上說道:“並不是不想用兵,而是不想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但是顯然對方並沒有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你伯父做的沒有問題,說吧,誰讓你來問的?”
李仲寓吐了吐舌頭說道:“是伯父家的五郎擔心伯父會被罰,阿爹,你不要怪他好不好?”
李從嘉摸了摸他的頭說道:“不怪,他隻是擔心自己的父親而已,就是你們懂得還不夠多,還要繼續學習才好,很多事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以後你們慢慢會了解。”
北周的堅決抵抗不僅僅讓李弘冀意外,讓李從嘉也很意外,他本來以為北周現在情況應該很不好,但是顯然,這個不好也是分地方的,很多地方的刺史之類的正好就借著這個時候脫離北周掌控。
有的軍閥覺得自己實力足夠,就準備自立為王,有的軍閥琢磨著自己實力比較弱,就幹脆找人結盟,甚至還有人對龐謙俯首稱臣。
一時間偌大的北周四分五裂,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
對此李從嘉也是唏噓得很,不過既然北周不領情,他也不會聖母到對方不願意還要用愛感化,既然給臉不要臉,那麽對不起,我們就不給你們麵子了。
李從嘉直接給李弘冀了一道手諭讓他便宜行事,意思就是能用嘴就不用拳頭,能懷柔的就懷柔,不能的就直接揍,沒啥好說的。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李弘冀本來之前還有些放不開手腳,生怕自己做的過火惹李從嘉不高興,現在估計朝中很多人想要替代他,他當然是不想回去的。
現在李從嘉給了他這道手諭,李弘冀瞬間放心大膽的開始幹,他也將李從嘉的意思落實的很好,能夠說服對麵投降的,他就努力說服,不能說服的就直接打,幾天下來,邢州就直接落入了大唐的手中,而原本的邢州刺史……不好意思,你都帶上未來天子的母親了,那麽必須不能留。
李從嘉看著李弘冀的戰報微微一笑說道:“阿兄還真是能幹,通知內閣選一些人去接手邢州吧,我記得他當初走的時候,沒帶多少能夠直接上任的文官。”
事實上,根本就沒帶,畢竟能不能打下來還兩說,帶點文官過去是用來拖後腿的嗎?當然不能帶他們了。
而且打下來以後再讓人過去也是可以的。
然而就在內閣選人的時候,李弘冀又派人發來一封信。
李從嘉本來還在納悶,捷報剛剛發過來,有什麽事情不能一起發?或者在發捷報的時候,還沒有出事?可會出什麽事呢?難道邢州那邊有反複?
李從嘉趕忙拆開信,結果拆開之後看了一眼開頭就知道,邢州大概是沒有出問題,接著往下看之後,他才明白出問題的是契丹。
本來這件事情也不值得李弘冀專門給李從嘉寫一封信,可問題就在於,李弘冀在拿下邢州之後,又收留了小黃室韋這個部族!
而小黃室韋之所以會跑到大唐,則是因為他們已經反了契丹,表示自此跟契丹勢不兩立!
這讓李從嘉十分不解,之前耶律z在的時候,怎麽沒見小黃室韋反契丹?現在耶律賢上位了,小黃室韋反而跑了出來,這說明什麽?難道耶律賢比耶律z還神經病?
不應該啊,他記得耶律賢算是契丹少有的明君,他執政期間契丹出現過中興之相,可惜的是他身體不好,死得早,導致契丹的中興幾乎是曇花一現般的存在。
不管怎麽說,耶律賢也不像是會將手下人逼到造反的人。
小黃室韋造反之後發現打不過契丹,一轉頭就跑過來找李弘冀求庇護求投喂,並且甘願做大唐人,以後都不會再回契丹,大唐給他們安排到哪裏就是哪裏。
這樣的姿態不可謂不低了,李弘冀當時就很茫然,難道在大唐的生活比你們在契丹的生活還舒服嗎?
他想讓投降的,人家不投降,他壓根沒想過的,卻跑來找他,李弘冀隻能給李從嘉寫了信,信上的重點其實是:契丹已經派軍隊過來捉拿小黃室韋的人了,我們管嗎?
李從嘉無奈,管啊,怎麽能不管?你都把人收留下來了,擺明了就是要管了好嗎?
打契丹跟打如今的北周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北周那些軍閥在各方麵都沒有辦法跟李弘冀帶的軍隊比,但是契丹的話……他們不可能不知道李弘冀,所以派出來的將領應該不簡單,再加上物資充足的話……李從嘉決定再給李弘冀調送一批物資過去。
他想了想順便又讓楊新以個體商人的身份帶些糧食之類的去大梁,看能不能幫助一些人,不管怎麽說,能幫一個是一個吧。
李弘冀拿到物資之後,十分哈皮的轉頭就跟契丹軍掐了起來,結果一大照麵,對麵就被大唐的遠程火力給打懵了。
想契丹人一向擅長騎射,以往跟中原人打仗都是他們騎在馬上搞遠程打擊,弄的中原人無法回手,什麽時候變成了他們被中原人的遠程武器打的抱頭鼠竄?
是真的抱頭鼠竄,最坑爹的是就算跑也不一定能夠跑的過對方。
耶律賢比耶律z的好處在他比較正常,不那麽瘋也不那麽神經病,一看到事不可為,立刻就跟大唐議和,表示我們不打了,以後我們還是井水不犯河水,小黃室韋的事情我們不再追究,你們願意收留就收留吧。
李從嘉本來想要趁機跟耶律賢要點好處,畢竟他們算是戰勝國啊,怎麽能不要好處呢?結果被以釋雪庭為首的諸位大臣給打了回來:眼看就要登基大典了,你就別抽風了好嗎?
是的,馬上就要舉辦典禮,到了如今整個朝廷從上到下的想法就是:別出事,讓這個典禮順利完成比什麽都強,基本上各地都出在一種維?穩的狀態。
李從嘉十分遺憾地跟釋雪庭說道:“哎,我們打贏了哎,憑什麽不能要東西?”
釋雪庭麵無表情說道:“不要想那個了,這裏有楊新送回來的信,這個或許你更感興趣,看看吧。”
李從嘉接過來說道:“楊新最近過的怎麽樣?之前我讓他過去後來想想還是太危險了,萬一那裏有瘟疫怎麽辦?不管他說了什麽,等等你給他寫信,讓他趕緊回來,實在不行就留下幾個人,多給他們一些錢和藥材,當然盡量別讓自己人留在那裏了。”
釋雪庭微微一笑:“你看完再說吧。”
李從嘉挑了挑眉嘀咕了一句:“神神秘秘的。”
結果等他拆開信,讀完了之後,抬起頭就是一臉的茫然:“這……這是啥意思?”
真的是萬萬沒想到啊,大梁的一場大地震, 城內建築物直接倒塌了八成,唯一還算完整的就是皇宮!
然而謝樺倒黴就倒黴在,他還沒登基,典禮沒舉辦,他為了合乎禮儀,就沒住進皇宮,而是在自己家裏!
照理說謝樺的家建的也不錯, 用料都很結實, 結果也是邪了門,別的地方都還好,就他的房間塌了,直接把人給埋在了裏麵, 等挖出來的時候……已經麵目全非。
李從嘉知道之後目瞪口呆了半天, 然後才問道:“給謝樺建房子的人是跟他有仇嗎?就他的房間是豆腐渣工程?”
釋雪庭本來不理解豆腐渣工程的含義,但是想了想豆腐渣的樣子,就覺得李從嘉這也算是神比喻。
不過這件事情吧,釋雪庭總有一種命中注定的感覺,李繼勳有兵卻玩不過文臣,在彎彎繞繞上不行,謝樺爭權奪勢厲害, 但是手裏沒兵,然後還被地震搞死了。
李從嘉縱然一直不怎麽迷信,現在也覺得有點信了。
他想了想忽然喃喃自語說道:“總覺得今年當皇帝的都很危險啊。”
眾人:?????
“耶律z把自己作死了,李繼勳被手下幹掉了,謝樺……還沒當上皇帝就……我說要不……”
眾人異口同聲說道:“不行!”
李從嘉:……
他這次真的不是想要推時間啊,就是覺得這日子不吉利而已,為啥所有人都一副你別驢我的表情呢?
李從嘉表示心很累。
周宗等人看向釋雪庭,釋雪庭麵無表情的站在那裏,對於李從嘉登基這件事情他是比較無所謂的,反正早晚都要當皇帝,這些人著急,他又不急,每次都讓他來當救火隊員,還天天防備著他的光明教做大。
這些人真把他當佛祖?佛祖都不帶這麽好說話的!
周宗見釋雪庭裝死,隻好出賣了自家隊友――欽天監監正。
欽天監監正隻好站出來說道:“此前別國國君之亡多乃德行有虧,為上天所不容,殿下乃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怎是這等宵小之徒能夠比擬?”
簡單來說就是你別推辭啦,這是老天都在讓你當皇帝。
李從嘉十分震驚,這些人為了讓他當皇帝這還是臉都不要了嗎?那兩句是《五經通義》裏麵形容帝王封禪的!現在用到他身上,這尼瑪是要直接讓他封禪的節奏?
不過隻有他一個人震驚,欽天監監正的話讓其他人都十分讚同,表示就是這樣噠,你就老老實實等著當皇帝,別搞事了吧?
李從嘉沒想到自己隻是隨便一句話就讓大家反應這麽激烈,回去之後忍不住問了釋雪庭一句:“這到底是誰做皇帝啊?”
釋雪庭麵無表情說道:“這也就是你了,換一個人,估計下麵早有人受不了自己要上位的。”
李從嘉嘿嘿一笑:“他們不敢。”
當然不敢了,新招進來的士兵都特麽快要讓你給洗腦了,見天的讓人念叨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天大地大王最大,哦,以後就是皇帝最大,這樣的忠誠度誰敢造反?敢造反的……參考一下韓令坤吧,說實話韓令坤當時已經無限接近成功,然而……他遇上了李從嘉。
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李從嘉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計劃,看北周接下來到底要怎麽做,然後他才能想辦法應對,本來他是想要直接讓李弘冀開打的,然而後來通過各種渠道來的反饋信息,讓他忽然有點下不去手。
大梁現在的情況是真的慘,李從嘉不知道震級有多大,或者說這年代還沒有震級分類,也沒什麽人去研究地震,畢竟都認為這是凶兆,可是通過情報,李從嘉就知道這次的地震不會小於六級。
畢竟皇宮雖然沒有倒塌,但也都裂縫,而且隻是主體建築沒有塌,其他像是宮女宦官們住的地方,基本上都倒的差不多,死了一片人。
宮裏尚且如此,就不要說平民百姓 ,據說這一場大地震影響到的地方很多,死亡人數初步估算大概是要在十幾萬左右。
整個北周一共也就幾百萬人口,一下子死了十幾萬已經不算是小數目,而且還是初步預估,更準確的數字還沒出來,一般災難發生過後,還會因為各種別的原因導致死亡,尤其是這個年代,救災力度不夠,防疫措施也不夠,再加上現在是秋天,天氣還有些炎熱,很容易就疫病頻發。
李從嘉知道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者並不適合在這種時候心軟,可他就是覺得北周慘成這樣,群龍無首,老百姓們還新經曆了災禍,再去攻打北周,相當於在給老百姓加重壓力,他有點不忍心。
可是這樣的理由他也有點說不出口,整個大唐準備了那麽久,大家都摩拳擦掌的準備將北周拿下來,現在因為他心軟,讓大軍箭在弦上而不發?
這話李從嘉都說不出口!
所以之前在笑話過謝樺之後,他整個人就陷入一種莫名的焦慮狀態,打吧,感覺良心上過不去,不打吧,感覺良心上也過不去。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李從嘉才知道,雖然經過這麽多年,實際上他心軟的毛病還是沒怎麽改過。
李從嘉沒有把自己糾結的地方告訴釋雪庭,但是釋雪庭卻敏銳的察覺出了他的猶豫不決,等了幾天發現李從嘉沒有要說的意思,就幹脆開口詢問道:“你在猶豫什麽?”
李從嘉長歎一聲說道:“我忽然不太想打北周了。”
釋雪庭略有些意外:“為什麽?”
李從嘉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然後感慨道:“感覺還是太天真了,理智上告訴自己該怎麽做,實際上卻又……”
釋雪庭倒是馬上就理解了李從嘉的想法,實際上就算是他在知道北周如今的慘狀之後,也有些於心不忍,那無關乎國家之間的恩怨,隻是站在同為人族的立場上。
“把內閣大臣和樞密院諸位都喊過來吧,你怎麽想就怎麽說,這算不上天真,也沒什麽不好。”釋雪庭倒是覺得,到了如今李從嘉還能保有這一處內心的柔軟,總比變成一個為了權利野心不擇手段的人要好。
不過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釋雪庭或許就不會這麽喜歡李從嘉了。
沒有任何人的愛真的可以永恒,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改變,而到如今釋雪庭對李從嘉的感情沒有變淺,一直在加深,更多的是因為李從嘉一直都很清醒,知道他自己在做什麽。
李從嘉得到了釋雪庭的鼓勵,他對釋雪庭或許有一種盲從的心裏,總覺得釋雪庭都沒有反對的事情,那麽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所以他放心的將眾人都喊了過來,準備開個會。
眾人本來都在擔心他們家老大這次不會又是有什麽奇怪借口不想登基吧?
每天都擔心上司不肯登基的估計全世界也就隻有他們這些人了,想想也是心酸。
等聽了李從嘉的意思之後,眾人居然都鬆了口氣,不是拒絕登基就好,別的都好說。
李從嘉雖然覺得自己的心軟很不合時宜,不過其他人對這件事情的接受度還好,尤其是王溥,作為整個大唐唯一一個在道德上幾乎沒有瑕疵,心中也有著些許悲天憫人情懷的人,王溥對於李從嘉這個說法接受度很高。
他也覺得,現在大唐再繼續打北周,跟之前所說的報仇什麽的都已經無關,而是在壓榨百姓。
趙匡胤幹脆說道:“如今北周群龍無首,不如這時候勸降吧,降了一切都好說,不降那就不能怪我們了。”
這似乎是最好的方法,李從嘉仰頭想了想之後問道:“之前北周除了李繼勳以及謝樺,還有別的能拿出手的人嗎?”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居然都不知道怎麽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在李繼勳反叛自立為帝之後,北周原本的許多官員都離開了那裏,這些人或許在之前南北周要合二為一的政治交鋒之中並沒有落到下乘。
但是李繼勳上台之後就不好說了,當然表麵上這些人肯定是要表現出自己對造反之人的不屑。
這樣李繼勳手下都是依靠著他那些老兄弟在撐著,否則也不會讓謝樺趁機而入,如果不是這次李繼勳將謝樺退到了前台,李從嘉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謝樺這個人是誰!
李從嘉見大家都沒有回答的意思,幹脆說道:“既然如此,估計此時他們也沒時間回應要不要投降這件事情,幹脆就讓阿兄帶著人去一城一縣的問吧,願意歸順大唐的,就算他們是大唐人,給他們登記造冊,以後就算北周再有什麽人站出來,這些地方也不屬於他們了。”
這個方法倒也行,雖然沒有人頭算功勞,但兵不血刃也算是最好的方式,而且隻要拿下那些地方,就都算這些人的功勳,還沒有什麽危險,挺好。
於是李弘冀就得到了這麽一個奇怪的命令,不過他也不笨,想想也知道了現在的情況,他意思意思的給北周發出了警告信號,然而北周這個時候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他就按照李從嘉所說,開始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走。
其實別的人都覺得李弘冀這一次應該很順利,然而實際上還真不怎麽順利,北周的地盤很大,被地震波及到的地方也是有限,李弘冀從北麵的邢州開始收複,這裏基本上沒怎麽受到影響,而這裏駐守城池的是李繼勳的鐵杆粉絲。
雖然李繼勳現在已經死了,但人家也想過過當皇帝的癮啊,甚至他還覺得大梁那裏亂成這樣,說不定他努力一下就能直接帶兵進京,拿下皇位!
在這個時候讓他投降大唐?門都沒有!
李弘冀也是有耐心,一連問了三遍:你確定不投降嗎?
對方回答的很硬氣:投降你母親。
這一句徹底點燃了李弘冀的怒火,真是許多年不出手,這些人就當他是軟柿子了?
於是本來以為很和平的收複工作,讓李弘冀硬是搞出了腥風血雨的既視感。
李從嘉目瞪口呆半天之後,對於過來報信且略有些忐忑的李仲寓問道:“你這是什麽表情?”
李仲寓如今現在也算是半大不小,皇家的孩子成熟的早,縱然他有李從嘉寵著,可是接觸的人多,給他灌輸的思想就多,他也就知道的越多。
李仲寓問道:“阿爹會罰伯父嗎?”
李從嘉挑眉:“誰跟你說的?”
李仲寓認真說道:“沒人跟我說,是我自己想的,之前阿爹不是說不想對北周用兵?”
李從嘉微微一笑將李仲寓抱到腿上說道:“並不是不想用兵,而是不想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但是顯然對方並沒有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你伯父做的沒有問題,說吧,誰讓你來問的?”
李仲寓吐了吐舌頭說道:“是伯父家的五郎擔心伯父會被罰,阿爹,你不要怪他好不好?”
李從嘉摸了摸他的頭說道:“不怪,他隻是擔心自己的父親而已,就是你們懂得還不夠多,還要繼續學習才好,很多事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以後你們慢慢會了解。”
北周的堅決抵抗不僅僅讓李弘冀意外,讓李從嘉也很意外,他本來以為北周現在情況應該很不好,但是顯然,這個不好也是分地方的,很多地方的刺史之類的正好就借著這個時候脫離北周掌控。
有的軍閥覺得自己實力足夠,就準備自立為王,有的軍閥琢磨著自己實力比較弱,就幹脆找人結盟,甚至還有人對龐謙俯首稱臣。
一時間偌大的北周四分五裂,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
對此李從嘉也是唏噓得很,不過既然北周不領情,他也不會聖母到對方不願意還要用愛感化,既然給臉不要臉,那麽對不起,我們就不給你們麵子了。
李從嘉直接給李弘冀了一道手諭讓他便宜行事,意思就是能用嘴就不用拳頭,能懷柔的就懷柔,不能的就直接揍,沒啥好說的。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李弘冀本來之前還有些放不開手腳,生怕自己做的過火惹李從嘉不高興,現在估計朝中很多人想要替代他,他當然是不想回去的。
現在李從嘉給了他這道手諭,李弘冀瞬間放心大膽的開始幹,他也將李從嘉的意思落實的很好,能夠說服對麵投降的,他就努力說服,不能說服的就直接打,幾天下來,邢州就直接落入了大唐的手中,而原本的邢州刺史……不好意思,你都帶上未來天子的母親了,那麽必須不能留。
李從嘉看著李弘冀的戰報微微一笑說道:“阿兄還真是能幹,通知內閣選一些人去接手邢州吧,我記得他當初走的時候,沒帶多少能夠直接上任的文官。”
事實上,根本就沒帶,畢竟能不能打下來還兩說,帶點文官過去是用來拖後腿的嗎?當然不能帶他們了。
而且打下來以後再讓人過去也是可以的。
然而就在內閣選人的時候,李弘冀又派人發來一封信。
李從嘉本來還在納悶,捷報剛剛發過來,有什麽事情不能一起發?或者在發捷報的時候,還沒有出事?可會出什麽事呢?難道邢州那邊有反複?
李從嘉趕忙拆開信,結果拆開之後看了一眼開頭就知道,邢州大概是沒有出問題,接著往下看之後,他才明白出問題的是契丹。
本來這件事情也不值得李弘冀專門給李從嘉寫一封信,可問題就在於,李弘冀在拿下邢州之後,又收留了小黃室韋這個部族!
而小黃室韋之所以會跑到大唐,則是因為他們已經反了契丹,表示自此跟契丹勢不兩立!
這讓李從嘉十分不解,之前耶律z在的時候,怎麽沒見小黃室韋反契丹?現在耶律賢上位了,小黃室韋反而跑了出來,這說明什麽?難道耶律賢比耶律z還神經病?
不應該啊,他記得耶律賢算是契丹少有的明君,他執政期間契丹出現過中興之相,可惜的是他身體不好,死得早,導致契丹的中興幾乎是曇花一現般的存在。
不管怎麽說,耶律賢也不像是會將手下人逼到造反的人。
小黃室韋造反之後發現打不過契丹,一轉頭就跑過來找李弘冀求庇護求投喂,並且甘願做大唐人,以後都不會再回契丹,大唐給他們安排到哪裏就是哪裏。
這樣的姿態不可謂不低了,李弘冀當時就很茫然,難道在大唐的生活比你們在契丹的生活還舒服嗎?
他想讓投降的,人家不投降,他壓根沒想過的,卻跑來找他,李弘冀隻能給李從嘉寫了信,信上的重點其實是:契丹已經派軍隊過來捉拿小黃室韋的人了,我們管嗎?
李從嘉無奈,管啊,怎麽能不管?你都把人收留下來了,擺明了就是要管了好嗎?
打契丹跟打如今的北周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北周那些軍閥在各方麵都沒有辦法跟李弘冀帶的軍隊比,但是契丹的話……他們不可能不知道李弘冀,所以派出來的將領應該不簡單,再加上物資充足的話……李從嘉決定再給李弘冀調送一批物資過去。
他想了想順便又讓楊新以個體商人的身份帶些糧食之類的去大梁,看能不能幫助一些人,不管怎麽說,能幫一個是一個吧。
李弘冀拿到物資之後,十分哈皮的轉頭就跟契丹軍掐了起來,結果一大照麵,對麵就被大唐的遠程火力給打懵了。
想契丹人一向擅長騎射,以往跟中原人打仗都是他們騎在馬上搞遠程打擊,弄的中原人無法回手,什麽時候變成了他們被中原人的遠程武器打的抱頭鼠竄?
是真的抱頭鼠竄,最坑爹的是就算跑也不一定能夠跑的過對方。
耶律賢比耶律z的好處在他比較正常,不那麽瘋也不那麽神經病,一看到事不可為,立刻就跟大唐議和,表示我們不打了,以後我們還是井水不犯河水,小黃室韋的事情我們不再追究,你們願意收留就收留吧。
李從嘉本來想要趁機跟耶律賢要點好處,畢竟他們算是戰勝國啊,怎麽能不要好處呢?結果被以釋雪庭為首的諸位大臣給打了回來:眼看就要登基大典了,你就別抽風了好嗎?
是的,馬上就要舉辦典禮,到了如今整個朝廷從上到下的想法就是:別出事,讓這個典禮順利完成比什麽都強,基本上各地都出在一種維?穩的狀態。
李從嘉十分遺憾地跟釋雪庭說道:“哎,我們打贏了哎,憑什麽不能要東西?”
釋雪庭麵無表情說道:“不要想那個了,這裏有楊新送回來的信,這個或許你更感興趣,看看吧。”
李從嘉接過來說道:“楊新最近過的怎麽樣?之前我讓他過去後來想想還是太危險了,萬一那裏有瘟疫怎麽辦?不管他說了什麽,等等你給他寫信,讓他趕緊回來,實在不行就留下幾個人,多給他們一些錢和藥材,當然盡量別讓自己人留在那裏了。”
釋雪庭微微一笑:“你看完再說吧。”
李從嘉挑了挑眉嘀咕了一句:“神神秘秘的。”
結果等他拆開信,讀完了之後,抬起頭就是一臉的茫然:“這……這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