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二、重頌 分三:辛一、頌格量功德;辛二、頌位行不退;辛三、頌深心信解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八十四麵,我們看庚二的“重頌”。
這一科是講到 <分別功德品>。這一科的經文分兩段,前半段是分別久修菩薩聽完《法華經》所成就的果位的功德。《法華經》的果位隻有一個,那就是成就法身。成就法身,又產生各種的功德妙用,這是前半段的正宗分。後半段就進入了流通分,就是講到初心菩薩的因位的功德——因地的修學所成就的功德。因位功德又分成兩段:第一個是“現在四信”,第二個是“滅後五品”。因位功德的重點不是成就法身,它是要成就理觀的智慧,就是你從一個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凡夫,你因地要怎麽樣把理觀建立起來。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如果你是利根人,你可以直接從信解下手,直接透過你的信解、觀照,而趨向於真如的觀照。這是利根人。一般我們這些佛陀滅度以後到末法時代的鈍根人,從理觀契入就有點困難,所以我們必須透過讀誦、說法、六度這種事相的曆練,才可以契入,就是從隨喜下手。就是兩條路:一個是從信解直接契入理觀,這個是佛世的利根;而滅後的鈍根必須從隨喜,透過一些讀誦等等的事修才可以契入。當然,最後結果是一樣,都是到相似位。
現在講到的就是“現在四信”的第一信,就是“一念的信解”。這個信解,到底是信解什麽東西?說你學《法華經》,你到底相信什麽真理?第一件事情,你相信諸佛所證的法身就是眾生本具的心性,所謂自他不二。就是說,我這一念心跟佛陀的心本質是一樣的,隻是作用不同而已。這個就是信解。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從前麵《法華經》的譬喻可以看得出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有兩種東西是本具的,一個是清淨,一個是具足,這兩種功能是本具的,就好像我們一念心中有一片廣大的虛空跟一片無邊的大地。這個虛空跟大地都是本具的,但是因為我們長時間沒有經營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凡夫的重點叫做心隨境轉,我們把所有的精神體力都放在追求外境上麵,就是《楞嚴經》所說的心光外泄。我們內心的虛空跟大地長時間沒有經營的結果,就是虛空是暗淡的,大地是冰冷的,就把我們內心的一念心性給荒廢了。直到有一天,我們學習《法華經》以後,產生一念的信解,就是我們心中出現了第一道的光明,這個光明就照了兩個東西:一者照了虛空,以空觀顯現虛空的清淨;二者照了大地,以假觀開顯大地的本願。
所以,從因位來說,如果從《法華經》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們因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修空觀,一心即空的空觀,先把虛空,暗淡的虛空,恢複清淨,就是成就清淨心,了生脫死。然後再用假觀去開顯大地的願力,把那種無量的法身的功德開顯出來。這要各種的三昧、陀羅尼、無礙的辯才、各種的善巧說法等等,就用假觀開顯大地的各種功德莊嚴。就是它是兩個方向——因地強調成就清淨心;果地強調成就菩提願,跟眾生感應道交,普門示現。
有一個禪宗的大德開悟以後,他講一句話說,“打破虛空笑滿腮,玲瓏寶物豁然開”,其實這個地方就是講《法華經》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破虛空。它這個虛空不是《法華經》的虛空,《法華經》的虛空是譬喻清淨心。它這個虛空是《楞嚴經》的虛空,《楞嚴經》的虛空是譬喻三界有漏的果報。因為三界的有漏果報都是依虛空而住,所以你把三界的虛空打破了,三界的果報就消滅了。
所以,一個開悟的人一定會先成就清淨心。理可頓悟,雖然理論上是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但是因位的菩薩下手處偏重一心即空的思想,因為你要解決生死問題。當然,我們也可以透過一心的空觀,再配合外在的四念處,理觀事修。
總而言之,從因位的角度,就是我們現在因位的角度,要做的就是把你內心本具的清淨心給啟動起來。因為我們內心的那一道光明的觀照,把清淨的虛空的功能恢複。然後,了生死成就以後,開始去開顯大地,“玲瓏寶物豁然開”,就開顯大地無量的功德莊嚴。所以它是兩個階段。我們現在講的是因功德,是開顯內心的清淨的功德。這個地方有四個階段,從“一念信解”到“深信觀成”有四信。
那麽,這一段重頌是指什麽呢?是對“一念信解”的功德進行校量的一個重頌。這地方有三段。
辛一、頌格量功德
看第一段的“頌格量功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 於八十萬億
那由他劫數 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 布施供養佛
及緣覺弟子 並諸菩薩眾
珍異之飲食 上服與臥具
栴檀立精舍 以園林莊嚴
如是等布施 種種皆微妙
盡此諸劫數 以回向佛道
格量“一念信解”的功德,這地方有兩大段,第一段先別明五度的相貌。別明五度相貌,我們來先看第一段,講到布施度。這個布施度是怎麽修呢?
“若人求佛慧。”這個人基本上受了菩薩戒,他發了菩提心,發了無上菩提心,那麽他用八十萬億那由他(那由他就是千億)這麽多的劫數的時間來修習五度。
這當中先講布施度。“於諸多劫中”,在前麵所說的這個諸多劫中,他用財物跟資具來供養誰呢?供養佛陀、供養這些二乘的弟子跟大乘的菩薩,簡單地說,供養佛法僧三寶。
他怎麽供養呢?“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他用特別珍貴希有的飲食跟美妙的衣服,還有各種珍貴的臥具,就是四事供養,供養三寶。這是第一種供養。第二個,他甚至於用栴檀木,用非常珍貴的栴檀木建立精舍。這個精舍的周圍還建立了各種園林,這個園林就是經行、打坐用的園林,來莊嚴這個道場。“如是等布施”,這包括前麵的用四事供養三寶,建立道場來供僧寶安住,前麵所說的各種殊勝的布施。“種種皆微妙”,這個“種種”包括質,也包括量。它的質地特別的珍貴,數量也特別廣大,又特別的美妙。“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而且他還把這個布施的功德回向無上菩提。
那麽他提出這種布施,我們先來看看他這個布施的功德到底是怎麽回事。一般我們從因緣所生法來說,校量布施的功德有三個重點:第一個,能布施的心。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他布施的心是虔誠恭敬的,應該是一個具有信仰的三寶弟子。他布施的心,對三寶是虔誠恭敬的。第二個,所布施的境。他所布施的境是佛陀,不是佛像,是佛陀,真實的佛陀,還有真實的阿羅漢跟真實的諸大菩薩。這可是一個殊勝的福田,所以他所布施的境也是圓滿無缺的。第三個,他的輾轉相續。他是布施一次還是布施多次?經典上說,他是經曆了八十萬億那由他劫。那就不是一次兩次了,他的時間也是無量無邊。
所以,我們看他的心境相續來說,這種布施基本上世間難比了。這是一個殊勝微妙的布施,他未來即將招感廣大無邊的福德。這種布施是非常殊勝的布施。這先舉出這一個布施的功德,後麵再跟“一念信解”做比較。這是講到布施。
我們看第二段,講到持戒。
若複持禁戒 清淨無缺漏
求於無上道 諸佛之所歎
這個人不但是修布施,他還持戒。他持什麽戒呢?持這個“清淨無缺漏”。“清淨”指的是攝律儀戒,“誓斷一切惡”,“無缺漏”是包括後麵的“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他把菩薩的三聚淨戒全部如法地奉持,而且回向無上菩提。這樣子的一個持戒是十方諸佛之所稱歎的。
前麵的布施在修習福報,這個持戒是修什麽?修尊貴。就是你不但有福報,你會生長在有權貴的家族,就是你那個地位特別值得尊重,高尚的權貴。在印度來說就是婆羅門、刹帝利,這個都是屬於尊貴的家族,這是持戒而來的。
我們看第三個,忍辱。
若複行忍辱 住於調柔地
設眾惡來加 其心不傾動
諸有得法者 懷於增上慢
為斯所輕惱 如是亦能忍
修完持戒以後修什麽呢?修忍辱波羅蜜,他內心安住在調柔寂靜的狀態。這個調柔的特點,就是你跟眾生沒有對立。你有對立,你就剛強。他基本上是用一種很平和的心態麵對一切的人、事、地、物,用一種調柔寂靜的、沒有對立的心來麵對一切的外境。他不但是調柔,他還禁得起考驗。“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即便有一些不如意的外境來幹擾他,他也不會產生瞋恚、躁動不安的情況,他是禁得起外境的考驗的。這是針對境。
這以下針對人。即便“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即便是這種三乘權法的修行者,在修行當中他略有所得,他可能持戒或者修定,略有所得,但是,他以為禪定就是聖道,所以他產生了未證言證、未得言得的增上慢。這個都是法執引起的。這種增上慢人就去輕視、去惱害這個菩薩。但是這個菩薩對這種特別高慢的人,他也能夠安忍不動。
這個忍辱就像一個倉庫一樣。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努力布施,他也精進持戒,他就是管不了他這一念心。所以以前我們的慧天長老常說,修行,任勞容易任怨難。他在做義工,他可以在廚房裏麵跑來跑去的,但是他禁不起你對他一句話的批評。就是忍辱波羅蜜這個德行是很難修的,就是你一定要把這個“我”放掉。
我們看《法華經》,《法華經》六度裏麵是重視忍辱的。你看它講到這個《法華經》的三種德行——入慈悲室、坐法空座、著忍辱衣,忍辱波羅蜜竟然跟智慧、慈悲放在一起,可見得這個菩薩忍辱的重要。也就是說,你不修忍辱,很簡單,你這個人沒有倉庫。沒有倉庫,你的福報、你的功德放到哪裏?放在馬路旁邊,隨時會丟失。就是說你這個人成不了大器。懺公師父常常說,忍辱以積大德。你一個人忍不住,你這個人你怎麽修,你管不住你的心,福報就不大了,因為你沒有倉庫來保護你的福報,你的福報沒辦法積累。所以這個地方,忍辱是很重要。就是這個人,你不管多麽精進,你的忍辱波羅蜜,是你能夠把你的功德執持不失的一個重點。
我們看精進。
若複勤精進 誌念常堅固
於無量億劫 一心不懈息
你一個人能夠安忍不動,接下來就是要精進了。怎麽精進呢?“誌念常堅固。”精進,你一定要有一個願力,你要有一個發願:我要怎麽做功課、怎麽樣增上。你有這種強大的願力,意誌力,在無量億劫當中,一心不懈怠。一心就是專注地、相續地在你的所緣境上用功,比方說你定的功課是誦經,是持咒或念佛,都可以。
其實很多人對精進產生誤解。他怎麽精進呢?他平常要麽不做功課,他一旦做功課,他七天就不睡覺。這種暴飲暴食,諸位,這不是精進的本意。精進,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專一;第二個,相續。你這種暴飲暴食,從修行的角度一點意義都沒有。你不會因為這七天的不睡覺進步的,不會。你隻有可能每天拜一百拜,每天誦幾品的《法華經》,然後誦三年,那樣你才會改變。
懺公師父講得很清楚,修行是點點滴滴的功夫,絕對不是暴風雨。你看暴風雨來的時候,它不可能把石頭穿破的,隻有滴水長流則能穿石。很多人以為說,我七天不睡覺就是精進;七天不睡覺,某種程度是修忍力,忍辱波羅蜜,跟精進沒有關係,就是在考驗你的體力。一個人會進步,就是每天做功課,這個才會進步,每天做功課。因為修行它要潛移默化,它不是暴飲暴食。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精進弄清楚。精進有兩個特點:專一,你的法門不要改來改去,你不要今天誦這個經、明天誦那個經,你至少在同一個時段,三個月、半年是專一地在一個法門。第二個,相續,每天都要做。這是精進,你才會進步的。
我們看禪定。
又於無數劫 住於空閑處
若坐若經行 除睡常攝心
以是因緣故 能生諸禪定
八十億萬劫 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 願求無上道
我得一切智 盡諸禪定際
那麽,他怎麽修禪定呢?
在無數劫的時間當中,“住於空閑處”。要修禪定,一定要息諸緣務。息諸緣務,他怎麽修呢?有時候打坐,有時候經行。你這個禪定不能固定的動作,因為你要調身體,你坐久了要起來經行、拜佛,然後再坐,要有時候動、有時候靜。“除睡常攝心”,要有一些固定的睡眠,那其他時間呢?就是攝心專注在自己的所緣境——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因為這個專一,攝心專注的緣故,就產生了各種禪定,四禪,能夠於八十萬億劫的時間,“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這個一心就是禪定,禪定是有漏福報裏麵最高的境界了,沒有比它更高的了。因為它那個禪定的快樂是周遍身心的,是微妙的三昧樂,是超過世間的五欲樂的。所有的福報中,從快樂的角度,禪定是最高境界。他把這個快樂回向無上菩提,他還發什麽願呢?“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我未來能夠因為禪定的關係,成就中道的智慧,而且窮盡禪定的邊際,就是使令禪定圓滿。
《法華經》講到這個格量的時候,它在講跟一念信解的格量的時候,提到了五種殊勝的五度法門。這個前五度,我們講過,修行是馬拉鬆,是長時間的修行,其實你一個人的修行成敗是兩度決定的,一個是忍辱度,一個是精進度,這兩個。所以印光大師說,“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講出這兩度,一個是忍力,一個是行力。
一般是這樣子。初學者,你不要跟他講忍力。對初學者是鼓勵他衝刺。初學者的操作,他是以行力為主。因為他精神體力有的是,偶爾發發脾氣,亂不了。但是老參要注意,你沒有太多本錢去耗損你的功德了,老參就要重忍力了。因為論行力你是趕不上年輕人了,所以,老參是重忍力,就是安忍不動。
所以,這個行力跟忍力是一個人的五度能不能成就的關鍵。你要能夠遇到逆境安忍不動,在順境的時候你又把握機會不斷地增上進步,那麽你前麵的布施、持戒、禪定這三度才能夠進步。
前麵的五度,佛陀講出一種殊勝圓滿的五度,這以下正式跟一念信解相比。
是人於百千 萬億劫數中
行此諸功德 如上之所說
有善男女等 聞我說壽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過於彼
若人悉無有 一切諸疑悔
深心須臾信 其福為如此
假設有一個人,他在百千萬億劫數當中修學前麵的五度,就正像前麵所說的,圓滿五度,那麽你把前麵五度的功德來比較,跟誰比較呢?跟下麵這個善男子、善女人。這個人沒有修五度,但是他聞佛壽命,知道佛陀的法身常住,而這個法身就是我們一念心性本具的,那麽產生一念的堅定的信解。佛陀說,你這一念堅定的信解的功德,超過前麵的萬億劫數中的五度。所以,“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假設這個人對於佛陀的法身的功德是圓滿的,而這個法身又是我心中本具的一念心性觀照所成就的,能夠深信不疑,乃至於一念的堅定的深信不疑,你的福報就超過前麵五度了。
蕅益大師在解釋這一段——一念信解超過這個圓滿五度的時候,他是從有漏無漏的角度來說的。就是說,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但是你缺乏般若波羅蜜,你就缺乏內觀的智慧,那表示你這個人是怎麽樣?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向外去追求的,那變成一種外在的福德。
諸位!福德,不管再怎麽多,它畢竟是外在的福德。也就是說,它不能對你內心的煩惱業力產生清淨的效果,因為你缺乏般若波羅蜜。這就是為什麽說“六度無般若,空成有漏因”。就是說,你福報很大,你來生是一個大富長者,甚至於做轉輪聖王,然後你這個忍辱波羅蜜也修得好,你也很莊嚴,禪定也很深,那問題是,那又怎麽樣?你還是一個生死凡夫!關鍵在這裏。就是說,你這種五度的福德不能去改變你內心的煩惱,不能消滅煩惱,你還是輪回中人。所以你那個福報是生滅法,它的本質就是生滅法,不管它多大,它的本質就是生滅的,有漏的。
而你一念的信解,諸位,一念的信解是內觀的。你啟動你內心的清淨力跟具足力,你照耀你心中的虛空跟大地,你的生命從此從根本上徹底改變了。所以,一念信解是解決核心的問題,就是從你的顛倒妄想——核心切進去。而你這個福德修完以後,你該打什麽妄想,你還是照打,你在你的高深禪定、廣大福報當中,你以前有什麽習氣,原封不動!因為五度不能改變你內心的煩惱業力,它沒有那種解脫的力量,它沒有清淨的功德,因為它是有漏的福報。所以,缺乏智慧的時候,你前麵五度就是有漏的福德,就這樣子而已,對你內心的增上、對你內心的清淨沒有幫助。而你一念的信解是一種清淨的、無漏的。有漏跟無漏是不能比的,這個不是數量多少的問題,這本質上就不一樣。
蕅益大師從有漏無漏來解釋。一念信解是無漏,前麵的五度的福德雖然廣大,它的本質是有漏,所以這兩個是不可比況的,不一樣。
辛二、頌位行不退
我們看辛二的“頌位行不退”。先看第一段。
其有諸菩薩 無量劫行道
聞我說壽命 是則能信受
前麵是用福報來比況,這以下從善根不退來讚歎一念信解。說有一個菩薩,這個菩薩他過去無量劫中行菩薩道,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前麵的菩薩道。他的智慧比較薄弱,但是他經過長時間的事修的五度以後,他在《法華經》聽到佛壽無量、法身功德常住,他也能夠信受。蕅益大師解釋,這個菩薩是鈍根菩薩。就是說,鈍根菩薩他長時間地事修,他也沒關係。因為佛陀在《法華經·方便品》有說,你隻要是修學佛陀的法門,你遲早會悟入心性的。因為佛陀在施設三乘法門的時候,他就有一種暗中的向於真如的力量,所以,你事修久了,你也可以產生一念的信解。這是講鈍根,經過事修,慢慢地也可以產生信解。
那麽信解以後,看第二段。
如是諸人等 頂受此經典
願我於未來 長壽度眾生
如今日世尊 諸釋中之王
道場師子吼 說法無所畏
我等未來世 一切所尊敬
坐於道場時 說壽亦如是
“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這個“諸人等”,包括鈍根的,經過無量劫的行菩薩道悟入一念信解;或者是利根人,利根人他一初心聽《法華經》,他就馬上一念信解。沒關係,不管鈍根、利根,隻要你能夠信解,而且歡喜受持《法華經》,你自然會發願。這一點很重要。你信解以後,你自然會觀照。因為你知道你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你當然會想要去花更多的時間去經營你的內心,因為它是你的根本,這一切的生命是你的內心變現出來的。你產生觀照以後,你自然會發願,一定會發願的,發願要成就的。
發什麽願呢?“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我也能夠成就法身的功德,由法身而所謂的從本垂跡,產生應化身。就像今生的釋迦牟尼佛一樣,他出生在尊貴之家,諸釋中王;然後他在尊貴當中,就開始出家;出家以後,在道場安坐而成佛;成佛以後,轉法輪,“說法無所畏”。所以願我等於未來世中,“一切所尊敬”,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美妙的應化身,而且這個應化身安住道場的時候,也是為一切眾生宣揚《法華經》的一佛乘的思想,來說明法身功德常住的概念。
這個地方講到,你的信解的善根會產生觀照的善根,而觀照的善根產生願力,而這三種都不會退,不退轉。諸位!我們學《法華經》的特點在哪裏?它不是產生觀照那麽簡單,它會讓你所有的善根都比別人堅固。所有的善根,包括布施,包括持戒,包括念佛。
我們凡夫最大的麻煩就是退轉的問題,尤其淨土宗。就是說,我在平常的時候,我身體沒有什麽大的毛病,我把冷氣打開來,我把那個密閉的窗戶關起來,電話暫時離開,我可以專心地念一千聲佛號,每一句佛號清楚分明。可以。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我怎麽知道我這個功力在臨終的時候能夠表現出來?不要說百分之百了,我臨終如果有佛堂的百分之八十就夠了,我就覺得心甘情願了。那這件事情,你怎麽知道,你平常的功力,在臨終的時候,內憂外患,在加護病房,在別人甚至於哭鬧的情況之下,你還可以把你的信願的善根現出來呢?這個就關鍵了。這種關鍵你沒有弄清楚,那你的往生永遠充滿著不確定,就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你臨終會怎麽樣。因為你的成敗是由外境決定的,那誰知道你臨命終是怎麽樣呢?誰知道你是怎麽死亡的呢?
所以這個地方,《楞嚴經》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不生滅心跟生滅心的觀念。就是說,如果你的善根是假借因緣法——外境建立起來的,這是生滅因緣。第二個,你的善根是透過理觀安住而建立起來,那就不生滅了。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方說臨終見佛往生好了。如果你認為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是在十萬億佛土外,當然這也是佛說的,也就是說,你的信解,你對極樂世界的信心跟了解,是來自於“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依報莊嚴,“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好,你依止這句話而建立信解,也可以。那麽這樣子講的話,你往生隻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來去。阿彌陀佛要從十萬億佛土過來,然後他再把你帶走。阿彌陀佛從十萬億佛土來,再把你帶到十萬億佛土去。所以你的心中是向外期待阿彌陀佛來接引。這種從因緣建立的信解叫做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建立在生滅心。
生滅心,《楞嚴經》叫做離塵無體。就是你最好保證,你臨命終的時候是安穩的狀態,你一旦發生車禍或者是你臨命終時候有重大的病痛,拖了很久阿彌陀佛都沒有來,那你的信解會動搖。因為你的信解是從外境安立的,而從外境安立信解的時候,你一定要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你的信解才建立起來。就是它有很多因素,因為因緣法就是,諸法因緣生,它很多條件。任何一個條件一變,這整個因緣就變化了。也可能你臨命終的時候,你還沒有死亡,你認為你要死了,而阿彌陀佛是臨終才來,所以你久等阿彌陀佛沒有來,你就開始懷疑了。所以,你一旦把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建立在心外的十萬億佛土外,你的往生的變數就太多了。就不是阿彌陀佛的問題了,你因為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你很容易產生妄想。
但如果你今天把阿彌陀佛跟十萬億佛土建立在你內心本具——這十萬億佛土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我內心本具,我用憶佛念佛把我心中本具的阿彌陀佛現出來。所以這個往生叫做什麽?叫做一念相應,跟阿彌陀佛來不來沒關係。
在淨土宗有一句話很重要,叫做“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就是說,往生,你建立在理觀的基礎上,那就是一念相應,那跟阿彌陀佛來不來沒關係,跟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也沒關係,跟你臨命終你的身體是什麽情況也沒關係,因為心性是超越因緣的。
所以這個善根不退,諸位,你一開始的信解就很重要,你是怎麽相信的、怎麽理解的,這個因地。你的信解建立在心外,你這個信解很容易破壞,因為你不知道臨命終會發生什麽事情,這個是不可規劃的,沒辦法規劃的。你的信解是建立在一念心性——我自心本具,我自心所造,那就操之在你自己了。所以他這個善根不退來自於內觀所成就的。
而這樣的善根,你隻有從《法華經》下手,沒有其他的法門。就是你一定要從一念心性建立你的信解,包括布施也是一樣。你看有些人布施,他不退,因為他布施的善根是建立在我這是開顯我內心布施的功德,所以跟別人沒有關係。我把東西布施給你,你不把它當一回事,我也無所謂。因為我一開始的信解就是,我透過布施來開顯我內心的布施的善根,我一開始就不是建立在外境,所以,你怎麽變化,那跟我沒有關係了。所以他的布施的心堅固。
所以,所有的不退,都是因為跟內觀的智慧結合才可以做到的。隻要你的善根是建立在外境,那你的人生就永遠充滿了不確定了,因為外境是由業力決定,而且還不是一個人的業力,是眾生的共業決定的,那你的變化就太大了。
辛三、頌深心信解
若有深心者 清淨而質直
多聞能總持 隨義解佛語
如是之人等 於此無有疑
這以下是解釋,為什麽有些人能夠成就“一念信解”呢?它的條件是什麽呢?
他提出三個條件。“若有深心者。”蕅益大師解釋這個深心就是入慈悲室,就是這個人過去生有栽培大悲心。第二個,“清淨而質直”。蕅益大師解釋,這個是著忍辱衣,你那個忍辱,安忍不動的力量很強。第三個,“多聞能總持”。你不但廣學多聞,還能夠總持裏麵的要義,而且還能夠隨順義理來為人解說。這個就是蕅益大師說的坐法空座。因為你能夠具足慈悲、智慧、忍辱的關係,你就容易對《法華經》產生內觀的一念信解。就是這個人大乘善根具足,所以他就容易進入一佛乘的思想。
我們前麵說過,弘經三軌——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這三個是跟四安樂行有關係,你修四安樂行才有可能成就弘經三軌。所以說到底還是跟四安樂行有關係。就是你這個人,你平常的身業是調柔寂靜的,不會衝動;口安樂,你平常也不喜歡講別人是非的,和合無諍;意安樂,你這個人平常就對人慈悲善巧;還加上你的菩提願力。你這四安樂行具足,你就容易進入一念信解。就這種人“於此無有疑”。先講出什麽人能夠一念信解。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前麵一念信解是四信的第一信,這是四信裏麵的第二信。他不但一念信解,還能夠解其言趣。我們看經文。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而且能夠“解其言趣”。“一念信解”,它是對真如這種清淨力、具足力的信解,偏重理觀的。那麽“解其言趣”,他們不但是理觀,他還可以跟因緣的事修結合起來。就是理觀不礙事修,事修不礙理觀,他把理事能夠圓融無礙。那麽這個人,“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的中道智慧。
“解其言趣”,古德解釋,“一念信解”是聞慧,“解其言趣”是思慧,更深入了。這個思慧有兩個特點:第一個,他法義是融會貫通,他把理事融會貫通;第二個,他能夠善巧為人說法。一念信解,他沒有融會貫通,他隻能自受用,他不能把自己的道理講出來,他不可以。所以他這個功德來自於,他融會貫通以後他可以善巧為人說法了。
己三、聞持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聞持,就是前麵的一念信解、解其言趣,就對整個一心三觀的思想能夠聞,而且能夠受持。那麽再加一個供養,我們看他怎麽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以後,“若教人聞”,或者自持,或教人持,或者自書,或教人書。重點是下麵,他不但能夠聞持,還能夠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等來供養《法華經》的經卷,他可能是在誦《法華經》的時候用各種香花、幡蓋來供養《法華經》。那麽這個人的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能夠幫助我們早一點成就中道智慧。
蕅益大師說,一念信解、解其言趣是了因慧性,是智慧觀照;而這個“聞持供養”是偏重緣因善性,就講到福德資糧。我們雖然理觀是內善根,理論上是跟福德沒有關係,事實上是有關係。因為我們是業報身,你如果業障太重,你要誦個經也坐不住,要拜個懺你也拜不下去,那就形成障礙了。因為,你很多的理觀初開始要靠身口意的事修來帶動的,靠誦經、靠拜佛來帶動的。
所以蕅益大師說,理觀的善根就像一條船,它是一個船體,正行。但是你這個船上麵要有一些槳,要有一些風帆,你才有辦法前進。這個福德就是船上麵的一些前進的工具,你要有一些槳、風帆來帶動你慢慢地去進步。這個福德,它還不是說拿來受用快樂,這個福德某種程度是破障的。
在經典上說,這個福德它不能消滅你的業障,但是它可以怎麽樣呢?它可以淡化你的業障。淡化,經典上講一個譬喻。佛陀說,你用一個小杯子,你撒了一把鹽,這個鹽分就很重,因為那個杯子太小,水太少。如果說你今天修福德,你就把小杯子換成大杯子,你這個水加很多。即便同樣的鹽分,但是你水加多了以後,這個鹽嚐起來就淡了。就是水不能減少鹽的數量,但是它可以讓鹽嚐起來淡化了,它衝淡了。
福報就是這樣,福德亦複如是。所以你這個人有點業障,他也有業障,但是同樣的業障,這個有福報的人他看不太出來,這是福報的攝受。它不能夠把業障消滅,但是福報可以淡化業障的力量,就像這個鹽水裏麵加水一樣。所以,你要不修福報,你如果業障太大,你就有障礙。所以要修點福報,雖然我們不是享受快樂,但是能夠把業障淡化一點,是這麽一個情況。這第三信,聞持供養。好,我們休息十分鍾。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八十四麵,我們看庚二的“重頌”。
這一科是講到 <分別功德品>。這一科的經文分兩段,前半段是分別久修菩薩聽完《法華經》所成就的果位的功德。《法華經》的果位隻有一個,那就是成就法身。成就法身,又產生各種的功德妙用,這是前半段的正宗分。後半段就進入了流通分,就是講到初心菩薩的因位的功德——因地的修學所成就的功德。因位功德又分成兩段:第一個是“現在四信”,第二個是“滅後五品”。因位功德的重點不是成就法身,它是要成就理觀的智慧,就是你從一個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凡夫,你因地要怎麽樣把理觀建立起來。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如果你是利根人,你可以直接從信解下手,直接透過你的信解、觀照,而趨向於真如的觀照。這是利根人。一般我們這些佛陀滅度以後到末法時代的鈍根人,從理觀契入就有點困難,所以我們必須透過讀誦、說法、六度這種事相的曆練,才可以契入,就是從隨喜下手。就是兩條路:一個是從信解直接契入理觀,這個是佛世的利根;而滅後的鈍根必須從隨喜,透過一些讀誦等等的事修才可以契入。當然,最後結果是一樣,都是到相似位。
現在講到的就是“現在四信”的第一信,就是“一念的信解”。這個信解,到底是信解什麽東西?說你學《法華經》,你到底相信什麽真理?第一件事情,你相信諸佛所證的法身就是眾生本具的心性,所謂自他不二。就是說,我這一念心跟佛陀的心本質是一樣的,隻是作用不同而已。這個就是信解。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從前麵《法華經》的譬喻可以看得出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有兩種東西是本具的,一個是清淨,一個是具足,這兩種功能是本具的,就好像我們一念心中有一片廣大的虛空跟一片無邊的大地。這個虛空跟大地都是本具的,但是因為我們長時間沒有經營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凡夫的重點叫做心隨境轉,我們把所有的精神體力都放在追求外境上麵,就是《楞嚴經》所說的心光外泄。我們內心的虛空跟大地長時間沒有經營的結果,就是虛空是暗淡的,大地是冰冷的,就把我們內心的一念心性給荒廢了。直到有一天,我們學習《法華經》以後,產生一念的信解,就是我們心中出現了第一道的光明,這個光明就照了兩個東西:一者照了虛空,以空觀顯現虛空的清淨;二者照了大地,以假觀開顯大地的本願。
所以,從因位來說,如果從《法華經》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們因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修空觀,一心即空的空觀,先把虛空,暗淡的虛空,恢複清淨,就是成就清淨心,了生脫死。然後再用假觀去開顯大地的願力,把那種無量的法身的功德開顯出來。這要各種的三昧、陀羅尼、無礙的辯才、各種的善巧說法等等,就用假觀開顯大地的各種功德莊嚴。就是它是兩個方向——因地強調成就清淨心;果地強調成就菩提願,跟眾生感應道交,普門示現。
有一個禪宗的大德開悟以後,他講一句話說,“打破虛空笑滿腮,玲瓏寶物豁然開”,其實這個地方就是講《法華經》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破虛空。它這個虛空不是《法華經》的虛空,《法華經》的虛空是譬喻清淨心。它這個虛空是《楞嚴經》的虛空,《楞嚴經》的虛空是譬喻三界有漏的果報。因為三界的有漏果報都是依虛空而住,所以你把三界的虛空打破了,三界的果報就消滅了。
所以,一個開悟的人一定會先成就清淨心。理可頓悟,雖然理論上是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但是因位的菩薩下手處偏重一心即空的思想,因為你要解決生死問題。當然,我們也可以透過一心的空觀,再配合外在的四念處,理觀事修。
總而言之,從因位的角度,就是我們現在因位的角度,要做的就是把你內心本具的清淨心給啟動起來。因為我們內心的那一道光明的觀照,把清淨的虛空的功能恢複。然後,了生死成就以後,開始去開顯大地,“玲瓏寶物豁然開”,就開顯大地無量的功德莊嚴。所以它是兩個階段。我們現在講的是因功德,是開顯內心的清淨的功德。這個地方有四個階段,從“一念信解”到“深信觀成”有四信。
那麽,這一段重頌是指什麽呢?是對“一念信解”的功德進行校量的一個重頌。這地方有三段。
辛一、頌格量功德
看第一段的“頌格量功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 於八十萬億
那由他劫數 行五波羅蜜
於是諸劫中 布施供養佛
及緣覺弟子 並諸菩薩眾
珍異之飲食 上服與臥具
栴檀立精舍 以園林莊嚴
如是等布施 種種皆微妙
盡此諸劫數 以回向佛道
格量“一念信解”的功德,這地方有兩大段,第一段先別明五度的相貌。別明五度相貌,我們來先看第一段,講到布施度。這個布施度是怎麽修呢?
“若人求佛慧。”這個人基本上受了菩薩戒,他發了菩提心,發了無上菩提心,那麽他用八十萬億那由他(那由他就是千億)這麽多的劫數的時間來修習五度。
這當中先講布施度。“於諸多劫中”,在前麵所說的這個諸多劫中,他用財物跟資具來供養誰呢?供養佛陀、供養這些二乘的弟子跟大乘的菩薩,簡單地說,供養佛法僧三寶。
他怎麽供養呢?“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他用特別珍貴希有的飲食跟美妙的衣服,還有各種珍貴的臥具,就是四事供養,供養三寶。這是第一種供養。第二個,他甚至於用栴檀木,用非常珍貴的栴檀木建立精舍。這個精舍的周圍還建立了各種園林,這個園林就是經行、打坐用的園林,來莊嚴這個道場。“如是等布施”,這包括前麵的用四事供養三寶,建立道場來供僧寶安住,前麵所說的各種殊勝的布施。“種種皆微妙”,這個“種種”包括質,也包括量。它的質地特別的珍貴,數量也特別廣大,又特別的美妙。“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而且他還把這個布施的功德回向無上菩提。
那麽他提出這種布施,我們先來看看他這個布施的功德到底是怎麽回事。一般我們從因緣所生法來說,校量布施的功德有三個重點:第一個,能布施的心。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他布施的心是虔誠恭敬的,應該是一個具有信仰的三寶弟子。他布施的心,對三寶是虔誠恭敬的。第二個,所布施的境。他所布施的境是佛陀,不是佛像,是佛陀,真實的佛陀,還有真實的阿羅漢跟真實的諸大菩薩。這可是一個殊勝的福田,所以他所布施的境也是圓滿無缺的。第三個,他的輾轉相續。他是布施一次還是布施多次?經典上說,他是經曆了八十萬億那由他劫。那就不是一次兩次了,他的時間也是無量無邊。
所以,我們看他的心境相續來說,這種布施基本上世間難比了。這是一個殊勝微妙的布施,他未來即將招感廣大無邊的福德。這種布施是非常殊勝的布施。這先舉出這一個布施的功德,後麵再跟“一念信解”做比較。這是講到布施。
我們看第二段,講到持戒。
若複持禁戒 清淨無缺漏
求於無上道 諸佛之所歎
這個人不但是修布施,他還持戒。他持什麽戒呢?持這個“清淨無缺漏”。“清淨”指的是攝律儀戒,“誓斷一切惡”,“無缺漏”是包括後麵的“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他把菩薩的三聚淨戒全部如法地奉持,而且回向無上菩提。這樣子的一個持戒是十方諸佛之所稱歎的。
前麵的布施在修習福報,這個持戒是修什麽?修尊貴。就是你不但有福報,你會生長在有權貴的家族,就是你那個地位特別值得尊重,高尚的權貴。在印度來說就是婆羅門、刹帝利,這個都是屬於尊貴的家族,這是持戒而來的。
我們看第三個,忍辱。
若複行忍辱 住於調柔地
設眾惡來加 其心不傾動
諸有得法者 懷於增上慢
為斯所輕惱 如是亦能忍
修完持戒以後修什麽呢?修忍辱波羅蜜,他內心安住在調柔寂靜的狀態。這個調柔的特點,就是你跟眾生沒有對立。你有對立,你就剛強。他基本上是用一種很平和的心態麵對一切的人、事、地、物,用一種調柔寂靜的、沒有對立的心來麵對一切的外境。他不但是調柔,他還禁得起考驗。“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即便有一些不如意的外境來幹擾他,他也不會產生瞋恚、躁動不安的情況,他是禁得起外境的考驗的。這是針對境。
這以下針對人。即便“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即便是這種三乘權法的修行者,在修行當中他略有所得,他可能持戒或者修定,略有所得,但是,他以為禪定就是聖道,所以他產生了未證言證、未得言得的增上慢。這個都是法執引起的。這種增上慢人就去輕視、去惱害這個菩薩。但是這個菩薩對這種特別高慢的人,他也能夠安忍不動。
這個忍辱就像一個倉庫一樣。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努力布施,他也精進持戒,他就是管不了他這一念心。所以以前我們的慧天長老常說,修行,任勞容易任怨難。他在做義工,他可以在廚房裏麵跑來跑去的,但是他禁不起你對他一句話的批評。就是忍辱波羅蜜這個德行是很難修的,就是你一定要把這個“我”放掉。
我們看《法華經》,《法華經》六度裏麵是重視忍辱的。你看它講到這個《法華經》的三種德行——入慈悲室、坐法空座、著忍辱衣,忍辱波羅蜜竟然跟智慧、慈悲放在一起,可見得這個菩薩忍辱的重要。也就是說,你不修忍辱,很簡單,你這個人沒有倉庫。沒有倉庫,你的福報、你的功德放到哪裏?放在馬路旁邊,隨時會丟失。就是說你這個人成不了大器。懺公師父常常說,忍辱以積大德。你一個人忍不住,你這個人你怎麽修,你管不住你的心,福報就不大了,因為你沒有倉庫來保護你的福報,你的福報沒辦法積累。所以這個地方,忍辱是很重要。就是這個人,你不管多麽精進,你的忍辱波羅蜜,是你能夠把你的功德執持不失的一個重點。
我們看精進。
若複勤精進 誌念常堅固
於無量億劫 一心不懈息
你一個人能夠安忍不動,接下來就是要精進了。怎麽精進呢?“誌念常堅固。”精進,你一定要有一個願力,你要有一個發願:我要怎麽做功課、怎麽樣增上。你有這種強大的願力,意誌力,在無量億劫當中,一心不懈怠。一心就是專注地、相續地在你的所緣境上用功,比方說你定的功課是誦經,是持咒或念佛,都可以。
其實很多人對精進產生誤解。他怎麽精進呢?他平常要麽不做功課,他一旦做功課,他七天就不睡覺。這種暴飲暴食,諸位,這不是精進的本意。精進,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專一;第二個,相續。你這種暴飲暴食,從修行的角度一點意義都沒有。你不會因為這七天的不睡覺進步的,不會。你隻有可能每天拜一百拜,每天誦幾品的《法華經》,然後誦三年,那樣你才會改變。
懺公師父講得很清楚,修行是點點滴滴的功夫,絕對不是暴風雨。你看暴風雨來的時候,它不可能把石頭穿破的,隻有滴水長流則能穿石。很多人以為說,我七天不睡覺就是精進;七天不睡覺,某種程度是修忍力,忍辱波羅蜜,跟精進沒有關係,就是在考驗你的體力。一個人會進步,就是每天做功課,這個才會進步,每天做功課。因為修行它要潛移默化,它不是暴飲暴食。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精進弄清楚。精進有兩個特點:專一,你的法門不要改來改去,你不要今天誦這個經、明天誦那個經,你至少在同一個時段,三個月、半年是專一地在一個法門。第二個,相續,每天都要做。這是精進,你才會進步的。
我們看禪定。
又於無數劫 住於空閑處
若坐若經行 除睡常攝心
以是因緣故 能生諸禪定
八十億萬劫 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 願求無上道
我得一切智 盡諸禪定際
那麽,他怎麽修禪定呢?
在無數劫的時間當中,“住於空閑處”。要修禪定,一定要息諸緣務。息諸緣務,他怎麽修呢?有時候打坐,有時候經行。你這個禪定不能固定的動作,因為你要調身體,你坐久了要起來經行、拜佛,然後再坐,要有時候動、有時候靜。“除睡常攝心”,要有一些固定的睡眠,那其他時間呢?就是攝心專注在自己的所緣境——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因為這個專一,攝心專注的緣故,就產生了各種禪定,四禪,能夠於八十萬億劫的時間,“安住心不亂”。
“持此一心福”,這個一心就是禪定,禪定是有漏福報裏麵最高的境界了,沒有比它更高的了。因為它那個禪定的快樂是周遍身心的,是微妙的三昧樂,是超過世間的五欲樂的。所有的福報中,從快樂的角度,禪定是最高境界。他把這個快樂回向無上菩提,他還發什麽願呢?“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我未來能夠因為禪定的關係,成就中道的智慧,而且窮盡禪定的邊際,就是使令禪定圓滿。
《法華經》講到這個格量的時候,它在講跟一念信解的格量的時候,提到了五種殊勝的五度法門。這個前五度,我們講過,修行是馬拉鬆,是長時間的修行,其實你一個人的修行成敗是兩度決定的,一個是忍辱度,一個是精進度,這兩個。所以印光大師說,“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講出這兩度,一個是忍力,一個是行力。
一般是這樣子。初學者,你不要跟他講忍力。對初學者是鼓勵他衝刺。初學者的操作,他是以行力為主。因為他精神體力有的是,偶爾發發脾氣,亂不了。但是老參要注意,你沒有太多本錢去耗損你的功德了,老參就要重忍力了。因為論行力你是趕不上年輕人了,所以,老參是重忍力,就是安忍不動。
所以,這個行力跟忍力是一個人的五度能不能成就的關鍵。你要能夠遇到逆境安忍不動,在順境的時候你又把握機會不斷地增上進步,那麽你前麵的布施、持戒、禪定這三度才能夠進步。
前麵的五度,佛陀講出一種殊勝圓滿的五度,這以下正式跟一念信解相比。
是人於百千 萬億劫數中
行此諸功德 如上之所說
有善男女等 聞我說壽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過於彼
若人悉無有 一切諸疑悔
深心須臾信 其福為如此
假設有一個人,他在百千萬億劫數當中修學前麵的五度,就正像前麵所說的,圓滿五度,那麽你把前麵五度的功德來比較,跟誰比較呢?跟下麵這個善男子、善女人。這個人沒有修五度,但是他聞佛壽命,知道佛陀的法身常住,而這個法身就是我們一念心性本具的,那麽產生一念的堅定的信解。佛陀說,你這一念堅定的信解的功德,超過前麵的萬億劫數中的五度。所以,“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假設這個人對於佛陀的法身的功德是圓滿的,而這個法身又是我心中本具的一念心性觀照所成就的,能夠深信不疑,乃至於一念的堅定的深信不疑,你的福報就超過前麵五度了。
蕅益大師在解釋這一段——一念信解超過這個圓滿五度的時候,他是從有漏無漏的角度來說的。就是說,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但是你缺乏般若波羅蜜,你就缺乏內觀的智慧,那表示你這個人是怎麽樣?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向外去追求的,那變成一種外在的福德。
諸位!福德,不管再怎麽多,它畢竟是外在的福德。也就是說,它不能對你內心的煩惱業力產生清淨的效果,因為你缺乏般若波羅蜜。這就是為什麽說“六度無般若,空成有漏因”。就是說,你福報很大,你來生是一個大富長者,甚至於做轉輪聖王,然後你這個忍辱波羅蜜也修得好,你也很莊嚴,禪定也很深,那問題是,那又怎麽樣?你還是一個生死凡夫!關鍵在這裏。就是說,你這種五度的福德不能去改變你內心的煩惱,不能消滅煩惱,你還是輪回中人。所以你那個福報是生滅法,它的本質就是生滅法,不管它多大,它的本質就是生滅的,有漏的。
而你一念的信解,諸位,一念的信解是內觀的。你啟動你內心的清淨力跟具足力,你照耀你心中的虛空跟大地,你的生命從此從根本上徹底改變了。所以,一念信解是解決核心的問題,就是從你的顛倒妄想——核心切進去。而你這個福德修完以後,你該打什麽妄想,你還是照打,你在你的高深禪定、廣大福報當中,你以前有什麽習氣,原封不動!因為五度不能改變你內心的煩惱業力,它沒有那種解脫的力量,它沒有清淨的功德,因為它是有漏的福報。所以,缺乏智慧的時候,你前麵五度就是有漏的福德,就這樣子而已,對你內心的增上、對你內心的清淨沒有幫助。而你一念的信解是一種清淨的、無漏的。有漏跟無漏是不能比的,這個不是數量多少的問題,這本質上就不一樣。
蕅益大師從有漏無漏來解釋。一念信解是無漏,前麵的五度的福德雖然廣大,它的本質是有漏,所以這兩個是不可比況的,不一樣。
辛二、頌位行不退
我們看辛二的“頌位行不退”。先看第一段。
其有諸菩薩 無量劫行道
聞我說壽命 是則能信受
前麵是用福報來比況,這以下從善根不退來讚歎一念信解。說有一個菩薩,這個菩薩他過去無量劫中行菩薩道,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前麵的菩薩道。他的智慧比較薄弱,但是他經過長時間的事修的五度以後,他在《法華經》聽到佛壽無量、法身功德常住,他也能夠信受。蕅益大師解釋,這個菩薩是鈍根菩薩。就是說,鈍根菩薩他長時間地事修,他也沒關係。因為佛陀在《法華經·方便品》有說,你隻要是修學佛陀的法門,你遲早會悟入心性的。因為佛陀在施設三乘法門的時候,他就有一種暗中的向於真如的力量,所以,你事修久了,你也可以產生一念的信解。這是講鈍根,經過事修,慢慢地也可以產生信解。
那麽信解以後,看第二段。
如是諸人等 頂受此經典
願我於未來 長壽度眾生
如今日世尊 諸釋中之王
道場師子吼 說法無所畏
我等未來世 一切所尊敬
坐於道場時 說壽亦如是
“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這個“諸人等”,包括鈍根的,經過無量劫的行菩薩道悟入一念信解;或者是利根人,利根人他一初心聽《法華經》,他就馬上一念信解。沒關係,不管鈍根、利根,隻要你能夠信解,而且歡喜受持《法華經》,你自然會發願。這一點很重要。你信解以後,你自然會觀照。因為你知道你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你當然會想要去花更多的時間去經營你的內心,因為它是你的根本,這一切的生命是你的內心變現出來的。你產生觀照以後,你自然會發願,一定會發願的,發願要成就的。
發什麽願呢?“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我也能夠成就法身的功德,由法身而所謂的從本垂跡,產生應化身。就像今生的釋迦牟尼佛一樣,他出生在尊貴之家,諸釋中王;然後他在尊貴當中,就開始出家;出家以後,在道場安坐而成佛;成佛以後,轉法輪,“說法無所畏”。所以願我等於未來世中,“一切所尊敬”,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美妙的應化身,而且這個應化身安住道場的時候,也是為一切眾生宣揚《法華經》的一佛乘的思想,來說明法身功德常住的概念。
這個地方講到,你的信解的善根會產生觀照的善根,而觀照的善根產生願力,而這三種都不會退,不退轉。諸位!我們學《法華經》的特點在哪裏?它不是產生觀照那麽簡單,它會讓你所有的善根都比別人堅固。所有的善根,包括布施,包括持戒,包括念佛。
我們凡夫最大的麻煩就是退轉的問題,尤其淨土宗。就是說,我在平常的時候,我身體沒有什麽大的毛病,我把冷氣打開來,我把那個密閉的窗戶關起來,電話暫時離開,我可以專心地念一千聲佛號,每一句佛號清楚分明。可以。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我怎麽知道我這個功力在臨終的時候能夠表現出來?不要說百分之百了,我臨終如果有佛堂的百分之八十就夠了,我就覺得心甘情願了。那這件事情,你怎麽知道,你平常的功力,在臨終的時候,內憂外患,在加護病房,在別人甚至於哭鬧的情況之下,你還可以把你的信願的善根現出來呢?這個就關鍵了。這種關鍵你沒有弄清楚,那你的往生永遠充滿著不確定,就不知道,也沒有人知道你臨終會怎麽樣。因為你的成敗是由外境決定的,那誰知道你臨命終是怎麽樣呢?誰知道你是怎麽死亡的呢?
所以這個地方,《楞嚴經》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不生滅心跟生滅心的觀念。就是說,如果你的善根是假借因緣法——外境建立起來的,這是生滅因緣。第二個,你的善根是透過理觀安住而建立起來,那就不生滅了。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方說臨終見佛往生好了。如果你認為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是在十萬億佛土外,當然這也是佛說的,也就是說,你的信解,你對極樂世界的信心跟了解,是來自於“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依報莊嚴,“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好,你依止這句話而建立信解,也可以。那麽這樣子講的話,你往生隻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來去。阿彌陀佛要從十萬億佛土過來,然後他再把你帶走。阿彌陀佛從十萬億佛土來,再把你帶到十萬億佛土去。所以你的心中是向外期待阿彌陀佛來接引。這種從因緣建立的信解叫做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建立在生滅心。
生滅心,《楞嚴經》叫做離塵無體。就是你最好保證,你臨命終的時候是安穩的狀態,你一旦發生車禍或者是你臨命終時候有重大的病痛,拖了很久阿彌陀佛都沒有來,那你的信解會動搖。因為你的信解是從外境安立的,而從外境安立信解的時候,你一定要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你的信解才建立起來。就是它有很多因素,因為因緣法就是,諸法因緣生,它很多條件。任何一個條件一變,這整個因緣就變化了。也可能你臨命終的時候,你還沒有死亡,你認為你要死了,而阿彌陀佛是臨終才來,所以你久等阿彌陀佛沒有來,你就開始懷疑了。所以,你一旦把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建立在心外的十萬億佛土外,你的往生的變數就太多了。就不是阿彌陀佛的問題了,你因為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你很容易產生妄想。
但如果你今天把阿彌陀佛跟十萬億佛土建立在你內心本具——這十萬億佛土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我內心本具,我用憶佛念佛把我心中本具的阿彌陀佛現出來。所以這個往生叫做什麽?叫做一念相應,跟阿彌陀佛來不來沒關係。
在淨土宗有一句話很重要,叫做“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就是說,往生,你建立在理觀的基礎上,那就是一念相應,那跟阿彌陀佛來不來沒關係,跟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也沒關係,跟你臨命終你的身體是什麽情況也沒關係,因為心性是超越因緣的。
所以這個善根不退,諸位,你一開始的信解就很重要,你是怎麽相信的、怎麽理解的,這個因地。你的信解建立在心外,你這個信解很容易破壞,因為你不知道臨命終會發生什麽事情,這個是不可規劃的,沒辦法規劃的。你的信解是建立在一念心性——我自心本具,我自心所造,那就操之在你自己了。所以他這個善根不退來自於內觀所成就的。
而這樣的善根,你隻有從《法華經》下手,沒有其他的法門。就是你一定要從一念心性建立你的信解,包括布施也是一樣。你看有些人布施,他不退,因為他布施的善根是建立在我這是開顯我內心布施的功德,所以跟別人沒有關係。我把東西布施給你,你不把它當一回事,我也無所謂。因為我一開始的信解就是,我透過布施來開顯我內心的布施的善根,我一開始就不是建立在外境,所以,你怎麽變化,那跟我沒有關係了。所以他的布施的心堅固。
所以,所有的不退,都是因為跟內觀的智慧結合才可以做到的。隻要你的善根是建立在外境,那你的人生就永遠充滿了不確定了,因為外境是由業力決定,而且還不是一個人的業力,是眾生的共業決定的,那你的變化就太大了。
辛三、頌深心信解
若有深心者 清淨而質直
多聞能總持 隨義解佛語
如是之人等 於此無有疑
這以下是解釋,為什麽有些人能夠成就“一念信解”呢?它的條件是什麽呢?
他提出三個條件。“若有深心者。”蕅益大師解釋這個深心就是入慈悲室,就是這個人過去生有栽培大悲心。第二個,“清淨而質直”。蕅益大師解釋,這個是著忍辱衣,你那個忍辱,安忍不動的力量很強。第三個,“多聞能總持”。你不但廣學多聞,還能夠總持裏麵的要義,而且還能夠隨順義理來為人解說。這個就是蕅益大師說的坐法空座。因為你能夠具足慈悲、智慧、忍辱的關係,你就容易對《法華經》產生內觀的一念信解。就是這個人大乘善根具足,所以他就容易進入一佛乘的思想。
我們前麵說過,弘經三軌——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這三個是跟四安樂行有關係,你修四安樂行才有可能成就弘經三軌。所以說到底還是跟四安樂行有關係。就是你這個人,你平常的身業是調柔寂靜的,不會衝動;口安樂,你平常也不喜歡講別人是非的,和合無諍;意安樂,你這個人平常就對人慈悲善巧;還加上你的菩提願力。你這四安樂行具足,你就容易進入一念信解。就這種人“於此無有疑”。先講出什麽人能夠一念信解。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前麵一念信解是四信的第一信,這是四信裏麵的第二信。他不但一念信解,還能夠解其言趣。我們看經文。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而且能夠“解其言趣”。“一念信解”,它是對真如這種清淨力、具足力的信解,偏重理觀的。那麽“解其言趣”,他們不但是理觀,他還可以跟因緣的事修結合起來。就是理觀不礙事修,事修不礙理觀,他把理事能夠圓融無礙。那麽這個人,“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的中道智慧。
“解其言趣”,古德解釋,“一念信解”是聞慧,“解其言趣”是思慧,更深入了。這個思慧有兩個特點:第一個,他法義是融會貫通,他把理事融會貫通;第二個,他能夠善巧為人說法。一念信解,他沒有融會貫通,他隻能自受用,他不能把自己的道理講出來,他不可以。所以他這個功德來自於,他融會貫通以後他可以善巧為人說法了。
己三、聞持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聞持,就是前麵的一念信解、解其言趣,就對整個一心三觀的思想能夠聞,而且能夠受持。那麽再加一個供養,我們看他怎麽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以後,“若教人聞”,或者自持,或教人持,或者自書,或教人書。重點是下麵,他不但能夠聞持,還能夠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等來供養《法華經》的經卷,他可能是在誦《法華經》的時候用各種香花、幡蓋來供養《法華經》。那麽這個人的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能夠幫助我們早一點成就中道智慧。
蕅益大師說,一念信解、解其言趣是了因慧性,是智慧觀照;而這個“聞持供養”是偏重緣因善性,就講到福德資糧。我們雖然理觀是內善根,理論上是跟福德沒有關係,事實上是有關係。因為我們是業報身,你如果業障太重,你要誦個經也坐不住,要拜個懺你也拜不下去,那就形成障礙了。因為,你很多的理觀初開始要靠身口意的事修來帶動的,靠誦經、靠拜佛來帶動的。
所以蕅益大師說,理觀的善根就像一條船,它是一個船體,正行。但是你這個船上麵要有一些槳,要有一些風帆,你才有辦法前進。這個福德就是船上麵的一些前進的工具,你要有一些槳、風帆來帶動你慢慢地去進步。這個福德,它還不是說拿來受用快樂,這個福德某種程度是破障的。
在經典上說,這個福德它不能消滅你的業障,但是它可以怎麽樣呢?它可以淡化你的業障。淡化,經典上講一個譬喻。佛陀說,你用一個小杯子,你撒了一把鹽,這個鹽分就很重,因為那個杯子太小,水太少。如果說你今天修福德,你就把小杯子換成大杯子,你這個水加很多。即便同樣的鹽分,但是你水加多了以後,這個鹽嚐起來就淡了。就是水不能減少鹽的數量,但是它可以讓鹽嚐起來淡化了,它衝淡了。
福報就是這樣,福德亦複如是。所以你這個人有點業障,他也有業障,但是同樣的業障,這個有福報的人他看不太出來,這是福報的攝受。它不能夠把業障消滅,但是福報可以淡化業障的力量,就像這個鹽水裏麵加水一樣。所以,你要不修福報,你如果業障太大,你就有障礙。所以要修點福報,雖然我們不是享受快樂,但是能夠把業障淡化一點,是這麽一個情況。這第三信,聞持供養。好,我們休息十分鍾。