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一邊滿心疑問一邊帶著楊新直奔田府。
到了田府的時候, 接待他們的是通判娘子。
田娘子看到李從嘉的一瞬間,臉上浮現出一抹尷尬, 十分殷勤的招待他們,弄的李從嘉和楊新都有些不習慣――畢竟之前田娘子對楊新非常不滿意, 每次見麵都十分挑剔。
李從嘉說道:“我和十一郎來的匆忙,還請娘子見諒。”
田娘子馬上說道:“無妨無妨。”
李從嘉直接問道:“剛剛府上來人,意思也已經表達清楚了,隻是在下還有一事不解,為何突然如此匆忙便要成親?這……這怕是於禮不合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田娘子猶豫說道:“我們也知道是於禮不合,但是前些日子有個道士給小女算命,說她明年有大凶之兆, 若想破除隻能在年前嫁人, 還請李小郎體諒則個。”
靠,封?建?迷?信?李從嘉聽了之後頗為無語,隻好說道:“不知訂親行不行?十一郎尚在孝中,這樣怕是不行的, 更何況現在距離年關滿打滿算兩個月, 哪裏來得及算日子成親?”
田娘子直接說道:“日子我們已經算好了,你們不必擔心,至於其他準備,也不用你們做什麽,我府上會準備好。”
李從嘉聽了之後滿臉狐疑,不知道田家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為什麽要這麽著急?要不是見識過田家娘子對幼女的寵愛, 李從嘉都要懷疑他們是著急將田五娘掃地出門。
李從嘉堅持說道:“如此不合禮數,還是將那位道士請來,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吧。”
田家娘子一聽略有些著急,直接說道:“人總是要變通的,更何況你們兄弟在江寧府居住時間不長,就算是左鄰右裏也未必知道你們的情況,又能說出什麽?”
李從嘉品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田娘子的意思就是禮數不禮數的,不就是怕被人說?別人如果不知道你們是在守孝,就算成親也沒人會在意。
李從嘉直接站起來臉色陰沉說道:“我敬您是長輩,原不該如此無禮,但守孝守得是禮數,是表達自己對先輩的敬重,又與他人何幹?娘子身為官宦家眷,如此說話實屬不該,今日就當我兄弟從未來過,告辭!”
說完,李從嘉就憤怒地帶著楊新離開。
等出門坐上馬車之後,楊新看著李從嘉若無其事的模樣,忍不住問道:“郎君沒生氣?”
李從嘉一臉意外:“生氣?為什麽要生氣?”
楊新抓了抓頭:“我以為田娘子說的那些話惹你生氣了。”
李從嘉微微一笑:“也沒什麽好生氣,說起來她說的也沒錯,到如今守孝這件事情,早就變味了,更多的人是礙於禮數不得不做,我之所以表現出生氣的樣子,主要是想要回去仔細想想,通判娘子如此著急,肯定有問題,就是不知道田通判知不知道這件事情。”
楊新有些擔憂問道:“如果他們堅持要在年前成親呢?”
李從嘉莫名:“你在擔心什麽?他們堅持我們也可以堅持不答應啊,這件事情說破天也是我們有理,就算退親輿論都要向著我們的,你就不要擔心了。”
“那……對五娘的影響會不會很大?”
李從嘉仔細打量了楊新半晌,看得楊新渾身發毛,結結巴巴問道:“郎……郎君?”
李從嘉笑道:“怎麽?這是日久生情?”
楊新賭氣說道:“郎君就知道調侃我!”
他對田五娘沒那麽喜歡,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也不討厭就是了,田五娘個性溫柔,知書達理,除了外形不符合楊新的審美之外,其他地方都讓他很滿意。
不討厭對方,自然也會更為對方著想,他們跟田家因為成親的事情搞成拉鋸戰,田五娘……怎麽可能不受到影響?
李從嘉見楊新鬱悶,也不好再調笑隻是說道:“對她肯定會有影響,所以就看田家到底要如何做了。當然,如果你願意的話,娶了也不是不行。”
楊新一臉無語地看了一眼李從嘉,轉頭再沒說話。
李從嘉輕笑一聲,開始思考到底是為了什麽讓田家這麽著急嫁女兒。
回去的時候,李從嘉本來不打算跟和尚們說這件事情的,畢竟乃是紅塵俗物,和尚哪怕如今已經出世,卻並不是還俗,跟他們說這些也沒用。
不過釋雪庭是楊新的師父,李從嘉想了想覺得他還是有資格知道。
李從嘉剛走到院子門外,就看到釋雪庭迎了出來,他頗為意外:“法師是要出去?”
釋雪庭合掌說道:“非也,是來迎接郎君?”
李從嘉十分驚訝:“你怎麽知道我來了?”
釋雪庭閉目微笑:“聽出來的。”
李從嘉心中忽然湧起一陣愧疚,這陣子真是忙東忙西,卻忘了關心釋雪庭的眼睛,不由得問道:“之前有請郎中嗎?”
釋雪庭點頭:“楊新曾經將城內最有名氣的聖手請了來。”
“那位聖手如何說?”李從嘉一邊問,一邊跟釋雪庭一同往院子裏走。
釋雪庭搖頭說道:“那位聖手也找不出是何原因。”
李從嘉皺眉說道:“如此看來那位所謂的聖手不過是沽名釣譽。”
釋雪庭失笑:“郎君怎可如此偏激?”
李從嘉聳了聳肩,環視一周,他很少來釋雪庭的院子,如今看來,第一印象便是幹淨整潔,院子裏種著許多種蘭花,看上去十分清幽雅致。
“過幾日我去問問趙匡胤,他們這些周國高官,家裏肯定養著一些郎中,看能不能請來幫你看看眼疾吧。”
釋雪庭搖頭:“貧僧已經習慣,沒什麽不好,如此一來,許多事情……也就可以放下了。”
許多事情?放下?李從嘉琢磨著這句話,覺得這裏麵肯定有隱情,不過他不確定合不合適開口問,畢竟可能涉及到人家的隱私。
不過還沒等他想明白,釋雪庭就已經轉移了話題:“郎君前來,可是有事?”
李從嘉隻好把剛剛的疑惑放到一邊開口說道:“是有關於楊新的事情。”
他將事情複述一遍之後,頗為疑惑:“那個道士的卦辭,到底是真是假?”
釋雪庭果斷說道:“多半是假。”
李從嘉意外:“嗯?你怎麽知道?”
釋雪庭說道:“官宦人家為子女批八字不會等到現在,必然是在剛出生不久就算過,往後最多也就是每年新春或者生辰之時再來相看,如今這時間,哪一頭都夠不上,又算什麽呢?更何況成親或可衝喜,但決不能破煞,若真有大災,說不定還要連累他人。”
李從嘉聽了之後更加想不明白:“那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什麽呢?”
釋雪庭想想說道:“怕是家裏要有什麽變故,想先將女兒嫁出去,一旦嫁出去就是夫家的人,出了什麽事情也連累不到她了。”
李從嘉聽了之後十分驚悚:“不會吧?之前不還是好好的?”
釋雪庭連忙說道:“這也不過是我的猜測,當不得真。”
李從嘉本來是想要通知一聲釋雪庭,結果卻帶著滿腹疑惑走了,主要是釋雪庭說得的確有道理。
回去之後,正好聽門房說田大郎上門拜訪。
田大郎是帶著尷尬來的,這件事情搞得……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跟李從嘉解釋,之前帶人參加詩會,結果搞出了抄襲事件,現在又因為親事產生齷齪――說實話,女方催婚這種事情,田大郎以前還真沒聽說過!
李從嘉招待田大郎,兩個人幹巴巴打了招呼之後,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說什麽好。
李從嘉想到之前釋雪庭的判斷,幹脆直接說道:“貴府可是遇到了什麽難事?”
田大郎一臉茫然:“什麽?”
李從嘉說道:“如此匆忙嫁女,實在不符合通判夫婦二人對五娘子的疼愛之情,故而在下有此一問。”
田大郎無奈:“沒有,也不知阿娘她從哪裏找來的道士,非要說五娘大難臨頭,阿娘一時情急,就……”
難道是釋雪庭想多了?
不過對方這麽說,李從嘉就不好再追問,隻是說道:“其他都好商量,但是婚期這麽近,真的恕難從命。”
田大郎連忙說道:“我們自然知道鍾隱的難處,隻是……阿娘心疼五娘,思來想去,也隻有一個辦法能夠破煞。”
李從嘉問道:“什麽?”
田大郎有些扭捏,小聲說道:“讓五娘先進門,婚禮後補也行。”
李從嘉:??????
兄弟,你們這樣搞,就算現在說沒問題我也不信了啊。
田大郎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樣的方式幾乎是將女方家的麵子丟在地上踩,哪怕是聖人選妃也還有一個儀式呢,他們這……哎。
李從嘉正色說道:“五娘將來是十一郎明媒正娶的妻子,怎好如此委屈她?”
田大郎一臉為難,還是說道:“阿娘說,貴府陽火重,必然能壓製邪祟,是以……”
李從嘉聽得一臉黑線,當然陽火種了,除了最近添的幾個小丫頭,之前房子裏一堆男人,大部分還都是和尚,陽火那不是一般的重啊。
壓製邪祟……李從嘉都要懷疑,田家是不是知道他藏了一窩和尚的事情?
李從嘉見田大郎似乎是鐵了心,想必是被通判夫婦下了死命令,隻好說道:“住進這棟房子被人知道怕是大大不妥,正巧最近我有心在城外買一棟莊園,屆時讓五娘住進去吧,不在城內,也少了人說閑話。”
田大郎聽聞之後,猶豫半晌說道:“我會去問問阿娘,看這樣行不行,此事多謝鍾隱。”
李從嘉擺手說道:“無妨,五娘是十一郎未來的娘子,既然有此一劫,我自然也要想辦法幫忙。”
田大郎千恩萬謝的離開,李從嘉越想越是不對,卻又想不出為什麽,田通判最近看上去跟以往沒什麽區別啊。
既然想不出,李從嘉幹脆也就不再去想,轉頭就去搞教材。
說實話,李從嘉從來沒有教過小孩子,也不知道那個孩子到什麽程度,不過,算算年紀,趙匡胤要交給他的那個孩子應該就是趙德昭。
四五歲的孩子,三百千是最好的讀物,隻不過這三種讀物都是成型於宋朝,如今大宋的開國皇帝還在給別人打天下,這書自然也是沒影子。
李從嘉想了想,決定還是將《三字經》搞出來。
到了約定的日子,趙匡胤果然派人來接李從嘉。
而前來接待李從嘉的是趙匡胤的原配會稽郡夫人賀氏。
賀氏長得並不十分美貌,卻溫婉大氣,隻是氣色不好,看上去滿麵病容,說話也是輕聲細語:“見過李夫子,此乃我家二郎德昭,二郎,還不見過夫子?”
趙德昭如今還是個十分白淨的三頭身小正太,麵相上依稀能看到趙匡胤的影子,此時正對著李從嘉行禮,奶聲奶氣的說道:“夫子好。”
李從嘉見到趙德昭,心就放下了多一半,因為這孩子看上去似乎並不是特別熊。
他同賀氏詢問了一下趙小正太的學習進度,知道之前都是賀氏教導,學了百十來個字之後,心中就有了分寸。
賀氏交代完畢再沒多說什麽,就被侍女攙扶著離開了學堂。
李從嘉看著她略有些蹣跚的模樣,微微歎了口氣,史上記載賀氏二十九歲便英年早逝,掐指一算,距離如今不過還有兩年光景。
感慨完之後,李從嘉便柔聲對趙德昭說道:“來,跟著夫子學《三字經》。”
趙德昭懵懵懂懂,並不知曉《三字經》是何物,李從嘉教什麽就學什麽,實在是省心得很,還不會跟普通孩子一樣,隨時都有十萬個為什麽問出口。
縱然是李從嘉這樣對孩子不怎麽喜歡的人,對趙德昭都滿心喜愛。
果然這個世界上隻有熊父母,沒有熊孩子。
趙德昭的配合,讓李從嘉教課進度十分快。
這本啟蒙讀物一共一千多字,本來李從嘉還覺得這一本能夠支撐很長時間,如今看來,趙德昭智商不低,學習也很刻苦,說不得,《百家姓》《千字文》都要搞出來才行。
李從嘉覺得略有些心累,說好的來當臥底呢?怎麽就開始為幼兒教育事業獻身了呢?
就在李從嘉糾結的時候,一連消失三天的趙匡胤,終於是抽出了時間來關心兒子功課。
趙匡胤不是趙德昭,一眼就看出了《三字經》的好處,不由得大為奇異:“此書是誰所作?”
李從嘉隻好說道:“閑來無事,寫來教孩子的。”
趙匡胤大笑:“阿煜果然大才!此書甚妙,想來……”
趙匡胤說到一半忽然住嘴,李從嘉忙著吐槽他又對自己換了個稱呼,根本沒注意到這一點。
趙匡胤本來想說李從嘉這個水平,就算去教東宮或許也不差什麽,卻又擔心李從嘉心大,萬一真的跑到大梁去怎麽辦?所以他幹脆也就咽下了沒說,這樣有水平的夫子不好找,他決定藏著誰也不給!
趙匡胤放下書繼續說道:“將二郎交給阿煜,果然是最正確的決定,你也不必擔心什麽,放開手腳去教。”
趙匡胤敢這麽說,就是因為在那本書裏多少讀出了一些東西,從開頭就能看出來,李從嘉性格光明,用後世的話說就是三觀正。
這樣的人教兒子沒什麽不放心!
李從嘉趕忙謙虛兩句:“隻要使君不覺得我在誤人子弟便好。”
趙匡胤忽然又問道:“阿煜於詩詞一道堪稱天才,不知可願教人寫詩?”
李從嘉愣了一下:“二郎如今年歲還小,還不到學詩的時候。”
趙匡胤擺手說道:“不是他,是我幼弟。”
趙匡胤的弟弟?那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李從嘉聽了就心生退意,算了算,趙光義比他小兩歲,肯定不需要他來教,那麽就隻剩下趙廷美,而趙廷美今年大概九歲,倒的確是可以學寫詩的時候。
李從嘉直接拒絕:“晚輩才能有限,以前從未教過人,教導二郎已經費盡心力,怕是難以再教導他人了。”
趙匡胤雖然遺憾,卻也沒有勉強,畢竟弟弟跟兒子怎麽有可比性?
趙匡胤看了看趙德昭寫的字之後,誇了兒子兩句,又問道:“聽說十一郎要與田家小娘子成親了?”
李從嘉有些意外:“是已經定下了,不過成親要等十一郎出孝。”
趙匡胤有些意外:“嗯?我聽說的是在年前就會成親。”
李從嘉皺眉:“敢問使君,聽何人所說?”
趙匡胤搖頭:“不太記得,隻是閑談之間提起,似乎許多人都知道,怎麽,你不知道?”
李從嘉咬牙:“之前田家的確是提出過這個要求,說是想要幫田五娘子破煞,隻是我未曾答應,畢竟十一郎還要守孝,孝期成親不合禮法!”
李從嘉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田家放出去的風聲,這是要做什麽?逼他們迎娶嗎?
他這破脾氣上來,大不了退婚,反正現在他是趙府西席,又在師行一那裏掛了號,再不是當初那個沒有根底的外來人,況且這件事情還是他有道理,怕什麽?
趙匡胤意味不明的笑了一聲:“如此甚好,若是能退,這門親事就退了吧。”
李從嘉悚然一驚:“使君的意思難道是田家要……”
趙匡胤抬手說道:“此事若非是你,我絕不會開口,具體情況,我亦不知曉,如何做自己掂量吧。”
李從嘉聽聞之後,暗中留個心眼,又問道:“晚輩還有個不情之請,不知使君可知曉江寧府中有哪些杏林聖手?”
趙匡胤問道:“怎麽?你生病了?”
李從嘉搖頭:“不是我,是我家一下人,突患眼疾,延醫問藥許久,卻誰都說不出是為什麽。”
趙匡胤大為驚訝:“阿煜對一下人都如此關心,實屬難得。”
李從嘉苦笑:“我那下人也算是跟我一路共患難,前些日子失散了,後來他千辛萬苦才尋得我落腳之處,我怎好棄他不顧?”
趙匡胤讚道:“如此,卻是忠仆,我倒是知道一位同僚家裏郎中醫術不錯,明日我去幫你詢問一二。”
李從嘉頓時眉開眼笑:“多謝使君!”
趙匡胤見他開心,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當斷則斷,不要心軟。”
雖然沒明確說是什麽,李從嘉卻知道這說的應該就是田家的事情,他有些糾結,田家也幫過他不少,還真不想跟田家做切割,真要這麽做,也太過無情無義。
李從嘉糾結著下課回家,結果正好遇上田大郎又上門拜訪,李從嘉十分生氣的表示:“之前不是說了,年前成親的事情暫且放下,貴府為何鬧得滿城風雨?”
田大郎臉色一紅,咬牙說道:“實不相瞞,家父最近犯了點事情,怕是要不好,可能會被撤職,所以才想先將五娘嫁出去。”
李從嘉頗為意外:“隻是撤職?雖然很可惜,但也不必如此心急吧?”
田大郎苦笑:“鍾隱也知道,阿爹阿娘最是疼愛五娘,五娘的婚禮必然要風風光光才好,若是五娘現在出嫁,能穿與阿娘同品級的冠服,開宴也與白身不同,所以……”
李從嘉頗為無語,隻是說道:“想必貴府也擔心將來我們會退婚?”
田大郎沒說話,還真就是這個意思,現在誰都看得出來,李從嘉抱上了趙匡胤的大腿,本身又有才華,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他全家隻剩下自己和表弟,將來怎麽都要提攜表弟的。
當初訂親的時候,是田五娘下嫁,但是若看以後,這婚事怕是變數頗多。
李從嘉無奈說道:“貴府放心,我和十一郎皆不是言而無信之人,至於婚禮場麵,將來五娘子必然能夠風光大嫁,夫家總不會虧待了她。”
田大郎唉聲歎氣的走了,李從嘉無奈搖頭,這親事就算田家說破天也沒用,他是不可能答應立時成親的。
李從嘉本來以為,田家就算倒台也要過一段日子,他可以跟趙匡胤旁敲側擊,看能不能救一救,這是看在田大郎對他著實不錯的份上。
結果還沒等他去搞明白,田家就出事了!
到了田府的時候, 接待他們的是通判娘子。
田娘子看到李從嘉的一瞬間,臉上浮現出一抹尷尬, 十分殷勤的招待他們,弄的李從嘉和楊新都有些不習慣――畢竟之前田娘子對楊新非常不滿意, 每次見麵都十分挑剔。
李從嘉說道:“我和十一郎來的匆忙,還請娘子見諒。”
田娘子馬上說道:“無妨無妨。”
李從嘉直接問道:“剛剛府上來人,意思也已經表達清楚了,隻是在下還有一事不解,為何突然如此匆忙便要成親?這……這怕是於禮不合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田娘子猶豫說道:“我們也知道是於禮不合,但是前些日子有個道士給小女算命,說她明年有大凶之兆, 若想破除隻能在年前嫁人, 還請李小郎體諒則個。”
靠,封?建?迷?信?李從嘉聽了之後頗為無語,隻好說道:“不知訂親行不行?十一郎尚在孝中,這樣怕是不行的, 更何況現在距離年關滿打滿算兩個月, 哪裏來得及算日子成親?”
田娘子直接說道:“日子我們已經算好了,你們不必擔心,至於其他準備,也不用你們做什麽,我府上會準備好。”
李從嘉聽了之後滿臉狐疑,不知道田家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為什麽要這麽著急?要不是見識過田家娘子對幼女的寵愛, 李從嘉都要懷疑他們是著急將田五娘掃地出門。
李從嘉堅持說道:“如此不合禮數,還是將那位道士請來,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吧。”
田家娘子一聽略有些著急,直接說道:“人總是要變通的,更何況你們兄弟在江寧府居住時間不長,就算是左鄰右裏也未必知道你們的情況,又能說出什麽?”
李從嘉品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田娘子的意思就是禮數不禮數的,不就是怕被人說?別人如果不知道你們是在守孝,就算成親也沒人會在意。
李從嘉直接站起來臉色陰沉說道:“我敬您是長輩,原不該如此無禮,但守孝守得是禮數,是表達自己對先輩的敬重,又與他人何幹?娘子身為官宦家眷,如此說話實屬不該,今日就當我兄弟從未來過,告辭!”
說完,李從嘉就憤怒地帶著楊新離開。
等出門坐上馬車之後,楊新看著李從嘉若無其事的模樣,忍不住問道:“郎君沒生氣?”
李從嘉一臉意外:“生氣?為什麽要生氣?”
楊新抓了抓頭:“我以為田娘子說的那些話惹你生氣了。”
李從嘉微微一笑:“也沒什麽好生氣,說起來她說的也沒錯,到如今守孝這件事情,早就變味了,更多的人是礙於禮數不得不做,我之所以表現出生氣的樣子,主要是想要回去仔細想想,通判娘子如此著急,肯定有問題,就是不知道田通判知不知道這件事情。”
楊新有些擔憂問道:“如果他們堅持要在年前成親呢?”
李從嘉莫名:“你在擔心什麽?他們堅持我們也可以堅持不答應啊,這件事情說破天也是我們有理,就算退親輿論都要向著我們的,你就不要擔心了。”
“那……對五娘的影響會不會很大?”
李從嘉仔細打量了楊新半晌,看得楊新渾身發毛,結結巴巴問道:“郎……郎君?”
李從嘉笑道:“怎麽?這是日久生情?”
楊新賭氣說道:“郎君就知道調侃我!”
他對田五娘沒那麽喜歡,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也不討厭就是了,田五娘個性溫柔,知書達理,除了外形不符合楊新的審美之外,其他地方都讓他很滿意。
不討厭對方,自然也會更為對方著想,他們跟田家因為成親的事情搞成拉鋸戰,田五娘……怎麽可能不受到影響?
李從嘉見楊新鬱悶,也不好再調笑隻是說道:“對她肯定會有影響,所以就看田家到底要如何做了。當然,如果你願意的話,娶了也不是不行。”
楊新一臉無語地看了一眼李從嘉,轉頭再沒說話。
李從嘉輕笑一聲,開始思考到底是為了什麽讓田家這麽著急嫁女兒。
回去的時候,李從嘉本來不打算跟和尚們說這件事情的,畢竟乃是紅塵俗物,和尚哪怕如今已經出世,卻並不是還俗,跟他們說這些也沒用。
不過釋雪庭是楊新的師父,李從嘉想了想覺得他還是有資格知道。
李從嘉剛走到院子門外,就看到釋雪庭迎了出來,他頗為意外:“法師是要出去?”
釋雪庭合掌說道:“非也,是來迎接郎君?”
李從嘉十分驚訝:“你怎麽知道我來了?”
釋雪庭閉目微笑:“聽出來的。”
李從嘉心中忽然湧起一陣愧疚,這陣子真是忙東忙西,卻忘了關心釋雪庭的眼睛,不由得問道:“之前有請郎中嗎?”
釋雪庭點頭:“楊新曾經將城內最有名氣的聖手請了來。”
“那位聖手如何說?”李從嘉一邊問,一邊跟釋雪庭一同往院子裏走。
釋雪庭搖頭說道:“那位聖手也找不出是何原因。”
李從嘉皺眉說道:“如此看來那位所謂的聖手不過是沽名釣譽。”
釋雪庭失笑:“郎君怎可如此偏激?”
李從嘉聳了聳肩,環視一周,他很少來釋雪庭的院子,如今看來,第一印象便是幹淨整潔,院子裏種著許多種蘭花,看上去十分清幽雅致。
“過幾日我去問問趙匡胤,他們這些周國高官,家裏肯定養著一些郎中,看能不能請來幫你看看眼疾吧。”
釋雪庭搖頭:“貧僧已經習慣,沒什麽不好,如此一來,許多事情……也就可以放下了。”
許多事情?放下?李從嘉琢磨著這句話,覺得這裏麵肯定有隱情,不過他不確定合不合適開口問,畢竟可能涉及到人家的隱私。
不過還沒等他想明白,釋雪庭就已經轉移了話題:“郎君前來,可是有事?”
李從嘉隻好把剛剛的疑惑放到一邊開口說道:“是有關於楊新的事情。”
他將事情複述一遍之後,頗為疑惑:“那個道士的卦辭,到底是真是假?”
釋雪庭果斷說道:“多半是假。”
李從嘉意外:“嗯?你怎麽知道?”
釋雪庭說道:“官宦人家為子女批八字不會等到現在,必然是在剛出生不久就算過,往後最多也就是每年新春或者生辰之時再來相看,如今這時間,哪一頭都夠不上,又算什麽呢?更何況成親或可衝喜,但決不能破煞,若真有大災,說不定還要連累他人。”
李從嘉聽了之後更加想不明白:“那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什麽呢?”
釋雪庭想想說道:“怕是家裏要有什麽變故,想先將女兒嫁出去,一旦嫁出去就是夫家的人,出了什麽事情也連累不到她了。”
李從嘉聽了之後十分驚悚:“不會吧?之前不還是好好的?”
釋雪庭連忙說道:“這也不過是我的猜測,當不得真。”
李從嘉本來是想要通知一聲釋雪庭,結果卻帶著滿腹疑惑走了,主要是釋雪庭說得的確有道理。
回去之後,正好聽門房說田大郎上門拜訪。
田大郎是帶著尷尬來的,這件事情搞得……他都不知道該怎麽跟李從嘉解釋,之前帶人參加詩會,結果搞出了抄襲事件,現在又因為親事產生齷齪――說實話,女方催婚這種事情,田大郎以前還真沒聽說過!
李從嘉招待田大郎,兩個人幹巴巴打了招呼之後,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說什麽好。
李從嘉想到之前釋雪庭的判斷,幹脆直接說道:“貴府可是遇到了什麽難事?”
田大郎一臉茫然:“什麽?”
李從嘉說道:“如此匆忙嫁女,實在不符合通判夫婦二人對五娘子的疼愛之情,故而在下有此一問。”
田大郎無奈:“沒有,也不知阿娘她從哪裏找來的道士,非要說五娘大難臨頭,阿娘一時情急,就……”
難道是釋雪庭想多了?
不過對方這麽說,李從嘉就不好再追問,隻是說道:“其他都好商量,但是婚期這麽近,真的恕難從命。”
田大郎連忙說道:“我們自然知道鍾隱的難處,隻是……阿娘心疼五娘,思來想去,也隻有一個辦法能夠破煞。”
李從嘉問道:“什麽?”
田大郎有些扭捏,小聲說道:“讓五娘先進門,婚禮後補也行。”
李從嘉:??????
兄弟,你們這樣搞,就算現在說沒問題我也不信了啊。
田大郎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樣的方式幾乎是將女方家的麵子丟在地上踩,哪怕是聖人選妃也還有一個儀式呢,他們這……哎。
李從嘉正色說道:“五娘將來是十一郎明媒正娶的妻子,怎好如此委屈她?”
田大郎一臉為難,還是說道:“阿娘說,貴府陽火重,必然能壓製邪祟,是以……”
李從嘉聽得一臉黑線,當然陽火種了,除了最近添的幾個小丫頭,之前房子裏一堆男人,大部分還都是和尚,陽火那不是一般的重啊。
壓製邪祟……李從嘉都要懷疑,田家是不是知道他藏了一窩和尚的事情?
李從嘉見田大郎似乎是鐵了心,想必是被通判夫婦下了死命令,隻好說道:“住進這棟房子被人知道怕是大大不妥,正巧最近我有心在城外買一棟莊園,屆時讓五娘住進去吧,不在城內,也少了人說閑話。”
田大郎聽聞之後,猶豫半晌說道:“我會去問問阿娘,看這樣行不行,此事多謝鍾隱。”
李從嘉擺手說道:“無妨,五娘是十一郎未來的娘子,既然有此一劫,我自然也要想辦法幫忙。”
田大郎千恩萬謝的離開,李從嘉越想越是不對,卻又想不出為什麽,田通判最近看上去跟以往沒什麽區別啊。
既然想不出,李從嘉幹脆也就不再去想,轉頭就去搞教材。
說實話,李從嘉從來沒有教過小孩子,也不知道那個孩子到什麽程度,不過,算算年紀,趙匡胤要交給他的那個孩子應該就是趙德昭。
四五歲的孩子,三百千是最好的讀物,隻不過這三種讀物都是成型於宋朝,如今大宋的開國皇帝還在給別人打天下,這書自然也是沒影子。
李從嘉想了想,決定還是將《三字經》搞出來。
到了約定的日子,趙匡胤果然派人來接李從嘉。
而前來接待李從嘉的是趙匡胤的原配會稽郡夫人賀氏。
賀氏長得並不十分美貌,卻溫婉大氣,隻是氣色不好,看上去滿麵病容,說話也是輕聲細語:“見過李夫子,此乃我家二郎德昭,二郎,還不見過夫子?”
趙德昭如今還是個十分白淨的三頭身小正太,麵相上依稀能看到趙匡胤的影子,此時正對著李從嘉行禮,奶聲奶氣的說道:“夫子好。”
李從嘉見到趙德昭,心就放下了多一半,因為這孩子看上去似乎並不是特別熊。
他同賀氏詢問了一下趙小正太的學習進度,知道之前都是賀氏教導,學了百十來個字之後,心中就有了分寸。
賀氏交代完畢再沒多說什麽,就被侍女攙扶著離開了學堂。
李從嘉看著她略有些蹣跚的模樣,微微歎了口氣,史上記載賀氏二十九歲便英年早逝,掐指一算,距離如今不過還有兩年光景。
感慨完之後,李從嘉便柔聲對趙德昭說道:“來,跟著夫子學《三字經》。”
趙德昭懵懵懂懂,並不知曉《三字經》是何物,李從嘉教什麽就學什麽,實在是省心得很,還不會跟普通孩子一樣,隨時都有十萬個為什麽問出口。
縱然是李從嘉這樣對孩子不怎麽喜歡的人,對趙德昭都滿心喜愛。
果然這個世界上隻有熊父母,沒有熊孩子。
趙德昭的配合,讓李從嘉教課進度十分快。
這本啟蒙讀物一共一千多字,本來李從嘉還覺得這一本能夠支撐很長時間,如今看來,趙德昭智商不低,學習也很刻苦,說不得,《百家姓》《千字文》都要搞出來才行。
李從嘉覺得略有些心累,說好的來當臥底呢?怎麽就開始為幼兒教育事業獻身了呢?
就在李從嘉糾結的時候,一連消失三天的趙匡胤,終於是抽出了時間來關心兒子功課。
趙匡胤不是趙德昭,一眼就看出了《三字經》的好處,不由得大為奇異:“此書是誰所作?”
李從嘉隻好說道:“閑來無事,寫來教孩子的。”
趙匡胤大笑:“阿煜果然大才!此書甚妙,想來……”
趙匡胤說到一半忽然住嘴,李從嘉忙著吐槽他又對自己換了個稱呼,根本沒注意到這一點。
趙匡胤本來想說李從嘉這個水平,就算去教東宮或許也不差什麽,卻又擔心李從嘉心大,萬一真的跑到大梁去怎麽辦?所以他幹脆也就咽下了沒說,這樣有水平的夫子不好找,他決定藏著誰也不給!
趙匡胤放下書繼續說道:“將二郎交給阿煜,果然是最正確的決定,你也不必擔心什麽,放開手腳去教。”
趙匡胤敢這麽說,就是因為在那本書裏多少讀出了一些東西,從開頭就能看出來,李從嘉性格光明,用後世的話說就是三觀正。
這樣的人教兒子沒什麽不放心!
李從嘉趕忙謙虛兩句:“隻要使君不覺得我在誤人子弟便好。”
趙匡胤忽然又問道:“阿煜於詩詞一道堪稱天才,不知可願教人寫詩?”
李從嘉愣了一下:“二郎如今年歲還小,還不到學詩的時候。”
趙匡胤擺手說道:“不是他,是我幼弟。”
趙匡胤的弟弟?那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李從嘉聽了就心生退意,算了算,趙光義比他小兩歲,肯定不需要他來教,那麽就隻剩下趙廷美,而趙廷美今年大概九歲,倒的確是可以學寫詩的時候。
李從嘉直接拒絕:“晚輩才能有限,以前從未教過人,教導二郎已經費盡心力,怕是難以再教導他人了。”
趙匡胤雖然遺憾,卻也沒有勉強,畢竟弟弟跟兒子怎麽有可比性?
趙匡胤看了看趙德昭寫的字之後,誇了兒子兩句,又問道:“聽說十一郎要與田家小娘子成親了?”
李從嘉有些意外:“是已經定下了,不過成親要等十一郎出孝。”
趙匡胤有些意外:“嗯?我聽說的是在年前就會成親。”
李從嘉皺眉:“敢問使君,聽何人所說?”
趙匡胤搖頭:“不太記得,隻是閑談之間提起,似乎許多人都知道,怎麽,你不知道?”
李從嘉咬牙:“之前田家的確是提出過這個要求,說是想要幫田五娘子破煞,隻是我未曾答應,畢竟十一郎還要守孝,孝期成親不合禮法!”
李從嘉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是田家放出去的風聲,這是要做什麽?逼他們迎娶嗎?
他這破脾氣上來,大不了退婚,反正現在他是趙府西席,又在師行一那裏掛了號,再不是當初那個沒有根底的外來人,況且這件事情還是他有道理,怕什麽?
趙匡胤意味不明的笑了一聲:“如此甚好,若是能退,這門親事就退了吧。”
李從嘉悚然一驚:“使君的意思難道是田家要……”
趙匡胤抬手說道:“此事若非是你,我絕不會開口,具體情況,我亦不知曉,如何做自己掂量吧。”
李從嘉聽聞之後,暗中留個心眼,又問道:“晚輩還有個不情之請,不知使君可知曉江寧府中有哪些杏林聖手?”
趙匡胤問道:“怎麽?你生病了?”
李從嘉搖頭:“不是我,是我家一下人,突患眼疾,延醫問藥許久,卻誰都說不出是為什麽。”
趙匡胤大為驚訝:“阿煜對一下人都如此關心,實屬難得。”
李從嘉苦笑:“我那下人也算是跟我一路共患難,前些日子失散了,後來他千辛萬苦才尋得我落腳之處,我怎好棄他不顧?”
趙匡胤讚道:“如此,卻是忠仆,我倒是知道一位同僚家裏郎中醫術不錯,明日我去幫你詢問一二。”
李從嘉頓時眉開眼笑:“多謝使君!”
趙匡胤見他開心,忍不住又說了一句:“當斷則斷,不要心軟。”
雖然沒明確說是什麽,李從嘉卻知道這說的應該就是田家的事情,他有些糾結,田家也幫過他不少,還真不想跟田家做切割,真要這麽做,也太過無情無義。
李從嘉糾結著下課回家,結果正好遇上田大郎又上門拜訪,李從嘉十分生氣的表示:“之前不是說了,年前成親的事情暫且放下,貴府為何鬧得滿城風雨?”
田大郎臉色一紅,咬牙說道:“實不相瞞,家父最近犯了點事情,怕是要不好,可能會被撤職,所以才想先將五娘嫁出去。”
李從嘉頗為意外:“隻是撤職?雖然很可惜,但也不必如此心急吧?”
田大郎苦笑:“鍾隱也知道,阿爹阿娘最是疼愛五娘,五娘的婚禮必然要風風光光才好,若是五娘現在出嫁,能穿與阿娘同品級的冠服,開宴也與白身不同,所以……”
李從嘉頗為無語,隻是說道:“想必貴府也擔心將來我們會退婚?”
田大郎沒說話,還真就是這個意思,現在誰都看得出來,李從嘉抱上了趙匡胤的大腿,本身又有才華,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他全家隻剩下自己和表弟,將來怎麽都要提攜表弟的。
當初訂親的時候,是田五娘下嫁,但是若看以後,這婚事怕是變數頗多。
李從嘉無奈說道:“貴府放心,我和十一郎皆不是言而無信之人,至於婚禮場麵,將來五娘子必然能夠風光大嫁,夫家總不會虧待了她。”
田大郎唉聲歎氣的走了,李從嘉無奈搖頭,這親事就算田家說破天也沒用,他是不可能答應立時成親的。
李從嘉本來以為,田家就算倒台也要過一段日子,他可以跟趙匡胤旁敲側擊,看能不能救一救,這是看在田大郎對他著實不錯的份上。
結果還沒等他去搞明白,田家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