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四、深信觀成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八十六麵,我們看己四的“深信觀成”。這一段是佛陀指導我們一個初心菩薩,如何能夠在《法華經》的修學當中踏出第一步,所謂的因位的功德。因位的功德就是先成就理觀的智慧,果地的功德是要圓滿法身的功德。我們現在還談不上法身,先成就理觀的智慧,先了生死。成就理觀的智慧有兩條路:一個是從信解,一個是從隨喜。


    先談利根的,從信解下手。信解當中我們講第四個,深信觀成——透過信解最後觀行成就。觀行成就是什麽相貌呢?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 ,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鹹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我們看深信觀成的相貌。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所說壽命長遠,就是聽聞法身常住的功德就是我一念心性本具、自他不二的這樣的一種道理,而產生“一念信解”,乃至於透過中間的“解其言趣”“聞持供養”,到最後“觀行成就”。這種觀行成就,從因位來說,隻有一種情況——在定中成就,不可能在散亂心。也可能從誦經,也可能從靜坐,反正他的心是寂靜的,在定中或者是誦經的寂靜心中一念相應慧的時候,他會出現兩種相貌,就可以判定這個人觀行成就。


    第一個相貌,他見佛。他不是見一般的應身佛,他見的是報身佛,就是我們講壽命無量的報身佛。那麽這個報身佛在哪裏呢?在靈鷲山的耆闍崛山,共法身菩薩及諸聲聞眾,圍繞說法。這是見到報身佛,在定中見報身佛。這第一個相貌。


    第二個,他見到了實報莊嚴土。在定中他見到娑婆世界,我們看到娑婆世界是有漏國土,但是他定中見到是怎麽樣?娑婆世界是變成實報莊嚴土。怎麽知道呢?先看大地莊嚴。它的大地變成是琉璃地,而且沒有高山大海,都是平坦的。那麽這個大地的材質呢?這個大地是琉璃做的,但是這個大地的道路是用閻浮檀這種紫金色的黃金來作一個界限,就分成這個四麵八方的道路。就是用琉璃地,但是用黃金來作界限,把這個道路給區分出來。這大地莊嚴。第二個,寶樹莊嚴。大地之後就是寶樹了,一重欄楯,一重寶樹,這個寶樹莊嚴。還有諸台樓觀的莊嚴,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宮殿、樓閣各種依報的莊嚴。這些宮殿樓閣皆悉七寶所成。這些菩薩眾,這些法身菩薩,就在宮殿、寶樹、大地當中各自地活動。


    “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那麽深信觀成的判定就是定中見佛,就是一個方法而已。定中見佛,而且見的是報佛跟報土。


    但這個定中見佛,蕅益大師說,因為他是圓教十信位,了分段生死,還沒有破無明,所以他隻能在定中見,從定中出來他就見不到了。隻有成就圓教初住,能夠任運地見到,不管散亂心還是禪定中都可以見到,那是圓教初住。這個是圓十信,圓十信是相似法身,還沒有真正成就法身,所以他定中見佛。


    這一段經文蕅益大師講得很多,他的意思大概是這樣,他說我們修三乘的權法,功德出現的時候是見法。所以在三乘的修學,不管是聲聞、緣覺、菩薩,修四諦也好,十二因緣也好,六度也好,他的所觀境悟入的是空性,不管是我空、法空,就是空性。所以你成就的時候是空性現前,你隻有感到寂靜安穩,你見不到佛陀的,三乘的果證沒有一個人見佛的。隻有一佛乘,它是從觀心下手,才可以見佛,這是特別的地方。


    就是說,三乘的果證是以見法為根本,而一佛乘的思想,因為它,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說,觀心又觀具,這個很重要。我們在觀心的時候,是觀一念心性“本自清淨”,還要觀一念心性“本自具足”。就是佛陀的所有依正二報,是我內心本具,是我內心所造。你要觀到具足你才可以見佛。你如果隻觀清淨,蕅益大師說,那這樣子何異權乘?那你跟權乘有什麽差別呢?你整天隻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三乘的空性,雖然他一開始是心外求法,但是他最後的效果也是淨化內心,他也是修清淨。所以,他能夠見佛,就是他觀心又觀具,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又觀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他才見佛。


    所以,我們要知道,見佛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他是在相似位見佛。理論上是一定要到圓教初住,破無明證法身才可以見佛,那個是因為修理觀的人特別。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個概念,一個人,你不管從聖道的自力法門,還是從淨土宗的感應道交,要見佛隻有一個捷徑,就是從內心中去見佛,從理觀。


    這個世間上的確有些人比較容易往生,有些人比較不容易往生,這是事實。哪些人容易往生呢?因為他找到見佛的捷徑,就是從內觀下手,觀照你一念心本自清淨,觀照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功德是你心具,是你念念念佛的時候創造出來,你這個人容易見佛。那你如果是從聖道門,你見到的就是十方諸佛,淨土宗見的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就是一定要跟理觀相應,這是捷徑。你一旦心外求法,那這個就不是捷徑了,那就是落入因緣所生法了,那問題就複雜了,非常複雜了。所以,三乘的果證是見法;一佛乘的果證,它一定有一個指標,見佛,並且見的是報身佛。


    戊二、滅後五品 分二:己一、粗格量後四品功德;己二、廣格量初品功德


    前麵講到“四信”,現在我們講戊二的“滅後五品”。


    前麵的“四信”是利根人,他不必太多事修,他直接從理觀下手,最後就是在定中見佛。定中見佛,就知道這個人理觀成就了,入圓教的相似位了。那麽,如果我們是佛陀滅度以後的五濁惡世的鈍根人,怎麽辦呢?鈍根人就必須要修“五品”了。他的事相就要多了,要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就是我們佛滅後的鈍根菩薩修的。


    己一、粗格量後四品功德 分二:庚一、長行;庚二、重頌


    庚一、長行 分四:辛一、起隨喜讀誦;辛二、加教人受持;辛三、加兼行六度;辛四、加正行六度


    這個地方先看長行。


    辛一、起隨喜讀誦


    長行當中先看“起隨喜讀誦”。


    又複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


    這一段把初品跟二品一起講,隨喜品跟讀誦品,但是它的重點在讀誦,我們看經文就知道。


    “又複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你聽聞這個《法華經》一佛乘的因果,了解“妙因妙果不離一心”以後,能夠信解而不毀謗,而且不但信解,進一步能夠隨順觀照而生歡喜。簡單地說,就是信解,又觀照又歡喜,那麽這個就是初品隨喜品,就是信解以後能夠隨順觀照,心生歡喜。經文當中並沒有詳細說明初品的功德,因為佛陀再講<隨喜功德品>,另外安立一品來詳細地說明,所以這裏隻是提出它的相貌。


    這段經文主要是要講讀誦品的功德,我們看第二段就知道。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複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 ,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這以下我們看讀誦的功德。前麵講隨喜,何況是從隨喜以後又能夠受持讀誦,一方麵受持法義,一方麵能夠隨文去讀誦。那麽這個讀誦《法華經》的人,他就等同於用最恭敬的心來頂戴如來,就是用身業供養如來,把如來放在頭頂上頂住。阿逸多!這個修學讀誦《法華經》的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不須再為我蓋任何的寺廟,或者建各種的僧坊(塔寺是供佛的,僧坊是供養僧眾的),乃至於蓋好以後用四事供養眾僧。


    為什麽不需要呢?因為是善男子、善女人他能夠發心,從隨喜以後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他就已經是與起塔供佛、造立僧坊、供養僧眾等同,那麽也等同於以佛陀的舍利子來起七寶之塔。這個七寶塔是怎麽蓋呢?“高廣漸小至於梵天。”它這個七寶塔就是金字塔形的,由下而上越來越尖、越來越小,從高廣慢慢漸小,這個高度一直到大梵天。而且四周懸諸幡蓋,還有各種寶鈴,乃至於這個塔裏麵有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而且用種種美妙的音樂,還有簫笛、箜篌,這古代的樂器,乃至於各種的舞蹈戲劇,配合種種美妙的音聲,來讚美佛陀的功德。讚美多久呢?讚美無量千萬億劫的時間。等同做這樣的供養。


    這個地方是對於讀誦品的人來作一個說明。讀誦品的人,你好好地讀誦,就等於去為我蓋塔、為大眾師蓋廟了。為什麽這樣講呢?


    蕅益大師解釋說,初心菩薩“恐被事緣紛動,妨修正業”。為什麽你讀誦的人不需要去蓋廟、不需要去建塔呢?因為你現在的定位,是一個進入因位修學的菩薩,你的重點在成就理觀。而你理觀並沒有堅固,那你參加蓋廟、去蓋塔,就會被這種事緣所牽動,妨礙你的正業,因為你這段時間的重點是要建立心中的理觀。你妨礙你的正業,這第一點。“若至後心”,如果你的理觀已經建立起來,比方說你是第四品兼行六度,或者第五品正行六度,理觀已經建立了,那麽這個時候,“理觀既熟,則涉外不妨內觀,事資於道”,事修對你的道業有幫助。他的意思就是說,為什麽你今天不適合去建塔、去建寺廟呢?不是說建塔、建寺廟不重要,而是時機不對。你現在的正行是好好地誦經。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我們看《法華經》的修學,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向:不管你是四信還是五品,它的修學是由內而外的。你理觀建立了,然後才去修六度,基本上這兩個是一致的。為什麽這樣子呢?因為,你理觀沒有建立,直接修六度,你會有個問題,會落入雜染因緣的輾轉相續。因為你理觀沒有建立,那你就是一個攀緣心、分別心很重的人。因為你學佛,你不是從成佛開始學佛,你是一個凡夫開始學佛,那你來到寺廟以後,來到三寶以後,你沒有建立理觀,你的心態就跟在家居士的心態是完全一樣,你隻是多了一個信心而已。就是說,你學佛了,你跟沒有學佛差在哪裏?你的調伏力跟他是差不多,你的妄想也差不多,你就是在無量的妄想當中多了一個對三寶的信心。就這一點跟他不一樣,其他的完全一樣。


    好了,你用你的信心去修福報,你沒有理觀,變成有漏的福報!有漏福報的時候,你的心是有所得了,因為我們一開始學佛都是從因果上建立對三寶的信心。從因果的角度,善因成就快樂的果報,這個安樂道是允許的。所以,你為了成就安樂的果報去修布施,去持戒,等到來生果報現前的時候,你的因地是有雜染、有所得,所以你來生一定會放逸,因為你因地沒有理觀的智慧,在種善業的時候成就一個帶有雜染的有漏因了。所以,你來生的放逸,你很可能第三生會墮落。第三生墮落,你受到痛苦以後,你畢竟對三寶有信心,有善根,你從痛苦當中又開始慚愧,又起慚愧心了。所以從三惡道出來的時候,欸,你又開始學佛了,又慚愧,又精進了,欸,你又開始產生福報了。福報又造得很大的時候,你又放逸,又墮落。所以,你今天沒有成就理觀,你的人生就永遠在慚愧跟放逸當中不斷地惡性循環,你受到痛苦就起慚愧心,快樂的時候就放逸。所以你的人生就在三惡道跟人天當中不斷地流轉,跟解脫沒有關係。


    所以,佛陀為什麽說一個修理觀的人這個時候不要去碰事緣?因為這不是重點,你以後機會多得是。你通過理觀成就以後,你有大把的時間去修六度萬行。我們後麵看就知道了。就是你現在的正行是修理觀,尤其是初心菩薩,你精神體力有限,你去修這個事修,這種事緣,你妨修正業,得不償失。是這麽一個情況。不是說蓋廟不好,不是這個意思,是時機不對。


    辛二、加教人受持


    我們看辛二,加教人受持。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幹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複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這個地方講到第三品,說法品。前麵講讀誦品,這講說法。


    “阿逸多!若我滅後”,有人聞是經典產生信解,信解以後還能夠受持《法華經》,乃至於“若自書,若教人書”(這個書不是書寫,蕅益大師說這個書是指說法利他,就是著作論述、說法利他的意思),你能夠從自受用的隨喜、讀誦而到了為人家說法利他,那麽你這種說法就等同去蓋一個寺廟。這個寺廟有多大呢?用栴檀木這個材質做的有三十二個殿堂。這個殿堂就是寬有三十二個殿堂,廣有三十二個殿堂,一個方形的,寬廣各三十二個殿堂。殿堂的高度有八多羅樹,又高又廣,也特別的莊嚴,能夠容納百千比丘在這安住。這個很大,百千個比丘。


    他不但蓋寺廟,它旁邊還有園林,能夠經行、打坐,還有浴池以及各種經行的禪窟,就這種經行然後再打坐的禪窟。而且還具足了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的四事供養,還有資生的物品、樂具充滿其中。就是說,你說法就等同於用這麽一個美妙廣大的寺廟來供養大眾師。


    那麽如是僧坊跟堂閣(僧坊是居住的,堂閣是說法跟坐禪的),它的數目有多少呢?有若幹百千萬億這麽多。這個寺廟你還不是蓋一處,是蓋百千萬億這麽多的數目。那麽這個數目,你蓋完以後,“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你親自在佛陀麵前跟諸比丘麵前,把那個百千萬億的寺廟供養我跟比丘僧。


    是故我說,在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法,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你這個人就“不須複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為什麽你今天的說法能夠等同蓋這麽大的寺廟呢?因為,法施功德,供養中最,你法施就是修最大的供養。這個是這樣,就是說,你修財施,他肚子餓你給他一碗飯,他生病了你帶他去看醫生,這也是供養,這是財供養,但是你沒辦法改變他內心的本質,因為他的內心當中是一種惑業苦的相續。他為什麽有痛苦呢?他是因為有業障。他為什麽有業障呢?因為他有煩惱。所以,我們給他財施,能夠解決他一時的痛苦,就像一個人痛苦了你給他吃個止痛藥一樣。但是法施不一樣,你弘護正法,開啟他心中的智慧。


    諸位!這個說法不是指三乘的說法,是特別指《法華經》的說法。你聽懂以後,你回去跟你的同參道友,把核心的思想告訴他。你說,欸,你知道嗎?佛陀是萬德莊嚴,我們是業障凡夫,但是沒關係,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性是平等的。佛陀有清淨,我們也有清淨,佛陀具足,我也具足,隻是佛陀把它開顯出來,我沒開顯出來。所以我們現在要努力經營我們的內心,這就是妙法。那你把這個道理講給他聽以後,好了,他的心本來都向外攀緣的(我們一般人都是經營人生,向外攀緣),他突然間回光返照:哦,原來我內心世界這麽美妙!那麽他一念的回光返照,他的生命從此改變,這個叫真如內熏。


    諸位!理觀的善根是不會退轉的,他修一分,這個善根就種下去了。他這個人不管到天上,到三惡道,你跟他說法的那一分善根,它永遠存在,它不會退失的。本具的東西怎麽會退失呢?它又不是因緣所生法。


    也就是說,你今天說法,你對他就是一個無上的供養,因為你徹底地改變他生命的整個方向。他本來是一個向外的攀緣的心,結果他一念的回光返照,而這麽一個回光返照以後他就會有第二次的回光返照,他就有可能遇到三寶,他就有可能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所以這個法供養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啟動了真如內熏,啟動了人生的第一次的清淨的循環。


    辛三、加兼行六度


    我們看辛三的“加兼行六度”。


    況複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複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這個地方講第四品,兼行六度。


    “況複有人”,他不但是隨喜、讀誦、說法,他一方麵受持經典、修學理觀作正行,他還能夠兼行。兼行就是說它是一個助行,他大部分的時間還是繼續修他的隨喜、讀誦、說法的理觀,但是他抽出一小部分的時間,兼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麽,這個人所得的功德最為殊勝了,無量無邊了。


    比方說廣大的虛空,它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虛空有兩個特色:它沒有限量,因為它清淨無相,所以它沒有限量;第二個,它廣大無邊,它沒有障礙。用虛空是譬喻什麽呢?我們看合法。就譬喻這個兼行六度的人,“是人功德,亦複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諸位!到了第四品,佛陀允許我們兼行六度,因為他理觀某種程度已經是堅固不退了,所以他涉事的時候,蕅益大師講,涉事不妨正行,而且是以事助理。它不但不影響他的理觀,還幫助他的理觀,那麽這個人就可以兼行六度了。因為他修布施,他不會執著福報相,他知道是透過布施啟動我內心的布施的善根,透過持戒成就我持戒的善根。他是能夠法法消歸心性,他不會落入因緣福報的執著,所以這個人可以兼行六度了。


    辛四、加正行六度


    我們看辛四,加正行六度。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複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複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誌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前麵的兼行六度,他把六度當助行。這個地方不一樣,他是廣修六度,全為利他了。因為他理觀已經成就了,所以他把六度當作一種曆事煉心的對象。就是這個人透過讀誦、說法,他已經觀行成就,堅固以後他就能夠怎麽樣?修布施了,這個人就有資格來蓋塔廟跟僧坊來供養三寶,來供養讚歎三寶,而且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來讚歎大乘菩薩的功德。這個地方講布施度。


    “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前麵是講財布施,這以下講法布施。他不但是用財來供養三寶,他還能夠假借種種的因緣,來善巧方便地宣說一佛乘的因果。這個法布施。


    這以下講持戒。“複能清淨持戒”,他能夠斷惡、修善、度眾生,持菩薩的三聚淨戒。


    “與柔和者共同止住”,修忍辱波羅蜜,和合無諍,修忍辱無瞋,誌念堅固。忍辱無瞋是生忍,是對人的安忍;誌念堅固是法忍,他對甚深的法義,對這個一心三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種中道的妙理,他能夠安忍隨順,叫法忍。


    這以下看禪定。“常貴坐禪,得諸深定”,他能夠成就種種的禪定。而且,“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對一切的善法能夠專一相續地去修學。乃至於成就廣大的智慧。“利根智慧,善答問難”,他能夠廣學多聞,而且成就辯才,能夠回答眾生各種問難。所以,他理觀成就以後,到第五品的時候,他從六度萬行去曆練,不但不妨礙他的理觀,還加強理觀。


    有哪兩種特殊的功德?


    我們看第二段,他的功德,直趨菩提道場。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複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前麵指的他廣修六度的因地的相貌,這以下講他果地的功德。阿逸多!在我滅度之後,這個圓五品之人,他一方麵受持讀誦《法華經》,一方麵廣修六度,那麽,這個圓五品人,他有兩種特殊的功德:第一,“已趣道場”。他的方向非常明確了,他正式地趣向佛道,而且這個趣向是不可退轉的,他隻有前進沒有退步。所以他這個人成佛已經是可以預測的了,“已趣道場”。


    第二個,“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菩提樹下”。他不但是趣向,而且已經是怎麽樣?離成佛不遠了。所以這個人位置就跟前麵的位置一樣。諸位!五品觀行位圓滿以後是入相似位,就是他已經成就相似法身了。相似法身,就這個人他對無上菩提已經怎麽樣?方向明確,而且非常接近了。


    那麽這個人是有什麽功德呢?


    這個圓五品的人,善男子、善女人,不管是坐,不管是立,不管是在活動,他所經過的地方,我們就應該起塔廟來供養這個處所。也就是說,他就是佛菩薩。當然他還沒有成就法身,但是他已怎麽樣?相似法身了,就差他不能夠普門示現利他而已。所以圓五品的人到最後他是怎麽樣?他的階位跟前麵的四信完全一樣。


    所以,諸位!因位的修學,它的目的是成就理觀的智慧。理觀的智慧一成立,他的指標就是見佛。那麽見佛他是在定中見佛,所以是圓教的十信位,就斷見思。下手不一樣,一個是從信解,一個是從隨喜,但是結果都是一樣,都是相似位。


    那麽,這個四信跟五品怎麽配合呢?


    蕅益大師說,五品的前二品,隨喜、讀誦,就是配四信的第一信,一念信解。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就配後麵的二、三、四,一個信配一個品。就是初兩品是一念信解,後麵的三、四、五品就配解其言趣、聞持供養跟深信觀成。最後的結果都是成就圓教十信的相似位。


    蕅益大師對這個四信、五品,最後一段的總結開示說,“其義既齊,四五無別”。他說,它們兩個的結果是沒有差別的,隻是利根人直接契入理觀,鈍根人先從事修下手。“但是滅後加讀誦位為第二品”,隻是針對我們這些佛陀滅度以後的鈍根菩薩,佛陀特別強調讀誦經典的重要。


    也就是說,其實四信到最後也是要經過六度的曆練的,它隻是略而不說而已。如果把四信加上兼行六度跟廣行六度的話,那麽這樣子四信跟五品對照起來,最大的差別就是差在讀誦。就是佛世的時候他不用讀誦,他聽聞就夠了;佛滅後讀誦變成重要的了,就長時間的文字熏習。這個就是所謂的四信五品結果一樣,隻是過程差在有沒有讀誦,在這個地方。


    我們看附表第四十。我們把圓教的一心三觀的階位作一個說明。


    先看第一個,這六即佛第一個。


    六,顯因果之事相


    即,顯佛性之理體


    佛性的理體是平等的。就是說,你不管打妄想也好,你不管努力用功也好,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有兩種本具的功能,注意,本具的功能。第一個,清淨;第二個,具足。我們的起跑點是一樣的,就是性具,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個叫做性德。關鍵就是你的修德,你怎麽開顯它,就有差別了。所以這個六即佛,這個六的差別相,是從你在因地所修的理觀跟事修來顯現這種功德差別,但是你的所觀境,你所依止的理體,性德是平等的,隻有修德有差別。所以“六而常即,即而常六”,是這樣來的。


    我們先看第一個,理即佛。


    一、理即佛


    動靜理全是 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 杳杳不知歸


    第一個先談凡夫的佛性是怎麽回事。你說我們有沒有佛性?有佛性,但是我們的佛性叫做“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我們的佛性就是,不管你是靜態,不管你是動態,總而言之行住坐臥,我們的佛性隻是一個佛性的理體。就是理論上有佛性,但事實上呢?“行藏事盡非。”你看他身口意的表現,就看不到佛性的味道。就是你這個人看起來是既不清淨也不具足,你的身口意看不出佛性的味道,就是佛性完全沒有表現出來。


    他的佛性一旦被妄想遮蓋以後,他的後果隻有一個,“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他的內心是冥冥,就是內心一片黑暗,像虛空,雖然清淨但是沒有用。沒有光明的清淨,就是一種黑暗的虛空,裏麵就很多的鬼魅,這個鬼魅煩惱你就去不掉。去不掉,你的內心在一片黑暗的情況之下,你隻能夠心隨境轉,去攀緣外境。攀緣外境以後的後果就是造業,造生死業。造生死業的後果就是“杳杳不知歸”,就一次一次地招感生死輪回,離真如佛性就越走越遠。杳杳就是越走越遠。


    我們凡夫沒有開顯真如佛性,後果就是“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這句話是道盡了生死輪回的可怕。諸位!生死輪回不是說痛苦而已,最重要的是它沒有止盡的一天。就是說,好,我有生死輪回,我不處理總可以吧?可以。你不處理,它就永遠不會停止的。比方說我今天生病,這個病痛它有一個期限,一般的因緣果報它有個期限,頂多這一期死掉來生就沒有了。但是輪回不是,輪回的可怕來自於它惑業苦輾轉相續,它沒有止盡,所以叫“冥冥隨物去”,是“杳杳不知歸”。


    那麽為什麽這樣子呢?因為你不去經營你的內心世界。不經營內心世界,你內心的清淨力、具足力就表現不出來。你空有性具的清淨跟具足,但是缺乏那一道光明,所以虛空是暗淡的,大地是冰冷的,大地也生長不出水果,當然更不可能從地湧出功德莊嚴。就是我們辜負了我們美好的清淨跟具足的功德,結果就在生死輪回當中不斷地流轉,而這個流轉是沒有止盡的。這個是凡夫。


    後麵就開始講因位跟果位了。名字位跟觀行位是因位,果位就是相似位、分證位跟究竟位。相似位以上為什麽判作果位呢?因為它已經有相似的法身的功德。因位的名字、觀行主要是成就清淨,相似位到分證位的果位重點在開顯菩提願,在利他了。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下次這個附表要繼續帶來。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妙法蓮華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音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音0並收藏妙法蓮華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