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將消息往案幾上一放, 忍不住說道:“周國這是有病吧?”


    釋雪庭沉默,不僅僅他沉默, 就連內閣大臣心裏也都想說一句:真的有病。


    不僅有病,而且病的不輕!


    之前因為政治理念不同分裂了, 現在眼看著分裂之後誰都打不過,北周南周一商量,居然要統一!


    早知道今天你們當初分裂幹什麽呢?最主要的是李從嘉都能想到一係列的問題,比如說當初就是為了誰做皇帝,當然他們爭帝位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那麽現在問題來了,當初就沒談攏, 現在經過兩邊這麽長時間的對峙, 朋友都能變成敵人了,他們的利益能夠統一?


    他們敢說李從嘉都不敢信啊,而且兩邊統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估計北周南周的朝廷最近都會圍繞著這件事情來扯皮, 那麽契丹那邊怎麽辦?


    北周知不知道現在契丹人還對他們虎視眈眈呢?你們好歹也是先把契丹人打回去, 然後再商量這些啊?


    李從嘉有些頭疼地說道:“算了,他們愛怎麽折騰怎麽折騰吧,我就不信這兩邊的人還真能和諧統一,順便盯著一點契丹人的動向。”


    李從嘉估摸著契丹大概也不會放棄這麽好的機會,結果讓他意外的是,契丹居然真的沒有趁機出兵。


    就在他覺得意外的時候,釋雪庭過來說道:“有北周的人跑到大唐來, 帶來了一些消息。”


    李從嘉心中忽然有了一種不太好的預感:“什麽消息?”


    釋雪庭表情也十分嚴肅:“北周跟契丹已經言和。”


    李從嘉問道:“契丹肯同意?”


    釋雪庭抿了抿嘴說道:“北周將邢州、齊州、青州以北之地盡皆割讓,並且進貢白銀黃金萬兩。”


    那一瞬間李從嘉簡直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不可置信地問道:“什麽?你說什麽?”


    釋雪庭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饒是李從嘉脾氣再好也忍不住罵了句:“我可去他?媽的吧!”


    李從嘉實在是忍不住,兩周重新統一,他也隻會覺得兩邊都是神經病,但是向契丹人投降並且割地還朝貢這事情做出來,李從嘉沒炸真的是涵養好了很多。


    這特麽跟俯首稱臣有什麽區別?


    更坑爹的是石敬瑭獻了一回燕雲十六州,已經讓北方基本上沒有了任何屏障,畢竟過了燕雲十六州,再往北就是一片平原,東邊還有點山,現在可好,東邊也獻出去了一部分,這特麽是在給契丹一統中原做鋪墊嗎?


    李從嘉十分氣憤說道:“派人請內閣輔臣和樞密院諸位去宣政殿!”


    這件事情必須商量一下,別的不說,哪怕將來他們打贏了北周南周,依舊還要麵臨契丹這個心腹大患。


    李從嘉可是記得曆史上終北宋一個朝代都在跟燕雲十六州死磕,也一直在跟契丹打仗,他可不想讓大唐淪落到跟北宋一樣!


    李從嘉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去之後,李景達問道:“可是北周獻都獻了,又能如何?”


    李從嘉暗搓搓問道:“能搞破壞嗎?”


    周宗輕咳一聲:“就算能也是小道,更何況若是北周誠心向契丹臣服,我們從中作梗,惹惱了契丹,隻會讓北周割舍更多的土地,得不償失。”


    李從嘉臉色黑的不行,最後說道:“讓人在河套那邊多設立一些馬場,開始訓練騎兵!”


    李景達問道:“我們不是有騎兵?”


    李從嘉搖頭:“我們之前的騎兵大部分都是西域人,讓他們長線來中原或者去契丹作戰是不現實的,而我們的騎兵……比起契丹來還是有些差距,大部分都是步兵騎馬而已,總之現在重點就是訓練騎兵,唔……大明宮的工程……還是停了吧,短時間內可能都沒有辦法給匠人們發錢了。”


    李從嘉也是十分遺憾,怎麽建個大明宮事情這麽多呢?還是說老天也覺得他現在並不適合登基稱帝?


    釋雪庭多少也能猜到李從嘉心裏的想法,等大家都散了之後便說道:“好事多磨,更何況營建宮殿的錢還是有的。”


    李從嘉有些意外:“在哪裏?”


    釋雪庭拉著他的手說道:“我有啊。”


    李從嘉立刻搖頭說道:“不行,重建大明宮不是小事情,而且這個連著的是重建長安城,需要的數目絕對不小,怎麽能讓你出?”


    釋雪庭問道:“你是不是覺得長安附近的百姓都特別窮?”


    李從嘉認真想了想說道:“沒覺得特別窮,但也都是普通人家的樣子,怎麽了?”


    釋雪庭淡定說道:“這些日子我收到的香油錢都要趕上大唐半年的稅收了。”


    李從嘉震驚地看著他,釋雪庭如今有兩個地盤,一個是國師府,一個就是白馬寺,經曆過兵荒馬亂的寺廟之前為了保護百姓死了不少和尚,方丈也死了,他們來的時候白馬寺隻剩下了一個小沙彌,釋雪庭可憐那個小沙彌,也為了弘揚白馬寺的義舉,就兼任了白馬寺的方丈。


    還俗這件事情自然也就隻能往後推,他名氣又大許多人之前想要見他而不可得,現在終於找到了門路,就死命的捐錢,普通百姓隻是為了求個心安,但是更多的是富戶有其他目的,畢竟釋雪庭是能夠得見天顏的。


    人家說是香油錢,釋雪庭也不好直接拒絕,就這麽幾個月下來,釋雪庭算了算香油錢,也有些被嚇到。


    看來亂世之中,受到影響比較大的也就是普通老百姓。


    李從嘉聽了之後十分警覺的問道:“這些人是不是想要求你做什麽?這個錢不能要,他們的要求我們也不會答應。”


    李從嘉想的很明白,這些人既然用這麽迂回的方式來接近釋雪庭,事情必然不簡單,李從嘉一點也不想給他們開後門。


    釋雪庭問道:“為什麽不能用?他們想求,就能求得到了嗎?他們自己也說了是香油錢,既然是香油錢自然是敬獻佛祖,表達對佛祖的尊敬,至於我拿來做什麽那就不是他們能管的了。”


    李從嘉被他的無賴驚呆了,半晌才說道:“你這樣那些人若是知道怕不會再來給你貢獻香油錢。”


    釋雪庭比較無所謂:“不來不是正好?你不是擔心他們會讓我找你說情?”


    李從嘉還是有些糾結,從他起家開始用的就是釋雪庭的錢才堅持下來的,那份寶藏畢竟是他祖上留給他的,現在釋雪庭攢點私房錢大概也是不容易,就這樣全用了,釋雪庭跟兩袖清風也差不多,李從嘉舍不得。


    釋雪庭知道他什麽想法便說道:“就算你跟我借的好了,將來若有富餘便還我。”


    李從嘉歪頭看向他:“若是還不上了呢?”


    釋雪庭笑得意味深長:“那就隻能用人來抵了。”


    李從嘉也笑:“那你賠了,不早就是你的了嗎?”


    釋雪庭歎氣:“就衝你這句話,我就心甘情願為你蓋宮殿。”


    主要是一想到李從嘉生活的地方是他出錢蓋的,釋雪庭就有一種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是多少錢都換不回來的。


    李從嘉問道:“你說,我之前還說要停建大明宮,現在又開始重建,是不是……有點出爾反爾?而且要練騎兵,錢卻用來蓋宮殿……”


    釋雪庭挑眉說道:“我用我的錢來蓋,誰敢有意見就來找我啊。”


    李從嘉對著他默默比了個大拇指,這實在是個很好的方法,因為釋雪庭的錢是他自己的,最多大家也就是勸他拿出來給國家用,卻不能強製性。


    不過,很快李從嘉耳邊就充斥了一種不和諧的聲音:下麵有人覺得釋雪庭斂財太甚,仗著國師身份為所欲為。


    釋雪庭也光棍,直接站出來說道:“香油錢都有專門賬目記載,若有人覺得後悔可以拿回去。”


    這句話一出,之前說酸話的不好繼續說,因為那些卷了香油錢的開始罵他們了,畢竟不管是信眾也好,還是別有目的也好,捐出去了肯定不會再拿回來,更何況捐都捐了,再拿回來,這不是得罪人嗎?


    釋雪庭手上的錢一分沒少,還平息了一次風波。


    然而李從嘉知道既然有人看不慣,他們早晚還會找釋雪庭的麻煩,釋雪庭又不是真的佛祖,把他惹毛了……李從嘉還真擔心釋雪庭一怒滅人全家,這和尚其實有的時候三觀也挺歪的。


    可是這次事件他不好出麵,隻能任由那些人散布謠言,說國師怎麽怎麽驕橫跋扈,也還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相信,一些禦史居然借機彈劾釋雪庭。


    李從嘉拿到折子之後,當場就把這些人罵了一頓,然後明確說了一點:“國師不算是朝廷序列之中,就算把他給參下來了你們也別想當,並且自開始到現在,國師未曾拿過一分錢俸祿,你們參人都先想好,想參想要拿掉他的頭銜也行啊,按照國公待遇給算俸祿吧,你們算算看欠了多少?”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禦史們聽了之後還沒來得及跟李從嘉據理力爭,就被戶部給噴了回去,戶部最近看著銀子嘩啦啦的流出去,都發愁心疼的不行,如果不是之前他們坑了北周一波,戶部早就跳腳哭窮,現在……什麽?還要給國師補俸祿?哪怕不多,蚊子腿也是肉啊,能節約就必須節約!


    禦史不敢得罪戶部,或者說敢得罪戶部的禦史這次壓根就沒出麵,不過通過這次事件,他們再一次確定李從嘉是真的信重釋雪庭。


    對於不明真相的群眾,周曄和楊新隻想搖晃著他們,將他們搖醒,就憑李從嘉和釋雪庭的關係,他也不可能相信釋雪庭真的打著國師的旗號在外麵胡作非為,更不要說釋雪庭將手裏的錢都拿出來重建大明宮!


    李從嘉環視朝堂隻說了一句:“如今外患甚多,我希望不要在沒事兒找事兒搞出一堆內憂,周國當初多麽強大?如今卻隻能向契丹俯首稱臣換來一時苟延殘喘,契丹狼子野心,他們會就此收手嗎?不會,他們隻是需要一些時間來休養生息,等到他們緩過來之後,契丹人的鐵騎就會再次踏足中原,該怎麽做都自己想想吧。”


    眾人被李從嘉說的低頭,其實李從嘉也知道政鬥這種事情根本沒辦法避免,哪怕現在大唐還在擴張時期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也是一樣,總有人想要爬上來,可是上麵有人占著位子怎麽辦?簡單,那就把人拉下來就行了。


    這種事情李從嘉不能管也不能要求大家都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他隻希望這些人做事情的時候多想想這個國家,顧慮大局,這樣就算大家是在爭鬥,大唐也不會四分五裂。


    李從嘉心中十分憂愁,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他總是在想自己能不能管理好這麽大一個國家,一想到他就是知道一些曆史資料,如果站在宏觀上來說,他能說出每個朝代的一些政權弊病,但那隻是站在曆史的角度上來看,如果真的落到現實生活中,哪怕他知道很多製度很先進,也不能用出來。


    畢竟時代在這裏擺著,若是他將土地大部分都收歸國有,等待他的就是下一輪的農民起義了。


    李從嘉眉頭緊鎖,釋雪庭看了之後說道:“不必擔心,他們奈何不了我。”


    李從嘉搖頭:“不是為了這個,而是覺得……力不從心,國家越來越大,要管理的事情越來愈多,可是這些之前我都不會啊。”


    釋雪庭說道:“跟你會不會沒關係,還是人太少,內閣輔臣雖說都還不錯,然而一個個都上了年紀,六部尚書……許多都是平庸之輩,如趙普之流還要再曆練一些年才能頂上來,這中間有個空白期。”


    李從嘉唉聲歎氣:“是啊,想要點人才怎麽這麽難呢?”


    釋雪庭微微一笑:“也不是很難,或許很快就有了。”


    李從嘉問道:“你說科舉嗎?春闈雖然快開了,但是這些人選上來之後要做的是先觀察朝廷,學習怎麽做官啊,短時間內根本派不上用場。”


    釋雪庭搖頭說道:“不是,是有人來要投奔大唐。”


    李從嘉問道:“誰?”


    釋雪庭說道:“有好幾個,其中一個你必然認識,範質。”


    李從嘉頓時瞪眼:“等等……你說誰?範質?是我知道的那個範質嗎?”


    釋雪庭問道:“世界上有幾個北周範質呢?”


    李從嘉抹了把臉說道:“這個消息太突然了,不會是假的吧?你別騙我!我會當真的!”


    釋雪庭哭笑不得:“這種事情我怎麽敢騙你?”


    李從嘉問道:“範質為什麽會來南唐?”


    釋雪庭說道:“殿下對北周的做法氣憤不已,範質作為宰相想必會更加心寒,他一向是對契丹主戰派,可是這一次卻輸給了主和派,隻怕心裏也苦,相應的還有許多北周臣子離開北周,想要來大唐,畢竟如今中原比較強大的政權也就剩下大唐了,北漢南漢他們不想去,大理……大理也未必要他們。”


    李從嘉想了想覺得也不是很奇怪,每逢亂世想要要求這時候的人忠心耿耿,並不是特別容易的事情,更何況範質他們大概真的已經心灰意冷,否則怎麽會離開北周?


    當然也有一個可能性就是這些人在南周和北周融合的過程中,失去了話語權。


    其實想想也很簡單,南周實力不如北周,所以一直被打壓著,然而如今北周跟契丹戰亂連綿,而南周則惹上了大唐,雖然如今的大唐看上去似乎並不如契丹,可是對於南周和北周而言,都算上是龐然大物,所以兩邊才決定重新合二為一,就是為了對抗大唐和契丹。


    可是北周在跟契丹打仗的時候,已經算是元氣大傷,現在的情況反而是南周實力更加強悍一些,所以南周官員占據上風,北周官員被百般刁難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能走的都走了。


    李從嘉想明白之後就問道:“除了範質還會有誰來?雖然範質的確不錯,但是他年紀也不小了啊。”


    李從嘉很清楚記得,如果範質的壽命沒有被蝴蝶的話,也就是這兩年的時間了,李從嘉可不想好不容易提拔了一個人結果轉頭掛了,他還要重新尋覓人才。


    不過,範質的兒子範f聽說也很有才幹,應該可以用起來。


    釋雪庭也不太知道具體,隻是說道:“據說除了範質,還有劉溫叟、鄭仁海以及王詵。”


    李從嘉一聽不由得喜上眉梢,範質這個人就不說了,有名得很,劉溫叟和鄭仁海兩個人在曆史上也是宋朝的開國功臣,他們有一個特點都是厚重方正,遵循禮法,廉潔卻又不迂腐,之前北周能夠跟契丹周旋那麽久,全靠這些大臣撐著,如今這些人一走,北周不定會變成什麽樣。


    而這些人肯來大唐,李從嘉真是要倒履相迎,哎,沒辦法,全靠同行襯托的好。


    隻不過王f……這個人李從嘉就不太待見了,說起來他的父親其實挺厲害,就是寫下了《平邊策》的王樸,然而此時王樸已經去世,而王f本身的能力不太清楚,李從嘉隻記得曆史上他曾經開口激楊業出兵,還沒有及時救援,導致楊業兵敗自殺。


    而楊業……就是戲文中楊家將那個楊繼興。


    不過他不能表現出對王f的排斥,畢竟有那樣一個父親,值得讓他受到一些禮遇,隻不過李從嘉決定小心一點,這個人就不要往樞密院那裏送了,好在他現在軍政分離,王f這種根本不懂軍事的人不至於還能夠對大將指手畫腳。


    想到王f,就想到楊業,李從嘉掰著手指頭算了算,發現楊業如今還在北漢做他的建雄軍節度使,不由得連忙給高懷德寫信,讓他盡量招攬楊業,不過,當初北漢投降北宋之後,楊業就歸順了宋朝,到了大唐應該也……沒什麽關係吧?


    李從嘉正在想怎麽將這麽一員大將領回家的時候,之前一直不抱希望不著急的南漢卻先來了消息。


    潘美到了那裏之後集結了當地的武將士兵,訓練了兩個多月,就決定出兵攻打南漢,其實按照道理說這樣很倉促,可是潘美不想將時間浪費在南邊,想要趕緊拿下南漢趕緊走人。


    而他手下那些武將大多都是歸順而來,也想立點功勞跟朝廷表忠心,兩邊一拍即合,就這麽出兵了。


    一開始潘美心裏還有些忐忑,結果沒想到南漢那邊居然……不攻自破!


    劉在得到消息之後就命女巫樊胡子派人出擊,結果萬萬沒想到第一個照麵,南漢士兵就被打了個落花流水,畢竟有這樣一個奇葩君主在,南漢的軍隊也是烏煙瘴氣慘不忍睹。


    劉發現根本打不過大唐之後,就挑了十幾艘船,裝滿了金銀珠寶準備帶著妃嬪逃亡,結果還沒逃跑呢,船就被他深信的那些宦官宮女以及衛兵盜走了!


    劉一看傻了眼,沒有船他也跑不掉了啊,無奈之下,劉也隻好投降。


    跟曆史上一模一樣的方式讓李從嘉不得不感慨,就算他這個蝴蝶的翅膀扇的再大,也總有人會不受影響繼續自己的作死軌跡,唯一區別就是曆史上南漢是向北宋投降,而如今是向大唐投降。


    雖然劉投降了,李從嘉還是下了一道旨意,讓潘美不要著急回來,先帶人將那些船給他找回來!


    畢竟船上載著的都是金銀珠寶啊,南漢能夠讓劉這麽作,國庫之充裕不是大唐能夠比得上的,李從嘉怎麽可能眼睜睜看著這些金銀珠寶從他手裏溜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長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長歌並收藏複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